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在的,有了吴大厨现在的发展基础,吴小正真不觉得赚钱会是一件难事,毕竟他拥有前世成功的经验。

    对于吴小正魔一般的自信,杨贵平竟然无话可说。

    这小子一向表现都是如此神奇,他只能选择相信他。

    “那你对这事的运作还有什么好建议?”

    “很简单,有我的保价包销合同做诱饵,你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放在把外面的技术专家请进来这件事上。扶持资金不如扶持技术,这就是我的观点。”

    杨贵平又不得不承认,吴小正的思路一向都是这么清晰。

    他又一次感觉到,他这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思路竟然还不如十四岁的吴小正清晰。

    想想就气人啊!

    其实他有所不知的是,他之所以在很多方面的思维都比不上吴小正,是因为他面对的是新生事物,思维不能立即清晰是很正常的事。

    而吴小正处理起这些事情来,凭借的是前世40年的人生经验,处理起来自然是轻车熟路,思维不清晰才是不正常。

    同理,郁子轩、戴博艺等人在见到吴小正时,之所以觉得他很神奇,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反过来,如果同样面对新生事物,而且是吴小正不熟悉的领域,那他的思维就未必一定能清晰过杨贵平、戴博艺等官场老手。

    这就是重生的优势,吴小正只不过是把这种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无论任何,杨贵平今天跟吴小正呆一起,不管郁闷不郁闷,他又有了新的收获。

    有了吴小正的建议,他在城关镇副镇长的岗位上,真的有望弄出大政绩来了。

    别。

    PS:有书友评论,说吴小正越来越圣母婊,对欺负他的同学太仁慈,对侮辱他的老师太软弱……

    按这位书友的意见,就是吴小正应该看到不爽就开干,一干到底。

    老黑想问一句,这样真的好吗?

    老黑认为,祝翔可以干,谈啸天更可以干,但对没有大恶的老师、对还年少荒唐的同学下狠手真的不好。

    事实上,吴小正前世对刘翼飞就是下了狠手的,但今生为啥没有?

    这就是本书要写的两世为人的区别。

正文 第342章 杨主任上任

    在供销公司深化改革这件事上,县委的动作很快。

    戴博艺的动作称得上是雷厉风行。

    在见过吴小正的第二天,他一下子就宣布了三项临时人事任命决定。

    第一个决定,是任命供销公司一位被肖荣华边缘化的副总经理宋年华临时来主持供销公司的全盘工作。

    第二个决定,是国资办的专职副主任李主任被临时调任另一个局长主持工作。

    第三个决定,就是任命杨贵平临时来主持国资办的各项工作。

    这三项临时任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尽快推动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

    之所以是临时任命,是因为戴博艺已经等不及了。

    按照正常的干部任免流程,科局级干部的任免,必须先由县级领导提名,再经过县委常委会讨论表决通过,最后由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审查、公示后,才能正式宣布任免。

    这一整套流程走下来是需要时间的,戴博艺不想等这么久了,所以先临时任命,以后再走流程。

    杨贵平就这么走马上任了。

    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和供销公司新上任的总经理宋年华全力配合,一起来完成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案。

    在杨贵平上任后的第二天,吴敏霞就代表吴大厨与供销公司签署了仓库的合作收购协议。

    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工作正式启动了。

    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火箭速度。

    但接下来的事就没那么顺利了。

    在供销公司仓库的收购合同签下来后,接下来的重要事情自然是职工的下岗分流。

    为此,宋年华在供销公司内部,专门召开了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开始下岗分流的宣传和引导。

    可效果非常不理想。

    为配合县委完成对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工作,新官上任的宋年华可谓是卯足了干劲,对职工动员大会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

    工作这么多年,宋年华的经验是很丰富的。他知道,要想让职工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被分流的命运是不那么容易的。

    为此,他提前发动了供销公司的所有中层干部,把吴大厨提供的那份安置方案细细消化,并且把其中最有吸引力的部分罗列了出来,提前开始了宣传引导工作。

    很遗憾,职工动员大会的结果还是让他很失望。

    按照县委的意见,宋年华此次公布的分流名额仅二十人次,而且条件相当优厚。

    可自愿接受分流的报名人数,包括马德贵在内,也仅有三人。

    意见倒是收集了一大堆。

    无奈之下,他只好拿着这份名单,以及收集的一大堆意见,反馈到了县委县政府。

    拿着宋年华反馈回来的这份情况汇总报告,戴博艺和杨贵平都陷入了苦恼中。

    他们早已预料到,改革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没想到这么难。

    “杨主任,对于这份报告你怎么看?”

    杨贵平稍微思考了一下。

    “戴书记,我觉得这份报告上反馈回来的只是一些表面的问题,真正的原因还是应该从本质上去分析。”

    杨贵平也开始有了一点语出惊人的风格。

    戴博艺颇感兴趣地看向了他,等待他的解释。

    “戴书记你看,这些职工所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集中在供销公司本身。大家都在关心供销公司会有怎样的变动,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工资能不能发出来……对吴大厨表示关心的却很少。”

    “这不是一件好事吗?说明职工们对供销公司很有归宿感啊!”

    “表面上看是这样,但实际上,却是这些职工都已习惯了在国企的安逸生活,哪怕守着一个很渺茫的希望,也不想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变动。”

    杨贵平确实把问题的本质说出来了。

    习惯安逸、不愿折腾,这是古往今来变革都需要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这是人性。

    人性的这种特点用一个词准确地来形容,那就是“守旧”。

    这样的例子其实是非常多的。

    远的不说,在现代就有很多典型的例子。

    以现在的邮电系统为例。

    现在的邮电局,还是邮政和电信在一起的。

    但到了98年,邮政和电信会分拆。

    而到了2000年,电信又会拆分为电信跟移动。

    在这两次拆分过程中,邮电系统的职工们,就把“守旧”这种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第一次拆分的时候,邮电局的相当部分职工,是有权选择留在邮政还是去新的电信的,但因为电信的那个“新”字,就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到后来,看着效益蒸蒸日上、福利待遇好得惊人的电信,这些人肠子都悔青了。

    两年之后,这一幕再次发生。

    在电信拆分为电信跟移动时,因为移动是新的,再加上当时的移动通信业务还刚起步,因此大部分人都不看好,都不希望自己被分去移动。

    最终,那些有背景、有资历的都选择了留在电信,去移动的是那些年轻的、没背景的,而且相当一部分是被逼去的。

    然后当移动通信业务井喷式爆发、效益大增,而电信业务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又有一大批人把肠子都悔青了。

    ……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凡是变革,都必须经历克服守旧这样一次阵痛过程。

    当然,杨贵平在这里给戴博艺讲的是另外的例子。

    戴博艺陷入了深思之中。

    他对杨贵平的这一解释还是颇为认可的。

    不过他知道,克服守旧这样一个阵痛过程不是这么容易的,最关键是他在时间上耗不起。

    因为谈仲海等人的双规,湘水县正处于风雨飘摇中,戴博艺必须尽快在供销公司的改革上拿出一点成绩来,一为稳固军心,二来确保自己不被牵连。

    “对于这个难题,杨主任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戴博艺再次把问题抛给了杨贵平。

    杨贵平笑道:“吴小正不是答应了提前介入此事吗,不如让他来试试呗。”

    这就是杨贵平的解决办法。

    在他看来,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把握,既然这样,不如先把难题交给已经入坑的吴小正。

    让吴小正先来冲一把,就算不成,自己这边有了缓冲余地,还有时间另想办法。

    杨贵平也是很会打如意算盘的。

正文 第343章 不平等条约

    吴小正这边也遇上了麻烦。

    麻烦来自于张颖。

    因为把精力放在接受供销公司职工这件事上,吴小正差点就忘记了一件重要事情,就是请张颖当吴大厨食品形象代言人的事。

    直到刘志军呼他,说广告公司已经约好,并问广告什么时候开始拍时,吴小正这才想起来,这事竟然还没跟张颖说。

    嗯,这不是什么大事,张颖肯定会答应的!

    吴小正一开始是这么想的。

    谁知道他跟张颖提起这事时,出幺蛾子了。

    “让我帮你们拍广告?行啊,没问题啊。”

    一开始张颖答应得很痛快。

    可没过几秒钟,张颖就反悔了:“不行,这事我不能就这么答应你,这样太便宜你了。”

    这是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开始。

    张颖之所以反悔,是因为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我的小正太养成计划似乎还没取得任何进展?

    她此时就在想,吴小正这小子在这方面似乎很不开窍,而这家伙在其它方面又很鸡贼,弄得她的养成计划进展很艰难。

    这样可不行!

    吴小正此时还不明白张颖的想法,他问道:“怎么啦?是不是待遇的问题?放心,待遇方面不会亏待你的。”

    此时他还以为,张颖这是在考虑代言费用的问题。

    这个想法难免让他有点失望。

    但吴小正前世见过了太多这样的事,因此也不是太在意。

    “待遇你个鬼哦!再跟姐谈待遇,姐以后都不理你了。”

    因为被误解而生气的张颖气不过,顺手在吴小正头上拍了一下。

    “喂……”

    吴小正很不喜欢被人拍头、摸头、搭肩膀之类的,尤其是被女人。

    他在这方面有些大男子主义。

    不过此时他的心里却是很开心的,因为张颖不是要跟他谈钱。

    谈钱太俗!

    不过张颖要谈的,比谈钱还让他难受。

    “喂什么喂,姐拍你一下你还敢不乐意?”

    因为已经从心里彻底接受了吴小正,张颖已不把自己当外人,她性格中彪悍和不讲理的一面毫无掩饰地显露出来。

    吴小正对此毫无办法。

    女人都是不可理喻的!

    他只能如此想。

    “那你想谈什么?”

    “不是说你做菜很好吃吗?都这么久了,我还没尝到呢。”

    张颖说得很委婉。

    吴小正秒懂:“没问题,一会我就给你做一顿大餐。”

    “一顿不行,要天天做。”

    吴小正哭死。

    有这样的条件吗?

    就算你是我的女人,我也不可能天天给你做饭做菜啊!

    吴小正喜欢做菜是没错,但那是一种兴致,而不是责任。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做菜是需要动力的。

    这种动力可以是钱。

    比如说吴小正通过学习、提升厨艺,可以帮他赚很多很多的钱,可以帮他和家人改善生活。

    这种动力也可以是爱。

    比如说吴小正现在要是有个女儿的话,女儿只需要说一声:“爸,我想吃你做的菜。”吴小正绝对立马就屁颠屁颠地做去了。

    这种动力还可以是泡妞的需要。

    比如说吴小正现在正在打张颖主意的话,为了博取她的欢心,他可以隔三岔五就做一顿好吃的,请她来品尝。

    可问题是吴小正现在没打张颖的主意啊!

    就算是吴小正有打主意,他也不想天天做吧?

    要知道,男人博取女人欢心的各种手段,一般只在得手前用的。一旦得手后,懒的本性和各种坏毛病就会显露无疑。

    除非那个男人爱那个女人爱到骨子里。

    “这个条件还有木有得谈?”吴小正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木有。”

    “那我要是有事呢?”

    “有事必须请假,获批后才可以翘工。”

    ……

    条件根本就没得谈了。

    可吴小正有办法吗?

    他真的失策了。

    现在广告公司已经约好,定金也付了,就等代言人到位,广告就可以开拍……

    可吴小正这边代言人却没敲定。

    并且,除了张颖之外,他似乎没有可用的备用人选。

    不得已,吴小正只好答应这个不平等条约。

    按他的想法,是先把广告的事搞定再说,至于以后要不要坚持给张颖做好吃的,那就再说。

    实在不行还可以耍无赖对吧!

    ……

    杨贵平再次过来找吴小正的时候,他正在挑厨具。

    吴小正确实打算在蜗居开火了。

    他之所以有这个打算,是因为除了张颖的不平等条约以外,还有吴小莉和杨宗伟经常也要过来吃,天天带他们吃食堂确实不是个办法。

    既然要开火,厨具自然得挑自己趁手的。

    吴小正最受不了的是,张颖那里除了锅碗瓢盆都很简陋以外,用的还是蜂窝煤炉,除了生火很麻烦之外,还不好控制火候。

    所以煤气灶和煤气瓶也是必须要买的。

    “哟,准备在蜗居开火了?今晚做大餐吗?”杨贵平狂喜。

    对于刚新官上任的杨贵平来说,他以后的据点将不再是城关镇,而是县城,县委这边已经在帮他安排单身宿舍了,一旦安排好,杨贵平就得搬过来。

    等搬过来后,杨贵平最头痛的就是吃饭问题。

    身为吃货的他,对于天天吃食堂并不怎么感冒。

    现在好了,县委县政府离一中这么近,吴小正一开伙,他就可以经常来蹭吃蹭喝的了。

    并且,就算是他,现在想吃一次吴小正亲手做的菜也有点难。

    “快来干活,先帮我把东西搬回去。”

    被迫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吴小正现在很不爽,正需要一个出气包。

    对于吴小正的不友好,杨贵平根本就不在意。

    他厚着脸皮一笑:“嘿嘿,干活不是问题,有吃的就行。”

    ……

    等饭菜做好了,杨贵平就发现了问题。

    他发现,吴小正做的并不是二人份,最起码是四人份。

    而且,饭菜做好之后,他正想开吃,却被吴小正喝止了。

    然后他看到吴小正拿出两个饭盒开始打包。

    看那个量,是女人吃的。

    应该是张颖和她的前台小妹!

    杨贵平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

    他毫不犹豫地开口嘲笑:“哟,难怪你要开伙了,原来是准备过居家小日子。”

    吴小正欲哭无泪。

正文 第344章 沈默的不甘心(美人万赏加更)

    总算把杨贵平打发走后,吴小正拿起了杨贵平留下的那一叠资料。

    杨贵平今天来找他,自然还是为了供销公司的事。

    对于供销公司职工动员的不顺利,吴小正并不觉得意外。

    这是在他预料中的事。

    杨贵平把锅甩给他,这也是在他意料中的事。

    国企的墙角也不是那么好挖的,吴小正必须主动付出才行。

    不过杨贵平关于职工“守旧”这一说法,倒是引起了很大的兴致。

    他觉得杨贵平这一说法很贴切。

    看来,要想在这件事上取得成效,就必须打破职工们“守旧”这种思维。

    吴小正细细翻阅起杨贵平所带来的资料来。

    这是上次职代会职工们所提的问题汇总。

    对于这些问题,吴小正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只需要了解一下,然后在下周一的第二次职代会上,能够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对于如何说服供销公司的那些职工,吴小正有自己的思路。

    让吴小正惊喜的事来了。

    惊喜来自于其中一份个人档案。

    沈默,男,24岁,供销公司供应科副科长……

    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

    特别的是另外一行。

    学历:本科;毕业院校:湘南工业大学;专业:企业管理。

    吴小正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了。

    哇塞!

    整个供销公司现在只有三个人报名接受分流。

    在这三人里面,其中还有一名是马德贵马老头。他因为与吴小正接触过,又在此次肖荣华倒台时间中立了大功,他第一个报名,是为了孙子谋求一份前程的。

    而剩下两个报名的人里,就有一个是这位年轻的大学生供应科副科长。

    吴小正立马就对这个沈默产生了好奇。

    一名已有两年工作机会的大学生,竟然主动要到一家刚起步的民企来?

    这事如果是放在三年后,吴小正不会这么惊讶。

    因为吴小正记得,大概在1995年的7月,大学生的毕业分配开始实行双向选择。

    到了那个时候,很多对未来心里没底的大学生开始变得人心惶惶。

    也是在那个时候,大量大学毕业生开始涌上效益不错的民企。

    可问题是,现在还是九二年啊!

    虽然说,湘南工业大学只是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大学,可这样的大学生放在湘水县还是很吃香的吧!

    此时的沈默却不这么想。

    人都是有梦想的。

    可对沈默来说,他的梦想一次次变成了浮云。

    沈默算得上是吴小正的学长。

    作为湘水本地人,沈默也是一中毕业的。

    很可惜,在毕业那年,沈默遭受了第一次梦想破灭。

    在高中时,沈默的成绩还算不错的,在班上排名中上,如果发挥正常的话,他理应考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

    很可惜,他的高考发挥不正常,他只上了一般本科的分数线。

    不得已,沈默只好选择了一所湘省本省的二本大学。

    一步差,步步差。

    大学毕业后,成绩还算不错的沈默,因为没什么背景和关系,未能获得留省城的机会。

    本着从哪里来,回哪去的毕业分配原则,两年多前,沈默被分回了湘水县。

    如果再早几年,回湘水县也没什么,因为以前的大学生到湘水是很吃香的,分得再差也会进乡镇当干部。

    很可惜,到沈默毕业时,大学生已多于牛毛。

    因此没背景的沈默被分进了效益已滑坡的供销公司。

    悲剧发生了。

    因为分配不理想,在沈默上班后第三个月,他在学校交往两年多的女朋友毫不犹豫地跟他分手了,转身投入了另一个留在省城的同学怀抱。

    这对沈默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好不容易才缓和过来。

    沈默不甘心。

    他想博出一份前程。

    因此,缓和过来的他开始在工作上努力。

    他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努力和同事们搞好关系……

    不过没用。

    稍稍有点傲骨的他,因为不愿意配合肖荣华的小动作,他入不了肖荣华的法眼,进入不了他的核心小圈子。

    两年多过去了,本来拥有文凭优势的他,竟然只混了一个副股级的供应科副科长。

    沈默想过谋求调动。

    很可惜,没有背景、又不愿意行龌龊之事的他,根本就没有调动的门路。

    沈默真的失望了。

    他既是对供销公司失望,也是对国企失望。

    想想也是凄惨。

    都已经两年多过去了,他一个堂堂大学生,可每个月只有一百多块钱的工资,比起很多工人都不如。

    可就算是这样,这一百多块钱的工资还经常被拖欠,弄得他经常需要借钱过日子。

    还有,以前到国企,还有机会分房的,可现在新的政策出台,分房的事也没了指望……

    这叫沈默如何甘心?

    最让沈默郁闷的是,他至今为止都还是单身。

    这不是他不想找,而是他找了也养不起。

    最搞笑的是,因为他是供销公司的职工,连想给他做媒的人都没一个。

    在很多人的眼里,此次肖荣华能被双规,这对供销公司是一件大好事,很可能是供销公司重新崛起的机会。

    可沈默并不这么认为。

    在他的眼里,只有失望,深深的失望!

    沈默总算是明白了,像他这样的人混体制、混国企,其实是很没前途的。

    原因在于,他既没有背景,也不愿意低着头去请客送礼。

    就在两个多月前,沈默一位去了南方的同学联系上了他。

    那位同学劝他,如果真的混得不如意,那就不如辞职去南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