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湾区之王-第4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集结号!
第1130章 集结号响
状态提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否则球员也不会陷入状态低迷期了。
经过三十四分钟的停电时间进行休息调整,在陆恪的率领下,整支球队的烦躁情绪总算是渐渐平复了下来,说是紧张也好,说是亢奋也罢,但归根结底,那种心神不宁、七上八下的忐忑之感终于消失了,慢慢地回到了自己所熟悉的轨道之上。
他们终于可以正视这场比赛了,而不是把它当做唯一一场的超级碗。
现在,他们就需要集中注意力,真正地进入状态。
巴尔的摩乌鸦进攻组依旧掌握了主动权,上来的一档十码,乔弗拉科就与外接手托雷·史密斯完成了一次十五码的中传连线,同时,托雷还在完成接球之后,甩开了角卫卡罗尔·罗杰斯的擒抱,持续推进了将近十码,这才被两名防守球员拦截下来。
如果是上半场,如此糟糕的防守效果势必让防守组球员进一步心浮气躁,但每一位职业球员都清楚地知道,防守组不可能拦下每一次进攻,就好像进攻组不可能完成每一次进攻一样。
攻防之间本来就是有所得失的,重要的还是连贯性与持续性。如果因为一次攻防的失误或者一次三振出局的转机,而失去了自己的得失心,那么就将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现在,旧金山49人防守组终于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他们没有纠结于刚刚这一次防守中的错位和过失,紧接着就快速完成了列阵,准备面对下一档进攻的防守。虽然状态依旧没有完全回来,但至少态度已经回来了。
随后,防守组就成功地完成了一次三振出局!
一档十码,地面跑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防守前线只放出了区区三码。
二档七码,前线凶猛冲传,结果弗拉科传球出现离谱失误,直接传出了边线,而接球球员根本就不再路线之上。
三档七码。
本场比赛弗拉科面对三档进攻时表现出色,五次之中四次完成了三档转换,传出了106码并且收获了两记达阵。如此表现放在任何一场比赛里都是令人惊艳的,难怪分析评论员们都纷纷感叹,弗拉科是陆恪附体,简直就是战神下凡。
但这一次弗拉科却没有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防守组前线再次凶猛冲传,撕开了口袋,几乎就要擒杀弗拉科,弗拉科在危机到来之前快速将橄榄球传给了短传区域里的二十七号跑卫雷·莱斯。
莱斯依靠着自己的身体优势在短传区域里横冲直撞,但这一次防守组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上位速度非常迅速,一人接着一人强势冲撞拦截,可是,莱斯依旧连续甩开了两次擒抱,脚步最后在首攻转换线之前被摁倒在地。
四档数英寸。
莱斯只需要再前进一点点,就能够拿到首攻了。侧面就可以看得出来,一方面是莱斯依旧状态火热;另一方面则是防守组依旧不够给力,状态还在缓慢复苏中,但幸运女神这一次终究还是眷顾了旧金山49人,仅仅差之毫厘,却还是完成了三振出局。
防守组正在缓慢地状态回升,这至少是一个开始。
约翰·哈勃没有选择冒险。
尽管只是四档数英寸,似乎只需要“拱一码”就可以完成了;但巴尔的摩乌鸦现在占据了比分上的绝对领先,他们没有必要冒险,一旦出现失误,那么就将送给旧金山49人一个半场附近的开球启示位置,根本没有必要。
小小的细节也可以看出约翰·哈勃和吉姆·哈勃的个性区别,约翰更加稳重,而吉姆则骨子里都有一种赌徒的因子。
乌鸦队选择弃踢,直接将橄榄球踢进了端区中,没有留下回攻的空间,确保49人将从二十码线之上开始进攻。
距离自己上一次登场才过去了不到三分钟,陆恪的大脑依旧保持了高度活跃状态,连续两个特殊技能的叠加使用,正在一点一点地让身体活络起来,他似乎可以感受到指尖的温度一点一点地活跃起来。
集中注意力。
进攻组快速完成了列阵,陆恪站在了二十码线之上,以手枪阵型摆出了二乘以二阵型,视线快速扫视了一番,乌鸦队防守组明显拉长了阵线:安全卫和角卫的站位全部都靠后了,角卫站在了防守锋线身后约莫八码九码左右的位置,而安全卫则再往后站了五码六码左右。
显然,陆恪刚刚突袭长传的表现让乌鸦队防守组必须做出调整——
因为他们现在依旧拥有巨大的比分优势,所以他们把握了主动权,但重点就在于,即使旧金山49人开始追分,但时间对于乌鸦队来说依旧是有利的,他们不能够让49人“快速”追分。
就好像刚刚两次传球就完成了达阵一般,这样的追分速度很快就将蚕食乌鸦队的优势,如果进入第四节比赛的时候,比分差距就缩短到了一记达阵,那么情况就将截然不同了。
所以,乌鸦队可以放出一些短距离的推进,但长距离的一击致命必须杜绝。
这意味着,短传区域中,旧金山49人将拥有更多优势,但陆恪就必须选择短传吗?
一档十码。
陆恪快速开球,防守组用四名球员展开冲传,取得了不俗效果,进攻锋线的口袋再次变得颠簸起来。
陆恪正在朝着左侧横向移动,却被迫离开了口袋,然后就暴露在了外线卫科特尼·厄普肖和防守端锋哈洛迪·恩加塔的视线之中,这两名球员擒杀四分卫的意识都非常出众,稍稍一点点空隙就可能主动选择上步,更何况是现在没有任何遮挡的状况呢?
厄普肖和恩加塔双双朝着陆恪冲刺了过来。
交叉换步之中,陆恪突然就停下来站在了原地,似乎正在束手就擒、坐以待毙——这与陆恪的比赛作风截然不同,却可以看到陆恪稍稍抬起了下巴,越过了厄普肖和恩加塔的站位,右手轻轻一抛,利用手腕的力量将橄榄球抛出了一条高耸的抛物线。
厄普肖和恩加塔双双意识到了他们的“失误”,一前一后地紧急刹车,开始转身回防,根本没有来得及靠近陆恪的站位。
开球之后就顺着右侧槽位冲刺出去的高尔,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进攻锋线的危机,于是他就横向内切的朝着左侧冲了过来,不断挥舞着自己的双手,向陆恪打手势——因为其他接球球员的前冲势头非常凶猛,防守球员们都纷纷开始后撤,这使得高尔进入了一个无人区。
现在,高尔就看到了橄榄球传送过来,轻轻跳跃之后,一把就将橄榄球揽入了怀中,快速转过身,刘易斯的回防身影就出现在了视线之内。
但高尔开始利用自己的快速闪躲,错开了刘易斯的擒抱,持续前行。
在失去重心摔倒在地之前,高尔成功推进了七码。
虽然没有能够拿到首攻,但比起上半场糟糕的地面进攻效率来说,高尔现在也终于没有再次出现失误了,作为接球球员顺利接到橄榄球之后,还是持续推进了些许。进攻组的状态正在一点一点抬头。
二档三码。
再次开球,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采取了突袭战术,以五名球员执行冲传;而旧金山49人进攻组则采取了多线路进攻战术,四名球员全部出发之后,高尔也沿着右侧槽位再次冲刺出去,更重要的是,四名接球球员全部都冲着深远区域突进,摆出了一副再次长传接球的姿态。
因为顾虑二线防守的空虚,前线防守的五名球员出其不意地错开了位置,将两侧的两名外线卫释放出来,希望能够快速完成四分卫突袭战术;但进攻锋线的五名球员却早就已经有所准备,提前形成了一对一的防守,没有让两名外线卫萨格斯和厄普肖占据优势。
于是,进攻锋线和防守前线就分别散落了开来,一名球员对峙着一名球员,如同天女散花般围绕着陆恪散落开来——陆恪就是太阳,而其他球员就是行星,环绕着陆恪开始公转,并且还在伺机“靠近”。
所有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陆恪正在后撤步调整脚步,寻找传球路线,随后就发现进攻锋线和防守前线的对峙散落在了自己的两侧,正前方已经门户大开;更重要的是,接球球员和二线防守球员都已经远远地冲了出去,至少在十五码开外,甚至还要更远。
空档!机会!
没有任何犹豫,陆恪持球开始朝前推进,将自己的速度瞬间爆发了出来,虽然无法和跑卫、外接手相提并论,但现在的陆恪已经不是去年那个笨拙的菜鸟了,轻盈的脚步和稳定的节奏让他不慌不忙地持续推进。
演播室之中都已经开始惊呼了。
这不是陆恪第一次跑球,但陆恪的每一次跑球都令人惊叹——因为太过意外了!
“陆恪!陆恪选择了主动持球冲跑!他绕过了防守锋线的密集聚集地,赢得了一片开阔的冲跑空间!陆恪正在冲刺!陆恪!陆恪!”
“五码!十码!等等,还没有结束!刘易斯正在试图回追,陆恪的跑动看起来非常沉着!他还在持续推进!”
第1131章 随机应变
机会!
陆恪捕捉到了正前方大片大片的空档,这显然是一次持球跑动的机会。
本赛季,陆恪自己主动持球跑动的次数在明显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比赛风格,战术布局就已经抢占了足够的先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进攻锋线的表现有着明显提升,避免了陆恪经常性地陷入困局中。
从常规赛到季后赛,陆恪的跑球次数都在大幅度降低,甚至不满一只手之数,就连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现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和迟疑,陆恪就朝着左侧斜前方快速持球冲刺。
当陆恪冲出口袋的瞬间,乌鸦队防守组就意识到了大事不妙,但问题就在于,他们完全没有防备,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现在根本没有办法回防,防守前线的尖峰马凯克·克摩厄特乌是距离陆恪最近的球员。
作为尖峰,克摩厄特乌体重足足345磅(156公斤)的身材完全就是一台炮台,可以立足打击却无法长途跋涉。此时要求他移动起来,克摩厄特乌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眼看着陆恪就在自己的手臂触及范围之内,可是克摩厄特乌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移动,陆恪就已经冲了出去,然后他就以竞走的方式,一扭一扭地朝前追了过去,却早已无济于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陆恪越跑越远,满脑子都正在飚粗话,却根本帮不上忙。
轻盈,灵巧,敏捷,快速。
尽管陆恪的持球冲跑无法和跑卫或者近端锋相提并论,但他的前进脚步却已经具备了外接手的能力,仅仅只是二档三码的局面,脚程才刚刚提速起来,紧接着就已经顺利地越过了首攻目标线。
顺势倒地?
持续推进?
陆恪一边奔跑一边观察,将正前方和右侧方的所有球员全部收入眼底,然后就看到了正在快速回防的雷·刘易斯。
刘易斯的防守位置刚刚因为莫斯和克拉布特里的强势冲刺而被迫后撤,从他们推进的势头和节奏来判断,如果不防守的话,那么又将是一次大码数的损失,他没有其他选择,正好配合防守前线的冲传策略,将防守针线拉开来。
但没有想到,陆恪居然选择了自己持球跑动!
刘易斯第一时间就放弃了莫斯,饿虎扑食般的冲撞上前,横向侧切地卡在了陆恪冲跑前行的路线上。
刘易斯和陆恪之间的距离约莫十码。
陆恪的脚步依旧没有放缓,他选择了持续推进,沿着左侧斜前方的三十度角方向径直前行,脚步已经完全冲跑了起来,如同百米冲刺般大步流星地奔跑着,速度越跑越快、越跑越猛,就如同新秀训练营里的四十码项目,咬紧牙关将所有的能量都爆发出来。
眼看着陆恪和刘易斯的交汇点就要到来,视线之中已经可以捕捉到刘易斯那一张专注而狰狞的面容,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的狂潮,扑面而来,但陆恪的冲刺速度却超出了刘易斯的想象,提前一拍冲了过去!
刘易斯的瞳孔猛地一缩,五步开外就已经做出了提前预判,脚步紧接着做出了调整,亦步亦趋地重新契合上陆恪的跑动节奏和推进路线。狰狞的表情不依不饶地瞄准了陆恪,那双眼神之中透露出来的狠厉,疾风骤雨般地朝着陆恪汹涌而去。
警报拉响!
陆恪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刘易斯的脚步调整,脑海里的警报就立刻响起,没有继续逞能,当机立断地就将冲跑角度稍稍回收了些许,保持了冲刺的速度,在刘易斯逼近之前,自己就主动跑出了边线,朝着场边的旧金山49人队友们冲了过去。
站在场边的防守组成员们编织出了一道人墙,将陆恪的冲势缓解了下来,而后每个人都热情地拍打着陆恪的头盔,为刚刚这一次冲跑表示祝贺。
十三码!
面对二档三码的局面,陆恪依靠着自己的持球跑动,足足推进了十三码,率领着进攻组来到了己方半场的四十码线之上,不仅再次拿到了首攻,而且再次打乱了对方防守组的布局,在强强对决之中一点一点地重新找回进攻组的优势。
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球员们站在球场之上,第一反应就是看向了教练组——他们在备战过程中似乎完全忘记了陆恪的持球冲跑能力,现在他们投去了询问视线,那么接下来他们是否应该给予更多防范呢?
约翰·哈勃为首的教练组快速完成了战术交代,而后双方就再次在场上列阵。
一档十码。
陆恪选择了跑球,没有任何花招或者假动作。
乌鸦队选择了冲传,足足六名球员的冲转制造出了人数优势,再次撕开了口袋保护,但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擒杀,就注意到了持球推进的高尔,于是就一窝蜂地朝着高尔围堵了上去。
在重重包围之中,高尔成功推进了三码。不算出色,却已经难得。
陆恪更加关心的却是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的变化:两名内线卫在开球的瞬间就选择了上步,这意味着他们希望在前线制造出更多压力;同时,二线防守后撤速度非常快,摆明了掐断所有的潜在长传路线。
这意味着,中传区域开放?
陆恪需要进一步证实证实。
二档七码。
开球之后,陆恪双手持球开始后撤步,视线率先朝着两名内线卫刘易斯和阿扬巴德乔投射了过去,只是轻轻一扫,想法就得到了证实:
刘易斯开始上步;阿扬巴德乔则伺机而动。
当两名外线卫注意到陆恪没有将橄榄球交给跑卫高尔的时候,刘易斯则停止了上步,留在了短传区域,而阿扬巴德乔顺势就开始后撤,飞速地朝着中传乃至于长传方向推进。
整个大脑快速运转起来。
陆恪以小碎步持续调整脚步之间,然后就可以看到出现在短传区域里的高尔和洛根,两个人都站在了靠近右侧的区域,可以完成接球,目前只有刘易斯一名球员跟了过去,只要陆恪当机传球就可以完成推进。
但陆恪却把视线投向了远方,这是一次战术性的调整。
一个跨步完成上步,陆恪将橄榄球传送出了一道彩虹弧线,再次越过了整个半场,朝着对方半场的三十码线之内腾飞了过去。
克拉布特里和吉恩正在忘我地持续前冲着,而这一次陆恪选择的传球目标赫然是迈克尔·克拉布特里!
角卫科里·格拉汉姆正在死死地贴身盯防克拉布特里,而两名安全卫的包抄速度也非常迅猛——显然是提前做出了预判,提早横向移动,这才能在第一时间对克拉布特里完成包围。
虽然这是一次试探战术,但陆恪的传球依旧精准,而且稍稍推远了一些,确保对方防守球员无法完成抄截,然后就可以看到克拉布特里在高速奔跑之中,上半身保持平稳,竭尽全力地伸出了自己的双手,稳稳地接住了橄榄球。
可惜,橄榄球还没有完成控制,科里就提前一步做出了大风车绕顶盖帽的动作,将橄榄球狠狠地往下压,迫使橄榄球脱离了克拉布特里的控制,成功完成了防守,制造了一次传球未完成。
防守组依旧保持了绝对集中的注意力,而克拉布特里的状态也没有达到巅峰,再加上一点点误差,这一次的长传突袭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如愿所偿。
所有人都正在表示扼腕,差之毫厘,如果克拉布特里前冲的速度能够再快半步,那么科里就无法完成防守了,这就很有可能再次制造出一记达阵,那么比赛悬念就真正地回来了。但,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完成。
陆恪却丝毫没有懊恼和沮丧,脑海快速复盘,将刚刚这一波进攻的战术布局以及防守战术重新整理一遍:不是传球之后的移动,而是开球瞬间的第一反应,这才是防守组战术的原本意图。进而推断出场上的局势。
本赛季,陆恪的临场应变能力正在发扬光大,成为整个战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是得益于外挂观看比赛录像所带来的丰富累积;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战术手册的深入学习,这使得陆恪对于整个比赛局势能够有着更加清晰准确的掌控。
刚刚这一次长传的突袭,如果能够成功,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遗憾失败的话,陆恪也不会感到慌乱。
现在,所有的猜想和判断都得到了证实,他需要通过阅读防守来对下一波进攻做出布局。
三档七码。
陆恪快速完成了列阵,然后就可以看到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在不断变阵,主要就是四名线卫一直在变换自己的位置,忽前忽后,试图混淆视听,但陆恪却没有被迷惑,在自己开球之前就敏锐地捕捉到了外线卫保罗·克鲁格和内线卫雷·刘易斯的交叉换位——
克鲁格后撤了,而刘易斯前冲了。
但归根结底还是换汤不换药,面对三档长码数,他们依旧是前线突袭、二线长传的策略,然后陆恪就不等对方再进一步变化了,果断地宣布了开球,双手持球之后,两个大步完成后撤,没有过多等候,手起刀落地就将橄榄球朝着自己的左侧传送了出去。
居然是快速开球!快速出手!快速传球!
那么,目标是……
第1132章 瞬间提速
巴尔的摩乌鸦防守组依旧状态上佳,根据进攻组的战术布局做出了调整,防守前线的交叉换位堪称是眼花缭乱,尽可能地扰乱陆恪的防守阅读,这已经是站在场边的主教练约翰·哈勃能够运算出来的最大变化了。
但比赛之所以称为比赛,就是因为场上瞬息万变,教练的安排永远落后半步乃至一步,即使是最高明的教练也是如此,真正的比赛依旧需要站在球场之上的球员来完成,对阵双方的临场应变永远是无法预测的。
面对四名线卫变化多端的站位变化,陆恪丝毫不为所动,在开球的瞬间,毫无预警地加快了进攻节奏:快速开球!快速出手!
脚步调整甚至没有完全到位,用一个稍显别扭的姿势就将橄榄球直接传送了出去,这是一枚子弹传球,石破天惊地穿过短传区域,朝着左侧斜前方十码之外的莫斯传送过去。
莫斯仅仅只是用了一个加速前冲而后急停急转的回跑战术,成功地利用了角卫站位明显靠后的空间感,制造出了一个三码左右的接球空档,转过身之后,橄榄球就已经送到。
子弹传球的速度着实太快,莫斯根本没有反应时间,只能下意识地用双手捕捉橄榄球的传球弧线,根据陆恪的传球习惯将双手放在了胸膛,但陆恪这一次传球为了抢时间,出手速度过快,以至于弧线稍稍过低。
莫斯浑身肌肉都紧绷了起来,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做出二次反应了,他只能将身体弓成一个煮熟的虾子,利用手臂和大腿的空间将橄榄球夹住。
“嗖!”
“砰!”
动作才刚刚做完,橄榄球就已经钻入了怀抱之中。莫斯快速用自己的双手抱住了橄榄球,牢牢地控制住,避免失去控制而导致橄榄球触地,但身体重心却已经彻底失去,双膝跪地顺势倒地,保护住了橄榄球。
角卫克雷·威廉姆斯慢了一步才擒抱住莫斯,但传球已经完成。
三档七码干脆利落地完成,毫不拖泥带水!
“精准传球!”
“经过两个赛季的熟悉,我们似乎已经渐渐习惯了陆恪的传球精准度,把这当做了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我们现在再回放看看,快速出手,子弹传球,整个控制细微而巧妙,莫斯转身过后根本没有脚步调整,径直就完成了接球,三档七码的转换无比干脆!让人赏心悦目!”
“经过停电的干扰之后,旧金山49人进攻组的状态正在一点一点复苏,明显减少了失误,这使得他们的进攻终于流畅起来了。”
“现在旧金山已经越过了中线,来到了巴尔的摩半场的四十八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停电回来之后,旧金山的进攻仅仅只出现了一次传球未完成,现在巴尔的摩正在竭尽全力,接下来就看旧金山能否延续如此状态了,毕竟,上半场的旧金山就屡次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他们不是无法形成有效进攻,而是每次都在红区之内铩羽而归,那么这一次呢?”
演播室之中担忧的问题,陆恪脑海之中根本没有在意,他现在所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