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狂飙时代-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口总公司卡货的情况。
让梦省的几位主政大佬脸色一片漆黑,不得不当着中央工作组的面给了近乎于保证书的承诺。
达成协议后,在签字的当儿,意外出现了。
中央来的领导组长是机械部的一位副部级领导,一定让国内大股东陈咨亲自出席签字仪式。
理由找的特别正,“这是国内,我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完全授权”权力不是很了解,并不是不信任获取了有全权代表权力的宋君总,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由大股东亲自签下这涉及上亿美元的大额投资的落定界定。”
好吧!这能够怎么说,本来决定低调的陈咨不得不再次走到了前台,当然提出的要求就是不能出现在媒体面前。
于是陈咨第一次公开的出现在了一班政治高层的面前,王中鑫和何本路他们那边的外汇和资本单位,毕竟和这样的主政强力单位不是一个属性,给陈咨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
“陈总,久仰大名!想见你一面可真有点难啊!我是机械工业部的阮巴定,你可以叫我阮老或者阮同志都可以,这位是马主任,显然你认识……“
阮巴定的姿态放的很平等,让陈咨对这个看起来和王中鑫一样气质的高官多了点好感,当然陈咨猜测自己的资料应该在高层不是啥秘密了!
陈咨从善如流道:”阮老客气了,我就一无知小子,哪有啥大名可仰,这话我来说才合适,哈哈!“
一边和他后面的熟人,机械工业部的马不为主任打了个招呼。
阮巴定打蛇随棍上,开朗的笑道:”哦!听小陈总的话,莫非你还真知道我这号人?“
注1:三免三减半是指符合条件的企业从取得经营收入的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一般是指外资和合资企业。
第二百三十一章 走向前台?
这话要不是自谦,那就是真开玩笑了?
话说我要投资机动车机械行业,不知道谁当家做主,那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看您这话说得,阮副部那才是大名鼎鼎呢?见面胜似闻名啊!”陈咨连忙抬花花轿子。
阮巴定心里肯定了马不为对陈咨的评价,对照内部下发的对方的分析报告,确认这年纪不大的少年,思维确实和成年人的成熟差不离,完全可以平等沟通,幸亏自己也没有轻视对方的意思。
“来我给你介绍,这是梦省的张书记和赵高官,这是商务厅的单厅长,这是梦省外资投资管委会的主任……“
“您好!张书记,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陈咨态度亲热却不谄媚,不卑不亢的和这个梦省第一巨头握手。
对方大概至少有60多岁了,陈咨了解过他的资料,而且他和张耀杰的关系,不得不让陈咨关注他。
不过他的官声还不错,陈咨对他本身没有啥意见。
”陈总,久仰大名呐!要不是阮副部长的邀请,还真没法见到你这稳坐幕后的大BOSS呢!今天既然来了,那我们就好好亲近亲近……“
“您好!赵高官……”
“你好!……”
事实上这里职位最高的应该是张书记,但是谁让阮副部今天挂的是中央工作组组长的抬头呢?
这在官场来说就是政治正确的问题了,所以站在立场上来说,他的大义上要比张书记强。
而且他抢了宋君给老板介绍谈判对方人物的活儿,却是显得给足了陈咨这个带来大量外资投资人的足够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想营造和谐气氛的态度和拉近关系的意愿。
包括后来的张书记和赵高官再说的话,无不是跟着这个基调走的。
陈咨前世经过了那么多的商务经历,自然对此洞若观火。
对方这个地位释出的善意,那是必须回馈的,否则那就是不识趣了。
每个人都握手留下名片后,陈咨才摆低姿态的道:“各位领导,不是小子不识趣、不识抬举哈!大家都看到了?第一个我年纪小,不大好出席这些商务会议。“
“第二个呢?我确实只是做了一个投资人的事情,未来东方机械集团是标准的合资模式,外资方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所以授权职业经理人来管理集团,是我们的企业制度也是文化。”
“同时我也觉得,让宋总和李总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忙活这些事情,比我更合适,否则让我自己来操弄,只怕是越忙越乱!”
“那今天既然几个领导相招,我也就来承受指教!“
“感谢各位的支持,也感谢各位未来给予我们未来东方机械集团和新世纪系公司的关照……”
这番话说出来,顿时让所有人都见识了这少年说话的功夫不浅,情商也不低,商场和官面别人都不比自己懂得少。
该有的小心思和情绪当即收了起来,他们今天和陈咨见面之前,都得到了对方的部分资料分析。
特别是有关陈咨的这些财富的来源,不仅仅没有透露出来,反而做了些保密的要求。
这就让本来好奇的想探个究竟的各位大佬有了各种猜测,不过作为合格的政治人物,各自心里的想法自然也不会露出痕迹到脸上。
“哪里!应该是陈总关照我们才是,我们梦省地处内陆,不像沿海那样有天然的可以做外来加工的条件,因此非常的欢迎新世纪和未来东方这样的外资合资企业来我们这里投资,我在这里给各位承诺,我们的各个单位各个阶层,都会竭力配合贵方的工作,有什么困难了,尽管开口……”
张书记语气铿锵的对在座的所有人道。
既是对中央工作组的一种表态也是对陈咨和宋君这边企业一种回答。
有了陈咨的出席,稍后的合作框架协议自然也就顺利。
有了这个框架,东方摩托收购长江动力机械厂的动议也最终落定。
宋君他们这三天是先和两家摩托车生产厂谈过了初步条件,才和省政府这边谈的。
最后都经过了部分的让步才先达成了收购意向,才最终和省政府这边谈判投资框架。
而朱城摩托车厂最终却由于国营南方航空动力机械集团的介入,死咬着估价不放,被宋君否决。
陈咨顺便和阮巴定打听起草的《汽车产业政策》,如果没记错的话,明年的这个文件一出来,从此给汽车产业上了一个叫出生证的东西。
未来的民营汽车公司从出生起就被决定了不是亲生的困难地位,以至于多有挂靠国企的经历。
“您的意思是说未来东方机械集团如果在国内发展汽车产业,就得必须保证内地资本控股51%,而且必须和目前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公司合作才行?”
阮巴定点点头道:“原则上是这样的,所以我这里已经给你准备了现在我们国内有资质而且生存困难企业名单,只要你们看中了哪个,我们就能够保证合作。”
好吧!这个答案不出意外,所幸陈咨并不侥幸的认为自己的蝴蝶效应能够影响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动。
而且自己的操作也能够确保既符合国家政策,也能够保证自己的掌控。
“行,那就着您这天在这里,顺便就把投资汽车产业的谈判也先谈谈吧!你给我看的这目录上刚刚好梦省也有一家这样的公司,先看看他们的意思?”
“好!小陈总就是爽快!那我就干脆先多呆几天,也顺便去你的新世纪公司学习学习,听说你的两家公司的制度都变成各个研究单位和新型企业单位学习的标杆了,我们机械工业部门下面,企业单位可是最多了,我去取取经,顺便给那些大老粗的厂长们先探探路。”阮巴定巴掌一拍,颇为豪爽的说道。
“阮副部说笑了,创新倒是有些,标杆就有点过了,欢迎机械部下属的各个单位去我们新世纪洽谈合作……。”
第二百三十二章 汽车目标
陈咨嘴上谦虚,心里却知道对方的说法还真是没有夸张,现在很多国企的领导,确实都是大老粗,啥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那是真没谱的。
大股东出面,自然得请所有人吃一顿,酒桌上这么一交流,所有人顿时感觉关系亲近了很多。
当然这次吃饭的就不仅仅是刚刚碰面的这群领导了,还有长江动力机械厂的几位领导和他们母公司华航总公司的领导。(华航总公司这时候还是航空航天工业部,93年改制挂牌)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这么多的高级领导聚在一起,这要是再往后个三四年,绝逼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主要是92年伟人才决定全面开放,所以这刚刚翻过年的93年,吸引外汇投资的效果还未彰显,所以陈咨的几千万上亿美元的项目才显的耀眼和突出。
而为了表现重视和关注,还特意让中央的对应部委来接洽就可见一斑了。
所以陈咨干脆等到喝酒的喝到半酣还清醒的时候,发表了一个非正式的酒会演说。
重点说明了东方未来东方机械集团的未来规划和愿景规划。
“打造华人的自有摩托车和汽车品牌”这个目标不仅仅让在场的人了解到这家公司的激情和野心,也感动了所有这些还未怎么经历拜金主义冲击的有梦想身怀国家的精英们。
看着一个个年纪上了50岁的家伙,一个个诚心诚意的祝贺和泛起的希望之光,陈咨感叹,这或许是最后一抹赤子之心的时代。
……
长江动力机械厂被未来东方机械集团收购,事实上却只是被剥离的摩托车这一部分,这家厂子本身属于航空体系的军工厂,一直承担小型航空动机的生产任务。
而且一直是军内长江750摩托车的正规厂家之一,鼎盛时代可以月产军用摩托5000辆。
但是这种二战时代的产品已经生产了半个世纪,长期不更新的技术落后,导致业务日渐萎缩。
再加上这几年国家经济困难,军队装备更是不见更新,小型航空动机的业务基本上只见维修不见生产,已经让这个本来生产技术力量强悍的工厂走向了倒闭的困境。
所以被第一批准许军转民,去年才从深山里迁移到云阳市郊。
但是长期处在深山的保密单位的领导们,身体是出现在了城市,可是思想却转不过弯来,还在封闭的笼子里打转,让两千来人的工厂职工嗷嗷待哺,工资都停了五六个月了。
自从宋君使用了派遣公司这招大杀器,更是解决了军工职工们的心里骄傲的落差,让长江动力机械厂恨不得马上就并购完成,最好马上就能够生产,就能够拿到工资才好。
可惜这太美好,于是原长江动力机械厂的厂长姚治中干脆就跟着酒席散场的宋君出来了。
由不得不急啊!厂里的职工很多都揭不开锅了,都等着他弄点救命钱呢?
于是陈咨再次被拉到一个小会议室,加急召开了并购执行的实际计划会议。
参与人还有一名华航总公司负责对接的司长,梦省商务厅王升干。
姚治中把情况一说,开口就求救,他的要求倒是可以理解,陈咨也不吝啬个二三十万就可以解决职工们的燃眉之急。
但陈咨也没有这么白,和宋君商量后,提出了条件,那就是让所有职工都先挂到劳动派遣公司,如果愿意签这个字,就先发一个月工资。
而且这工资不是由东方摩托公司支付,而是支付给当地政府,因为这本身就是政府的问题,以免未来公司搅和进去不好处理。(军转民划归政府管理)
相当于借给政府支付的前期遣散费。
这么大个厂,又闲了这么久了,难免就有人懒散了,东方摩托公司自然是需要通过考核再接纳自己觉得合适的员工,从开始就透露出合资企业的竞争风格,让大锅饭的国有员工们有个先期的警醒。
有了姚治中的急性,导致了东风摩托车公司重组长江动力机械厂的步子立马步入了如火如荼。
这个会议一直开到晚上十点,理出了初步的完整计划才算玩。
翌日,宋君和姚治中就再次赶往云阳,同时同去的还有谢宜华和摩托车生产线。
谢宜华本身就是研究汽车身产线的,这条摩托车生产线购买的时候多有参考他的意见。
这段时间又考察了国内的设备情况,已经完成了高低搭配。
李坤这次获得授权带领启源的团队和江南机器厂谈判。
江南机器厂就是陈咨这次初步定的轿车项目的合作方。
众所周知,华国对轿车项目的控制力度之大,那是真严格的没法想象,没有中央点头,地方不要妄想上马轿车。
目前到未来好长一段时间都是维持三大三小的局势不变(三大三小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是首汽、津汽、广汽),但是在这个范围之内还有一家公司由于地位特殊,获得这个突破口。
这就是军方的兵器总公司,由于军内长期军费不足,在那特殊的年代,国家给军方开出了可以经商的这样的条件,以期军方能够自己解决一部分经费。
兵器总公司于是就看上了四个轮子的这个好生意。
当然也不独独是他,就是整个军方都眼冒绿光的看上了,90年代初全国有不下上万家做机动车、摩托车、汽车或者配件生意的公司。
百分之85%的公司都是军方干起来的,只不过成功的却寥寥无几。
于是它获得了日本铃木的奥拓的生产技术,先是打算就放在长安车厂生产,后来由于系统中各个单位都困难,就一分为四。
当然为了四家公司的轿车名录,兵器总公司少不了撒泼打滚要到了价值万金的四张轿车目录。
于是原来的三大三小里面,就多了四小这样军方开挂的超生胎儿。
他们就是长安奥拓、江南奥拓、江北奥拓、秦川奥拓,本来兵器总公司想的很好,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以为把四家公司安排在四个角,再让长安奥拓帮忙供应覆盖件,直接就让奥拓覆盖了全国,肯定是钞票哗哗的来吧!
可惜天不从人人愿。
第二百三十三章 刷存在感的蟑螂
长安奥拓平白多了三个竞争对手不说,还要给三家供应覆盖件,这四兄弟里,难道就自个儿是后妈养的?
于是配件由于距离覆盖远近不一,难免供应不及时不说,或许还出点差错啥的,当然成本难免高昂。
另外由于当时的国内产业环境,很多配件就是同一个标准,不同厂家的产出多少有点不同,导致兵器总公司想象中的零部件在系统内统一配套,迅速就能形成大批量,总体上解决兵总系统的“军转民”战略问题的立案直接破产。
吉省的江北厂基本上每生产一台就亏一万,秦川厂奥拓一样的巨亏,后来改产福莱尔,小火一把后又转让给了电池大王比亚迪,准备改产电动车了。
江南厂距离近点,同样没少亏,但是一直也没找到出路,兜兜转转后来干脆破釜沉舟搞出了2。98万这种让人眼睛掉一地的特种奥拓,充分证明了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组沙发的论证。
然并卵市场还是不买账,没办法只能再求到这时候又有点家底的母公司,求到了资金最终搞起了汽配配件和金属器件生产,弄出了一家上市公司,总算没有最后完蛋掉。
现在这时候正是江南厂获取了奥拓生产出了二轮,又卖不掉亏到死的时候,兵器总公司在军方的地位,自然知道了有个傻大头想在国内投资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于是死活把这当初好不容易弄到轿车名录的几家宝贝公司又放到了可以合资的名录里来。
于是,阮巴定给陈咨可以合作的目录中自然包含了具有轿车生产资质的江南厂。
……
且不说几个行政高管各自忙的飞起来,陈咨也很烦恼。
现在能够用的人手捉襟见肘,胡可虎和秦戈都还需要一周才能到位。
宋君去了云阳,只能自个儿顶着,不得已把蒋大刚和姚书藴给拎出来加担子。
蒋大刚这段时间随着两个管理理论的讨论,每天孜孜不倦的跟着学习,又央求宋君给了他港大的MBA课程,多少有点具有新世纪外资企业合拍的思维想法了。
正好可以让他来练练手,趁着现在新世纪还未壮大的时候。
这人一直在军防科大的行政系统里面,人脉关系不可小觑,是未来合作的一根重要纽带,前段时间默默无闻只是由于管理文化和思维的不同而已。
现在可以初步接受工作,自然要让其发挥价值。
于是陈咨让他和姚书藴、何从初有什么问题三个先商量个子午卯出来再和自己汇报,顺便让何教授的思维也转变成企业领导的思维。
想出了这个甩手掌柜的办法,陈咨又去了汽车研究所。
路上收到李坤的两个消息,第一个是上次和王磊的华太精密的投资已经达成。
对方的技术人员、攻关和管理人员确实是参考国外成熟公司的架构组建,而且企业定位和经营思维清晰,算是一个较好的投资项目。
不过目前还未获取到控股权,只能够以后再操作。
另一个消息让陈咨又感觉一阵不舒服。
却是朱城摩托车厂的收购中,耀华昊又插手了,他们联合了南方航空机械搞的事,本来也没啥!
关键是别人是来参加和我公司的最后并购谈判的,你们中途截胡也就算了,毕竟如果是你真看好,只能算是正常的商业手段。
偏偏耀华昊的几个家伙高调在他们圈子里宣称要让这家刚刚开的外资摩托车厂好看,要打败趾高气昂的外资代表云云。
这个趾高气昂的外资代表,自然指的就是陈咨了无疑。
本来宋君和陈咨的目的是要把朱城摩托车厂也收购下来的,确是国内目前只有两相当完善的摩托车配件集中地。
第一个就是川省重城,这时候还不是直辖市,这里有嘉陵和建设两家目前国内摩托车的头两位,形成了完善的配件群聚效应。
另一个就是羊城,这里是国内最先开放和商业氛围最浓的城市,有五羊本田等等合资车厂。
除了这两个还有几个小的配件集中地,一个是直江省的钱江,这里有著名的钱江摩托,还有天津市的天津本田。
还有就是朱城这里,这里有个南方摩托,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配件集中地。
东方摩托开始的规划目标是整车放在朱城生产,发动机放在技术够得上的云阳长江机械厂生产。
却没想到最后朱城厂咬定自己的条件不变,原来是有耀华昊这个给兜底的底气。
话说这次超远物贸的招标,耀华昊最后是和另外一家集团公司联合才中标的,由本来的独家变成的联合,再加上他们自以为陈咨给予的巨大尊严羞辱,自然是对其恨之入骨,现在是恨不得每天扫描陈咨的动向。
所谓小人报仇从早到晚,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哼!只要你们不玩些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商场上对垒谁又怕了谁?”陈咨冷冷一笑,并不在意。
耀华昊三个家伙肯定也是看出了朱城厂的地利,又有摩托车生产的准生证,方向是陈咨这个现在业界公认的有前瞻眼光的家伙选的。
既然知道了,没可能不分一杯羹,这会儿觉得截了陈咨的胡,顺便还抢到陈咨看好的锅里食,自然得意非凡。
陈咨倒是很想看看,耀华昊要如何运作好朱城摩托车厂这个本来是做农用偏三轮产品的小厂家,来和自己竞争。
这个消息对他并没有多少影响,只是对耀华昊多加了点备注,自个儿干嘛干嘛。
发动机缸体的负载实验结果良好,接下来是加载活塞、曲轴、传动机构、离合器等等。
由于搞到了嘉陵和建设的这些主要的配件或者材料厂商,在针对性的找相关的材料配方就容易了许多。
所以总体来说发动机的进度是飞快,按尤乐梓的估计,最终形成实验室的产品,大概就在半个月内。
倒是整车那边小麻烦不断,车型和车架倒是好确定,圈定了街车、旅行车(太子车),踏板车的模样后,自己找材料加工就好了。
问题出在采购件上面,为了以后形成完善的供应商机制。
从实验室开始,东方摩托就在朱城的整个摩托车配件厂家中找寻合格的供应商。
可惜结果很感人,几个相对关键的配件,譬如减震器、轮毂、刹车片、火花塞、化油器等等,基本上达标的就没几件。
让姚书和夏博涵嘴上都冒泡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原型车试车
心无旁骛的时候时间是过的飞快的。
当原长江动力机械厂改名的东方长江动力机械厂完成第一步合股改制的时候,梦省省城的汽车研究所,开始了历史性的摩托车0。7版整车实验。
之所以说是0。7版是因为其实发动机还有部分主要配件并没有完全给复制出来,用的是原厂产品,而且油箱就直接拿的市面上的,各种挡板都没有,座位就是一块铁板绑了点海绵。
总之这车看起来就像是手工打造一个架子。
不过看起来简陋,有些的安装还各种的不到位,但是各种机械的衔接都经过了研究所的科研员和师生们的计算。
梦大的大操场上,除了研究所兼职的所有师生来了,还有很多看热闹的师生都围了过来,搞得人山人海的。
试驾的是一位姓曹的技工,原来是位技术不错的钳工,在梦大附近开摩托车修理店,这段时间由于研究所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