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80当大佬-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年十一,国内过国庆节的时候,海外的大使馆都是会收到当地本国政要的友好慰问的。这时候,找一些两面都吃得开的企业界代表居中引见斡旋、做些垫暖场的活动,都是必须的。混到上流社会之后,就知道了。
  这种场合怎么缺得了顾骜?所以他就得比其他研究生多忙活两天。
  直到10月3号,才能结束他“每天过基辛格办公室而不入”的不尊师生活。
  “你还真是能疯啊,一点都不客气。看看你那样儿,到底是你是教授还是我是教授了!”基辛格难免心里有气,这天顾骜一进办公室,就被他狂喷了许久。
  “教授,我实在是家大业大,除了大陆之外,香江,日本,都有紧急生意。这边的潜在朋友也不能得罪,都得结交,您见谅。”顾骜摆出一脸非常诚恳的表情。
  基辛格毫不给面子地戳穿:“生意,你前阵子在国内明明说是你有一堆女人浪费了精力!你看看你像话么!”
  顾骜尴尬贼笑:“女人的问题嘛……也是有的,也挺费精力。非常抱歉,年轻嘛,希望您理解。”
  顾骜一边说,一边还掏出些名表一类的土特产赔礼。
  他这次回去,轮流换了三个女人,就算别人查不到除了萧穗之外具体还有谁,但也足以确认顾骜的劣迹斑斑了。
  他就是个穷奢极欲的人渣、利己主义者!最多在为了自己赚钱的同时,会帮国家做点事,而且还得谈好处。这种标签烙印,已经在CIA、FBI和军情五处备案挂了号。
  当然这种人也是有利用价值的,因为他各方面都吃得开,就像尼古拉斯·凯奇演的《战争之王》里,军火贩子尤里·奥洛夫就算被FBI的探员抓住证据逮捕,最后还是会人模狗样毫发无伤地出来。
  FBI的主子有时候也要用到这种人给人带个话儿什么的。
  越是在金钱上有贪欲的人,看起来越容易被控制和收买嘛。顾骜要真是三贞九烈油盐不进,说不定反而危险了。
  他的滥J,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大业,他容易么,可惜世人有几人懂他。
  高处不胜寒呐。
  基教授收了土特产之后,暂时也不跟他多计较,只是敲打着问:“你知不知道,你走神瞎鬼混的这些日子,发生了多少事情!
  就在昨天,黎巴嫩发生了一次新式的袭击,两个黎巴嫩司机使用了装满炸药的自爆卡车!分别冲进了贝鲁特的我军和法军维和军营。三百个马润当场战死。
  我觉得,这就是俄国人在显示肌肉、告诉我们‘他们有能力在黎巴嫩闹更多事儿,但只要我们不再咄咄逼人,他们就放弃这种能力的行使权’。想让我们放弃在南棒航空007号航班事件上继续深究下去。”
  “您这么觉得,应该就不会错了吧,这是俄国人的惯用转移注意力手法。”顾骜耸耸肩,假装想了一会儿,然后一脸心悦诚服地认可了教授的说法。
  基教授却不满于这种认同,他继续敲打着探讨:“你觉得俄国人只拿这个筹码够么?他们会不会就此消停。根据我的最新情报,连一个多月前的南棒航空007事件,都是在俄国人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做出的应激反应,并没有严密性。”
  顾骜当然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哦?还另有隐情么?我不是美国人,不方便听吧……”
  基教授摆摆手:“你少装了,这事儿不涉及中美任何一方的利益,告诉你也无妨,你帮我一起评估一下由此带来的风险——苏联的尤里同志,其实就是在9月1日,也就是客机击落事件前夕,最后一次主持了苏联的最高会议,然后就去黑海渡假了。
  目前,根据CIA的刺探,是从那天起就身体不好。所以,我复盘了一下,觉得那天俄国人的过度反应激烈、乃至做出果断击落客机的示威举动,是在担心我们美国刺探到了苏联最高过渡不稳,怕我们是试探苏联的反应速度,所以才那么激烈……
  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考虑,最近几个月内,苏联的最高权力是否会‘情绪不稳定’,做出更多出格的、虚张声势的行动来?”
  基辛格这番剖析,让顾骜肃然起敬。
  姜不愧是老的辣,靠着那么一点点蛛丝马迹,都能想到那么远。
  顾骜是知道历史大势的,他知道,目前苏联的最高领袖,尤里·安德罗波夫已经病入膏肓,明年2月份就要死了。
  至于历史上尤里最后一次主持苏联大局是什么时候,顾骜本来是不知道的,这些太细节了,历史书上也不会写。
  可是从基辛格目前从CIA那儿弄来的情报,显然是显示“在苏联空军击落南棒客机前夜,恰好是尤里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主持大局”。
  这么一说,苏联人的击落举动,那迫不及待展示肌肉强硬的姿态,就可以理解了——他们误以为美国人是提前刺探到了尤里不适,所以乘虚而入呢。这时候为了掩饰心虚,当然要以比平时更坚定的姿态反击。
  那269个南棒,只能怪他们偏航当晚刚好赶上了尤里同志龙体欠安、毛子神经过敏了。
  基辛格的这种解读,让顾骜对于83年四季度和后来84年前两个月、美苏之间云谲波诡的N次短促交锋,有了新的认识。
  他原先总以为苏联人这一波是出错了牌、乱暴露小弟然后又卖小弟。
  现在看来,原来是苏联人决策系统最高层脑瘫了,各路政出数门各搞各的。难怪从黎巴嫩到格林纳达,到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鲁莽开团、然后又鲁莽卖队友。


第527章 上中下三策病
  一个并非太子的普通王子,如果在平时夜闯宫廷想要求见父王,那肯定是不会被侍卫斩杀的。
  可是,如果他是在皇帝有可能病重驾崩的那天夜晚,突然非宣召强行入宫,那就很有可能被神经过敏的御林军擦枪走火干掉了。
  闹明白了近期的很多看起来很不专业、情绪很不稳定的毛子方面国际应对手段、加入了“因为紧张而情绪不稳定”这个变量后,很多局面都豁然开朗。
  基辛格或许是美国暂时唯一一个看出这个关联的人,当然并不是一直唯一——至少他现在已经告诉了关门弟子顾骜,想借助顾骜的脑子快、经常有真知灼见,跟他一起参详一些可以利用这一点的秘密外交预案出来,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个认知为小团体利益谋一些好处。
  当然,以基辛格的估计,最多一两个星期,如今的正牌国务卿舒尔茨肯定也会反应过来,然后再不超过一周,就会捅到李根总统那儿去。
  基派势力要想证明其在美国对外事务上的常青树价值,就要打这个时间差,先做出一点成绩来,然后一旦总统需要,或者总统刚刚醒悟过来,就瞌睡送热枕头,把总统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这样圣眷就更加巩固了。
  基辛格与顾骜,开始各种推演,把之前论文课题提到过的各种可能性,都做上对应预案,尤其是按照“苏联人如果情绪一直不稳定,还有哪些地方有可能出现此前没想到过的新情况”这一大的思想脉络往下推演揣测。
  这种事儿是非常费脑的,连续十天的紧张学术操盘,顾骜都是在基教授的授意下,拨一拨动一动,只执行,不天马行空,不负责设想新的假想敌,把教授布置的方案都做了。
  时间很快推进到了10月中旬。
  “格林纳达如果出事儿,你这个快速反应方案不够完善。从尼克松开始,我们供核档的总统都已经习惯了每次要听‘上中下三策’的汇报,然后选一个。你直接给他一个方案,总统会不满的。”
  这一天,在基辛格的办公室里,基辛格对顾骜拿出来的最新快速响应应对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还不止一处:“这个阿根廷如果被苏联人扇动、出现变故的应对方案,也不行,备选项不够多。”
  顾骜摘掉眼镜,揉了揉鼻梁,一边装累,一边不着行迹地心机:“教授,咱都是自己人了,你应该知道我这几天多辛苦,几乎是不眠不休了,那种注定要被否掉的陪衬方案,何必让我来想呢,你随便找个人,或者是阿卜杜拉学弟,或者别的可靠的谁,搞定不就好了,反正总统先生不会用的。”
  基辛格歪着脑袋想了几秒钟,也注意到顾骜智力快被榨干了,选择了“掐头去尾脱敏后,放手外包”。
  他跟顾骜刚才的这番交谈,言语并不多,但并非外交专业、或者对美国高层深有理解的人,是听不懂的。
  这里就得提到后世基辛格回忆录里的一番论断了:从尼克松总统开始,因为尼克松跟东方智慧交锋了一段,回来之后,就喜欢上了学中国古代兵法那样,军师出谋划策一定要给主公“上中下三策”的选项,然后总统只负责拍板。
  原先的美国总统,也希望下属汇报工作的时候,多给点分析选项,但没这么硬性。而尼克松从中国回来之后,这几乎是硬性要求了。
  这就导致很多幕僚工作量大增,后来也就随便给很不靠谱的备选方案,满足总统的“甲方情节”。
  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里亲笔写道:“有些安全和国际关系幕僚摸清了总统的脾气后,就往往这么干:A方案是他真心想让总统采纳的方案,而B方案和C方案根本就没想过。总统非要3个,那么幕僚就临时想‘B方案就是直接跟苏联人打核大战同归于尽’,‘C方案就是直接认怂,承认苏联人拥有领导世界的权威’,最多再描述言语上稍微修饰一下。他们明知B方案和C方案就是用来满足总统的甲方拍板欲,绝对不会被使用的,所以再荒唐也无所谓。”
  这样,总统幕僚和顾问们的形式主义工作量就大减。
  基辛格本人,当年在这个历史节点上,正是从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转岗到国务卿位置上的,所以他对于这种事情是最有发言权的。
  尼克松之所以最后出了“水门事件”,也是因为手下一个“明显用来陪跑的荒唐备案”居然被真的执行了,然后就闹大了——事实上,尼克松当时根本没有从窃听民猪档的事儿里,获得任何竞选优势,他也完全不需要刺探,都能清白选上总统。
  所以说,“甲方为了显示自己权威的选择欲”,有时候是多么害人害己。万一你脑抽选中了一个乙方就是随便设计拿来陪跑的方案,最后就哭去吧。
  基辛格如今还知道,尽管中间被卡特间隔了四年,但李根上来后,供核档系的总统,在国际关系问题决策领域,几乎还是沿用了尼克松“一定要汇报上中下策”的办事习惯。
  只有遵照了给上中下策办事风格的顾问,才会得到总统的赏识。
  如果很强势,只给总统一个选项,逼着总统按你的思路执政,那么这个顾问很快就会被认为是“试图操纵总统”而失宠。
  怎么说呢,这也是人之常情。哪怕到了唐纳德时代,人家号称没有“圈内人的官僚气”,可如果班农真要搞“只给总统一个选项”,还不是要乖乖失宠被踢出白宫。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任何人坐到了美国总统这个位置上,哪怕他一开始想得再好、再勉励自己要“虚心纳谏、兼听则明”,最后也会享受乾纲独断的快感的。
  顾骜相信,他要是有机会当美国总统,他也经受不起这种考验。
  幸好按照美国先法,他这辈子是不可能了,省掉了很多“如何防止自己有朝一日黑化”的担忧。
  ……
  上面这些弯弯绕,顾骜和基辛格交谈的时候,当然不需要再赘述一遍,那是说给外人看的,类似于《北斗神拳》上的金牌场外解说员。
  他俩都是人精,脑子里一秒钟闪完上述念头,然后就能流畅地往下聊了。
  “教授,我觉得,如果你怕来不及完成那些‘明显要被否掉’的辣鸡备选项,不如就换个方针,让舒尔茨国务卿去完成这些工作好了。”
  顾骜在回避掉了亲自干这些“无意义”工作的苦差后,假装刚刚灵光一闪地想到。
  “什么意思?”基辛格饶有兴致地盘问。
  顾骜:“很简单,我觉得您,还有我,当年在伊朗人质危机的处理上,已经在总统先生那儿直接露脸过了。这次要是再越俎代庖直接为总统解忧,舒尔茨阁下被您绕过了,他会怎么想?
  您是打算退休了就去开个咨询公司的,并没有打算回去当国务卿。既然如此,不如分头下注,又显得谦虚一些——上次直接卖人情给总统,这次就卖给舒尔茨国务卿。
  然后,B方案和C方案那些排骨,就丢给舒尔茨国务卿的人去想好了。这样一来,总统未来要是真的用上了,他迟早会查出‘这个最英明正确的选项,来自于我们基派势力’。而那些没脑子的B/C方案,也不至于侮辱了您的英名。
  另一方面,您也不能保证总统每次都采纳来自您的预案。所以万一舒尔茨国务卿提供的其他备案真有貌似可取之处,被总统用了,最后效果却不如来自您的选项好,那不就更显得您英名、老谋深算么?”
  顾骜这番说法,就非常有趣了。
  直接找李根,那么ABC上中下三策,都得自己想好了才能上书。
  如果先找舒尔茨,让舒尔茨找李根,那就只提供上策好了,中下策让舒尔茨自己想办法。加上这本来就不是直接面向总统的最终汇报,方案少一点是应该的。
  乙方内部几个设计师之间,也还要分工呢。只有乙方对外负责汇报PPT的人,才需要给甲方爸爸全面的选项。
  还能便于揽功推过,多好。
  基辛格越想越觉得顾骜的想法有点意思,忍不住贼笑着戟指笑骂:“你这家伙,越来越贱了!”
  这里的贱,当然是类似于阴险、不择手段的褒奖词,只是省略的说法。
  老阴哔师徒就这么商量定了,抛弃掉那些没什么价值的备选方案,只做A方案,送给舒尔茨。
  不过,因为刚才已经交代下去了,所以阿卜杜拉学弟,乃至其他个别人,也已经兴冲冲地在不知道自己想法具体用途的情况下,把某些胡思乱想的东西交上来了。
  这些东西,为了不伤害他们的积极性,表面上会被基辛格郑重地收走,其实嘛,不是被烧掉就是作为草稿,不再出现在舒尔茨或者李根面前。
  不过,如果时间太紧急,舒尔茨其他渠道的幕僚来不及如何如何细想B方案和C方案,直接把这边某些废弃草稿拿走借鉴一下,顾骜也是挡不住的。
  反正基教授递交正式版给舒尔茨的时候,是会留档和留证据的,防止将来版本追溯不清被黑——这有点像后世工作任务交接,必须电子邮件确认、抄送领导备案一样,防止版本过多发生扯皮。
  如今虽然没有电子邮件,但基辛格这样的人精,肯定有保护好自己的办法。
  谁都没有料到,基辛格和顾骜忙完了方案,由基辛格交给舒尔茨国务卿的第二天,格林纳达就乱起来了。
  新宝石运动的二号人物,武力扣押了已经投靠美国的毕晓普首相。


第528章 “天佑米利坚”?
  次日佛晓,白宫。
  “总统先生!格林纳达政府军总司令奥斯汀将军,宣布格林纳达进入戒备状态,毕晓普首相被奥斯汀的军队控制了。”
  李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威廉·克拉克,在侍从武官的通报后,情绪不太稳定地冲进李根总统的卧室,汇报了这个噩耗。
  很显然,威廉·克拉克顾问这阵子已经被苏联人击落南棒航空007号客机、乃至前几天黎巴嫩的美军维和部队被首创的自爆卡车炸死数百人事件,闹得焦头烂额。
  而威廉·克拉克这人的才能类型,显然不适合处理这种快节奏的、有热战趋势的危机。
  他是去年年初当上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的,到目前为止干了20个月。
  当时的大背景,是苏联人刚刚有在阿富汗深化泥潭趋势的时候。所以,李根觉得需要一个鸽派一点的国家安全顾问,好在中东地区多笼络几个小弟,着手“联合中东产油国压低国际油价、恶化苏联的国际贸易创汇空间”的长远大战略。
  历史上,美国人联手中东产油国、压低油价封堵苏联石油出口的战略,长期来看是非常有效的,最终促成了苏联的衰落和完蛋。
  不过这也是一场持久战,中间需要经过多次风向的反复,被其他更重要的短期突发事件所打断。
  尤其是那些善于演好人拉拢中东产油国的顾问,在解决鹰派突发动武时,能力就会非常不足。所以一旦形势糜烂需要鹰派,李根就不得不换顾问。
  历史上,这位威廉·克拉克顾问,就只有两天的职务可以履行了——两天后,1983年的10月17日。因为克拉克不能为总统先生找到“绕过国会监管、快速对格林纳达动武”的借口,他被总统开除了。
  然后换上了原本那个时空里、因为帮助李根初步解决了伊朗人质危机、据说很擅长处理特种战带来的外交麻烦的罗伯特·买克否冷,当国家安全顾问。(买克否冷两年前只是第三顺位的顾问,也就是国家安全顾问的第二顾问。后来终于撬掉了上司转正)
  历史上,原本也正是罗伯特·买克否冷提醒了李根,可以用“谁知道世界上其他邪恶国家不会跟伊朗人那样没底线,所以应该迅速武装撤侨”的借口,绕过国会出兵,最后秒杀格林纳达。
  而买克否冷后来也因此当了两年多李根的国家安全顾问,一直到85年底,然后在86年年初因为伊朗人的讹诈、把当年人质危机解决过程的证据全部曝光出来、害得李根出了个大丑。然后买克否冷才彻底被李根炒掉。
  当然,现在这个世界,顾骜的蝴蝶效应早已秒杀了买克否冷。
  因为基派和顾骜用更好的方式解决了伊朗危机、并且在复盘证据时印证了买克否冷方案存在现实的被要挟风险、幸好被基派堵漏了。
  所以买克否冷这家伙已经在两年前就失宠,并且被撸到底了,他再也没机会撬掉自己的原上司转正了,更没机会对总统进言。
  现在总统身边,很缺少一个足够懂行、提醒总统用“揣测敌人无下限程度”为借口动武的顾问。
  或者就算有,法理上也没法论证圆润,只能空喊喊,没法在辩论中干赢国会的听证会。
  李根现在就算炒了威廉·克拉克,也不知道让谁来接班这个烂摊子。
  ……
  听完汇报,李根非常头疼。
  他恼怒地吐槽:“格林纳达新宝石运动那些人居然还不服软?毕晓普本人都达成秘密谅解,对我们妥协了,那个奥斯汀将军到底哪来的自信?现在的关键是,我们怎么立刻出兵干掉他?”
  “总统先生,自从越南撤回来,八年来国会的反战派势力非常强大……”威廉·克拉克顾问为难地提醒。
  李根拍案痛骂:“你个废物!你存在的价值就是让我做那些国会正常情况下不允许我做的事情的!国会不让做你就想不出办法,我要你有何用!”
  威廉·克拉克顾问被骂得唯唯诺诺而退。
  离开白宫椭圆办公室的时候,威廉·克拉克迎头遇上了匆忙赶来商议国际大事的国务卿,舒尔茨阁下。
  “乔治·舒尔茨阁下,总统先生似乎情绪不太好,我已经把格林纳达的坏消息告诉他了。很抱歉我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威廉·克拉克还希望舒尔茨国务卿能够挽回一点总统的愤怒,所以出言提醒。
  谁知,舒尔茨国务卿却是一脸的成竹在胸。以前辈高人的姿态,拍了拍克拉克的肩膀:“放心,我自有妙计。”
  然后,舒尔茨就傲然走进了椭圆办公室。
  威廉·克拉克满腹狐疑,却决定在外面休息室再待命一会儿,静观其变。
  难道国务卿阁下有妙计解决眼下的危机?
  30分钟后。
  椭圆办公室的门再次打开了。
  威廉·克拉克在外面已经喝掉了两杯咖啡,正在喝第三杯——他是总统身边的人,知道总统讨论一个具体问题,会谈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所以总统身边的人在休息室里喝咖啡,也形成了生物钟,绝对不会15分钟都没喝完一杯咖啡的。
  现在,他喝到了第三杯,办公室门才打开,这只能说明两点:
  首先,总统讨论的这个问题很重要。
  其次,汇报人提出的方案,让总统非常满意。
  如果用汉语来表述,那就几乎是“可怜夜半虚前席”的程度了。
  厉害啊,不愧是国务卿阁下。对于那么突发的战争,都能拿出应急预案、成竹在胸……
  难怪人家能当国务卿,而他威廉·克拉克就只配当一个国家安全顾问,差距呐。
  不过,更让克拉克惊讶的是,这次椭圆办公室门打开之后,并不是总统的女助理过来传唤人,而是总统先生亲自起身、在门口探头探脑环视了两秒,然后亲自招手喊他:
  “威廉!过来一下!早说你还在这儿!”
  威廉克拉克连忙受宠若惊地跟了进去。
  伴君如伴虎呐。
  国家安全顾问这个工作,看起来位高权重,可毕竟是总统的私人幕僚,算是总统个人雇的,而不是美国政府雇的。相比之下,国务卿那就是美国政府雇的了,地位要稳定很多。
  所以,国家安全顾问顺风顺水的时候很好混,一旦一场突发战争不能帮总统处理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