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已在计划中的公交车广告,吴小正可以预见,这一波宣传轰炸的效果真的应该可以出来了。
“吴敏霞,你找一下杨贵平,让他跟相关部门打一下招呼,免得实施起来出乱子。”
和政府部门合作的项目就是有这个好处,政府在各方面都会照顾和倾斜,这个优势必须利用上。
“刘志军,具体实施的事情就交给你来安排,每一项都必须落实到人。”
食品加工厂的第一波宣传轰炸计划就这么启动了。
正文 第238章 崛起从销售开始
大事落实之后,会议进入了中场休息时间。
心情不错的吴小正又开始憋坏。
“军哥,今天中午华姐他们由你来招待啊,我可忙不过来,你赶紧叫人回家让你爹妈准备饭菜。”
俗话说,丑媳妇见公婆,迟早有一回。
李华自然不丑,但凭她和刘志军的关系,公婆迟早是要见的。
吴小正已铁定要促成此事,因此迟见不如早见。
既然李华都已经主动来响水村了,那吴小正不介意再来推动一把。
他很想知道,刘志军父母见了李华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刘志军立马又囧了。
他连忙说道:“这不合适,这不合适,另外找个地方吃吧,我请客。”
这下李华又不乐意了。
“有什么不合适的?去你家吃个饭就这么难吗?”
这就是李华的性格,大大方方,一点都不扭捏。
刘志军又被梗住了。
其他人也开始起哄。
“就是,人家大老远的跑来,去你家吃个饭这么难吗?”
“外面的饭不好吃,军子,咱们今天就是要去吃你家的饭。”
“一起去一起去,军子,这餐饭你跑不掉了。”
……
抛开正事以后,大家都是多年的兄弟,损起人来一个比一个损,使起坏来一个比一个厉害。
吴敏霞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看了看李华,又看了看刘志军,也开始来凑热闹。
“那就这么定了,我叫人去通知刘哥刘嫂,让他们准备好酒好菜,来招待未来的儿媳妇。”
她竟然直接把事给说破了。
刘志军又是大囧,可这事已经由不得他。
吴小正偷偷地乐了起来。
他知道,这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吴小正对此喜闻乐见。
又一阵打闹取笑之后,梁振华发起了新的话题:“小正,我听飘子说,你讲销售特牛,要不今天就给我们讲讲呗。”
这个提议立即就得到了刘志军的赞成,他也巴不得吴小正能帮他理一理思路。
讲讲就讲讲。
吴小正原本就没有特意准备会议内容,既然最重要的事已经落实,他也正好借这个机会给大家明确一下公司未来的销售策略。
会议再次开始。
“在讲销售之前,我们先来讲产品。只有先把握好产品的特性,才能更清楚怎么去做销售。”
吴小正刚开讲,却发现杨贵平突然出现在了销售部的门口。
这很是有点突然。
“杨镇长,你怎么来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吴小正还是叫了杨贵平的职务。
吴小正在这方面是把握得比较到位的。
他知道,杨贵平身处官场,又和食品加工厂牵扯到业务关系,因此两人私下的关系并不适合在这种公开场合摆到台面上来说。
杨贵平对此很满意,笑道:“今天休息,我特意过来看看。你不用理会我,继续讲你的,我也旁听一下。”
他也找了一张凳子坐了下来,当起了旁听生。
杨贵平之所以跑过来,自然还是对食品加工厂放心不下,生怕这边出什么乱子。
他知道吴小正今天要回来,因此特意趁休息跑过来,想了解一下食品加工厂这边的进度,顺便求个安心。
吴小正窃喜。
杨镇长来得正好,他也还有一大堆事正要找他。
免费又高能的苦力又亲自送上门了!
他继续往下讲:“按照咱们公司的规划,我们的产品前期将分为三个系列,一是大家正在推的下饭菜系列,包括腌萝卜和酸辣白菜。二是马上要推出的调味系列,主打的就是老干妈辣椒豆豉酱。三是贪吃猫系列,那个系列会在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到位后再推。”
按照吴小正的安排,杨贵平帮忙弄来的那笔扶持资金已到位,那公司这边就会先购进高温消毒灭菌设备,然后开始大力推广老干妈辣椒豆豉酱。
这是最近要推的重点产品。
相对热卖的腌萝卜和酸辣白菜,老干妈短期内的销售可能没那么火爆,但作为调味品,一旦习惯培养起来,那它在湘省这样习惯吃辣的省份,却是家家户户都用得上的。
老干妈的优势在于长期、稳定、需求面广,因此必定将会是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
“我先给大家讲讲这三种产品有什么区别,然后再结合产品的特点来谈具体的销售策略。”
“每个产品都应该有精准的定位。”
“比如下饭菜系列,顾名思义,这是属于要摆上老百姓餐桌的产品。”
“又比如酱味系列,顾名思义,这是跟油盐酱醋一样,要进入老百姓家的厨房,给他们炒菜下面条时添加味道的。”
“还有贪吃猫系列,听名字就知道,这是给馋嘴的人吃的,可以用来佐酒下饭,更可以直接当零食吃。”
吴小正讲得非常的形象,一下子就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准确地掌握了这三个产品系列的特点。
接下来该结合产品讲销售了。
“我考考大家,如果我们要推老干妈辣椒豆豉酱,那这款产品放什么地方买最合适?”
因为不想唱独角戏,吴小正又开始互动了。
销售会议更适合采用互动的形势,这样能让所有人更好地参与进来,后世更是把这种开会模式冠上了“思维碰撞”、“脑力风暴”等美称。
面对吴小正的考验,大家的思维又快速开动起来。
经过刚才宣传轰炸计划的互动练习,大家已经开始习惯这种模式。
“菜市场现在的那些代销点一样可以买。”
“居民区附近的小商店也可以卖。”
“在商场、百合商店。供销社卖也行。”
……
一个个答案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
“既然跟油盐酱醋是一样的,那有油盐酱醋的地方,就应该有老干妈啊!”
真正的标准答案从李翔翼的嘴里冒了出来。
“正确。”
吴小正毫不吝啬地给予了李翔翼一个赞叹。
然后他转向了刘志军:“现在你还觉得咱们县城的市场拓展已经差不多了吗?需要立即就开始往相邻县市拓展吗?”
吴小正的意思很明显。
相对于现在已发展的几十个代销点,湘水县真正的市场拓展才刚刚开始,接下来还有大量的商量、杂货铺需要去全面推广。
刘志军发现,自己之前的思路似乎错得有点离谱了。
但他立马就有了疑惑:“那你为啥一开始只推菜市场的代销点呢?”
这是一个有点意思的问题。
正文 第239章 聪明的销售
吴小正认为,一个企业的崛起,除了产品质量过硬、富有竞争力之外,一个强力、高效的市场营销团队更是企业能否崛起的关键。
为了打造这样一个强有力的营销团队,他决定在这方面多花一些功夫。
不过现在还是得先回答刘志军的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说一件糗事。实际上,在咱们公司的执照批下来之前,我们已经赚了一些前,但严格来讲,这些钱是通过卖三无产品赚来的。”
大家立马就哄笑成一团。
这确实是一件糗事。
关于三无产品的概念,吴小正已经跟大家讲过,现在说起来,大家之前确实是在卖三无产品,严格来讲是不合法的。
现在好了,公司的执照和许可文件都已经拿下,因为专有的300毫升装手雷型灌装玻璃瓶也已定型,产品马上也要改换成为商标、厂址、保质期齐全的新包装,马上就要告别三无产品的历史。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在市场买腌萝卜的原因之一,因为那里对三无产品的审查不严。试问大家,如果我想把三无产品送到正规商店去卖,可能吗?”
大家又笑了。
到正规商店去卖三无产品,这确实不太可能。
不过刘志军留意到,吴小正说的是原因之一。
他问道:“那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之前为啥说要结合产品去考虑销售方式的问题。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下饭菜系列的定位既然是老百姓的饭桌,那最接近老百姓饭桌的地方在哪里?”
“当然是菜市场,大家每天下饭的菜都是在菜市场买的。”很快就有人给出了答案。
吴小正的答案不言而喻。
回答完刘志军的问题之后,吴小正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延伸。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并不赞成你们这么快往临县推进的原因了吗?”
吴小正很认真地看向了刘志军,想从他那里得到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
“知道了,因为咱们县的点还远远没有铺开。”
吴小正似乎对刘志军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他又转向了其他人,问道:“还有谁有其它答案吗?”
没有人回答。
所有人都茫然了。
听吴小正刚才的说法,是要让吴大厨的食品在湘水县任何卖油盐酱醋的地方都能买到,才算真正把销售渠道铺开。
那这样的话,刘志军的回答并没错啊!
因为没人懂后世现代化的营销,没有人能给出正确答案。
吴小正还是只好唱独角戏。
“因为我们之前采用的是最笨、最没效率、也最不划算的渠道推广方法。”
吴小正先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吃惊的答案。
这是全盘的否定。
那对的推广方法又是什么呢?
大家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听。
“大家再考虑两个问题。”
“第一个,如果要把全县所有的商店、杂货店都铺上我们的产品,光靠在座的各位去推的话,要多久才能推到位?”
“第二个,光是现在的这几十个代销点,咱们的配送就已经忙得焦头烂额,如果全县的点都需要我们自己去配送的话,我们要招多少人才忙得过来?那么多点,配送会不会出差错?”
这是两个问得非常到位的问题,听得大家面面相觑。
大家似乎有点明白了吴小正的意思。
别的不说,单论湘水县的大大小小的商店、杂货铺,多的不说,上千家总是有的,如果光靠现在的这些人去推,推到猴年马月也未必能推到位。
难怪吴小正说之前的推广方式是最笨最没效率的方式。
然后就是配送,这确实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上千个销售点一起配送的话,那得多少人去配送才能送到?哪家缺货了又怎么知道?
这确实也是一个大问题。
那正确的推广方式又是什么呢?
大家还是没答案。
“正确的方式就是做宣传、做推广、发展渠道。”吴小正给出了正确答案。
然后他开始解释:“通过宣传、推广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培养用户使用和消费的习惯,然后售前去联系商品批发商,售后做好服务,配送的事情交给批发商去做,或者销售点自行去进货。”
大家恍然大悟。
吴小正的这种方法,等于把一部分利润让利给中间批发商,利用他们的渠道去发展零售网络,配送的事情也一并移交了过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食品加工厂这边牺牲了一部分利润,但加快了推广的速度,也降低了推广和配送方面的成本,确实比之前的办法要高明了许多。
其实在这个年代,大部分的商品都是通过这种渠道推广模式铺出去的,只不过在座的各位不懂而已。就算懂,也考虑不到那么全面,不会像吴小正那样,懂得用宣传推广来配合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在这个年代,吴小正的这种销售方法,算得上是一种比较全面、立体、聪明的方法。
也还是有不开窍的。
“这样推的话,要把一部分利润让给批发商,这样多不划算啊?这个钱还不如多请点销售人员自己来推。”
说这话的是李伟。
他现在一心想进食品公司,因此也在积极地思考问题,只不过没想到点而已。
因为这属于是没经验所犯的错,吴小正并没有批评他。
他耐心地解释道:“我们盯准的市场,不只是湘水县,也不止是湘南地区,还不止是湘省,而是整个全中国。在这样的情况下,牺牲利润来换渠道、换速度是值得的。”
吴小正做最后的总结。
“现在明白了我为什么要发起宣传风暴的原因了吧!”
“我们的这种销售模式,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宣传开路,售前打先锋,售后做服务,配送上产品。”
“并且,这种模式一旦在湘水县运作成功,就可以快速复制到邻县去,然后到地区,到省,到全国。”
“所以,大家先要在湘水县把这种模式运作得滚瓜烂熟。”
这场会议开到这里,一套完整又聪明的销售方案已经成型。
正文 第240章 一波接一波的冲击
对于这场销售会议或者说销售培训,最为吃惊的莫过于半路到来的杨贵平。
尽管他还不清楚什么是宣传风暴,但吴小正刚才所讲述的销售方法论已足以让他震惊。
按他之前对吴小正的评价,认为这少年很有头脑,在食品加工方面也很有天赋,做事也很讲究方式方法……优点确实很多。
但他还认为,这个少年就算再厉害,但受眼界和阅历的限制,他在食品加工厂上面不可能看得太远、做得太大,能把它运作成湘南地区一个响当当的企业就算不错了。
可吴小正刚才的销售培训完全颠覆了他这一观点。
这小子盯准的竟然是全国大市场!
而且,他刚才所讲述的这种销售模式也是切实可行的,并不是好高骛远。
这小子的心到底有多大?
杨贵平开始试探这个问题:“吴小正,你知道全国市场有多大吗?”
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吴小正自然是摸不准杨贵平突然这么问的意图,但他想了几秒后,举了一个他所熟知的例子:“这么说吧,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我说不准,但那根大名鼎鼎的会跳舞的春都火腿肠,这两年间,每年的销售额大概是10亿左右。”
杨贵平又震惊了。
他发现,这小子并不是完全不知道全国市场有多大。
看来,他的心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杨贵平继续试探:“这么说,你的目标也是往这个额度奔?”
这个问题让吴小正稍稍有些纠结。
如果他直接承认的话,会让人觉得是在吹牛,是好高骛远。
可现在杨贵平是当着他的员工在问的,如果连他对这个目标都认怂的话,那怎么让员工们有信心?
“能不能做到另说,但最起码我们得有这样一个奋斗目标吧!”
他只好采用模棱两可的说法。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年销售额十个亿?这对这种小地方的人来说,绝对是一个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杨贵平也是震惊。
他在想,如果这小子真能做到的话,岂不是湘水县要冒出一个全国知名企业?
他也有点不敢想。
吴小正却不打算让他杨贵平再主导话题了,他又要利用这个免费又高能的苦力。
“杨镇长,你来得正好,有些事情我们得请你帮忙。”
杨贵平顿觉不妙。
我是不是又不该来的?这小子又要开始使唤我了?
当然,他这只是想想而已,现在的食品加工厂与他的政绩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只要能帮到食品加工厂的,他肯定会全力去帮。
吴小正先简单介绍了他所计划的宣传风暴,因为这里面有许多关系需要杨贵平去协调。
杨贵平又一次被震惊了。
天哪,在湘水县有那个企业能玩出这么大的宣传攻势?难怪这小子的心这么大!
杨贵平完全可以预见,这波宣传攻势一启动,绝对能让吴大厨食品在湘水县打响知名度。
他也可以预见,经过这一波宣传,食品加工厂的销售额又会呈现出一波爆炸式的增长。
他又开始怀疑一个问题:我的农商合作计划是不是玩得太小了一点?好像又有点跟不上这小子的动作啊!
那要不要把农商合作计划的第二期弄得再大一点呢?
杨贵平似乎看到了巨大的政绩在向他招手。
吴小正的帮忙请求对杨贵平来说也是好事
只要这小子能把这波宣传风暴折腾成功,咱帮忙跑断腿也乐意啊!
杨贵平又痛苦地答应了吴小正。
可是,吴小正带给他的冲击远不止这么一点点。
更大的一波冲击来了。
“杨镇长,供销公司在运动场那里的那个仓库和门市你知道吗?”
“知道啊,怎么啦?”
“我听说那里要卖,你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供销公司和国资办,我想把它买下来当仓库和公司办公场地。”
杨贵平惊呆了。
他忍不住直接爆粗口了:“靠,你又玩这么大!”
由不得他不爆粗口。
他发现,这小子的胆子简直是要逆天了。
一个一无所有的家伙,先是空手套白狼式地弄了一块地皮,活生生地把食品加工厂给折腾了起来。现在公司才刚起步,连机器都还没有,这家伙竟然又想买供销公司的仓库?
“你知道那地方得多少钱吗?”杨贵平忍不住又问了这么一句。
吴敏霞、刘志军他们也看向了吴小正。
他们也有点弄不明白,这家伙昨天晚上还没这么肯定说要买,现在为啥这么笃定了?
“知道啊,估计得三四十万吧。”吴小正的口气非常的平静。
杨贵平差点被这小子的口气给气坏了,他不满地问道:“那你哪来的钱买?政府可不是农民,你别开这个玩笑。”
他的意思很明显,这是政府资产,不可能让你空手套白狼!
再说,吴小正这个玩法,出了问题的话,这个责任连杨贵平也承担不起。
所以这个忙杨贵平不想帮。
见未来的杨市长竟然被自己吓得爆粗口了,吴小正的玩心又起。
“杨镇长,你信不信,我可以花很少的钱,甚至不花钱就能把那里买下来!”
哦,天哪,这小子在异想天开吧!
杨贵平再一次被惊呆了,他不知道吴小正哪来这样的自信。
不过他见吴小正如此的笃定,他也不再贸然否决,而是试探性地问道:“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如果你能说服我,这个忙我帮。”
“一会单独跟你说。”吴小正继续自信满满地说道。
然后他准备结束今天这场销售会议。
“军哥,接下来的事你来安排吧,把宣传风暴的所有事情都落实到位。”
然后他站了起来,准备离开这帮已经被惊得口呆目瞪的家伙。
这小子很不厚道啊!
已经有了购买供销仓库的办法,竟然不告诉大家,这不是在吊大家的胃口吗!
刘志军如此想着。
谁知道刚陪着杨贵平走到门口的吴小正又扭过头来:“对了,中午一起去你家吃饭喝酒啊,这事别忘了!”
我靠,这坏小子还在提这事!
刘志军也差点要爆粗口了。
正文 第241章 把资本运作玩到极致
吴小正的时间非常紧。
他每周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天休息时间,可这一天他也没得休息,他必须在这一天里,把工厂所有的事情安排妥当,他才能继续当他的甩手掌柜。
当然,其实他在上学的那六天里,每一天都是在休息放松。
不过吴小正觉得,那才是重生之人该有的生活。
既然重生了,干嘛要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呢?
基于这个想法,他又带着杨贵平往生产车间那边走,跟在后面的还有吴敏霞。
吴小正打算把生产这边的事情也安排妥当。
巡视了一圈之后,他把蒋丽华、吴敏霞带到了一边。
“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临时工厂这边,卫生必须搞好,要做到一尘不染。”
这是为啥呢?吴敏霞和蒋丽华有点不解地看向了吴小正。
杨贵平帮忙给出了解释:“他的说法是对的,农商合作计划启动后,我估计会有一些来宾过来参观,甚至有媒体过来采访。你们现在条件本来就差,只有先把卫生搞好,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才像话啊!”
吴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