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仙_4-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奔氖露耍莸缌滞ㄖ嗨谱蛱斓耐5纾芸赡茉儆小�

看了一阵之后,就到了午饭时间,刘区长跟陈区长坐在一起,把跟欣鑫的沟通汇报了一遍,“……我本来只要他们赔二十六台发电机,他们说如果能执行完合同,愿意送三十台。”

“我稀罕它这三十台发电机?”果不其然,陈区长完之后,就不屑地哼一声,然后随口问一句,“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那……咱们就只要二十六台,然后要他们登报致歉?”刘海芳犹豫一下,提出个建议。

“嗯,不错,”陈太忠点点头,事情搞大了容易,该怎么收场,那肯定还是越体面越好,“这个建议很好,他们如果执意不肯登报,那就是再加三十台发电机,一共五十六台就够了。”

这就是面子里子全有了,所谓面子,那就是坚决不再执行合同了——陈区长找了那么多人,无非是要讨个说法,要是区区的三十台发电机就让合同继续执行,那还真不够丢人的。

眼下既能中止合同,又是登报致歉,北崇就可以满意了——事实上,陈太忠相信,欣鑫更愿意用三十台发电机,免去登报的耻辱。

刘海芳也这么认为,她忧心忡忡地点点头,“这个登报的话,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尤其在这个旺季时候,我估计他们宁可送几台发电机。”

她是担心,对方万一不肯送那么多发电机,陈区长会执意要登报,她的工作就不太好做了。

“就三十台,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陈区长摆一摆手,漫不经心地回答,“告诉他们,别逼得我急了……你谈好之后,你尽快把这一百多台的发电机也敲定,咱实在缺电缺得厉害。”

第3879章 是我的

这还不算被逼急,刘海芳心里哀叹一句,心说陈区长这口气,真不是一般的大。

不过跟上有担当的领导,确实是不用太过担心,刘区长当下就摸出手机,给李若飞拨个电话,将领导的意思陈述一遍,当然,她不会说领导就在自己身边。

果不其然,李总登时就表示出了为难——中止合同倒无所谓,反正现在发电机也不愁卖,但是登报致歉,这实在是太影响形象了。

虽然北崇的意思,是在《恒北日报》上登一下就行,可时值销售旺季,欣鑫就算造得没有卖的快,市场也还是要重视,尤其是他们有些竞争对手,正在疯狂地扩大产能,借此来黑欣鑫一把,那顺手就做得出来。

“刘区长,能否通融一下?”李若飞苦笑着发问,“登报只是意气之争,没有必要,不如我们谈点现实的,比如说,欣鑫可以给北崇一些适当的补偿。”

“这是陈区长的意思,我哪儿敢替他做主?”刘海芳仗着有领导的支持,口气笃定得很,“希望你们尽快痛改前非,不要自误,否则他会生气的。”

合着这还不算生气啊?李若飞只觉得嘴里满是苦涩,不过经过这么一段时间,他对那个年轻区长,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虽然有五个省动了,但是碧空和磐石还没有动。

更别说人家要求的只是省内曝光,如果自己不答应的话,没准就是全国媒体曝光了,那家伙据说跟很多媒体关系都不错。

于是他索性心一横,“这样吧,除了那二十六台发电机,我们再送北崇二十台,你们那里电力非常缺乏,这是我们对老区人民的一片心意。”

对厂家来说,送产品肯定比送钱强,而且送钱太难看,送产品的话,不但够含蓄,也不怎么灭自家威风,是最佳的选择。

一开始,李若飞就想着一百三十台发电机合同执行,厂里再送三十台,这笔合同就算没有赔钱,现在二十六台发电机半价卖了,还要再搭二十台,看着是送得少了,实际上相当于送了三十三台,诚意更足了。

不过,李总其实也是别无选择,陈太忠真正的杀手锏还没拿出来呢,不把这位小爷哄高兴了,再找什么人协调,那也是白扯。

而且,找人协调不需要花费吗?花得少了还不行,报纸上登广告,也是要花广告费的。

最关键的是,新星虽然号称合资企业,欣鑫却是国企作风,拿公家的资产去公关,李总一点都不心疼,业务需要嘛——若换成一个私人企业,老板就算张嘴,也不会这么痛快。

“二十台,呵呵,”刘海芳听得就笑,跟上一个好领导,还真的是沾光,自己啥话都没说呢,对方先主动表示要赠送产品了。

不得不说,这李若飞能当了这个老总,也真的有点眼力价,起码拿出来的东西还算合适,当然,刘区长也不会去讨价还价,她只是淡淡地表示,“李总你这种大手笔,直接跟陈区长说吧,我是没胆子向他汇报的,这件事情,已经搞得我很被动了。”

嫌我出手小?李若飞沉吟一下,不过不管怎么说,只要对方愿意谈,那就是好事,而且他好歹也是公司老总,只要费用不是太大,他都有资格临机决断。

于是他很干脆地表示,“这只是欣鑫小小的心意,我知道陈区长是见过大钱的,这不是主要考虑到,咱北崇缺电吗?”

“北崇是缺电,但是不缺这二十台的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刘海芳淡淡地回答。

哦,是嫌少啊,这好说,李若飞可不是生瓜蛋子,别人听刘区长的话或者会猜一下,但是他一听就明白了,二十台不算财,所以北崇连取的兴趣都没有,“那欣鑫准备多少台就够了?”

“二十台的话,你给陈区长打电话,我是不敢传话的,”刘海芳死活不开价,这也是谈判的手法,“其实我觉得,你可以试一试,没准陈区长就答应了。”

我要真的试了,就算连你也惹了,陈太忠若是不答应,那真的是哭皇天都没泪了,李总很清楚,电话那边的女人,是他唯一能跟陈太忠保持沟通的媒介,于是他干笑一声,“那……五十台?”

“……”刘海芳嘿然不语,状若在犹豫,事实上,她心里真的舒坦极了,禁不住再次感慨:跟上一个牛逼的老板,真的是不一样啊,连价都不用开,对方就主动翻跟头涨价,直接超越了底线。

刘区长等了足足有二十秒,发现对方不再涨价了,只能哼一声,“我帮你问一声吧,唉,北崇实在是太缺电了,要不我才不会上杆子找骂……不会又违约吧?”

“我敢吗?”李若飞苦笑一声,“我可不想因为这点公事,结下什么私怨。”

“未必能成,我只是帮着问一声,”刘海芳当然要这么强调一句。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在当地报纸上提一下,毕竟这也是欣鑫对老区建设的支持,”李若飞见她松口,顺势就厚着脸皮,提出了额外的要求,时机拿捏得恰到好处。

事实上,若是说官场经验,他真的一点不比刘海芳差,甚至可以说强出不少,但是没办法,人家底气足,又拿了一手好牌,他的被动是不可避免的,李总自问,若是两人打个颠倒,他绝对会把对方压榨到差一根稻草就倒下。

刘区长挂了电话之后,跟陈区长讲述一遍经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五十台发电机当然好,但是我认为,报纸上报道这个事情,有点太便宜欣鑫了。”

“哈,为什么不答应呢?”陈太忠听得一笑,他觉得刘区长的思维有点狭隘了。

或者这是她为了讨好我,有意这么说的,但年轻的区长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咱们领导干部做事情,要讲究个本心和杠杠,不讲这个,就很容易迷失自我,所谓便宜莫贪……既然想的是三十台,人家多给二十台,咱就给他这个报道。”

顿得一顿之后,他又补充一句,却是彻底地暴露了他伪装出来的大气,“其实《阳州日报》报道一下,又能怎么样?明白人心里都有数……纯粹是骗那些看热闹的。”

是,你能紧守本心,见了五十台也没说不要,刘海芳听得禁不住要翻一翻眼皮,觉得自家的领导霸气是够霸气,无赖起来也挺无赖的,“那剩下的五十四台发电机……我打算给惠灵顿,您怎么看?”

“这是你考虑的,我不管,”陈太忠摇摇头,“不过不是五十四台,是一百一十七台,刚说了谨守本心……欣鑫送的是它送的,咱们要采购两百台,目标不变。”

“其实我觉得您是有点后悔,当初定得少了,”刘海芳看着他就笑。

“确实是少了,咱们对困难估计不足,”陈太忠点点头,谁能想到阳州缺电缺成这样?“而且这六十三台是我挣的,该给谁我说了算……不用讲那个制度。”

“这两百台,其实您也可以说了算的,”刘海芳半开玩笑半恭维地说一句,心里却是开始嘀咕,这个一百多台发电机给了惠灵顿,真的是……有点遗憾。

但是遗憾……也得给啊,以前情况不明显也就算了,她可以装不知道,但是现在小叶子都领舞《十送红军》了,她还能再装不知道吗?

知道了以后,不但项目要给,还不便那啥,人家给都不能要……

刘区长接下来怎么沟通,略去不表,第二天,练了两天的女孩儿们坐上大巴,再次出发,目标是朝田市的省军区,今天再排练一晚上,明天再彩排一上午,下午就上会了——这八一晚会跟天南的春节联欢晚会有些类似,都不是现场直播的,下午拍了以后,还要剪接。

要不说这京城混的团体,硬是要得,拿个片子看半天,再断断续续排练两三天,就敢直接上场,专业的就是专业的,不服气不行。

女孩儿们是坐着丁小宁的凯斯鲍尔走的,随行的还有谭胜利,不过谭区长没坐到车上去——马小雅马总很明确地表示,这个车是私人的,不承接公务接待。

这个软钉子让谭胜利有点无语,不过宗报国表示这很正常,都是女娃娃的车,你个老爷们儿上去算什么?谭区长你坐我们军分区的车走吧。

军分区的人也是今天才动身,下午能到省军区就行了,能赶上明天的晚会,这种敏感时刻,去得早了并不好——军人只是强调不干政,而不是对政治一窍不通。

不过陈太忠今天都走不了,利阳的副市长王苏华来了,跟陈区长谈一个合作,而下午常务副谷珍要来区里,要对北崇的工商发展做个调研。

谷市长是阳州市政府里,唯一跟北崇没什么冲突的领导,要是周养志或者归晨生来,陈太忠根本不会出面,陈正奎来的话……陈区长直接就去外地办事去了。

反正谷珍不用考虑双拥的问题,那不是她该操心的口儿。

第3880章 十送红军

陈太忠是下午四点半,才坐上金龙大巴的,这次动用区政府的顶级豪车,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去的人比较多——别以为军分区的车就能把人全拉走。

像宣教部长陈文选、组织部洪部长、三轮镇党委书记林继龙,这些人都要去的,连民政局长都要去,必须指出的是,隋彪也跟着来了,这种大事,党政班子一同前往很正常。

其实就是区里给省军区准备了不少慰问品,北崇穷,也没啥好东西,卷烟厂临时准备了一批特供烟,送上去给领导们尝个稀罕。

特供烟占不了多少地方,但是北崇还有特产苎麻布,自打陈太忠琢磨,这个苎麻制品能不能给部队供应,徐瑞麟就上心了。

要不说徐区长真的是做事的人,虽然嘴上不认可,但是有点希望他就要考虑去争取,所以特意吩咐人做了苎麻布帐篷,以及苎麻蚊帐——实在是降落伞那玩意儿要资质,不能随便做,要不他都有做那个的打算。

除此之外,徐区长改良了闪金镇的六格背包,这个格子有点少了,赶不上日新月异的需求,想一想瑞士军刀的多样化,导致了产品的蔓延,那么……改为八格的背包比较合适。

这些福利,都是北崇定做之后送给军区的,由于是白送的,肯定不需要走采购程序,但是同时,好用不好用,也会有相应的口碑。

说穿了,北崇是想借着这个小庆的机会,给省军区送福利的同时,打个应用广告。

车上除了人,还装了这些东西,不过金龙大巴开得挺稳挺快,到了阳州也才十点出头,军区的宾馆早住满人了,大家在离军区不远的地方找个宾馆住下。

第二天上午在阳州军分区高政委的陪同下,北崇一干人来到了省军区,军区这边的接待的,是副司令员和后勤部长,还有专门的摄像师拍摄规格倒是不低。

不过副司今员有点漫不经心,热情地寒暄了五分钟,摆了几个POSS之后就消失了,倒是剩下的后勤部杜部长态度不错,陪着高政委、陈区长和隋书记聊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

这时候车上带着的货就卸下来了,也清点完毕,大家过来看一下,杜部长一眼就看到了八格背包,走上前摸一摸,轻喟一声,“这东西太亲切了,多少年没见了。”

“杜部长以前常见?”隋彪笑着问一句,“听你口音不像阳州的。”

“我是部队院子里长大的,这包包在当时可是好东西……改进了?”杜部长笑着回答又扭头去看陈太忠,“陈区长,我这边还有点小忙,中午一起坐一坐吧。”

“不用了,我们来就是表示个心意,”陈区长笑着摇摇头,这两天省军区确实忙,他也无意跟对方把距离拉得太近。

“那可不行,”杜部长很坚决地表示,“要是让你这么走了,我就是失职了。”

“下午就再见了,还客气什么?”陈区长摇摇头,笑一笑转身就走,后勤部长甚至拿手去拽了几下,发现对方的态度很坚决,也只能悻悻地放手。

演出是在八一电影院举行的,不到三点,相关人员纷纷到场,北崇人没有穿军服只能在二楼看台上,就在接近三点钟的时候一大群人走了进来,头前两位,就是省党委书记马飞鸣,还有军区司令赵光达。

马书记面带微笑,赵司令更是笑容满面,场面非常地和谐,正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然后领导们又纷纷致辞,接下来又是颁奖,闹哄哄一直折腾到四点钟,演出才算正式开始。

“明年咱们也可以争取个‘双拥模范区’,”冷不丁地,隋书记笑着对陈区长嘀咕一句。

“这得隋班长你多努力了,我全力配合,”陈太忠听得笑一笑,听几个铁定要走的人大谈本地日后的发展,这让他觉得喜感多多——台上台下,其实都是演员啊。

正像宗报国说的那样,这台晚会的歌儿还真多,独唱、对唱、三重唱、合唱,相声和小品就少见得多了,还有钢琴独奏,舞蹈也有几个,但一看就是那种比较老旧,新意不多。

相较之下,北崇选送的节目《十送红军》还真拿得出手,演出的十几个小姑娘相貌过关,动作也算新颖,关键是气质不错,就算穿上村姑之类的演出服,也挡不住时尚和青春的气息!

“这个舞不错,”马飞鸣微笑着颔首,侧头看一眼赵司令。

“北崇算是有心了,”赵光达也是微微一笑,“还给军区送了点慰问品,那场泥石流……其实北崇规避得就不错,是个有战斗力的班子。”

“嗯,挺大一场泥石流,我去现场了,”马书记不动声色地回答。

主持人看见两个领导面带微笑,低声交谈着,就即兴发挥一下,“很不错的舞蹈,老区人民现在的精神生活也很充实啊,小姑娘,我用阳州话问你一句……你们都是小贾村的吗?”

“我们都是北崇的,”叶晓慧笑着用北崇普通话答一句,又冲台下一鞠躬,“我代表父老乡亲说一句……感谢子弟兵。”

宣教部长陈文选看到这里,禁不住侧头看一眼身边年轻的区长——我勒个去的,还真有这么一问,幸亏领舞的是北崇人。

陈太忠看出了他在想什么,于是微微一笑,“主持人心里也有数……这种场合,没这个把握,他绝对不会问的。”

“这倒是,”陈部长笑着点点头,“不过陈区长这也是有备无患……”

演出结束的时候,领导们照例要上台,跟演员们握手合影之类的,到了《十送红军》舞蹈组的时候,赵光达还特意问叶晓慧一句,“跳得不错,展现出了老区人民的精气神儿……你们县里领导来了吗?”

“我们撤县改区了,”叶晓慧笑着回答,她的胆子是真大,居然还敢纠正军区一把手的说法,然后她一指二楼看台,“区长和书记都来了。”

有这么一指,不多时,陈区长、隋书记和洪部长三人就被叫了过来——陈文选资格就要差一点,赵司令同两个说相声的战士握手之后,扭头跟北崇三人握手,他一眼就认出了陈区长,“你就是陈太忠?比我想像的还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诚惶诚恐地做事,担子很重,”陈太忠笑着回答。

“你倒是会说话,”赵光达微微一笑,他心里也确实这么认为,小小年纪,话说得严丝合缝,细细一品,还有些其他的味道,真的是很难得啊,“以后送慰问品不要那么多,有个心意就行了,老区的经济发展任务很重。”

其实我想跟你说一说这个军需采购的问题,陈太忠很想抓住这个机会,阐明北崇的愿望,但是他也没想到,赵司令不见他则已,一见就是在这种众目睽睽的场合,不但说话大家都听到了,还有摄像机在拍。

“这次带的并不多,”陈区长顿得一顿,稍稍地暗示一下,“都是些傻大黑粗的东西。”

“还是财大气粗,”马飞鸣听他俩说得热闹,禁不住扭头看陈太忠一眼,“小陈你要早这么说,救灾款就该再扣你一点。”

围观的众人一看,今天来的一号和二号人物,都对这个年轻人有印象,禁不住交头接耳地嘀咕了起来——这区长怎么这么牛,司令看重不说,连省委的老大也看重?

现场是军人最多,但有些高层心里也清楚,马书记十有八九在年内要走,所以他的看重,对一个小区长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不过赵司令的看重,就很有点味道在里面了,尤其大家心里都有数,从广义上讲,司令和书记应该基本算一个阵营的。

反正台上的情况,大家都有点看不懂,陈太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甚至都不清楚赵司令到底偏向哪一块,可是马书记这么说,他就登时抓住机会,笑着发话。

“真不是财大气粗,其实我们送的苎麻产品,都特别合适部队上用,这不是想着,先打个广告,请子弟兵们试用一下吗?马书记您给帮着把一把关?”

“原来是善财难舍,”马书记又笑着点评一句,也没再说什么,转身跟其他人握手去了——他没接这话,态度似乎是比较明确了。

“那得先试用了再说,”赵司令微笑着说一句,也转身离开了。

这两位的话,就是典型的省级领导在公众场合说话的方式,陈太忠也没觉得被冷落了,事实上,他把愿望表达清楚了,这就足够了。

他走到《十送红军》舞蹈组面前,笑着摆一摆手,“好了,你们不负重托,顺利地完成了家乡人民交待的任务,晚上想吃什么,想怎么玩,尽管开口。”

接下来,就是晚宴了,省军级的领导们坐在一个小包间,略略地吃喝几口之后,大家就出来串场子敬酒,赵司令敬了几桌之后,侧头问一句杜部长,“北崇人在什么位置?”

“陈太忠没来吃饭,只有其他几个区领导,”后勤部长苦笑着回答,他知道司令的意图,“不光是他,《十送红军》舞蹈组的都走了。”

“这家伙,”赵光达轻声嘀咕一句……

第3881章 年轻真吵

赵光达授意人找陈太忠,多少是有点走动的意图,他的岁数差不多了,所以就博了一下,此时不博,等换届之后,基本上没可能了——部队里的位置,确实是很敏感的。

博的结果,是未能如愿,那他就要考虑广结人缘自保了,在孙家给他打过招呼之后,黄家嫡系的人马陈太忠就进入了他的眼帘。

就像阳州市移动的郭伟一样,大多数人眼中虽然觉得陈区长是被流放的,但总有一些人不这么认为,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性,他们的目光并不仅仅在恒北。

赵光达也不这么认为,军队和地方是截然不同的系统,对赵司令而言,他还有近水楼台的优势——这个年轻人跟小孙的关系不错。

然而,大人物总是矜持的,赵司令并不着急去接触此人,他要考虑的很多。

这年轻人的能力、性格怎么样,那些成绩是干出来的还是吹出来的,如果只会阿谀奉承,那么,就算你是全国最年轻的区长,也走不了太远。

事实上,陈太忠的能力算是有口皆碑的,赵光达主要考虑的是:就算你有点能力,年少权重正志得意满之际,猛地被调整到了恒北,这个心理落差,能调整得过来吗?

这一点真的很重要,很多年轻干部顺风顺水习惯了,猛地遭遇到沉重的打击,不是没命地活动调动就是自暴自弃,根本无心本职工作,就算再乐观的,也要考虑这破地方能不能出了成绩,甚至还有人因此缘故,思想和作风发生了极大地扭转。

对年轻干部来说,发配到老少边穷地区,确实是一道不太好迈过的坎儿。

陈太忠或者能迈得过心理关,但是一个外乡人,能否在本地站得住脚?年纪轻轻,能不能服众?开展工作的时候,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是否能充分体谅本地风土人情、同僚情绪?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考验这个年轻人,赵光达虽然是军人,也知道这些因素对地方干部的影响,所以他真心没兴趣跟对方太早接触——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