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苏泽天一脸的邀功请赏:“行,填志愿的事儿我就不说你了。这事儿你准备怎么谢我姑父呢——他可是在阅卷专家组里,看到了你那篇被送上来的文章了。这才有了蔡记者的采访,和这篇纪实文学。他千叮咛万嘱咐,不能给还没出结果的高考生造势,非得等你录取之后才让登。有了这篇文章,你哪怕进了大学,都能先评一个先进吧。”
顾骜接过杂志,好好翻看了一番。促狭地开玩笑道:“那还真是失敬了,不过这事儿是严伯父帮忙的,我承他家的情就行了。严哥,以后有机会来京城,找我就是。”
苏泽天噎了一下,捏起小拳拳锤了一下桌子:“哼,谁稀罕你个‘白眼狼’报恩了。”
严平倒是毫不居功,憨厚地笑笑:“其实我爸也没帮你什么。他也说了,你作文里牛逼吹那么大,还真没阅卷老师敢不调查就给你低分。”
顾骜就喜欢跟老实人交朋友,看对方那么谦虚,大家就聊得深入了些。
不一会儿,顾骜才注意到一个问题:“你不是姓严么?令尊怎么姓萧?难道……是继父?”
儿子叫严平,父亲叫萧牛,这名字怎么看都不正常。
“不是,不是继父。”事关自己家门,严平解释得很勤快。
“是我爸习惯了这个笔名,就去派出所改了。都几十年前的事儿了,跟周树人姓鲁一个道理。我还有个姐姐,大我一岁,去年就跟爸的姓起了个笔名,叫萧穗。当年爸妈花了不少心血、托关系送她去蜀都军区文工团,后来她在部队犯了点错误,不好混,就索性自己写点东西投稿混日子。”
顾骜听了,礼节性地惋惜了一句:“在部队犯了错误怕什么,那也应该来高考,从头开始。自暴自弃是不对的。”
严平无奈叹息:“我跟我爸也是这么劝她的,没办法,她自己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
第二天一早,顾骜辞别了严平和苏泽天,跟马风踏上了回钱塘之路。
赶到县城的长途汽车站,因为车次少,买完票后得等到中午才能发车,顾骜和马风就随便在站前小广场上逛一会儿。
广场边有不少小店,顾骜便临时起意想买点吃零食路上打发时间。
可转念一想,昨晚把所有的徽省粮票都留给严家姐弟了,只能作罢。
正在他无奈时,还是马风眼尖,指着广场角落的一辆人力三轮车,轻声说:“诶,顾哥,看见没,那三轮车上写着‘炒货免票’,难道是个投机倒把的?咱去那儿买一点吧。”
顾骜微微有点近视,听了提醒后,他才眯着眼看过去,注意到车上挂着块写着“傻子瓜子”的硬纸板。
“傻子瓜子?那不就是电视剧里提到过的投机倒把典型么!说后来经济界还拿他的案子讨论‘七上八下’来着。”
顾骜脑子里,立刻反应过来。
对于后世喜欢看年代剧的人来说,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实在是太有名了。
可以说小岗村的十八户生死状,代表了农业的改开;而年广久的“傻子瓜子”,就代表了城市个体户雇佣制的改开。而且这年广久跟小岗村一样,都是徽省的。
顾骜起了社会调研的心思,就揣了几块钱,跟马风一起凑上去买瓜子:
“同志,两块钱葵花籽。”
蹬三轮车的中年人粗手粗脚,一看就是贫苦农民出身。
他拿搭在脖子上的破毛巾擦了擦脸,歪着嘴反问:“小兄弟,买过东西没?知道两块钱瓜子有多少么?”
顾骜无所谓地说:“就给我称两斤呗,不用找了,剩下的钱,买你回答我几个问题。”
中年人把叼在嘴里的卷烟往耳后一插,挥手就是满满一铲炒瓜子,倒进一张叠成三角的报纸里。
“不用称了,两斤只多不少。”中年人很自信地把报纸包递给顾骜,“想聊点什么,不影响我做生意就行。”
“你是年老六么?”顾骜懒得跟小贩虚与委蛇,就开门见山了。
中年人竟有些得意:“看你们样子,也是外地读书人吧。看来我年老六的名气不小么。”
果然是他。
顾骜又问:“我记得你不是本地人吧?怎么想到跑来宣州做生意。”
年广久心情不错:“我隔壁芜州的,卖炒货都这样的——人家买了炒货放家里,起码能吃几个月,老呆在一个地方怎么卖得出去?再说都快过年了,当然要把各地都跑一圈了。”
顾骜听了暗暗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干果炒货是易于长期存放的东西,所以大家买了之后,很久都不用再买。而且还有半个月就是春节了,国人都有过年的时候摆果盘、招待拜年客人的习惯,所以瓜子花生这些东西,确实是年前销量最好。
而年广久的根据地在芜州,也是地处徽省的江南部分,所以生意覆盖芜州、宣州和马山三地,也就顺理成章了。
顾骜随即又问了个他最关心的问题:“大叔,那你炒瓜子,要请帮工么?”
这个问题让年广久警惕了些,不过看在顾骜像是个爽快人,他还是回答了:“忙的时候请四五个帮工,平时自家人就够了。瓜子都是收来的,又不用自己种。”
顾骜:“那你不准备扩大雇佣规模吧?”
年广久:“怎么可能!现在就够偷偷摸摸了,谁敢再多招人!”
顾骜听了,暗忖:只要不扩大规模,这个案例到时候倒是可以在写文章论战中用得上,顾骜也能借机捞取一些个人名声。
……
顾骜正想到得意处,年广久放开三轮车手刹的“哗啦”声,却把他从沉思中惊醒。
他抬头一看,年广久已经蹬着三轮车飞驰逃跑了。
十几秒钟之后,就有两个穿着马甲红臂章的家伙,匆忙冲了过来。
“看清楚了么?车上的硬纸板是不是写着‘傻子瓜子’?”眼看没追上,为首的胖子气喘吁吁地问身边的跟班。
“队长,看清了,真是他。可惜又被跑了。”手拿红漆木棍的瘦子跟班回答道。
“狗叼滴!都穿便衣了还这么贼!”胖子忍不住骂了一句。
喘匀了气之后,那胖子才看到附近还有顾骜和马风两个,正慢吞吞地往汽车站方向踱步。
“站住!说你们呢,别跑。我们是纠察队的!”
顾骜若无其事地站住:“喊我?同志,请说普通话。”
那胖子听得出顾骜的发音很标准,倒也不敢造次,怕他是大城市来的乘客。
于是他只能勉强憋出一口徽普:“小同志,你们刚才是不是问那个骑三轮车的买瓜子了?”
顾骜理直气壮地回答:“没有,我们就是等车,在站前广场随便逛逛。”
胖子心中不爽,喝令道:“把包打开,让我们检查一下!”
说着,他们直接就用武力了。
顾骜也不想有武力对抗,并不作声。
瘦子跟班翻出一张包裹着瓜子的报纸,立刻献功一样拿给队长看。
“你们还怎么解释?”胖子很是得意。
顾骜冷眼嘲讽:“瓜子是我昨天在镇上买了散放的,报纸又没写瓜子牌子,你凭什么一口咬定?”
“哼,你以为用报纸包我就认不出来了?”胖子见被顾骜如此狡辩,有些气急败坏,于是当机立断拿出几颗瓜子,当众嗑了一口,然后就得意洋洋地质问。
“真香!还敢说你是镇上买的!这味道就是那个投鸡倒把的!来来来,乡亲们评评理,是不是这个外地人说谎!”
顾骜哈哈大笑:“呵呵,原来真香就是投鸡倒把。”
一旁刚刚聚拢的围观群众,也跟着大笑起哄起来:“哈哈哈,梁队长,我们都听见了。”
那胖子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看顾骜言辞这么犀利,怕他真是个在宣传口有后台的,当下一边抹汗一边偷偷溜了。
第03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
“老顾,恭喜恭喜!听说你女儿考上浙大了?”
“哎呀呀,我从小就知道敏敏特别乖,一看就是个读书的料!”
“你把她弄回城真是弄对了!读书这个事情呐,看天分的。男孩子多皮。”
这天,正是顾骜回家的日子。
一大早,钱塘制氧机厂的技术科办公室里,老爹就被来道喜的同事包围了。
不过很显然,这些人只知道顾敏考上浙大的消息,所以道喜也是有针对性的,并没有人知道顾骜的情况。
谁让顾骜没有发电报回来报喜呢。
老爹心里知道顾骜肯定是过线了、能上大学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不知道具体什么学校,所以最近一直保持低调,也不跟同事吹嘘。
毕竟,说不出具体校名的情况下,就贸然告诉别人“我儿子也考上大学了”,只会引来别人刨根问底地追问,说不定还会被误会为吹牛。
不如暂时低调,扮猪吃虎。
但哪怕只是女儿上了浙大这个消息,也已经足够喜庆了。
所以老爹今儿特地托门路花大钱,弄了整整两条软包大重九,摆在办公桌抽屉里,给道喜的同事散烟。
“好说好说,谢谢大家。”
“都是大家帮衬,尤其是吴科长,要不是吴科长仗义,帮我把敏敏带回来,哪有她今天!”
“没得说,中午跟大伙儿喝一个。”
老爹客气话说久了,嘴都有些合不拢,笑得脸都僵硬了。
而道喜的同事,也觉得不虚此行。
大重九这烟,如今可不好买,那是云烟中的极品,民国初年就有了。
十年不可描述期间,一度被打为‘封建余孽、奢侈腐败’而停产。
半年前刚一复产,瞬间就成了比国产的大前门和洋烟的健牌还有面子的货色。
大前门是五毛钱一包,健牌因为渠道鱼龙混杂,不好算。
而硬包的大重九,就得两块多。最高档的软包精选,竟然能卖到四块钱一盒。
如今工人涨半级工资,就只差每月4块钱。如果拿来买肉吃,一包精选软重九,能换两只三斤的肥蹄膀了。
所以但凡是被散到烟的,无不立刻把烟往耳朵上一夹,舍不得让老爹点着了。
有些工友还特地把烟反着夹,把较软的烟身夹在耳朵上,把带着“大重九”字样的过滤嘴朝前伸出,唯恐身边的人看不见过滤嘴上的字。
耳朵上这么一根,就比大部分工友们抽的八分一包的玫瑰和一毛二的黄利群整包都值钱了。
久而久之,老爹也意识到了这个情况,怕礼数不周,就坚持每人至少散两根:一根夹耳朵上,一根当场点着抽了。
一直忙活到饭点,技术科也没整出多少活儿,图纸是半张没画,就忙着迎来送往了。幸好年关将近,活儿本来就少,也算是国企的颓废特色了。
眼看要去吃饭了,又来了几个行政口那边的科长和更大的领导道喜——上午来的多半是车间的工段长、小组长、工人和技术人员。
二线行政口的人,不会没事儿往这边跑,总得饭点才会踱过来。
老爹见了,连忙拿出好几包没拆的大重九,按照每人一包的待遇散烟。
一边散还一边说:“呦这不是许科长么,你家建国也不错,是钱塘大学吧?同喜同喜!”
原来,是老爹怕太高调拉到了仇恨,言语上就先认准了财务科的许科长,跟他同喜。
许科长的儿子,刚刚考上了钱塘大学,虽然不比浙大那样全国皆知,但在省内也是排行第二了。
今年全厂数千职工,也就八个干部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好赖全算上了。所以只要能考上,不管什么学校,至少都能得到百人背后羡慕。
许科长显然也是笑了一上午了,一直到了顾镛的办公室门口,才硬装了一个谦虚的表情。被老爹拉下水之后,只绷了五秒钟的谦虚,就快撑不住了:
“唉,老顾,别寒碜我了,我家建国哪比得上你家敏敏呢。钱塘大学比浙大,那可老大一截呢。”
老爹倒也情商可以,诚恳地说:“诶,话不能这么说。你家建国不是报的政治系么,学校的特长也是有专攻的,浙大就是理工科强,文科还不如钱大呢。我家敏敏读得再好,也就一辈子搞技术。你家建国以后可是要子承父业,说不定前途不可限量,一路当官呢。”
听了这话,许科长那脸可是笑得绽出了微花,再也懒得装谦虚了,显然受用非凡。
全厂唯一一个家中有子女考上浙大的,都给他这个杭大生家长脸上贴金,还有更有面子的事情么?
许科长心里,甚至已经在下意识地暗暗决定:“下次老顾再来报销出差票证,一定给他多报一点儿!”
不过,就在这时,旁边一个不合时宜的冷哼刺了过来:
“哼,就一个钱塘大学,还好意思说将来当多大官,官僚主义!浙大数学系也就务务虚,出来说不定图纸都看不懂,小心钻到白专的邪道上!”
老爹和许科长的表情一下子僵硬下来。
双方正要发生口角,却有一个大领导适时地“路过”,插话教训双方:“诶,都少说两句。小顾,小许,你们也别往心里去。小柴就是昨晚没睡好说胡话呢。不过你们呢,也要注意影响,庆祝归庆祝,别闹太张扬,影响了工作!”
老爹和许科长一看,摆笑脸劝和的,是分管政工口的副厂长杜海;那阴阳怪气的,是监察科科长柴峻岭。
于是就只能忍了。
杜厂长又公事公办地补了一刀:“小顾,浙大么,咱厂子弟也不是没人上过——你看往年的同志,像你这样阵仗庆祝了么?”
老爹内心那叫一个气啊,却也只能陪着笑脸认栽:“厂长您说得是——其实也不是我想请客,是一大早那么多工友来道喜,我不好失了礼数。”
杜海皮笑肉不笑地教导:“我知道,所以我也没怪你扰乱工作秩序。这事儿就算了吧,做人要谦虚一点。要是考上清华北大了,创造了咱厂里前所未有的荣誉,那你想庆祝我也不拦你不是?工作午餐喝茅台,这是违反厂里纪律的,你们是技术人员,误了事儿怎么办。所以这瓶茅台呢,我就找人先帮你保管着,你想明白了再来领。”
说着,杜海也很清高地不愿亲自动手,而是让身后一个分管内务纪律的员工,把顾骜办公桌抽屉里那两瓶茅台搜走了。
78年的茅台,是16块钱一瓶,相当于学徒工一个月的工资,而且还得凭专门的票子,不是普通的白酒票就能买的。
一伙儿本来都围着老爹说好话、准备中午蹭一杯茅台的工友,眼睁睁看着茅台被搜走,内心都是愤懑不已。
等杜海和柴峻岭走远了,一群人才开始忿忿不平地吐槽:“哼,还好意思说‘咱厂里也不缺上浙大的人,别人庆祝了没’——他不就是想说他儿子前年也上了浙大么!那种靠推荐读的浙大,能跟顾科长家自己考出来的比?”
“他要不是副厂长,他儿子能被推荐读浙大!”
截止到去年为止,华夏大地一共有5年的推荐制上大学史,所以制氧机厂这种数千人规模的部直属重工企业,还真不缺能上浙大的干部子弟名额。
这五年里,推荐的浙大生加起来都有十几个了,另外还有略少一些的交大、哈工大生。
这时,倒是同病相怜的财务许科长低声安慰道:“老顾,你也别往心里去,杜海这是给柴峻岭出气、安抚自己的手下呢——你是搞技术的,两耳不闻窗外事,有些话我也就私下跟你说。
去年在陈厂长面前,秦副厂长和杜海争推荐,陈厂长最后把浙大名额许给了生产口的,说好了今年轮到政工口。据我所知,上面决定恢复高考之前,杜海都已经把今年的名额许给柴峻岭了。
一来是柴峻岭这些年紧跟着他鞍前马后,惟命是从;二来他许了柴峻岭之后,他家回头就多了台电视机!津门无线电厂生产的!现在高考恢复、推荐取消了,柴峻岭能不气么!”
老爹点了点头,气也消了大半。
柴峻岭鞍前马后给杜厂长做了好几年狗,还赔进去一台电视机,想换儿子上浙大。现在一切都泡汤了,听说他儿子柴胡今年才考了200多分,大专都够不到,能不气么?
“哼,原来是这个道理,行,我不跟他们一般见识。两瓶茅台就当喂狗了,最好让柴峻岭浇到他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坟头上!”
许科长一听,也被逗乐了:“嘿!没想到老顾你这种老实人,发起火来说话也够毒的!录取通知书还能有坟头呢。”
因为杜海的打压、想为马仔出气。
厂里那些想要庆祝孩子考上大学的同事,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中午的请客自然是散了,连发烟都收敛了很多。
整个下午大家都憋得难受,只想等下班之后,再私下约起来,大不了多掏点钱,上黑市小饭馆庆祝。
谁让杜海讲的那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明面上无法反驳呢——政工口领导让你做人谦虚、不要午餐喝酒、不要炫耀白专。这些话,每一条理论上单独看都没错。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快下班,老爹思忖着要不要稍微早退几分钟,去厂门口姚老头的小馆子先打招呼、占几桌。
姚老头的店,是厂子周边一公里内,口碑最好的私房馆子。女儿考上浙大,庆功宴怎么也不能掉了份儿。
只可惜,要不是杜海的阻挠,本来可以托厂里招待处的小灶解决的。
正在这时,顾敏轻车熟路地一溜烟冲进了他的办公室。
看到女儿突然来了,老爹也是一愣:“敏敏,你怎么来了?”
“弟弟考上外交学院了!他正楼下停车呢!我先跑上来报信了。”(自行车)
“外交学院?那是什么学校?”老爹不懂行,还真没听说过这所虽然牛逼、但招生规模小得可怜的学校。
不过顾敏解释问题的口才,显然非常深入浅出:“你别管它什么学校。录取分比清华北大还高20分呢,毕业了包进外交部!”
一句“分数比清华北大还高20分”,瞬间引爆了办公室里所有人的情绪。
在这个朴素的时代,懂大学背后的学术实力的人,毕竟是千里无一。
想跟大众解释清楚自己的学校如何牛逼,对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人民有人民的朴素判断方法,他们只知道,分数越高的大学越牛逼。
第033章 于无声处装十三
杜海跟柴峻岭对坐无言,面前摆着一张板桌、几碟小菜。
还有一瓶16块钱的茅台。
只可惜,人心情糟的时候,珍贵的茅台喝到嘴里都觉不出味儿来,反而还嫌寡淡,不如二锅头厉害。
杜海收柴峻岭的电视机,这是半年前的事儿了。
但是,自从取消推荐制、恢复高考的政策下来之后,杜海也没有立刻考虑退赃。
毕竟,柴峻岭的儿子也是有可能凭自己实力考上大学的。
如果最后结果皆大欢喜,杜海心中未免没有彻底昧下电视机的想法。
反正柴胡要是一辈子前途无量、柴家也就不缺这一两千块钱再去托什么关系,说不定愿意在他杜副厂长身上长线投资。
为此,最近这三个月,杜海可没少在别的方面给心腹走狗行方便:
教育部有动向后,第一时间打听内幕消息偷跑复习;
安排厂办中学最好的老师,下班后单独给柴胡补习。
听说沪江有一套高考秘籍级别的辅导书,他也第一时间帮柴家弄了一套。
别的小手段还有不少,甚至连考场信息,杜海都动用自己的能量,提前帮打听好了。
只可惜,柴胡实在不是读书的料。
浩劫期间野惯了,这么好的条件,照样连大专都没考上。
这就逼着杜海考虑退电视机的问题了。
78年的干部胆子还没那么大,不敢事儿没办成还收几千块钱礼物。
不过具体怎么个退法,退多少,就要好好坐下来谈谈心了。这也是杜海这两天那么照顾柴峻岭情绪的主要原因,还不得不纡尊降贵坐下来跟对方说好话喝茅台。
谁都不容易,那台电视机,是柴峻岭从六年前听说国家出了“推荐制上大学”的改革后,就开始省吃俭用攒的,全家五六年的血汗钱积蓄,就只换了个电视机。
“小柴,你也别急。这事儿从长计议,孩子考不上大学,我也有办法弄编制,等办公室发洗澡票的老李,再过两年就退了,到时候让你家那个直接进办公室好了……”
“砰~”
杜海咪着茅台给下属敬酒,正把安慰的话说了大半,结果办公室的门突然就开了,打断了他。
“谁不长眼呢,没敲门就进来!”杜海很是愤怒,头也没回就一句骂过去。
“我,听说厂里子弟出息了,一时高兴没注意。”来人倒是一点都不生气,还很谦虚检讨的语气。
然而听到这个声音时,杜海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他在半秒钟之内调整好面部表情,连忙堆出一副笑脸:“陈厂长,是什么大喜事儿呢,把您都惊动了。都怪我消息不灵通,还得您说来让我高兴高兴。”
原来,推门进来的,正是正厂长陈思聪。他身后竟然还跟着生产口的秦辉,还有一伙中层干部。
陈厂长瞥了一眼桌上的茅台,却是面无表情。
杜海这时也顾不得了,连忙把锅推给下属背:“厂长,刚才是小柴因为儿子没考上大学,心里不舒坦,找我聊聊。求我陪他喝闷酒。我也是想着团结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