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届时,直接面临竞争的将是沈默这批正佳广场的中高层管理者,让他们先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商业竞争的残酷也是很必要的。

    “梁振华,你带人去郑州,具体了解亚细亚,包括它的特色、经营模式、推广手段、供货渠道等全部,以拓展吴大厨外省销售渠道的名义去。”

    根据吴小正的指示,梁振华已经从吴大厨食品公司的销售部,调到了长市担任正佳广场的筹备小组领导成员。

    吴小正相信,以他在社会上厮混多年的经验,以及他原本就有的机灵劲,他应该可以把这事做得相当完美。

    “沈默,从长市供销系统选拔优秀人才的步伐要加快,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就立即派去羊城,在那边成立办事处……”

    吴小正又做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安排,并且细细交代了一番。

    这意味着,不管是吴大厨还是正佳广场,都已做好了向外拓展的准备。

    “刘志军,你和沈默配合一下,在吴大厨集团和正佳广场同时出台严格的保密政策,以后凡是公司的重要决策,以及公司的重要事务,既禁止在公司内部随意传播,也禁止随便对外透露,一有违反,严惩不贷。”

    “还有,所有重要岗位的员工,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

    吴小正知道,一场恶战很快就要来了,他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有必胜的把握。

    不过对此,他不仅不担心,反而开始期待这一刻的到来。

    很多人认为,激烈的竞争和商战,往往会让竞争双方两败俱伤。

    但吴小正并不完全认同。

    在他看来,商业领域有竞争是很正常的事,在竞争中有损伤也是必然的,但也并不是没好处。

    最大的好处在于,激烈的竞争能加速自家员工的成长。

    这个道理跟打仗是一样的。

    一个士兵只有经过激烈的战争,才能成长为优秀的老兵,甚至成长为优秀的军官。

    而那些稍显稚嫩的军官,也只有经历过一场场恶战之后,才能成长为优秀的指挥官。

    一支铁军就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才远比损失有价值得多。

    刚结束临时会议,吴小正却又接到了郁子轩的电话。

    “小子,好好准备一下,老爷子要见你。”

    吴小正顿时又有了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他知道,每次老爷子如此郑重其事地通过郁子轩传话的时候,必定有重要事情要跟他交代。

    而且往往还是麻烦事!

    “郁老板,能不能预先透露一下,都有些什么重要事情啊?”

    他嬉皮笑脸地跟郁子轩打听起消息来。

    “第一件,是关于湘水县酒厂的转让事宜,老爷子要跟你好好协商一番。”

    吴小正立即就纳闷了。

    湘水县酒厂的收购事宜,省里早就下派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去对湘水县酒厂进行考察评估,并且指导湘水县完成酒厂的转让工作。

    而在吴大厨这边,一向是吴敏霞、李翔翼、米清河三人在负责。

    按照事情的进展,这件事确实已接近尾声,马上就要到转让细节谈判的环节了。

    按理说,这事按照预定的计划,顺风顺水的往下走流程即是了,老爷子为啥还要特意召见自己商量此事?

    莫非又要给自己出难题?

    “除了这事,还有吗?”吴小正不同声色地问道。

    “第二件事,省纺织厂的改革碰到了麻烦,老爷子需要你来出点力。”

    吴小正心里又是一咯噔。

    省纺织厂作为一个大型的国营企业,这样的企业进行改革,遇到的麻烦绝非小麻烦。

    而之前吴大厨现金收购纺织厂的地皮,已经算是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他们在火车站那边的那个物质仓库,吴大厨也已经答应以职工分流的方式来接收,又算是帮了大忙。

    都这样了,老爷子竟然还不满足?

    吴小正顿时就头疼起来。

    电话那头郁子轩又出声了:“小子,别一副不情愿的样子,老爷子不会让你白帮忙的!”

    这句话稍稍让吴小正心安了一点点。

    他立即又嬉笑地问:“能不能预先透露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好处?”

    郁子轩并没有买关子。

    他很直接了当地说道:“一旦把这些事解决好了,老爷子打算把吴大厨当成省级优秀民营企业,来好好帮你们宣传推广一番。”

    吴小正又吃了一惊。

    老爷子这是准备树典型了吗?

正文 第669章 恶战准备

    树典型,立标杆,带整体,这是国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方法。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是推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是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有力抓手。

    树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个人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大庆“铁人”王进喜,有名的县高官焦裕禄等。

    在集体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农业学大寨,近期的华西村等。

    而在企业方面,就好比郑州亚细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典型。

    看样子,现在轮到吴大厨了。

    吴小正早就知道,湘水县和湘南地区,早就有了将吴大厨树为典型的想法,只是因为响水新村的建设还没成型,才一直被压住。

    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要想把它树为省级典型了。

    在他看来,总体来说,这对吴大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最起码一点,能够被树为典型,意味着吴大厨很快就会红遍整个湘省,这是花再多钱来做广告也未必能达到的效果。

    要知道,由政府主导的宣传推广,其效果,其公信力,远不是花钱做广告能达到的。

    这意味着吴大厨将成为省级明星企业。

    这也意味着,吴大厨将会有省级政府保驾护航,它的产品、业务,在湘省范围内将畅通无阻,没有谁敢轻易刁难。

    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坏处。

    被树为典型,吴大厨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比如说必须牺牲一定的利益,对地方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必须大力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

    这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吴小正猜想,这次老爷子主动召见自己,估计就是要吴大厨来让利并配合某些方面的工作。

    果然,一见到吴小正,老爷子就直接说起了正事。

    “湘水县酒厂的评估结果出来了,总体评估价值约1200万左右,对于这个评估结果你怎么看?”

    老爷子还是喜欢玩考考你的游戏!

    对于这个评估价,他是早就知道了的,吴敏霞那边已经汇报给了他,因为这事关接下来的转让谈判。

    在他看来,这个评估价还算是合理的。

    湘水县酒厂虽然只是一家县级国企,但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其规模并不算小,就算部分设备已陈旧、老化,那也还算比较值钱的。

    “这个价格挺合理。”

    似乎对吴小正的回答挺满意,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转让价就按这个价来定如何?我再附带一个条件,酒厂的在职员工全部由你们来接受,政府在这方面不再给利益补偿。”

    吴小正立马就觉得肉疼。

    要知道,湘水县酒厂的在职职工可是有三百多号人,若是按每人2万元安置费的标准来执行,吴大厨一旦担负起了这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那在转让价格上,起码要节省六七百万。

    可他能说不吗?

    虽然说,湘水县酒厂在政府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到了他手里,不仅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唉,湘水醇、湘水液卖太火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啊!

    好得连老爷子都想来宰自己一刀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爷子这是想把湘水县酒厂的改革也树为一个典型,他不希望在转让价格上给人诟病的机会。

    他只好又点了点头。

    钱是赚不完的,以吴大厨现有的盈利能力,他没必要在这方面跟老爷子去斤斤计较。

    “嗯,表现不错,识大体。”

    老爷子非常难得地表扬了他一句。

    不过吴小正知道,老爷子的表扬可不是这么好得的,这是在用话先把他给套住了。

    老爷子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省纺织厂这边的改革遇到了一点麻烦,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爷子简单说起了省纺织厂改革的事。

    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吴小正也知道,省纺织厂这边遇到的是啥麻烦。

    主要还是缺钱。

    吴大厨买地的那两百万,只是杯水车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上千人的纺织厂,其规模不是湘水的那种县级小厂能比的,两百万砸进去,水花都不会冒起来一个。

    缺钱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在这个每个县都有纺织企业的年代,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再加上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使得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亏损严重的。

    对于这些纺织企业,后路只有两个。

    一是关门倒闭。

    这是大部分没条件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形成规模竞争力的纺织企业的最终结局。

    二是开源节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以优质的新产品重新来形成市场竞争力,以焕发新的生机。

    可不管是关门倒闭,还是技术和设备更新,这都是需要巨额资金的。

    区区两百万资金,真的没法一劳永逸地帮纺织厂解决大问题。

    这还不算啥。

    对于纺织厂的职工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厂里没钱、工资欠发,欠得多了之后,大家闹一闹,立即又能发一部分,稍稍补贴一点家用。

    这几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卖地这一次,大家原本也以为会这么过去的,可谁知道,在补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同时,厂里还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说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准备卖,可以分流一百来号人去吴大厨。

    这下好了,这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平时闹一闹,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拖欠了很久的工资,解决完后,接下来还是拖欠,永远也没有个盼头。

    可这次不一样了。

    大家没想到,这么一闹,竟然闹出一百多个分流名额,而且还是去最近声名鹊起的吴大厨,大家听说那里的待遇可是出名的好。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可问题是,才一百多一点点的名额,厂子里可是有一千多号人,谁能抢到?

    还不到十比一的比例!

    于是有好事之人开始出主意:那就继续闹,看看能不能再多闹出一些名额来。

    省里和厂里的领导都没想到,大家好心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竟然解决出了大问题。

    这也正是火车站那边仓库的交易一直还没完成的原因。

    吴小正也傻眼了,这让他怎么来给主意?

正文 第670章 被典型的代价

    树典型,立标杆,带整体,这是国人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方法。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是推进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任务,是弘扬正气、凝聚力量有力抓手。

    树典型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个人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大庆“铁人”王进喜,有名的县高官焦裕禄等。

    在集体方面,比如说早期的农业学大寨,近期的华西村等。

    而在企业方面,就好比郑州亚细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全国的典型。

    看样子,现在轮到吴大厨了。

    吴小正早就知道,湘水县和湘南地区,早就有了将吴大厨树为典型的想法,只是因为响水新村的建设还没成型,才一直被压住。

    他没想到,老爷子竟然要想把它树为省级典型了。

    在他看来,总体来说,这对吴大厨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最起码一点,能够被树为典型,意味着吴大厨很快就会红遍整个湘省,这是花再多钱来做广告也未必能达到的效果。

    要知道,由政府主导的宣传推广,其效果,其公信力,远不是花钱做广告能达到的。

    这意味着吴大厨将成为省级明星企业。

    这也意味着,吴大厨将会有省级政府保驾护航,它的产品、业务,在湘省范围内将畅通无阻,没有谁敢轻易刁难。

    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坏处。

    被树为典型,吴大厨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比如说必须牺牲一定的利益,对地方经济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也必须大力支持政府的各项工作。

    这都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吴小正猜想,这次老爷子主动召见自己,估计就是要吴大厨来让利并配合某些方面的工作。

    果然,一见到吴小正,老爷子就直接说起了正事。

    “湘水县酒厂的评估结果出来了,总体评估价值约1200万左右,对于这个评估结果你怎么看?”

    老爷子还是喜欢玩考考你的游戏!

    对于这个评估价,他是早就知道了的,吴敏霞那边已经汇报给了他,因为这事关接下来的转让谈判。

    在他看来,这个评估价还算是合理的。

    湘水县酒厂虽然只是一家县级国企,但作为一家老牌国企,其规模并不算小,就算部分设备已陈旧、老化,那也还算比较值钱的。

    “这个价格挺合理。”

    似乎对吴小正的回答挺满意,老爷子点了点头,又问道:“那转让价就按这个价来定如何?我再附带一个条件,酒厂的在职员工全部由你们来接受,政府在这方面不再给利益补偿。”

    吴小正立马就觉得肉疼。

    要知道,湘水县酒厂的在职职工可是有三百多号人,若是按每人2万元安置费的标准来执行,吴大厨一旦担负起了这批职工的社会保障责任,那在转让价格上,起码要节省六七百万。

    可他能说不吗?

    虽然说,湘水县酒厂在政府手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沉重的负担,但到了他手里,不仅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还能创造巨大的经济利益。

    唉,湘水醇、湘水液卖太火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啊!

    好得连老爷子都想来宰自己一刀了。

    而且他还知道,老爷子这是想把湘水县酒厂的改革也树为一个典型,他不希望在转让价格上给人诟病的机会。

    他只好又点了点头。

    钱是赚不完的,以吴大厨现有的盈利能力,他没必要在这方面跟老爷子去斤斤计较。

    “嗯,表现不错,识大体。”

    老爷子非常难得地表扬了他一句。

    不过吴小正知道,老爷子的表扬可不是这么好得的,这是在用话先把他给套住了。

    老爷子又说起了第二件事。

    “省纺织厂这边的改革遇到了一点麻烦,对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老爷子简单说起了省纺织厂改革的事。

    其实就算老爷子不说,吴小正也知道,省纺织厂这边遇到的是啥麻烦。

    主要还是缺钱。

    吴大厨买地的那两百万,只是杯水车薪,能解一下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

    上千人的纺织厂,其规模不是湘水的那种县级小厂能比的,两百万砸进去,水花都不会冒起来一个。

    缺钱还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在这个每个县都有纺织企业的年代,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再加上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出的产品无法在国际上形成竞争,使得大部分纺织企业都是亏损严重的。

    对于这些纺织企业,后路只有两个。

    一是关门倒闭。

    这是大部分没条件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形成规模竞争力的纺织企业的最终结局。

    二是开源节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进,以优质的新产品重新来形成市场竞争力,以焕发新的生机。

    可不管是关门倒闭,还是技术和设备更新,这都是需要巨额资金的。

    区区两百万资金,真的没法一劳永逸地帮纺织厂解决大问题。

    这还不算啥。

    对于纺织厂的职工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厂里没钱、工资欠发,欠得多了之后,大家闹一闹,立即又能发一部分,稍稍补贴一点家用。

    这几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而卖地这一次,大家原本也以为会这么过去的,可谁知道,在补发了几个月工资的同时,厂里还放出了另外一个消息,说火车站那边的仓库也准备卖,可以分流一百来号人去吴大厨。

    这下好了,这叫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家平时闹一闹,最多只能解决部分拖欠了很久的工资,解决完后,接下来还是拖欠,永远也没有个盼头。

    可这次不一样了。

    大家没想到,这么一闹,竟然闹出一百多个分流名额,而且还是去最近声名鹊起的吴大厨,大家听说那里的待遇可是出名的好。

    这绝对是一劳永逸的机会啊!

    可问题是,才一百多一点点的名额,厂子里可是有一千多号人,谁能抢到?

    还不到十比一的比例!

    于是有好事之人开始出主意:那就继续闹,看看能不能再多闹出一些名额来。

    省里和厂里的领导都没想到,大家好心来解决问题,却没想到竟然解决出了大问题。

    这也正是火车站那边仓库的交易一直还没完成的原因。

    吴小正也傻眼了,这让他怎么来给主意?

正文 第671章 讨价还价

    吴小正知道,老爷子明面上是要他出主意,但骨子里绝对没安好心。

    这个坑他不能跳!

    于是吴小正回道:“我对纺织这一行完全是门外汉,哪能有什么好建议啊!”

    老爷子直接被气哭。

    他这么不上道,这让老爷子如何把话往下说?

    那就直说。

    “别耍滑头了,老实说吧,吴大厨一共能为纺织厂分流多少职工?”

    滑头可以不耍,但可以耍赖。

    “老爷子,刚才酒厂转让的事,你们政府可是已经占了吴大厨的大便宜了,我可是很厚道地没跟你讨价还价啊!”

    老爷子这次被气笑了。

    敢跟他讨价还价的,也就只有眼前这小子。

    他瞪着眼睛笑着骂道:“你觉得我像是喜欢占你便宜的人?”

    绝对是!

    吴小正腹诽了一句,但不敢直接说出来。

    老爷子又说道:“放心吧,我在这边占你一点便宜,绝对会用另外的方式来补偿你。你说实话吧,到底能解决多少?我会根据你的诚意来决定回报方式。”

    这下吴小正连赖都没法耍了。

    经过一番小小的纠结之后,他报出了一个数字:“半年内大概能解决300人左右吧,后面就不好说了,要看业务的发展。”

    国企的职工真的不是那么好接收的。

    接收过来后,立即要承担现有的社会保障成本不说,还不能随意开除,开除就得给安置费。

    如果能担任吴大厨旗下企业相关管理职位的那些还好说,因为那些算是企业的精英,吴大厨原本就会承担相应的保障成本,过两年之后,会直接承担即将统一标准的三险一金。

    可问题是,从纺织厂接收过来的大部分都会是普通工人,到了吴大厨也只能担负起普通员工的职责。

    这样一来,吴大厨在人工成本上就要增加不少。

    老爷子对这个答案还是不满意。

    他问道:“能不能再多个两百人?”

    吴小正摇了摇头。

    他之所以能给出三百人的名额,还是考虑到半年后,正佳广场就快要建成开业,到时那里需要大量的售货员,纺织厂的女工经过培训后,倒是能胜任那个岗位。

    至于再多的名额,那得看吴大厨食府的连锁店拓展进度,并且还得要求这些女工愿意去外地工作才行。

    吴小正稍微花了点时间,把这些相关因素解释给了老爷子听。

    老爷子还是不满意,他又问道:“就不能再多解决一点吗?”

    吴小正:“……”

    这莫非是个无底洞?

    他没好气地回道:“如果有人愿意当清洁工、保安、勤杂人员等,应该还能加个一百人左右。”

    老爷子大喜。

    “那就这么定了,你安排一个接收计划,然后去跟纺织厂签一份安置意向书。”

    这下吴小正不干了。

    白纸黑字的东西,签了就得就得兑现,一旦不能兑现,吴大厨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意向书就算了吧,我能给出口头承诺就不错了。”

    老爷子眼睛直接瞪了起来:“让你签就签,你签了我有用。”

    见吴小正还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他又补充说道:“放心,这对你来说也是好事。还有,你安置的这些职工,按照统一的政策,该给你的优惠还是会给的,我不会占你便宜!”

    签这份意向书竟然还会是好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