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嘉却是分割彻底的两兄弟、不是连体婴,躲过了雅达利衰竭的扩散。然后亲兄弟给输个血移植个器官,又恢复过来了。杀回美国市场的速度,也远远快于其他不具备美日两国双总部架构的同行。
……
“看样子,跟山内溥正面交锋之前,倒要先干挺世嘉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了。”
顾骜合上资料,心中已经有了全局。
他现在唯一不解的是,历史上,既然世嘉有这么好的条件,比任天堂都早进入美国市场,为什么没有收割到雅达利的遗产呢?
是因为寒冬太寒、消费者的愤怒还未褪去?
有这种可能。
不过,随着如今顾骜把整个场子热场了,这个因素也就消失了。
世嘉有没有可能,在这一世成为有力的对手呢?
这个问题不容轻忽。
顾骜思忖了很久,决定先从产品分析一下。
他问舒尔霍夫要了尽可能多的世嘉发布信息,以及刺探世嘉内部测试的视频,或者从世嘉的生产工厂弄到半成品的详细照片、视频——世嘉宣布再过一两周就要开卖了,那如今肯定已经紧急投入到生产环节,甚至连小批试流都省略了。
只要花钱,肯定可以刺探到所需情报的。
只不过,录像带这些东西没法传真,就算舒尔霍夫加班加点刺探到了,也要过几天才能送到顾骜手上。
甚至都不可以寄快递,免得邮件出问题后闹出丑闻。
所以,顾骜吩咐了舒尔霍夫,一旦拿到世嘉SG…1000的详细刺探资料,让他亲自飞一趟华生顿,把东西带来,两人开个小会讨论一下。
舒尔霍夫倒也幸不辱命,第二天傍晚,就跟顾骜电话通报,说拿到了关于SG…1000家用机的情报,并且次日就会飞来华生顿。
“很好,路上小心一点。”顾骜非常满意对方的效率。
挂断电话,他看了看日历,距离世嘉的正式发售还有一周。而他顾骜,已经比消费者们更早拿到了世嘉的东西,可以逆向评估一下对方设计的优劣得失了。
一天之后,舒尔霍夫如约而至,带给顾骜一个手提箱。
“老板,世嘉的东西都在这里面了。”
“好,我们一起看一下。”顾骜把得力下属迎进别墅,然后开始密谋些什么阴谋。
第491章 历史一再重演
不得不说,舒尔霍夫的效率非常高,因为他带来的东西里,不仅有详细的枪版刺探资料,甚至还包括了一些SG…1000游戏机批量生产时用到的物料、配件。
很显然,这些东西,是给世嘉美国的某些人塞了好处,提前弄出来的。
整机是不可能弄到的,对方管得很严。
但“超耗报废物料”的管理,任何电子公司都是有漏洞的,这几乎是一个公开的行业秘密。同行们都会想办法从另一家公司的生产时出次品换下来的报废件,刺探对方的技术研发进度。
严格来说,这当然是商业间谍行径,但所有人都这么干。
顾骜也知道天鲲的代工厂也会被人刺探,他只能关照韩婷对于报废物料加强管理,不过也不敢说能100%杜绝。
谁让这个行业的市场反应太迅速,汇集了如今这个时代最奸毒的一群人呢。
行业内幕少提,且说顾骜的逆向分析。
他看了一下成品的视频,然后拿起几个零部件端详了一下,立刻意识到了世嘉竞品的最大问题。
“这个,是游戏摇杆?比雅达利2600一点进步都没有嘛,甚至更靠拢传统街机了。”
顾骜拿起一个灰色外壳、上面有一根黑色短棍的塑料件,晃了一晃。
舒尔霍夫点头确认:“是的,这就是世嘉的游戏机控制器,只有一个主确认键/射击键,外加这个摇杆。”
顾骜轻蔑地冷笑:“设计太粗糙了,我知道世嘉为什么研发这么快了——他们大量直接照搬沿用了做街机时的技术积累,可以说只是把街机给尽量小型化了一下。
可是,这种摇杆你觉得用起来舒服么?既没有街机的沉重稳固、不能放在桌面上摇,如果放在桌面上,搓招稍微剧烈一点就会翻倒。
又没有小到足够一只手拿着、然后光靠一根大拇指轻轻晃动。你需要两只手,右手端着这个一磅多重的控制器,同时右手大拇指控制射击键。左手压在上面搓摇杆——而且你左手搓的时候用力越大,这些压力都会传导到你右手上。
这么灾难性的反人类设计,世嘉公司是哪根筋有病了,才会做出来的?他们脑子里就没有人体工学这根弦的么?让你单手举着一磅重的手柄、另一只手压在上面搓,你能玩多久?”
舒尔霍夫倒是不如顾骜那么鄙视这种设计,他听完老板的吐槽后,想了想,一边演示一边解说:
“或许,如果我是消费者,我可以这么玩?把这个控制器放在桌面上,右手只是扶住,防止左手用力过猛时滑动,这样就跟玩街机时搓摇杆差不多了。”
顾骜看了一下对方的姿势,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这样玩游戏,你爽么?”他忍不住提问。
舒尔霍夫中肯地说:“不是太舒服,最多半小时就会烦躁的,而且这种姿势必须确保摆游戏机的桌面高度刚好合适,大约比办公桌低那么五英寸,才勉强比较舒服。如果桌子太低或者太高,迟早要得肩周炎或者颈椎/腰椎肩盘突出。按我们美国人的习惯的话,把游戏机摆在客厅电视柜、或者沙发前的矮茶几上,那么就不能坐在沙发上玩了,必须坐在地上。要不就像您刚才演示的那样,忍受这个重量,把控制器端在手上、才能坐沙发玩。”
顾骜很满意这个分析。
看样子,舒尔霍夫来之前,也是自己做过功课,提前分析过竞品的利弊了。
世嘉的日美两开花公司架构模式,确实为他们争取到了雅达利完蛋后、切入美国家用机市场最快的响应速度,超过任何同行。
可是,商业模式和公司架构的优势,只能带来商务上的响应加速,却不能加快研发的积累。
世嘉作为一家此前只有街机研发经验、毫无进军家用机思想准备和技术储备的公司,从2月份立项、6月份要出货,那就只能拿出这种“粗暴缩小街机”的生硬之作。
难怪历史上比任天堂的FC早上市三四个月,最后却被FC打得满地找牙,成为了一款失败作。
不过,失败归失败,顾骜相信,历史上在FC出现之前,世嘉的SG…1000估计也是卖出了一些的——毕竟世嘉只是人体工学设计太恶心,可CPU和机器内存等方面的性能指标,却是真真切切比6年前的雅达利2600要升级了一个时代的。
后世稍微了解点儿电子行业消费特征的看官,都不难理解:相比于颜控直女癌买东西只看颜值,还有另一种反面的极端直男癌,是“买东西只看性能参数和跑分”的。
而“人体工学设计灾难”,是难以量化描述的,一定要上当者积累到一定数量,社会口碑烂了,才会彻底失败。
如果世嘉只靠性能参数诱骗这些“自以为懂行、能淘到高性价比货”的电子发烧友消费者,那么这些人肯定一两年内都不会再买天鲲的家用机了,哪怕觉得世嘉的SG…1000玩着真的不舒服,也不想承认自己当了一把肥羊。何况他们更有可能是预算被世嘉掏空了,没钱再买天鲲的游戏机。
毕竟承认自己上当是非常挫败一个人智商的,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抛下包袱认错。
“我们不能让世嘉自生自灭,必须第一时间,主动把SG…1000的性能劣势、设计灾难宣扬出去,炒作出去。”顾骜当机立断地下令。
“您具体准备怎么做?等正式发售日,买通一些专业评测的电子杂志,然后刊登第三方的消费者体验评测么?”舒尔霍夫很上道地提供了一个设想。
顾骜点点头:“嗯,时间点上,你说的没错,就在发售首日安排好了。一定要装作‘正常消费者中的铁杆发烧友’,不经意地第一时间评测,然后‘自然而然粉转黑’,千万不能露出丝毫蛛丝马迹,让人看出有我们在黑对方。媒体预算不重要,随便花。”
舒尔霍夫心领神会地阴笑了一下:“明白,我知道怎么做。”
顾骜:“还有,一定要压制好各级经销商和代理商。我知道,很多经销商和代理商,并不是独家的,我们和索尼,也没实力签那么多排他性的独家经销商。
所以,最初铺货阶段,肯定会出现很多电子卖场同时是我们和世嘉两家的卖家。因此,你之前说的,在各个电子卖场铺的广告,一定要打到位,并且严查排他性广告合同的执行力度。
我要看到,在世嘉上市的至少第一个月,美国各大电子卖场的外墙、灯箱广告,都不会出现世嘉的品牌,必须由我们天鲲一家垄断。一个月之后,各大经销商自然心里有杆秤,知道投靠谁才是最有前途的,到时候就会果断放弃脚踩两只船、得罪我们的想法了。
因为,不管我们怎么炒作世嘉的恶劣设计,潜在消费者们都是不会第一时间看到的。第一批潜在消费者的封杀,尤其是‘所有消费者都还不知道所有品牌的口碑’这个时间节点上,各地经销商的态度、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非常关键。”
经销商想坑消费者这种事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难的。
因为消费者的信息渠道都是摆在那儿的,产品上市越久,消费者越懂行,经销商也就骗不进了,最多只能骗到小白。
可两款产品都是刚刚上市时,消费者两眼一抹黑,这时候经销商的引导就至关重要了。
舒尔霍夫及时追加了公关和推广方面的预算,严格执行了顾骜的指示。
……
一周之后。
世嘉的SG…1000游戏机,正式仓促上市了。
这款游戏机的CPU等账面指标,是不比天鲲娱乐的家用机差多少的,价格则比天鲲的机器略低。刚上市的时候,定价卡在了120美元线以下。
相比之下,后来任天堂即将推出的FC,倒是显得以“廉价低配”著称。那玩意儿刚上市时,100美元都不到。
画面显示质量方面,世嘉的SG…1000也跟天鲲的家用机相当。
可以说,在街机时代,世嘉的落后主要体现在没有爆款游戏软件,而不是硬件做不好。而在进入家用机时代后,大家都是可以换插卡带的,可以允许第三方游戏加盟,所以游戏软件层面的差距和作用,反而是缩小了。
只要你硬件牌面打得够赢、给软件商们以信心,鼓舞软件商开发SG…1000格式的游戏,还是大有可为的。
软件方面,世嘉公司并没有为SG…1000的发布开发任何独占游戏,而是大肆把前两年在街机上卖过的游戏,都移植了一遍,移到家用机上玩。
这么做,虽然看起来确实没什么诚意,却也是时间仓促导致的无奈之举——世嘉从立项到出货,只有四五个月,能把游戏机生产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谁还有功夫专门再开一条支线任务,做第一方首发独占游戏呢。
一言以蔽之,这是一款“综合体验机”与“性价比跑分机”之间的战争。虽然顾骜不想黑小米,但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世嘉,类比来说走的正是后世的小米性价比路线。
比天鲲略低的价格、不输的纸面性能指标,所有的劣势,都是很难直观概括的、要中计后才容易发现,怎么看都该能骗到一些消费者入坑。
第492章 百撕不得其解
(申明一下,这几章反复有人说黑华为黑小米。希望大家多增加些姿势水平,就知道各种商业模式和竞争定位,历史上都是反复重演的。我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进行了类比。没说某种商业战略不好。
就像打爱国牌没有错,错的是只打爱国但不注重质量,性价比也没有错,错的是要了性价比后就忽视用户体验。这些是不矛盾的,因为提升用户体验并不会增加生产成本,有时候只是需要领导层重视一下设计,别被纯理工科思维束缚就好了。书中任天堂世嘉寻找自己竞争优势长板的时候,类比了华为小米,可他们的死因是另一侧的短板)
6月28日,世嘉SG…1000游戏机正式发售后三天。
旧金山湾区,位于硅谷的雷德伍德市。
世嘉(美国)公司的总部,如今就坐落在这座小城镇上。
这也是硅谷特色,湾区的无数小镇,都有可能盘踞着形形色色的IT/电子巨头,而不会全部扎堆聚集到旧金山市区。
世嘉(美国)的掌舵者大卫·罗森,紧张地张罗着公司的日常事务,心情复杂地等待着第一波审判。
大卫·罗森这人,后世的中国玩家肯定是不熟悉的,因为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他只在83年之前的街机时代风光了一下,随后就跟着雅达利崩溃一起完蛋了。后世真正让世嘉这个牌子继续出名的,是世嘉(日本)公司,是中山隼雄。
如今因为历史的微调,大卫·罗森这个已经年过55岁的老人,显然还有机会重新站一下他历史使命的最后一班岗,要是万一赢了,还真能继续发挥余热。
SG…1000游戏机的研发任务,主要是世嘉(日本)公司的工程师团队完成的,美国公司只是负责了第一批街机游戏的卡带移植工作,更偏向软件研发。
这也是80年代早期,美日分工的常态。当时日本人在电子硬件的研发能力上,已经超越了美国,美国公司只是在软件方面更占优。
不过,尽管游戏主机是世嘉(日本)研发的,中山隼雄和大卫·罗森在市场投放策略方面,却达成了惊人的一致:
第一批货就优先供应美国,先打美国市场,如果能占住雅达利崩溃后的空白,再杀回日本。
这一点外人或许难以理解,但只要深入了解如今日本的游戏机市场氛围,就可以想通了——年初的雅达利大崩溃,只是仅限于“雅达利在美国市场的大崩溃”。
最多再加上一个欧洲。
而在日本市场,去年雅达利2600游戏机的销量,只有美国市场的20分之一,全年还卖不到30万台。
今年却发生了逆转。
美国的雅达利销量跌了40倍之多,日本市场几乎没有跌。成了美国每周只能卖出去2000多台雅达利游戏机,日本市场却能卖出近5000周销量。
中山隼雄和大卫·罗森都知道,这是因为日本人对“美国爸爸”的迷信还没破除。
历史上,直到85年广场协议导致日元暴涨、日本人全球买买买提升民族自尊心之前,他们对美国货一直有一种敬畏之心。
所以,即使世嘉如今先打日本市场,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因为在日本,雅达利还没凉透。
既然如此,不如先打美国市场。
大卫·罗森的思路很清楚:顾骜的天鲲娱乐已经占住武林盟主的大义名分,和怼雅达利的“首义”,加上天鲲的游戏机设计也确实没毛病,世嘉想赢过天鲲已经不可能了。
但是,只要世嘉的机器也不差太多,跟在天鲲背后分享红利期,大家争个三七开,世嘉三,天鲲七,大卫也就满足了。
最关键的是,即使世嘉只占到“三”,也意味着世嘉在美国的销量,会明显反超雅达利。
到时候再杀回日本市场,可就不是“卑贱的国产货”了,而是“在美国爸爸那儿杀得七进七出的出口转内销”,品牌逼格完全不同。
到时候,就可以在日本资本市场讲一讲“如今有两家游戏机公司分别在美国市场击败了雅达利。其中一家是日本公司,另一家是中国公司,就问你们日本消费者支持哪一家”的爱国注意故事了。
连美国爸爸自己都不迷信他们的美国爸爸同胞了,你们这些日本消费者还迷信个毛线啊!
计划通!
……
“最初销量统计出来了么?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天鲲PLAY PUTER首发日时三分之一的销量?只要有三分之一,就算不错的开局了。”
大卫·罗森今天第四次看表时,终于等到了公司的销售总监鲁宾·彼得森踏进他的办公室。
大卫立刻站了起来,亲自绕过办公桌,几步迎上去抓过报告。
鲁宾·彼得森却面有难色:“老板,不太乐观,最新从经销商那儿反馈过来的数据,竟然有40%的经销商,首发前两天内,一台SG…1000都没卖出去。目前全美范围内,我们已经统计到的经销商,前两天销量总和,只有1000台……”
大卫·罗森的表情立刻冷了下来。
“这不可能!我们的机器,卖得比天鲲的还便宜一些,硬件参数指标也不差,消费者怎么可能不买账?”
鲁宾·彼得森出示了两本杂志,半是推卸责任、半是中肯地解释:“老板,您看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家庭计算机》和《游戏人》这两本杂志,竟然都在我们首发日次日的周刊上,刊登了目前市面上三大家用游戏机的对比评测。然后披露了我们的SG…1000‘只是徒有性能参数的堆砌、但人体工学设计和操作性极为灾难’的恶评!我不知道这两本杂志有多少销量,目前又造成了多大影响。但这种差评,对于产品的商誉明显是重大的打击。我怀疑舒尔霍夫下了黑钱买通了杂志评测文章!”
大卫·罗森面沉如水,倒也没有立刻发作。
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有城府,见过大风大浪,也知道抹黑炒作威力的人。
不过,仅仅数秒钟之后,就能看出他额角的一两处青筋暴起,显示这张脸的主人内心已经出离愤怒:
“卑鄙!我们的公关部门呢?难道媒体公关没有做好?还有,评测文章上说的问题,是不是确有其事?”
鲁宾·彼得森连忙趁机把锅丢给日本的研发公司:“所以,我们的公关部门已经尽力了,那也只能买通杂志不黑我们,却不能让杂志放弃新闻爆点。日本公司设计的游戏机,确实有点操作上的不人性化。如这些文章所说,就是从街机仓促移植过来,唯一区别就是把街机的摇杆挪到了一块‘塑料砖’上。玩家要一手拎着这块砖一手搓摇杆,非常费力……”
大卫·罗森很想辱骂一下中山隼雄手下那些呆板的工程师,可他知道此刻只能把苦果吞下去。
研发公司的时间太仓促了,从立项到出货,四五个月的时间,除了粗暴移植,没有别的选择。
他紧紧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声:“研发方面,也是实在没办法,我跟他们开了七八次项目进度催办的会议,我知道这里面的艰巨。为了赶如今的进度,日方已经有工程师在实验室里过劳猝死了,要是在美国,光劳动环境赔偿就够受了。不过,我不相信这个理由,就能导致我们初期出货如此重挫!消费者怎么可能这么快认识到SG…1000操作性灾难的严重性?他们买不买,还不是看经销商的诱导?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批半骗半卖的小白鼠用户都骗不到,这不是营销部门不给力,还能是什么原因!”
说到最后两句时,大卫·罗森的语音陡然拔高了几度,两眼厉色地看着自己的营销总监。
鲁宾被看得有些心里发毛,慑于老板的敏锐见识,竟然说不出推卸责任的借口来。
“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这是事实。”他非常弱气地认错。
大卫·罗森如同一头焦躁的狮子,来回踱步了几圈,然后挠了挠自己的鬃毛,下令道:
“找我们长期合作的市场调研公司!让他们立刻深入暗访挖掘各大经销商卖不出SG…1000的深层原因。另外,你跟我各自带队,亲自渠道下沉暗访,把旧金山周边的一线市场反馈搜集一下!我一定要知道最前线的最真切反馈!”
“是的老板,我这就去安排。”鲁宾连忙答应。
……
一番仓促准备,当天下午,大卫·罗森与鲁宾·彼得森就各自带着助手和秘书,隐瞒身份下去暗访了。
他们每个人分了区片,决定让由老板大卫亲自先把硅谷附近的几个高级经销商摸排一下。而鲁宾因为是市场总监,很多旧金山附近的经销商都认识他,所以被发配去洛杉矶调研,反正也不远。
下午3点左右,大卫·罗森带着人来到了旧金山市中心的梅西百货。
如今美国的电脑城/数码城之类购物场所还不是非常普及,一多半的电子产品销售额,还是在各种百货购物中心实现的,而且相比之下,电子城也没多少价格优势。
梅西百货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牌连锁百货,美国人都爱去那里买东西。梅西百货里的电子产品经销商,也都是各地比较有实力的经销商。
刚刚走进梅西百货的大门,大卫·罗森就非常不满地看到了一幕不想看到的东西。
梅西百货的一面墙面,竟然被换上了天鲲娱乐游戏机的巨幅广告,大卫想不看见都躲不开。
“天鲲娱乐的那些家伙!居然把广告打到这种地方来恶心人!这种墙面广告,能够促成游戏机销量么!荒谬!”
随行的女秘书很想拍马屁,恭敬地提议:“那,是否要让戴斯先生也去跟梅西百货的广告部谈谈,加一块我们世嘉的墙面广告?”
“我们哪来的这么多钱烧!”大卫先下意识训斥了女秘书一句,不过随后一想,心里还是不爽,转而用真香体补了一句。
“不过,就在硅谷的眼皮子底下,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