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狂飙时代-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咨的话音一落,八个中除了许村声和黄道明已经知道的,六个研究生就闹开了,何从初颇有兴趣的在一边看热闹。
“那这不是和我们以前的项目一样,为何要解散以前的项目呢?”
“还是做游戏啊!不是说以前的工作没用吗……”
陈咨等话音稍落,没接他们话继续道:“大家知道我是佳华电子的工程师,事实上我是他们的顾问,算是合作关系,所以佳华电子可以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他们可以提供硬件基板,佳华电子的背后是港城最大的陆氏电子产业集团。”
这番话说出来,大家顿时安静下来。
“图形引擎,我们没钱去买小RB和美国的,而且佳华电子的基板是复制卡普空公司的CPS1,所以限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和这个有近亲关系的产品,刚刚好我知道一家公司,已经完全复制出来了他们的图形引擎,而且找到了能够替代的图形和声音芯片。”
看着大家已经开始耐心的听,陈咨没卖关子,继续道:“这家公司就是湾湾的形象电子,这家公司已经开发出了一款”黄飞鸿“的格斗游戏,我们可以和这两家公司形成联盟,那么我们的项目三大模块就完善了。”
“啪!啪!啪!”鼓掌的是何从初,他远比其它的所有人知道,陈咨的方案是可行的,远比自己小师弟以前啥事都想自己做来的靠谱,特别是内地没有硬件基础的情况下。
其它的人,理解消化了之后,不得不认同,项目如果这么操作,成功的可能性会很高。
“湾湾的人,我们怎么合作啊!这个……国家不会反对吗?”匡小丁道。
陈咨闻言微微一笑道:”资本是趋利的,只要足够的利益,这都是可能的,何况他们两家可以在港城组建一家公司,再来和我们合作啊!而且游戏公司也不涉及啥保密技术,国家为何反对。“
“好!”这次所有人都鼓起掌来,这年代就这么简单的资本运作,但是给他们的感觉却是非常的新颖,原来公司也可以这么玩。
“那么现在的关键就是,形象电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图形引擎,佳华电子有自己的硬件架构,都有自己核心的技术,凭什么别人会和我们合作?……所以,我们需要有足够好的游戏架构和整体设计,足够吸引力和可玩性、平衡性,这才是我们能够参与合作的基础。”
这次每人都陷入了沉思,包括何从初,假如这项目是自己带头做会怎么做?
“好了!我们的时间紧,而我构思这个项目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软件的规格说明书、架构模块和设计说明、函数规范,我都已经写出来了,由于都是手写的,钟兄和丁兄,麻烦你们把这些输入电脑,做成框架,顺便检查一下错误。”
“另外找个地方把我写的这些文档复印几份,大家最好明天都看完,明早我们正式开始工作,注意,我们的使用的语言是c,我想这个大家都会,特别是我们必须全程坚持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开发模式,为了这个,我们在测试小组里面需要增加一个配置小组,专门管理版本和所有程序的函数和定义等等。“
“我们还需要以下几类人员,擅长人物绘制和音乐的艺术生,特别是要有玩过街机游戏的经验,当然程序员多多益善,但必须是写过应用程序或者有天赋的,请各位介绍可以兼职的学生,待遇按120元每月24天,每天必须工作4小时,连续工作不得少于2小时。“
陈咨布置完任务和分工就先走了,今天肯定是没法工作的,而且他们需要把一打接近几十页的文档看完,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何从初看到陈咨走了,对许村声和黄道明说道:“真是见识了,咱们华夏藏龙卧虎啊!这陈工看起来小小年纪,应该是带项目的老手了,你看着项目计划和前面的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架构定义,规范等等,比我们学校的都规范和科学多了,这套文本能够给我一套吗?我想拿给老师看看。”
那是自然的,项目管理的知识理论和标准还需要好几年才大规模发展完善起来,PMI组织的项目管理理论大成教材PMBOK第一版需要到明年才有。
软件行业的成熟度模型CMMI更是要到1994年才开始研发,当然其1991版本的CMM事实上推广的价值不高,可以忽略。
陈咨把遵循这两个理论和标准的标准文档现在就拿出来,离这两东西真的推广出来还相差10来年呢?自然看起来无比的高大上了。
至于为何这些东西一出现,就引起了何从初这样的社会精英重视,那是因为项目管理本来就比普通管理更加接近我们日常的事务执行。
成熟的掌握完善技能和理论的项目经理比普通项目经理,能够提高项目30%以上的的成功率和20%以上的成本。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些动辄以亿为单位的项目提高几十个点的成功率,那得有多大影响,20%以上的成本又是多少。
事实上国家80年代就在竭力的引进项目管理体系,但是这时候的唯一成体系的欧洲项目管理体系IPMP也还是零散的,导致真正的专业人士在国内是少之又少。
做过项目的人,自然一眼可以看出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框架,意味着这个东西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陈咨这个小项目本身的价值,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何况还附带一个软件工程的规范集成标准。
黄道明自然知道学校里做项目是个啥模样,他初看到陈咨的20几个文件就知道单从项目的管理来说,自己真差了十万八千里,于是把本来埋在心里的不服气,彻底的忘记了。
他们这代知识分子就这样,并没有养出后来那些无知的“老子天下第一,你们都是白痴“的调调。
这会儿大家都知道国内啥都落后,所以知识分子是真谦虚低调爱学习,只要你比他强,很多人不分年纪和脸面直接开口叫老师的多的是。
这可不是未来开口闭口老师那种的仅仅代表一个称呼的名词,而是真心实意的叫你老师的。
”这个我看何教授你明天还是再来一趟吧!你看看,这里专门有一个文件叫做保密原则,就有说到这里,得问过了陈工的意见才行。“许村声看到黄道明不好说,只好自己当了黑脸。
陈咨要是知道这段对话,恐怕立马会跳起来,这鱼可把这钩子咬的够结实了。
第三十一章 泄密
第二天陈咨到达换了牌子的新世纪公司的时候,里面已经多了十几号人再忙乎了,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其它的人都是年纪40往上的中老年,陈咨满脸懵逼,事实上心里各种方案都活动开了。
那白发的很可能就是自己想要引出来的大犇迟大院士。
扫了眼躲在人群后面的黄道明,陈咨有点奎怒的道:”黄教授,这是怎么回事?“
“哈!陈工是吧!你别怪小黄,是老朽要过来的,还请你原谅则个,我们这群老头老兄啊!都是看到你写的项目计划和这套软件开发框架来的,就这么冒昧的来了,还请你多多包涵啊!”说话的是那位老者。
陈咨不置可否,他在后世见多了倚老卖老的家伙,虽然猜测对方的身份,但在没确认对方值得自己尊敬的时候,一向只给予最基本的尊重。
见陈咨并没如意料中的说出,“没关系啊!”类似的话,顿时让一班老头老兄有点尴尬了,他们都是有身份的人,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不给面子的小孩。
何从初也没预料到这么个情况,他以为有老人出面,而且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出面,陈咨一定会尊老敬老吧!哪知道眼前的少年似乎并没有啥表面的高兴,而是一脸的严肃,当即心里知道错了。
马上闪出来到:“陈工,这是我老师迟老,国家汉河巨型机的总工程师,昨晚我回去忍不住和老师说了你写的项目有关的文件,老师和我的一班师兄弟和同事就想来看看,向你请教,还请你原谅。”
陈咨闻言心里一喜,脸上却没露出来,好似挤出来一丁点笑容,对迟老道:“您好!迟教授!”
却没有说欢迎的话,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文档都被这些人堂而皇之拿在手上看,实在是没法高兴,反而很膈应。
虽然有自己故意勾引造成的,但是你们也太不客气了吧!这行为搞的陈咨是真生气了。
迟教授这么大年纪了,哪种情况没有经历过,顿时反应过来,自己这方应该是孟浪了,肯定是犯了别人的忌讳。
但是由于在国内待久了,他们并不明白,知识产权和项目是一家市场竞争公司的核心机密。
他这个年纪自然有这个年纪的豁达,直接问道:“陈工,我们是不是惹你的不快了,做得不对请你直接说出来,我们给你道歉。”
这话说出来,顿时引得所有人瞩目,何从初都恼怒上脸了,刚想开喷陈咨,却被迟老举手让所有人都听对面的小孩说。
陈咨却没想这么多,直接开口道:“本来各位来我们新世纪公司,我是欢迎的,但是你们手上拿的是什么,黄道明、许村声先生,你们作为我不在的负责人,有什么要说的吗?”
陈咨却没多说这些外人,而是先找公司自己的人开始。
黄道明和许村声第一次见到十几岁的陈咨,严肃的叫自己的名字加先生的称呼,顿时感觉很有点异样和忐忑。
“呃!陈工,对不起,我不应该让老师和同事们直接拿公司的机密资料……”黄道明尴尬的道。
陈咨摇了摇头,当着所有人的面道:“黄先生,昨天的保密协议你有仔细看吗?”
黄道明顿时脸红耳赤,他昨天光顾着看技术资料了,如饥似渴的学习,看到保密协议觉得这东西不重要就直接略过了。
陈咨当即明白了,失望是失望,却谈不上多愤怒,对所有人道:“公司的职员,有昨天仔细看过保密协议的吗?”
何从初看到陈咨把自己和老师都当空气,顿时怒火上冲,但是再次被迟老严厉的阻止了,甚至见到了老人满脸的凝重。
”我看了!“一个弱弱的声音,从人堆里响起,却是这里地位最低的钟论言。
所有人顿时一脸怪异的看过去,这得多么的二愣子才这时候才打所有人的脸啊!
陈咨心里却松了口气,总算还有一个人给面子,否则这场戏变成了独角戏,那真就没趣味了。
自己准备的方案也达不到效果,还得再重新找机会,那就不仅仅是遗憾,而是损失了,还好总算有个肯配合的。
“钟论言先生,请你把保密协议的前十条读一遍。“陈咨面无表情的说道。
迟教授带来的一班老兄顿时一阵骚动,有人想直接走了,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给面子的人,不就看了眼你写的几个字吗?有必要这么小题大做。
却被迟老再次严厉的阻止,老人确实知道了今天恐怕是见猎心喜,犯了毛病了,但同样也想看看陈咨到底能够做到哪一步,他现在对这个有能力、有手腕的小天才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这孩子称呼人不是国内的“同志”,而是“先生”,恐怕不是国内长大的吧!所以才会对这些保密协议这么关注和坚持。
“保密协议制定总则,为保证公司的利益和公司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特制定本协议,每个公司的技术、……多年以来由于涉密造成的公司倒闭和破产比比皆是,包括世界500强企业……”钟论言忐忑机械的读着,脑子里一脑袋浆糊,都不知道为何自己就傻乎乎的开口了。
……
等钟论言差不多读完了第一页,陈咨才示意他停止,对迟老道:“迟老,我很尊敬您,尊敬您对国家的贡献和您的知识,但是,却对你们未有经过我的允许和签署保密协议的前提下,私自浏览我公司机密资料表示愤怒和抗议,钟论言先生刚刚读的这些并不是无稽之谈,你们本身应该经历过,我不知道你们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就你这几个字,就算公司机密了,这值多少钱,我们赔你怎么了,小小年纪不知天高地厚……”一个四十多岁带眼镜的长脸男一脸涨红的怒道。
迟老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道:”还请陈工说说,我们今天一定检讨我们的行为,但是你说我们的经历过,是怎么回事呢?“
陈咨这会却先没理会迟老,脸色阴冷的对长脸男道:“井底之蛙,不知所谓,你赔?你赔的起吗?你知道这个项目的收益是多少,至少4个亿!美元!要是这些消息真从你们这里泄露出去,你觉得你自己值几个美元?”
“唰”的所有人包括迟老的脸都白了,长脸男闻言如遭雷击,身子晃了晃,呆了半响,才眼红耳赤毫无形象的吼道:”怎么可能,就你这么个娃子,能够做出几亿美元的东西,你唬谁呢?“
陈咨却没理他,对迟老道:“1982年长城2号大型计算机参加“纽约国际科技博览会““东京新技术交流会“事件,您应该有参加吧!”
陈咨看到迟老眼神一亮,仿佛在回忆,接着道:“我告诉您,你们把资料让小RB看了,他们无耻的第二年就复制了该巨型机技术,名字叫“昭和1“,他们的外观做的比我们好!精密加工做的比我们好,所以导致速度比我们的快,我想问您,当时是不是国内很多的专家说我们的计算机全面落后于RB、美国!说只能用于民用,要放弃863计划的长城、曙光?“
“嗯!是的!当时中科院的专家是这么评估的。“迟老缅怀的道,
“但我告诉您,“昭和1“就是长城2的完全的复制品。“陈咨没有丝毫犹豫的接道。
“你说什么?”“砰”迟老坐的椅子一歪,就往旁边歪倒,辛亏何从初就在旁边,帮忙立刻拉住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老人眼睛发直的惊呼!大家眼看着老人的双眼快速的变红。
陈咨没理会老人死死的瞪着自己变得通红的双眼,再次道:“类似的事情多着呢?“两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千年寿纸“也就是“纸中之王“,”景泰蓝“,还有好多好多的好东西,都是这么轻易的涉密,全都是被小RB要么耍点小手段弄走了,要么就像你们今天这么光明正大的看走了,你们还觉得我小题大作吗?“
注:80年代刚刚开放,国内不知世界险恶,很多独有的技术、祖传工艺、配方等好东西,都这么被盗走了,这些都是有史实记录的,所以别说外国人尊重知识产权,事实上除了利益,强抢的事情比比皆是。
第三十二章 泄密是大事
让每人都补充了保密协议,按上手印后,气氛才缓和下来。
当然也有几个长脸男一样的人,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恤,在迟老逼视下签了保密协议,气愤不平的走了。
陈咨事实上就已经预料到了,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其实游戏的核心人设和动作图谱等最关键机密都暂时未拿出来,就是为了培养大家的保密心态。
毕竟这时候内地才从宣扬的观念中走出来不久,商业机密的保密,对普通人来说还离得很遥远,很多单位研究出了的技术,都是这么免费的共享了出来。
90年代以来,由于外资企业纷纷登陆,这才开始注重这些。
迟老迫不及待的问及刚刚陈咨提到的‘巨型机’泄密事件,陈咨之所以这么特别的对待这群人,就是为了给他们留下深刻的映象,以后想在他们里面划拉几位小牛,帮助自己完成预计的目标。
11月中下旬,也就是刚刚过去不到一个月,迟老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一代10亿次每秒巨型计算机通过了国家验收。
所以他们现在才这么有闲情,关注小小的一个孩童的露出来的东西。
为了自己的团队建设和事业,以及获取迟老的好感,也为了国家未来少吃亏,迟老的意见可是可以直接上到最高层的,当下陈咨也不矫情,大概说了一下该事件的始末。
80年代,在计算机研制方面,美国IBM为了商业利益,停止了通用大型机研制开发,转入“家庭计算机计划“就是现在 pc机。
华国则果断选择了大型机计划,即863工程的1代长城(曙光最早前身)。
而RB,此时无论技术、市场,都可以基本与美国同步。
一贯自大的RB人,感觉自己在大型机方面完全可以崛起于亚洲。
因此,不切实际的盲目开始大型机算计研制。
但是,在设计研发中,诸多技术难题至使RB感到难以前行。
而美国为了达到早期的技术垄断,因此以科技交流形式误导RB大型机发展,阻碍其象XL大型集成电路发展,使RB陷入歧途。
而80- 83年,中国自己已经完成长城1代大型机,以及曙光1号巨型机的制造与研发。
当时的,中国人因刚刚改革开放,非常想得到自己与国际高科技技术的行业内标准相差的距离,生怕自己在进入“闭门造车“时代。
1982年,长城2号大型计算机及其重要的技术资料,被那时天真的华国带到了“纽约国际科技博览会“和“东京新技术交流会“交流。
华国人那时第一次出家门,根本不懂得什么是技术壁垒,并且采取中国人一贯的“自卑弱点“,低着头走进所谓国际科技殿堂。
在东京,RB专家发现中国计算机技术遥遥领先他们时候,十分丑陋的以所获的美国诸多学术资料,来对中国人进行科技欺诈。
所谓“你们的长城早已是十分落后的产品了“。
但是在美国,美方却对中国大型机算机技术高超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中美几乎同时代将进入亿次计算时代,美方感到很大压力。
可是,美国人思维不同于亚洲人的诡诈,相对较为直线化、单一化,因此美国希望与中国秘密制定“高级计算机技术协议“来控制这种技术流入“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类似的这些能够对美国产生威胁的华约国家。
谦于华国本来就深受巴统禁运的迫害,不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没有答应。
RB则是借此次交流会机会获取了全部的华国大型机技术,于第二年发布所谓的“自行开发的大型机算计系统“即“昭和1号“。
当时RB精密加工举世闻名,比华国好到哪去了,因此外观漂亮,不像华国机器外形的朴实土气。
同时RB当时的半导体行业和集成电路加工行业都远比华国先进,加工出来的机器不仅仅体积缩小了好多,速度还快了好多。
这让一班未见过世面的国内专家们,凭借RB给的本来用来误导RB人的美国资料来评估自己的技术,一度天真的以为小RB的技术果然就是巨牛逼,对比自己的‘长城’就像一个渣,打算就此放弃了长城、曙光。
1984年初,863计划全面开始之后,由于当时京城政府强制下,该计划才没有被勒令下马。
但是,华国科学院专家递交的报告称:长城、曙光由于技术相对于西方国家,处于落后阶段,因此建议作为民用。
完全是用自己的技术打自己的脸,这个泄密的代价,大到几乎打断一个堪称伟大的计划,如果当时不是京城政府的坚持,恐怕后来国内的这个系列的超算存不存在还两说。
当然也不是没有一丁点好处,那就是一部分该计划的核心人员收到了巨大打击,南下加入军防工程大学的另一个巨型机中心,这是军方出资研发的另一个巨型机和超算基地,也是当时最高级别的保密项目。
长城、曙光计划受此次打击,整个八十到九十年代都一蹶不振,而军方工程大学的巨型机却高歌猛进,顶起了华国十几年的计算机技术的脊梁。
迟老当时就参加了这两次影响他一生的展览,也是最受打击的核心之一,正是受了打击,才南下加入现在的团队,等老领导退出,接替了团队棋手。
迟老一直觉得自己是知耻而后勇,才努力拼搏出了现在军工程大享誉世界的超算之一。
却原来早在年前,自己等人就已经触摸到了皇冠。
听到陈咨的陈述,所有人都陷入了不知道是悲哀还是庆幸的奇怪思维。
老人更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想起当初呕心沥血的一起奋斗的战友,听到专家团们冷冰冰的决断,很多晕倒、吐血的,还有很多年轻有前途的专家就此心灰意冷,彻底退出了这个领域。
却原来根源如此简单,看起来简单的泄密事件,造成的后果和损失,简直不可估量。
老教授特别心痛的是,当时好几位30来岁的天资绝顶的天才,由此直接自我封闭,再也找不到人了,如果不是小RB的无耻,恐怕国家又多好几个巨擘吧!
“陈工,感谢你的告知,我不知道你的消息来源于哪里,但是其实我们当初也不是没有疑惑过,我想很大可能你说的很可能是事实,我这里还有一个请求,请你帮忙把你知道的泄密事件,都简单记录一下,我代表那些因泄密事件受害的老兄弟、同志们,感谢您了!”
说着,老人居然站起来向自己五分之一年纪的小少年鞠躬。
陈咨这会儿可吓了一跳,连忙使劲去扶,却没想到倔老头,硬是使劲完成了这个鞠躬。
陈咨无奈的道:“迟老何必呢?作为炎黄子孙,为了现在全面开放的国内企业提供警示,这是天经地义的,我过几天整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