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80当大佬-第3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顾骜就是连这10亿美元亏损都不想让花旗捞回去。
他要花旗直接低位自行了断,净认亏10亿!
如果这事儿做成了,会付出的代价和后遗症,顾骜也想得很清楚:赚了这10亿美元之后,他就会上全美各大顶级商业银行的黑名单。
从此以后,他顾骜的公司,再也别想靠着股权质押,在各大美国商业银行那儿融到资,毕竟花旗都被你坑怕了嘛。
当然,人家也不是说不接受你任何形式的融资。如果要融资,请拿固定资产,或者其他可执行的无形资产来抵押。只是绝对不再收股权这种抵押物。
顾骜并不是一时冲动,他是彻底想明白了所有可能导致的后果,依然坚持要这么干。
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打算上市,股权本来就质押不出几个钱。既然如此,就把股市上能黑的利益,以自绝后路的凶狠姿态,彻底吃干抹净再走。
咱能赚得到钱的公司,凭什么上市让股狗分润咱的利益?不就是赚不到钱,需要圈钱的公司,才上市的嘛!
……
想明白了上述种种因果,顾骜跟王安设局道:
“要让花旗银行彻底甘心放手,现在最关键的信息不对称,就在于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真实态度。你我虽然已经冰释前嫌,都想把公司做好,但花旗是不敢确定这一点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下手布局。
首先,那就是我可以摆出一副好大喜功、年轻爱折腾的张狂姿态,拿到公司控制权之后,就大刀阔斧想要把公司电脑产品的品牌,从王安改成天鲲——当然你放心,事实上我不会这么做的,充其量这只是新一代产品上市之前,在宣传预热阶段暂时的烟雾弹。
不过,花旗有很大概率相信,那样一来,他们就会觉得‘我不用吧王安公司的品牌经营得很好,也能得到收购的利益’,这样一来,花旗继续捏着股权不放,就等于是在一条快要沉没的破船上空耗,他们是非常有可能被吓跑的。”
顾骜之前花了很多精力,私下里向王安证明“我会把王安这个品牌一直做下去,不会瞎折腾,不会好大喜功”。
但这些证明都是秘密的,只有王安知道,外人不知道。
现在顾骜要做的,就是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明着的这套,跟暗地里实际实施的这套,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真的,暗的,是给王安看的。明的,假的,是给花旗看的。
一个谎说两遍,对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下。
哦,不好意思说漏嘴了,其实只有明的是谎,暗的那个是真心话,不是谎。(经常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谎说多了搞糊涂了。以后说谎应该先列大纲、打草稿。)
王安有些狐疑,但还是相信顾骜第二个才是谎:“这一点,我会配合,然后呢?”
“然后么,都是次要的,比如还可以营造一些我跟你家人的私下竞争关系,场外过节,营造我只是想要你的生意,却懒得传承你的名声、或者懒得照顾你家人的未来前途。”
顾骜说的这个第二点,就是让人放出风声去,把王列去年跟他争风吃醋那点虚假的矛盾暗中曝光给金融界人士。
如果让花旗银行的人觉得顾骜跟王列有仇,那肯定会以为顾骜不是真心经营好王安的品牌。他收购只是为了掏空王安公司,这样花旗同样不敢再留在这条破船上。
“呵呵,这种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的把戏。”王安哂笑了一声。
顾骜笑着回应:“别小看,如果我是跟你一样的老一辈企业家,花旗银行当然不会信这些鬼把戏。但是我还年轻啊,年轻人嘛,冲动张扬一点都是正常的,这是我最好的伪装。”
王安叹息了一口:“这事儿,我也配合。阿列那小兔崽子,一把年纪了女朋友也吊着好几个,回头搞定花旗银行的事儿,我也要逼着他结婚了。”
王安最后这个表态,也纯粹是为了他自己。毕竟医生说他还有三四年寿命。此前他没逼着儿子结婚生子,让他抱孙子,那是因为他对儿子接班公司事业还抱有希望,不想让儿子在这关键的几年交接期分心。
现在,既然看清了王列不是那块料,当然要让王列赶紧结婚弄几个孙子出来,在王安自己咽气之前看几眼。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想花旗银行的人很快就会上钩的。”
……
顾骜跟王安的秘密勾结后仅仅三天,王安就正式跟花旗银行提出了中止重整协议的事儿。
因为爱德华·米勒造假危害小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证据确凿,中止的请求没有遇到任何阻挠和变故,就顺利通过了。
45%的股权,正式由附条件的质权,转为花旗银行正常持有的股权。但因为其他股东联合反对花旗,所以花旗系失去了公司控制权。
此后一两周时间,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博弈,花旗反复权衡是要个还算不错的价格退出,还是等着顾骜来重整,如果重整成绩好的话,还能多赚一些。
不过,顾骜和王安的联手双簧计划很成功,花旗方面首先就中计,认为顾骜只是想掏空王安的技术和人才,并不想真心经营王安的品牌。
继续留在没有控股权的王安,很有可能跟着破船最后一起沉。
几天之后,顾骜跟王列曾经那些争风吃醋的过节,也在华尔街顶级金融圈里炒作得有鼻子有眼,虽然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基本上只有身价好几亿美元以上级别的业内超级富豪、商业银行掌舵者们才知道。
这进一步加剧了花旗银行的忧虑。
最终,在1987年11月11日,花旗银行方面在看到股价略微回升、而且顾骜给的条件也非常优异的情况下,果断松口了。
第797章 私有化完成
“王安电脑公司股权重大变更公告:11月11日,天鲲娱乐公司及顾骜(自然人),累计购入王安电脑公司股权超过10%。
即日起,顾骜发起王安电脑私有化要约。持有公司股权的任何自然人与法人,可以前90个交易日中、成交价最高的30个交易日的均价,加50%私有化溢价的条件,向顾骜(自然人)出售其所持有的王安电脑股份。
私有化要约期持续时间为90天,在90天内,如市场流通股比例降低至5%以下,本私有化进程即宣告成功,王安电脑将按期退市,流通股持有者的股权讲自动转为非流通股。
90天内,如市场流通股比例依然高于5%,私有化进程也将终止,但公司会继续保持上市状态,此前的股权交易依然有效……”
1987年11月11日这天,纳斯达克有关机构,终于把这条价值千金的公示消息放送了出来。预示着花旗银行最终还是决定割肉斩仓、残身而退。
顾骜顺势做出的抉择,是不仅要拿下花旗银行的股份,还要让王安电脑公司,从纳斯达克退市,也就是私有化。
从此哥就不跟股民们玩了。这么优质的资产,自己闷声赚大钱就好,也不需要靠股市融资,反正现金流利润用不完。
股狗想玩的话,哥将来抛出一点天鲲音乐之类的垃圾股,给股狗们抢。
肉是不可能有肉的,给骨头就不错了。
在私有化的案子里,因为要引诱流通股股民卖掉股票退出,所以给一个比目前股价高的溢价,是必须的,否则别人没好处干嘛卖。
一般来说,这个溢价至少是20%。
如果是私有化发起方需求比较迫切,以及此前股价有较大跌幅低估,那么30%也是正常的。
而顾骜这次给出的溢价是50%,按说是绝对良心的价格了,而且这个50%还不是挑着最低位加的,得是此前90个交易日中、股价较高的30个交易日的均价,那就绝对无可指摘了。哪怕过去90个交易日王安电脑公司都是处在股灾超低位,也足够弥补散户受伤的心灵。
许多对私有化进程不太了解的人,或许会以为私有化是必须所有流通股股民都愿意按照这个溢价卖掉股票,才会顺利达成的。
这里其实有些误解,因为总会有不愿意卖掉股票的死硬钉子户的,真追求100%收回,必然导致所有私有化进程都无法实现。
所以美股市场是定了一个红线的,也就是95%私有化。
如果无论要约方怎么出价、都死硬不肯卖的钉子户持股比例低于5%,那么这些钉子户是阻挠不了退市的。
他们只会炒股炒成了长期股东。私有化之后就再也没有通过流通市场变现的机会了。他想套现的时候只能先优先卖给公司其他股东,要不就一辈子别套现,留着股份等分红。
……
几天之后,纽约,黑石基金操盘手彼得森,向顾骜汇报了最新私有化进展:
“按照过去90个交易日中,股价最高的30个交易日的均价,花旗银行手上的45%股权,最终基准价值为4。4亿美元,加权50%私有化溢价后,最终回购价6。6亿美元,这笔交易上周已经交割了。
私有化要约发出后,第一周的五个交易日内,剩余的11%散户流通股,就有4%选择了接受要约退出,第二周又有3%接受要约退出。因此截止到11月21日,目前市面上的流通股已经跌到了4%,已经低于法定的钉子户下限。
另外,王安电脑的传统管理层,也有以私有化要约价出让内部限售股的,不过比例比较低,大约只占总股本的3%。
截止到目前为止,你一共拥有花旗的45%、加上原先的9%流通股、私有化后新收的7%流通股、内部吸收的3%限售股,总计是64%。
其余股权结构方面,王安持有21%,流通股股东持有4%,其余高管层和内部股东共计11%。截至目前为止,您本次私有化的所有股权收购开支,一共是9点5亿美元现金。
现在,您可以依法立刻宣布私有化成功、私有化进程结束。也可以再等等——如果你想把流通股股东的4%和其他内部限售股东的11%多吸纳一些的话。”
“64%够了,做人不能太贪,如果超过70%,让其他人连一票否决权都不保留,那就不太像科技公司了,公众也会不信任的。咱也不能摆出一副要吃干抹净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样子嘛。”顾骜很识进退地表态,示意彼得森帮他见好就收。
彼得森和他说的“本次私有化一共花了9亿5美元收购全部股权”,这个价格是包含了私有化进程发起之前,顾骜在流通市场上吸筹的全部花费的,以及资本税费。
不过没有计算顾骜此前从王安电脑公司挖技术人才、收购技术专利方面的开支。那些布局的钱全部零零碎碎加起来,再算上所有请律师和给《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塞好处造势的不可描述成本,总计也有两亿多了。
全部算下来,顾骜为了夺取王安电脑64%的股份、让其安然退市、并转移走一些技术和人才,累计花了12亿美元。
这几乎是把顾骜这几年赚的现金流花完了——当年德州仪器掏空案之后,顾骜结余的现金只有最多四成,是投入到了香积电的投资建设中去的。其余六成都是作为短线投资,或者留了一部分储备资金。
年前股灾之前,彼得森也帮顾骜把这部分资金在科技股泡沫里稍微小赚了一笔,利润有两三亿美金。
现在,当年投完香积电后剩下的大部分本金,加上上半年科技股里赚的,彻底都吐回来了。
12亿美金花出去,顾骜手头的现金流再次剧烈缩水,拿得出手的现钱,最多只有两三亿美元了,几乎可以说是再次穷成了麻袋。
这两三亿美元,还是85、86两年天鲲的游戏机生意辛辛苦苦搞实业赚的,绝对不是什么easy的快钱。
做实业不容易呀,别看顾骜现在手握天鲲、香积电,还间接控制了才成立一年的夏为通讯,目前真正稳定每年给顾骜利润的,还是只能指望天鲲。
半导体芯片产业起码前五年都是纯粹的吞金巨兽,就算营收收入拉起来了,钱也都重新投到再次扩张里了,不可能反哺给顾骜分红。
通讯电子行业比半导体芯片行业好一点,但第一年亏损、第二、三年勉强保本也是必须的。真正第一年入行就能直接捞钱的,也就游戏这样短平快的生意了。
哦,顾骜在好莱坞那些制作和发行公司的生意,以及他在内地的影城配套项目、香江的娱乐布局,这一块加起来,倒也是能每年给顾骜提供千万美元级的纯利润。
惨淡的时候一年一两千万,最好的时候也不到五千万——主要看卡梅隆这些大艺术家给不给面子,当年出不出爆款。或者是顾骜在香江的唱片公司,当年有没有新的吸金爆火歌星,连番出卖爆的唱片。
总的算下来,顾骜目前一年的纯利润,也就是两个亿,都是泛娱乐产业来的,游戏机公司一亿五千万以上,剩下的其他泛娱乐生意凑上那几千万,加起来勉强超过两亿。
(游戏机公司捐款做善事那些成本已经去掉了,摩纳哥那边那些一年两三千万美金的脏钱顾骜也没算进去,因为那些钱将来时机成熟迟早也是要捐掉做善事的。)
如今拿下了王安电脑,顾骜也有时间坐下来好好捋一捋。
香积电85年底投产的,夏为是今年也就是87年年中才投产的。按照半导体五年没利润、通讯业两三年内没利润来算,这些公司要走过输血期,进入爆发期,基本上都要等到1990年之后了。
未来的三年里,要摆脱只有游戏机公司为首的泛娱乐产业产生利润的窘境,关键就看顾骜能不能把王安电脑尽快改造到恢复盈利能力。
个人电脑产业,快速产生利润的能力,还是比半导体芯片产业和通讯电子产业要快不少。
尤其是王安电脑本来就是在全美有七八百万台商务办公用机的市场占有量、在欧洲市场也有一两百万台的占有率,相关圈子里口碑和知名度一直是行业第一。
之前王安颓势,无非是因为王安本人重病之后,将近两年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停滞、无人有能力统筹推进。
现在到了顾骜手里,顾骜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甚至还能协调到很多外协,把换代产品补上之后,给王安电脑续命到转型完成,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顾骜估计,在王安的新一代产品问世后,到相当于历史上微软的WIN95操作系统出现之前,这几年都是王安可以盈利的好日子。
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历史上1988年麦金塔二代电脑出现后、一直到WIN95出现之前,苹果公司就活得不错。苹果在乔布斯走后的第一波衰退,历史上是96年才彻底爆发的,然后持续到21世纪初、乔布斯回来弄了IPOD为止。
毕竟MS…DOS的市场竞争力,跟后来的WINDOWS系统还是完全不能比的。
既然历史上苹果可以在这六七年里大赚,到了顾骜手上重整的王安自然也有机会。
当然了,这么干的前提,肯定得把历史上苹果公司的位置给卡了,不然在开放式操作系统的大潮冲击下,一个地球怎么还容得下两家封闭式操作系统大牌。
“既然私有化完成了,这几天就给王安的全部高管开个会,讨论一下研发计划。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新一代电脑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办公软件这么狭小的功能范围,我们要全方位超越苹果,而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这样、只在商务办公方面优于苹果。”
第798章 死在襁褓中的OFFICE
11月21日当天,顾骜就提交了宣布私有化完成的申请(当然只是申请,具体是否宣布,什么时候宣布,这要看美国证监会的审核情况)。
不过后续未满90天的这段时间里,股权持有者还是可以按照顾骜的要约价继续卖出的,要到90天满后,那个要约才作废。
是否立刻宣布私有化,区别只是在于是否立刻从股票的二级流通市场退出——
因为如果你不宣布私有化完成,不立刻退市的话,假设后面的70多个交易日里,还有非常爆好的利好消息,能让王安电脑在流通市场上的股价暴涨好多,超过50%,那么那些最后的钉子散户股民,就能选择用一个更高的价格,也就是市场时价来卖出。(因为那个时间点上的实时股价,已经超过了顾骜给出私有化要约时的基准价、加50%溢价了)
而宣布私有化完成、正式退市后,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流通市场价了,剩下的钉子户要卖,就只能按照顾骜发出的要约价卖,没有备选项了,后续70几天里王安是利好还是利空,跟他们都没关系了。
要是这70几天过了还没卖,将来又想卖,那就走非上市的普通有限公司内部股权转让谈判的路径,一事一议单独谈判。
所以,最终因为持有流通股而保持王安电脑股东身份的那些人,总持股比例肯定是会低于4%的。
倒不是顾骜不愿意让股民分润哪怕一丁点利润。他主要也是嫌弃外部股东人数太多、太散太杂乱的话,将来公司管理不方便。毕竟原先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时候,买了王安股票的人可能有几万几十万,好多人都只买了几百几千股。
尽量大浪淘沙一遍的话,把这些散户小股东人数压低到几百个甚至几十个左右,每人要持股的话至少持有几万股,把几百几千的小虾米都滚蛋,看着就清爽不少。
顾骜是跟彼得森交代过“只持有64%,不再谋求更大的持股比例”,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想优化股东股权结构。
哪怕他自己不再多买,他也会往王安电脑安插新的高管、新的CTO、CMO、新的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同样,也会把原先爱德华米勒时代和王列时代尸位素餐的辣鸡们清扫掉一批。
虽然过去一年半的经营颓势,主要是CEO的责任,但跟着CEO干的高管也不是完全无辜的,肯定有不少佞幸庸才,该掺沙子肃清的还是要肃清。
内部管理层股,虽然还是11%~12%的比例,最高不超过15%(如果最终能把散户股民全部赶走、并且鼓励管理层都出资买下那部分散户股的话,理论上可以达到15%)
但这11%~15%的分配,是会产生大刀阔斧的变化的。
一番整顿之后,到12月份,曾经的散户股东人数,被压低到了惊人的只剩将近200人,持股最少的人也拥有一万股以上,也就是至少价值十万美元的股本。
这将近200人累计持有王安公司大约2%点几的股份,按照私有化要约时的报价,总价值三四千万美金,相当于人均20万美元,可见真正穷的零碎小散都已经被赶走了。
13%的管理层股,在一番重组后,留在王安公司旧高管们手上的,大约是6%,还有7%则是给了新回来的约翰·钱伯斯等人,以及顾骜掺沙子的新高管。
这些人里,钱伯斯之流是靠去年离开公司时、抛售股份得到的现金,重新购入的。这些人都赚翻了,因为他们走的时候王安电脑股价还在高位,如今重新买回来,哪怕是按照私有化溢价买,其实也只花了相当于去年走时四成的价格。
约翰·钱伯斯去年离开的时候,只有不到公司1。5%的股份,现在回来后立刻买到了3%,还有好几百万美元闲钱多出来了,简直人生赢家。
至于那些完全新来的沙子,就找别的渠道融资凑钱买下股权了,有些是靠着在天鲲数年的积蓄,或者是置换。还有个别去找了卡宁汉融资,答应了一些比较苛刻的条款。
卡宁汉是王安当年的联合创始人,也已经60岁了,顾骜收购之后,自然不需要这家伙来管理,不过对于他的钱通过代理人重新投回王安公司,顾骜还是不反对的。
……
顾骜把王安电脑上上下下都整顿清爽的同时,在旧金山的王家别墅,王安也在关照自己的儿子,别再贸然乱来,安安分分过日子。
“阿列,有些话,今天要跟你摊牌了。我知道你跟顾骜相处不好,所以,以后你也别想着在公司谋求什么管理话语权了。
顾骜目前依然只是做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总裁和高管都是他的人。董事长的头衔,他重新让给我了,我知道他打的是什么主意,他知道我什么都管不了,只是需要我的威望来镇住过渡期的场子,不过我的身体,这个名最多挂三年,或者两年,我肯定就要卧床不起了。
我将来不行之后,你就拿着咱家族的21%股份,好好坐享分红吧,什么都别管。家里的现金资产也好,将来几年的分红积蓄也好,如果你想做点事情,你自己开一家新的公司,为王安电脑提供配套服务吧。
我建议你是开一家软件公司,我看过了,你的才能做不了供应链太复杂的生意。做软件外包的话,市场也好,需求也好,都不用你过问,你就看王安电脑缺什么,有什么需求,帮忙开发,针对投放。公司里还有那么多门生故旧,总会照顾你生意的。”
王安说话有些气喘,显然是最近的操劳,让病体愈发沉重了。
王列心情郁闷,表情颓丧,却也不敢违逆父亲了。最近的起起落落,打掉了他的锐气,加上他也确实不想在顾骜手下做事,不得不承认父亲的想法是最照顾他面子的。
王列只是对操作性层面还有些怀疑:“可是,做软件外包商,有前途么?最终还不是要仰人鼻息?”
他之所以这么想,还是因为80年代末的行业氛围,没有那么开放。
在两年多前,IBM和微软联手喊出“开放式操作系统个人电脑”的概念、把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