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所好奇的是这位大师兄的身份背景。

    就好比说他们现在所入住的这家叫华尔道夫的酒店,虽然还够不上五星级的标准,那起码也有四星级的水准。

    但酒店上下对何世元毕恭毕敬。

    何世元一进来,酒店经理立即就跟了上来,亲自给何世元引路,直到吴小正等人入住房间。

    而吴小正入住的,也是酒店内最好的行政套房。

    很显然,这位大师兄不管是在经济实力上,还是社会地位上,都有着很强的实力。

    “大师兄,师父他为啥不让你回国啊?”吴小正再次好奇地问起了这个问题。

    他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在他看来,有何云从这一层关系在,他跟何世元就像是亲人一样,根本就不需要有太多顾忌。

    何世元又是哈哈一笑:“那是因为我除了是一介商人之外,还有着社团的身份,每次一会去,就会惊动很多人,老头子嫌我骚扰了他的清幽。”

    “社团?”吴小正再次露出了好奇的神态。

    “洪门致公党你听说过吧?”

    吴小正点了点头。

    大名鼎鼎的洪门致公党,他自然是知晓的。

    莫非大师兄真的是美国洪门的大佬?

    这就有点了不得了!

    何世元却没有继续顺着洪门的话题往下说,而是说道:“关于咱们师门的来历,老头子一定没跟你详细讲对不对?”

    吴小正又点了点头。

    以那倔老头的脾性,他很少给他和刘志军讲这些东西,在两世,都只是拿了个小册子给他们看,让他们学师门规矩。

    “来,大师兄今天给你好好补上一课。”

    何世元的兴致来了。

    吴小正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

    “咱们的师爷叫游石命,这个你知道吗?”

    吴小正再次点了点头。

    这个他不可能不知道,要知道,师爷游石命的灵牌一直被老头子供着。

    “但咱师爷还有着另一层身份,你知道吗?”

    吴小正摇了摇头。

    何世元说出了一句很让吴小正震惊的话:“1920年到1922年,咱师爷给国父孙中山当过两年贴身保镖。”

    吴小正不可能不震惊。

    在他的认知中,他只知道著名武术家杜心武先生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保镖,并以此闻名天下。

    他却不知道,自己的师爷竟然也有这么辉煌的经历。

    接下来,何世元给他讲起了师爷游石命的经历。

    年轻时的游石命生性好斗,好武若痴,但闻何处有精擅技击的好手,无论远近必将登门切磋,以武会友,获胜后也从不炫耀,故常与人打斗而又风评极佳。

    中年后,曾受同乡之邀率弟子数赴汉口宝庆码头,在“宝帮”中传授武功并应对抢码头者。

    游石命在宝庆码头虽然很少出手,但他在“宝帮”中公开组织弟子演练武技后,使码头的争斗逐渐平静下来。

    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元老、中部同盟会总务会议长、新化人谭人风受命联络社会各界力量策应武昌起义,闻游石命之名,以民族大义前往说之,游石命欣然从命,率儿子游国华及“宝帮”帮众随谭人风参加武昌起义。

    谭人凤在武昌起义后,参与湖北军政府的筹建,促湘援鄂,游国华受命赴岳阳留守师任国术教官,游石命则护卫在谭人凤身边,奔走于全国各地从事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革命活动。

    民国九年(1920年)谭人凤在上海因病逝世,孙中山先生亲自为其治丧,谭人凤在临终前将游石命推荐给中山先生。

    谭公去世后,游石命依其遗命,跟随中山先生行保镖护卫之责。

    一年后,其子游国华在岳阳任上因伤病过世,游石命不久之后辞别中山先生返乡,隐居老家,全力培养其孙游本恒。

    “咱家老头子就是师爷返乡后所收的最小的徒弟。”

    一种自豪感从吴小正心中油然而生。

    他只是有点不懂,大师兄说起这段师门渊源,跟他洪门大佬的身份有何干系。

    何世元却又说道:“师爷是在1938年去世的,而此时国内又爆发了抗战,同盟的同僚在给师爷奔丧时,为了保全他的后人,便把游本恒及老头子一起接到了美国。”

    吴小正:“……”

    原来老头子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出国的。

    “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因为这个原因,老头子在洪门中的辈分高得离谱。”

    吴小正一下就傻眼了。

    敢情不显山不露水的老爷子,竟然还有着另一层身份?

    那才是真正的大佬?

正文 第776章 意外的邀请

    “现在可以跟你说说洪门的历史了。”

    何世元又开启了新的话题。

    在大多数人眼中,洪门就是一个帮派组织,其实也不竟然。

    一开始,洪门确实是一个帮派组织。

    众所周知,洪门又名“天地会”、“红帮”、“万顺会”等,名字的来源一说是根据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年号来的,又一说是根据汉的繁体字“漢”去除中间的中土,就成了洪,去除中土是因为汉族人的中原被满族侵占了。

    洪门,起源于“汉留”。单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它的本意是“汉人留下”,从而不难明白这是个跟汉民族有关的组织。

    而洪门的创始人,就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陈近南。

    到了民国初年,洪门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海外。

    其中洪门的一个分支美国致公堂,在1925年10月10日召开恳亲大会,宣布洪门致公堂转型为中国致公党。由此,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海外华人华侨抗日组织就这么诞生了。

    “咱们再说说国父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也是洪门中的一员,他是在美国夏威夷参加洪门组织致公堂并担任领袖。而他所创立的兴中会、同盟会也是洪门组织。”

    “孙中山先生在洪门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是有名的洪门大哥,当时连洪门有名的元老司徒美堂先生都亲自担任他的保镖。”

    又一个让吴小正熟悉的名字从何世元口中冒了出来。

    司徒美堂,洪门中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身为北美最大的洪门老大,他可以和美国总统平起平坐,但在抗战时期,他为了支持国内抗战,他募集资金捐款捐物,积极支援国内抗战,为国内捐赠了很多药品等战略物资。

    新中国成立时,司徒美堂立刻回到祖国,参加了开国大典。

    1955年,司徒美堂在北京因脑溢血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87岁。

    因为他生前对祖国人民的贡献,死后葬在了八宝山,成为唯一葬在八宝山的洪门老大。

    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都敬仰的大人物。

    这样的大人物,都担任孙中山先生的保镖,足以见得孙中山在洪门的地位之高。

    “1910年,孙中山先生在纽约成立了同盟会分会,成立的地点就在离这不远处的Mott Street,也就是咱们华人所熟悉的勿街。”

    “1938年,老头子抵达美国后,就被安置在勿街同盟会分会的据点,开始了他在美国的打拼生涯。”

    “因为师爷跟孙中山先生的渊源,很自然的,老头子也加入了洪门,并且辈分高得出奇。”

    “现在你应该能猜到,我为什么会有社团的身份了吧?”

    吴小正点了点头。

    因为前世的关系,他对洪门这个社团组织还是有所了解的。

    他知道,这是一个党堂并存的松散组织。

    比如说在美国的洪门,最早就叫美国致公堂,在民国时期才改名为致公党。

    在它的影响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致公堂组织也实行改堂为党,使致公党的组织遍布亚洲、美洲等30多个国家。

    但由于洪门之间有较强的独立性,改堂为党的决议,未能在海外各地洪门团体中普遍实行,实际上形成了党堂并存、堂党不分的格局。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真的是一个实力非常庞大的华人社团组织,据说在全盛时期,全世界的洪门成员高达上百万人。

    而像何世元这种,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很深的洪门资历,再加上其所拥有的武力值及势力,成为洪门大佬其实是很正常的事。

    “我现在想问你的是,小师弟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洪门致公党?”

    转折突然就这么来了。

    吴小正惊得张大了嘴巴。

    在吴小正原本的想法中,他从来就没想过加入任何党派组织,就想安静地当一名商人或企业家。

    可是,面对大师兄的邀请,他能拒绝吗?

    还有,加入洪门致公党到底是利是弊呢?

    他不清楚。

    “这个我听师父的。”他机智地抛出了何云从这块挡箭牌。

    “好,一会我就给老头子打电话,征求他的意见。”

    吴小正:“……”

    大师兄,你这也太热情了一点吧!

    他有点弄不明白,何世元为啥对这事这么上心。

    “我可以告诉你,一旦加入致公党,对你是有很大好处的。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生意做进去,你不想把你的产品推向全世界吗?”

    吴小正:“……”

    这似乎是一个很难拒绝的诱惑。

    对于他的吴大厨集团来说,现在正在全力拓展国内的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有机会,吴小正也是想把他的产品销往前世界的。

    而且,在这个外汇还很宝贵的年代,出口创汇是一个很难拒绝的诱惑。

    这句话真的让他心动了。

    而且,他还知道,洪门确实有这个能力。

    何世元又开口了:“今天晚上,我想为你安排一个特别的宴会,你有意见吗?”

    “什么宴会?”吴小正好奇地问道。

    “纽约华商总会的一些朋友,他们想见见你,了解一下国内现在的情况。”

    又是纽约华商总会这个很有名的华人商业组织!

    吴小正好奇地问道:“大师兄,你在华商总会是什么身份?”

    “副理事长。”

    吴小正:“……”

    难怪杨贵平说他是华商领袖。

    敢情他这个身份,并不比洪门致公党的身份小,对国内体制内的人来说,可能这个身份更具诱惑力。

    “好,我听大师兄安排。”

    吴小正爽快地答应了。

    他不可能不答应。

    能与何世元这个副理事长联系的,不用说,一个个都是海外华人商界的大佬,最起码在美国这一块的影响力不会小。

    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路。

    吴小正以后若是想把事业拓展到国外来,少不了这些朋友的帮助。

    “好了,现在你该把送我的礼物拿出来了吧!”

    所谓礼物,就是吴小正为何世元所带的那些吴大厨的产品,他又额外在长市采购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风味小吃。

    吴小正把他们塞了满满的一大行李箱。

    行李箱一打开,何世元就露出了吃惊的表情:“国内的产品,外包装啥时候变得这么精美了?”

    看来,他与国内的发展脱钩了。

正文 第777章 师父的意见

    何世元对中国的印象,确实还停留在好几年之前。

    在何云从回国后,他曾多次回到那个据说是他老家的地方,回到何云从一直在向他灌输的祖国。

    但几次回去,他都只有失望。

    “一开始,我确实有想过在国内投资,兴建一些受华人所喜欢的产品加工厂。但我发现,我的想法很不现实。那时候在国内,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据,任何生产加工所必须的原材料,都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计划审批,这种运作模式,跟我想象的差异太大,因此我终止了这一想法。”

    吴小正无奈地摇了摇头。

    确实,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内的运作模式跟国外完全是相违背的,对于习惯了市场经济的国外人士来说,确实很难习惯和接受。

    “现在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国内的情况,跟你所熟知的亚洲四小龙并没太大区别,在未来,中国甚至会超过这几个地方,成为全世界未来的经济热点区域。”

    吴小正不遗余力地推销起中国来。

    “变化真有这么大?”何世元惊讶地问道。

    唉,这还是一个信息流通不够发达的年代!

    吴小正没想到,就算是何世元这种经常跟国内有联系的人,还不清楚国内在过去一年的巨大变化。

    “现在真的不一样了,你所说的那些票据,这几年在国内早已被取消,就算是粮票,现在也已推出了历史舞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更是会正式出文取消。”

    何世元惊讶地问道:“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南巡吗?”

    “你知道****南巡?”

    “当然,身为华人,对于国内的政策变化自然要关注的。”

    这句话很是让吴小正感动。

    他早就听说,海外洪门组织自开山立堂的宗旨,就是爱国家,爱民族,抵御外来侵略。

    像何世元这样的华人,虽然出生在海外,但却心系国内,有着一颗中国心,这远比朱益民那样的香蕉人要可敬可佩得多。

    “是的,因为****南巡,中国确立了走市场经济的路线,包括中国现在正在积极复关得举措,都在表明中国积极正在向国际接轨,因此,在未来,中国国内的经济将会迎来飞速的发展,像你们这样的海外华人,如果有回国投资的意向,现在正是大好时机。”

    吴小正又在不遗余力地推销国内。

    “好,一会的晚宴,你就跟大家聊聊这方面的。

    情。”

    何世元立即就拍手称快。

    在安排好晚宴的事之后,何世元又折了回来,再次跟吴小正讨论起了洪门的事。

    很显然,他对推荐吴小正入会非常热心。

    这可能是任何组织的共同点,

    只要是社会精英,都是各类组织积极吸纳的对象。

    何世元笑着问道:“在你的印象中,洪门致公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是传说中的黑涩会吗?”

    吴小正摇了摇头。

    这点道理他还是懂的。

    不过否认,在过去的很多年来,有部分地方的洪门人士,打着洪门的旗号在干着一些黑涩会的勾当。

    但总体来说,像美国洪门致公堂总部这样的社团,在上百年前就脱离了黑涩会的模式,成为了正规的社团。

    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不管了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还是支持抗日,亦或是支持新中国的成立,美国洪门致公堂都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而在国内,更是有中国致公党这样一个与洪门有着历史渊源的民·主党派存在。

    据吴小正所知,在未来之后不久,好像就在下世纪初的汶川大地震,美国洪门还积极发动侨胞赈灾救灾。

    而到了2011年,应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致公党中央的邀请,美国洪门致公总堂还组织了近40人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访问团”,回国观光访问。

    由此可见,美国洪门致公堂一直是一个被国内承认的正规社团。

    当然,背地里是否还有一些内幕,这就不是吴小正所能知晓的了。

    “这就对了,加入洪门致公堂,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还可以告诉你,按照计划,在今年的10月,还会在台湾举行首届世界洪门总会年会,到时全世界的各个洪门分堂都会到会。”

    吴小正又有所惊讶。

    他知道,在他前世研究洪门历史时,确实知道,在90年代起,全世界的洪门组织又开始联合,成立了世界洪门总会,此后每年都会举行年会或者恳亲会,又重新活跃在了国际政治舞台。

    他只是记不清具体的年份。

    现在他才得知,原来洪门总会的第一届年会就在1993年。

    他不禁想起来,在刚过去的92年10月,中国大陆跟台湾刚达成著名的“九二共识”,93年就到台湾举行年会,这其中是否有关联?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国内现在已经是早上,老头子应该已经起来了。”

    何世元摸出了大哥大,开始给何云从打电话。

    一番沟通之后,何世元把电话递给了他。

    电话里传来了何云从的声音。

    “小正,要不要加入洪门的事,你自己把握。我的建议是加入也好,这样就有了一个国外的身份来保护你,以后不管国内政策怎么变,某些人想要在你头上动土的话,总会多一些顾忌。”

    吴小正:“……”

    至少在未来的三十年内,国内的政策是不会有大的变化了的。

    不过老头子说得对,虽然政策不会变,但还是不能排除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来打自己的主意,有个保护身份确实是一件好事。

    而且,何世元所说的,有华人的地方,他就能把生意做进去,这点对吴小正的吸引力真的很大。

    要想做到这一点,估计和其洪门的身份有关。

    何云从又吩咐道:“不过我建议,你只加入,不参事,不担任任何职务。”

    这正是吴小正所希望的。

    从他内心来讲,他就只想做一个本本分分的商人或企业家,并不想参与社团的事。

    如果老头子的意见,他还会犹豫一番。

    但现在,他却不犹豫了。

    因为他相信,以老头子的正直,决计不会害他。

    看来,这事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定局。

    “走吧,该去宴会了,还有一大帮人在等着你。”

正文 第778章 大佬云集

    “对纽约华商总会了解吗?”

    吴小正摇了摇头。

    就算在前世,他虽然听说过这个海外著名的商业社团,但对其内部的情况并不太了解,他只知道里面大佬云集,有钱人众多。

    “纽约华商总会是前年才成立的一个商务社团,但今晚来的这些人,来头一个个都不小。”

    “比如说商会的理事长林威廉先生,其家族势力雄厚,其本身又是恒生银行的大股东之一,在整个纽约的影响力都相当大。”

    吴小正:“……”

    香港恒生银行的大股东!

    这来头确实有点大。

    “在整个华商总会,像林理事长这样的有实力的人还很多,基本上汇集了整个纽约州最有实力的华裔富商。”

    “因此,当年华商总会成立时,纽约州州长、纽约市长、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都亲自出席了成立仪式,联邦的很多参议员、众议员都发来了贺电。”

    “所以,有可能的话,多结交一下这些人吧,这对你有好处。”

    吴小正有所震惊。

    一个刚成立的商业社团,竟然会让纽约州州长、纽约市市长如此给面子,那说明这个商会的实力果然非同一般。

    不过他并不怎么怵。

    在他看来,自己好歹也是拥有吴大厨集团以及正佳集团两大集团的人,在未来的发展未必比这些华商大佬逊色。

    因此,这次宴会,自己保持足够的礼节及真诚就足够了。

    看着镇定自若的吴小正,何世元又多了几分欣赏。

    对于国内出来的华人,何世元见过不少,但那些人到了他们面前,就显得很卑微、很拘束,反而容易被他们所轻视。

    而小师弟现在的表现,足以让他相信,他不会在宴会上出洋相。

    宴会的地点就在唐人街上的大汉楼酒家。

    “这是整个纽约生意最好的中餐馆,也是商会一理事旗下的产业。”

    何世元边介绍,边带着吴小正走进了酒楼,然后在人毕恭毕敬的引领下,走进了一间巨大的豪华包厢。

    在里面,已经有一些中年男女在聊得热火朝天。

    一见到何世元和吴小正进来,大家立即停了下来,并站了起来表示欢迎。

    “诸位,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父亲的关门弟子,我的小师弟,来自大陆的吴小正,同时,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大陆有名的青年企业家。”

    包厢里响起了轻微而有节奏的掌声。

    这是在向吴小正表示欢迎。

    “我叫吴小正,很高兴见到诸位商界前辈。”

    吴小正微微一鞠躬,以示还礼。

    这是他必须做到的。

    这是因为在场的这些人,对于他的到来都保持了足够的礼仪,并没有因为他的年轻而看轻他。

    一个个都表现得很有大家风范!

    这是吴小正的第一感受。

    在前世,他不只是一次听说,说中国国内没有真正的世家,只有暴发户。

    这是因为世家子弟的涵养、风范、礼仪、学识,都需要几代人的积累才能慢慢养成。

    而国内的富豪或所谓大家族,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慢慢发展起来的,财富跟上了,但教养却没跟上。

    这看法虽然绝对,但吴小正也还是比较认可的。

    但在现场的这些人身上,吴小正却感觉到了教养两个字。

    这是很好理解的。

    在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