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天鲲的电视广告设计非常真材实料,一改雅达利此前只放CG和宣传影片的华而不实,第一次采用了“直接在电视上播放/剧透游戏过程的操作画面”这种模式,好让消费者直接在电视上看到游戏的真实内容。
这种做法,在1983年的美国也是仅见的,此前绝无先例。
因为雅达利2600时代的游戏机,画面相比于电视节目而言,实在是太简陋了,那是一款77年投放市场的游戏机,能显示的也就一些光色斑块而已。所以六年来,雅达利是从来不在电视上直接放游戏过程画面的。
如今,因为6年来技术上的划时代升级,天鲲的家用机可以显示类似于后世任天堂FC上超级玛丽/魂斗罗一级的游戏画面,放上电视广告也就不丢人了。
这种广告模式唯一的缺点,就是广告费比较昂贵:因为每一个广告至少也要放30秒,并拿出其中至少15秒直播游戏操作画面,才能取信于观众。所以天鲲才在最初阶段就准备了200万美元广告费。
第一个周末的广告推广,加上此前的一些借此前新闻访谈热点引导出来的软文,至少有数以十万计的美国青少年和家长看到了这批广告,并且促成了大约数千台的首周末销量。
能急于试水的新玩家,普遍也都是玩家中的土豪,他们对于买游戏卡带自然也不会吝啬,几乎每个人都是把首批的几款第一方游戏卡带/软盘都买了一遍。
“数千台”的数字,在原先雅达利全盛时期,完全就不算个事儿。
因为雅达利去年能做到平均每周卖出八万台游戏机。
然而放在寒冬期,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了。
如今雅达利虽然还没倒闭,但它的家用机新机销售量,已经从去年的每周八万台,跌到了每周两千台,跌了四十倍。
也就是说,天鲲家用机虽然卖得也不多,却至少已经一举超越雅达利,正式成了“行业第一”。
这个第一来得太轻松,简直就是在无人之境跑马圈地。
有了新的“行业第一”地位后,就有更多的噱头可以炒作了。
顾骜花了不少钱,在美国那些类似于后世中国《计算机世界》、《大众软件》一类的杂志上刊登软文,鼓舞行业信心,宣称寒冬即将过去。
还惺惺作态说了很多要维护消费者/玩家权益、敦促行业自律的大话。俨然一派行业执牛耳者的姿态,先把“武林盟主”的大义名分坑给占了。
两份周刊一炒,加上首周末早期用户买回去后的实机玩耍、在同学之间显摆炫耀,第一周四个工作日酝酿一番后,天鲲家用机的热度再次上了一个台阶。
电子产品,从来都是潮流流行变化很快的领域。只要你有干货,确实有趣好玩能填补社交货币的盲区,传播速度比其他消费品快得多。
同时,天鲲家用机卡带版128美元、软驱版158美元的零售价,也还在美国主流消费者的承受范围内,他们赌得起。
5月28日,当第二个周末、也是中小学暑假开始的日子到来时,销量产生了一小波井喷。
全美单日最高出货量达到了1万8千多台,从周五到周日三天,全美累计卖出5万台,游戏卡带/软盘20万张,三天的游戏机/卡带总销售额,也突破了1000万美元。
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
时间进入6月初后,随着第一波“社交货币”购买需求的释放,日销量略有回落,不过销量最低的一天,也能保证至少在日销五千台以上,大多数日子都能保持在一万上下。
后续就需要玩家之间相互安利、暑假期间相互串门、约会玩耍,把这款游戏机的美名逐渐传播出去,然后才会迎来第二波的销量潮。
电子业界的杂志,还没注意到这个行业的复苏,他们还停留在收钱写软文的状态。
毕竟以这些媒体人的敏感度,对方热销至少一个月后,才认真对待、写专栏分析,也是正常的反应速度。
不过,同行往往比媒体人更加敏感。
天鲲在这个时间点的意外崛起,很快震惊了好几家同行。
第489章 历史书上没写到过的对手
6月1日,日本人的儿童节档期。
位于京都的任天堂总部,山内溥得到得力下属上村雅之汇报的噩耗。
“社长!天鲲娱乐的家用机,已经于上周在美国市场投放了!比我们之前的预期还早一些。”
山内溥有所心理准备,所以他只是微微一惊。
惊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那点时间差。
“那么快?顾骜这是疯了么?雅达利的寒冬还没过去,而且正处在重灾区,这个时候杀进去,不是会被认为是沆瀣一气的烂货、被美国消费者的不理智情绪波及么?”
山内溥颇为不能理解的自言自语。
任天堂的FC虽然还远没有到能够完成研发、投放市场的阶段。可这不代表山内溥对美国市场走向的观察有所放松。
他基本上还是每周都要听取一次汇报的,甚至会问美国那边的咨询公司、市场调研公司买取调研报告,了解每个月的市场销量统计变化情况。
83年没有互联网大数据,市场调研公司们的咨询报告,就是相对快捷的同行数据统计渠道了,不过这些渠道的统计数据滞后至少半个月还是无法避免的。
一般情况,都是笼统的新品发布信息先到,过个半个月才能拿到真实销量统计。
山内溥对于“从2月份到4月份,雅达利2600游戏机全美销量,逐步下跌到每周2000台”这个行业大势,是了然于胸的。
所以,他深知消费者愤怒情绪波及的威力。
上村雅之不敢当面反驳社长,只是旁敲侧击地汇报:“不过,天鲲娱乐从去年这个时候,就已经在抨击雅达利的行径,并且试图在营销作风和设计作风上与对方的风格划清界限——说不定,美国消费者能因此明辨是非,被灌输‘天鲲和雅达利不一样’的认知,从而在寒冬中对这个特定品牌保留几分额外的信任?”
山内溥嘴角的法令纹抽搐了一下,显示他的情绪非常不能接受这个结论。
“没那么简单的,顾骜无非是一厢情愿罢了,要我看,他是舍不得暑期档这个旺季,非要赶着出货——美国人的青少年娱乐消费市场,一年也就暑期档和圣诞档两个最热的档期。顾骜肯定是觉得圣诞档太耽误事儿,连我们这些潜在竞争对手都能赶趟进场了,所以行险先行罢了。要我看,他这三个月也就是帮整个行业热热场子,叫嚣叫嚣家用游戏机市场已经复苏,自身出不了多少货的,最后,还是为价廉物美的同行做嫁衣。真正分出胜负,最快也到今年圣诞档!”
上村雅之无法叫醒装睡的社长,只能顺势问道:“那我们的安排要调整么?”
山内溥:“当然要调整!让研发部全员三班倒加班!我要看到十月底之前,FC就在日本国内市场上市,然后加紧搜集早期版本的BUG反馈、设计优化意见,立刻调整后,把改版机在圣诞季投放到美国市场!”
上村雅之闻言大惊:“社长!这个日本本土市场上市计划,比原先的开发计划起码再提早了一个半月!本来说好的是圣诞季攻日本本土市场、明年再进入美国市场的!这样一来,我们投放到日本本土的机型,很可能会出现BUG较多、设计缺陷来不及精益求精排除,极有可能损害任天堂品牌在本土的公信力!您这是在拿日本玩家的热情当小白鼠,用他们充当测试工程师,为美国消费者趟雷啊!靠这种办法缩短研发末段的调试/测试周期,这样真的好吗?”
众所周知,一款电子产品,如果把系统兼容性和复杂情况下的压力测试都省掉,先小规模投放市场,让消费者当小白鼠来测试、然后由客服多听各方辱骂、把反馈意见搜集起来,那确实是一个缩短研发周期的妙法。
因为投放市场后,你可以有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帮你测试,远比你公司里养几百号按照CASE往下严密排查的测试工程师都给力。
更何况,如今的任天堂是养不起三位数规模的测试工程师的。
但弊端也非常显而易见,拿消费者当小白鼠,太败人品了。
谁知,山内溥却一拍桌子,下定决心:“我们要相信日本消费者的爱国情怀!虽然我们拿他们当小白鼠、换取尽快拿出严密测试调整后的完美版供给美国人,但是本国国民是会相信我们的。
只要我们在美国打开了市场,然后让国民知道‘我们任天堂的质量在美国都是被美国人有口皆碑的’,那么继续坚持说我们早期型不好用的小白鼠消费者,也会被国民说成是不爱国、黑国产品牌。
反正我们现在的关键争夺点在美国市场,那里竞争激烈,我们才需要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他们。在日本,任天堂还没有竞争对手,就算我们暂时牺牲一下日本消费者的利益,那也只是权宜之计,日本人难道这点觉悟都没有,不愿意为日本品牌杀向世界做出一些牺牲吗?他们的昭和魂在哪里?”
社长都这么说了,上村雅之还能怎么劝谏?
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
“等一下。”就在上村雅之即将离开社长办公室时,山内溥最后喊住了他。
上村雅之:“社长您还有什么吩咐?”
山内溥:“加紧研发的同时,情报工作也不能缓。美国市场那边的销量数据、市场调研统计,要比原先更加急搜集——嗯,问那些咨询公司买数据报告的频次,再提升50%!”
上村雅之一惊,提醒道:“社长,这就意味着我们问他们买咨询报告的费用也要上涨50%……据我所知,公司目前花在市场调研上的咨询费用,已经超过每月五万美元。”
“那就花每月八万美元!”山内溥铁口直断,“这是特殊时期,持续不了几个月的。钱要花在刀口上。”
“是,社长!”
……
一切按计划行事,短短十天之后,山内溥就拿到了他想要的又一份市场调研数据。
而且,让他很诧异的是,这次居然不是他手下那个说话比较圆滑的上村雅之来报告的。
而是不太会社交的技术宅、横井军平越俎代庖。
这让山内溥一下子就有点不详的预感。
跟下属多年的相互了解,让山内溥知道,上村雅之是个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如果上村雅之设计搪塞、把汇报机会让给横井军平,那多半不是什么好消息。
“社长,这是最新一期的天鲲游戏机销量。”横井军平面无表情,公事公办。
山内溥深吸了一口气,做好思想准备后再展开。
“什么?截止到六一的时候,天鲲其实已经累计销售出10万台游戏机了?这怎么可能!这可是游戏机行业寒冬啊!说好的美国消费者对游戏机行业整体失去信心、唾弃呢?”
山内溥是最知道这个寒冬有多深的。
举个最简单的铁证,任天堂家的游戏机,为了打入美国市场,甚至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游戏机,而要叫FC,全称,Family puter,换言之,那就是要伪装成家用电脑,不让人知道是游戏机。
同理,顾骜的天鲲娱乐,也把游戏机叫做Play puter,同样借了电脑的名义虚晃一枪。无非是顾骜的底气比山内溥稍微足一点,所以敢加个带有娱乐属性的PLAY,打打擦边球。
在这样一个游戏机都以身为游戏机为耻的时代,顾骜居然卖出了这么多?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还有谁?
说好的寒冬至少一整年呢?
那些从雅达利抛掉股票后、信誓旦旦唱衰整个行业、为自己的抛售行为制造合理依据的前雅达利投资者们呢?他们说的话都是放屁的么?
还是说他们奶了那么多口,都不如顾骜反向一口法力无边?
而事实上,就在山内溥觉得震惊的同时。
包括雅达利出事前的总裁达达尼尔、以及提前被架空的雅达利创始人布什维尔,他们的震惊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山内溥。
他们更早就在美国的有关媒体上,发表过了不看好天鲲娱乐发布新款的言论。
“我认为,在这个消费者信心被伤害的时刻,贸然推出新款并不是理智之举。整顿行业规范、别想着跑马圈地把消费者当傻子,才是当务之急。”
这段话,就是雅达利的达达尼尔总裁,在某个不知名的美国小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上说的。
他的名声如今已经臭大街了,CNN和福克斯这样的牛逼电视台当然不会请他。但美国的媒体行业竞争如此激烈,总有想要语出惊人剑走偏锋的震惊部电视台愿意请这些有恶名话题度的人哔哔的。
如果赌对了,电视台就能收获收视率和关注度,赌输了也没什么损失。
结果,随着天鲲娱乐的市场反馈答卷交了出来,达达尼尔再次承担了反奶谁谁不死的笑柄,有一次扮演了跳梁小丑。
布什维尔的言论稍微中肯一些,所以受辱程度不深。
这两家的出丑细节,也被包含在了行业调研公司的报告里——毕竟收了任天堂八万美金一个月的咨询费,总要尽量多给一些干货的。
山内溥看完后,久久无语。
顾骜这家伙,太可怕了。
似乎,寒冬并不是行业的寒冬,而是其他人的寒冬。是那些人不行,不是行业不行。
如果山内溥能穿越时空,看过真子弹的《叶问》。
那么此时此刻,他脑内一定会脑补出一副叶问干挺对手后,对手一脸悲愤叫屈的画面:
“好!今天北方拳输给南方拳了!”
而叶问则伸出一根手指头嚣张宣言:“不不不,这不是南北拳的问题,是你的问题。”
强行逼迫自己安静下来之后,山内溥认认真真把调研报告的每一个细节都看完,最后赫然注意到报告结尾的一条简讯:
“世嘉公司宣布将于6月底之前,推出该公司的首款家用游戏机,SG…1000。”
“连世嘉都赶在我们之前发布家用机了?这是为了赶顾骜造势出来的风口,跟进捞用户么?”山内溥觉得形势愈发严峻了。
第490章 狮子搏兔,亦尽全力
听说世嘉公司这个横空出世的对手、杀入家用游戏机战局时,不光山内溥感受到了巨大的严峻,连顾骜都非常意外。
这一天,大约是6月15日。
世嘉当然是一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游戏机公司。
但是,顾骜前世还真不知道,世嘉加入家用机市场的竞争,竟然如此之早。
他一直以为,世嘉是90年代才崛起的。
顾骜前世作为一个80后,在小学快毕业那几年,以及初一大部分时候,还颇为世嘉的16位MD游戏机抓狂过——
他依稀记得,那大约是95年到98年之间。当时在大陆,任天堂FC游戏机、乃至山寨FC的湾湾胜天、国产小霸王学习机,都已经过时了。上面的游戏性能太差,卡带也都没有记录电池,也玩不了RPG类角色扮演游戏。
而索尼的PS初代,虽然在日本已经上市了,在中国却还不普及,直到97前后,索尼PS1还得去游戏厅才能玩到,大约一个小时4块钱,能自己买得起PS游戏机的,在97年绝对算土豪了。
在这个空档期内,世嘉的MD游戏机,着实填补了中小学生们的空白。
那上面的《大战略》、《三国志5》、《大航海时代2》、《梦幻模拟战》,都为“买不起PS和电脑,又想玩可以存档的日式大型RPG游戏、战略战棋游戏”的玩家提供了福音。
以至于后来顾骜穿越前,都还经常在WIN7的电脑上,用MD模拟器玩那些中古角色扮演。
世嘉在16位游戏机时代,无疑是成功过一把的。在90年~95年之间,一度有过跟任天堂和索尼叫板的资格。
直到后来索尼PS出现,跟任天堂反复巨力洗牌,把行业第三的世嘉洗得连尾灯都看不见了。
大致就跟加多宝与王老吉血战,把和其正洗得消失不见一个戏码。
98年之后,趁着PC时代的到来,世嘉认清形势,就洗心革面不再搞硬件,专门专注于开发游戏本身,倒也颇做出了不少牛逼的游戏,《全面战争》这些系列都是脍炙人口的。
“世嘉怎么会这么早加入战局的?舒尔霍夫,你有世嘉公司项目计划的全部公开资料么?包括不公开的,如果可以弄到,尽量弄到,我马上要看到!传真到我华生顿的别墅那个号码上!”
顾骜在电话里,听了舒尔霍夫汇报的世嘉加入战局消息后,立刻如此吩咐。
“好的老板,马上给您传过去。”舒尔霍夫很干练,一句废话都没有。
一个小时之后,顾骜就看到了他要的资料。
从材料上看,世嘉公司是前两天对外发布的消息,并且宣布会在6月25日正式发售SG…1000游戏机。
算算日子,还有十天。这十天里,世嘉公司肯定会疯狂先打广告造势的。
顾骜并不知道,世嘉的SG…1000游戏机历史上确实比任天堂的FC问世还早。另一个时空里,这款游戏机在83年7月底上市,比FC早了3个月。
而如今,显然是因为顾骜的蝴蝶效应,以及天鲲家用机前两周的神勇销量,让世嘉公司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之心,快马加鞭又缩短了一个月的测试/产线试流进度,想要尽快从天鲲做热的市场份额中分一杯羹。
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点道理,世嘉的管理层肯定懂。
看完了梗概的事件信息后,顾骜决定冷静下来,再梳理一下这个对手的实力和形势。
世嘉这个对手,顾骜并不是很陌生,因为那也是已经入行三年的游戏机厂家。只不过,此前在雅达利独霸家用机市场的淫威之下,世嘉跟卡普空、科乐美、南梦宫等厂家一样,也都局限在街机行业,没有进入家用机市场。
所以,顾骜这一世对世嘉的了解,也就停留在“一家还有一定实力的街机行业竞争对手”的程度上。
不过,随着寒冬的到来,世嘉相比于其他厂商,有一个独门的竞争优势,那就是这居然是一家“真·跨国公司”。
即使是很多世嘉游戏的铁粉,或许都不知道,世嘉公司最初是一家“一个美国人在日本创业成立的公司”。
世嘉的创始人叫大卫·罗森,是个20末,1948年的时候,年仅20出头的他,进入美军空军服役。因为当时二战刚刚结束,美军有大量驻军在日本,所以大卫·罗森就在东京的美国空军基地服役。
后来赶上了韩战爆发,大兵罗森也参加了战争,甚至还在上甘岭战役中参加过空中火力支援的任务。从军四年后,板门店停战,大卫·罗森也退役了。
军方背景和灵活的脑子,让他敏锐地发现了在日本和南棒有很多做“军需品官倒”灰色生意发财的机会,就果断留在了日本,娶了个日本老婆,然后成立了世嘉公司,开始给美军基地贩卖日产的弹子机和其他电动赌局。
当时包括任天堂在内的其他日本弹子机厂商也不是没想过抢这个肥差生意,但架不住大卫·罗森在军方有很多好哥们儿,关系铁,所以只能乖乖认了这个赚差价的中间商。
大卫·罗森的世嘉做美军基地电动赌具中间商的生意,一做就是15年,到60年代末,他滚雪球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后,终于开始自己开厂,自行生产和研发弹子机、老虎机,并且随着后来电子游戏机行业的出现,顺势进入游戏机行业。
在日本,大量的游戏机厂商,在游戏机这东西出现之前,都是先做电动堵博机起家,然后跨行转型过来的,这并不奇怪。
不过,80年开始做游戏机后,大卫·罗森也意识到自己的技术团队太弱,必须引入战略合作者,所以多方考察后,允许了一个名叫中村隼雄的日本人入股。中村隼雄在电子研发方面有基础、有资源,两人一拍即合。
随后,为了公司的主导权,以及战略发展方向,两人做出了一个奇葩的决定——中村隼雄注资收购世嘉日本公司的主要股权,而大卫·罗森则拿钱后全力开拓美国市场。
这种股权架构在业内是非常罕见的。
因为比如顾骜的天鲲、盛田昭夫的索尼,那都是有母公司和子公司架构的。如果中国公司、日本公司是母公司,那么美国公司就必须是子公司,由母公司全资控股。
但是在世嘉的架构下,世嘉日本和世嘉美国,相当于是两家完全平等、独立运营的公司。双方只是互通有无、在技术/营销上高度战略合作,但盈利是分开的,谁也不是谁的母公司。中村隼雄和大卫罗森各自在自己的地盘上绝对说了算。
这样的架构,一度被同行耻笑,觉得无法令行禁止,不利于长期战略。
谁知,却也因为这一点,让世嘉在雅达利大崩溃中,得到了一定的狗屎运——83年,全美其他街机游戏机厂商,除了顾骜的天鲲以外,其他都被雅达利连累了,搞得半死不活。
世嘉却因为有两条命、其中一条完全独立的命在日本,所以可以相对少受冲击。
这就相当于,雅达利的灾难是一场扩散的器官衰竭,其他凡是“连体”的母子公司,都被扩散衰竭干掉了。
世嘉却是分割彻底的两兄弟、不是连体婴,躲过了雅达利衰竭的扩散。然后亲兄弟给输个血移植个器官,又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