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顾骜这个花园又不用起什么高楼,最多是些二层的绣楼、以及亭台轩榭,最多加上一座五层的观景小塔,所以只要钱到位,进度就非常快。
顾骜估计到夏天结束的时候,就能完全交付了。
顾骜是个非常奈斯和迪森特的人,来都来了,自然要感谢一下帮忙的专家,他少不得请老熟人刘所长和新认识的朱研究员喝一杯,说些勉励的话。
“这位就是故宫博物院的朱研究员,人家可是明清古建筑和文物方面的顶级专家,最近让我获益良多呀。”刘所长非常谦逊地帮忙相互介绍、商业互吹。
顾骜仔细观察了一下,刘所长也不算过言,那朱研究员看上去已经70多岁了,据说在故宫博物院当了40多年研究员,从抗战前就开始干了。出于尊老,顾骜也不能托大。
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位研究员,后来退下来后,还写了一本颇为有名的文物史学术专著,叫《故宫退食录》。
双方稍微聊了一会儿,主题自然离不开这里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红学的奇闻轶事。
朱研究员果然博学深湛,不管扯到什么,都能随口提出一些前人所未有的简介。
当时萧穗随口提了一句,感慨曹家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最后免不了被抄家的下场。
朱研究员却随口指点:“萧小姐也研究红学?其他方面倒也罢了,不过我倒觉得,世人对于曹家最后被‘抄家’的定性,却多有误解,这是不了解清代史实造成的。
清代抄家,大多并不是一种刑罚,对于犯官也很少以抄家为刑。曹家之所以被抄,是因为他们是旗人,尤其是内务府领了差事的包衣。他们经营着内务府的生意,却巨额亏空、资不抵债,为了追偿止损,才被抄的。
以我的研究,当时的抄家类似于现在的公司破产,是一种‘到此为止、不再追究’的清盘。也就是你抄完家,就算还有亏空填不上,也不追究了,抄的时候,也会给你留下点维持生存的必要物资。
只不过本朝前三十年,着重强调‘封建社会的残酷无情’,所以研究红学的人总要把抄家解读得重一点,刑罚意味浓一些。其实皇家还是留了情面的,是在止损保护曹家,还有最后一口香火之情。”
萧穗这个文艺女青年听了,自然是频频点头,似乎受益良多。
顾骜却没有这样的文艺之心,他听得有点麻木,才不关心曹雪芹被抄家到底是什么定性呢。
不过既然被带到了这个话题上之后,顾骜也免不了顺势联想到刚才刘作家的到访,便追问道:
“刘所长,朱老,以你们之见,我这个园子,如今才修到这个程度,就有那么大的红学研究价值么?不然,刚才那个刘作家,怎么眼巴巴跑来做研究、还拍那么多照。”
朱研究员老神在在地上下打量了顾骜两眼,摇头叹息:“顾生不是文人,不了解这里面的弯弯绕。谁不知道,如今作协的王主席是红学家,明年就又是‘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年份了。现在那些青年作家,除了好好努力攒一部稿子之外,剩下的精力,那都是希望发表点红学见解,让评委会的领导们看见呢。”
顾骜有些惊讶,回头问萧穗:“有这回事吗?”
萧穗也有些懵逼:“我知道王……王大文豪是红学家,不过没想那么多。”
顾骜非常功利地单刀直入:“那你知道他是明年的评委会主席么?”
萧穗:“这我怎么知道,我只知道人家是作协的那啥。”
顾骜不由暗暗摇头。
文艺女青年呐,年轻的时候就是不懂钻营。
中国作协的领导,可不就是要当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领导的嘛。
中国的作家,也是有部级的作家和副部级的作家的。作协主席做得好,直接升文化有关部门的领导,那也是不奇怪的——
千万别觉得文人当部长罕见,为啥国内最高最初的文学奖项要叫茅盾文学奖?人家茅盾就是建国后首任文化有关部门的领导,还一干就是15年,直到那啥前夕。
作家文豪当文化有关部门领导的事情,将来还会多次发生,具体谁就不多说了,有度娘在何须水字呢。
难怪今年顾骜这个园子,有那么多青年作家假装研究红学来拍照写考据论文呢,都是想在文无第一的比赛前,给领导留个好印象,至少增加自己作品的曝光率。
不过,即使想明白了这个道理,顾骜也不好当着外人的面,直接教唆萧穗“别人研究你也研究,你还近水楼台资源更好呢”。
开后门托关系的事情,顾骜是不做的。
但既然大家都可以公然研究某些圈内热门学术课题、获取好印象,那就明车明马摆下道儿来好了。
顾骜知道,萧穗是一直很想拿个奖,证明自己不是老公的附庸,然后再结婚的。
顾骜也不希望自己的妻子未来一辈子活在自己的阴影下、被人说成什么都是靠老公得到的,没有自己的事业闪光点。
这事儿在合理的途径内,总要创造条件。
想到这里,顾骜不由得对朱研究员等人态度更加尊敬起来,连他这个庸俗之人,都开始变得貌似爱好红学起来。
“朱老,我觉得您刚才关于曹雪芹抄家的那段分析,真是鞭辟入里,不知道您有没有发表过呢?如果没有,内人文笔不错,可以帮您代为整理,挂个甘附骥尾的署名就好了。”
“这种结论有点颠覆的,写出来不一定讨好。你可要想清楚了,不利于长期发展。至于这点见解,咱一把年纪的人了,还会在乎这点虚名么。”朱老云淡风轻地提醒,随后话锋一转,“怎么,萧小姐这么年轻,也对文学奖有兴趣?”
“哪里……我只是抛砖引玉,投着试一试。”萧穗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和不好意思,连忙谦虚。
朱老不置可否地笑道:“那你们要研究就研究吧,我跟小王也挺熟的,他最近确实在各处搜集红学当中的建筑器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因为文化部立了个项目,要拍《红楼梦》,他是排名第一的红学专家顾问,现在到处找资料找资源,想修大观园呢。说不定,过阵子他会亲自到你这里来看看——这儿也算是我跟小刘练手的作品嘛,以后说不定就从你这儿总结经验,抛砖引玉盖真的大观园了。”
第591章 伸个懒腰也要写进历史书
跟刘所长、朱研究员聊了一会儿之后,顾骜大致对文化有关部门近期的某些新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也不得不感慨:虽然80年代大部分时间,乃至90年代初,国内还比较贫穷,在文化传媒产业上的很多项目,从资金预算上来看投入并不大。
但实际上,那只是因为很多资源价格被低估了,那些国家层面、文化部直接推的项目,后世反而是难以想象的。
比如90年代初为了拍个《三国演义》,那其实是动用了4万人的部队担任各种群演、演士兵,分九个摄制组去全国各地分头拍摄的。如果把这些人员投入实打实按行业薪酬计价,那就非常夸张了。
更别说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大决战》,据说调动了十几万人参演,而当时那些军需,都是不计入电影拍摄成本的,只算在部队演习训练的正常消耗里。所以真要是明算账,恐怕能把西方那些所谓的“好莱坞顶级大制作”给吓死——
几年后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号称用了不少真实装备、大场面演绎诺曼底登陆,只能说西方在特效上有绝对优势,但规模不是人力便宜的中式任务可比的。
即使是顾骜这两年刚刚亲身经历过的《末代皇帝》,原本历史上说是投资两三千万美金,可那几万群演都不是正儿八经实发工资的,只是按民兵给点津贴。(当然本时空顾骜是比较慷慨的,还拉人去李家坡看球,给的津贴也比历史上高)
如今,顾骜显然是又近距离遇到了一个大项目。
四大名著的电视剧化,摆在文化有关部门乃至某些总局那里,也都是比较重要的政治任务。
不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涉及到的古装战争场面太大、武戏成分太多,80年代文化有关部门的预算也扛不住,所以都留到了90年代拍——
《大决战》好歹是现代战争,虽然花费更多,但至少可以直接问部队借装备。而古装战争戏的道具,那都是要凭空掏钱买和定做的,文化有关部门不真金白银掏钱,就没法拍了。
所以80年代能拍的,也就是古装人数和场面都小一些的《西游记》和《红楼梦》。《西游记》已经断断续续拍了两年了,而《红楼梦》如今才进入紧张筹备。
顾骜前世从小理科成绩还不错,所以一贯是心态日天的无神论者,小学四年级开始看四大名著的书时,就看不下《西游记》。至于后来成年后遇到网络小说,他更是一辈子没看过玄奇魔各种幻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不算)
《西游记》自然也不会去参合了。
《红楼梦》倒是可以稍微搞一搞,尤其是如果对于妻子的前途有帮助的话。
……
因为在京城还有几天休息时间,而且因为在《末代皇帝》的项目上立功了,文化有关部门的访客本来就会源源不断来拜访顾骜,或是感谢,或是许诺,倒是省了他很多事儿。
跟朱研究员聊过之后的第三天,就有一个作协口的、不方便透露具体身份的高级别作家访客来道贺,事由么自然是单单为了萧穗拿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
这样的戏码已经上演好多次了,因为奥斯卡每一座小金人,都是有对口的人会来蹭关系的。
如果顾骜当初能跟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那样给力、把最佳原创音乐奖也拿下,那么中央音乐学院、以及中国音乐协会的领导,也会来的,这个圈子就这样。
顾骜当然要趁机好酒好肉地招待。
菜都是拣隔壁钓鱼台和斜对门京西宾馆最高档的拿手好菜点、趁热外卖送到府上来。
那个本来只是例行公事来表达善意的、不方便透露具体身份的作家(下文就简称A文豪),看到桌上辽参辽鲍炖熬的佛跳墙,立刻觉得受宠若惊。
“这这如何敢当,顾同志真是破费了。”
A文豪当然可以称呼顾生或者顾局(华兴通讯的级别是司局),不过最后还是选择了看不出级别的“顾同志”。
这也是考虑到顾骜如今身份还没彻底脱离、刚刚乔治敦读博归来不到半年,组织为了宣传需要暂时不能放他走。
如果称呼他老板,那无疑是给他找麻烦。
而且对方的级别也不比顾骜低,这样称呼并没有问题。中国也是有部级的作家和局级的作家的嘛。
顾骜一脸的浑不在意:“诶,别客气,我这不是准备得仓促,家里又没厨子,连家常小蔡都来不及煮,只能隔壁馆子随手点两个,哪来的破费,你不觉得简陋就好了。”
A文豪一脸无语:你丫的你就管钓鱼台和京西宾馆作“隔壁的馆子”?
虽然顾骜住的地段确实牛逼,那俩地方还真算隔壁。
不过就算是隔壁馆子,也没必要挑最名贵的菜下手呀。也亏得如今84年了,国家进一步开放了,砸钱就能买的东西多了起来。
要是搁在早几年,你没国宴任务,能弄到这种旅州獐子岛特产的肥美硕大辽参辽鲍?
那佛跳墙里炖的花胶、鱼唇、瑶柱、雉蛋,那也都是难得一见的极品。
至于开一瓶前年的拉菲那就更不可少了,顾骜现在是稍微遇到点正事儿就开一瓶,反正从孔汉奸那儿抄家了一千箱呢。
这样的款待之下,很多话题就好说了。
酒过三巡,顾骜随口提到:“听说,W主席最近在找地方研究、规划《红楼梦》项目要用的大观园?”
“是有这事儿,部里的任务嘛。”A文豪。
顾骜直接往旁边一努嘴:“你看我这园子怎么样?”
A文豪微微有些窘迫:“这地方当然是不错的,不过要拍《红楼梦》肯定不够大。”
顾骜不禁笑了,他没想到对方是这样的误会。
“我当然不是要拿自己的宅子给国家拍电视剧了,京城地皮稀罕,谁家房子能圈那么多。自然是到外面另盖。”他澄清了一句,随后话锋一转。
“不过你也知道,我认识的外国演艺界资本比较多,如果W主席或者再上面定项目的人,觉得资源上有困难,有想过引进外资合作的话,我可以牵线搭桥嘛。
你可能不知道,外国人在钱塘投资‘兰亭影城’也造了不少景了,还有香江公司、摩纳哥公司承包了旅游开发,他们觉得哪怕拍戏不收钱让人白拍、只要后续园子产权归他们,搞旅游业开发,一样会回本的。外国资本家做生意的脑子比我们活嘛。
所以,只要部里有需要,我就帮你们牵个线,觉得刘所长和朱研究员在我这儿练手的样子可以、那就照着这个样子先找地方盖起来好了,反正花的是外国人的钱,不用怕花钱。后续产权归他们,1块钱象征性租给你们拍两年戏,估计都没问题,我面子大么。”
A文豪听说世上还有“外国资本家掏钱盖园子、盖好了之后1块钱租给剧组用两年”的好事儿。
“外国资本家不怕亏本的吗?顾同志,我知道你人面广、面子大,但这也……”
顾骜随口胡诌:“怎么会亏本?外国人这种例子多了去了,喏,那啥拿了奥斯卡的纽西兰大导演,就是把某些古装奇幻片子拉回祖国取景拍的,纽西兰方面一分钱都没收他,就指望着‘奥斯卡最佳电影是在我们这儿取景的’这个噱头,带动当地旅游业呢。”
顾骜这番话,如果放在20年后,那是不胡诌的。因为彼得·杰克逊拍《指环王》、《霍比特人》这些系列电影时,真是回纽西兰这么操作的,这也是后世没什么出镜率的国家,博取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惯用手段。
纽西兰20世纪没什么国际旅游业,孤悬太平洋上最近的邻国都几千公里,又没什么海滩好看,谁跑那儿去。后来就靠彼得·杰克逊硬生生摁了个“中土世界”的魔幻IP上去,才好一点。
只不过,如今距离彼得·杰克逊拍《指环王》还十五六年呢。顾骜如此吹逼,也是仗着A文豪信息不对称,对外国的行业操作不了解。
顾骜说有这样的例子,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但没提彼得·杰克逊的名字,你根本没得求证。
A文豪不由得信了六七分,他斟酌了一下,最后说道:“不过……据我所知,部里跟W主席打招呼的时候,还是希望在京城不远的地方就近。要拍《红楼梦》可不是小事儿,动辄一两年,那么多人手人吃马嚼,挪到外地的话差旅费就不是小事,还得给工作人员租地方住,总不能住两年酒店吧。”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要是顾骜认识的那些好莱坞财大气粗投资人,给剧组住两年酒店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用五星级酒店,随便找个过得去的酒店能花多少钱。
对于这种容易解决的问题,顾骜当然是很权威地提议:
“那你先回去跟领导透个气吧,我觉得,我是很有把握说服外商,把省下来的地价差价部分,作为补贴剧组的差旅费——
人家是奔着赚钱来的,你们要是把别人不值钱的地皮,用热门项目炒得值钱了,这个升值部分,不比一个剧组两年吃住用车多得多?
而京城的地皮已经很值钱了,要是在市区,每一块地方都是有文化底蕴的,加上一个噱头也升不了多少,外国人的账都是这么算过来的。”
A文豪觉得自己看问题的三观和视角被极大地刷新了。
“那我回去跟领导说说——不过,如果顾同志你真想引入外国资本家、按这个模式合作,那领导得先来你这宅子考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按这个设计放大了盖。要是设计考据首先就过不了,那还得先解决这事儿。”
“我对刘所长和朱研究员的专业水平有信心。”
后来,顾骜离开京城、南下特区赴任后,还真有几批人来他这儿学术考察(只是学术考察,没有吃喝玩乐),然后顶级专家点头,说这园子要得,就照这个风格放大了建、完全按《红楼梦》里考据出来的格局。
至于选址,也允许外资方面建议——如果外资方面真的愿意为了省地皮差价,报销有关单位到时候两年的额外差旅费的话。
这种事情,换个人牵线搭桥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你要是帮文化有关部门拿下过奥斯卡,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如今国家太需要外部的认可资源了。
第592章 发朋友圈不等于装逼
文化有关部门的立项效率不可能太高,所以从“考察”到投资,怎么也得几个月的时间。
更何况如今还加塞进来“引入外资”这个新的可能性,那就需要另外重新展开谈判,从最初的试探接触做起。
顾骜这种大忙人,在身上背负的电子工业部差事没有卸掉之前,才不能自由自在跟文化有关部门耗下去呢,所以5月10日前后,他就南下特区去了。
不过京城这边的事情,他全权交给了未婚妻萧穗处理,凡是需要外国人扮演假外资的,也让萧穗联络摩纳哥的卡洛琳公主,然后卡洛琳公主派个马仔来按萧穗指点演戏就行了。
随着卡洛琳公主大学毕业已经两年、而且二婚嫁了个那方面不行的老头儿贵族之后,格蕾丝凯莉王妃已经渐渐把摩纳哥王室的影业公司日常事务,交一部分给大女儿处理了。
卡洛琳公主一个多月前在好莱坞的时候,跟萧穗也有稍微你有点混熟了。此刻顾骜把外联工作转给萧穗,自然没有障碍。
不得不说能当文豪的人,多半是挺有语言天赋的。
萧穗念文学数年,加上跟着顾骜,有同时代常人难以想象的频繁出国机会,所以她本科的时候英语水平就已经贼溜了,估计考试相当于专八,平时口语也相当流利。
读研这大半年里,因为顾骜带着她接触好莱坞的圈子、以及摩纳哥王室,萧穗把法语乃至意大利语的日常粗浅会话,也学了那么几百上千句。如今跟卡洛琳公主用法语谈笑风生完全没有障碍。
虽然“粗浅掌握三门外语”这个绝对存量不算什么,但增量或者说学习速度,是真的挺可怕的了。
只能说是天赋异禀,能拿到全国乃至世界级文学创作奖项的女生,有这样的语言天赋也不奇怪。
……
就在顾骜离京城后没几天,“文学讲习所”主办的某份国家级文学研究学术期刊、最新一期上,也悄然出现了一篇论文,是关于红学研究的。
《曹雪芹抄家新论——兼谈清代内务府当差人员抄家的“破产保护”属性》
论文的第二作者是萧穗,还在最后的索引文献方面,专门鸣谢了一些专家贡献的具体思想和启发。
这种写法,在国内的论文是不多见的,国内只感谢已经成文的、可以引用的在先文章。而萧穗这种套路,倒有点像后来硅谷的风格,比如那些谷歌系的专家,发论文都会强调那些在口头讨论环节给与了写作者启发的人,显得奈斯一点。
不过这也是因为后世谷歌系的专家们,赚钱赚得手软了,不在乎学界的虚名吧。
文学讲习所的学报,本来是偏向于小说的,讲习所还有自己主办的小说月刊。对于文学理论的研究,并不太重视。
文学讲习所学报在这些领域的学术地位,也不及北大复旦的文学学报,乃至《文艺评论》,或者具体细分专业更对口的《红楼梦学刊》。
不过萧穗愿意往本校投,审稿人觉得写得不错,当然也会给登载。
学报出来之后,首先在本所的研究生之间传阅,好几个青年作家小文豪,凡是对世俗名利有些妄念的,看了都是心中一惊。
“萧同学,你怎么研究起红学来了?你不是搞通俗创作、写畅销书的么?”好几个同学略带酸意地问。
在文艺评论界,畅销历来是一种原罪。你的书畅销了,那就是媚俗、迎合市场、放弃艺术操守。
而茅盾文学奖之类的奖项,也多次被认为是“人民看得懂的就不能评奖”。
整个80年代的文学评论界话语权,大致可以分成两段,一段是83年及以前的,那时候流行伤痕、乡土的,反思上一个十年的。
一段是84年以后,一直到90年代韩寒那种畅销风格出现之前。这时候真伤痕也伤够了,伤不出新意了,当年在阴暗角落发生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也都揭露得差不多了,都为人所知了。真有病的,都呻吟完了。
然后84年开始,这十几年里,顶层文艺评论就走向了“意识流”,当然也可能跟文豪圈子的食物链顶层大佬据说是意识流写作大师有关,下面也就纷纷写意识流评奖,85年以及后面一届茅盾文学奖,几乎是意识流那种普通人根本看都没看过的书拿奖。
当时最有逼格的,那就是看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凡是能觉得自己看得懂《尤利西斯》、发表一篇相关见解的,那你就是牛逼。
你要是不会吟诵几句“都柏林胆汁色的大海”,并赞美一下大海的哮喘,你跑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当代文学创作的。
萧穗原先文艺也文艺,不过还是带点小家碧玉的精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