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几个小时字,眼睛就会酸涩胀痛。
顾骜本来在闭目养神,被韩婷强行撑开眼皮子灌眼药水,难免一阵眼泪横流,然后就只能紧闭一会儿,睁不开来。
他起码几分钟看不见,也就彻底失去了反抗能力。
黑暗中感受到几分温润濡湿。
“会不会太快了?我这样什么都看不见躺着……”顾骜含混嘟囔着,升起一股不敬的内疚感。
他在韩婷面前,向来还是很敬爱和拘束的,从来都不会玩花样。
“别说话。如果你不希望我觉得丢人,就安静点!”韩婷音量很低,但坚定、不容置疑。
顾骜被直接激起了略微的负罪感:“其实,你也已经那么有钱了,跟我这样一个有两个女人的男人凑合,不委屈么。”
“有什么委屈的,你以为香江那些富婆花了钱,找到的就是专一的?那种货一个个还不知道伺候过多少女人呢。你最多不如专业人士帅,但比他们干净阳刚有魅力有能力有男人味,我有什么亏的。”
顾骜愕然,这么一想,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他真是傻,曾经劝韩婷另找出路过点好日子……现在想想,只要韩婷没打算再婚,那番话就真是害人。
做人还是要干脆果断。
第414章 人情归我收,仇恨你来拉
第二天凌晨,顾骜是被一阵电话铃声吵醒的。
那是凌晨3点多钟,简直令人发指,低血压综合征和起床气爆棚。
顾骜揉揉脑仁,摇摇晃晃走向电话机。
这特么肯定是国内打来的电话,才会有这么奇葩的时差。
“我找顾骜先生。”对面的声音第一句显得有些拘束。
“我就是。”顾骜挠挠乱发。
然后对方立刻轻松起来:“哦,小顾啊,我老包啊。没打扰你休息吧。有个急事儿得跟你商量,我也知道你有时差,但再晚领导都下班了,我不好汇报工作。”
顾骜清醒了两秒钟,意识到是包局长。
“包叔你说——其实你下次要是打这个号码,最好对应你们那边上午打,说不定我还没睡。这儿是美西时间,比美东晚三个小时,我现在是凌晨3点多。”
对面的包局长微微一噎,有点不好意思。
包局长也算是懂点外事工作的,但因为此前国内跟美国佬打交道,多年都是对华生顿的政客们、乃至华尔街的企业巨头的时间,所以脑子里习惯了12小时的时差。
如今第一年跟硅谷的新兴巨头打交道,就忘了考虑美国国内并不是都用华生顿时间的。
他问到顾骜在加州的号码,直接就打过来了,本以为已经够礼貌、会逮上顾骜6点多起床,谁知是半夜3点。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以后注意。”
“没事儿,您是领导,我就随口一提。”
包局长一点都没有拿架子:“你现在都停薪留职跟基辛格念书了,还谈什么领导,说正事儿:前天外交部那边、给咱部里转来一个驻美使馆发回的申请函。抬头都是摩托罗拉、德州仪器什么的大公司,他们希望跟……天鲲传媒一起在华举办IEC学会电磁兼容分会的全球首届行业技术标准制定会议呢。这事儿你肯定出了力吧?”
顾骜:“其实我只是适逢其会,是原先部里出去创业的韩婷韩老师,劝我建议那些美国日本大公司同行,去中国开会的,说这也是一幢政绩。对了,她的汉乐电子,也是与会单位嘛。但是,我真没能力影响那些美国人决定具体去中国哪个城市开,这事儿我也是无能为力的。对了,他们的意向,是希望去哪座城市开?我都还不知道呢,当初我就是给了他们一点介绍资料,他们了解了中国的情况后,自己关起门来讨论的,我都插不上话。”
包局长听了,因为信息不对称,倒是丝毫没有怀疑:“原来是这样,那我现在告诉你,那些美商的意向是在沪江开研讨会,以尊重作为发起单位的港资企业。你这段时间……有空么?基辛格教授那边课忙不忙?要是请个假什么的,不会有恶劣国际影响吧?”
包局长最后两句话居然很没底气。虽然顾骜曾经是他的下属,但现在毕竟是基辛格的学生。那尊大神搬出来,如今中国凡是混官场的,绝对没人敢轻视。
顾骜听了,内心暗暗好笑:“您有事就说,其实我也忘了告诉你们,教授最近对我的学业有专门的调整——他本来明年就退休了,为了把我带毕业,愿意延迟退休半年。所以想弄个轻松点的课题,让我参与他的收山专著《论中国》,只要按时交稿,请假是没问题的。”
顾骜的博士学位课题内容,外交部那边其实已经知道了,因为之前请示过。
但电子工业部是另外一重体系,显然没有关心过这事儿。此刻顾骜第一次提起,包局长才知道。
“基辛格教授为了带你、特地延迟退休半年?”包局长肃然起敬,上下牙齿都打假了,“那……那要是真方便,你近期抽个空,回来跟部长和我汇报一下情况,这边好做国际学术会议的接待筹备工作。”
“没问题,我这两天就回国!”顾骜假装犹豫了一下,才满口答应。
计划通。
顾骜在刚才的对话中,之所以把韩婷推到前台挡枪哦不是分享声望、并且假装无法影响摩托罗拉/德仪/索尼们的决策,为的就是不担责任和仇恨——
80年代国内各大城市的地方保护很浓厚,封疆大吏都想给本地捞好处。这种让全球主要移动电子设备巨头齐集一堂、开国际技术标准学会的露脸事儿,那绝对是要杀红眼抢破头的。
虽然这不是直接招商引资,可万一哪家电子巨头觉得这座城市环境不错、人力便宜土地随便要、大学和人才储备也行,然后稍微弄点合作……简直吃用不尽。
说不定国家本来没打算开放某些城市当第二批计划单列市,可听说那么多巨头外商有意思,政策都能为之微调。
如果这事儿最后对外公开就说是顾骜拍板,虽然获益的省市领导会承顾骜很大的人情,可其他竞争者就得罪了。
这是没必要的拉仇恨嘛。
还不如对外说是洋大人决定的,真到了操办的时候,关起门来跟受益地方的人说:这事儿其实是哥帮洋人定的。
那就人情好处顾骜自己收下,仇恨值让洋大人去扛(也没人敢恨洋大人)
挂断电话时,韩婷其实已经醒了,并且拿过毯子给他披上。
顾骜握了一下对方的手:“白天我带你去硅谷附近转转,参观一下吧。你来旧金山这些日子,一直在忙正事儿。晚班的航班回国。”
“我都行,自己小心,别累着了。”
……
中间的舟车劳顿中转,无须赘述,一天半之后,顾骜辗转先到京城,第一个就先拜见了包局长。
“呦,顾处长回来了。”
“小顾,美国回来了呢?”
还没走到包局长的办公室,刚进楼里,一路上就被很多曾经的同事围观了,不少人比他高一级甚至两级。但无论是副厅还是正厅的前同僚,没一个在他面前托大的。
谁都知道,顾骜这次深造本身,就值升一级了,作为地球上唯一一个跟着前国务卿读国际关系的中国研究生,博士学位拿到的那一刻,只要顾骜想回来当官,瞬秒直升副厅是必须的。(可惜他赚太多钱,而且影响力也收不回去了,已经没法上岸)
而且,这些人似乎都得到了一些风声,知道顾骜这次回来,是为部长带来了多大的政绩利好。
“诶,好,吴局好,对了,秦国纲秦局呢?他怎么不见,原先他不是跟你一起的么?”顾骜一个个人情应付,举步维艰。
被他搭话的人听到这问题,还摆了一副神秘的表情:“你不知道吗?老秦明降暗升了,表面上给英国人一个交代,上个月撸下去了,不过这两天已经去XX重工当厂长了,正厅。”
顾骜作恍然大悟状。
好不容易摆脱这些人,顾骜走进包局长的办公室。
“局长,我回来了。”
包局长满面春风:“回来了呀?一上午部长都给我这儿问了三次了,走,直接去部长那儿汇报吧。”
说着,包局长就一把拉了顾骜的袖子出门。
到了正主那儿,免不了又被一番嘉许、狠狠地摇晃握手。
“小顾呐,我就说你是个有能耐的,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总要弄点惊天动机的大新闻出来。这才三个月没见吧,又整出那么大动静来。跟基辛格读书都能读成这样,不简单呐。”
“部长您过誉了,我是适逢其会,适逢其会。您也知道的,我原先稍微搞了点副业,对电子技术有点兴趣。自从部里调整了工作,我浑身都是劲儿,天天就想着怎么能为咱的电子事业添砖加瓦。”顾骜不要钱的谦虚话倒开水一样往外倒。
“我相信,别人这么说是虚伪,你小顾这么说,那就是真的。来,坐下聊……”
(以下省略若干与高层汇报)
“……总之,情况就是这样的,这次学术会议办好了,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吸收外国先进技术有重大的好处,还能为国家后续在争夺国际电子科技技术标准制定权方面,夺得第一个跳板。”
顾骜最终如此总结。
他刚才的汇报最后阶段,强调了这个“国际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的问题,嗯,大致就跟后世人了解的“华为高通投票之争”差不多,但就严重性程度来说,通讯编码规则因为是必须通用的,所以制定权特别值钱。其他电子技术标准,不一定非生即死,所以也没那么严重和值钱。
但不管怎么说,他也让部长和包局长又更放远了一些眼界——因为82年的国内,哪怕是部门高层,也很少注意到“国际技术标准制定话语权”的问题,大家在操心的还是如何吞下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没空想那么远。
“原来这事儿还有这么重大的额外意义,这倒是一开始没想到的……”部长捻着下巴沉吟,“那我们更要做好接待主持工作了。小顾,这事儿部里就不直接出面了,因为毕竟你也说了,外国人比较习惯又行业协会出面牵头、不喜欢有政府介入。这次的举办城市,既然外国人希望在沪江,那就沪江。我找上面再请示一下,批一些文件下来。国家就不出钱了,你就靠港资与会单位去筹资,把这事儿办好了,需要地方上配合的,咱靠文件解决。其他周边城市要承担一些接待分流工作的,只要按经济规律办,也不会难为你的。”
“部长您放心,一定不辱使命。”
开学术会议的招待费、旅游费这些,顾骜当然是出得起的。但他欠缺的是在国内全权操办的大义名分。这种事情,如果有电子工业部出面背书、通过文件承诺相关的事儿交给他,他才好下手。
至于地方上,需要配合的倒不是很多,反正外商来开会,该给的钱都是要给的。最多可以拿着文件和钱、提前让地方上对旅游业接待设施/硬件进行一些整改。
如果没有红头文件,就算他拿着钱去求地方上整改酒店、娱乐休闲场所,地方上也不一定愿意听从的。
毕竟这些都是都是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嘛,就算是资本家给钱经营,也要考虑影响的。
第415章 VIP待遇
此后几天,顾骜就踏上了南下筹备学术会议之路。
第一站先到沪江。
沪江毕竟是全国经济第一的直辖市,级别很高,比一般的部还高。
顾骜如果拿外交部或者计委、经贸部这样的大部委的文件来,或许还能让市里的最高领导亲自重视。
不过,既然他拿的只是电子工业部的文件请求地方协助。那么,最高也就只有见一面分管科教文卫工作的副职。
一下飞机他就去市府拜码头。
“×市长,非常感谢你们能支持我们国际IEC学会、电磁兼容分会的工作。”
顾骜是以“IEC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发起理事单位”的身份,跟对方接触的,只不过手上同时拿着电子工业部的函。
领导倒是没有官腔:“客气了,小顾同志,你这就见外了,我记得前年就见过你啊——对,就是那次,首长到414招待所,视察西郊宾馆改建开放工作,你不就在场吗!后来首长给包船王的父亲题词‘兆龙饭店’,你不也被提到嘉奖了嘛。”
顾骜尴尬一愣,赔笑道:“您的记性真好,确实见过。我刚才没敢贸然提,怕您觉得我套交情。”
“怎么会是套交情,那都是实打实的为国做事,被人记住是应该的。”领导说着,一挥手,指着侧面陪坐的一个局长。
“呐,小梁跟你也是老相识吧,最近我们这边班子调整,文旅合并了,都归他管,具体的工作,让他配合你。只要外资出钱,想怎么建设、提高接待标准,都行。如果还要科技局和本市的电子企业配合,你再直接联系我,我帮你协调。”
顾骜连忙跟对方握手:“梁局当然认识了,建兆龙饭店、拍《沪江滩》的时候就合作过的了,梁局长的敬业,我也是早有深刻认识了。”
梁局满面堆笑:“别客气,叫我老梁就行。说到底我还得感谢你呢,要不是你当年帮忙奔走周旋,兆龙饭店也不能这么快盖好。要是兆龙饭店没盖好,这次的接待工作,中央肯定丢给粤州咯。”
兆龙饭店是如今沪江全市除了西郊宾馆之外,唯一一座全部房间都装空调的酒店。也正是这座酒店的完工,才让沪江有了举办这样重大国际会务的硬件基础。
否则,只能退求其次、指望粤州那些每年举办广交会时接待外商的酒店了。
所以沪江的旅游部门管理层,对顾骜还是很感谢的。
“梁局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兆龙饭店现在已经营业了么?”顾骜问道。
梁局拍胸脯:“装修已经快好了!再散散味道,马上就能试营业!我看文件上说,那个会议是明年年初吧?绝对不耽误!”
兆龙饭店是80年年初批下来的,也就是《沪江滩》开拍的时候,两年时间造完20几层楼的高档酒店土建部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神速了,毕竟“特区速度”现在还没提出来呢。
再用半年多水电安装、内部装修,已经很给力了。
因为酒店取代了历史上沪江华亭的地皮,所以是在火车南站附近、锦江乐园不远,接待外宾很不错,还适合外宾坐火车短途游一下——沪江市内只有外滩的老式华丽建筑,没什么自然风光可看,所以外国产业巨头来开会的时候,安排一下短途游还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是去姑苏还是钱塘,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一点,顾骜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此前国内的接待经验也证明了——尼克松和基辛格当年来华谈判,沪江就只是最后正式宣布公报的地方。中间2月26、27两天谈判的时间,还特地把总统国务卿拉去钱塘的花港观鱼某神秘疗养院住下。
就是因为沪江确实没有风景名胜可游览。
所以,顾骜顺势提出一个要求:“梁局长,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到时候能不能让铁路的同志也帮帮忙,引进一辆高速一点的电车,也方便组织与会代表到附近城市观光。当然,组委会可以赞助一部分费用。”
当年尼克松来的时候,最后从钱塘回沪江走的就是陆路。
虽然理论上也能选择汽车,但顾骜考虑到83年年初国内治安可能不太好,是车费路霸最猖狂的前夜,还是火车专列比较安全。
梁局长稍稍有些为难:“铁路局是归部里管的,地方上说不上话呀。我尽量帮你问问吧。”
然后他就当着领导的面斡旋了几个电话。
要不是顾骜这事儿拿着部级的介绍函,还真没人配合他。但现在有着“不让中国人丢脸”的门面需求,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斡旋的结果,是组委会捐资买一个川崎重工的机车,120公里时速的规格,以后可以专用。(40万美元,不是新干线用的)。
而铁路局负责出资在半年内,把沪江到钱塘之间的180公里铁路复线、重新维护升级一下、提升电气化程度——反正铁路基建升级也不是为了开一两次会议,修好了以后也有用,所以铁路局自己出钱是应该的。
本来么地方上也想自己弄个大功率电车,但历史上国内如宝成线之类首批国产电气化改造,怎么也要85年之后。如今国产大功率电机车确实没有合用的,别的铁路局如果要快一点的电车,也得买川崎和三菱。
顾骜觉得这个领域没什么好担心的,反正动车高铁什么的另一个时空将来也搞得出来,不用他来开挂,顺其自然就好。
搞定了这事儿之后,梁局长还承诺:下半年把市里机场到南站、兆龙饭店之间的几条城市主干道好好修一修,该拓宽拓宽,该种树种树、整顿一下沿途卫生设施……
这些都不算额外开支,每年市政预算里面本来就有的,无非先修哪条路的顺序问题。
“实在是太感谢梁局的配合了。”一天的会谈之后,听完了地方上的配合,顾骜紧紧地握手表示感谢。
梁局很有风格地表示:“应该的,以后再有这种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国际会议,小顾同志如果再能影响外商决策、建议他们来沪江召开,我们一定更加配合。说起来应该是我感谢你才对,要不是你拉来了重要外宾,我们文旅部门苦心建设,也媚眼抛给瞎子看了。”
……
从有关部门出来,梁局坚持派车送顾骜。顾骜推辞不掉,也只好接受这番美意。
小车司机一开始以为顾骜是要去机场或者火车站,要不就是到下榻的酒店,但顾骜只是指了个复旦附近的居民小区地址,对方也不敢多问,就把他送去了。
顾骜本来下一步就是要回老家钱塘,继续为组委会的事儿奔忙。
但女朋友萧穗就在沪江,眼下又是暑假,他于情于理要过来看看。
对于萧穗,他内心还是微微有些愧疚的——当然了,他对米娜同样有愧,也分不出轻重。
这次回来,因为不知道跟领导要谈多久,所以并没有提前通知。
从市府到复旦附近,这短短的一路上,顾骜看到街面似乎不如三个月前出国时那么太平。当街闹事的人都不少,很多一看就知道是无业游民。
4月份开始,国家重点打击经济犯罪,很多擦边球的个体户和小私企都被取缔了,经济气氛为之澄净,但失业问题再次暴涨。
而治安恶化还没到最乱的临界,所以YD还没有来。
顾骜看着,就回想起刚才跟×市长和梁局聊完正事儿后、那俩人真情流露的感谢之意:
沪江的情况,其实相对外地还算很不错了,而且比另一个时空历史同期也要好不少。
主要是因为顾骜改变了历史,在80年年初就帮中信信托做局、加快了日元债融资进程,所以让宝钢和仪正化纤这两大项目的一期工程提前了两年,改变了原本要拖到85年投产的命运。
宝钢一期上马,加上拖家带口和各种配套,估计让沪江市多了20万人口的就业机会。
当时的粗略社会统计,平均多100个就业,就能少5个刑事犯。毕竟中国人还是比较能忍的,有饭吃就很少有人坚持铤而走险。
20万人就业,明年YD就能少掉几千个重犯吧。
地方领导对顾骜的感谢,显然是出于这个考虑。
他们聊天的时候还提到,如今国内治安最好的,估计就是隔壁江南省的杨州了——因为杨州地方不大,过剩劳动力也不如其他大城市多。
300多亿日元投资的仪正化纤一期上马,也是好几万的直接就业、数倍的配套拉动间接就业,不光是仪正小县城里的混界面闲人都能整肃招工,连杨州下面其他县的人都涌来了。
顾骜看了,心中也不禁感慨。
也算是一桩功德吧。
同时,他对伟人的路线之英明,也更多了一层认识——中国这块土地,靠农业只能养活4亿人,那是马尔萨斯陷阱的自然法则决定的。建国30多年了,人口早就从4亿变成了10亿,靠旧时代那一套再把人口塞到农村去、关内各省就只剩人均几分农田了。
所以还是要放开进城。这时候,稳定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一个创造就业的问题。
还是伟人看得最透彻啊。
随着沪江牌轿车在一幢四层筒子楼底下停稳,顾骜把心思从天外神游拉了回来。
他礼貌地向司机道谢:“可以了,师傅你回去吧,麻烦你了,代我谢过梁局。”
沿着梯走上楼,看着萧家的蜗居,顾骜内心突然觉得:他已经是亿万富翁了,还让女朋友住这种楼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仔细想想,他的身份彻底洗白下海,也才3个月。之前还没停薪留职,有钱也不敢高调,那也是没办法的。
现在想到还不晚。
尤其是走到门口,看着那没有门铃、没有猫眼、木质的房门,外面也没有钢铁防盗门。
再联想到刚才一路上看到的无业游民,顾骜不由对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安保措施有些担忧。
不管怎么说,如今把安全问题先解决了,是很有必要的。
第416章 实时自传纪录片
因为没有门铃,顾骜只好直接用敲的。
“谁啊。”
“穗子?是我!”
里面立刻传来凌乱的脚步声,然后“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