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文化帝国(贫道)-第4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种念头,一些人就抛却之前看热闹的心思,开始觉得这两个小家伙是不是真有点儿不一样的关系了。

当然更多还是比较腹黑,比较阴谋论的人,暗忖说不好就是这小子借着那丫头的随口一问,故意弄出一些假消息来忽悠别人上套呢?反正自家的商业计划在没有最终落实之前,还不都是随各人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人不经意间下套,类似的事情在场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也都干过。

甚至还有心态极为扭曲的那么一小撮,都在内心怀疑,眼下这一幕是不是光华管理学院有意设计的了,目的就是为了向博学班里的一众有钱老总们,推销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生,帮那些创业的学生拉投资拉关注。

不过无论现场的这些人暗地里怎么想。但此时此刻姜喃和杨一无疑就是场中主角,那边一直跟在吴佩身后充当跑腿的男子。在后知后觉过来以后,嗓子眼里冒出“额”的一声。不过随即就被前面的吴佩用想要杀人的眼神给镇*压下来,后者现在唯一的感觉,就只剩下了深深的后悔,觉得自己怎么就这么犯贱,之前同意了对方退出活动的要求多好?

没事找事,这下子,以后还想暗地里针对那个小贱人,不知道有多么为难了,其他不说。光是今天的事情传到系里面,自己一直倚为后台的系团委书记,就绝对会对对方高看一眼。

……

博学班酒会上的这一个小小的风波,事后倒也成为了不少人背后的谈资,不过那些有资格参加这一次聚会的人,他们的目光和注意力,更多还是放在杨一的举动,阳一文化的举动上面。如果说之前的阳一文化,仅仅只是一个在魔都和长三角地区有了些影响力的文化企业。不过等到男生登上了央视的节目现场以后,这种影响力就会迅速扩散到全国,进而让阳一文化的企业名望,也更大范围更快速地扩散出去。

普通阶层对于央视的态度。在当下这个时代,都是敬畏而艳羡的,还没有后世那些“ccav”、“殃视”的绰号叫出来。而同样也是当下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企业家和商人,已经开始逐渐感受到了宣传的重要性。虽然说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认可“十元钱研发产品,五十元做包装。一百元进行宣传推广”的手段,人心越来越浮躁,但不可否认这就是时代大势,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向,因此别说是以东方之子的姿态接受央视节目邀请,就算是能够自己花钱上中央台打广告,就会被人当作是一种自身实力的象征。而现在的阳一文化,显然已经具备了广泛而且深远的影响力。

因此当这个校友会结束以后,不少人都在私底下去接触杨一,即便是一些人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和文化领域毫无关系,不过因为男生手上掌握着互联网推广中,最重要的一条渠道资源——导航站和搜索引擎业务——所以众人找上门来,倒是都有了一个不错的借口,说是希望能够和阳一文化就推广业务进行接洽。

而除此之外,也有人在背地里打听了一下姜喃的身份背景,当然,这么做的人不算多,寥寥三五人而已,他们显然是想走迂回路线,看看能不能通过“女友外交”,来更快获得杨一以及阳一文化的友谊。

聚会的余韵还在发酵,但男生却没有再次于京大校园中现身,因为他此次来京城的一个最主要活动,就是去央视录制节目,所以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应付其他方面的问题、就连姜喃,也是在聚会中和对方稍微聊了一下,随后就匆匆告别。

……

2001年的农历元宵节前一天,新一期的《东方时空》节目,终于和华夏的广大电视观众见面了。这一档节目虽然刚刚才经历过改版的变动,但只要是相对比较重视的节目内容,栏目组基本上都会设置出一条比较明显的主线——在东方时空的诸多子栏目里面,不重要的内容就是各个子栏目的栏目组自己安排,但要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内容,那么这一期的东方时空,就会围绕着事先设定好的主题进行节目录制。

这一次的情况就是后者,陈达惠在越州和魔都两地采访收集到的素材,会成为《时空报道》和《时空连线》的内容,而紧接着的《世界》,则会推出杨一以及他的文学作品,在国外所引发的反响及轰动,最后就是《纪事》,这个子栏目算是这一期节目内容的总结。

而杨一来到央视里面,亲自录制的《东方之子》,就是本期节目的核心内容了。

所以央视给阳一文化以及男生本人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说起来他在体制内并无太多倚靠和援助,能够走到现在这一步,被中央台青眼有加,也是因为男生的“路线”无比正确,正好契合了大多数上层的思想,搞文化产业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错。对于这一点,就算是一些彻头彻尾的官僚。也能够看得明明白白。

所以对于这样的企业,对于这样的企业的创业人和领导者。在这国度的掌权者们没有任何打压的理由,反倒是顺水推舟一把,更能收获好处。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本期东方之子节目,又和广大观众们见面了。之前在很多期节目里面,大家见多了身残志坚的普通人,也见过不少在各个行业上默默付出的行业标兵,更有带领地方百姓致富奔小康的经济带头人。而这一次,即将和大家见面的。却是一个年仅十八周岁的年轻人。”

“这么小?是今年高考状元?”大多数还不认识杨一的观众,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和高考扯上关系,因为这个年纪在他们看来,实在是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骇人之举,以至于东方之子节目都要邀请男生。

但在认识重生男的人群里面,就不是这个反应了,关系亲厚一些的自然是与有荣焉心情算是比较自豪的,就譬如杨一在溪止老家的那些亲戚。自己公司里的员工,还有很多认识的熟人长辈季棠郸方君子之流。而关系比较一般仅仅只是知道有杨一这个人,或者是了解更多一些但平时接触不到的,则不免生出几分羡慕嫉妒的心思。

可是不管知不知道男生这个人。节目都会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在开场白念完以后,节目的主持人陈达惠却没有和往常一样直接公布本期东方之子的身份。而是继续保留了这份悬念,把镜头切换到了事先录制好的画面上。

画面之中。是一名记者对街头行人的采访,看样子也是近期的事情:“这位大哥你好。请问你是带着孩子来参加新华书店举行的新年图书热卖活动吗?”

“是的,那边不是说全场图书都有打折嘛,我就想与其呆在家里面,还不如带着孩子过来看看,毕竟买书看书是一件好事情,在这方面鼓励鼓励自己的小孩,应该还是有好处的。”

“那你这一次出门之前,有没有什么特定的目标呢?比如说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比较火爆的《哈利波特》?”

“这个倒是没有,过来看看什么合适就买什么吧。”

“那我就在这里预祝你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图书了,嗯,最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此次新年图书热卖活动的举办放,除了魔都新华书店之外,还有阳一文化公司,请问你对这个公司熟悉吗?另外你知不知道《宋朝那些事儿》,《鬼吹灯》,还有现在被称为是华夏哈利波特的《诛仙》?”

“阳一文化我知道啊!”镜头里面那个年轻的父亲说到这里,忽然就忍不住笑了:“因为我现在下班以后,通常的娱乐活动就是一款休闲网络游戏,正好也是这个公司运营的,游戏做的很不错,游戏环境也很好,所以也就了解了一些这个阳一文化的事情……”

至此,画面一变,接着剪切到了另外的一个采访中——一名女记者正对着镜头,正在神色激动地解说着什么,她背后的背景明显不是国内,而是一派灯火通明的西方街头景象:“这里是钮约布鲁克林区的伯爵大道,我身后就是在伯爵大道上存在了76年,迄今为止有着76岁高龄的‘池塘书屋’,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家书店在76年前,刚刚开办的时候,后面的私家庭院中,有一口小小的池塘,而那个时候的不少读者们,也愿意挑选几本图书到后面的池塘边上阅读,最后选出自己要买的书籍。而这一次,观众朋友们所看到的景象,是因为书店里面一本名为《帝国的崩塌》的图书,在整个北美图书市场热销,乃至于脱销所引发的火爆场面……”

第二副介绍的镜头画面到了这里,就戛然而止,随后是第三个采访镜头。

“这个活动非常棒,真的,第一次在国内看到组织安排这么好的漫展活动,尤其是对我这种既喜爱动漫,又热衷游戏的人来说,简直太完美了,因为主办方居然邀请到了‘魔法门’的制作公司,总算是满足了我近距离观瞻偶像的冤枉了……”

“嗯,我们是从金陵那边专门赶过来的!漫展非常不错啊,活动内容很丰富,各种安排也都十分到位,我之前在岛国留学的时候,也去过好几次差不多的漫展,什么京都年终大赏,秋叶原漫展之类,不过如果让我打分的话,那么魔都漫展就是九分吧,岛国那边的只能给七八分的样子……为什么?刚才说了啊,内容全面并且丰富,而且有很多观众都可以参与的互动,最重要的是没有语言障碍……”

“阳一文化举办的动漫产业集中展览,创意非常好,而且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十分有执行力。但最让我们文化部门欣赏并且支持的一点,就是这个公司对于我们华夏传统文化,几乎可以说是不予余力的推广!就好比那边的民俗文化馆里面,阳一文化的策划,就让现在非常受青少年欢迎喜爱的动漫,和我们的一些传统文化结合在了一起,比如说江南等地比较有名的织锦,阳一文化就邀请了金陵第二纺织厂来参加,并且向对方开放了自己旗下动漫作品的形象授权,让金陵二纺厂拿出了不少动漫形象的织锦产品,得到了不少国外游客的好评和喜爱……”

接着是第四个镜头,第五个镜头,阳一旅游,阳一餐饮,云中线上,炎幻网和新丝路……在电视画面上依次出现,被介绍给国内千千万万的观众。

最后,镜头回到了东方之子节目的现场,回到了主持人陈达惠身上:“那么,通过刚才几个简短的镜头介绍以后,我想观众们对阳一文化也有了一个初步印象,而一个还不到弱冠之龄的青年……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少年,又是怎么样做到这一切的呢?”(未完待续。。)

968。最年轻的东方之子

起初很多观众收看新年后第一期的东方时空时,只是因为没有更好的收视选择。

在春节这个华夏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里面,除了一些特别打造的节目之外,也的确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然而这一次的情况似乎出现了某种偏差,因为在画面停留在央视一套的节目片刻后,很多电视观众们,之前“选一个不太烂的节目”的心态,不知不觉就转变为了感兴趣。

不到弱冠之年的小青年?

现今央视的口碑,还没有摆烂到京城奥运会之后的程度,所以很多人对于主持人陈达惠的介绍,第一反应并非嗤之以鼻,而是冒出些好奇心来。华夏人,或者说这个世界上头脑正常的人类,对于“年轻”和“英雄”结合到一块儿的产物,总是相当感兴趣的。而在这个五千年历史的国度中,因为血脉传承、家庭教育、望子成龙成凤等等复杂的因素,成年人尤其是有了子女的成年人,对本期节目所要推出的那位神秘年轻嘉宾,就更有了探知的欲*望。

“下面,有请本期节目的嘉宾,也是我们东方时空节目上线以来,最为年轻的东方之子——杨一。”

这不是男生第一次出现在电视镜头上面,之前无论是一些为了推广宣传的临时采访,还是特意参加过的《陆羽有约》,杨一都体验过聚光灯下的感受,不过那些场合全都没办法和这一次想必,毕竟是央视一套的节目。而东方之子在世纪之交的前后三四年间,都是华夏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栏目。因此他在上节目之前,也做了一番打扮的。亚麻色休闲西装。水洗磨白的牛仔裤,配合男生现在阳光爽朗的笑容,说是风靡万千少女或许太过了一点,但却绝不能否认他现在的形象,瞬间帮助他自己还有阳一文化拉倒了一大票粉丝。

从幕后走出的时候,并没有扣住的西装敞开来,露出里面比较偏商务化一些的格子衬衣,看起来既正式但丝毫不予人严肃刻板,强装成熟的感觉。至少很多收看了电视的观众。此时对男生的印象就是一个带着几分文艺风格的翩翩公子,很多大学生都没有这种风采气度。

“杨一你好,能请到你参加我们的节目,我个人是很高兴的,而且你知道吗,我们幕后制作的很多工作人员,都觉得这一次的东方之子,算是真的名副其实了。”看到杨一上来以后,陈达惠就笑着冲对方打招呼。和往常录制节目时不一样,这一次的节目,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就因为男生和他有着差不多的理想。而非之前面对其他节目嘉宾时。多少有些口不对心的状态。

男生很是大方地在陈达惠示意下坐了下来,然后露出一些看上去有些夸张,但丝毫不惹人厌恶的惶恐表情:“虽然我个人感到很荣幸。不过陈老师你当着观众们的面这么说,很容易给我拉仇恨吧?我这算不算躺着也中枪?”

来自于后世网络上的流行语。让很多收看节目的观众们莞尔起来,不过更多的还是愣了一愣后。有那么片刻的不解,继而才哄笑起来,觉得这一次的这个东方之子,还真和往期节目那些动辄三四十以上的中年男人不同,既有阳光的形象又不乏幽默。单单从这一点上来看,镜头中的这个年轻人,的确倒是当得起名副其实这个评价了。

“比喻很……”饶是陈达惠身为主持人见多识广应变机智,但陡然听到这么一句台词,也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一边是眉眼间根本就掩饰不了的乐不可支,一边是好半天不知道怎么接话的小小尴尬。不过好在多年的主持人生涯,让他练出了不错的转移话题能力,当下就转向镜头道:“怎么样,是不是就这么一句看似自嘲的小幽默,就让大家对于这位年轻的东方之子,有了一个大体印象呢?不过我想认识杨一的人或许很多,但更多观众并不清楚他的身份,所以容我在这里废话几句,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切,这还用你介绍,谁不知道杨一啊,这也太搞笑了吧?都上过花旗国新闻的人,国际知名作家了,还用中央台放马后炮?”

相当一部分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忍不住吐槽起来,因为在进入了新世纪以后,国内媒体对于国外新闻的报道频率还有总体数量都提高了不少,更何况还是“华夏天才作家扬威海外,一书难求花旗纸贵”的新闻,所以对《帝国的崩塌》以及图书作者的介绍,国内各个媒体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不止是央视在新闻中给于了不少关注,很多其他媒体尤其是长三角媒体以及互联网方面,对于杨一的报道还是非常多的。

不过观众们的吐槽,显然不会传到陈达惠耳朵里面,这位有着儒雅风度的主持人还在继续念自己的台词:“知道杨一这个名字的,在今天之前应该不算太多,或许还没有一些当红歌星影星的知名度更好,不过我想只要说到《宋朝那些事儿》,《神农密码》,《鬼吹灯》等等知名畅销书,那么很多国内的读者或许就要恍然了,因为‘悦而读史’这个名字的真实身份,就是坐在我身边的杨一。”

“另外,除了国内的畅销书之王‘悦而读史’之外,刚刚在那些短片介绍中,大家看到的阳一旅游,阳一网络,阳一动漫,阳一游戏,阳一餐饮,很多很多的‘yangyi’,都是我身边这位杨一一手创造出来的,在不知不觉当众,他已经完成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完成的壮举……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要透露一个小道消息——之前当杨一来到我们中央台办公大楼的时候,很多工作人员都闻风而动,跑出去想要找杨一去签名合影——那么我在这里就代表大家。请你满足一下我们的好奇心了——杨一,你真的不是外星人吗?”

东方之子或者说东方时空。是一档严肃节目无疑,不过节目中出现一些类似现在这种情况的小插曲。却是节目导演事先拍板决定的,而且也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至少这个问题一出口,无数电视机前的观众,又是一阵忍不住的哄然大笑。

做出一个无语又无辜的样子,摊了摊手以后,男生笑着摇头:“这个真不是,你见过中文说的这么好的外星人吗?如果真是外星生物,那么我要做的就是以最最普通的大众脸形象,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路人甲的角色。偶尔吐槽一句‘鱼唇的地球人你们以后死定了’这种废话,怎么能故意显摆自己呢?”

“哈哈哈,好吧,看样子在比拼个人幽默方面,我要甘拜下风了。”陈达惠忍不住就哈哈大笑起来,既是节目的需要,但更多也是他出自内心的感情流露:“不过这里先等一下,刚刚你说的‘吐槽’,是什么意思?”

黑线。心情太过放松,居然把后世的“黑话”都脱口而出了,杨一在心里面寒了一个后,脸色分毫不变:“岛国那边一些动漫作品的专属词汇。大致上的意思嘛,就是在内心说别人坏话。”

“好啊,看样子之前做动漫产业的经历。让你在对外输出文化的时候,也接受了不少国外思想。那么能不能说一下。现在国内最受青少年欢迎的《云荒》系列动漫,究竟是不是出自你的构思?”

“是我。但还有这个系列漫画的执笔者,也是我的同学苏晚,没有这个女孩子给我带来的灵感,我也不会有做漫画的念头,毕竟之前从学校离开以后,我都是想着写作。”杨一点点头,倒是不害怕在节目中亲口透露苏晚的存在,女生为了他也牺牲很多,适当帮对方提高一下知名度,他是不可能错过这种机会的。

“你说的苏晚,是不是就是漫画上的那个‘零’?而另一个‘壹’则是你?”陈达惠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心忖这要不是中央台的节目,我可不会这么轻易就放你过去,怎么着都要好好深挖一下你们这两个年轻人的关系。

“嗯,就是她,这个女孩子有着让人惊叹的绘画天赋,就和我在写作方面的天分一样。”杨一笑了笑,还故意做出一个“我很厉害”的表示,男生很清楚如果不配合一些比较夸张的动作神态,那么刚刚这句话或许就要被很多人拿出来说事儿了,所以特意加上这些东西,反倒能让自己这个表示显得玩笑成分更多一些。

陈达惠自然是要配合的:“哈哈,看起来,你对自己的实力和天赋非常有信心?那么能不能说一下,这种天分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通过锻炼才开发出来的?”

“这个问题太辩证了,陈老师你不要给我下套好不好,因为两种东西全都缺一不可,后者决定你是否能够获得成功,而前者也就是个人天赋,决定了成功的高度在哪里,所以要我说就是二者都必不可少。”

“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这种成功,是独一无二的呢,还是有适当的人选就能重新复制?”

男生这一次依旧是不加思考:“不算独一无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但这些天赋可不一定就表现在写作上面,所以一个人只要找准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多少都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很有道理的总结,那么接下来有一些关于你的记录短片,不介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吧?”陈达惠觉得这一期的节目,和往常的录制也没什么不同,但自己的心情就是格外愉快,整个人的状态也轻松了不少。

“如果不是去挖掘我的黑历史,那么我个人不介意。”杨一又来了句后世的网络用词,自然又是引的千家万户发出同样的哄笑。

随着镜头从演播室转到了纪录片画面上,一条略显陈旧的小巷出现在观众们面前,而画面中也适时传出来一个画外音:“这里,就是那位天才作家少年时代的居所。越州的一条老巷,我们无从得知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才造就了如此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艳的天才作家诞生,所以只能去努力寻找探寻那些消失在过往时光里的故事……”

典型的央视纪录片风格。不过这种风格在目前来说还是没有过时的,也不会引起观众们的反感。

认真说起来,这一段画外音的开场白,还引发了不少观众们的兴趣,毕竟一个类似于全民偶像人物的成长历程,是很多有了孩子的家长们,都非常感兴趣的。

“唉唉,看啊,到我们这边了。中央台什么时候过来拍的片子,怎么我都没看到哈?”杨一在越州家中的大院里,不少收看节目的邻居们,忍不住就激动起来,一个住院子一楼的男人目光还盯在电视机屏幕上面,不过嘴上却跟旁边自己老婆发问起来。

“我们都回去过年了,你知道什么?昨天碰到陈妈的时候,你没听她说啊,初七刚上班人家中央台的记者就过来了。还采访了院子里好几个人……”

“还采访过院子里的人?哎呀!”

见自家男人一副郁闷遗憾的样子,女子就忍不住嗤笑起来:“怎么,你也想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