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湾区之王-第6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来说、下一周的下一场比赛又是一个全新开始,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
上述这番话作为回应,着实是再恰当不过了,但问题就在于,这不是陆恪的回答,而是马库斯·林奇的回答,这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可以看得出来,短短的更衣室休息时间,这支刚刚遭受了沉重打击的球队快速完成了休整,并且再次振作了起来,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衣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是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现场所有记者脑海里的共同问题。
可惜的是,旧金山49人根本没有分享更衣室秘密的打算,就连内部人士的消息渠道也没有打听出一个所以然来,记者们也只能自己凭空想象了。
旧金山49人客场输给了新奥尔良圣徒,迎来了赛季第四场失利,五连胜势头终止,即使没有陆恪不败光环的噱头,这场强强对决的结果也是本周重要新闻之一,但新闻所衍生出来的余波却远远低于预期,没有能够制造太多波澜,很快就悄无声息地平复了下去。
然后,常规赛第十一周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现在,是时候把失利暂时放在一边,把目光投向第十二周的比赛了。这就是常规赛,一周接着一周,一场接着一场,一路没有刹车地朝着超级碗狂奔,在冲过终点之前,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比赛进程停止下来,即使是“陆恪输球”也不能。
又是一个周二。
早晨,陆恪五点准时起床,按照惯例,沿着别墅门口的山丘坡道一路慢跑,结束了固定套路的万米变速跑之后,回到家中,按部就班地结束沐浴结束早餐,然后就驱车前往烛台公园了。
虽然系统正式进入了休眠状态,但过去三年时间里,陆恪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训练计划,即使没有系统的监督,他也已经形成了惯性,生物钟和身体肌肉准时准点地提醒着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训练。
当然,训练内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实力的成长,因为风格的变化,因为伤病的影响,每周每周的训练内容都在做着相对应的调整,除了万米变速跑和瑜伽之外,现在的训练计划已经截然不同了。
整个生活习惯的形式和训练方式的框架,这些看不到的间接影响却是系统留在陆恪身上最深刻也最重要的烙印。
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失利,身心俱疲,那种空虚感和疲惫感都前所未有地汹涌,在陆恪短短的职业生涯里,这还是首次出现的情况;但经过周一的调整之后,陆恪就重新回到了轨道上,一场失利不是世界末日,他们需要为下一场比赛开始做准备了。
训练,对于陆恪来说,就是最好的疗伤方法。
抵达烛台公园之后,陆恪轻车熟路地进入更衣室,更换了一套训练服,紧接着就开始了早晨的第一阶段恢复训练。
本赛季,陆恪先后经历了两次伤病,现在也仍然在应对着手臂拉伤的困扰,这也使得他的训练内容发生了诸多改变,力量训练、有氧训练、柔韧训练以及带球训练的比例都发生了变化,就连热身训练也做出了调整。
比如说过去一周时间里,为了避免手臂伤势加重,同时也为了更好适应比赛强度,在热身阶段就需要让身体上肢能够完全活动开来,安德烈·理查森专门为陆恪制定了一系列手臂以及上身的热身动作,每天他都必须花费额外的四十五分钟来循序渐进地让手臂肌肉适应比赛强度。
这也再次证明了,伤病才是每一位职业球员的最大敌人,必须小心应对。
离开更衣室,陆恪朝着健身房的方向迈开了脚步。深秋时节的清晨依旧看不到朝阳的影子,整个训练场都笼罩在一片肃穆的雾霭之中,萧索之中带着些许落寞,但清晨时分的露水夹杂在空气里扑面而来,却总是能够让人精神抖擞起来。
陆恪很喜欢此时的训练场,虽然很多时候都只有他一个人,但恰恰如此,让他产生了一种独占整个训练场的惬意,仿佛这就是他的天地。那种静谧,总是能够让人想起烛台球场齐声呐喊时的汹涌和激昂,但睁开眼睛,看台上却空无一人,那种对比总是非常奇妙。
此时,静谧之中却隐隐传来了琐碎声响,并不明显,只是息息索索的杂音而已,有点类似清扫落叶时的响动,但细细分辨,却又有所不同。听声音,似乎是从训练场方向传来的。
这并不稀奇。
因为陆恪的存在,他总是以身作则地积极投入训练,球队的替补球员们和落选新秀们也格外积极主动。不少人都采用了陆恪的训练时间表,早早地前来烛台公园训练,偶尔,陆恪还会加入他们的行列,一起训练。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确保球队日常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在确保战术手册的学习不会拖后腿的前提下,每天还坚持五点起床进行自己的训练,这着实太恐怖了——尤其是战术手册的学习。
人们之所以称呼陆恪为训练狂人,不仅因为他能够自己安排训练,而且还能够整个赛季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除了陆恪之外,估计也只有JJ·瓦特能够整个赛季都如此高强度地完成训练了。
所以,破晓时分的训练基地,大部分时候都只有陆恪一个人。
今天陆恪似乎又有了同伴。
第1392章 球队气质
陆恪喜欢破晓时分的训练场,喧嚣之前的静谧总是让人沉浸其中,仿佛进入平行宇宙的另外一个世界般。
当然,陆恪总是欢迎同伴的。训练总是枯燥乏味的,就如同沙漠之中的踽踽独行,某个瞬间就会进入一个孤独的星球,全世界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如果旁边可以出现同伴,不需要交谈也不需要对话,只是偶尔出现在视野里,提醒着自己双脚依旧站在地球上,而自己依旧不是孤独的,那似乎也不错。
就好像今天。
陆恪正在前往健身房,却意外捕捉到了训练场地传来的琐碎声响,他调转了方向,准备打招呼一下再进行自己的热身训练。
脚步绕过了隔离带,训练基地的景象就一点一点在眼前铺陈开来,但眼前的景象却让陆恪的脚步慢慢地、慢慢地停顿了下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副井然有序、热火朝天的独特景象。
泰德·吉恩为首的接球组成员们正在绕场慢跑,偶尔加速跑、偶尔高抬腿、偶尔倒退步、偶尔交叉步,简单的慢跑热身却充分利用不同的脚步切换来丰富节奏。队伍的不远处,洛根·纽曼提着水壶晃晃悠悠地走了过去,嘴里还在嚷嚷着,“现在就上强度?会不会太着急了?”
迈克·鲁帕蒂和艾利克斯·布恩正在有说有笑地搬着训练器材走入场内,乔·斯坦利则正在指挥安放器材的位置,他抬起头打量了一下四周,对着十码开外的贾斯汀·史密斯扬声喊到,“要不要先来五组对冲?”贾斯汀不知道回答了一句什么,然后周围的锋线球员全部哄笑起来。
加雷特·塞勒克等等一小群球员们则正在场边压腿拉伸,似乎刚刚结束了第一轮热身动作,正在舒展身体,轻风送来了塞勒克絮絮叨叨地低语呢喃,“鹰眼,内切;鹰眼,内切;鹰眼,内切”,那是战术手册的暗号,他正在尝试死记硬背的方式把所有跑动路线塞进脑子里。
粗粗放眼望去,此时场上至少有十五十六名球员正在热身,相较于偌大的场地来说,人员数量似乎有些单薄,但陆恪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种空旷。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神色,注意力丝毫没有分散,全神贯注地投入热身之中;间或的扬声交谈也透露出一股轻快的氛围,那种积极主动的正面情绪在人与人之间萦绕流淌,点点滴滴地渗透到整个训练场地的角角落落,不仅没有空旷之感,而且还滋生出了一种满满当当的感觉,不知不觉就透露出一股明朗豁达的气息,在空气中涌动着。
这样的烛台公园训练基地,无比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破晓时分的薄雾正在悄悄翻滚着,彻夜未熄的路灯依旧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奶黄色的灯光就这样一点一点晕了开来,如同潺潺流动的溪水般,在牛奶白的雾气之中轻盈地穿行着,以温柔的笔触勾勒出眼前景象的轮廓。
即使是深秋清晨的凛冽与萧索也没有能够打扰眼前的训练节奏,一切的一切就如同旧金山49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
重重困难横亘在眼前,层层艰险拖累了脚步,整支球队在昏暗的夜色之中艰难前行,每一个脚步都必须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而黎明的曙光似乎永远都不会到来了,但他们依旧收拾好情绪,没有抱怨,没有沮丧,更没有放弃,毅然决然地逆流而上!
这才是真正的强队气质。
终结了两个赛季的不败光环,这对于任何一支球队任何一名球员来说都是重要转折,有些球队或球员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再也找不回胜利的手感,就这样分崩离析地一路滑向深渊;有些球队或球员则可能陷入不稳定窠臼之中,状态的剧烈起伏让比赛变得大起大落起来,漫长的阵痛期让胜利和失败也都变得不确定起来。
只有很少很少的球队或球员能够快速收拾情绪,走出失利的沉痛阴影,不是让失利成为桎梏的心魔,而是让失利成为前进的动力——让每一次挫折都成为磨砺自己的磨刀石,让每一次教训都成为提醒自己的警钟,让每一次错误都成为纠正自己的导航仪,让每一次失败都成为走向成功的垫脚石。重振旗鼓,再次出发!
真正的强队不是“永远不会失败”的队伍,而是“失败之后能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后变得更加强大”的队伍!
没有人是天生的王者,也没有人是永远的胜利者。只有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磨砺和考验,才能够完成最终的蜕变!破茧成蝶,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成就了完美赛季的旧金山49人,现在就正在面临着又一关的严峻考验:失败了,他们可能就将被一夜打回原形,也可能就此泯然于众人;成功了,他们可能就将一飞冲天,正式开启球队历史上的第三个全盛时代。
眼前训练基地的景象,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撕拉。”
就在此时,一抹橘色晨曦撕破了漆黑的夜幕,无边无际的苍穹之上就出现了一道强劲有力的耀眼光芒,如同出鞘长剑般滑过天际,锐利的锋芒强劲有力地穿透出一道弧线,划开了厚重辽阔的墨黑天空,然后就可以窥见到些许清澈见底的蔚蓝色,瞬间染上了橘红色,如同泼墨般,惊心动魄地铺陈了开来。
夜,结束了。
那浩浩荡荡的朝阳如同倾盆暴雨般一股脑地倾倒下来,从橘色到粉色再到红色最后到金色的渐变,如同魔法师般将万里无云的天空染上了层层叠叠的色彩,瑰丽而华美、浩瀚而磅礴,让语言都失去了意义。
整个训练场就瞬间明亮了起来,金色的阳光一点一点地勾勒出球员们的身型轮廓,那是希望的色彩。
陆恪没有上前打扰队友们的热身,而是转过身,朝着健身房迈开了脚步,每一个脚印都是如此扎实,前所未有地。
……
陆陆续续地,训练基地就开始热闹了起来。
结束了晨间第一阶段的陆恪重新回到了更衣室,接下来,他将加入球队的大部队,进行今天的恢复训练。
没有人刻意强调早晨的提前训练,因为这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当然,还是有人注意到了球队训练时间的变化,安东尼·戴维斯就察觉到了,“迈克,你们今天提前过来训练了。”“是的,提早了一点。”迈克·鲁帕蒂如此轻描淡写地回答到。
又或者是,“嘿,洛根,你今天居然如此准时,不太对劲呀。”“我比你提前两个小时就过来训练了,怎么样,是不是开始害怕了?是不是觉得就要被甩在后面了?哈哈。”以互相打趣互相调侃的方式提起这件事,不需要郑重其事。
因为早起训练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比起训练时间来说,更重要的是精神面貌。
刚刚经历了一场重要比赛之后,旧金山49人上上下下都焕发出了旺盛地生命力,没有沉浸在失利地痛苦里自怨自艾——不是因为不在乎,恰恰是因为太在乎,所以他们早早地就开始摩拳擦掌为下一场比赛做准备了。
这种精神,这种态度,才是关键。
周二的恢复训练进展得非常顺利,陆恪没有特别喊话,哈勃也没有特别演讲,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这种沉稳而坚定的气质正在悄然地融入旧金山49人每一位球员的血液里,球队和球员正在进一步同化,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未来某一天,分析评论员们可能会说,“哦,一看就知道他是49人出来的球员。”即使离开了旧金山,但那种风格依旧深入血液,不会消失,也无法抹去。
下午,球队集体观看了上周对阵新奥尔良圣徒的比赛,寻找他们的不足和漏洞,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这对于球队和球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人都知道伤病是比赛失利的原因之一,但这于事无补。因为剩余的赛季,他们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伤痕累累的球队阵容,这不是短期之内能够改变的症结,也不是主观意念能够决定走向的问题。
现在他们就需要寻找出另外一种胜利的办法,依靠着现有阵容,与伤病并肩作战。
集体战术会议结束之后,球队就地解散,但陆恪依旧没有离开,他以个人名义召集了进攻组的所有球员们,进行了第二场战术会议,集中针对比赛中跑动路线以及进攻锋线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连续两场战术会议,连续两场头脑风暴,对于球员们来说着实有些超负荷,尤其是第二场,足足持续了超过四个小时,当结束的时候,夜幕都已经降临了,所有球员都塞着满脑子的战术,准备收拾行李回家。
陆恪依旧是最后一个离开的。
“叩叩”,会议室门口传来了敲门声,正在收拾战术手册、关闭投影仪的陆恪,没有回头,只是扬声说道,“又有谁把战术手册忘记在会议室的?小心被吉姆知道,这可是要被罚跑圈的,赶快过来自首。”
“能不能剧透一下是谁?我保证不会告诉吉姆。”来人居然不是球员,而是球队经理特伦特·巴尔克。
第1393章 特殊活动
“能不能剧透一下是谁?我保证不会告诉吉姆。”
陆恪立刻就意识到来人不是队友了,猛地回头,然后就看到了西装革履的特伦特·巴尔克站在会议室门口。
陆恪揉了揉因为疲惫而微蹙起来的眉宇,耸了耸肩,“糟糕,似乎泄露了天机。”话虽如此,但眼睛里闪烁的恶作剧光芒却显示着另外一种想法,即使是面对掌握着球员生杀大权的球队经理,陆恪也没有拘谨地改变说话风格——那样反而是更加别扭,不是吗?“现在已经是加班时间了,怎么突然过来了?”
特伦特双手背在了身后,如同前来巡视的领导一般,“怎么,不欢迎?”
“所以,你期待着我们邀请你坐下来,一起参与到战术讨论和录像分析的会议之中吗?”面对特伦特的“刁难”,陆恪不慌不忙地抛出了一个反问,话语里还带着些许亢奋和雀跃,这让特伦特也忍俊不禁。
特伦特连连摆手,“那还是算了。”整个球队上上下下都知道陆恪的个性,对于战术研究绝对堪称是一个疯子,除了哈勃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跟上陆恪的专注和投入程度,就连克雷格·罗曼和维克·方吉奥两名教练都自叹不如——特伦特绝对没有自虐的倾向。
走进会议室,特伦特斟酌着语气询问到,“怎么样?感觉如何?一切都还好吗?”
连胜纪录终结之后,球队内外的感觉都难以准确形容,虽然说,这就是竞技体育和职业联盟的日常,但某些时刻某些瞬间,他们也仍然是普通人,情绪的起伏、情感的跌宕和思绪的纷杂都是在所难免的。
“正在走回正轨。不仅是我,还有整支球队,我们都正在努力。”陆恪坦然地说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太过容易的话,就没有挑战性了,不是吗?我们现在还远远没有到一败难求的程度呢。”
即使是艰难的事情,陆恪也总是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这让特伦特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我期待着我们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一天。”
“喔……那么你的工作就任务繁重了。”陆恪夸张地吐了一口气,以轻快的语气调侃到。
因为硬工资帽的存在,NFL之中很少很少有球队能够展现出绝对统治力的强势,四年三冠就已经是漫长历史长河里的巅峰了。换而言之,想要长时间保持着足够竞争力乃至统治力,球队经理每一年的阵容调整工作就至关重要了。
特伦特砸吧砸吧嘴巴,“为什么我觉得,你正在暗示着球队应该好好重视我们的当家四分卫?还是我理解错误?”
“哈哈。既然你已经识破了我的想法,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开始期待起来了?”陆恪也跟着笑了起来,手中的收拾工作已经结束了,陆恪也就转身准备离开会议室,“你专程等待到我们的工作全部结束,难道就是为了确认一下我的心理状态?”
“难道不行吗?”特伦特以一个反问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陆恪根本就不买账,只是微笑地注视着特伦特,最后还是特伦特败下阵来,“上帝,我才是球队经理,我是你的上司,明白吗?为什么现在掌握主动权的却是你?注意你的言行,好吗?”
陆恪耸耸肩,不置可否。
特伦特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终于正经地开始说正事了,“好吧,今天其实还有要事。有一个人想要见你,为了不打扰你的训练以及球队的日程,她已经在会议室里等待了将近三个小时;事实上,她上午就已经拜访训练基地了,但得知你的训练日程后,她就率先离开了,然后傍晚时分再次赶了过来。”
陆恪正在等待着特伦特的下文,却没有想到,特伦特朝着他眨了眨眼睛,一脸“你知我知”的表情调侃到。“老实说,你是不是留下了什么把柄在别人手中?还是说,曾经的一夜幸福,现在终于找上门来了?”
本来陆恪还在专心致志地倾听着来龙去脉,现在就被特伦特全部打乱了,以至于他也分辨不清出这到底是玩笑还是正事,他无可奈何地轻轻摇了摇头,“巴尔克先生,我很忙,你应该知道这一点吧?”
特伦特有些尴尬地清了清嗓子——他只是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而已,但显然,他的方法没有使用正确,“嘿,我也很忙,好吗?你应该学会尊重你的上司!”特伦特抱怨到,但看着陆恪那故作严肃的表情,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坚持下去,最后只能是无奈地重新恢复了平常的一贯姿态,“来人是’许愿基金会’的一名高级执行总监,他们正在试图帮助一名五岁小男孩实现他的愿望,他们需要我们还有你的帮助。”
“许愿基金会”,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他们的目的是帮助更多罹患重病乃至于绝症的孩子们实现梦想,希望能够通过梦想成真的方式,让孩子们的人生重新寻找到希望和幸福,就如同阿拉丁神灯一般。所以,许多人都将这个组织称为“精灵”。
陆恪流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当然,我当然愿意帮忙,你应该早些告诉我的,战术会议可以加班加点,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但他们的工作时间非常宝贵,不是吗?”
类似的非营利组织们总是在积极热心地伸出援手,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人,但他们需要帮助的对象着实太多太多,微弱的力量永远是杯水车薪;同时,援助工作缺少实质性的收益回报,这也使得工作岗位的变动往往变得更加频繁,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
特伦特露出了一个安抚的微笑,“不用担心,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情况,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责任,不是吗?事实上,相关活动球队已经和他们讨论了一段时间,今天是专程拜访你的,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是他们主动表示,不希望打扰你的训练,这才在工作时间之外过来拜访。”
陆恪点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径直和特伦特朝着办公室方向走了过去。
办公室的房间门没有关上,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位女士的背影,她留着泡面大卷式长发,穿着一件孔雀蓝的毛衣开衫,背对着门口,正在低头翻阅着什么,整个人都显得沉静而安定,丝毫没有因为久等了三个小时而不耐烦。也许,在他们的工作之中,耐心等候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慈善事业所需要的。
“威尔逊女士。”特伦特主动扬声打了招呼,然后那位女士就转身站立了起来,“这是陆恪,这是帕特丽夏·威尔逊(Patricia Wilson)女士。”
帕特丽夏看起来约莫四十岁左右的模样,狭长的马脸之上带着一个和煦温暖的笑容,不大的眼睛因为笑容而眯成了一条细缝,透露着春风般的柔和,热情洋溢地说道,“真的非常高兴认识你,陆先生,以前总是通过电视屏幕观看你的比赛,没有想到居然能够亲自见面,你比赛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