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艺术家(七七)-第8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诺”是在“纸飞机”、“泰莎”、“摔跤手”的夹击之中,最终赢得了胜利的。其实七位评委之中希望“摔跤手”拿金狮奖的评委是两极分化,三个人完全支持四个人彻底反对,这也使得评委的讨论持续了长达七个小时之久。在耗费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率先对“纸飞机”和“泰莎”完成了分配之后,最终金狮奖的争夺锁定在了“朱诺”和“摔跤手”之间。
中国香港导演杜琪峰位列今年的评委一职,他对于“摔跤手”拿金狮奖就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这部作品根本就没有资格竞争金狮奖,因为影片整体是沦落平庸的,比起“朱诺”来说,“摔跤手”的整体水准都弱了一个档次,即使是有希望拿影帝的米基·洛克与艾伦·佩姬相比较时,也是不相上下的。
“朱诺”最大的亮点其实就是举重若轻、返璞归真。看似什么深刻的主题都没有,嘻嘻笑笑、欢欢乐乐就走向了结局,但事实上,埃文·贝尔隐藏在镜头语言里的内容却无比丰富,甚至可以说是折射了整个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一些问题。
而支持“摔跤手”的评委就是以维姆·文德斯为首的,精神战胜一切的顽强和乐观将生命的真谛发扬到了极致,这种近乎俗套的励志路线却恰恰是现在处于危机中的威尼斯最需要的一种精神。而米基·洛克的杰出表演更是让整部电影的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单单是针对金狮奖的讨论,七位评委就消耗了三个小时进行了无止境的争论,最终“朱诺”以四票对三票,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问鼎金狮奖。
但是从电影节结束之后媒体的普遍观点来看,评委会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记者们都认为“朱诺”拿下金狮奖是今年威尼斯最正确最明智的一个决定,就连影帝影后的选择的昏庸都可以暂时被遗忘,甚至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唯一的亮点。
但不管如何,第六十五届威尼斯电影节落幕了,埃文·贝尔带着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座最佳影片奖,开启了全新的一段旅程,离开威尼斯之后,多伦多的热闹就紧接着拉开了帷幕,包括“摔跤手”、“朱诺”、“蕾切尔的婚礼”等作品在内,大部分剧组都必须第一时间前往多伦多,展开新一轮的宣传。
第1922章 第三目标
第六十五届威尼斯电影节落幕,“朱诺”成为最耀眼的存在,再加上影帝影后等奖项的爆冷,越发让“朱诺”的名望抬了起来。所以,当“朱诺”紧接着就登陆多伦多电影节时,自然是引起了广泛的瞩目,人们都好奇,为埃文·贝尔赢得金狮奖的作品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模样。
埃文·贝尔带着整个“朱诺”剧组抵达了多伦多,热情好客的约克市用他们灿烂的笑容、如潮的掌声和激动的欢呼声,迎来了世界各地的客人们,在一片喧闹声中拉开了第三十三届多伦多电影节的大幕。
近年来势头越来越迅猛的多伦多电影节,大有要超越柏林和威尼斯,与戛纳争锋的气势,但是在今年,多伦多却陷入了和三大电影节一样的低潮期——同样是来自去年年底长达一百天的编剧大罢工后遗症,这让多伦多电影节的星光几乎比往年少了近一半。
过去两年,奥斯卡阵线或者说颁奖季属性的文艺电影在多伦多上大放异彩,这也是多伦多被成为“第四大满贯”的底气,因为参赛作品的质量保证,使得他们拥有了与三大电影节叫板的资本——无论现在的三大电影节境况如何,但他们都是以高品质的参展影片起家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今年,延续着编剧大罢工之后的萧条,多伦多的参赛影片创造了五年来的新低,不仅如此,“爱情无限谱”、“阅后即焚”这些有希望在票房上一争高低的作品也成为多伦多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三大电影节的萧条让超过一半的影片都没有卖出发行权,因此不得不纷纷涌向多伦多进行最后的努力,这也使得多伦多电影节的参展作品没有能够赢得更多的关注。
与这种局面相对应的是,那些备受期待的年度大戏,纷纷缺席多伦多。妮可·基德曼和希斯·莱杰主演的“澳大利亚”、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联手安吉丽娜·朱莉的“换子疑云”、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和大卫·芬奇合作的“本杰明·巴顿其实”、西恩·潘主演的“米尔克”……这些早开拍之际就赢得无数视线的作品,都与多伦多电影节无缘,这对于多伦多来说绝对可以称为一个致命的打击。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编剧大罢工之后的空白期,让各大电影公司纷纷调整了自己的发行策略,为了能够集中精力做好前期宣传和学院公关,这些备受期待的作品都选择了十一月作为主战场,也就是在哥谭奖结束之后,颁奖季的前哨战才会真正拉开帷幕,这与往年显示出了很大的不同。
可以想象,今年的颁奖季阵线将会从十二月体现到十一月,而宣传策略也会在十月集中开炮,2008年的年末绝对会精彩纷呈。
从目前多伦多电影节目前已经与观众的作品来看,“切·格瓦拉”、“盲流感”、“纽约提喻法”、“摔跤手”、“燃烧的平原”、“蕾切尔的婚礼”等作品分别是从戛纳、威尼斯转战多伦多的,他们都已经显示出了强弩之末的疲态,并未赢得太多突破性的评价。
在过去三年里依靠“傲慢与偏见”、“赎罪”成为学院派新宠的凯拉·奈特莉带来的“公爵夫人”成为多伦多前半程首映的作品中最受期待的,可惜作品上映之后反响平平,不仅凯拉·奈特莉的演技没有能够取得突破,而且索尔·迪勃在导演位置上也没有能够带来惊喜。
目前上映的作品中最受好评的是斯派克·李的作品“圣安娜奇迹”,这位美国最著名的黑人导演之一,这次带来了一个二战的故事,在多伦多首映之后,赢得了一片好评。
为期十天的多伦多电影节显然迫切需要一些兴奋的东西来刺激一下观众们陷入僵局的热情,虽然多伦多电影节一直是以北美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自居,他们也不举办颁奖典礼,唯一的大奖人民选择奖完全是观众和记者们投票选出的。但从本质上来说,多伦多和欧洲三大艺术电影节没有区别,只是多伦多的名头上没有“艺术”这个前缀罢了,但多伦多还是需要观众的支持、需要制片商的支持、需要镁光灯的支持。
目前参展作品质量的平庸,让多伦多电影节皱眉不展,唯一的好消息估计就是在威尼斯大展神威的“朱诺”剧组集体抵达了多伦多,这也让多伦多电影节脑袋上的阴霾总算是看到了一些阳光。
不过“朱诺”的放映时间要等到电影节的倒数第二天了,目前才刚刚走过一半征程的第三十三届多伦多电影节,还是要在观众们对参赛作品质量的抱怨中再坚持三天。
随后丹尼·鲍尔带着“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来到了多伦多,在电影节的第六天率先举行了全球首映。不过丹尼·鲍尔的出现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主要还是因为去年丹尼·鲍尔推出的“太阳浩劫”被誉为超级大烂片,甚至有人认为这部作品应该进入金酸莓的名单才对,这对于丹尼·鲍尔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丹尼·鲍尔是出身于舞台剧的英国导演,他的作品对于年轻一代的精神世界有着诸多探讨,1994年的导演处女作“魔鬼一族”让他声名鹊起,但真正让他享誉全球的还是1996年的作品“猜火车”。“猜火车”至今都是英国电影佳作排行榜上前二十名的常客,也是目前为止丹尼·鲍尔最著名的作品。
可惜的是,在“猜火车”之后,丹尼·鲍尔虽然有“惊变二十八天”这样评价不俗的作品,但整体来说,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口碑、评价还是票房、影响等方面来说,都未能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这一次,丹尼·鲍尔拍摄了一部以印度为主要舞台的作品,“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参加电视节目赢得百万奖金的贫穷少年,由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而酿成话题、引发争议的现实题材故事。
虽然“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仅仅投资一千五百万,但这部作品丹尼·鲍尔筹备已久,而且专门前往印度进行拍摄,所有演员都经过严格挑选,其中更有三分之一的语言采用印度语,可以说是丹尼·鲍尔孤注一掷的作品。
丹尼·鲍尔的心情有些忐忑,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上一次有这种紧张感,应该是“猜火车”上映之前,不过当时的忐忑是紧张之中带着一点兴奋,而现在的忐忑却更多是不安之中带着期待,却又担心自己的期待成空,这种滋味,不好受。
一般情况下,都是编剧找到导演,将剧本交给导演或者制片,希望他们能够开启这个项目。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不是这样,这个计划是丹尼·鲍尔得知了剧本的噱头之后:西蒙·比尤弗伊,这位撰写出“光猪六壮士”的编剧,正在策划一个以“谁想成为百万富翁”这一电视节目为由头做情节的剧本,丹尼·鲍尔展示出了很大的兴趣,主动与西蒙·比尤弗伊联系,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这部作品的导演。
当确定了合作之后,丹尼·鲍尔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付出了无数心血。由于电影题材的小众,要寻求到投资商十分不容易,而由于丹尼·鲍尔坚持影片将要在印度的贫民窟展开实地拍摄,许多广告商都担心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更是不愿意提供赞助了;选角工作的繁杂和困难,更是让丹尼·鲍尔吃了不少苦头,因为他必须从印度少年中选择出合适的演员:同时会英语和印度语的十岁左右孩子,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当地的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所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堪回首。
虽然电影仅仅投资一千五百万,这笔费用对于许多大公司来说只是再小不过的预算了,但对于丹尼·鲍尔和整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剧组来说,却必须精打细算每一美分,才能保证电影的顺利完成。
电影好不容易制作完成之后,丹尼·鲍尔却面临到一个更可怕的问题:没有发行商愿意接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主要还是因为电影的题材太过边缘化,主演又全部采用印度演员,这对于好莱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排斥点。众所周知,美国有好莱坞,而印度则有宝莱坞,明面上被成为东方好莱坞,但事实上在好莱坞诸多电影公司眼中却是山寨好莱坞,几乎没有电影公司愿意与宝莱坞直接扯上关系。
无奈之下,丹尼·鲍尔只能在导演生涯中第一次登陆了电影节,他选择了多伦多电影节,希望能够在这个发行交易市场,找到慧眼识珠的发行商。
虽然丹尼·鲍尔坚信自己的作品登陆北美电影市场是没有问题的,他有这个信心,但他绝对没有预料到机会居然如此快就到来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甚至还没有上映,要等到明天才会和观众见面,但十一工作室就主动联系了自己,表示他们对作品的北美发行权有兴趣,这着实让丹尼·鲍尔喜出望外。
十一工作室,这可是丹尼·鲍尔的老乡!所以,丹尼·鲍尔现在就坐在咖啡屋里,有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埃文·贝尔或者泰迪·贝尔的出现。
第1923章 豪迈手笔
埃文·贝尔这次前来多伦多电影节,第一个是因为当初“朱诺”的拍摄全部都是在温哥华完成的,这次带着艾伦·佩姬回到故乡,也算是一种报答;第二个就是因为他希望拿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权。
威尼斯电影节结束之后,“拆弹部队”的发行权经过凯瑟琳·毕格罗点头,十一工作室率先拿下。凯瑟琳·毕格罗已经飞往纽约,她将会和托马斯·兰辛、特伊·凯斯一起商量发行事宜;“蕾切尔的婚礼”则更为沉稳一些,主要也是因为乔纳森·戴米在娱乐圈树大根深,手中筹码更多一些,不过电影在多伦多上映之后,反响远远低于预期,安妮·海瑟薇依旧是唯一的亮点,再次惊艳了北美媒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十一工作室的视线内暂时没有竞争者,现在就看乔纳森·戴米什么时候点头了。
至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埃文·贝尔知道,这部作品就是上一辈子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不过现在历史早就改变了,每一年的情况都出现了许多变化,再以上一辈子的记忆去衡量显然是不准确的。所以,这一辈子会发生什么事,谁也不知道。埃文·贝尔对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喜欢归喜欢,但却仅仅是觉得不俗而已,远远没有达到狂热的地步,上一辈子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的竞争之中,埃文·贝尔更加钟意“生死朗读”、“米尔克”和“本杰明·巴顿奇事”,这三部作品的整体性显然是更胜一筹的。
即使如此,埃文·贝尔还是希望拿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作品的北美发行权,不为其他,就因为导演丹尼·鲍尔。埃文·贝尔最喜欢丹尼·鲍尔的作品分别是“猜火车”和“127小时”,这两部作品埃文·贝尔百看不厌,家里甚至还收藏了DVD。
埃文·贝尔一直认为“猜火车”是丹尼·鲍尔的巅峰之作,这才是真正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级别的作品,在电影中那种诗意的崩溃,让人从骨子里得到升华。而这部作品里对青春的探讨,对所谓叛逆的探讨,更是对埃文·贝尔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所以,与其说埃文·贝尔是运作“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北美发行权,不如说他是希望能够见一见丹尼·鲍尔这位个性到骨子里的导演。
埃文·贝尔独自进入咖啡屋的时候,里面的客人并不多,此时正是以“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的小学时代一直追踪到他成为NBA顶尖巨星的纪录片“超越赛事”正在上映,这也是今年略显冷清的多伦多难得的一个高潮,所以观众都涌到现场去为勒布朗·詹姆斯捧场了。
丹尼·鲍尔看到了埃文·贝尔的身影,“嗖”地一下就站了起来,一下就让埃文·贝尔看到了他,埃文·贝尔露出了笑容走了过去。
丹尼·鲍尔其实站起来之后就有些后悔了,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冲动和冒失。要知道,他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在电影圈子里也打滚了十四年,绝对不是刚刚出道的雏儿了;虽然说丹尼·鲍尔并不喜欢启用大牌,但也不意味着他没有和大牌合作过,2000年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的“海滩”就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正是因为如此,丹尼·鲍尔看到埃文·贝尔时,下意识站起身的动作就显得有些毛躁和尴尬了。
不过幸运的是,埃文·贝尔脸上那阳光的笑容化解了丹尼·鲍尔的尴尬,大老远的,埃文·贝尔就伸出了自己的右手,“下午好,抱歉让你久等了,因为我的迟到,真心表示我的歉意。”
丹尼·鲍尔瞥了一眼墙壁上的时钟,他们约定的是下午两点半,现在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呢,是自己早来了。但埃文·贝尔不仅没有提及这一点,而且还主动对自己的“迟到”表示歉意,这让丹尼·鲍尔脸上的笑容也轻松了一点。
“不不,是我来早了。想着反正今天也没有什么事,就先过来了。”丹尼·鲍尔也客套地说到,他有些紧张地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脑门。看到埃文·贝尔示意他请坐的手势,丹尼·鲍尔这才点了点头坐了下来。
“呵呵,如果对‘超越赛事’没有兴趣的话,那么‘好运之人’也许值得一看。”埃文·贝尔笑着说到,招来侍应生点了一杯橙汁。“好运之人”是瑞秋·麦克亚当斯和蒂姆·罗斯两位出色演员合作的作品,讲述了三位伊拉克士兵从战场回到美国的故事。
丹尼·鲍尔的笑容多了一点苦涩,“我现在还是比较担心自己的作品,可没有这个精力去观看其他电影。”丹尼·鲍尔倒是没有掩饰自己情绪的打算,本来,大部分导演在自己作品即将面世时难免都会有些忐忑,就连埃文·贝尔都不例外。“怎么是你亲自来,泰迪呢?”
丹尼·鲍尔原本以为是泰迪·贝尔前来与自己谈发行权的事宜,没有想到居然是埃文·贝尔亲自出现,这也是他刚才会惊讶地直接站起来的原因。其实现在好莱坞里将埃文·贝尔传得都有些神乎了,倒不是说埃文·贝尔拿了那么多奖,主要还是埃文·贝尔的个性,那桀骜不驯的张扬性子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埃文·贝尔面对丹尼·鲍尔的提问,却不介意,只是带着笑容说到,“因为我一直很希望见你一次,所以我就亲自来了。”这个回答,听到丹尼·鲍尔的耳朵里,却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了,就连埃文·贝尔的笑容在丹尼·鲍尔的眼里都变得有些似笑非笑起来,“我是‘猜火车’的忠实影迷,请允许我表达对你的敬意。”
听到埃文·贝尔如此坦诚的话语,丹尼·鲍尔反而是有些释然地笑了起来,“这是我的荣幸。”
其实从丹尼·鲍尔的作品来看,他应该是一个锋芒毕露的导演,个性尖锐的程度绝对不会逊于埃文·贝尔。但见面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此。丹尼·鲍尔的脾气其实相对而言是比较温和的,脸上的笑容里甚至还带着一些童真的阳光。但埃文·贝尔还是轻易发现了丹尼·鲍尔的脾气所在:他自己的作品。
丹尼·鲍尔是一个视作品如同生命的人,他愿意为自己的作品付出无数的心血,他也会因为自己作品的前途和命运而忐忑不安,那是因为他在乎;但同时,如果有人污蔑、贬低他的作品,那么他骨子里的尖锐和骄傲就会完全张扬开来,甚至不惜死磕决出胜负。这也是埃文·贝尔喜欢丹尼·鲍尔的原因,在“猜火车”、“惊变二十八天”、“127小时”等作品里都可以看出这一点,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却察觉不到丹尼·鲍尔的这份犀利,这恐怕也是埃文·贝尔对这部作品不感冒的原因之一。
“虽然我十分尊重你,但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权却是另外一回事。”埃文·贝尔微笑地申明了自己的立场,也当即转入了今天会面的重点。
虽然埃文·贝尔没有说,但丹尼·鲍尔知道,自己过去几部作品的接连沉没,这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历史,势必会影响北美发行商的态度。“当然。不过,你既然没有看过我这一次的作品,为什么会主动上门想要拿下其北美发行权呢?”
“如果我说我对作品题材十分感兴趣,你相信吗?”印度贫民窟的故事,还是益智问答游戏节目背后的故事,埃文·贝尔的话让丹尼·鲍尔有些模糊。
不过丹尼·鲍尔却没有思考太久,他就笑着说到,“我信。”埃文·贝尔总是在世界各地旅游,而且还主动前往非洲参加志愿队,不少慈善活动中也可以见到他的身影,所以说埃文·贝尔对贫民窟的故事感兴趣,这是合理的;同时,埃文·贝尔挑选作品题材总是有独到眼光,看看这一次的“朱诺”就是最好的明证了,所以如果说是游戏节目为主题的故事引起了埃文·贝尔的注意,这也是合理的。
埃文·贝尔耸了耸肩,“那就再好不过了。我想,我可以把十一工作室的初步报价提供给你,然后你在做一番思考,我们可以随时保持联络。”埃文·贝尔站在丹尼·鲍尔的立场想,他肯定会希望电影上映之后,看看其他电影公司的反应,即使将来还是和十一工作室签约,也可以抬价一下,现在乔纳森·戴米不就是在进行这样的算盘嘛。不过这样的打算也是有风险的,如果可以找到更好的买家,抬价是理所当然的;反之的话,那么十一工作室就势必会压价了。
埃文·贝尔的实诚说得丹尼·鲍尔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他就是这样打算的,不过他也知道,在商言商,他是卖方市场,待价而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丹尼·鲍尔也很快就把情绪整理好,“那自然再好不过了,不知道十一工作室有一个什么样的方案呢?”
埃文·贝尔从衬衫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只铅笔,拿起一块咖啡垫,在上面写下了两组数字,然后递给了丹尼·鲍尔,“希望电影明天的上映能够有一个好的反响,证明一下我的独到眼光;当然,如果我们能够达成合作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五百万美元?丹尼·鲍尔看到咖啡垫上面的数字,着实有些意外,十一工作室出手绝对利落。
第1924章 筹码衡量
丹尼·鲍尔对于埃文·贝尔的出价干脆,确实是十分意外的。其实“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说是没有发行商愿意接受北美发行权,但丹尼·鲍尔还是依靠自己的人脉找到了福克斯探照灯和华纳兄弟,希望他们能够接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权。得到的答案一个肯定和一个否定。
福克斯探照灯对丹尼·鲍尔表示出了足够的信任,愿意以两百万美元买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北美发行权,这个价格显然是太低了,丹尼·鲍尔又进行了一番谈判,福克斯探照灯表示愿意让步,再承担百分之二十的票房风险。可以,谈判就到此为止了,这并没有打动丹尼·鲍尔。
至于华纳兄弟则比较复杂一点,华纳兄弟成立独立厂牌的时间比其他大型电影公司都晚,一直到2003年才成立了华纳独立影业(WIP),而后又收购了新线影业,正式涉足独立电影领域。近年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