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湾区之王-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说话的赫然是吉姆,只是他此时陷入了思考之中,没有进一步回应,紧接着站在旁边的基普就招了招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意,示意着陆恪快点过来。
  陆恪连忙跑了上前,基普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重重地捶了捶陆恪的胸膛,“刚才的表现,不错。”何止是不错,简直是精彩。不过,基普却一点都不意外,当初旁观陆恪的训练时,基普就知道,这个小家伙绝对是被低估了。
  陆恪笑呵呵地点了点头。选秀大会结束之后,这几个月的煎熬和磨炼,描述起来似乎也就是“几个月过去了”,但真正每一天的训练却丝毫不能偷懒,一步一个脚印。其中的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你的身体怎么样?”吉姆打断了两个人的简短交流,干脆而直接地询问到。
  陆恪微微愣了愣,“没事。”
  吉姆却不相信,摇了摇头,“不要假装没事。我需要知道你的身体情况,也需要了解对抗之后的情况。即使你现在撒谎,我们现在就可以安排一次体检,结果还是一样的。”身体对抗能力的差距,这是陆恪最大的短板,也是最致命的短板。
  陆恪立刻反应了过来,“相信我,一切正常。”
  虽然陆恪的身体素质依旧无法和那些变态的防守球员相抗衡,也无法和卡姆·牛顿那样素质强悍的跑动四分卫相比较;但他也不至于那么脆弱。
  比起刚才的一次撞击来说,其实陆恪的右手肱二头肌现在感觉到更多的乳酸,十档进攻之中,陆恪始终保持紧绷,而且微微有些发力过猛,传球选择也过于激进,所以手臂还是感受到了一些负担。但,也仅此而已了。
  这是生死一线的训练赛,所以陆恪不断在冒险;在实际比赛之中,自然不可能如此拼命地透支。
  现在的他,依旧不能算是一名顶尖的优秀四分卫;但他现在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发展。陆恪坚信,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吉姆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陆恪,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疑虑,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收了收下颌,“那就再好不过了。现在,慢跑三圈,然后在旁边练习二十次短传。”说完,吉姆没有再看陆恪,而是转头看向了其他四分卫,“谁是第二个呢?”
  这一次,四分卫们就积极主动多了,至少有五个人主动出列。
  不过,陆恪却没有理会,没有停顿地就开始慢跑起来。
  他没有受伤,仅仅只是发力过猛所带来的酸痛而已,更何况,竞技体育之中,轻伤不下火线,每个运动员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小伤,忍受疼痛进行比赛,这也是比赛中的一部分。对于陆恪来说,这也不是什么问题。
  慢跑之中,陆恪看到了马特·哈塞尔贝克登场,正式带领进攻组开始推进。陆恪收回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开始奔跑起来,对他来说,这也是宝贵的休息时间。
  试训,还在继续,只是情况稍稍有了变化。第一天的试训结束之后,八名四分卫被淘汰回家,最后只留下了四名四分卫;而后第二天、第三天的试训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
  小型的训练赛,每天都在进行。第三天下午,四名四分卫还进行了一场完整的训练赛,四名四分卫分成两队,展开对抗,考验四分卫带领队伍取得比赛胜利的能力。这四名四分卫分别是:
  马特·哈塞尔贝克,卡森·帕尔默,斯科特·托尔辛,还有陆恪。


第104章 艰难决断
  “他的对抗能力有所进步,但还是不够,区区187磅,耶稣基督,对手一个冲撞,他就直接飞出去了,甚至可能第一档进攻还没有打完,他就受伤下场了。在职业联赛之中,他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你难道没有看到他的传球准度吗?”
  “我的意思就是,他甚至还没有来得及传球,他就已经下场了。赛场上的那些球员,一个个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他们不会给他任何机会的!”
  “你的意思是,进攻锋线完全就是摆设了?那么还要进攻锋线教练来干什么?我们教练组甚至有两名进攻锋线的成员,蒂姆和迈克是不是可以直接开除了?”
  “重点不在这里,即使进攻锋线被冲破了,他依旧能够依靠脚步跑出口袋,寻找机会,那种特质,着实难能可贵。”
  “我的意思就在这里,在正式比赛之中,他没有机会跑出去的。就看他那糟糕的移动步伐,还有糟糕的闪避能力。就连佩顿·曼宁的脚步都比他出色了一个……不,三个档次,三个!”
  “那么今天的比赛是谁赢得了胜利?你来告诉我,到底是谁赢得了胜利?最后一次传球达阵,那是谁完成的?”
  “……今天,今天的对手仅仅只是陪练组而已。”
  “哈!那为什么科林·卡佩尼克在面对陪练的时候,如此狼狈?你解释解释?同样的陪练团队,同样的对抗强度,为什么卡佩尼克输掉了比赛,而陆恪赢得了比赛?”
  “不要忘记了,他还有搭档,卡森·帕尔默今天的表现也十分出色。我的意思是,他无法适应正式比赛的节奏,他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我觉得,我们应该讨论讨论战术。在战术的运用上,他确实展现出了多样性。”
  “基普,停,停下,训练营之中的表现,他很出色;但实际比赛之中的表现,却难以预测。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参考样本太少了,他没有在大学赛场之上证明自己,又凭什么能够在职业赛场之上证明自己呢?”
  “客观地说一句,亚洲人的身体天赋,这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他们在耐性、柔韧性以及技术方面,拥有优势。还有意志力。但,物理对抗方面,确实是短板。我们现在缺少足够的参考样本,无法判断,在真正的比赛之中,这样的身体天赋会带来什么强项和什么弱项。”
  ……
  整个会议室里,叽叽喳喳的讨论不绝于耳,一浪高过一浪的争执,轰轰烈烈地激荡着,甚至面红耳赤、拍案而起,白热化的博弈完全寸步不让,脖子之上的血管都暴突出来,似乎随时都可能直接在眼前炸裂开来。
  今天下午的训练赛结束了,马特和斯科特一组,卡森和陆恪一组。
  结果,后者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四名四分卫之中,陆恪的表现最为出色,一百九十六码传球,百分之七十一的传球成功率,两个达阵,尤其是在比赛后半段,一记四十三码传球,一箭穿心地完成了达阵,精彩绝伦。
  当然,卡森的表现也十分不俗,一百一十一码传球,百分之六十四传球成功率,一个达阵。他和陆恪两个人率领的进攻组,势如破竹,在训练赛之中表现格外出色。
  相较而言,马特和斯科特的表现就难以让人满意了,最终他们以“10:21”的悬殊比分输掉了比赛,斯科特完成了一次达阵,而马特的状态糟糕透顶,仅仅只推进到任意球范围,取得了三分。
  如此结果,他们预料到了,过去三天的试训过程中,马特的状态确实堪忧,而陆恪则的确是成功地脱颖而出,除了撞击和闪避训练之外,其他各项训练都让人眼前一亮;但真正发生时,他们还是感觉到了意外。
  结束试训营之后,教练组的主要成员们就聚集在会议室里,展开讨论。
  进攻组教练克雷格·罗曼,防守组教练维克·方吉奥(Vic Fangio),四分卫教练基普·克莱斯特,球探总监乔尔·帕顿(Joel Patten),进攻锋线教练蒂姆·德雷诺(Tim Drevno)和迈克·索拉里(Mike Sorlari),防守锋线教练吉姆·汤姆苏拉(Jim Tomsula)等等。
  在这之外,还有球队经理特伦特·巴尔克,全部出席了会议。当然,还有球队主教练吉姆·哈勃。
  每个人都在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喋喋不休、毫不退让、据理力争,除了吉姆·哈勃,真正的掌权人。
  吉姆始终保持了沉默,只是分辨不清,他到底是在认真倾听,还是陷入沉思。特伦特滑动着移动座椅的轮子,来到了吉姆身边,用椅子的扶手轻轻撞了撞吉姆的椅子,语气轻松地说道,“你不打算发表一些看法吗?我觉得,你在不调停调停,他们可能就要自相残杀了。”
  吉姆却没有心思开玩笑,瞥了特伦特一眼,“你呢?你是什么看法?”
  特伦特是球探出身的,在纽约喷气机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后到了华盛顿红皮,最后来到旧金山49人。
  前后经历了十年球探生涯之后,特伦特的管理才能和谈判才能得到了挖掘,脱离了球探的位置之后,他成为了49人的球员管理经理,短短三年之后,他成为了掌握球队发展方向和生杀大权的球队经理。
  所以,吉姆的询问不是无的放矢。
  特伦特挑了挑眉,“你会在意我的意见吗?”
  “你不说说,你怎么知道?”吉姆反问到。
  特伦特轻轻点点头,表示了赞同,“我会签下他。因为他对球市有帮助。你知道,旧金山的华人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作为一名替补,他的能力可能有所欠缺,可能有之强项,但综合来说,他是一名合格的替补。所以,我愿意签下他。在整个联盟里,我想不到比我们更加合适的球队,作为第一支签下华裔球员的先锋了。”
  吉姆翻了一个白眼,无语地看着特伦特。
  可是特伦特却丝毫不在意,摊开双手,“我告诉过你,你不会在意我的意见。”作为球队经理,特伦特的出发点和观察视角都已经有所不同了,自然而然,他的意见和教练们有所偏差,“那么你呢?你确定不阻止一下吗?我觉得会议室就要血流成河了。”
  “安静,所有人都安静!”吉姆重重地拍了拍桌子,大声嘶吼到,“出去,你们全部都出去。”所有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一时间都没有动作,吉姆不得不再次喊到,“你们的意见,我都知道,翻来覆去都是相同的观点,过去这三天时间里,我们讨论过无数次了,现在,留给我一点私人空间,我需要好好考量考量。”
  教练们纷纷交换了一个视线,最后还是蒂姆·德雷诺第一个做出了表率,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蒂姆和吉姆是斯坦福大学的同事,吉姆签约了49人之后,第一个招募的就是蒂姆,带领着自己的左右手进入了联盟。
  对于吉姆的行事作风,蒂姆再了解不过了,吉姆不是那种需要别人意见的人,也不是需要别人帮忙的人,他们的意见,吉姆吸收之后,自己会得出结论,吉姆不希望任何人干扰自己的决定。杀伐果决,一意孤行。以前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
  教练们鱼贯地离开了会议室,但基普留在了最后,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忍住,再次转过身,走了上前,开口说道,“吉姆,还记得在选秀大会之前,我专门请假了两天,观看了一名球员的训练吗?那就是陆恪。我只是想告诉你,在过去这几个月时间里,陆恪取得的进步,我一点都不意外,他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认真想了想,几乎还想要做些补充,却又似乎没有其他内容了,于是再次说道,“我只是想说,在做出决定之前,抛开他的种族,你仔细阅读一下那些球探报告。”这一次,基普没有再犹豫,点点头,然后就径直转身离开了。
  整个会议室都变得空荡荡的,只剩下吉姆一个人。
  教练组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这是一场赌博,不是因为陆恪的华裔身份,也不是因为陆恪的身体素质,而是因为缺少足够的比赛参考数据,陆恪身上的不确定性,太多了;更何况,必须考虑到49人现在的处境。
  理智的决定,卡森·帕尔默是正确的选择,但,没有人可以忽略陆恪,也没有人想要忽略陆恪。只是,真正拍板决定的话,确定这不是冲动吗?
  吉姆打开了桌面上的文件夹,这是一份球探报告,来自亚当·克莱恩。
  “优点:传球精准度出众,善于做出传球选择,双脚轻盈、身体控制能力强,视野开阔,开球前的观察十分聪明,能够迅速阅读防守,适合快节奏进攻,拥有足够臂力完成长传,短传和中传均衡,战术安排合理,关键时刻异常果决。
  缺点:身材单薄、肌肉爆发力不足、四肢细长,容易导致伤病,缺乏正面对抗能力,典型口袋四分卫,不惧怕跑出口袋,但不擅长逃跑、闪避和对抗,爆发力差,绝对速度慢,步伐糟糕,手臂天赋依旧有待验证,大学期间几乎没有表现机会。”
  优点一箩筐,缺点也一箩筐。但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最后的建议模板:“NFL模板:佩顿·曼宁”。
  这无疑是至高赞誉,曼宁的职业生涯还没有结束,但已经板上钉钉绝对是名人堂四分卫级别。亚当居然把陆恪拿来与曼宁相比较?这着实荒谬,甚至是可笑。
  但认真想想,真的可笑吗?
  吉姆的指尖细细地在球探报告上来回婆娑,这无疑是最全面、最深刻、最权威的一份报告了,然后,吉姆就把球探报告放到了一边,打开了旁边的录像带回放,开始观看比赛回放——
  今年一月一日,玫瑰碗的比赛录像。


第105章 脱颖而出
  碧蓝如洗的天空染成了鲜艳的橙红色,漫天漫地,天水相交的地平线涌动着大片大片的火烧云,犹如滴血一般的浓烈色彩在翻滚着,顺着苍穹的弧度一点一点晕开来,仿佛一幅恢宏而苍莽的画布,大自然的画笔挥洒自如地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景象,让所有的华丽辞藻都变得黯然失色。
  八月的旧金山,总是美得不像话。
  又是一天试训的结束,这对于陆恪来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球队试训也好,自己训练也罢,不同的是训练内容,相同的是训练节奏,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习以为常。
  事实上,距离2011赛季的季前赛揭幕,只剩下三天时间了,新赛季的预热和喧闹已经开始沸沸扬扬地蔓延开来,ESPN已经开始制作系列节目,迎接季前赛的到来了。
  隔壁的训练场之中,依旧谈笑风生,但紧绷的气氛正在渐渐扩散,兴奋和期待有之,胆怯和紧张也有之,更多还是后者——旧金山49人已经连续八年没有进入季后赛了,没有人希望将这一记录延续下去。
  但,对于陆恪和其他三名试训四分卫来说,这却都与他们无关。因为他们依旧不是球队的一员,他们依旧正在为一份工作而竭尽全力地拼搏着。不是为了胜利,不是为了比赛,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一份工作。
  结束训练之后,陆恪拿起了悬挂在腰际的毛巾,擦拭着汗水,整个人犹如从水里捞出来一般;站在不远处的斯科特扬声喊到,“今天的训练简直要死人了。那个平衡训练,你怎么做到的?我站到上面,小腿肚就开始一直打颤,感觉真是难以形容。”
  所谓的平衡训练,首先需要一个平衡板,上面是一个平板,下面则是一个弹力球,二者是浑然一体的,双脚站在上面,保持平衡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而且对于运动员来说,不仅仅是站立着,还需要半蹲,重心的偏移和肌肉的控制就更加困难了。
  其次需要一个橄榄球,因为四分卫需要完成传球,先是静态定点传球,而后是与接球球员配合的动态线路传球。在传球过程中,四分卫尽可能利用手臂以及上肢的力量完成传球,但只要下肢发力,平衡就会开始剧烈晃动,导致传球准度出现巨大偏差。
  这一项训练,其实平衡能力反而是训练收获最少的部分,最主要是训练核心肌力以及深层肌肉;另外,这还可以纠正四分卫的传球发力细节动作,确保在移动之中传球的稳定;最后,这是训练四分卫在干扰、冲撞、擒抱等失去重心情况下的传球能力。
  看似简单甚至滑稽的训练,对四分卫来说却是全方位的考验。
  一个不小心,就摔得四仰八叉;再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自己把自己弄伤了。狼狈不已,难堪不已,在训练场之上,看起来就像是马戏团的小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丢人的那一种。
  对于陆恪和斯科特两个年轻人来说都是如此了,而马特和卡森两位老将就更加困难了。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训练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名四分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整体而言,陆恪的表现还是最为不俗的,“瑜伽。”陆恪没有藏私的意思,反正这些训练手段都不是什么独家秘密,“我坚持做瑜伽半年多了,对于身体的柔软和平衡、还有肌肉的韧性和核心,成效都十分明显。”
  当初系统增加瑜伽的训练任务时,陆恪也是一头雾水,但转眼之间,半年坚持下来之后,现在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谁又能知道,如此柔韧安静的运动,却对于如此暴力强硬的运用,能够起到互帮互助的作用呢?
  “瑜伽?”斯科特瞪大了眼睛,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你是说,印度的瑜伽吗?”
  不等陆恪回答,远处就传来了呼唤声,“集合,试训的球员们都集合一下。”鲍比的声音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不需要回头就知道,陆恪对着斯科特点点头,表示了肯定,“你可以尝试看看,不见得适合每个人,但值得尝试。”
  鲍比·恩格拉姆没有催促,惬意地等待在原地,反正今天的训练已经全部结束,没有必要着急;马特·哈塞尔贝克走过去之后,两个人还有说有笑地闲聊起来,连带着,气氛也轻松了起来。
  转过头,鲍比注意到四名四分卫都聚集了过来,于是拍了拍马特的肩膀,环视了一圈,也没有强调特别的站位,径直就开口说道,“距离新赛季只剩下三天了,球队的准备进入冲刺阶段,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了。所以,我长话短说。”
  来了。决定来了。
  “这次的试训就到今天为止。”鲍比的视线分别落在了四名四分卫的身上,马特和卡森都是老资格了,神情淡定,没有特别的紧张;而陆恪和斯科特两个都是菜鸟,即使想要控制,但肌肉还是不可避免地紧绷起来。
  经验,终究还是有所察觉。但,选择经验,还是选择青春,这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胜者为王,在竞技体育赛场上,胜利可以解释一切,而失败则可以毁灭所有。
  所以,鲍比也没有特别的感叹。仅仅只是宣布一名第三四分卫的加盟,吉姆·哈勃甚至都没有亲自过来,而是交给了鲍比这名进攻组的助理来宣布。鲍比的心情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经过教练组讨论,球队决定,这次留下来的是……”鲍比的视线投向了马特,两个人是认识将近十年的好友,而且还是四分卫与外接手的组合,仅仅只是眼神交流,就已经心知肚明了,“陆恪。欢迎加入球队;至于其他三位球员,感谢你们前来参加试训,希望你们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一切顺利。”
  没有烟花庆祝,没有悬念制造,甚至没有刻意停顿,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说了出口,以至于陆恪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他刚才的第一反应是:49人选择马特了,果然,经验老将,再加上人脉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但随后,陆恪就看到斯科特伸出了右手,做出了一个试图交叉握拳的手势,然后拍了拍他的左肩膀,“恭喜,伙计。”
  陆恪条件反射地握住了斯科特的手掌,两个人拥抱了一下,斯科特笑容满面地说道,“这是你应得的。但小心,说不定未来,我就要过来抢你的饭碗了。”那调侃的话语背后,还是有着难以掩饰的失落和苦涩。
  随后,卡森也走了上来,拍了拍陆恪的右手臂,“加油,年轻人。”简单地说了一句,卡森没有过多的表示,转身就离开了。
  最后是马特,他认认真真地给了陆恪一个拥抱,一切尽在不言中,什么都没有多说,跟在卡森的后面,两个NFL老兵,一前一后地就朝着停车场走去。没有太多的悲伤,也没有太多的起伏,仿佛今天仅仅只是结束了训练而已。
  “那么,下次希望在赛场上见了。”斯科特再次撞了撞陆恪的肩膀,然后这才一路小跑着,追上了卡森和马特,“怎么样,今天打算去酒吧坐一坐吗?”
  短短四天时间,他们之间,是竞争者,也是同行伙伴。只有真正处于试训的境地里,只有真正面对淘汰边缘的艰险,才能明白那种感受。他们彼此之间,与其说是你死我活,不如说是互相祝福、互相勉励。
  突然,三个人被淘汰,一个人留下。似乎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准备,离别就已经到来;在喜悦和幸福汹涌之前,舌尖率先品尝到的却是淡淡的哀伤。
  夕阳之下,三个人的身影拖得老长老长,晃晃悠悠地渐行渐远。
  “陆恪?”鲍比的声音将陆恪从沉思之中唤醒了过来,“走吧,我们现在过去球队大楼。今天还有一系列的事情需要完成,我们的时间着实紧迫,需要加紧,再加紧。重要的是,现在是下班时间,律师的费用要加倍计算。”
  “哦,哦哦。”陆恪懵懂地点点头,快步跟在鲍比的身边,朝着球队大楼走了过去。
  远远地,可以看见一楼大厅门口站立着一名中年男人,他身着球队的教练制服,双手背在身后,目不转睛地看着陆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