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湘省很快就要大动了!
正文 第899章 小人还是大义?
不管吴小正乐不乐意,柳传志还是来了。
而且,还来得很不客气。
“小吴,你是不是有话跟我说啊?”
一见面,柳传志就耷拉下了脸。
这张代表生气的脸,吴小正前世曾在电视上不止一次见过。
他生气时的眼神真的很渗人。
“柳总,你指的是老倪的事吗?”
吴小正根本就没有回避的意思。
有些事情,做了就是做了,回避是没有意义的,那样反而会显得自己心虚。
“原来你也知道!”
柳传志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谴责的味道非常强烈。
接着他又换语气了,马上就变得语重心长。
“小吴,我承认,你在企业经营方面是个天才,是国内很罕见的天才。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要提醒你一点,商业领域是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的,你再天才,那也得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否则就是没有商德。”
这话听起来像是前辈在谆谆教诲一个后辈,可一顶大帽子却被他毫不客气地扣了下来。
没商德!
这帽子一旦被扣实,并且被传出去的话,吴小正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以柳传志未来在国内商业领域的影响力,吴小正的名声很可能会臭不可闻,也很可能会被商业圈的某些大佬们所排挤。
后果很严重!
但吴小正不动声色,也没有立即反驳的意思。
既然你这么喜欢教诲人,那就给足你机会。
“小吴,我问你,我老柳对你够不够意思?你说你要定制收银一体机,我一口就答应你,还给你最优惠的价格。你说你缺个掌舵者,要挖朱力男,我也爽快地答应了。可你呢?你是怎么对待我的友谊的?在背后给我来一枪吗?”
又一顶帽子被柳传志给扣了下来。
恩将仇报!
“柳总,你说完了吗?该我说了吧!”
吴小正不想再忍了。
帽子被扣太多的话,他的脖子承受不起。
对于吴小正这态度,柳传志是很不满意的。
按照正常的反应,此时的吴小正,在面对他的质问时,理应心虚,态度应该谦逊,姿态要摆低……
那才是该有的态度。
可现在他却跟没事一样的,这真的很让柳传志来气。
可是,该说的他已经说了,他还能再说什么呢?
以他现在的态度,说再多有用吗?
“你说吧,我看你有什么好说的!”柳传志气鼓鼓地回了这么一句。
吴小正当然有说的。
“实不相瞒,就在前天,我又一次在这里见了老倪,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胡正明教授,胡教授你应该也认识。”
他所说的第一句话,又坦坦荡荡地说出了柳传志所不知的一件重要事情。
柳传志有点震惊。
胡正明竟然跟倪光南一起来长市见吴小正?
这是为什么?
对于胡正明的存在,柳传志当然知道,那可是连计算机研究所都奉为顶级专家的人物,柳传志想见他一面的话,胡正明还未必会给面子。
吴小正很快就告诉了他答案。
“他当时就问我,我是怎么看待你的贸工技这一经营发展理念的。”
“我直接告诉他,我个人并不认可贸工技这一理念,我支持的是技工贸这一发展思路。”
“他问我为什么?”
“我说,在计算机这一领域,技术才是根本,做这一行的如果不全力重视技术,就很容易被人卡脖子,也只能赚点小钱。”
……
这话立即又让柳传志很不满意了。
要知道,他的贸工技理念,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完善,已经成为了他的标志性理念,也成为了柳传志的代名词。
现在吴小正公认反对他这一发展理念,而且还是在胡正明这种在国际上都有很大影响力的专家面前,这让柳传志怎么满意?
“你说得倒是轻松,像联想这样一家没基础又刚起步的企业,如果不先赚钱,不想办法把公司发展壮大起来,哪有那么多钱去投入研发?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又一顶帽子扣了下来。
这顶帽子吴小正不接。
“柳总,你错了,我已经用实际行动表明,你不敢去做的事,我敢,你不愿意去承担的责任,我愿意去承担。”
这话更是让柳传志不乐意。
“承担责任?你能承担什么责任?你太高看自己了吧!”
吴小正立即就怼回去。
“什么责任?中国芯的责任!让中国的计算机产业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责任!为中国的计算机产业披荆斩棘开路的责任!”
“不管这事会不会有结果,有没有回报,我都义无反顾,愿倾尽我所有,去踏出一条血路来,就算失败了,也可以为后来者指明方向!”
吴小正一下就爆发了出来,说得义正言辞。
柳传志一下就被震住了。
吴小正这短短的几句话,一下就站住了大义。
是的,不计投入、不在乎结果地去大力投入芯片的研发,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只是这样的大好事,他柳传志不敢,也不愿意。
先不管吴小正挖倪光南这事是不是地道,最起码他这一出发点是很大义的,柳传志无法反驳。
吴小正也变语气了。
刚才的他还义正言辞,现在却变得语重心长。
“老柳,如果当初不是看老倪在中国芯这一事上这么执着,我也不会冲动之下跟他说,如果老柳不支持,你来找我。”
“我也没想到,你和老倪的矛盾真的会因此而激化,更没想到老倪会这么快来找我。”
“如果不是中国芯的事事关整个中国的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我也一定会尽量劝和老倪,不要跟你闹僵,尽量留在联想为联想效力。”
“可是,事关中国芯这事,我是当仁不让的。”
“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老柳有决心全力支持老倪的中国芯研发,那我毫不犹豫的退出。”
“如果你做不到的话,那我就不客气了。”
“而且,你如果做不到,那你此时就不应该来怨我,而是得感谢我帮你接了一个烫手无比的山芋。”
柳传志:“……”
让我全力支持一个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项目?
我疯了吗?
这一点,他真的做不到!
可是,明明是你做得不厚道,为啥反而变成我应该感谢你了呢?
正文 第900章 化干戈为玉帛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看着陷入沉默的柳传志,吴小正忍不住又想起了这句话。
他知道,事到如今,柳传志来兴师问罪这一关应该算是过了,经过刚才的这一番激辩,他已经化被动为主动。
他现在正在想的是,要不要和柳传志化干戈为玉帛。
他还知道,兴师问罪这一关虽然过了,但柳传志心里肯定还是不舒服,虽然陷于大义,他没法再计较自己挖倪光南之事,可心里肯定会记恨上自己。
没必要跟他交恶!
吴小正很快就有了这样的决定。
不管他是否赞同柳传志的贸工技策略,也不管他是否认可柳传志的为人,但他知道,纯粹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柳传志的做法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没有几个人有吴小正自己那样不计后果的投入魄力。
既然如此,吴小正准备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
“老柳,其实你真的用不着这么生气。你要知道,以老倪的性格,如果你们在理念上不一致的话,你再想留其实也是留不住他的。”
“反之,我愿意帮你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其实对你和对联想都是一件好事。”
“你想想,老倪一走,你就少了一个最大的掣肘,你可以畅通无阻地实施你的贸工技计划。”
“而老倪到了我这边,万一他的努力真的有了成果,我们反过来又可以合作,这对联想也是一件好事。”
……
吴小正的话又让柳传志陷入了深思。
他明白吴小正的意思。
倪光南过来这边后,从事的研究方向肯定还是跟计算机有关的芯片,如果这边真有了成果,那在这个计算机部件兼容的年代,联想确实可以反过来跟这边合作。
而且,因为同是中国企业,联想跟这边合作,绝对比跟外国企业合作在成本上低得多。
这确实算是一件好事。
在另一方面,如果倪光南不认可他的思路,那他也确实留不下老倪。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倪不在的话,他的政令实施确实也会畅通很多。
柳传志深深地出了一口气。
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他也知道,吴小正说的很有道理。
但他还是有点不甘心,问道:“你玩这么大,你就确信你的投入一定会有回报?”
吴小正又偷偷送了一口气。
他知道,柳传志这么一问,就意味着他的心气已经缓和许多。
“我不敢确定,但我愿意一试。但我也算不上是盲目投入,连胡教授都认为,我的方向是对的,他也表示愿意全力支持,担任研发中心的技术顾问。”
柳传志立即被这话吓了一跳。
要知道,以胡正明在半导体领域的权威,是有很多公司在打他主意的,包括联想,也曾想邀请他担任技术顾问。
很可惜小庙容不下大佛,国内没有哪家公司能成功请动胡正明。
可现在,他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要担任吴小正家研发中心的顾问?
这又是什么情况?
这吴小正的运作能力也实在是太强了一点吧!
这下柳传志终于放下了和吴小正翻脸的心思。
他知道,如果真有胡正明支持,那吴小正投资研发中心成功的可能性又大了很多。
这样一来,说不定联想未来还真有需要跟这边合作。
柳传志是一个典型的商人。
他虽然强势,也有着强烈的个人喜恶,但利弊得失还是分得清的。
按照他原本的打算,这次过来长市,名义上是来调整联想长市分公司的人事,实际上却是过来找吴小正算账的。
而且,因为吴小正的不厚道,在朱力男离职来正佳这一事上,他也是打算反悔的,不准备让吴小正如意。
现在,这些想法却通通得放弃了。
他摇了摇头说:“唉,小吴,你这事真的弄得我很被动啊!”
这算是变相地认可吴小正的说法,接受了吴小正挖倪光南一事。
吴小正也识趣,他立马就奉承道:“以柳总的本事,你绝对可以轻松化被动为主动,让坏事变成好事。”
见柳传志脸色好转,吴小正知道,这个难关算是过去了。
既然如此,他就干脆再表现好点:“柳总,时候不早了,你是不是再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再尽一下地主之谊啊?”
“行啊,我正想再好好品尝一下吴大厨的美味呢!”
“这样,小朱现在也到了长市,把他一起叫过来吧,他马上就是你的人了。你也叫多一两个人,咱们好好喝一杯。”
柳传志不仅爽快地答应了,还干脆进一步示好。
商场上就是这样的。
就算有再大的恩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也还是会让路。
至于情绪之间的转变,或者说虚情假意,这是每个成功生意人都必备的本领。
就这样,原本是剑拔弩张的局面,一下又变成了握手言欢。
片刻之后,两人一起上了酒桌,作陪的除了朱力男,还有已赶回长市的刘志军、沈默,再加上一个庄凝文。
这么多吴氏企业的高层作陪,吴小正算是给足了柳传志面子。
对此,柳传志也很满意。
喝到嗨处,他又发起了一个新的话题。
“小吴,我听小朱说,吴氏企业去年的发展不是一般的迅猛啊!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其实是柳传志很想问的一个问题。
在柳传志看来,吴小正能说动朱力男从联想跳槽,除了职位和待遇方面的诱·惑,肯定还有别的原因。
为了防止联想的人才再有这样的流失,柳传志还刻意打听了一下。
可这一打听,柳传志立即就被吴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给吓到了。
一家刚成立一年的企业,就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这样的规模,利润竟然比联想还大,这真的把柳传志给惊到了。
这也正是他不想直接跟吴小正翻脸的原因。
按照这个趋势,吴氏企业的前途无量,可能很快就会成长为国内的一个庞然大物。
也正是这个顾虑,柳传志才没有太多犹豫,决定和吴小正化干戈为玉帛。
现在,他趁着酒兴,想从吴小正这里打探一些经营方面的高招。
正文 第901章 大道理
吴氏企业到底是怎样在一年之内发展到这个规模的?
这个问题,如果是让在座的刘志军、沈默来回答,他们一定会说,是吴小正的决策非常英明,他所走的每一步都正确无比,都让企业有了质的飞跃。
可若让吴小正自己来说,他只能说,我是开挂了,再加上这是一个充满了机会的年代,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当然,这种话他只能跟自己说。
可现在柳传志既然问起了这个问题,他就不能不回答。
那该怎么说呢?
吴小正想结合这个问题来说点别的,说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做久的问题。
他虽然并不认可柳传志的贸工技观念,但他不能否认,联想在他手里确实做大了,最终做成了国内甚至国际上计算机领域的一个庞然大物。
因此,他想趁机给柳传志灌输一点正面的东西。
一个企业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做久?
关于这个问题,就算到了后世,也还有大量的商界人士在研究,并且因此形成了一些观点,吴小正决定捡其中一些他所认可的内容来说说。
“一家企业要想快速做大,有技术层面的因素,有产品层面的因素,更是有经营层面的因素。”
“关于吴氏旗下的这些企业,它们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当然跟产品富有市场竞争力、技术上业内领先、经营决策得当有很大关系。”
“但关于这些,我不想在柳总这位行家面前班门弄斧,我想聊点超脱于产品、技术、经营之外的东西。”
吴小正又一次开启了授课模式。
在座的这些人中,刘志军和沈默早已熟悉他的这种模式,他们知道,只要吴小正进入这种状态,那就立即用心听、用心记就是了,绝对有大收获。
庄凝文也已慢慢明白了这一点,因此她也竖起了耳朵。
至于朱力男,因为他马上就要入职吴氏企业,因此对于未来老板的话也还是非常重视的。
只有柳传志抱着不以为然的态度。
他确实对吴氏企业的成功原因很好奇,但他想听的是经营上的一些独到东西,可现在吴小正却摆出了一幅要讲大道理的架势,这又让他有点不喜。
讲大道理的话,年级轻轻的你还能讲得过我不成?
柳传志不信。
不管他信不信,吴小正就这么开讲了。
他接下来的这番话,与其说是讲给柳传志听,还不如说是想趁机灌输给他的这些得力下属们。
他们才是吴氏企业的未来。
“第一点,深谙人性的利益分配,这点非常重要。”
“这话什么意思呢?指的是一个企业价值链上整个利益的分配原则,既包括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原则,也包括企业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分配原则。”
“在生意场上,有很多人把‘商人逐利’这四个字奉为信条,因此很多企业经营者把逐利这两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在内部,他们千方百计压榨员工的劳动价值,待遇能低就低,福利能不给就不给。”
“在外,他们上游拼命压低供货商的原料价格,下游则拼命卡分销商的脖子,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么做,确实能在短期内暴富,可长此以往,他们却失去了人心,久而久之,员工没有归属感,供应商和分销商也怨气冲天。”
“这样的企业是做不长的。”
“在吴氏企业,我们是不做这种目光短浅的事的。”
“在员工待遇方面,只要企业的利润得以保障,我们会主动给员工调工资、发奖金、加福利,让我们的员工待遇处于业界的领先水平。”
“在外面,我们给供应商保留足够的盈利,也给分销商满意的盈利空间。”
“这样一来,我们的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很高,工作积极性也很高,而在外面,包括合作农户在内的供货商、分销商对我们也很满意,慢慢建立了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
“因此,我认为这一点在吴氏企业的经营上是非常重要的。”
刘志军、沈默立即就点了点头。
在这方面,他俩的感受是最深的。
一开始,他们还不理解吴小正为啥要对员工、供货商、经销商那么大方,明明可以多赚一点的他为啥放弃,现在终于明白了。
“长久”二字才是吴小正想要的。
经过一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吴小正的思路是对的,现在不管是员工,还是供货商、经销商,大家都对吴氏企业的满意度非常高,彼此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牢靠。
柳传志却动容了。
他算是听了出来,吴小正的这番话,听似大道理,实际上却是可以让所有企业经营者奉为经营信条的秘诀。
经他这么一说,“商人逐利”这几个字又有了新的解释。
所谓逐利,不应该是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利益的长期化、合理化,企业能笑到最后,才能真正利益最大化。
说白了,就是短期和长期的区别。
他忍不住向吴小正竖起了大拇指:“吴董,你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将吴氏企业发展得这么大,确实绝非偶然。单是在这个‘利’字上面,你就比我看得明白。”
他这是由衷的赞叹。
吴小正笑了笑,说道:“还有一些大道理,柳总要不要继续听?”
“要,必须要!吴董继续。”
听到此时,柳传志的态度又已大为改观。
“第二点,叫企业的社会正义性建立。”
吴小正先说出了一个标题,又是一个比前一个道理还大的大道理。
企业的社会正义性!
这几个字立即就让柳传志心里咯噔了一下。
他立即就联想起了吴小正挖倪光南墙角这事。
他这次来长市,原本是想来找吴小正兴师问罪的,可吴小正不仅没有低头服罪,反而是大义凛然。
而最后的结果,却弄得他自己被吴小正说得灰头土脸。
莫非,这就是跟他即将要讲的“企业的社会正义性”有关?
还有,胡正明之所以愿意担任吴小正旗下研发中心的技术顾问,莫非也与这有关系?
柳传志似乎隐隐约约猜到了一些。
接下来,就看吴小正的具体说法了。
正文 第902章 受教了
企业的社会正义性,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包括企业的诚信、社会责任感、社会公德心等一系列内容。
对于一家想做大、做强、做长的企业来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前世,因为社会正义性的缺失,很多企业就经历了难以挽回的重大挫折。
有的是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轰然倒塌或者一蹶不振。
比如非常有名的三聚氰胺毒奶事件,就让有名的三鹿奶粉直接关门,也让如日中天的某牛乳业一蹶不振。
有的是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陷入瓶颈,甚至面临倒退的巨大风险。
比如大名鼎鼎的某娘搜索,原本是一家可以媲美谷歌的IT领头企业,之所以难以成为世界性企业,就在于其臭名昭著的搜索竞价排名。
有的更是在做大做强后轰然倒塌。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
可在2001年,因为著名的“安然事件”,爆出虚报账目、误导投资人以及牟取私利等丑闻,最终走向破产。
因为“安然事件”,同时受牵连的还有另外一家大名鼎鼎的公司,那就是著名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这家曾经号称处于全球专业服务业领导地位,在全世界84个国家拥有85000多名员工,被业界评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首的公司,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
类似这样的案例其实多得数不胜数。
其实就算是柳传志所领导的联想,到了后世也曾经受到相当一部分国内用户的抵制。
因为有名的5G投票门事件,联想被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家只顾赚钱、不顾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