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正被拖走时还在叫喊:“我没醉……杨贵平……我们再干几杯……”

正文 第34章 不把自己当外人

    当吴小正再次醒来之后,他发现杨贵平竟然还没走,哦在跟杨正义下棋。

    杨贵平抬头看了一眼吴小正,笑着说道:“小正醒来了啊,你还要拿臭鸡蛋来砸我不?”

    吴小正糗得不行,中午发生的事他还没完全断篇。

    这次真的是醉了,真的很丢人。

    吴小正知道,自己前世就养成了一个臭毛病,那就是喝醉后喜欢闹事,为此经常得罪人。

    他还记得,自己跳楼那一天,还因为喝多了而掀翻了酒桌子,最后弄得一帮朋友不欢而散,自己也因为寂寞和后悔而跳楼……

    唉,没想到醉酒闹事这臭毛病又带到这一世来了,看来这酒以后还真不能多喝!

    晚餐的时候,吴小正果然不喝了,杨贵平怎么拉他也不喝了,这又让杨贵平小小的笑话了他一番。

    这家伙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了!

    看着不停地在跟吴长禾、杨正义碰杯的杨贵平,吴小正忍不住腹诽了一句。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赞了杨贵平一个,这家伙竟然能放下身份,跟吴长禾这样的老农民也能聊得热火朝天。

    这就是杨正义不如他的地方,吴小正看这家伙越看越顺眼。

    这样也好!

    这可是未来的市长,既然他不把自己当外人了,那咱家以后就有人罩了。

    吴小正又有些小得意。

    晚餐之后,杨贵平终于准备告辞了。

    “小正,我明天就回省城过年了,你把你那些食品弄好了的都给我打包几样,我帮你去省城跑跑路子。”

    “好,吴敏霞你快去,多打包一点!”吴小正高兴不已,很爽快地答应了,不过又把干活的事派给了吴敏霞。

    “又使唤我!”

    吴敏霞抱怨了一句,又跑去忙乎去了。那怨气冲天的模样,连杨贵平都忍不住一乐,心想这小子还真是妖孽。

    于是他又笑着说道:“小正,你还有什么对杨哥说的不?”

    杨哥?这家伙还较真了?

    好吧,既然你自愿当我杨哥,那我就再送你一句话吧。

    吴小正拽拽地说道:“杨哥,别以为我中午说的都是酒话,那是有道理的,当官的以后要想有出息,就必须懂点经济,我建议你趁早去进修一个经济学的硕士之类的,那对你有好处。”

    杨贵平又点了点头,觉得这小子这话也很有道理。

    这小子真的很有意思,值得一交!

    于是杨贵平临走前又说了一句:“小正啊,以后你家得多备点酒菜啊,我会常来的!”

    说完之后,还捉挟地向小正挤了挤眼睛。

    吴小正又哭笑不得,心想这是未来的市长大人吗?看来市长大人也有年轻的时候啊!

    “快走吧!不用担心,我家一点酒菜还是负担得起的。”

    既然这小子不把自己当外人,吴小正也懒得跟他客气了。

    等杨贵平走后,吴小正又把大家叫到了一起。

    “计划有变,我们得提前做准备了!”

    吴敏霞快嘴快舌,立马就问了一句:“为什么呀?”

    倒是杨正义稍稍思索了片刻之后,试探性的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杨镇长真的能帮忙把资金和地皮的问题解决,咱们得换一种新的起步方式来配合?”

    吴小正点了点头。

    吴敏霞还在追问:“你就这么相信他?他只是一个副镇长唉,又那么年轻……”

    吴小正忍不住摇了摇头。

    以吴敏霞风风火火、泼辣、直爽的性格,在做事情方面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这两天把收购腌萝卜干的事情交给她就是一个明证。但在大局观、观察力、思维方面却是差了点,如果还有更合适的人选,吴小正还真不想把食品加工厂的事情交给她来运作。

    和她打交道真累!

    吴敏霞理解能力差还不说,还偏偏喜欢凭借姑姑的身份来质疑,迫使吴小正不得不经常性地多费一番口舌。如果可以的话,吴小正宁愿多叫她几声姑姑,也不想使唤她去做事情。

    不过没办法,在创业之初,在自己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的情况下,必须启用一位可信、可靠的执行人,而吴小正前世所熟悉的人年龄还和他一样大,所以吴敏霞是唯一的选择。

    吴小正只好又开始耐心地解释。

    不过他故意不看吴敏霞,反而转向杨正义问道:“我今天跟杨贵平谈资金的时候,你见过他皱过眉头有过为难的情绪吗?”

    杨正义摇了摇头。

    “你们镇长书记在面对资金问题时,有这样轻松过吗?”

    杨正义又摇了摇头。

    在这个年代,政府部门在资金方面也是严重短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尤其如此,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衡量一个地方官有没有能力,就看他能跑来多少资金供地方发展。

    所以在城关镇,就算是镇长书记亲自出马,也不敢像杨贵平那么大包大揽地来承诺:资金问题交给我。

    杨正义恍然大悟。

    他好奇地问道:“那你觉得他能帮忙拉来多少资金?又以什么样的形式拉过来?”

    吴小正见杨正义悟了,便有了继续指点一番他的心思,于是开始详细解答。

    “资金不会少,应该足够我们顺利起步。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比我们更心急。我们资金不够的话,可以徐徐发展,但他不同,他急需在这里树立典型出政绩,所以绝对会竭尽全力,这也正是他在给出承诺前要问我那么细的原因,他在考察我是不是值得花大力气来扶持。”

    杨正义又点了点头。

    中午杨贵平跟吴小正之间的交流,他一直听得云里雾里的,一句话都插不上,现在细细回味,确实有太多奥妙了。

    他更加佩服起吴小正来了。在中午的那场交锋当中,年纪这么小的他不仅不落下风,还处处占据先机,对此连杨贵平都赞叹不已。

    在下午陪杨贵平下棋的时候,杨正义就已经知道,杨贵平对他这个侄儿非常的看重,否则就不会非要等他醒来再走了。

    杨正义对此是羡慕不已。

    吴小正又继续在解答他的问题了:“至于资金下来的新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戴帽子的专项扶持资金,另一种就是商业贷款。”

    杨正义又有点惊讶。

    这小子连“戴帽子”这样的概念都清楚?

正文 第35章 长远大计划

    在中国的官场向来就有一个陋习,那就是从上而下的专项资金就像是一块肥肉,谁见到都想去划一刀。

    比如说中央到地方的扶贫资金,下到省里后会先被划去一块,到地区再划一块,到县里再来一刀,然后就是乡镇下手,最后到老百姓手里的时候,很可能只剩下了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这既有地方财政困难的原因,又有监管不力方面的因素。这些被划去了的资金,有的用到了正途上,有的却很可能被拿去建大楼、买好车,供官员们享受去了。

    到了后来,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很多地方官员胆子也越来越大,什么资金都敢下手,弄得老百姓怨言很大,所以上面就不得不弄出了一个“戴帽子”的说法,用以指明某笔资金专项专用,谁敢下刀拿谁是问。

    当然,弄来“戴帽子”资金对于地方官员来说,是一件容易得罪同僚的事情,只有很有背景、或者无畏的官员才会这么做。

    在杨正义看来,吴小正之所以特别点明这一点,应该是在强调杨贵平的背景和想出政绩的决心。

    果然,吴小正又说了一句:“老杨啊,我只能帮你到这了,你可得跟紧他,做事主动一点啊!”

    杨正义稍稍有点奇怪,这小子为啥每次谈正事就会叫自己老杨呢?

    不过经吴小正多次提点后,他确实已准备抱住杨贵平那条粗腿了。

    经过吴小正和杨贵平的一番对话之后,吴敏霞已不再质疑资金的问题,她问道:“那我们要做什么准备?”

    吴小正陷入了短暂的思考当中。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对于食品加工厂来说,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有了资金后的运作方式确实完全不一样。

    在缺少资金的时候,吴小正就只能小打小闹。

    在这种情况下,他想生产任何产品,原材料都不会成问题,直接按市场价去采购就是了。

    但资金充足了就不一样。

    资金充足之后,企业就得扩大生产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准备不足,原材料就会严重短缺,从而引发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不良后果。这样不仅影响企业的产能,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

    所以运作企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同样也不能做拍脑袋的决定,那样会死得很惨的。作为重生之人,吴小正自然不想犯那样的错误,他得提前做准备。

    还有,一旦资金到位,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宣传推广、销售等相关事务也得提前准备好,一旦资金到位就能立即运作起来,这样才能对得起杨贵平拉来的资金。

    吴小正先耐心地把这些道理跟大家解释了一通。

    吴敏霞和杨正义又听呆了。

    尽管他们俩这几天已经围绕吴小正的食品加工厂计划已经考虑了很多事情,但吴小正刚才所说的这些他们完全没有想到。

    杨正义感慨地说道:“难怪你不赞成我辞职去经商,要是这企业交给我来弄的话,分分钟得亏死。”

    感慨归感慨,杨正义却在纳闷,这小子的小脑袋瓜子里怎么就能想那么长远那么周密呢?

    不过这几天发生在吴小正身上的怪事太多了一点,他也懒得去深究了。

    这叫习以为常。

    吴敏霞的反应有所不同,她继续追问道:“这么说来,我们得先确定几样主打产品,然后再发展一批定点农户来生产原材料?那我们的主打产品定什么呢?”

    吴小正不假思索地回道:“辣椒、黄豆。”

    这两样都是生产豆豉辣椒酱的主要原料。

    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别的都可以不吃,但辣椒不能少,而豆豉辣椒酱则是其中最受欢迎的调味食品之一,很多人连出国都要带上几瓶“老干妈”,后来弄得老干妈竟然还热销国外。

    现在吴小正既然重生了,那他自然得来抢占这个先机,不说完全取代以后推广开来的老干妈,最起码也不能让其专美。

    因此豆豉辣椒酱是必须成为主打产品的,这是已经经过了市场证明的核心产品,至于其它的配套产品,比如说同样比较受市场欢迎的剁椒、酱椒、牛肉味豆豉辣椒酱、鸡肉味豆豉辣椒酱等,慢慢围绕它来逐步发展就是了。

    确定了主打产品之后,就得为主打产品来发展一批固定为其生产辣椒、黄豆的特约农户了。

    对于这些特约农户,必须得为其指定特定的辣椒和黄豆品种,并签署包销合同来约定销量和价格范围、品质要求等,有的农户甚至必须向他们提供种子和化肥等生产成本。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厂开工后有充足的原材料,也才能保证原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当然,这对农户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最起码签署了包销合同的农户,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又出现“哭泣的萝卜”那种高产滞销的亏本现象,缺少资金的甚至能得到资金扶持。

    这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吴家围绕此事要做的工作真的很多。

    过完年后就是辣椒和黄豆的种植季节,在大棚生产技术还没有引进的情况下,原材料的生产只能靠季节时令来运作,所以吴家必须提前抢时间。

    于是,辣椒和黄豆的品种先得由吴家来确定,原材料的总量也需要来预算,特约农户也要提前来约定,甚至还要为特约农户请来专业的生产指导专家……

    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一点。

    再有,既然是规模化生产,那产品的制作自然是不能再用全手工来制作了,生产所必须的机器也需要提前去物色。

    除此之外,销售渠道也不能只盯着湘水县了,周边县市必须同步推进,甚至其它地区的销售也得提前做准备了。

    如此一来,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也必须提前物色。

    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一点!

    一家人开始围绕这些事商量起来。

正文 第36章 护犊子

    吴小正不得不承认,在交代好该怎么做的前提下,吴敏霞还是一个很好的执行者的。

    第二天,原本今日要回杨正义家过春节的吴敏霞,又把回杨家的日子推后了一天,准备大年三十早上再回去,好在杨家离这里还不算太远,同在湘水县的另一个镇上。

    吴敏霞之所以要留下来,自然是因为有事情需要她去做,她需要为食品加工厂的事提前去放风。

    所谓放风,就是去散布消息,告诉响水村的村民,吴家准备开食品加工厂了,来年要收购大量的辣椒、黄豆、豆角等,准备和大家签署包销合同,此外还需要招募一些工人等。

    之所以要提前放这个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在过春节的时候,就会习惯性地对来年要种的农作物品种、数量都做出一个大致的计划,过完春节后就会开始采购种子、化肥等准备下地干活。

    如果吴家不提早放风的话,等大家把计划都定下了,种子、化肥等都采购了,要是没几家准备大量种植辣椒、黄豆、豆角等菜蔬的话,那吴家想要的大量原材料从哪里来?就算有,那估计价格也会上升到一个成本承受不起的程度。

    做事情,起步就是这么艰难,尤其是在吴家已准备大动作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就得提前算计好和准备好,稍微少了一步,就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

    所以一大早吴敏霞就风风火火地拉着吴奶奶出门去了。

    当然,出门之前又免不了埋怨吴小正一番,说他自己不动,却把她当牛使。

    对此吴小正有的是理由:“这事你这个粮站干部不去的话,别人会相信我一个十几岁小孩的话吗?”

    好吧,这个理由已经很强大了,吴敏霞又无话可说,只好乖乖地去跑腿。

    其实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吴小正不想啥事都亲力亲为。

    这是吴小正在前世养成的好习惯。

    作为一个管理者能说,如果什么事都亲力亲为的话,对培养下属绝对不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下属会对上司养成依赖心理,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去想,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独立去承担,最后变得什么事情都承担不了。

    吴小正认为,一个懂得合理偷懒的上司才是好上司,所以吴敏霞你就认了吧!

    带着得意的笑容,吴小正非常难得地休闲了下来。

    可这一闲下来,他却觉得有点无聊了。现在不比以后,再过几年,无聊的时候,有电视看,有手机玩,有电脑可以上网,可现在的吴家穷得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买。

    于是吴小正就想,要不要先去给家里买台电视机呢?当然,要买就得买起码21寸的彩电。

    想了想,吴小正觉得还是算了,食品加工厂的事情还没落实,好不容易赚的一点钱暂时还得留着。

    正在无聊当中,吴小正却见到吴小莉哭哭滴滴地跑了回来,一见到他就立马就抱住他嚎啕大哭,边哭还边说道:“哥,飞南瓜他抢我糖,还打我……”

    哟哟哟哟,小姑娘哭得好委屈,哭得吴小正的心都差点碎了。

    好吧,又有事情干了。

    其实在乡下,小孩子们在一起玩,打打闹闹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太过分,做家长的一般都不会太计较,除了个别护犊子的人。

    可吴小正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他要护犊子。

    开玩笑,他可是把妹妹当女儿宠着养的,妹妹受了委屈,当哥哥的不帮她出头,这个哥哥还称职吗?

    嗯,现在这具身体的正常年龄干这种护犊子的事情正合适,帮妹妹出了气还能让别人的家长无话可说,吴小正突然觉得年龄小也有小的优势了,可以伪装!

    先把情况问清楚再说。

    事情的经过其实并不复杂。

    吴小莉最近有些小得意,她不仅天天有肉吃了,非常宠溺她的哥哥还经常给她买糖吃。

    十岁左右的小孩子在家里是呆不住的,所以吴小莉一有空就从家里跑了出去,跟村里的其他小孩玩到了一起。

    吴小莉最近在小孩当中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她出门的时候,口袋里经常会揣着几颗糖,而且还是从县城里买回来的大白兔奶糖、软糖、金币巧克力之类的,这可把其他小孩可羡慕坏了。

    在这个年代,乡下的小孩就算是有糖吃,吃的也是两三分钱一颗的硬果糖,有几个吃过那么好的糖?别的不说,光是那些糖纸就羡慕死人了。

    吴小莉并不小气,再说她带糖出去,本身也带着炫耀的心思,可糖毕竟不多,她是不可能把糖分给每个看着糖就流口水的小孩的。

    小孩子当中也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所以经常能吃到吴小莉那些好糖的,总是那几个和她关系比较好的,或者最近有意来巴结她的,至于其他的,你们就看着流口水吧!

    口水流多了,有人就不乐意了。

    不乐意了怎么办?

    既想吃糖,又不愿意去巴结那个丫头片子,那办法就只有一个,那就抢呗!

    抢的过程自然是伴随着武力的,所以吴小莉不仅糖被抢了,还不轻不重地挨了几拳。原本也没多大的事,可小姑娘哪里能受得了这份委屈?所以就找哥哥来求救了。

    飞南瓜就是那个抢糖还打人的小孩。

    对于这个小孩,吴小正是有点印象的,但并不是太熟,因为两人毕竟差着好几岁,就算是重生前,他对这种小屁孩向来是不搭理的。

    所以吴小正连飞南瓜的大名叫什么不清楚,只知道他姓刘,名字里有一个飞字,因为长得敦敦实实,所以被大家叫成了飞南瓜。

    吴小正有点哭笑不得。

    作为一个心理年龄已近40的重生人生,吴小正自然是不能去跟这种小屁孩去计较的,但妹妹受了委屈又不能不管,怎么办?

    想了想,吴小正从家里抓了几大把糖,装了满满的一兜,就带着吴小莉出门报仇去了。

    这犊子必须得护啊!

正文 第37章 另类悬赏

    在每个父亲的心里,闺女都是必须精心呵护着的宝贝,容不得她受半点的委屈。

    吴小正现在对吴小莉就是这种心态,毕竟他前世欠她有点多。

    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当哥的连妹都不能罩着,这个哥还称职吗?所以尽管才屁大一点事,这个犊子吴小正还是必须得护啊!

    时间过去还不久,在吴小莉的带领下,吴小正很快就在村里的一棵大柏树下找到了飞南瓜,跟他在一起玩耍的,还有另外七八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小屁孩。

    见到飞南瓜这个敦敦实实的小孩之后,吴小正又多了一些记忆。

    对于这个小孩他还是有一些印象的,他记得后来曾听村里人提过,这家伙在响水村发展成新城之后,就慢慢变成了街上的小混混,结果后来被抓进去了。

    难怪后来会被抓进去,原来这么小就知道抢了,性格决定命运那句话果然有一定道理。

    吴小正忍不住又感慨了一番。

    吴小莉却开始行动了。

    有了哥哥在身边罩着,泪痕还没干的她又硬气了起来,她指着飞南瓜说道:“飞南瓜,你敢抢我糖,还打我,看我哥怎么收拾你!”

    好吧,按照剧本,现在该轮到吴小正出马了。

    他向飞南瓜指了指,说道:“飞南瓜,你给我过来!”

    嗯,为了让妹妹满意,这语气必须得硬。

    一见到吴小正之后,在小孩当中张扬惯了的飞南瓜也有点怂了,但他表现得还是比较硬气的,他站在那里不动,手里玩着一张糖纸,嘴里还在嘟哝着:“抢了就抢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吴小正又是一声叹息。

    这熊孩子,打不过就得跑的道理你不懂吗?你要是跑了的话,我在妹妹面前也有台阶下了啊!

    不过想想也是,这个年龄的小孩应该还不懂得打不过就跑的街头真理。

    没办法了,那就护犊子继续。

    “你可以啊,这么小就知道抢劫了,要不要我叫公安来把你抓进去?”吴小正先吓唬起那熊孩子来。

    在这个年代,公安还是叫公安,还没改称警察。

    用公安来吓唬小孩甚至是大人都还是很有威胁力的,因为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不懂法,只知道犯了事就会被公安抓进去,下场会很悲惨。

    吓唬是有效果的。

    飞南瓜手里的糖纸不再玩了,嘴里也不嘟哝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吴小正有点为难了。

    关键时候,吴小莉又出声了:“哥,揍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