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悔九二-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深圳不一样。

    由于邓老的南巡,深圳已经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征地,很多高科技企业都在往那里奔,准备跟国际接轨。

    而珠三角地区又是国内最早开发的地区,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电子工厂、高科技企业都在那一带……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把研发中心放在深圳都是最合适不过了。

    “深圳不错,只是办公场地……”

    “办公场地不是问题!别忘了,正佳广场深圳项目春节过后就会启动,大概半年多后,就会有一座五星级大酒店建成,到时我在酒店内直接划一层楼给你,或者有必要的话,直接盖一座商住两用的写字楼。”

    倪光南:“……”

    把研发中心设五星级酒店内?

    这条件也太好了一点吧!

    或者直接盖商住两用写字楼,把办公和住房问题都解决?

    他只能感慨:有钱真好!

    “那人的问题……”

    “人的问题你去招,只要是人才,我们直接解决住房问题,给国内最好的待遇,在这方面不要吝啬。”

    吴小正又立即给出了答复。

    如果从商人的角度来说,是很讲究开源节流的,既要跟国内的大环境匹配,又要和企业的利益挂钩。

    因此就算是吴大厨集团和正佳集团的员工,吴小正都没有一下子就把福利待遇一步到位,而是保持国内中上水平一点一点的往上升。

    但研发中心不一样。

    能进研发中心的人,都是国内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最尖端的人才,这样的人才是不具备可替代性的,因此吴小正必须给足待遇,才能让研发中心有吸引力。

    倪光南又只能感慨:有钱真好!

    是的,只要有了钱,人才的问题也不算是难事,毕竟以他在国内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人脉,他是很熟悉情况的,完全可以先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先把研发中心的架子给搭起来。

    吴小正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他问道:“对了,王安电脑你知道吧?”

    王安电脑?

    倪光南不懂吴小正为啥会突然提起它。

    在这个年代,只要是稍稍有点见识的华人,没人不知道王安电脑,因为这是华人的骄傲。

    王安,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发明家和企业家。

    生于上海的他,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1945年赴美留学,1948年在哈佛大学获应用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1年,王安创办了王安实验室,后来更名为王安电脑,开始了一段辉煌的历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王安电脑于80年代一度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字处理机生产商,规模迫近大名鼎鼎的IBM,并在和IBM的竞争中多次让其败走麦城。

    也正因为如此,80年代的王安成为了华人首富,并一度登上美国五大富豪榜。

    很可惜,当80年代个人PC机开始发展时,王安电脑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没有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从而错失良机。

    1986年11月,因为身体原因,王安决定退休,并不顾上下反对,让36岁的长子王烈出任公司总裁。

    这是王安电脑衰败的开始。

    王烈“继位”的1年多时间内,王安电脑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1988年的亏损额高达4。24亿美元,公司股票大跌90%。

    从此,王安电脑迅速衰落。

    1992年8月18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王安电脑公司向联邦法院提出破产保护申请。

    如果不衰败,王安电脑确实会成为华人永久的骄傲。

    连比尔·盖茨都说,如果王安能完成战略转折,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他也不会成为科技偶像,而是当一名教师或者律师。

    身为业界从业者,倪光南不可能不知道王安电脑,他只是不知吴小正为啥突然提起它。

    “哦,我听说王安电脑正处于破产保护中,正在大量裁员和变卖资产,它们手里有一些人才和专利技术,你觉得对我们的研发中心有用吗?”

    吴小正之所以突然提起王安电脑,是因为他在纽约与华商总会那些人打交道时,碰巧遇见了王安电脑的共同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褚格耀博士。

    与其他华商四处寻求投资机会不同的是,褚格耀却是在纽约为拯救正处于破产保护的王安电脑而努力,在四处拉投资或寻找资产卖家。

    因为当初研发中心的事还没影,吴小正这才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倪光南:“……”

    王安电脑的专利和人才有用吗?

    能没用吗?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好吧!

    只是,你准备为此花多少钱呢?

正文 第855章 把刀插到敌人的心脏去

    因为吴小正的一番话,倪光南开始惦记上王安电脑了。

    他不可能不惦记。

    王安电脑虽然与PC机关系不大,但其所擅长的小型机和文字处理机也是电脑的一种好吧!

    在这方面,很多技术是想通的。

    还有,当年的王安电脑,其科研水平可是能比肩IBM的,它的科研人才倪光南怎么可能不心动?

    另外,既然其在变卖资产,那它的生产工厂和那些先进的生产设备呢?

    如果有可能,倪光南真想把王安电话一锅端。

    当然,那很不现实。

    他先问了一句:“你知道王安电脑具体的资产处置方向和重组方案吗?”

    在美国,破产保护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

    破产保护是指不管债务人是否有偿付能力,当债务人自愿向法院提出或债权人强制向法院提出破产重组申请后,债务人要提出一个破产重组方案,就债务偿还的期限、方式以及可能减损某些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作出安排。

    这和通常意义上的“破产”是不同的。

    破产是指破产清算,破产清算就是清算资产,关门还债。

    而破产保护则类似于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安全气囊”,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在破产保护期间,债权人不得强制要求还债。

    破产企业也就是“债务人”,仍可照常运营,企业管理层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其股票和债券也在市场继续交易,但企业所有重大经营决策必须得到一个破产法庭的批准,企业还必须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报告。

    在破产保护期间,申请破产保护的企业可以通过资产的重新整合以及剥离不良资产,使公司重新走上正轨,甚至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

    但如果申请破产保护的公司重组失败,最后还是要破产清算。

    因此,对于正处在破产保护期间的王安电脑来说,现在重要的就是裁员和剥离不良资产。

    倪光南瞄上的就是这一点。

    这方面,吴小正还是知道一些的。

    在前世,王安电脑的兴衰,就是商业领域中的一个经典案例。

    而在褚格耀嘴里,吴小正又获得了一些信息。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到今年的9到10月份,王安电脑就会整改成功,成功脱离破产法的保护,宜告东山再起。

    在此之后,它虽然辉煌不再,但还是勉强生存了下去,并在1999年以一个不错的价格卖给了荷兰电讯企业Getronics公司。

    “我听说,在这次整改过程中,王安电脑只保留还能继续盈利的软件部门,已经落伍的硬件生产那一块全部会砍掉,也会大量裁员。”

    倪光南大喜。

    彼之敝草,我之珍宝。

    对于王安电脑来说,落伍的小型机、字处理机等生产工厂,已经成为了它的累赘,因此只能变卖、处理。

    而在倪光南看来,落伍的不是设备和工厂,而是王安电脑所设计的产品,其中的某些设备放到相对比较落后的中国来,稍稍改造一下,又成为了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

    正佳即将成立的技术研发中心,要想将其中的某些产品变现,就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生产工厂,比如说程控交换机,以及未来的芯片等。

    因此,他想如果去王安电脑那些即将淘汰的工厂里掏一掏,说不定就能变废为宝。

    “唉,可惜那些硬件研发人才了!”

    倪光南又叹了一口气。

    相对设备来说,人才更宝贵。

    要知道,王安电脑可是在研发能力上堪比IBM的,它的磁芯存储器、自动打字机、纸孔式记录仪、无线电打字印刷机等大量计算机相关设备,都曾经是领先时代的。

    现在如果王安电脑要砍掉硬件这一块,首先裁掉的势必就是硬件方面的人才,包括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等。

    这些研发人员真的可惜了,正佳研发中心想要把他们吸纳过来还真的有点难。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地域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

    一家中国的研发中心,如果大量去王安电脑接收技术人才,很可能会导致美国政府的阻拦。

    “这个还不简单,去美国再成立一个研发中心就是了。”

    吴小正轻飘飘地冒出了一句。

    倪光南:“……”

    你这是有钱烧的吗?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而且,从这一点上,他还看出了吴小正在技术投入上的决心。

    “你真的舍得花这么大的投入去美国建研发中心?”

    “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吴氏企业本来就已经准备好把业务拓展到美国去赚美金。”

    吴小正说起了自己纽约之行的一些事。

    去美国建研发中心,确实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和在中国相比,在美国的研发中心只是在人工成本上要高一些。

    但对于这些高精尖人才,已经相对于未来的研究成果,这点成本的投入是非常划算的。

    倪光南大喜。

    他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是个好办法,不过在运作模式上咱们得做得隐秘一点,最好不要暴露投资来自于中国的事。”

    这还是从技术壁垒的角度来考虑。

    如果以中国资本的身份,大张旗鼓地去美国成立研发中心,还是会引起美国政府注意,从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可以,怎么个运作法,你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

    吴小正开始进入了老板的角色。

    这是他跟柳传志对待倪光南的不同。

    柳传志在需要倪光南时,就把他捧成了神,一旦不需要了,或威胁到自己的权威了,就……

    吴小正不一样,他虽然也讲感情,但在事情的处理上,始终遵循该有的游戏规则。

    “没问题,这个我来考虑。”

    倪光南痛快地答应了。

    这可涉及到他的“中国芯”梦,再苦再累他都觉得值。

    “好了,接下来你该去跟老柳好好谈一谈了,我个人建议,好好谈,就算是分手,也没必要闹得太僵,再见亦是朋友。”

    吴小正为此次的谈话下了结语。

    现在倪光南的心情明显变好。

    接下来,该放松一下,让他好好吃一顿了。

正文 第856章 盛大的年会

    年关越来越近。

    不过对吴小正来说,随着倪光南事情的谈妥,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就搞定了,接下来的事就是走过场,可以轻轻松松等过年。

    不过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过场要走,那就是吴氏企业年会。

    对一家企业来说,年会也是企业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年会,可以起到客户答谢、激扬士气、营造组织气氛、深化内部沟通、促进战略分享、增进目标认同等良好效用,并对制定第二年的目标、为新一年度的工作奏响序曲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按理说,每家公司都应该组织一个像样的年会,但吴氏企业旗下的每家公司都属于新公司,还没有大型年会的组织经验。

    因此,各公司的年会简化了,就是由各公司组织员工轮番到吴大厨食府集体就餐,顺带进行简单的年终总结、表彰先进、发年终奖等。

    但在吴氏企业的总年会,却准备得非常充分。

    这一下,立即就显示了拥有大歌厅、食府的吴大厨大厦的好处。

    当别的公司还在为花大价钱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年会时,吴氏企业却拥有全长市最好的年会地址,年会可以在庞大的歌厅举行,就餐就在上面正做开业准备的食府省城旗舰店,没有比这更方便的了。

    至于年会必须的主持,也不用去外面请人,有欧阳胖胖这个大主持在,比请任何主持人还能营造气氛。

    节目表演也不用担心,有张颖的演艺公司在,以及欧阳胖胖在长市歌厅界的人脉,完全可以贡献一台精彩的节目,再加上各单位的自排节目,年会的效果不输给任何一家大型公司。

    1993年元月18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吴氏企业旗下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先进模范、基层单位代表,齐聚吴大厨大厦。

    不仅如此,各企业还把各自的重要客户、关系户也请了过来,让他们来了解吴氏企业成长之路。

    因此,这个重要的过场,吴小正一点都不省事。

    原因在于,受吴氏企业的邀请,以廖宏才、戴博艺、杨贵平为代表的湘南地区、湘水县、城关镇三级政府相关领导也出席了本次年会。

    而长市这边,也有一位副市长以及易洪江这位区高官带队参加。

    这对一家企业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殊荣。

    按理说,政府官员是会尽量避免出席企业年会的,以免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

    可廖宏才等人不仅大大方方地来了,还主动要求在吴氏企业的年会上讲话。

    原因在于,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吴氏企业对湘南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长市这边也是如此。

    单单一个正佳广场,就带动了一大片,更别提吴氏企业为政府分担了那么多下岗职工的安置工作。

    吴小正先安排廖宏才等一众体制内人士坐了下来,这是一楼最靠近舞台的几个包厢。

    接下来,他还得不停地串场。

    光是不同体制内的官员就来了很多拨。

    但最让吴小正开心的,还是家人的到来。

    因为是吴氏企业的年会,因此吴敏霞一家来了,吴长禾夫妇也来了,童秀丽带着小丫头也来了。

    小丫头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本次年会的开场舞。

    这是欧阳胖胖为了圆吴小莉的舞台梦,特意向小丫头所在少年宫特别邀约的。

    “哥,我是领舞哦,你要认真看哦!”

    一见到吴小正,已经花好妆的小丫头忍不住又炫耀起来。

    “好,我还专门安排了人给你们拍照,把你拍得美美的。”

    听了吴小正的保证后,吴小莉雀跃着往舞台走去。

    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不愧是专业的大舞台。

    一阵震耳欲聋的开场锣鼓后,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欢欢喜喜过大年》响彻全场,然后在烟雾萦绕中,一群打扮得像年娃娃的小姑娘以有序的队形蹦蹦跳跳上了舞台。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舞台灯光照射下,小姑娘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欢跳起来。

    这个颇为喜庆的节目,一下就吸引了全场人的注意,也为这个年会带来了浓浓的喜庆气息。

    坐在包厢的廖宏才忍不住说道:“欢欢喜喜过大年,这个节目的寓意很好,吴氏企业确实有欢欢喜喜过大年的资格。”

    “是啊,有了吴氏企业,咱们湘南地区很多老百姓也可以跟着欢欢喜喜过大年了。”

    坐在他身边的戴博艺立即拍起了马屁。

    这虽然有拍马屁的意味,却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

    戴博艺的话立即就得到了包厢内一众湘南地区官员的认同。

    是的,因为吴氏企业的带动,湘南地区掀起了种植热、养殖热、建筑热,无数个乡镇在成为吴氏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后,老百姓的收入大幅增加,腰包变鼓了,可以过一个丰盛年了。

    而众多围绕吴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大大小小企业,也因为吴氏企业的大肆采购而收入颇丰,这些企业的职工也同样腰包鼓鼓的。

    受益的不止是老百姓,还有在座的这些官员。

    因为吴大厨的崛起,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让这些官员们也有了出色的业绩,屡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尤其是湘水县,去年甚至成为了整个湘省的典型县、明星县。

    据说,因为湘水县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绩,上面还有意将其改县为市。

    这由不得戴博艺不喜笑颜开。

    听了戴博艺的话后,廖宏才立即就为之一动。

    再过一会,他就要代表湘南地区,向吴氏企业所做的贡献进行祝贺、答谢及鼓励,这原本是有秘书帮其准备了发言稿的,可现在他却准备脱稿讲话了。

    欢欢喜喜过大年!

    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答谢词比这个主题更好。

    舞台上,小姑娘们的开场舞已经结束。

    欧阳胖胖拖着庞大的身躯,喜笑颜开地走到了舞台中央。

    在致了年会开场词,介绍了到场来宾后,他宣布:“请大家欣赏吴氏企业在过去一年的辉煌。”

    一块巨大的投影幕在上方徐徐落了下来,投影机开始亮起。

    接下来,是振奋人心的辉煌总结。

正文 第857章 折腾的本事

    这是一部花大价钱专门请电视台精心制作的短片。

    第一幕,是在吴家的老宅,吴长禾用朴实的语言在对着镜头侃侃而谈。

    别看吴长禾平时话不多,可面对镜头却不慌不忙。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快过年了,我们一家人还在为满地卖不出去的萝卜而发愁,还在为孩子们的学费、开春后的种子化肥、买猪仔的钱而揪心。”

    “迫不得已,我只好用三轮车拉着萝卜去城里卖,希望能卖个二三十块钱。”

    “后来小正想了个主意,就是把萝卜做成腌萝卜卖。”

    ……

    这一幕,立即就把大家看得唏嘘不已。

    大家都知道,吴大厨的崛起,总共才花了不到一年时间。

    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原来在去年的这个时候,竟然还在为学费、种子肥料的钱而发愁。

    这样的体会,也许只有那些来自响水村的原村民能体会。

    当然,在场的还有一人很有发言权,那就是杨贵平。

    他现在就在给廖宏才等人补充短片里面没有的细节。

    “我第一次去吴家,是杨正义杨主任领我去的,就在那一次,我尝到了吴小正亲手做的腌萝卜,以及一些别的加工食品。”

    “尽管那些食品都是用家里的锅做出来的,设施比家庭作坊还不如,但真的很美味。”

    杨贵平边说边露出了怀念的表情。

    “也就在那一次,吴小正提出,想要开食品加工厂。”

    “我当时还没多想,只是抱着扶持农产品深加工的念头,决定帮他一把。”

    “可过完年,当我第二次去吴家时,吴小正却又提出了农商合作的想法,并且还做成了一单生意,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把村里旧沙场的那块地给拿下来了。”

    “就在那个时候,他见识到了他折腾的本事。”

    “可我不管怎么高估他,也还是万万没想到,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竟然折腾出了这么多事情,把吴氏企业折腾得这么大。”

    廖宏才也感慨不已,开始说起了他和吴小正之间的趣闻。

    “我第一次见到他,就是在农商合作签字仪式那天,那天也是食品加工厂的成立仪式,响水村在大摆三天三夜流水席。”

    “我那时还不认识吴小正,是被郁厅长叫过去蹭饭的。然后他把我带到了一个毛头小子跟前,也不给我们双方做介绍,只说要他帮忙找个地方坐下吃饭。”

    “那小子真坏!”

    “他也不做声,悄悄地安排了一些酒罐子凑到一起,然后加上我和老郁,就凑成了一桌,结果害得我被刘石泉那家伙灌酒,差点被灌趴。”

    “也就是那一次,有了我微服私访的笑话式大新闻。”

    大家立即就哄堂大笑。

    廖宏才真的把自己说得很委屈。

    堂堂湘南地区的一把手,竟然被一个初次见面的毛头小伙给阴了,想不委屈都难。

    “当时我也没想到,那么不起眼的一家临时工厂,竟然能发展成现在这么巨大的规模,我也没想到,吴小正那小子,竟然这么能折腾。”

    “我特别欣赏他的一点是,自己发展起来了后,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带动当地的老百姓一起发家致富。就好比投建正在建设中的响水新村,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魄力。”

    大家能听出来,廖宏才对于吴小正真的不是一般的欣赏。

    戴博艺也开口了。

    “要比惨,我比廖书记更惨。”

    “我第一次跟吴小正打交道,就是因为他弄了一份供销公司的下岗职工安置换地的方案,结果他一下就给我捅了一个大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