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届时,直接面临竞争的将是沈默这批正佳广场的中高层管理者,让他们先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商业竞争的残酷也是很必要的。
“梁振华,你带人去郑州,具体了解亚细亚,包括它的特色、经营模式、推广手段、供货渠道等全部,以拓展吴大厨外省销售渠道的名义去。”
根据吴小正的指示,梁振华已经从吴大厨食品公司的销售部,调到了长市担任正佳广场的筹备小组领导成员。
吴小正相信,以他在社会上厮混多年的经验,以及他原本就有的机灵劲,他应该可以把这事做得相当完美。
“沈默,从长市供销系统选拔优秀人才的步伐要加快,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就立即派去羊城,在那边成立办事处……”
吴小正又做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安排,并且细细交代了一番。
这意味着,不管是吴大厨还是正佳广场,都已做好了向外拓展的准备。
“刘志军,你和沈默配合一下,在吴大厨集团和正佳广场同时出台严格的保密政策,以后凡是公司的重要决策,以及公司的重要事务,既禁止在公司内部随意传播,也禁止随便对外透露,一有违反,严惩不贷。”
“还有,所有重要岗位的员工,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
吴小正知道,一场恶战很快就要来了,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有必胜的把握。
不过对此,他不仅不担心,反而开始期待这一刻的到来。
很多人认为,激烈的竞争和商战,往往会让竞争双方两败俱伤。
但吴小正并不完全认同。
在他看来,商业领域有竞争是很正常的事,在竞争中有损伤也是必然的,但也并不是没好处。
最大的好处在于,激烈的竞争能加速自家员工的成长。
这个道理跟打仗是一样的。
一个士兵只有经过激烈的战争,才能成长为优秀的老兵,甚至成长为优秀的军官。
而那些稍显稚嫩的军官,也只有经历过一场场恶战之后,才能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官。
一支铁军就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才远比损失有价值得多。
刚结束临时会议,吴小正却又接到了郁子轩的电话。
“小子,好好准备一下,老爷子要见你。”
吴小正顿时又有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他知道,每次老爷子如此郑重其事地通过郁子轩传话的时候,必定有重要事情要跟他交代。
而且往往还是麻烦事!
“郁老板,能不能预先透露一下,都有些什么重要事情啊?”
他嬉皮笑脸地跟郁子轩打听起消息来。
“第一件,是关于湘水县酒厂的转让事宜,老爷子要跟你好好协商一番。”
吴小正立即就纳闷了。
湘水县酒厂的收购事宜,省里早就下派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去对湘水县酒厂进行考察评估,并且指导湘水县完成酒厂的转让工作。
而在吴大厨这边,一向是吴敏霞、李翔翼、米清河三人在负责。
按照事情的进展,这件事确实已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到转让细节谈判的环节了。
按理说,这事按照预定的计划,顺风顺水的往下走流程即是了,老爷子为啥还要特意召见自己商量此事?
莫非又要给自己出难题?
“除了这事,还有吗?”吴小正不同声色地问道。
“第二件事,省纺织厂的改革碰到了麻烦,老爷子需要你来出点力。”
吴小正心里又是一咯噔。
省纺织厂作为一个大型的国营企业,这样的企业进行改革,遇到的麻烦绝非小麻烦。
而之前吴大厨现金收购纺织厂的地皮,已经算是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他们在火车站那边的那个物质仓库,吴大厨也已经答应以职工分流的方式来接收,又算是帮了大忙。
都这样了,老爷子竟然还不满足?
吴小正顿时就头疼起来。
电话那头郁子轩又出声了:“小子,别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老爷子不会让你白帮忙的!”
这句话稍稍让吴小正心安了一点点。
他立即又嬉笑地问:“能不能预先透露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好处?”
郁子轩并没有买关子。
他很直接了当地说道:“一旦把这些事解决好了,老爷子打算把吴大厨当成省级优秀民营企业,来好好帮你们宣传推广一番。”
吴小正又吃了一惊。
老爷子这是准备树典型了吗?
正文 第669章 恶战准备
树典型,立标杆,带整体,这是国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方法。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是推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是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有力抓手。
树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个人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大庆“铁人”王进喜,有名的县高官焦裕禄等。
在集体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农业学大寨,近期的华西村等。
而在企业方面,就好比郑州亚细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典型。
看样子,现在轮到吴大厨了。
吴小正早就知道,湘水县和湘南地区,早就有了将吴大厨树为典型的想法,只是因为响水新村的建设还没成型,才一直被压住。
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要想把它树为省级典型了。
在他看来,总体来说,这对吴大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最起码一点,能够被树为典型,意味着吴大厨很快就会红遍整个湘省,这是花再多钱来做广告也未必能达到的效果。
要知道,由政府主导的宣传推广,其效果,其公信力,远不是花钱做广告能达到的。
这意味着吴大厨将成为省级明星企业。
这也意味着,吴大厨将会有省级政府保驾护航,它的产品、业务,在湘省范围内将畅通无阻,没有谁敢轻易刁难。
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坏处。
被树为典型,吴大厨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比如说必须牺牲一定的利益,对地方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必须大力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
这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吴小正猜想,这次老爷子主动召见自己,估计就是要吴大厨来让利并配合某些方面的工作。
果然,一见到吴小正,老爷子就直接说起了正事。
“湘水县酒厂的评估结果出来了,总体评估价值约1200万左右,对于这个评估结果你怎么看?”
老爷子还是喜欢玩考考你的游戏!
对于这个评估价,他是早就知道了的,吴敏霞那边已经汇报给了他,因为这事关接下来的转让谈判。
在他看来,这个评估价还算是合理的。
湘水县酒厂虽然只是一家县级国企,但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其规模并不算小,就算部分设备已陈旧、老化,那也还算比较值钱的。
“这个价格挺合理。”
似乎对吴小正的回答挺满意,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转让价就按这个价来定如何?我再附带一个条件,酒厂的在职员工全部由你们来接受,政府在这方面不再给利益补偿。”
吴小正立马就觉得肉疼。
要知道,湘水县酒厂的在职职工可是有三百多号人,若是按每人2万元安置费的标准来执行,吴大厨一旦担负起了这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那在转让价格上,起码要节省六七百万。
可他能说不吗?
虽然说,湘水县酒厂在政府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到了他手里,不仅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唉,湘水醇、湘水液卖太火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啊!
好得连老爷子都想来宰自己一刀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爷子这是想把湘水县酒厂的改革也树为一个典型,他不希望在转让价格上给人诟病的机会。
他只好又点了点头。
钱是赚不完的,以吴大厨现有的盈利能力,他没必要在这方面跟老爷子去斤斤计较。
“嗯,表现不错,识大体。”
老爷子非常难得地表扬了他一句。
不过吴小正知道,老爷子的表扬可不是这么好得的,这是在用话先把他给套住了。
老爷子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省纺织厂这边的改革遇到了一点麻烦,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爷子简单说起了省纺织厂改革的事。
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吴小正也知道,省纺织厂这边遇到的是啥麻烦。
主要还是缺钱。
吴大厨买地的那两百万,只是杯水车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上千人的纺织厂,其规模不是湘水的那种县级小厂能比的,两百万砸进去,水花都不会冒起来一个。
缺钱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在这个每个县都有纺织企业的年代,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再加上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使得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亏损严重的。
对于这些纺织企业,后路只有两个。
一是关门倒闭。
这是大部分没条件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形成规模竞争力的纺织企业的最终结局。
二是开源节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以优质的新产品重新来形成市场竞争力,以焕发新的生机。
可不管是关门倒闭,还是技术和设备更新,这都是需要巨额资金的。
区区两百万资金,真的没法一劳永逸地帮纺织厂解决大问题。
这还不算啥。
对于纺织厂的职工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厂里没钱、工资欠发,欠得多了之后,大家闹一闹,立即又能发一部分,稍稍补贴一点家用。
这几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卖地这一次,大家原本也以为会这么过去的,可谁知道,在补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同时,厂里还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说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准备卖,可以分流一百来号人去吴大厨。
这下好了,这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平时闹一闹,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拖欠了很久的工资,解决完后,接下来还是拖欠,永远也没有个盼头。
可这次不一样了。
大家没想到,这么一闹,竟然闹出一百多个分流名额,而且还是去最近声名鹊起的吴大厨,大家听说那里的待遇可是出名的好。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可问题是,才一百多一点点的名额,厂子里可是有一千多号人,谁能抢到?
还不到十比一的比例!
于是有好事之人开始出主意:那就继续闹,看看能不能再多闹出一些名额来。
省里和厂里的领导都没想到,大家好心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竟然解决出了大问题。
这也正是火车站那边仓库的交易一直还没完成的原因。
吴小正也傻眼了,这让他怎么来给主意?
正文 第670章 被典型的代价
树典型,立标杆,带整体,这是国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方法。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是推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是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有力抓手。
树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个人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大庆“铁人”王进喜,有名的县高官焦裕禄等。
在集体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农业学大寨,近期的华西村等。
而在企业方面,就好比郑州亚细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典型。
看样子,现在轮到吴大厨了。
吴小正早就知道,湘水县和湘南地区,早就有了将吴大厨树为典型的想法,只是因为响水新村的建设还没成型,才一直被压住。
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要想把它树为省级典型了。
在他看来,总体来说,这对吴大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最起码一点,能够被树为典型,意味着吴大厨很快就会红遍整个湘省,这是花再多钱来做广告也未必能达到的效果。
要知道,由政府主导的宣传推广,其效果,其公信力,远不是花钱做广告能达到的。
这意味着吴大厨将成为省级明星企业。
这也意味着,吴大厨将会有省级政府保驾护航,它的产品、业务,在湘省范围内将畅通无阻,没有谁敢轻易刁难。
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坏处。
被树为典型,吴大厨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比如说必须牺牲一定的利益,对地方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必须大力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
这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吴小正猜想,这次老爷子主动召见自己,估计就是要吴大厨来让利并配合某些方面的工作。
果然,一见到吴小正,老爷子就直接说起了正事。
“湘水县酒厂的评估结果出来了,总体评估价值约1200万左右,对于这个评估结果你怎么看?”
老爷子还是喜欢玩考考你的游戏!
对于这个评估价,他是早就知道了的,吴敏霞那边已经汇报给了他,因为这事关接下来的转让谈判。
在他看来,这个评估价还算是合理的。
湘水县酒厂虽然只是一家县级国企,但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其规模并不算小,就算部分设备已陈旧、老化,那也还算比较值钱的。
“这个价格挺合理。”
似乎对吴小正的回答挺满意,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转让价就按这个价来定如何?我再附带一个条件,酒厂的在职员工全部由你们来接受,政府在这方面不再给利益补偿。”
吴小正立马就觉得肉疼。
要知道,湘水县酒厂的在职职工可是有三百多号人,若是按每人2万元安置费的标准来执行,吴大厨一旦担负起了这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那在转让价格上,起码要节省六七百万。
可他能说不吗?
虽然说,湘水县酒厂在政府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到了他手里,不仅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唉,湘水醇、湘水液卖太火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啊!
好得连老爷子都想来宰自己一刀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爷子这是想把湘水县酒厂的改革也树为一个典型,他不希望在转让价格上给人诟病的机会。
他只好又点了点头。
钱是赚不完的,以吴大厨现有的盈利能力,他没必要在这方面跟老爷子去斤斤计较。
“嗯,表现不错,识大体。”
老爷子非常难得地表扬了他一句。
不过吴小正知道,老爷子的表扬可不是这么好得的,这是在用话先把他给套住了。
老爷子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省纺织厂这边的改革遇到了一点麻烦,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爷子简单说起了省纺织厂改革的事。
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吴小正也知道,省纺织厂这边遇到的是啥麻烦。
主要还是缺钱。
吴大厨买地的那两百万,只是杯水车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上千人的纺织厂,其规模不是湘水的那种县级小厂能比的,两百万砸进去,水花都不会冒起来一个。
缺钱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在这个每个县都有纺织企业的年代,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再加上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使得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亏损严重的。
对于这些纺织企业,后路只有两个。
一是关门倒闭。
这是大部分没条件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形成规模竞争力的纺织企业的最终结局。
二是开源节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以优质的新产品重新来形成市场竞争力,以焕发新的生机。
可不管是关门倒闭,还是技术和设备更新,这都是需要巨额资金的。
区区两百万资金,真的没法一劳永逸地帮纺织厂解决大问题。
这还不算啥。
对于纺织厂的职工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厂里没钱、工资欠发,欠得多了之后,大家闹一闹,立即又能发一部分,稍稍补贴一点家用。
这几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卖地这一次,大家原本也以为会这么过去的,可谁知道,在补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同时,厂里还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说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准备卖,可以分流一百来号人去吴大厨。
这下好了,这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平时闹一闹,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拖欠了很久的工资,解决完后,接下来还是拖欠,永远也没有个盼头。
可这次不一样了。
大家没想到,这么一闹,竟然闹出一百多个分流名额,而且还是去最近声名鹊起的吴大厨,大家听说那里的待遇可是出名的好。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可问题是,才一百多一点点的名额,厂子里可是有一千多号人,谁能抢到?
还不到十比一的比例!
于是有好事之人开始出主意:那就继续闹,看看能不能再多闹出一些名额来。
省里和厂里的领导都没想到,大家好心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竟然解决出了大问题。
这也正是火车站那边仓库的交易一直还没完成的原因。
吴小正也傻眼了,这让他怎么来给主意?
正文 第671章 讨价还价
吴小正知道,老爷子明面上是要他出主意,但骨子里绝对没安好心。
这个坑他不能跳!
于是吴小正回道:“我对纺织这一行完全是门外汉,哪能有什么好建议啊!”
老爷子直接被气哭。
他这么不上道,这让老爷子如何把话往下说?
那就直说。
“别耍滑头了,老实说吧,吴大厨一共能为纺织厂分流多少职工?”
滑头可以不耍,但可以耍赖。
“老爷子,刚才酒厂转让的事,你们政府可是已经占了吴大厨的大便宜了,我可是很厚道地没跟你讨价还价啊!”
老爷子这次被气笑了。
敢跟他讨价还价的,也就只有眼前这小子。
他瞪着眼睛笑着骂道:“你觉得我像是喜欢占你便宜的人?”
绝对是!
吴小正腹诽了一句,但不敢直接说出来。
老爷子又说道:“放心吧,我在这边占你一点便宜,绝对会用另外的方式来补偿你。你说实话吧,到底能解决多少?我会根据你的诚意来决定回报方式。”
这下吴小正连赖都没法耍了。
经过一番小小的纠结之后,他报出了一个数字:“半年内大概能解决300人左右吧,后面就不好说了,要看业务的发展。”
国企的职工真的不是那么好接收的。
接收过来后,立即要承担现有的社会保障成本不说,还不能随意开除,开除就得给安置费。
如果能担任吴大厨旗下企业相关管理职位的那些还好说,因为那些算是企业的精英,吴大厨原本就会承担相应的保障成本,过两年之后,会直接承担即将统一标准的三险一金。
可问题是,从纺织厂接收过来的大部分都会是普通工人,到了吴大厨也只能担负起普通员工的职责。
这样一来,吴大厨在人工成本上就要增加不少。
老爷子对这个答案还是不满意。
他问道:“能不能再多个两百人?”
吴小正摇了摇头。
他之所以能给出三百人的名额,还是考虑到半年后,正佳广场就快要建成开业,到时那里需要大量的售货员,纺织厂的女工经过培训后,倒是能胜任那个岗位。
至于再多的名额,那得看吴大厨食府的连锁店拓展进度,并且还得要求这些女工愿意去外地工作才行。
吴小正稍微花了点时间,把这些相关因素解释给了老爷子听。
老爷子还是不满意,他又问道:“就不能再多解决一点吗?”
吴小正:“……”
这莫非是个无底洞?
他没好气地回道:“如果有人愿意当清洁工、保安、勤杂人员等,应该还能加个一百人左右。”
老爷子大喜。
“那就这么定了,你安排一个接收计划,然后去跟纺织厂签一份安置意向书。”
这下吴小正不干了。
白纸黑字的东西,签了就得就得兑现,一旦不能兑现,吴大厨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意向书就算了吧,我能给出口头承诺就不错了。”
老爷子眼睛直接瞪了起来:“让你签就签,你签了我有用。”
见吴小正还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他又补充说道:“放心,这对你来说也是好事。还有,你安置的这些职工,按照统一的政策,该给你的优惠还是会给的,我不会占你便宜!”
签这份意向书竟然还会是好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