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当大佬-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纨:“警长先生,你说你今天拿到的凋令是调查非法移民的,你凭什么检查我的私人物品?你不会觉得手提包和化妆盒里藏得下大活人吧!且不说,这艘船是美国领土,你本来就没有执法权!”
  拉格朗日一愣,蛮横道:“道理一会儿再讲吧。”
  “那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我是驻美国的外交官,是驻美使馆的二等秘书,我今天是接受一个商界认识的朋友舒尔霍夫先生的邀请来观礼的。你敢再动一下我的东西,可就不仅仅是越境执法了,而是越境到美国境内、伤害在美国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使领人员。”
  叶纨的语气,已经可以滴落冰锥,说着,她还拿出了几张产权证书的副本。
  上面明明白白印着,这艘“卡萝拉冷美人号”,是登记于西雅图的、船主为美国公民舒尔霍夫的游艇。
  同时,叶纨还在旁边帮他们把查到的国际条约也摆了一下,清清楚楚告诉他们,根据美加之间的边境管理补充条约,凡是登记在边境城市的美国游艇,可以不经审批到临近的加拿大边境城市水域航行和停留。
  当然,具体哪些范围能去,哪些范围不能去,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条约是规定得很明确的。
  但西雅图的船肯定是可以合法来温哥华及下属全部郊县、弗雷泽河中游各地的。
  就像《看门狗》上,艾登皮尔斯开着快艇去密歇根湖口的圣玛丽苏转转也没问题。和平年代的话,底特律的船去多伦多晃晃,也不会跟《底特律变人》上那样被扫射。
  “船主真的是舒尔霍夫总裁?不是中国人?”
  “这个女人真的有外交豁免权?”
  船上的加拿大人彻底傻眼了。
  这已经没法一意孤行了,再搞下去,哪怕最后事情平了,整个温哥华皇家骑警和CBSA从上到下都要被撸掉。
  那可是在美国公民注册的边城游船、也就是100%毫无法律瑕疵的美国领土上,侵犯在美国享有外交豁免权的驻美外国使节!
  拉格朗日面如死灰,只能先止损。
  首先,他不动声色地让下属把所有显眼的、已经控制起来的摄像机胶卷都弄掉、曝光破坏。
  然后打着官腔申辩:“那我们至少要把那位疑似保镖的暴力分子带走。他没有外交豁免权,而且涉嫌枪杀,属于重刑事犯罪。这不是移民纠纷和不受欢迎的问题,刑事犯罪适用保护管辖。”
  从这点来看,作为警方的人,拉格朗日警长对于刑事法律管辖权适用还是比较在行的,涉外怎么处理都知道。
  只可惜,对于其他外交业务就不够熟练了,不然,也不至于因为这么一丁点不充分的证据,就贸然动手到这一步。
  叶纨也研究过法律,所以并没有反抗,只是人道主义地说:“他是自发性自卫,现在已经听从雇主的明示命令投降了,没有危险,你们要带走可以,但必须确保他得到治疗,我们会派律师保护他的合法权益。”
  她知道,拉格朗日无非是想审问一下这个保镖,让他出卖一下雇主,套出一点“我是被指使反抗的”之类的供词,减轻一下皇家骑警这次的错误——而他注定要失望了,因为他什么都不可能问得出来,真的没有人明示指使过。
  事实上,就算雇主指使他反抗了,也没错啊,雇主也不会坐牢的。美国法律本来就规定,私闯美国民宅和其他私人领地,警告后不停手可以开枪还击的。


第442章 四等马润发飙记
  噩梦比CBSA的拉格朗日警长预想的来得还要快。
  当天晚上,连中了两枪的皇家骑警拉普拉斯警长、以及另一名受伤警员都还没有苏醒,美国那边居然就已经有新闻媒体被惊动了。
  拉格朗日本来没有第一时间收看,他还在忙着讯问开枪的保镖约翰·康纳呢(该保镖的律师也到了,是保镖的雇主临时请来的)
  “头儿,已经什么都问不出来了。”最新一批车轮战讯问的警员离开小黑屋,颓丧地向拉格朗日警长报告。
  “目前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拉格朗日非常憔悴,所以没有精力亲自全程参与,只能听属下汇报。
  警员回答道:“约翰·康纳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俄勒冈人,32岁,八年前从越南战场上退役回来的,原先是个四等马润。据说回乡后因为国内的反战浪潮,一直不受待见,求职受挫,只能去接受委培再训练,改行当保镖,这几年换了第三个雇主了,年收入从三到八万美元不等。”
  拉格朗日警长听了这部分查到的人设资料,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80年代初,美国的保镖市场确实比较便宜,3万美元年薪可以雇佣到能力很不错、又负责的保镖了。但是这种情况到90年代就逐渐消失了。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越战后期美国国内反战声浪很高,人民又鄙视海量的退伍越战军人,所以就业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很大。那么多越战老兵找不到工作,都要签订一种委培协议进行当保镖的再训练,保镖明显供大于求。
  (委培协议就是一种公司负责培训你、帮你找工作,一旦培训完成,公司让你干啥就干啥,以派遣形式服务五到六年,派遣公司从劳务差价中赚回培训成本。跟后世企业委培大学生、帮交学费差不多性质。)
  而90年代后,因为美国没有再陷入那么大的泥潭(后来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又是新泥潭,但已经很后面了),美国打的仗基本上对人民生活影响不大,苏联又解体了,因此美国的退伍军人地位有所提高,保镖身价也就没那么贱了。
  “这么说,这个马润此次受雇之前,有可能是刚刚结束了委培服务期?你说他这六七年里,薪水三到八万美元不等,怎么会涨幅那么大?应该是委培期的原因吧?”拉格朗日警长如是分析。
  在美国,职业培训的委培模式,6年服务期是最常见的,后世很多大学生委培也是公司帮你掏学费、毕业至少为公司干6年。
  那人从越战战场退役回来已经八年了,如果培训期算一年,中间被劳务派遣6年,最后一年自由择业、有幸找到一个花大钱请他的雇主,不用被中间商赚差价,确实是挺幸运的。
  拉格朗日警长了解行情,知道凡是刚刚结束服务期的保镖,被高薪请走的话,忠诚度都会比一般的更高,很难指望他们出卖雇主。
  “如您所料,正是如此,所以我们什么都问不出来,只能放弃了。”汇报警员证实了他的想法,还补充道。
  “而且,那家伙的雇主应该是真的没有指使——那个四等马润已经直言不讳地供认了,有雇主身边的法律顾问人士,向他作岗前培训时,提到过相关国际法,强化了他关于‘船舶和航空器是一国自然领土的延伸’这些法律概念,还专门培训了与美国相关的边境管理条例、国际条约。他坚称自己是自发产生了保卫祖国领土尊严的念头,所以才开枪反击的。他还说,在越南的时候,美利坚的战舰开到哪里,哪里就是美利坚的领土,这种尊严不容侵犯——我请示了乌克维奇先生,他说那个四等马润的情况,属于典型的战后综合症、无法重新融入社会,被排斥,所以更加坚定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就是保卫祖国,遇到这种情况会有应激反应。”
  警员提到的乌克维奇先生,是局里的测谎和精神鉴定专家。
  拉格朗日全文听完,只觉得嘴里发苦,而后莫名地感慨了一句:“我怎么觉得,这个保镖的人设,那么像最近在拍的那部《第一滴血》里的兰博?也是越战爱国老兵,却被国内人唾弃,战后创伤综合症要靠保卫祖国来宣泄、并证明自己存在价值……该死!我们不会被《第一滴血》的制片方和发行方利用了吧?他们会不会是想炒热这样的新闻,来激起美国民众的舆论引导,反思越战无故士兵的心灵创伤?”
  想着想着,他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越想越有可能。
  邪恶的传媒资本家!为了制造一个大新闻,为自己的生意打免费广告,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要知道,被CNN加福克斯新闻频道追踪报道几天,就相当于价值百万美元广告费的曝光率了。
  那些做大生意的人,又想打广告,又不想掏广告费,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那就是制造一个大新闻。
  新闻的本质,是一种不要钱的广告。
  而好莱坞,是世界上为了出名最扭曲的存在,那里汇聚了全世界最挖空心思想红想搏出位的变态,这样一堆人化学反应出来的圈子,无论出现多丧心病狂的炒作狗,都是不奇怪的。
  甚至于要是自杀能制造一个大新闻,能火一把上头条,都会有无数洛杉矶底层会毫不犹豫去自杀,那就是一座为了博眼球而疯狂到绝无下限的城市。
  ……
  拉格朗日没有猜错,当晚的八点档,在美国,CNN和福克斯新闻频道,以及其他一些实时电视新闻媒体,已经开始报道这次事件了。
  用词都还挺夸张的,不过幸好没有出现标题档——因为标题档都是文字媒体用得比较多,电视新闻靠主持人哔哔吸引观众,标题没多大作用。
  而各大报社还没来得及反应呢,人家采稿编辑印刷拍板比较慢,因此第一夜的抢先报道风头,只能先让给电视台了。报社至少也要第二天一早的早报才能出风头。
  CNN:“一名美军退役陆战队员,在西雅图执行保镖任务时,为保护美利坚领土的尊严,拒绝加拿大皇家骑警越境非法执法,于今天上午在弗雷泽河上的一艘美籍船只发生枪战。目前造成双方三伤,加拿大皇家骑警随后登上美国船只非法执法,带走了有关人员。”
  福克斯:“据悉,当时的涉案现场,为电影《第一滴血》制片方Anabasis影业与拟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影业的宣发、代言签约仪式。
  涉案船只为宣发商美籍高管的私人游艇,注册于西雅图,是运送商务代表去温哥华边境水域进行商务谈判的。
  根据《美加边境管理条约实施细则》,上述情况毫无疑问可以认定为加拿大皇家骑警入侵了美国领土非法执法,美籍保镖是为了雇主的安全和隐私,对非法入侵美国私人领地、及侵犯美国司法主权的敌人进行合法反击。本台将持续跟踪报道事件最新进展。”
  另外,还有一些第三方的小电视台,为了博取收视率胆子更大,在收到了更详细的神秘爆料后,彻底抖出更多细节:
  “据悉,涉案保镖曾经在越南战场表现优异、作战勇敢,负伤授勋。但是回国后,因为战后创伤综合症,以及社会排挤问题,产生诸多心理障碍与不良反应。
  我们不禁要问:反对越战,究竟是应该反对发动战争的政客、还是殃及只是想保卫祖国、执行命令的一线士兵?
  如果我们的社会有更多宽容、少一点戾气,是否今天最初这应激反应的第一枪就不会打响?我们不禁要问,美利坚合众国究竟怎么了?吃亏的总是爱国者,我们不该陷入沉思么?这一定是体质问题!”
  因为不是黄金档最有名的节目播出这个问题,所以所有几个电视台渠道加起来,也就上千万美国人看到了。
  不过,这也够了,毕竟才第一夜呢,一千万已经不是小数。
  美国人都是大爷心态惯了的,美国欺负别人从来不叫新闻,要是美国被外国欺负了,那才是大新闻,肯定要轰动的。
  也幸亏82年没有互联网,所以喷子们暂时没法凝聚,否则恐怕一夜之间都能拉到一个几百万楼的骂加拿大白眼狼的赞贴。
  第二天一早,第一批早报报社终于闻风动手了。
  标题档们的战斗力瞬间显露无遗:《加拿大皇家骑警入侵华生顿州,退役陆战队员保卫国土惨遭治外法权俘虏》
  头条红字,唯恐普通市民看不清楚,无法促进报纸销量。
  连身在西雅图的顾骜,看了这份报道,都满意得不能再满意。
  哈维·韦恩斯坦这家伙,论炒作搞个大新闻的本事,真是逆了天了。
  这次的后续具体操作,顾骜为了避嫌,并没有亲自插手,他这两天,都在西雅图跟UTC的总裁/董事长谈笑风生联络感情、日日饮宴呢,有绝对的不在场和不遥控证据。
  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开始给哈维透了点风,说是要宣传电影和游戏,后续让哈维自己发挥自己操作的,顾骜什么都没干。
  不过,若非这家伙在炒作方面天纵奇才,历史上,他又如何把关系户的《莎翁情史》硬生生杀出一个血案、挤掉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斩获当年奥斯卡呢?
  能够Lobby出奥斯卡史上最大惨案的人,煽风点火兴风作浪的本事,那肯定是杠杠的呀。


第443章 谁当局长您说了算
  还没熬到第二天晚上,拉格朗日警长的办公室里,电话就被打爆了。
  先是温哥华市长,而后是来自首都渥太华的皇家骑警高层领导,最后则是加国的外交有关部门(CBSA是缉查偷渡客的边境警力,所以也接受加国外交有关部门的双重领导,这一点跟刑事和治安警力不一样。)
  意思只有一个:立刻放人,平息事端。
  温哥华市长:“混蛋!你们行动前怎么做情报工作的!连这艘船是注册在西雅图的、而且是美国公民名下的都没打听清楚,就仓促出动了!”
  皇家骑警总监:“什么?外交部的人直接下令让你执行的秘密任务?核查驱逐不受欢迎的人?那你们有遇到不受欢迎的人么?据我所知,你们口中的不受欢迎的人非常安分,这几天都在西雅图宴请UTC的奥克维尔董事长、跟对方谈笑风生呢!你们这些蠢货都干了些什么事儿!”
  加外部某些不知名人物:“这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吧,拉格朗日,我给你透个底,这事儿到你为止,不要再往上牵扯了。你就说是自己立功心切,证据不足就贸然行动了。你的待遇会有人想办法帮你保留的。刚才,黑格国务卿已经亲自就此事在美国国务院召开了记者会,并且谴责我们了。立刻,马上,收拾干净!”
  于是乎,前四等马润、爱国保镖约翰·康纳先生,在加拿大还没被扣满36个小时,就被无条件释放了。
  包括他的枪击问题,虽然不会被抹平,但也不得不交给美国法院管辖——美国国务卿亲自在谴责中提了这事儿,定性是侵害美国司法独立。
  因为,这是一起在美国领土上发生的枪击,怎么能交给加拿大法院和刑侦系统来管呢?这不等于美国丧权辱国、承认治外法权了吗?还是说承认那些美国领土不是美国领土?
  那可是只有螨清才能承认的呀,号称有领导自由世界国际义务的大美利坚,怎么能容忍这种奇耻大辱?
  一个马润事小,美国的司法独立事大,上升到这个高度,没人敢轻易松口的。
  何况黑格国务卿本来就不是什么亲英亲加、对小弟礼貌的外交官——人家就是指挥越战升上来的四星上将,军方背景。
  后来因为国内反战,再在部队里干不太受国民尊敬,黑格才托了基辛格的人情,通过先给基辛格这个“总统助理”当“助理”,最后爬到外交高层的。
  但不管怎么样,他肯定要维护自己曾经履历的尊严,强调美利坚的军人在越战中没有错,他们是爱国和执行命令的,必须护犊子。
  否则有人会说黑格忘本的。
  事实上,黑格做得更加到位。
  他甚至在约翰·康纳被释放后,亲自飞去了西雅图,迎接约翰·康纳入境。
  这当然是一种作秀,是政治人物为了自己的公众形象演戏。可以为他大大地博取好名声,显得“上将出身的国务卿不忘本,不放弃任何一个曾经的为国立功的下属”。
  嗯,大致就跟《第一滴血》电影里,那个迎接和力挺兰博的军方上校差不多人设。
  只能说现实有时候比电影更精彩吧。
  ……
  “真没想到,事情竟然真能闹成这样。加拿大人不是美国的奴才么,美国为什么会为了这点小事、高调惩戒自己的奴才呢?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内心应该知道不是多大的事儿。”
  舵鲣岛的行宫里,叶纨看完外界的报道,不由感慨万分。
  说实话,她一开始对于协助顾骜布置诱饵的效果,产生过相当程度的怀疑。
  她低估了布列塔尼亚人对顾骜的仇恨值,觉得有可能对方会慎重。
  其次,她也低估了美国人的反应激烈程度。
  顾骜好整以暇地开了一瓶香槟,给叶纨倒满:“美国人是需要加拿大这个奴才,但他们也希望加拿大能事事请示,做好一个直隶的奴才,而不是给奴才做奴才的奴才。
  美国人希望看到的,是布列塔尼亚人和加拿大人,都直属于美国的利益,尤其是在外交层面。而不是再搞一些私下投效的小动作,西方人可是有封建分权传统的,知道‘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他们会在乎这些的。
  所以,我只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迎合了美国人的利益,得罪一下加拿大人又何妨?再说了,我这几天可是在跟UTC的奥克维尔董事长拉交情,正儿八经处理商业友谊。
  奥克维尔是黑格的好哥们儿,就是他请黑格卸任国务卿后去UTC当负责公关的董事。黑格只要动了打听的念头,找到奥克维尔一对口供,我就彻底清白了。人总是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朋友的,这是先入为主的疑邻窃斧。”
  叶纨唯有叹服,然后把香槟给闷了。
  西雅图这地方,有钱人太多,水太深了。关键还是看会不会经营那些政商学三界穿梭的“旋转门”要人们。
  顾骜显然已经得其神髓,所以玩得这般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而她即使在美国做了两年外交官,估计人脉内幕都还没有顾骜清楚。
  因为叶纨只知道一些政界的人脉,对商界的互动穿梭很少了解。
  “以后能不能给我多讲讲这些内幕?比如美国国务院的那些高层,包括黑格国务卿,还有其他人,各自有哪些商界有钱关系铁的好哥们儿?我觉得我跟你一比,眼界还是太狭隘了,根本不算一个优秀的外交官。”
  叶纨这一次的服软非常诚恳,因为她是彻底、真心看到了差距。
  顾骜随性一笑:“那你其实有些舍近求远,你要是想知道这些,平时跟同事们多请教请教,他们知道的也不少的——比如你要是跟得到杨大使每天耳提面命,知道的肯定比我多。”
  叶纨苦笑:“我只是二等秘书!新闻联络处副处长!大使馆里比我高级的人好几十个呢,怎么轮得到我天天跟大使那样的人直接沟通汇报。”
  这个难度,跟让一个处长天天跟部长直接汇报工作,也差不多了。
  顾骜跟叶纨聊了一会儿,就有女秘书进来汇报:“老板,温哥华市的霍华德市长,通过奥克维尔董事长,希望求见您呢。”
  叶纨连忙换了个更端庄的坐姿。
  顾骜略一思索,吩咐:“不见,让舒尔霍夫出面。还想钓我的鱼,想得美。”
  顾骜当然不会中计落下嫌疑,不会给人“这事儿只要顾骜松口了,后续就没人继续炒作热度”的印象。
  对方要说服不给媒体进一步爆料,那也该去说服舒尔霍夫,说服哈维·韦恩斯坦,这样才符合逻辑嘛,显得顾骜撇清得很干净。
  女秘书依言而行。
  叶纨在旁边看着,更多了几分心得。
  她工作中,历来遇到洋人服软求饶的场合,还是比较礼貌的。当然,这也跟她没遇到过如此棘手的问题有关。
  看样子,以后要学顾同学那样原则坚定。
  半小时后,女秘书再次来回报,这次带来了舒尔霍夫。
  舒尔霍夫报告道:“老板,霍华德市长是来示好的,他说温哥华市警局的局长,以及边境管理局的局长,都被卸掉了。希望我们不要再炒作‘温哥华对好莱坞投资人不友好’的风评,如果可以答应的话,他们可以把两位新局长的候选人名单给您看,您觉得哪个比较顺眼,就让谁当局长。”
  说实话,这要是放在国内,区区3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那也就是县城而已。只不过加拿大地广人稀,所以已经算了不得的大城市了。
  国内,小县城的公安之类局的局长,或者说大城市里的区分局局长,也就是乡科级干部,不值钱。得罪了顾骜,随手撸掉两个乡科级局长,换上他看得顺眼的,也不算什么牛逼的条件。
  毕竟顾骜本身的人脉、级别、财力、商界影响都摆在那里。
  不过,温哥华人这次如此服软,显然是有其他重要考量——霍华德市长最怕的,是给温哥华留下一个“对好莱坞投资人无礼”的坏印象。
  如前所述,后世的温哥华,对于转移吸纳好莱坞淘汰的低端、低附加值产业,可是下了血本,而且也很成功,把好莱坞60%的低附加值环节都掏空了。
  娱乐业是温哥华的命脉,他们吸引的就是洛杉矶和香江的英才。
  这次的事儿,对于美加关系的影响,其实跟温哥华本地没什么关系,人家坐在市长的位置上,最关心的还是本市妾身的经济利益。
  “我怎么知道他们的诚意到底有几分?还是表面上服软,暗地里恨我恨得更深了?”顾骜给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舒尔霍夫答道:“霍华德市长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