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湾区之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元老球员们也纷纷转过头去,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老实说,对于整个联盟来说,华裔球员都是犹如大熊猫一般的存在:
他的实力如何?他真的能够对抗职业比赛的强度吗?他与球队磨合得如何,与球员相处得如何?文化差异会有什么影响?即使作为替补,他会不会拖球队后退?他是否会成为记者瞩目的焦点,以至于模糊了比赛的焦点?他又是否会成为其他球队攻讦的目标?
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负面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就好像做实验的小白鼠,好奇之余,总是难免带上一些排斥。新秀球员想要赢得元老们的认可,这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是华裔球员?那就更加难上加难。
“这名新秀,显然没有接受过球队的震撼教育,不知道天高地厚。难道这就是允许的吗?”科林继续火上浇油,补充说道。
由于今年球队进行了大幅度的轮换,整个球队加入了一大批陌生脸孔,以至于元老球员们对新秀菜鸟们的恶作剧传统也似乎减弱了。虽然说,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帕雷斯为首的球员们还是好好地给十名新秀球员上了几堂课,但力度和强度都不值一提。
不过,科林的话语也是有道理的:这名今天刚刚加入的新秀,距离一名真正的49人球员,还有一大段课程需要赶上。
帕雷斯看了看自己的小伙伴们,笑呵呵地说道,“怎么样,准备好成为导师了吗?”
三个月时间,49人球队的整合已经基本完成,球员本来的元老球员,还有转会过来的资深球员,渐渐都已经熟稔了起来。现在的恶作剧,强度自然不是当初可以比较的。
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突然,帕雷斯抬起头来,看向了正在偷笑的科林,“还有,看来你的课程也没有学会。常规赛之前,不准越界,就是不准,任何事都不准。”科林的笑容顿时就僵硬在了嘴角,“立刻,伏地挺身三十个,现在开始。”
科林愣愣地看着帕雷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随即就看到旁边其他球员们戏谑的眼神,科林咬咬牙,趴了下来,当场就开始做起伏地挺身。
瞬间,科林就成为了整个餐厅的瞩目焦点,就连陆恪和林书远都转过头去,不明所以。
“都是他。都是他。都是他。”每一下伏地挺身,科林就在喉咙里咬牙切齿地嘟囔一句,如果不是那个该死的家伙,他就不会沦落到如此地步了。这笔账,一笔一笔地,未来肯定要好好算算。
“你不关心吗?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林书远有些惊讶地看着科林,四周看了看,却发现大家都是一脸习以为常的表情,在那些老球员眼中,还可以看到幸灾乐祸。
陆恪只是耸了耸肩,“在美国的体育赛场上,新秀总是会受到各式各样的捉弄。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作为一名华裔四分卫,小学、中学、大学,类似的恶作剧,他隔三岔五就要经历一回,从最开始的愤怒、反抗,到随后的沉闷、压抑、逆来顺受,再到之后的化解于无形、乃至于聪明反击,他早就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
“那你……”林书远一下就想到了,毕竟,他也是生活在美国的华裔。
陆恪露出了一个笑容,“估计马上就轮到我了吧。”
林书远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神:为什么他觉得陆恪有些跃跃欲试?
第113章 矛盾激化
午餐结束之后,先是一场四十五分钟的战术会议,而后是正式的球场实地训练。
陆恪和洛根、马库斯跟随着人潮,缓缓地朝着战术会议室方向移动,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传授着战术会议的经验,显然,这是与大学时期截然不同的。
“……但我觉得你肯定没问题。”洛根一边说着,一边走进了会议室。下一秒,整个房间就变得鸦雀无声,他的声音骤然放大,悠悠回荡。洛根吓了一跳,猛地转过头,然后就看到了三十多双视线,齐刷刷地投射过来,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更为准确一点,瞄准着他身后的陆恪。
洛根的急刹车让陆恪也停下了脚步,紧接着马库斯一下就撞到了陆恪的后背,“见鬼,兄弟,交通堵塞啊。”再然后,门口之外就叽叽喳喳地传来了一阵阵抱怨声响,稀稀落落得堪比噪音。
灼热而犀利的视线,声色各异,似乎有着不同的温度、形态和花样,鄙夷、挑衅、不屑、奚落、讽刺、愤怒、调侃……看好戏般的眼神,犹如一根根尖刺,狠狠地扎在陆恪的皮肤表面,一秒钟都不需要,他就变成了一只豪猪——浑身都是箭。
约莫三十三、三十五名球员,双手盘在胸口,高高扬起下巴,摆出了一副龙门阵的姿态,静静等候着陆恪的拜访。仅仅只是强大而汹涌的气势,就足以让人心惊胆战,犹如张开巨口的怪兽,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
华裔球员,果然待遇与众不同,规格和阵仗都非比寻常。
陆恪眼睛微微亮了亮,挺直腰杆,步伐从容,朝前走了进去,身后的通道重新恢复顺畅,会议室也再次恢复了吵闹,似乎大家都再次投入了闲聊之中,但视线余光却始终集中在陆恪身上,一举一动都落入众人的眼中。
粗粗打量一番,陆恪选择了第一排的位置,安然而淡定地坐了下来。
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陆恪清楚地知道,“华裔”就像是荧光黄的防护服一样,存在本身就是绝对的高调,即使努力低调、努力隐藏,但依旧犹如一盏明灯,轻而易举地成为最显眼的攻击目标。低调,这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那么就高调,再高调。
显然,龙门阵已经摆好了,与其回避闪躲,不如正面突破。
马库斯看着落座的陆恪,目瞪口呆,就好像学校课堂一样,大家都试图躲到战术会议室的后方,避开教练的雷达,但现在陆恪却大喇喇地坐在第一排,明摆地把自己放在了教练的眼皮子底下,这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洛根撞了撞马库斯的肩膀,流露出了一抹信心满满的期待笑容,“放心,坐吧。”
作为一起长大的邻居以及发小,洛根是了解陆恪的,他是绝对不会吃亏的类型。美国的高中可以非常残酷、非常冷漠,如果没有两把刷子,陆恪是绝对不可能在橄榄球队生存下去的。
刚才,洛根留意到了陆恪眼底一闪而过的光芒。所以,洛根不仅没有担心,反而还有些隐隐期待。看着满脸错愕的马库斯,洛根只说了一个词,然后就在陆恪的身边坐了下来。
血腥斑比。
马库斯似懂非懂,仅仅犹豫了片刻,他也在陆恪的另一侧落座。
突然,一阵爆笑声炸裂开来,来源方向是会议室的最后方,那股笑声着实太过猛烈、太过凶狠,惊天动地,以至于大家都纷纷转过头去,探究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没有人回答,只是窃窃私语,那息息索索的声响在耳朵和耳朵之间传播,继而引发又一阵更加汹涌的爆笑。
“他们怎么了?失心疯了?”马库斯不明所以,皱起了眉头,好奇地询问到。
陆恪轻轻扬了扬眉尾,“打赌一包薯片,内容是关于我的。”
笑声断断续续的,有一阵没一阵,就好像抽风一般,转眼之间,整个会议室的后方似乎都已经心有灵犀了,但最前排依旧被蒙在鼓里,那种被世界遗弃的感觉着实让人不爽。
“嘿,菜鸟。”一个呼唤声响起,陆恪知道喊的是自己,转过头去,然后一个白色的棉布状物体就抛了过来,直接盖在了他脑袋上,会议室里爆发出了疯狂的哄笑声,似乎整个房间都开始晃动起来。
T恤,这是一件棉布T恤,干净的棉布T恤。
这群老资格球员的恶作剧不行,太小儿科了,也太乖乖牌了,如果是他的话,他会在T恤本身动手脚,比如浸湿了,至于用什么液体,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陆恪内心还有闲情逸致吐槽。
在哄笑声之中,陆恪淡定地将T恤拿了下来,没有着急回应,而是摊开一看。这是一件印花T恤,上面印刷着黑色字体,“我只想要吹箫”,然后旁边是一个对话框,里面贴着陆恪新秀训练营时的资料照片,仿佛这句话是出自陆恪之口般。
如此恶作剧,手段低劣而粗糙,却简单而粗暴,强效而有力,最重要的是,足够直接。尤其是在运动员之间,越是粗俗的笑话,效果越好。
“呦吼,斑比,我不知道你还有这样的爱好。”不知道是谁,大声嚷嚷着,整个会议室就好像火山喷发一般,笑声彻底爆发开来。
洛根和马库斯两个人交换了一个视线,脸色都有些难看,担忧地看向了陆恪。
出人意料地,陆恪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条斯理地将T恤穿在了身上,然后转过身,正面面对着整个会议室的所有球员,面带笑容。
伴随着陆恪的沉静动作,也伴随着陆恪的笑容弧度,会议室里的笑声一点一点地平复了下去,这一起一落、此起彼伏,犹如荒诞喜剧一般,最后所有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一时间有些不明白陆恪到底是什么套路。
科林左右看了看,终究没有忍住,主动出头,扬声喊到,“伙计,怎么样,你很喜欢?”
“当然,为什么不呢?”陆恪面带笑容、从容不迫地说道,“球队之中有人需要服务的吗?现在可以在这里列队了,我不知道,原来球队里有如此多人都公开出柜了。”
自嘲和自黑,这永远是还击恶作剧的最佳手段,更何况,陆恪可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出击。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一点声响都没有。原本是想要捉弄陆恪的恶作剧,但陆恪这样堂堂正正地先承认后还击,那些骂人的脏话,一下就泼到了自己的身上。措手不及之中,大家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科林牙龈一咬,愤怒地臭骂了一句,“同性恋。”
“第一个。”陆恪居然还举起了右手,竖起了手指,开始数数,科林·卡佩尼克是第一个“公开出柜”的,这下没有人敢说话了,鸦雀无声,唯恐自己就成为第二个。
顺带一提,陆恪竖起的那根手指,是正中间的那一根。
环视一圈,再环视一圈,甚至没有人敢直视陆恪的眼睛,然后就听到陆恪的声音,“拜托,伙计们,这不过是一个玩笑,难道不是吗?”陆恪率先出击,随后又率先化解,尴尬而严肃的气氛消融瓦解,一个个老江湖们都错愕得说不出话来。
恶作剧的受害者,转眼之间,居然就反过来掌握了恶作剧的主动权。
陆恪指了指自己的T恤,“我是说,这件T恤,只是一个恶作剧,对吧?”所以他才以恶作剧的方式还击了回去,不是故意伤害大家感情的,大家没有必要太过认真,“还是说,球队真的有人暗恋我,这是他的告白?”说完,陆恪还龇牙做了一个鬼脸,似乎不想要伤害那位告白者一般。
一个带有明显人身攻击和个人歧视的恶作剧,在陆恪如此一来一往之下,不仅化解于无形,而且充满了戏谑和幽默,无形之间,球员之间的陌生就悄然消除了些许,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攻击,防御,反击。这一连串来来往往,进行得着实太快,众人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陆恪就已经掌控了整个会议室的氛围,糊里糊涂地,情况就已经发生了逆转。一时间,大家都有些发蒙,懵懵懂懂地,有些不知所措。
“噗”,阿尔东·史密斯第一个就没有忍住,泄露出了一丝笑声,然后是洛根和马库斯,然后是其他球员们,纷纷低声笑了起来,战术会议室里的气氛不知不觉就变得轻松起来。
他们……应该笑吧?球员们面面相觑、交换视线,有些分辨不出来,但似乎,展露笑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于是,他们就这样做了。
坐在人群之中,科林面色铁青、睚呲欲裂,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小丑。”一个声音响起,笑声戛然而止,视线纷纷朝着声音来源投射过去,始作俑者又一次喊到,“哗众取宠的小丑!那件T恤的意思是说,你是同性恋,就连这个都看不出来,还以为我们在和你友好地玩笑呢,真是愚蠢到家了。”
面对恶作剧,陆恪的还击着实太高明太幽默,也着实太睿智,轻描淡写之间,不仅逆转了被动挨打的形势,而且还主动出击,更进一步还缓解了新秀和老球员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发展得着实太快,以至于有人没有理解,反应速度跟不上,于是,“友好而善良”地站了出来,做出解释。
殊不知,所谓的解释却让自己沦为了笑柄。简单来说,智商不足。这才是真正的小丑,出糗也依旧不自知。
第114章 自取其辱
布雷伦·爱德华兹(Braylon Edwards)是一名外接手,进入联盟已经六年,今年休赛期刚刚加盟旧金山49人,职业生涯初期表现不俗,但后来因为伤病,渐渐就泯然众人。
这是布雷伦职业生涯的第三支球队,他清楚地知道,对于外接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与四分卫建立良好的关系。四分卫在千钧一发之际,总是会选择自己最为信任的外接手;更不要说每一档传球的路线分配了。于是,布雷伦选择了科林·卡佩尼克。
这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受伤的亚历克斯·史密斯至今没有归队,而今天加盟的陆恪不过是一个落选的华裔新秀。科林才是球队的未来,这是显而易见的。
看看面色铁青的科林,再看看愚不可及的陆恪,布雷伦意识到,这是他拉近关系的良机。于是,他大喇喇地站了起来,得意洋洋、居高临下地看着陆恪,试图提醒那个愚蠢的华裔小子:他已经沦为了笑柄,此时最好羞愧地闭上嘴巴,躲在角落里,不要再丢人现眼了。
环顾一下四周,一片鸦雀无声,布雷伦更加得意了,显然,他是唯一一个挺身而出的,其他人都错失了良机。这个人情,科林肯定会承认的。
布雷伦决定再继续推一把,“一年级生,你的冯德里克测试到底多少分?你看起来不够机灵,就连嘲讽的笑话都听不懂。你难道不知道,四分卫是一个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位置吗?笨蛋是不能担任球队主力四分卫职责的。就好像卡佩尼克一样,他的冯德里克测试足足有三十七分!”
说完,布雷伦耀武扬威地再次抬了抬下巴,重复地说道,“三十七分!”就好像取得如此分数的是他本人一般。
三十七分,在今年的新秀训练营里名列前茅,即使没有前三,至少也是前五的水准。
看着眼前那以鼻孔看人的布雷伦,洛根差一点就破功直接爆笑出来了,他强烈怀疑,布雷伦的职业生涯之所以表现平平,估计和智商也有关系。
科林的表情刹那间就垮了下来,恨不得立刻钻入地洞里——他也参加了新秀训练营,即使和陆恪没有任何交集,一句话都没有说上,但大名鼎鼎的冯德里克测试满分,还有卡姆·牛顿的吃亏和憋屈,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科林狠狠地瞪了布雷伦一眼,试图堵住布雷伦的嘴巴。但为时已晚,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低下头,用双手遮挡住了脸颊,假装自己根本不认识那个小丑。
“不多不少,五十分。”陆恪面带微笑,亲切而友好地回答到。
布雷伦放声大笑起来,奚落而鄙夷,甚至还抱住了自己的肚子,狠狠地嘲笑起来,“哈哈,才五十分,真丢人……”但下一秒,他就愣住了,“五十……”
他为什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
“噗。”洛根再也没有忍住,哧哧地就闷笑起来,视线余光可以看到马库斯、阿尔东等人,一个个都抱住肚子,闷闷地低笑起来,憋笑憋得着实太辛苦了。
“一个个都在干什么!”严肃而凌厉的声音在门口响起,球员们纷纷投去视线,然后就看到了吉姆·哈勃那僵硬死板的表情,“全部都离开坐好,战术会议马上开始。季前赛已经近在眼前了,你们最好确定所有的战术都已经心知肚明了,否则到时候,承受的不仅仅是我的怒火,还有球迷的。”
吉姆踱着脚步走到了正前方的桌子旁边,“啪”地一声,将手中的文件夹丢了下去,“你,你身上的服装是怎么回事?训练队服呢?”
点名对象赫然是穿着白色T恤的陆恪。陆恪转过身来,面对着主教练,然后就看到吉姆皱起了眉头,怒火似乎已经在爆发的边缘了,陆恪微笑地解释到,“队友们的欢迎礼物。一个小小的问候。”说完,陆恪就将T恤脱了下来,整齐地叠好,放在了椅子上。
吉姆微微愣了愣,随即整个会议室里的所有人再也忍不住,“轰”地一下爆笑了起来。显然,他们不是因为T恤,而是因为不知所措的布雷伦。
但,吉姆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看着和乐融融的战术会议室,不由无奈地摇了摇头。
更衣室的潜规则,以前身为球员的时候,吉姆也没有少经历过,只是,这名华裔四分卫不仅没有激化矛盾,反而是活跃了气氛。这让吉姆有些意外。
吉姆敲了敲桌子,语气依旧有些生硬,但没有继续呵斥,“安静,回过神来,战术会议四十五分钟,现在就开始。”
紧跟着,整个教练团队也都进入了房间里,正式开始了今天的战术会议。
第一堂战术会议,陆恪就深深地感觉到了大学联赛和职业联盟的不同。
在大学时期,球队也是讲究战术的,但核心战术就只有数百种,而且路线组合和球员搭配的方式相对单调,普遍还是依靠球员的个人天赋展开,战术跟随着球员走。
但在职业比赛之中,不同位置的排列组合就让人眼花缭乱了,根据不同的战术,球员们需要自己作出调整,球员跟随着战术走。
每一档战术,教练都将根据战术意图进行排兵布阵。可能这一档,这两名球员上;下一档,就更换另外两名球员登场。如果想要在球场生存下去,不仅要将自己的强项打磨得更强,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发挥更多的作用。
天赋,在职业赛场之上是最普通、最基础的技能。
“……现在是散弹枪阵型,在开球之前,对方的防守球员进行了位置的变动……”吉姆站在白板面前,用一枚枚棋子摆放出战术,然后演示着场上的战术变化,“……那么进攻锋线应该如何应对?外接手们的线路跑动呢?还有,四分卫解读出了防守,应该如何调整?”
散弹枪阵型,这是橄榄球进攻之中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一种进攻阵型,主要用来传球进攻。
所谓的散弹枪阵型,可以简单理解为进攻锋线为一个扇面,四分卫站在正后方,拉开距离,约莫五到七码的位置,避开了防守球员的近距离接触;而所有接球球员都散落在四方,犹如散弹枪一般,子弹天女散花,可能瞄准任何一个潜在的接球球员。
如此阵型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优势在于,口袋更加结实,观察视野更加开阔,可以将四分卫的传球技能发挥到极致;劣势则在于,防守方清楚地知道这是传球进攻,接球球员以及四分卫的位置都暴露在明处,因此擒杀和防守的路线也相对清晰。
简单总结,火力全开。
吉姆正在演示的就是散弹枪阵型,并且强调战术之中的变化。同样是散弹枪阵型,联盟三十二支球队就可以演绎出成百上千中不同的变化,实际比赛之中,更是变化万千。
转过头,吉姆看向了球员们,等待着一个答案,但整个房间里却一片安静,似乎所有人都心不在焉,魂游天外。
“首先,我想知道,对手防守组的什么动作暴露了他们的防守意图?”陆恪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还有,对手是区域防守还是盯人防守?如果跑动路线没有暴露的情况下,坚持散弹枪阵型,快速开球,利用外接手的速度优势或者近端锋的身体优势,生吃对方的防守球员,完成传球,未尝不可。”
吉姆没有开口,而是点点头示意了一下。
陆恪继续说了下去,“但如果跑动路线已经暴露了,又或者是对手的强力角卫步步紧逼,那么,四分卫可以往前走三码,然后把跑卫呼唤回来,不要站立在身后,而是站立在身侧,制造一个伪手枪阵型,但战术执行依旧是散弹枪,利用跑卫的接球能力,完成短距离的推进。”
手枪阵型,则是现代灵活打法的进阶,2005年才创建,近两年才兴起。
所谓的手枪阵型,脱胎于散弹枪阵型和单后卫阵型。在阵型之中,四分卫和进攻锋线的距离只有四码,同时,跑卫则站在四分卫的身后,缩小了传球空间,增加跑球空间。
一般情况下,四分卫会主动切入进攻锋线之中,混淆视听。要么冲球,身后的跑卫出其不意地冲出来,完成推进;要么传球,在口袋的近距离保护之中,选择最佳的传球路线。因为,手枪阵型被认为是更加灵活多变的进攻手段。
但,因为四分卫和防守球员近距离接触,这对四分卫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同时也要求四分卫有一定的跑动能力,可能假跑真传,可能假传真跑,也可能自己带着橄榄球完成跑球,这让防守球员很难判断出真正的进攻战术。
正是因为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