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湾区之王-第4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半场比赛重新开始之后,西雅图海鹰的进攻组就已经感受到了排山倒海般层层叠叠地倾轧下来的巨大压力。
第一波进攻就是如此,但得益于弃踢过程中的把戏进攻,重新将士气提升起来,并且成功实现了比分的反超;而现在第二波进攻的局势就越发严峻紧张起来,遗憾地以抄截收场,这也使得球队再次陷入了危险境地之中。
对于擅长防守的皮特·卡罗尔来说,他现在还有多少进攻的底牌可以亮出来呢?
不过,在卡罗尔使出自己的压箱绝技之前,西雅图海鹰防守组必须率先面对49人进攻组的又一波攻势,这是退无可退的一次防守,他们必须强硬起来!
……
站在三十五码线之上,旧金山49人进攻组依旧保持了昂扬的斗志。
泰德·吉恩再次登场,替换下了体力需要调整的兰迪·莫斯,然后进攻阵型就再次变成了熟悉的二乘以二,左侧是克拉布特里搭档弗农,右侧是吉恩搭档洛根,一名外接手配合一名近端锋的基础进攻阵型,两翼都是强侧。
一档十码。
四名接球球员的前冲速度都非常迅猛,吉恩跑深远路线、洛根跑内切球门路线、弗农跑前冲回跑转身接球路线、克拉布特里跑外撇短传路线……
整个跑动路线眼花缭乱、变化莫测,在整个绿茵场之上完全铺陈开来;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四个人的跑动势头都格外凶猛有力,以不同的姿态做出了接球的动作,每一位接球球员都成功形成了一对一攻防对位的对峙格局,制造出接球空间。
就在此时,位列左侧的马库斯也冲了出来,不是槽位,而是外撇到左翼的中间位置,然后再直线前冲,冲出约莫三码、四码之后,朝着外侧斜前方快速冲跑过去,这一个动作就暴露出了陆恪的进攻战术——
因为马库斯为克拉布特里拆挡掩护的动作着实太明显了。果然,跑卫终究不是近端锋,战术意图还是太过容易暴露。
对位盯防的角卫布兰登·布朗纳立刻就反应了过来,一个上步就顶住了克拉布特里的位置,视线余光紧接着就看到了陆恪传送过来的橄榄球,“肩后阴影传球”的阴影就开始笼罩在布朗纳的头顶之上,关键时刻,他选择了擒抱。
按照规则,在接球球员完成接球之前,以擒抱或者拉拽球员的方式阻止对手完成接球,这是犯规行为,统一被认为“传球干扰”。
布朗纳从背后擒抱住了克拉布特里,就如同久违再见的恋人一般,如胶似漆。
在前一波进攻中,克拉布特里的个人两次接球直接造就了达阵,这也使得他成为了重点防守对象之一。布朗纳丝毫不敢怠慢。
克拉布特里正准备转身完成接球,却死死地被控制在了怀抱里,然后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橄榄球从自己的头顶之上飞过去。
传球未完成。
克拉布特里无辜地摊开双手,满头问号地看向了裁判,看到了黄旗进场之后,这才无可奈何地耸起了肩膀,似乎在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呀。”
因为传球干扰犯规,旧金山49人自动赢得了首攻,从三十五码线直接推进到了二十五码线。
又是一档十码。
开球之后,陆恪快速转身,朝着马库斯做出了一个假交递的动作,但脚步只是微微一停,随后就转身朝着右侧转向,抬起右手就做出了传球动作,此时洛根和吉恩两个人都已经各自冲跑出了一个路线,这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一气呵成,仿佛已经自成体系,根本没有任何犹豫迟疑。
仅仅一个陆恪就足以吸引至少五名球员的注意力,但随后他们才意识到:陆恪的右手之中没有橄榄球。
这不是假跑真传,而是假传真跑。
最开始的假交递其实是真交递,但陆恪和马库斯之间以假乱真的配合却成功忽悠了大部分防守球员。
更为准确一点来说,陆恪的进攻战术才是真正的魔术骗局,传球和跑球之中的战术始终在不断切换,没有规律也没有章法,迫使防守组球员注意力不能丝毫走神,稍稍一不留心,可能就将错过战术变化。
马库斯持球之后,朝着左侧方向快速前冲,绕过了进攻锋线和防守锋线的纠缠,撕扯出了一条小小的推进空档;不过,此时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高明之处就显现出来了,负责对位盯防跑卫的内线卫鲍比·瓦格纳始终没有走神,注意力牢牢地锁定了跑卫,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反应。
瓦格纳横向冲刺与马库斯正面冲撞在了一起,最终将马库斯的地面推进控制在了五码,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如果是其他防守组或者是其他防守战术,可能这一次闪神的结果就是直接丢掉一记跑球达阵。
但瓦格纳的及时止损也没有能够带来太多的便利,旧金山49人的地面进攻效率还是稳中有升地慢慢找回状态;西雅图海鹰滴水不漏的地面防守现在也正在承受着越来越强大的冲击,防守效率明显无法和上半场相提并论了。
马库斯完成一次跑球之后,随后就再次下场,高尔轮换上场,这也意味着,陆恪在二档进攻中依旧有可能选择地面进攻。
二档五码。
第一次准备开球,陆恪中断了口号,临时修改战术。
第二次准备开球,陆恪毫无预警地朝着左右两侧再次呼喊口号,似乎又一次修改战术,紧接着就再次回头做好了开球准备。
然后就可以看到,站在右翼最外侧的泰德·吉恩晃晃悠悠地跑了回来,整个站位就变得无比拥挤起来——
右翼是三名接球球员,克拉布特里、洛根和吉恩。
洛根和克拉布特里之间仅仅只是间隔了一步,但两个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地错开,克拉布特里的左脚脚尖对准了洛根的右脚脚跟,两个人看似交错又似重叠的站位十分具有迷惑性;而且,站在内侧的洛根与进攻锋线最右端的艾利克斯·布恩仅仅只有两步远而已。
吉恩的站位本来是右翼外侧的,与克拉布特里平行站立,中间拉开了约莫五码、六码左右的距离;不远处是对位防守的角卫谢尔曼。
海鹰队防守组的站位是卡住自己的位置,而不是针对球员,谢尔曼负责防守自己左侧、也就是对手右侧的外部区域,如果是洛根出现在这里,他就对位洛根;如果是吉恩出现在这里,那么他就防守吉恩。
但现在,吉恩却朝着内侧跑动,位置依旧与克拉布特里平行,可是站位却挤在了洛根和布恩之间,然后三名接球球员就如同一个三孔插座一般,严严实实地拥挤在一起,缩成一小团,看起来可怜兮兮的,与另外一侧独自霸占整个空间的弗农形成了鲜明对比。
谢尔曼稍稍迟疑了一下,快速与自己的队友交换了一个视线,而后就跟随着吉恩一起来到了槽位的内侧,继续对位防守吉恩。如此一来,其他队友就能够依旧按照原本的框架执行防守,不需要临场变动,继而避免打乱计划。
因为防守组已经没有时间再重新布局了。
“攻击!”
这一次是真正的开球!在短短四十秒时间内,陆恪前后两次修改战术,混淆视听,现在终于宣布开球了。
伴随着开球口令,进攻锋线的五名球员集体朝着左侧横向移动;不仅仅是他们,应该说整个旧金山49人进攻组都正在朝着左侧横向移动:陆恪、高尔以及右侧的三名接球球员,所有十一名球员似乎都正在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
之所以说“似乎”,那是因为左侧的弗农是唯一的例外。
他的脚步朝前大跨两步,立刻就越过了进攻锋线和防守锋线的所在位置,然后就沿着防守锋线与线卫之间的空档快速朝着右侧横向移动。
但是,在排山倒海的密集移动声势之中,弗农的动作没有能够引起太多注意,就连对位防守的角卫布兰登·布朗纳都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了那“十一个人”身上,这也使得弗农没有受到太多阻碍和撞击,顺利地穿行过去。
弗农身后是整个交错而过的人浪,因为旧金山49人的横向移动太过突然也太过凶猛,完全出乎了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预料,然后攻防错位的格局就轻而易举地形成了——站在海鹰队最左侧也就是49人最右侧的防守端锋布鲁斯·厄文落单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旧金山49人的前线对位形成了人数优势。
第1047章 瞬间提速
“攻击!”
伴随着陆恪的口号,旧金山49人整个进攻组都朝着左侧开始横向移动,因为进攻战术着实太过突然也太过意外,统一而整齐的移动脚步看起来就像是冰川时代正在进行大迁徙的物种一般,浩浩荡荡地横穿过球场。
这完完全全出乎了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预料。
防守组呈现出纵向冲击,而进攻组却正在横向移动,攻守双方的力量交错形成了一个十字,根本无法契合在一起,继而导致了节奏和脚步的紊乱。
不要说近距离对抗的防守锋线了,就连落后了三步远的线卫群都已经形成了错位,纷纷丢失了自己的盯防位置,而分别对位形成对抗的防守锋线更是彻底失去了重心,一个个朝着自己的左侧方向开始漏人。
结果?
结果就是,本来站在海鹰队右侧的布朗纳和49人的乔·斯坦利对位起来,然后三名防守锋线与另外四名进攻锋线对位起来;而海鹰队左侧的布鲁斯·厄文居然就这样被孤立出去了,眼前空空如也,看不到自己对位的进攻锋线球员。
乱套了,彻底乱套了。
前线防守的混乱连带着导致了二线防守的迟疑,整个西雅图海鹰防守组的秩序都被打乱,现在就到了考验临场随机应变能力的时候了。
陆恪是如何安排进攻战术的呢?
开球之后,陆恪快速朝着左侧横向移动,但脚步并不迅速,仅仅只是移动了两步,然后就与迎面而来的高尔形成了擦身交错。
高尔做出了持球跑动的动作,从陆恪的手中接过了橄榄球。
这小小的动作完全被隐藏在了横向移动的进攻锋线之中,即使是负责对位盯防的中线卫鲍比·瓦格纳,视线也变成了雾里看花,在一簇一簇的头盔之中,想要准确地分辨出四分卫、跑卫和进攻锋线,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一次假交递。
但没有人发现。准确来说,没有人能够发现。
包括瓦格纳在内,在一片惊涛骇浪之中,视野都受到了干扰,当高尔的身形轮廓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变得格外显眼了,因为他弯腰做出了跑球的动作,正在寻觅人墙之中的缝隙,同时努力地朝着左翼的外侧绕行。
坚守在这一侧的外线卫希尔、角卫布朗纳以及中线卫瓦格纳,他们都如同赶浪一般,被驱赶到了一边;希尔正在试图后撤,退出混战区域,重新寻找防守目标,但这并不容易,而布朗纳和瓦格纳都第一时间朝着高尔冲撞了过去。
随即,防守端锋布鲁斯·厄文就看到了背码十四号的身影脱离了大部队,出现在了海鹰队左侧的大空档之中。
十四号?十四号是谁来着?
十四号!
陆恪!
这居然不是一次跑球战术,而是传球战术。厄文立刻就意识到了不妙,快速摆脱了布恩,跟随着陆恪横向移动的脚步,快速盯防起来,但距离着实太远了!
陆恪的脚步并不是完全的直线横向扯动,而是微微朝着右后方斜侧五度、十度的放射线方向移动,脱离了进攻锋线的口袋保护之后,他就将自己与防守锋线的距离拉大到了六码、七码左右,在占据先机的情况下,防守锋线根本不可能上步完成擒杀。
脚步是绝对没有传球速度快的。
在西雅图海鹰的一档防守和二档防守之中,厄文是唯一一位具备了突袭四分卫能力的防守锋线球员,但他却知道,如果自己现在就冒然上前,陆恪只需要当机立断选择出手,那么他的擒杀动作也就是徒劳而已,所以,他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陆恪横向移动,做好了传球防守的准备。
果然,就在此时,陆恪传球了!
这是一记低平的子弹传球!
厄文心脏微微收紧,机会!
厄文以小碎步快速完成调整,站在了陆恪的传球线路之上,瞳孔收缩起来,死死地盯住了陆恪的出手动作,然后肌肉紧绷到了极致,高高跳跃起来,试图用自己的双手拦截在橄榄球的飞行路线之上,直接将传球拍掉。
但显然,厄文低估了陆恪的传球速度和力量。
厄文才刚刚伸出了双手,手指和手臂都还没有来得及舒展开来,双脚似乎才刚刚完成了蹬地的动作,橄榄球就这样“嗖”地一声滑过了自己的头顶,如同滑翔翼一般,掀起了一波气浪,他的动作足足慢了一拍,这才完全伸直手臂,一脸愕然地目送着橄榄球飞跃了过去。
恍惚之间,厄文产生了一种错觉,就差那么一点点,半个手掌的距离,他的指尖就能够触碰到橄榄球了,但陆恪对于弧线的控制和力量的调整却是如此精准,恰到好处地越过了他的双臂极限找到了一条通道。
这……可能吗?
下意识地,厄文转过头,寻找着接球球员的身影,期待着自己的队友们能够及时完成拦截,然后自己也跟着回防,但身后却是一片乱局,熙熙攘攘的乱局,眼睛都找不到落脚之处,他们应该怎么办?
……
“攻击!”
站在右侧的三箭头同时启动,在洛根的掩护之下,克拉布特里和吉恩都隐藏在他的身后,三个人朝着左侧快速移动,只是他们不仅仅是左侧横线移动,而是左侧斜线移动,沿着左侧角柱方向的四十五度角开始冲击。
但跑动路线却稍稍有所不同。
洛根沿着左侧角柱的斜线方向就一根筋地冲刺到底,横跨过了大半个球场,没有把速度提升到极致,却将自己的拆挡和冲撞能力完全发挥了出来,就如同撞球机一般,将整个防守组的布局都彻底搅乱。
克拉布特里跟随在洛根的身后,亦步亦趋地开始持续推进,但跑出去了五码之后,又持续跨了两步,而后就朝着球门方向改变了自己的冲跑目标,他的速度开始慢慢提升起来,渐渐就对洛根实现了反超。
吉恩的脚步始终以控制为主:洛根离开了,吉恩稍稍朝着左边内侧移动了两步;克拉布特里离开了,吉恩又稍稍朝着右侧斜前方移动了两步,与克拉布特里形成了一个交叉换位,而后持续直线前冲了两步,转过身去,然后就可以看到正在横向移动的弗农。
……
从左翼启动,横穿过整个球场,弗农来到了右翼,他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来,越过了吉恩的所在位置,径直朝着右翼的边线方向冲刺,那势如破竹的跑动动作,终于吸引了防守组的注意力,慢了好多拍才开始防守起来。
因为旧金山49人进攻组完完全全打乱常理的进攻套路,西雅图海鹰防守组也只能顺从自己的比赛本能来完成防守。
洛根的冲刺带走了钱塞勒的对位防守,克拉布特里的移动则成为了托马斯的防守任务,谢尔曼本来应该是盯防吉恩的,但因为短传区域聚集了着实太多人,熙熙攘攘地拥挤成一片,谢尔曼和吉恩的对位始终没有能够靠近起来。
正是在如此情况下,弗农的横向扯动就进入了一个无人区,而陆恪紧随其后的横向移动也制造出了传球空档。
此时站在这一次的防守球员还有外线卫莱特、角卫谢尔曼以及防守端锋厄文。
厄文选择了停留在原地,而莱特和谢尔曼则双双冲向了弗农——既然克拉布特里都已经重新成为了重磅武器,为什么弗农就不能状态复苏呢?
两名防守球员的上步速度非常迅猛,几乎是前脚跟着后脚就已经追上了弗农,因为陆恪的出手动作非常快,当弗农的身影从人群之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他就已经完成了脚步调整,手起刀落就完成了传球。
这是一记子弹传球,没有弧线的控制,完全就是直来直往,谢尔曼和莱特第一时间就能够判断出传球路线,谢尔曼快了半拍就控制住了身体,紧急刹车,而后快速转身回防,因为传球目标不是弗农而是吉恩。
该死该死该死!
……
吉恩视线余光捕捉到了弗农的脚步,却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因为开球之前陆恪没有确认传球目标,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他随后就注意到了谢尔曼和莱特的条件反射动作,局势顿时就改变了:弗农不再是无人盯防的了,他才是。
于是吉恩就立刻小碎步完成了调整,果然,陆恪的传球紧接着就推送了出来。
这是一记十四码左右的短传,但因为陆恪站在距离开球线非常靠后的位置,从开球线到吉恩之间只有约莫八码而已,依旧算是一记短传,力量和速度都推向了最大值,眨眼之间就已经来到了吉恩的面前。
落线位置比预期稍稍高了一些,因为陆恪考虑到了厄文的位置,尽管是子弹传球,还是稍稍挑高了弧线。
吉恩抬起双手,在肩膀位置摆放出了接球手势,看着子弹穿梭过来,双手猛地一收,就牢牢地将橄榄球握在了手中,完成接球,但吉恩依旧没有放松,视线快速扫视了一下正在二次启动的谢尔曼,脚步一顿,转过身就朝着左侧的斜前方快速跑动。
进攻,还没完!
第1048章 拉开分差
接住了!
泰德·吉恩双手牢牢地控制住了橄榄球,视线余光轻轻一扫正在试图二次启动回防的谢尔曼,随后就快速转身,朝着左侧斜前方扯动脚步,没有着急地把速度提升起来,而是趁着谢尔曼还在调整重心和脚步的间隙,快速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场面局势。
左侧斜前方,洛根VS钱塞勒。
中间正对球门区域,克拉布特里VS托马斯。
左侧平行区域,布朗纳正在迷茫地寻找刚刚完成接球的进攻球员,脚步困在了原地,视线快速地观察着,有些混乱。
吉恩的眼前拥有一个约莫五码的推进空间,只要能够突破封锁,端区就已经在不远处了;但还不能忘记,身后的谢尔曼和厄文两名球员正在快速回追,他们之间也仅仅只有四码、五码左右的空间,稍稍一点疏忽,这一点点距离就可以直接磨平了。
仅仅只是一个扫视,吉恩就已经完成了判断,快速持续地朝着左侧斜前方推进两步,而后就利用一个急转急停,朝着自己的右侧四十五度角的斜前方快速跑动,整个跑动路线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对勾”,就如同耐克的商标标志一般。
谢尔曼似乎已经预料到了吉恩的跑动路线,但因为此前丢失了重心、失去了先机,脚步的调整还是绕出了一个小弧线,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卡在吉恩的前行道路上,然后就看到吉恩如同一阵红色狂风般,呼啸着横扫了过去。
谢尔曼快速调整脚步,将自己的速度也完全爆发了出来——不要忘记了,就在不久之前的防守中,谢尔曼凭借着自己的速度追上了克拉布特里,尽管还是没有能够完成防守,但速度绝对不是他的短板。
但令人沮丧的是,谢尔曼竭尽全力,却依旧无法拉近距离,反而是一点一点地拉大距离,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吉恩渐行渐远。
那种无力感和挫折感,再次爆发了出来。
吉恩正在提速,调整了方向之后,速度能量就彻底爆发了出来,尽管刚刚遭遇了一点点伤病困扰,但再次登场之后,吉恩的求胜欲望却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将自己的速度优势展现出来,就如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般,此时此刻,这就是属于他的舞台!他的世界!
左手边可以捕捉到托马斯的身影,他已经摆脱了克拉布特里的纠缠,正在快速展开回防。
关键点在于,托马斯和吉恩之间只有五码的直线距离。
吉恩才刚刚启动,轻盈而灵动的脚步就已经越过了托马斯和克拉布特里的对位位置,然后托马斯就已经陷入了追赶的困境之中,而此时此刻,端区就在六码开外。
吉恩的跑动轻盈而灵动,步频和步幅的控制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独到之处,脚尖的轻轻点地却将小腿的蹬地力量完全释放出来,流动的微风渐渐开始变得湍急起来,但是呼呼风声还没有来得及完全响动,他的脚步就已经冲进了端区。
达阵。
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眨眼之间。
这是一次站在二十码线之上的进攻,这已经进入了陆恪的打击范围之内,短传、中传、长传以及左侧、中间、右侧的所有区域所有角落,全部都是陆恪的传球目标;而陆恪选择了速度优势最为出色的吉恩,不是阵地战更加擅长的克拉布特里或者两名近端锋,这也意味着整个进攻还是以小巧和轻便为主。
相较于开球阶段物种迁徙式的笨重移动,而后的传球风格却是六脉神剑式的轻盈,渐渐成熟起来的陆恪,在战术排列组合方面越发让人无法捉摸了。
对于吉恩来说,速度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脚步就已经进入了端区,谢尔曼和托马斯两名球员都追赶不上——因为加速区间着实太短了,但人们却忍不住想,加速区间长一些的话,他们是不是就更加追不上了?
站在端区之中,吉恩没有宣泄也没有嘶吼,而是笑容满面地转过身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