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正知道,再过几年,这里就会变成城里,会禁止燃放烟花鞭炮。
吴小正还知道,再过几年,这里的人都不会养鸡养猪了,不再有过年猪杀。
吴小正还知道,再过几年,老邻居就会越来越分散,人情味也会越来越淡,走家串门的事也会越来越少。
吴小正还知道,再过一些年,春节联欢晚会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会越来越少人看了。
吴小正还知道,再过一些年,有的人过年不再呆在家里陪老人,而会带着老婆孩子出去旅游。
……
年味就是那么越来越淡的。
还好,吴小正重生了。
他知道,在92年这个时候,年味还是在的,除了家里没电视没法看春节联欢晚会以外。
所以吴小正想要来享受这种年味,他既不想让自己遗憾,也不想让妹妹遗憾。
吴小正又带着妹妹出现在了县城的街头上。
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大部分服务型的行业都关门了,但那些卖东西的都还在,尤其是卖年货的,估计要忙碌到下午三四点才收拾回家过年。
这也是年味变淡的原因之一。
在计划经济时代,生意是国家的,赚到的钱是不属于自己的,因此在大年三十这一天,绝大部分人都早已回家过年去了,商店早就关了门,街上哪里还会有这么热闹!
吴小正先买了毛笔、墨水,然后又买了几张写字用的大红纸。
在这个年代,要想写春联,还得自己回家去把红纸给裁开。不像几年之后,那种印刷好的春联满大街都是,空白春联也印制得非常精美。
接下来就是买烟花鞭炮了,这是吴小莉最盼望的事情。
其实小姑娘想要的并不多,那种大一点的礼花她是不需要的,挑了半天,她也只挑了一些拿在手上甩的满天星、一些摔炮、一些擦炮等,连冲天炮、彩连珠、蝴蝶花等这些小朋友最常玩的都没选。
好吧,对于那种引信短短的烟花,小姑娘天生就害怕。不得已,吴小正自己又挑了一些,准备带妹妹去玩个够。
然后,吴小正又挑了一挂一万响的大地红,拎着一大堆东西带着吴小莉往家奔。
一回到家,吴小正便搬出了一章桌子,又找了一些废旧报纸,拿起笔墨在报纸上比划了起来。
吴长禾颇感兴趣地围了过来,连吴奶奶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笑呵呵地站到了一边,来看吴小正折腾。
这正是吴小正要买纸笔墨写春联的原因。
在前世,当吴小正上了一中之后,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吴长禾就在念叨:“小正啊,你也是有文化的人了,啥时候给自家写上一副春联啊?”
说起来就是这么搞笑,在吴长禾的眼里,只有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文化人。
很可惜,前世在吴长禾去世之前,吴小正一直都没能如他这个愿。等吴长禾去世之后,无比伤痛的吴小正想起这事,这才找了一个老师,在快到中年的时候附庸风雅般地学起毛笔字来,很可惜他后来写的春联吴长禾已经看不到了。
吴小正现在要弥补这个遗憾。
他先试着在报纸上写了几个字。
“小正,你这字写得挺好的,啥时候练的啊?”吴长禾非常难得地夸了吴小正一句。
吴小正满意地笑了。
他知道,自己的这笔字还登不了大雅之堂,但满足吴长禾这个乡下老农民还是足够的。
再试着写了几个字之后,吴小正停了下来,拿出剪刀裁起红纸来,把一张红纸裁成了长长的几条。
然后他又提起了毛笔,在裁好的红纸上写了起来,很快,一副春联就完成了。
上联:日出雾散,晴阴交替天地清
下联:辛至未去,新旧更新万家红
横批:否极泰来
吴小正又满意地笑了笑,然后找出浆糊,把这幅对联贴到了自家堂屋的大门口上,一笔刚劲有力的隶书看起来还真的像模像样的。
吴长禾确实很开心,他围着这幅春联看了半天,还跟吴小正说道:“小正,你来给我念念,再说说这写的是啥意思。”
吴小正解释道:“上联是日出雾散,晴阴交替天地清。说的是雾散了,太阳出来了,整个天地间变得一片清明,也意味着咱家的坏事情都过去了,好日子已经来了。”
吴长禾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个解释他乐意听。
吴小正继续说道:“下联是辛至未去,新旧更新万家红。去年是羊年,今年是猴年,按照生肖的排法,羊为未,猴为辛,意思是羊年过去了,猴年来了,辞旧迎新之间家家户户都会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吴长禾更加满意了,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要得,要得,这春联好,这春联好。”
您满意就好,咱算是弥补了前世的一个遗憾!
吴小正又有了一点小成就感。
人其实就是这样,在没有经历之前,总以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很多才会过得幸福,但经历了之后就会发现,一点点小小的心愿得以满足就足以让自己觉得开心幸福。
现在的吴长禾是开心的,吴小正也是如此。
只有吴奶奶看到这一幕之后,却伤心感叹了起来:“小正,要是你爸妈在就好了,他们看到你这么有出息肯定也会很开心。”
唉,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吴小正又偷偷地叹了一口气。
不过他也理解,在这个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的时候,吴奶奶念叨身陷囹圄的儿子媳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哪个当娘的不挂念自己的儿女呢?
不知道自己在监狱的爹娘会不会这样?
正文 第45章 过年
吴小正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吴奶奶。
但他又不想这个年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中过下去,于是只好说道:“奶奶,要不过完年我去监狱看看他们吧。”
这真的是很迫不得已的事情。
对于吴小正来说,他原本是还没做好这个心理准备的。
虽然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吴小正对他的那对奇葩父母真的爱不起来。在前世,父母所带个他的伤害远不只有这一次,就在他们出狱后,这种伤害还在延续。
但现在他只能妥协。
这时吴长禾也冲着来了一句:“大过年的,你唉声叹气干嘛,那两个混账东西,就应该让他们在里面受点教育。”
吴小正心想,爷爷你要是真这么想就好了,那样以后你还可以多活几年!
可吴小正知道,吴长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永远只有纵容和妥协,哪怕等他们出来以后也是这样。
他心里又叹了一口气,嘴里却又继续安慰吴奶奶道:“是啊,奶奶,既然已经这样了,咱们剩下的人就得开开心心地把这个年给过好!”
吴奶奶偷偷抹了一把眼泪,终于重新振作起来了。
吃完午餐后,就得准备年夜饭了,吴小正准备做一顿丰盛的年夜大餐给家人尝尝。
其实吴家现在就这么几个人,也吃不了太多东西,但这顿饭却必须得丰盛,因为一年下来,图的就是这么个兆头。
鸡是必须杀一只的,所谓鸡鸭鱼肉,鸡当头,年夜饭上必须得有鸡。
鱼也是必须有的,所谓年年有余,年年有鱼,年夜饭上鱼不能少。
肉也必须有,还必须是连皮带肉的大肥肉。
昨天还有人给吴家送来了一条大羊腿,羊肉吴小正也准备闷上一锅。
吴小正算了算,主菜这些差不多就够了,再弄一两个小菜,就足够一家人吃个欢天喜地。
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吴小莉开开心心地围着吴小正转悠了起来。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她也不惦记出去玩了,嘴里叽叽喳喳地开始说个不停。
“哥,这鸡好大哦,一会我要吃一个大鸡腿。”
“哥,这鱼好肥呢,肯定很好吃。”
“哥,这是猪肘吗?这要怎么做啊?”
……
在这一天里,最开心的就数她了,在吴小正的逗弄下,屋里时不时响起了她咯咯咯的笑声,这种笑声也感染了家里的所有人。
家里气氛不再沉闷。
天黑了。
在经过半个下午的精心准备之后,一家人坐到了餐桌面前,然后吴小正把一盘盘菜端上了桌。
吴小正指着满桌子的菜讲解起来。
“这叫全家福,意味着全家兴旺发达,健康幸福。”
全家福是一道大杂烩合蒸,里面有猪肝、猪肚、五花肉、自制猪血丸子、香干等,吴小正把它们切成了均匀的薄片,排列到整整齐齐之后,用猛火一蒸,再散上一点剁椒和葱花,看起来非常的漂亮。
“这是年年有余。”
鱼是选用的一条一斤多的草鱼,吴小正把它红烧了,鱼肉被均匀切片后被煎得金黄,然后开花般地把鱼复原成原状装盘,浇上熬好的辣椒酱汁,再散上葱花,看起来就很诱人。此时鱼头向着吴长禾,鱼尾朝着吴小正自己,意头也非常好。
吴小莉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吴小正继续往下解说。
所谓过年过年,意头比吃更重要,吴小正必须解说到位,把吉利话说够了,一家人才能动筷。
“这是团团圆圆。”吴小正指着酱汁猪肘说道。
圆滚滚的猪肘被吴小正用猛火滚水蒸得透烂,再浇上酱红色的酱汁,散上葱花,看起来圆圆的,还透着晶莹的油光。
吴小正将筷子往酱红色肘子皮上轻轻一插再拨开,涌出一股热气,酱香袭人,白色晶莹的肥肉堆积在一丝丝的瘦肉上,性·感光鲜,令人垂涎。
吴小莉:哥,你能不能说快点啊,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这是五元蒸鸡。”
这道菜的做法有点特别。
所谓五元,是指莲子、鸡蛋、桂圆干、红枣和花生。
莲子提前泡好,鸡蛋煮熟后剥壳,桂圆、花生去壳洗干净,红枣洗干净,再把这些材料和姜片放在一个大碗里,置入高压锅,然后整只鸡清洗干净后直接搁到大碗里,再撒上一点点盐,加一些水,盖上高压锅蒸40分钟后出锅。
接下来就是一盘红烧肉,有红红火火、喜迎新年的意头。
其它的还有一份焖烧羊肉和蒸芋头,全都是有好意头的美味。
介绍完毕后,吴小正站了起来,端起了酒杯,向吴长禾跟吴奶奶敬起酒来:“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年年有今朝。”
吴小莉也跟着站了起来,手里端着一杯果汁,看似跟着哥哥在敬爷爷奶奶,眼睛却瞄向了桌子上。
不用说,小姑娘早就心不在焉了。
哇,这么多好吃的,先吃哪个好呢?看起来都好好吃的样子哦!
吴小莉真的看花了眼。
吴长禾象征性地把筷子戳向了鱼头,全家人跟着动筷了。
经过一小会选择困难症之后,吴小莉最终先把筷子伸向了红烧肉。
嗯,这肉看起来红彤彤的,还油光水滑,大小也正好一口一块,听哥哥说还放了糖,肯定很好吃,先尝这个!
嗯,这个鱼看起来也很好吃,皮焦肉嫩的,再沾上一些酱汁,肯定很香。
那个团团圆圆看起来也很诱人,不过这是一整只猪肘,得哥哥帮我才行,我想吃里面那些蒸得烂烂的瘦肉。
至于那个大鸡腿吗,暂时还是算了,一会吃完饭之后,可以直接抓在手里啃。
……
看着吃得满嘴流油的吴小莉,再看看吃得乐不可支的爷爷奶奶,吴小正心里顿时又生出一种幸福的感觉。
这是他重生后过的第一个年,过完这个年之后,新的一年就真正开始了,未来会怎么样尚且未知,他也没太多的要求,他只是希望,以后年年都能这么一家人在一起过得开开心心。
那就让我用全心的心态去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正文 第46章 欢欢喜喜过春节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
这句俗语指的是乡下拜年走亲戚的规矩和顺序,是不能乱来的。
所谓初一崽,是指大年初一这一天是儿子辈的携妻带子女给自家长辈拜年的日子,稍微延伸一下,可以拜到男方家的长辈。
至于初二郎,是指做女婿的去拜见岳父岳母,再延伸一下,就是外孙外孙女可以去拜见外公外婆。
这两天是不能乱来的,到了初三初四就可以随意了。
吴小正倒是乐得清闲。
一来是吴家的亲戚本来就不多,二来按年龄来说,吴小正还算是小孩子,没那么多讲究。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吴小正又喝得有点小嗨,不过他心情不错,并没有闹出什么糗事,吃完饭后他还带着吴小莉去放了一会烟花才去睡觉。
初一一大早,他就爬了起来,打开堂屋的大门,先把那一封一万响的大地红给点着了,这叫开门红,讲的也是一个意头。
吴小正知道放烟花鞭炮会污染环境,但为了这个年味能十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放完鞭炮,吴小正就把吴小莉从被窝里揪了起来。
这是小姑娘头一天晚上自己要求的,因为她还惦记着去拜“糖粑年”。
拜“糖粑年”也是乡下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
在早年间,小朋友想吃上一颗糖非常不容易,因此到了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点纸包糖,或者做一些糯米粑粑之类的点心。初一一大早,同村的小朋友就会挨家挨户的登门拜年,主家就把家里的纸包糖、糯米粑粑分发给小朋友,所以就叫拜“糖粑年”。
这事吴小正以前也干过。
一开始,因为穷,家家户户给拜年的小朋友只派上一两颗纸包糖,再后来条件好一点,各家出手就会大方一点,每次能有三四颗、四五颗。
小朋友对此是乐此不疲的,因为初一这天拜来的糖,足以让他们吃上很多天。
吴小莉欢天喜地地传送新衣服就出门了,可没多久,她却又失望地跑了回来。
“哥,别家给的糖都不好吃,我不去了。”
原来如此!
吴小正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吴小莉发现,别家派的都是硬质水果糖,数量虽然不少,但却没有自家的好吃,这些天吃惯了好糖的吴小莉岂能满意!
吴小正知道,这正是年味慢慢变淡的原因之一。
再过几年,家家户户条件好了,小朋友不缺糖吃了,因此也就不再拜“糖粑年”,这一道充满年味的亮丽风景也就慢慢消失了。
来吴家拜“糖粑年”的小孩倒是不少。
这是因为拜“糖粑年”的小朋友们也是会相互传递消息的:吴家给的糖又好吃又多!
这下好了,吴小莉代替了吴小正的位置,骄傲地担负起了派糖官的职责。
小姑娘倒是不小气,一有小朋友上门,她就抓起一大把混在一起的好糖派给对方。不过小姑娘也是会藏私的,碰上熟一点的、关系好一点的,她抓糖的小手就会张得大一点。
然后吴小正就见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
还没离开吴家,同来的小朋友们就会相互比较。
“我有七颗。”
“我有八颗。”
“我只有六颗……”说这一句的小朋友语气里稍有一些不甘。
然后小朋友就欢天喜地地跑了。
这就是年味。
等天色大亮,家家户户都吃完早餐之后,拜“糖粑年”的就渐渐没了,这时村里开始锣鼓喧天,这是村里自发组织的舞龙队开始出动了。
耍狮舞龙拜大年,这也是春节期间很具年味的活动之一。
遗憾的事,这个很具年味的活动后来也渐渐变没了。
这在乡下确实是一件很热闹的事,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声中,二十来人的舞龙队会挨家挨户地登门拜年,会在每家每户门口舞上几圈,然后主家就会尽自家的能力封上一个大红包,再用鞭炮把舞龙队给送走。
在这个年头,舞龙队之所以乐意出动,是因为这一天的收入可以让每人分上好几十块钱,足以顶得上平时个把星期的收入。到了后来,这项活动就逐渐被麻将扑克牌所代替了。
自己村里的舞龙队上门,吴小正足足封上了一个20元的大红包,在这个年头,这个红包应该算得上是出手非常大方的了。
看到打礼盘的脸上满意的笑容,吴小正又有些小得意。
好吧,吴小正承认,自己又有些要面子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吴家马上就要干大事了,出手不能太寒碜,否则会丢人。
舞龙队走后,就是族亲之间走动的时间。
族亲之间的走动比较简单,手上拎上一瓶酒、或一包糖、或一点水果罐头之类的,登个门,坐下喝上一杯茶,吃点花生瓜子糖果之类的,表达一下亲近的意思便足以。
吴家没有太多的族亲,吴长禾倒是还有两个堂弟,只不过平时来往并不算太亲密。今天倒好,他堂弟家的那些后辈都齐刷刷地给吴长禾来拜年来了。
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吴长禾倒是很开心,他热情地招待了前来拜访的一干后辈,然后又打发吴小正带着吴小正给两位堂叔爷回了个礼。
吴小正稍稍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拎着东西去走了一趟。
没办法,这叫礼尚往来。
接下来就是大年初二,如果吴小正妈妈在的话,这时他应该跟着母亲前往邻县的外婆家。
现在倒好,在母亲回来之前,外婆家暂时是不用去了,因为在母亲被抓之后,两位舅舅曾带人上门来闹事,叫吴家赔人,两家关系闹得很僵。
吴小正对此倒是不太在意。
亲疏关系就是走出来的,走得勤了,关系自然就亲近了,走得疏了,亲情也就淡了。因为外婆家离得比较远的关系,两家原本就走得不算勤,吴小正兄妹也就对外婆家没有太深的感情。
接下来初三一过,就是正月初四了,约好的同学聚会的日子。
正文 第47章 单纯的快乐
初四一大早,贱贱又跑来了吴家,他自然是来叫吴小正去参加同学聚会的。
吴小正没有犹豫,拉着兴高采烈的吴小莉的小手,带她坐上了前往县城的公交车。
坐在了车上,他却又有些忐忑了。
对于初中的这些同学,他脑海里有的是他们成年后的模样,在毕业20年之后的聚会上,男同学一个个都已经变得大腹便便,女同学大多数也容颜不再,已不复当年的稚嫩模样。
对于这些同学,他们初中时的稚嫩模样在吴小正的印象里已经有点模糊,他不知道还能不能一一对应起来。
他心里更忐忑的是,另一个同学也会出现在这个聚会上吗?
如果他要是出现在了这次聚会上,自己又该怎么去对待他呢?
在前世,这个同班同学就像噩梦一般,完全改变了吴小正的人生,而吴小正似乎也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直到多年以后吴小正再见到他,也还唏嘘不已。
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结,有怨,有恨,有愤怒,也有谅解和心酸。
现在吴小正的人生又重来了一遍,他知道,有些事情该发生的还是照样会发生,只是吴小正的心态和认知都已经完全不同了。可就算是这样,吴小正还是没想好该怎么去对待他。
车很快就到城里了。
聚会的地方在离一中H县政府都不远的湘水大饭店。
与后世的大饭店相比,湘水大饭店并不算大,仅有四层楼高,一楼是大厅,二楼是包房,三楼四楼尚未开放,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但在这个年代,在湘水县的这个小地方,这个饭店已经相当了不得了,单从其名字就可见一斑。
吴小正忍不住质疑:“每人10块钱的活动经费,够在这里吃喝玩乐一天吗?”
李新建回道:“这是梁正业家的啊,今天免费向咱们开放,姜班长提议成本还是得给,才每人收10块钱,你不知道吗?”
吴小正恍然大悟,前世一个大腹便便,还有点秃头,但为人八面玲珑的形象又冒进了他的脑海,只是他已经有点记不起来他少时的完整印象了。
看来这是国内最早的一批小富二代啊!
吴小正好奇地跟着贱贱走进了湘水大饭店。
这里的装修还不错,比较新,也比较有档次。既然是接近县政府,那盯准的应该是湘水县里的高端客户。
在前世,吴小正是没有资格来这种地方的,所以他还是稍稍留意了一番。
吴小莉更是第一次来这种高档地方,她对此充满了好奇,东张张西望望的,吴小正差不多是拖着她上的二楼。
聚会在二楼的一个大包厢里,隔着好远,吴小正便听到了闹哄哄的声音,听起来很熟悉的感觉。
看来街上的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到了。
循着声音走过去,吴小正来到了聚会的包厢门口。
门是开着的,里面有十几人闹得正欢。
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吴小正在门口站住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