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贷款收不回,张丽珍就得承担责任。
因此,郁子轩虽然很欢迎亚细亚来长市投资,也不反对张丽珍给亚细亚贷款,但作为一个官场老油条,也作为张丽珍的丈夫,他觉得此事还是谨慎一点为妙。
而在商业领域,最有眼光、最有头脑的就是吴小正这小子,这一点连老爷子都服。
基于这个原因,郁子轩在亲自出面招待王遂舟的同时,还特意把吴小正这小子给扯上了。
到了关键时候,这小子竟然想耍滑头?
这怎么能行!
吴小正真的不能说。
他总不能告诉郁子轩,郑州亚细亚五年之后就会因为资不抵债而倒闭了吧!
他总不能说,五年之后,亚细亚的资产负债率将达到让人恐怖的168%吧!
这让他怎么开口?
难得赤·裸裸地告诉大家,我就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老郁,你别逼我,话真的不能乱说。”
吴小正只好继续耍滑头,不过他却把话说得话里有话。
可郁子轩根本就不给他耍滑头的机会,很是不悦地训斥道:“你小子皮痒了是吧!你也是做连锁的,王总也是做连锁的,你为啥不能中肯地给点意见,看看这事可不可为?”
在老爷子和郁子轩的心里,吴小正跟他的吴大厨,早就绑到了一条船上,因此他也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后辈了,他才懒得跟吴小正客气。
王遂舟惊讶地看向了吴小正。
身为一个风头正劲、被各地政府和媒体视为宠儿的知名企业家,王遂舟知道,他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因此他敢于跟当地政府提条件。
但他也知道,从地位上来说,他跟郁子轩这种级别的高官还是没法比。
他现在很讶异的是,为啥郁子轩对这位小年轻这么看重,还非要征求他的意见?
他好奇地问了起来:“小吴老板也是做连锁企业的?是什么样的连锁企业啊?”
这个小字稍稍让吴小正不喜。
但他还是很客气地回道:“我是做连锁餐饮的,跟王总的连锁商场没法比。”
“哦,确实,从规模上来讲,连锁餐饮跟连锁商场比,确实还差那么一点点。”
王遂舟释然。
这样一家食府,了不起就投资一百来万就差不多了。
而他的连锁商场,规模小一点的都起码上千万的投资,大一点的更是达到几千万。
小小的连锁餐饮确实没法跟他的大生意比。
因此,他立即就对吴小正失去了兴趣。
要知道,全国各地的企业家,比吴大厨食府规模大得多的海去了,而那些大企业家都得慕名去郑州亚细亚参观访问加取经,一个小小的吴小正,哪里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他立即就笑着对郁子轩说:“郁厅长,虽然都是连锁,但亚细亚的规模跟吴大厨食府确实有很大差别啊,要知道,我们亚细亚去年的销售额突破了2。3亿元,而今年更是有望突破3亿元。隔行如隔山,小吴老板拿不出看法是很正常的事,您就别逼他了。”
这话说得很好听,可郁子轩却不乐意了。
他心想,你郑州亚细亚去年销售额2。3亿、税利1315万很了不起?
吴大厨今年的销售额起码会超过8000万吧,税利起码有三四千万吧!
但从税利这一块比,你郑州亚细亚远远不如吴大厨啊!
而且,以吴大厨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的规模不一定比你郑州亚细亚差啊!
还有,吴大厨可是湘省本地冉冉升起的明星企业,岂是你一个外来人可以瞧不起的?
处于护犊子的心理,郁子轩有点不想接话了。
吴小正也有点不太高兴。
在后世的商业培训课程里面,有一门很有名的企业家培训课程叫:“大败局:90年代十大企业成败史。”
其中,郑州亚细亚就是这十家作为典型案例的失败企业之一,而且是作为连锁企业的经典案例来讲的,吴小正太熟悉不过了。
在这门课的资料里有提到王遂舟这个人。
说这个人虽然看起来温文尔雅,像个儒商,但骨子里却极其自负。
现在看起来确实如此。
不过他不高兴归不高兴,但并不是太在意。
别人瞧不起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自己何必跟他去计较?
再说,你越自大,我就越省心,省得我又犯了恻隐之心,去提醒你应该注意哪些事,避免走向绝路。
基于这点考虑,吴小正干脆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再也不肯说啥了。
气氛一僵持,易洪江就来当起了和事佬。
“王总,你可别小看吴大厨啊!这可是我们湘省有名的明日之星企业,它的销售额可能暂时还比不上亚细亚,可税利却不比亚细亚差啊!”
因为留意到了郁子轩的不悦,也因为想促成亚细亚在长市的落地,易洪江干脆一语道破了天机。
王遂舟立马就呆滞了。
正文 第646章 吴老板,请指点
王遂舟确实已意识到了大事不妙。
这一点,他看郁子轩现在的表情就知道。
沉默即表示不悦!
糟糕,犯大错了!
王遂舟立即开始补救,他顺着易洪江的话说道:“哦,那我还真是看走眼了,没想到吴老板竟然如此年轻有为。易书记,你能不能跟我说说吴大厨的情况?”
作为一个在商场厮混之人,能屈能伸、圆滑、善于救场是必备的本事。
易洪江还是很友好的。
他笑着问吴小正:“小正,现在这家食府,一个月应该不下六七十万营业额了吧。”
“差不多吧。”
因为知道王遂舟的底细,也知道他的脾性,吴小正并没有想和他交好的意思。因此,就算他现在态度有所改变,吴小正也不会太过于热情。
易洪江又问道:“以吴大厨食府的盈利能力,一个月的毛利三四十万总有吧?”
吴小正眼睛一瞪:“这个问题你可别指望我告诉你啊!你可是政府官员,我要是把底细告诉你了,还怎么偷税漏税?”
他这是故意的。
闷声发大财,这是王道。
事实上,吴大厨食府省城第一分店的毛利比易洪江说的要高那么一点,这是因为生意越好,分摊的成本就越低,利润自然也就越高了。
易洪江直接被气哭。
敢当着他的面说要偷税漏税的,除了吴小正也没谁了。
当然,他知道吴小正这是玩笑话。
他转身对王遂舟说:“听明白了吧,现在吴老板手下这样的饭店有两家,很快就要扩充到五家,一家一个月三四十万毛利,五家就有一两百万,一年两千万毛利不在话下。”
这只是开胃菜。
他又说道:“这只能算吴老板的小生意,他旗下还有一家食品加工厂和一家酒厂,那两家的利润才叫恐怖,具体能赚多少,我都搞不清。”
他指了指桌上的湘水黄金液:“这酒就是吴大厨自家酒厂生产的,一百多块钱一瓶,现在有钱都买不到,稍微差一点点的湘水液,也要卖六七十块钱一瓶,现在还供不应求。”
这下王遂舟很是有点吃惊了。
别的不说,单凭这酒的味道,放哪里去卖都能卖出好价钱。
能生产这种酒的企业,绝对不简单!
易洪江又转向了张丽珍:“张行长,据我所知,吴大厨现在还没向银行贷过款吧?”
张丽珍幽幽地回道:“别说了,上次这小子说要找我来贷款,我钱都准备好了,结果这小子又不要了,说钱足够花了。把我给气死了。”
她说的是实情。
当初老爷子跟吴小正说起湘水县酒厂收购的事时,吴小正怕吴大厨钱不够,曾经跟张丽珍打过招呼,准备找农行贷款。
可后来吴大厨的发展实在是太迅猛了,以现在的趋势来看,确实用不着贷款,就足以应付所有的开支。
面对张丽珍的抱怨,吴小正有点尴尬。
他只好嬉笑一下说:“张姨,我们的钱确实够花啊,我总不能刻意从你这里贷一笔款,然后给你们付利息吧!”
张丽珍立即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王遂舟再一次惊呆了。
让他吃惊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首先是郁子轩、张丽珍、易洪江对吴小正的态度。
能让三位位高权重的人跟他说话这么随便,这小子到底有多大的背景?
其次是吴大厨的盈利能力。
如果只论营业额的话,吴大厨确实还不足以让他高看,可若是论盈利的能力,就足以让王遂舟吃惊了。
最起码一点,银行求它贷款还不想贷的企业,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下他真的不敢小看吴小正了。
同样是经营企业的,王遂舟知道,一家民营企业,要想赚钱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要想赚大钱就更是难上加难,而要想做到连主动送上门的贷款都拒绝的,恐怕全国都没几家这样的企业。
他终于明白郁子轩为啥如此重视这位年轻的吴老板的意见了。
王遂舟立即虚心地问了起来:“吴老板,要不你指点一下,咱们亚细亚如果在长市开豪华大商场的话,这生意有没有得做?”
他现在这么虚心,一方面是为了照顾郁子轩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确实把吴小正当成了熟悉本地优秀企业家,想认真听听他的意见。
可惜已经晚了。
因为已经对王遂舟知根知底,再加上第一印象不佳,吴小正哪还有指点的心思?
他脸上浮现了招牌式的笑容,非常客气、非常谦虚地说:“王总客气了,对于零售领域,我完全就是一个门外汉,别说指点,就算我想向您请教,都不敢随便开口,怕丢人现眼。”
王遂舟点了点头。
他听吴小正这么一说,就真以为他是不懂行,所以才不随便开口。
这位年轻老板品性还真不错!
年级轻轻,就能有如此的成就不说,还不骄不躁,确实值得高看一眼!
王遂舟起了结交之心。
做生意的,自然得朋友遍天下。
只有郁子轩看出了门道。
如果吴小正不笑还好,那他还真以为这小子确实是不懂行,才不乱发表意见。
可这小子是出了名的笑面虎。
他一笑,就说明有问题,得小心谨慎!
郁子轩明白了,吴小正很可能不看好亚细亚,或者并不看好眼前的这个王遂舟。
他很想问清楚到底为啥,可又不好当着王遂舟的面来问。于是他只好说:“王总,你远道而来,难得来长市一次,咱们先把酒喝好再说,事情明天再谈也不迟。”
他又哈哈一笑:“要是不把酒喝好,我担心你回去后会怪我们长市人待客不够热情啊!”
郁子轩这么一说,算是给足了王遂舟面子,也算是把之前的尴尬氛围给化解了。
王遂舟很是有点无奈。
按照他原本的预期,是希望能在酒桌上把他最关心的事给落实,最起码也要从张行长嘴里要个准信。可现在看来,这点目标值今晚是难以达成了。
可面对郁子轩的主动,他能拒绝吗?
唉,看来只能徐徐图之了啊!
他端起了酒杯,开始回应郁子轩。
正文 第647章 一语点醒梦中人
宴罢,郁子轩夫妇把王遂舟给送走了,自己却留了下来。
他们俩一留下,易洪江也不肯走了。
他们又拽着吴小正回了刚才的包厢。
“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吧!你是不是不看好这项投资?”
郁子轩直接逼问起来,一副吴小正不老实交代就不放过他的架势。
吴小正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现在必须说了。
而且,他也不能看着张丽珍跳进巨坑。
当然,说可以,但得先把责任推卸干净。
他带着开玩笑的口气说:“那我可说了啊!说错了别怪我啊!信不信是你们的事啊!”
郁子轩急了,呵斥道:“你这臭小子,怎么就那么多废话呢!”
张丽珍倒是温婉多了,她笑着劝郁子轩:“你跟小正急眼干嘛,他有啥看法,还能不跟我们说不成?”
听着温婉,实际上却是在用话把吴小正套住。
唉,这两口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吴小正摇了摇头,说:“不是不看好,而是不看好他们这种通过贷款来高速扩张的模式。”
这句话是说得很有水准的。
吴小正明确地告诉了三人,如果亚细亚是用自己的资本来长市投资开大商场,那绝对是一件好事,但若是要从本地贷款,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说说理由。”郁子轩大有刨根问底的架势。
唉,真是麻烦。
我总不能说我未卜先知吧!
吴小正又开始头疼了。
他稍微斟酌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知道我的吴大厨食府为啥不快速扩张吗?”
反问是一种高明的回答方式,能反客为主,主导话题的节奏和走向。
“为什么?”
“不是资金跟不上,而是管理和人才跟不上。”
吴小正以自家的连锁企业为例,先说出了非常关键的一点。
在前世的培训课程中有提到,在亚细亚拓展最快的时候,它旗下的一个员工,今天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营业员,明天却被调往外地当一个连锁商场的总经理。
拓展过快,管理跟不上,人才培养跟不上,是曾经光芒万丈的郑州亚细亚快速坠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知道,一个面积多大上万平方的大卖场,管理起来比一家饭店可要复杂多了,需要管的人和事也比饭店要多多了。
郑州亚细亚从一家开到六家,明年又会拓展出十几家,人才培训体系怎么可能跟得上?
还有,连锁这个概念最近一两年才传入中国,王遂舟只是学会了一个概念,连皮毛都不懂,更不明白连锁的精华,在高速发展之下,怎么可能不翻船?
他费了很多口水,这才跟郁子轩等人讲清楚了这个道理。
“不可能吧,亚细亚现在这么有名,效益又这么好,怎么可能会出问题?”
郁子轩还是有点不信。
易洪江也觉得难以置信,认真地看着吴小正,期待他的解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吴小正先用一个成语点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并不少见。
一家企业一旦快速冒起,就会迅速有很多光环罩过来,想拒绝都难。
这叫捧典型。
郑州亚细亚是这样的。
现在闻名全国的华西村也是这样的。
吴小正相信,将来的吴大厨也会被光环所笼罩。
这一点,从廖宏才的反应就已经看出了端倪。
盛名是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对企业的帮助确实很大。
但如果企业失去理智,自信心膨·胀,就很容易被捧杀。
“一个被捧得太高的人,自信心很容易膨·胀。并且,在大家的吹捧之下,名声也会成为一种负担。现在的亚细亚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做出了与其本身实力不相符的快速扩张计划,随时有翻船的风险。”
他转向了张丽珍:“张姨,我问你,一家企业在本身资产有限的情况下,高负债地快速扩张,这样的风险大不大?理性地来分析,这样的企业真的能成为银行贷款的优质目标客户吗?”
张丽珍摇了摇头。
一语点醒梦中人。
摒除亚细亚的光环后,向这样的企业贷款,稍微出现一点点问题,风险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像这样的大卖场,资金的投入本身就巨大,再加上以亚细亚这种运作模式,还需要大量压货,所需的周转资金也很大,稍微出一点点问题,就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到时神仙都救不了。”
吴小正点明了最关键的一点。
这也正是亚细亚迅速垮掉的真正原因:资金链断裂。
做企业就是这样的,焰高众人抬,墙倒众人推,非常的现实,也非常残酷。
张丽珍和易洪江惊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真像吴小正所说的那样,他们把亚细亚引进来,然后很快又夸了的话,那他们要承担的责任可不是一般的大了。
尤其是在向其提供了巨额贷款的情况下。
特别是张丽珍,若是大笔贷款无法回收的话,上面一追究责任,她的前途可能就会大受影响。
郁子轩也陷入了沉思当中。
他早就预料到吴小正有不同看法,却没想到他的看法竟然这么极端。
他很想找理由来反驳,可他实在是找不出任何理由。
因此,他也只能跟着叹了一口气。
在三人里面,最失望的要数易洪江了。
这可事关他的招商引资业绩。
他不甘心地问道:“真的可能出现那样的情况吗?”
他指的是管理和人才跟不上、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吴小正又开始推卸责任:“我说过,我只负责说,信不信由你们。要是王总知道,我几句话就把亚细亚给说死了,他会找我来拼命的。”
易洪江还是不死心,他又问道:“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存在风险,总会露出一些端倪吧,你能不能帮我找出证据来?”
吴小正直接给了他一个鄙视的眼神。
“你以为我闲得蛋疼啊?不过你要是不信的话,可以派人去HE南考察,他们主动展示给你们看的别看,自己偷偷去它的分店私访,总能看出一些端倪的。”
吴小正能帮到他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易洪江也被他的话气哭。
他干脆耍起了赖皮:“好好的招商引资就被你这么说没了,你负责赔我!”
我赔你?怎么赔?
正文 第648章 逼出来的大生意
还别说,易洪江真有赖上吴小正的意思。
他打吴大厨的主意已经很久了。
弄招商引资,还有啥企业比吴大厨更靠谱?
高发展、高社会责任感、不缺资金、管理有序,这样的优质企业别说是湘省,就算是全国,恐怕也很难轻易找出第二家。
如果吴大厨愿意在富华区投资,那亚细亚来不了算个屁啊!
易洪江终于不被那层光环给蒙蔽了。
他直接向吴小正提要求:“既然你这么不看好亚细亚,那你就自己来弄一个大商场呗,你要知道,五一广场这里还真是一个开商场的好地方。”
吴小正傻眼了。
他没想到,帮忙竟然还能帮出这样的麻烦出来。
“我不干,我又没经营过商场,不干这种麻烦事。”
他确实是嫌麻烦。
“你别蒙我了,刚才你还说得头头是道,你要做的话,绝对能比亚细亚做得更好。”
易洪江开始了艰巨的说服工作。
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否则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
吴小正当然不是没信心干这个,真的只是嫌麻烦而已。
他又找出了第二个理由:“我不干,我没那么多钱。”
弄一个大卖场出来,确实不是几百万就能搞定的事。
易洪江直接转向了张丽珍:“嫂子,你愿意贷款给吴大厨吗?”
这正是易洪江现在要开口的原因。
他要趁张丽珍在场,排除万难来说服吴小正,资金方面的借口他早就预料到了。
张丽珍脱口而出:“当然愿意啊!借多少都行,我还保证给我权限内最优惠的利息。”
吴小正:“……”
这样逼我借钱真的好吗?
他只能找下一个借口:“我没人,没人来帮我打理商场。”
这个借口也没用。
易洪江立即又说:“你骗人,吴大厨明明接收了湘水县供销公司的那么多人,这些人经营商场可都是内行。”
吴小正:“……”
他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易洪江继续步步紧逼:“你要是还嫌人不够,富华区供销公司的任你挑,还按下岗职工安置的惯例来给你政策优惠。你要是再嫌不够,我去找刘市长汇报,整个长市供销系统的人都任你挑。”
吴小正:“……”
要不要逼这么狠啊?
他还想推脱:“我要是来弄商场的话,整个长市的国营商场都会倒霉的,生意绝对一落千丈。”
易洪江还意外他是在吹牛。
“生意差就差吧,你不干的话,它们生意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这说的倒是实话。
在零售领域这一块,效益差的可不止湘水县供销公司,长市的国营商场也一样,效益江河日下。
甚至说,全国都是这样。
这也是为啥郑州亚细亚崛起时,当地有五大国营商场联手对付它的原因。
易洪江又加了一句:“再说,有进展才有动力,你弄个商场来刺激一下,看看那帮大老爷们会不会稍微懂得上进一点。这样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嘛。”
吴小正再一次无言以对。
市场经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