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别说,尽管背景画面还很粗糙,但点餐系统的程序界面框架还真弄出来了。

    “吴小正,你快看看,这个操作界面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吴小正好奇地点了起来。

    他发现,基本的功能菜单确实是像模像样了,但功能却一个都还没送上去。

    “别点了,这些功能没对接上去,哪有那么快。”

    吴小正想想也是。

    这才多长一点时间,要是这么快就弄好了的话,要么就是这点餐系统太简单,要么就是钟明煜是天才中的天才。

    吴小正耐下性子,开始认真审查这些功能菜单,并且根据前世的经验,提起修改意见来。

    他发现,在他提修改要求的过程中,钟明煜在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而那个陈家耀,基本上不说话,只是很专注地在听。

    而他的要求一提完,陈家耀就坐到了电脑面前,调出了程序,开始噼噼啪啪地编起程来,边修改程序边调试。

    很快,修改过的功能界面再一次显示出来。

    这一次,功能界面已跟吴小正所提的要求基本接近。

    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不怎么说话的陈家耀,在编程方面绝对是一个技术娴熟的高手。

    钟嘉义又说道:“吴小正,我想拉陈家耀一起来帮我做这个系统可以不?我一个人做太慢了。”

    惊喜就这么来了。

    怎么不可以呢?

    殊不知,吴小正一看到陈家耀的能力和专注程度,就已经在打他的注意了。

    他现在正想着怎样多弄点电脑方面的人才,先把未来事业的框架搭建起来。

    没想到,人才现在却主动送上门来了。

    “行啊,要不再去买一台电脑回来?”

    吴小正不露声色,试探性地问道。

    “真的吗?那太好了,这样我们就不用轮流用机子了。”

    抢着回答的还是钟明煜,他似乎知道吴小正不差钱,根本就没有推脱的意思。

    不过吴小正的专注点却在陈家耀身上。

    此时的陈家耀也正期待地看着他。

    吴小正问道:“你打算长期做吗?”

    陈家耀脸一红,弱弱地说:“我在上班,我只能下班后过来。”

    这就够了。

    人才不是一下就能挖过来的。

    吴小正立即打起了电话,他让电脑公司直接把电脑送过来。

    这一次,钟明煜总算没再要求亲自去电脑公司了。

    为了挖人,吴小正打算下血本了。

    他又对两人说道:“这样吧,我·干脆把这个办公室临时给你们用了,你们要休息的话,也可以睡里面那个小套房。”

    这对钟明煜和陈家耀来说,绝对又是意外的惊喜。

    连腼腆的陈家耀都忍不住和钟明煜相视一笑。

    吴小正却在想,这孩子上的到底是啥班啊?为了一台电脑和一个住的地方,用得着这么开心吗?

    不过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意外的惊喜。

    刚进来时,他还在恼怒钟明煜的自作主张带生人过来。

    没想到现在却主动把房子都让了出来。

    为了他的未来计划,他算是豁出去了。

正文 第576章 利诱程序猿

    程序猿,又称IT男,是指从事IT行业的男性工作者。

    这是都市生活中非常特殊的一类人。

    这一类人,他们天天坐在办公室,整天面对着电脑起码长达十小时以上,很少出去娱乐,也很少出去运动。

    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编程。

    可就是这一类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用电脑和日新月异的IT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可他们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对于程序猿,吴小正其实算不上陌生,毕竟后世是一个信息时代。

    他知道后世大都市中程序猿们的大致生活状况。

    一般来说,到了后世,大多数的程序猿都有着一份收入不低、但也也不会高得让人心慌的工作。

    好一点的,可能年薪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差一点的,如果有个本科或研究生学历,干个两三年后,普遍也能拿上七八千以上的月收入。

    从收入上来说,程序猿们是比其它行业的从业人员平均水平是要好得多的。

    但这并不是没有代价。

    最大的代价便是时间。

    普遍来说,程序猿们每天泡在电脑上的时间,十小时都算少的了。

    很多人上班时泡在电脑前,下班后还是泡在电脑前。

    之所以这样,一方面跟工作任务有关系,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兴趣。

    他们的专注力、兴趣全在程序开发上,一有任务,不把它早点弄出来就不舒服。

    就想现在的钟明煜和陈家耀一样。

    因为时间的损失,附加的代价就更多了。

    一是健康。

    一般来说,因为缺少锻炼,程序猿们普遍都会出现肥胖、体虚、神经衰弱、视力疲劳等毛病。

    二是生活。

    因为没太多时间出去吃喝玩乐,因此程序猿们的生活是很单调很乏味的。

    当然,这是相对于跟他们一起生活的人来说。

    至于程序猿们自己,他们未必会觉得单调和乏味,因为他们自己乐在其中。

    三是感情。

    一般来说,在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前,程序猿们通常都是单身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生活圈子。

    程序猿们所在的IT公司,一般都是大老爷们,所以他们平常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男性,就算偶尔出现一个女性,也很快就被人抢去了。

    因此,程序猿们接触异性的机会要比其它行业从业人员少得多。

    其次,程序猿们稍长泡妞的人不多。

    就好比钟明煜和陈家耀,他们见到张颖后,连招呼都不懂得打一个,更别说让他们口花花去哄女孩子。

    而他们最擅长的娱乐,也不是带女孩子出去吃喝玩乐,而是喘气的时候,在休息室打把桌球,或者是干脆在电脑上玩一会游戏。

    因此,没钱的程序猿不怎么讨女孩子喜欢。

    收入增长起来的例外。

    一旦收入增长起来,在大城市打拼的程序猿们便比别的男人多了一点优势,那就是以他们的收入,在大城市付个首付、月供上一套房子并不难。

    有了房子,有了收入,自然就有想要安全感的女人嫁给他们。

    可就算结婚了,程序猿们的家庭生活也未必过得舒坦。

    因为他们的老婆会嫌弃他们没有生活情趣,会整体念叨他们。

    这就是程序猿。

    吴小正忍不住在想,钟明煜和陈家耀到底过得有多惨,才会因为有486用、有个地方落脚,就连报酬都不问,来兴奋地帮他干活卖命?

    他忍不住想起了前世一位程序猿朋友跟他说过的话。

    “别以为我们这一行一直过得这么好。我九七年毕业到了广州,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一个月拿着五六百块钱,却要一天干十四五个小时的活,吃住都在公司,就这样熬了两三年,最后找了一个老婆,还是公司负责端茶倒水的小妹。”

    九七年,那个时候的电脑普及程度已经比现在高了很多。

    而在现在这个年代,电脑还是一个天价东西,互联网也还没兴起,很多单位连电脑是个啥东西都还弄不明白,更别提电脑办公。

    由此可想而知,这个年代的程序猿们能过得有多凄惨。

    为了笼络人才,吴小正决定提前诱惑一下眼前这两位程序猿。

    “你们有没有兴趣长期跟我干?”

    “啊?”

    他的话一出口,钟明煜和陈家耀就有点懵逼了,他们不知道吴小正是啥意思。

    “你们如果有兴趣,我可以专门注册一家软件公司给你们来玩,给你们安排最好的办公室、最好的设备,还给你们各安排一套住房。”

    “不管公司赚不赚钱,我都给你们开300块钱一个月的底薪,如果有任务,我还额外给你们发奖金,赚了钱的话,我还给你们分红。”

    两位程序猿一下就愣住了。

    “真的?这么好?你没骗人吧?”

    开口询问的是钟明煜,他不信会有这样的好事。

    因为相对来说,在他的那些同学中,他能留校,一个月拿上200出头的工资,就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同学。

    而吴小正开的这个条件明显比学校还要好得多。

    “不仅如此,咱们吴大厨那么多漂亮女员工,说不定到时还能给你们一人介绍一个对象。”

    吴小正又提出了一个很搞笑但有很有诱惑力的条件。

    两位程序猿立即脸一红,但又显露出了一些小兴奋。

    要知道,在吴大厨食府,钟明煜和陈家耀都有看到,这里的女员工,不管是领班、收银员,还是服务员,一个个都漂亮得很,而且还拿着不错的收入。

    每一条单身狗都有一颗脱单的心。

    而对现在的程序猿们来说,他们根本就不敢奢望学历、长相、收入啥的,只要有人肯嫁给他们,他们就求之不得。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只要是母的就行。

    “你们先干着,我下午带你们去看一个地方,你们再慢慢做决定。”

    吴小正决定先去找一趟沈默。

    他现在把自己住的地方让出来了,还得去为自己和张颖解决一下安顿的地方才行。

    至于对两位程序猿的利诱,他还有的是招,根本就不用担心他们不答应。

正文 第577章 规划

    对于自己和张颖安顿的地方,吴小正早就有了主意。

    那就是先在康宁小区租个房子,两室一厅或三室一厅都行。

    在这附近,环境相对好一点的也就是康宁小区了。

    不过吴小正并没有再买房的打算。

    说实在的,就算康宁小区现在是长市最好的小区,他也还是有点看不上。

    后世他见过的好房子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而且,他还有一个小算盘。

    现在吴大厨在康宁小区除了奖励给米清河的那套以外,还有一套四居室和一套三居室。

    那套三居室,吴小正是打算奖励给沈默当婚房的,而那套四居室却是在当临时办公室在用。

    不过吴大厨马上要盖属于自己的办公楼了。

    就在昨天,刘志军已经代表吴大厨,和省纺织厂就那块地签署了出让合同,等手续办下来、付完款,马上就要开始动工了。

    大概半年之后,吴大厨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商住两用楼,这样,这套四居室就会腾出来。

    吴小正早就想好了。

    等那套四居室腾出来,他就把那套房子再稍稍收拾一下、布置一下,就可以把那里当成他在长市的家。

    这样一来,那里安置他和张颖是足够了。

    到时就算爷爷奶奶、父母和妹妹偶尔过来长市,也有地方住了。

    这就是吴小正愿意把临时办公室让出来的原因。

    只要有钱,租房子的事并不难解决。

    原本沈默还想把他自己和另外两个员工住的那套四居室让出来的,但吴小正拒绝了。

    这段时间以来,沈默和关紫珺的关系是越来越好了,隐约已有了谈婚论嫁的趋势。

    万一要是他们进展太快,吴小正可不希望到时沈默连个婚房都没有,那样会很丢吴大厨的面子。

    在吴小正看来,吴大厨的核心高层,就算是在这个刚起步的年代,也最起码要站在工薪阶层金字塔的塔尖,这样才能让他们有工作的动力,也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来。

    只不过这一租,不是一套,而是五套。

    其中一套是吴小正和张颖住的,剩下的四套,则当成了吴大厨的临时宿舍兼办公点。

    既然已经决定把集团公司安置在省城,那刘志军、李翔翼等人,以后肯定会经常在长市和湘水之间往返了,他们过来长市,老是住宾馆也不是个事,还不如干脆弄一些临时宿舍,这样好安置人。

    房子算是落实了,但想住进去却没这么快。

    临时的员工宿舍还好办,用不着太讲究。

    可吴小正和张颖住的就不一样了。

    怎么说吴大厨现在也是像模像样的公司了,如果老板和他的女人还住得马马虎虎,那就太不像话了一点!

    所以,就算吴小正和张颖再怎么不在意,沈默也还是坚决不同意。

    而且,不管吴小正承不承认,刘志军和沈默等知情人,都早已把张颖当成了他的女人。

    无奈之下,吴小正只好继续跟张颖住酒店。

    至于收拾房子的事,自然有沈默去安排。

    这就是手下有人的好处。

    吃过午饭后,吴小正又叫上了刘志军和沈默,并带上了钟明煜和陈家耀两人,直奔刚买下的那块地。

    接下来,该规划一下吴大厨集团的省城驻地了。

    顺便,吴小正还得给两位程序猿下个套。

    到了目的地后,吴小正暂时没有理会两位程序猿,而是先跟刘志军和沈默协商起大楼的建造方案来。

    “先在临街建个十层楼吧,不用太大,每层有个1500平方就差不多了。”

    这还不叫大?

    就算是食府第一分店所在的新丰大厦,一层也才1200方呢!

    刘志军算了一下,就算按三比五的比例来建,临街也长达50米呢!

    不过好在这地方够大,就算建一座1500方占地面积的房子,也才用掉十分之一多一点的地。

    “第一层用来当吴大厨食府的省城旗舰店,第二到六层建成办公楼,三家公司每家一层,再预留两层备用。”

    “第七到十层,就建成员工宿舍,以一室一厅的小套间为主。”

    吴小正这规划一出,刘志军和沈默又有点不解。

    他们在想,每家公司一层1500平方的办公楼,用得着吗?

    按照惯例,普通办公室人均使用面积大概4…5平方米,而单间办公室净面积平均也就10…20平方。

    这么一算,一层楼至少能容纳两三百人。

    吴大厨会有这么多办公人员吗?

    此时的他们还意识不到,接下来的吴大厨发展会有多快。

    按照吴小正的想法,再过两三年后,一个公司一层楼未必会够,他这才又预留了两层办公楼。

    至于员工宿舍,他是受了马丽新住房的启发。

    在将来,吴大厨的新进员工会以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为主。

    对于年轻大学生们来说,在长市这种省会大城市,一毕业就能在市区繁华地带分到一套四五十平方的小套房,绝对是上佳条件。

    这样大小的房子,就算他们结婚生小孩,也能顶上好几年。

    这一点,单看马丽对她现在那套住房的满意程度就知道了。

    而且,按照吴小正的要求,这里的套房将比马丽那里的还要好得多。

    至于公司核心人员的安置住房,自然是不会安排在这里的,那个吴小正还会另想办法,就想湘水会有吴大厨新城一样。

    总之,吴小正希望给吴大厨的员工最好的条件,不管是办公还是生活。

    “尽快找人设计,施工进度要快,最迟也得在半年内完工交付使用。”

    “这么快?有点难度吧!挖地基建地下层都要不少时间呢!”刘志军惊叫起来。

    “建啥地下层?这栋楼用个十年八年就差不多了。”

    吴小正一口就否决了刘志军的提议。

    开玩笑,这块地后面还有那么大的空地当停车场,用得着建地下层吗?

    再说,这么好的地方,如果临街只建10层的话,未免也太浪费了一点。

    按照吴小正的想法,这里也就是建个十层楼临时用一下,到了若干年之后,等时间成熟了,这个地方就会重新规划,整体来建现代化的摩天大厦。

    因为时机还不成熟,吴小正用的是权宜之策。

    他又转向了两位程序猿:“接下来,该安排你们俩的任务了。”

    吴小正又要给两位程序猿下套了。

正文 第578章 打开一扇窗

    对吴小正来说,他今天下午之所以来未来的吴大厨大厦现场,除了要对大楼的建设做简单的规划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两位程序猿上套。

    想让人上套,是得需要一点技巧的。

    “我想问一下,我要是想给这栋大厦的每个房间,甚至每个位置都布上网线,这活你们两个可以干吗?”

    钟明煜有点纳闷,每个房间、每个位置都拉上网线,有这个必要吗?

    现在的他,当然还无法想象得到,再过几年,电脑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及型的办公工具,甚至会发展成为必不可少的办公工具。

    腼腆的陈家耀倒没想这么多。

    一问道专业的问题,他就脱口而出:“这个简单啊,只要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稍微懂点常识,就能轻松搞定。”

    吴小正当然知道这事不难,只需要提前布一下线而已。

    他要的就是两人接这个口。

    “那行,那这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到时大楼做设计时,你们记得做一下布线方案,并且专门安排一个房间来当机房。”

    “哦,好。”陈家耀回答得很干脆。

    钟明煜却开始多嘴了:“每个位置都拉网线?你不会是想每个人都给配电脑吧?”

    他觉得,吴小正这一计划是有钱多了烧的慌。

    “有这个可能,你想想看,要是你在一楼,我在十楼,你有事找我,不用跑上楼,直接用电脑发个消息给我,这样岂不是很爽?”

    钟明煜呆滞了几秒。

    他觉得吴小正这一想法很好,但仅仅是因为这样,确实是有钱烧的慌。

    陈家耀却没怎么想。

    他顺着吴小正这个思维稍微想了一下,突然说道:“咦,好像要做到这样,似乎也不难哦!”

    这位程序猿同学,他根本就没想实现这一点,到底要花费多大的代价,他想的是技术实现的可能。

    很明显,他比钟明煜要更程序猿。

    “所以啊,等你们把点餐系统开发完,等这栋大楼建设完,就给你们在这里安排一个办公室,再在楼上一人安排一套房间,你们就在这里开发这套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不是很有意思?”

    要想说服程序猿,最好的方式不是跟他们谈待遇、谈条件,而是给他们安排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若要是没有一点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任务,就算钱再多、待遇再好,也未必留得住程序猿。

    对于一位真正的程序猿来说,他们的追求,就是在各种高难度任务挑战中,让自己的技术变得越来越厉害,能站在整个行业的技术前沿。

    这样的例子,吴小正在前世见过很多。

    果然,吴小正的话一说完,两位程序猿的眼神立马就亮了。

    这绝对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叫OA系统,这在后世是每个公司都在用的一套东西。

    但在这个年代,绝对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就算是在国外,尽管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应用,但更多的是用于实现基本的办公数据管理(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等),但普遍缺乏办公过程中最需要的协作支持、文档资料的综合处理等。

    像吴小正所说的那种玩法,全世界都暂时还没有出现。

    怎么来实现,需要好好动点脑筋。

    两位程序猿就这么入套了。

    他们开始期待这座大厦的开建。

    因为这里一旦建好,就会有属于他们的独立办公室,还会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套间,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很具挑战性的任务。

    果然,一回到吴小正的那间办公室,两位程序猿就迫不及待地拉住了吴小正,想跟他聊自动办公的事。

    吴小正决定给他们打开一扇窗。

    在这个互联网还没开始在国内兴起的年代,要想跟他们谈完整的OA系统思维,还有点为时尚早,但吴小正有办法跟他们聊这事。

    “国外现在开始流行的电子邮件你们听说过吗?”

    两人点了点头。

    电子邮件是一个在70年代就发明了的东东,它却是在80年才得以兴起。

    在70年代,当时使用的是Arpa网络,而且用的人太少,网络的速度也仅为56Kbps标准速度的二十分之一。

    受网络速度的限制,那时的用户只能发送些简短的信息,根本别想象那样发送大量照片。

    到80年代中期,随着个人电脑兴起,电子邮件开始在国外的电脑迷以及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

    作为计算机专业人士,两位程序猿对于电子邮件还是很熟悉的。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在公司内部弄一套邮件系统,这是吴大厨大厦的设计方案出来了,设计师想让吴大厨的所有高层都来针对这个设计方案来提修改意见。”

    “按照常规的方法,设计师需要拿着一份图纸,一个个地去登门拜访,这样不仅很费时间,其他人还不一定知道别人的修改意见,这样会有很多重复的意见出现,更难因为受别人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