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戴博艺算是找对人了。
杨贵平为了搞好他的那个研究课题,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供销公司的经营运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确实已胸有成竹。
因为事关重大,杨贵平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藏私的想法。
他理了理思路后,开始表述。
“戴书记,对于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我个人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戴博艺大喜:“快说快说,尽管说。”
“在我看来,供销公司要想通过深化改革来起死回生,有几点工作必须要做。”
听到杨贵平像是要长篇大论的意思,戴博艺打断道:“你等等,我拿纸笔记一下。”
为了不错过任何细节,戴博艺算是豁出去了,竟然拿出纸笔亲自开始记录。
这姿态低得让杨贵平都有点不好意思。
“供销公司的主要问题存在于管理者不作为、企业包袱沉重、资金周转不善这三方面,因此我觉得,深化改革也应该围绕这几方面来做。”
因为心中有料,杨贵平的思路非常的清晰。
“先说管理者这块。”
“要想供销公司起死回生,首先就得任命一位有责任心、有能力、也有行业经验的带头人,踏踏实实地去做一番事才行。”
戴博艺点了点头。
肖荣华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供销公司再如果没有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那只会在衰败的路上越走越远。
“再说包袱问题。供销公司现在的包袱主要表现在职工大量冗余这方面,我算了一下,按照供销公司现有的业务,最起码需要下岗安置五六十人以上,才能勉强解决人员富余的问题,也才能让供销公司轻装上阵。”
这个数字让戴博艺倒吸了一口冷气。
冗余五六十人,这么多冗余人员安置到哪里去呢?又去哪里弄这么大一笔安置费呢?
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为了不打断杨贵平的思路,戴博艺暂时在这个问题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然后就是资金周转的问题。我发现,供销公司其实有很多业务还是不错的,比如说它旗下的百货商场,以及它的小商品批发业务等,每年都可以产生不错的利润,但问题就在于人员的拖累,导致资金周转不灵。”
“如果能较好地解决这几个问题,那我相信供销公司的改革必然会成功,它不仅会摆脱亏损的局面,甚至还能产生良好的效益,重新焕发生机。”
杨贵平一口气说出了他的意见。
戴博艺沉思起来。
他发现,对于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正如杨贵平所讲述的那样,只要找对了方法,解决办法并不难找。
他也承认杨贵平的观点。
供销公司只要按这种思路完成改革,确实有机会焕发新的生机。
可问题是,这个改革方案执行起来却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冗余职工的安置。
一下子要安置起码五六十名职工,安置到哪里去呢?直接下岗?那安置费从哪里来?这么多职工下岗所引发的不良后果又怎么办?
“贵平,你刚才说的那几点里面,管理者的问题难度不大,周转资金的问题,肖荣华案应该可以追赃回来几十万,勉强也能解决,可这个冗余职工安置的问题不好办啊!你有没有好的办法?”
戴博艺干脆又把难题抛给了杨贵平。
可这次杨贵平要让他失望了。
湘水县现在这么多国企都效益变差,大部分企业都存在职工冗余的严重问题,就算杨贵平再有想法,他也没法把这么多职工安置下去。
见杨贵平摇头,戴博艺又开始头疼起来。
这个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不给廖书记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很可能会没好果子吃。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戴博艺现在被逼到了绝路,他开始病急乱投医。
“供销公司的仓库能让吴大厨帮忙安置20名职工,要是这样的仓库再多几个就好了。”
他竟然开始自言自语。
“不对,就算再多几个仓库,那也得有企业能像吴大厨这样,愿意接受才行。”
看戴博艺急成这样,杨贵平差点偷笑起来。
他还以为戴博艺是真的一心把心思都放在供销公司的仓库上。
然后戴博艺的灵感就那么突然来了。
他又问杨贵平:“贵平,你说吴大厨食品有没有可能把六十名职工全部都接收了?”
杨贵平愣住了。
他没想到戴博艺竟然想把包袱全部甩给吴大厨。
这么大的包袱,一家刚起步的民营企业能负担得起吗?还有,就算这六十个人吴大厨能笑话,可按照吴小正的算法,他那么的成本势必会增加很多,那鸡贼的小子能乐意吗?
“不好说,按照吴大厨现在的发展趋势,接受六十个人应该是有可能的,但成本会增加很高,他们未必会乐意。”
杨贵平把吴小正关于农民工和正式职工成本差异的那套说辞告知了戴博艺。
戴博艺却不管那么多了:“能消化就好,条件可以谈!贵平,你帮我把那神奇小子给约过来,我们跟他谈谈。”
杨贵平又愣住了。
戴书记这是有点不讲理啊!
不过也好,那小子不是挺能的吗?那就再给他出点难题,看看他怎么办!
杨贵平又对吴小正起坏心眼了,因此并不打算帮他推脱这个难题。
他笑着回道:“戴书记好主意,不过那小子这两天探监去了,应该要明天晚上才能回来。”
“探监?”戴博艺惊问道。
他显然对吴小正的家事并不知情。
“嗯,他父母因为偷盗水利设施,都被抓了。”杨贵平又只好把吴小正父母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偷盗废弃水电站的设备?这不算大事啊!这样,如果那小子真要是能把咱们这个大麻烦给解决了,他父母的事咱们也可以想办法通融一下啊!”
戴博艺又冒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在他看来,偷盗这种事对他这个层次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
虽然说吴小正的父母已经被法办,可法律能通融的地方多去了,这个案子又是湘水县办的,对于戴博艺来说,他稍微想点办法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
就这样,远在龙溪的吴小正就这么被戴博艺和杨贵平联手给坑了,等待他的,还不知是福是祸。
正文 第317章 杨贵平的机会
因为大事解决有望,戴博艺的心情顿时变得好了很多,感觉思维也好了很多。
“这事就这么办,明天开会集体讨论一下,拿出一个能让吴大厨接受的解决方案来。贵平,你明天也参加一下,然后再约一下吴小正。”
心情虽然大好,可戴博艺知道,要想一下子就把五六十人硬塞到吴大厨去,那绝对不是帮吴小正解决其父母的服刑问题能达成一致的。
这件事其实也相当于一场交易,交易就讲究等价交换,所以政府这边也必须拿出一些有利于吴大厨的优惠条件来,才能促成交易的达成。
至于具体能给出什么优惠条件,集体的决策远比戴博艺一个人拿主意要好得多,而且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后果也无需戴博艺一个人来承担。
所以,供销公司深化改革这事,开一个有针对性的集体决策会议就成为了必要。
至于吴小正会不会答应这事,戴博艺根本就没考虑这么多了。
国情就是这样的。
企业在政府面前,永远都处于弱势。
政府需要企业时,在大方向上企业很少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算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那也是在细节方面。
唯一的例外,就是这家企业有很深的背景,深得让地方政府官员有所顾忌。
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吴大厨确实很受廖书记和郁厅长的青睐,但这两位大佬似乎都没有要特别照顾吴大厨的意思,因此戴博艺就没什么顾忌了。
事情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至于吴小正会不会感到愉快,暂时已不在戴博艺的考虑当中。
戴博艺现在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瓜分胜利果实的问题。
一般来说,官场大地震伴随而来的就是官场大洗牌。
就以肖荣华案为例,一个小小的供销公司总经理犯案,却因为牵扯太广,就会导致湘水县接下来会有一个常务副县长、一个副检察长、三个局长、一个供销公司总经理等许多位置的空缺。
这还是在谈仲海等人不牵扯出其他人的前提下。
这些空缺出来的位置是需要人来填补的,几个位置一动,就会引发大量职位的变动。
而戴博艺作为肖荣华案件的主持者,是属于胜利方,只要他不受牵连,他是有权来分享胜利果实的。
常务副县长、副检察长这两个位置他想安排人是有难度的,但几个科级的位置,他是有一定的话事权的。
作为湘水县的一把手,他自然希望某些关键位置上的人能与他同心同德,能对他的工作起到巨大的支持作用。
所以戴博艺必须未雨绸缪来考虑这些位置的新人选。
他第一个考虑的就是眼前的杨贵平。
单从资历上来说,才担任城关镇副镇长的杨贵平往上升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从功绩上来说,杨贵平是供销公司仓库收购案的引导者,是供销公司深化改革案的探路者,又是导致肖荣华开口、谈仲海开口的关键人物,再加上他的背景……已足以具备破格提拔的资本。
戴博艺相信,就算是洪志高和杨松德,也一定会支持给杨贵平安排一个合适位置这个决定。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戴博艺这么考虑,虽然还是有逢迎上级的嫌疑,但更主要的是,戴博艺现在确实觉得杨贵平是个人才。
从他的角度来看,杨贵平有学历、有能力、有想法、做事踏实可靠,又会做人,这样的人才确实应该提拔重用。
于是杨贵平的机会来了。
戴博艺问道:“贵平,接下来有没有换个位置干一干的想法?”
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杨贵平有点猝不及防。
从他的角度来说,他确实没有想过被破格提拔的可能性,因为他毕竟在城关镇副镇长这个位置上才干了半年多时间。
而且他暂时也没想过要动,因为城关镇这边正是要出成绩的时候。
对杨贵平来说,他并不缺晋升的机会,缺的是扎扎实实的政绩,尤其是这种基层工作的巨大政绩,这将是他以后晋升的巨大资本。
“戴书记,谢谢您的好意,我暂时没想过动,我还想在城关镇干出一点成绩来。”
杨贵平拒绝得很委婉。
戴博艺稍稍有些惊讶。
按照大多数干部的惯常思维,一旦有晋升机会,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哪会像杨贵平这么不假思索的拒绝?
看来,这确实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好干部!
戴博艺对杨贵平的好感更深了。
杨贵平见戴博艺不表态,又误会了。
他补充说道:“戴书记,供销公司这块虽然我有做过调查,但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因此这个位置并不适合我,您还是另外物色合适人选吧。”
这又是理解上的差异。
按照杨贵平的理解,刚才戴博艺跟他谈的一直是供销公司的事,而供销公司现在又紧缺一个总经理人选,他还以为戴博艺想把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
杨贵平暂时没有去企业任职的想法,尽管从级别上来说,供销公司总经理是正科级,比他现在的位置高半级。
戴博艺笑了,他笑道:“你误会了,如果让你去供销公司,未必有点太屈才了,还有更重要的位置等着你。”
这下杨贵平纠结了。
一边是升官,一边是政绩,这是个两难的选择。
想了想,他还是选择了拒绝:“戴书记,请再给我一年的时间,城关镇这边,我还有一系列计划等着去实施,我想踏踏实实地干出一点成绩来。”
杨贵平真的舍不得城关镇现在的这个位置。
因为根据他的观察,以现在吴大厨食品的发展势头,他完全可以继续跟吴大厨深入合作,在农商合作这条路上走出很远,干出足以震惊全地区甚至全省的巨大成绩来。
杨贵平有这个信心,而且这样的机会很难再有。
这下轮到戴博艺为难了。
一方面,他更加欣赏杨贵平了,能够拒绝升职诱·惑的干部真的不多。
另一方面,他对杨贵平的任用另有特别考虑,在他看来,这个新的位置同样也很重要。
这该如何是好呢?
正文 第318章 杨正义的机会也来了
戴博艺也是会打如意算盘的。
在他看来,供销公司成为全省国企深化改革的重要试点已经成为了事实,而按照杨贵平的思路以及刚才的解决方案,这个试点改革成功并且成为典型的可能性也很高。
既然如此,湘水县为什么就不能借势呢?
省里的大佬不是要在湘水县弄试点吗?那试点再多几个又何妨?要是能把湘水县所有的亏损企业都改革成功……
戴博艺想想都觉得很美。
并且他还知道,一旦湘水县真的成为全省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试点县,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但好处却更多,甚至远比风险要多得多。
省里负责国资办的大佬不是你杨贵平家的吗?你杨贵平不是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吗?那就把你丢到湘水县的相应位置上去啊!
所以戴博艺打的如意算盘就是,想把杨贵平丢到国资办副主任这个位置上去。
他之所以产生这个想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戴博艺现在对正在这个位置上的李主任很不满意了!
在这次供销公司仓库收购案上,因为李主任的不专业、不敏感,他差点就把吴大厨的那份收购方案丢进了垃圾桶。
要不是地委廖书记多次提醒,差点连他戴博艺都要跟着倒大霉。
还有,这次肖荣华的案件,李主任虽然没有牵涉太深,却是在肖荣华的收礼名单上的。
好在他所收受的礼物价值并不算大,否则这次双规的名单上还会加上李主任的名字了。
不管怎么样,李主任都得换个位置才行了,而合适的接替人选就是杨贵平。
一个新的主意又从戴博艺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贵平啊,你看这样行不行。”
“城关镇的副镇长你再兼一年,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位置,需要你花费更多的精力,那就是国资办专职副主任的位置……”
戴博艺直接把他的思路讲了出来。
他的思路其实是可行的。
国资办专职副主任这个位置虽然重要,但事务并不算太繁忙,而城关镇离得又不远,这让杨贵平身兼二职有了可能。
如果是换做其他人,戴博艺一定不会这么安排。
可杨贵平不同啊!
以杨贵平的背景,如果把他安排到这个位置上来,这是能实实在在地给湘水县带来好处的。
而且戴博艺相信,这个安排稍微有点离谱,但只要他开口,应该会被其他常委所接受。
杨贵平被惊到了。
正科级的国资办专职副主任,马上能出大政绩的城关镇副镇长,两个重要位置竟然让他一个人兼?
这在官位杯水车薪的体制内,得多招人眼红啊!
戴书记胆子真大!
可杨贵平能拒绝吗?
当然不能!
如果他能在这两个位置同时都干出巨大政绩来……
可以想象,这对他以后的发展会有多重要。
至于忙不忙得过来,这一点杨贵平倒不是太担心,因为他在吴小正身上学会了当一个合格的甩手掌柜的正确方法。
杨贵平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戴书记,既然您如此看重我,那我愿意试试。不过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我希望能从城关镇调一个人到国资办来。”
杨贵平想到的是吴小正的姑父杨正义。
他这么想,一方面有对吴小正投桃报李的意思。
另一方面,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共事,杨贵平发现,杨正义其实是一个办事很细心、很踏实的人,也很有理论水平,唯一的缺点是开拓能力稍显不足。
但如果把他调到国资办来帮他,却再合适不过了,顺便还可以提升个半级。
如此一来,国资办这边有杨正义帮忙盯着并处理一些琐碎事务,杨贵平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处理城关镇那边的事。
这是两全其美的事。
这个要求对戴博艺来说不算难事,他又痛快地答应了。
瓜分胜利果实的事,就这样走出了第一步。
这是一个多方受益的决定。
杨贵平就不用说了,他是直接的受益者。
杨正义也是受益者。
他属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那种。
可能连杨正义自己都没想到,他听从吴小正的建议,跟对了杨贵平这位正主,机会竟然会这么快就来了。
如此看来,他十几年的苦熬,还比不上这一个多月的努力。
这就是国情,这就是体制内的游戏规则。
戴博艺也是受益者。
只要杨贵平在这两个位置上干出了成绩,政绩自然少不了他那一份。
整个湘水县也将是受益者,甚至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
正如戴博艺所预料的那样,只要杨贵平在这个位置上努力,凭他的背景和资源,湘水县必然会在政策和资源上得到一定的倾斜。
而且,若要是真能在深化企业改革上摸索出一条或几条成功的路子出来,并且成为全省的典型,那湘水县的很多国企都能打一个翻身仗,那受益者就更多了!
戴博艺忍不住为自己所下的这招绝妙好棋而深感得意。
正在此时,他的电话又响了。
电话是洪志高打来的,内容只有一句:“戴书记,地区纪委那边采取行动了。”
这意味着,湘水县的一场大地震真正爆发了。
可笑的是,处于风暴正中心的谈仲海,此时竟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因为是周末,也因为在杨贵平那里讨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谈仲海并没有外出,而是安心呆着医院当一位“称职”的父亲,来陪刚做完手术的谈啸天。
当然,他之所以这么做,除了确实心疼儿子外,是因为还有一丝愧疚。
原因在于,他刚把儿子的所受的苦,当成了筹码交换出去。
此时的他还在幻想着,若是和杨贵平的交易能顺利达成,不仅能让他顺利逃过这一劫,还会因为有了利益交换关系,让他顺利搭上杨贵平背后的这一条线。
美梦注定是要破灭的。
就在他走了错误的一步棋之后,他的行踪就被人暗中盯上了。
地区纪委一开始行动,他就立即被人从医院直接带走了。
一起带走的还有他的妻子。
而谈啸天的病房也立即被控制起来。
这一天,注定是谈家的覆灭日。
正文 第319章 谈家的覆灭
谈仲海被双规的事,立马就轰动了整个湘水县,甚至连整个湘南地区都被传得沸沸扬扬。
这是一个还算纯真的年代。
在这个年代,大多数官员都还比较纯洁。
虽然身处体制内,一心求发展、求上进、求升官是难免的,但大多数官员在攀关系、找背景的同时,还在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争取出政绩。
因此,像谈仲海这样的走向贪腐、堕落之路的官员并不多,能被逮出来的更是少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常务副县长被双规,而且是在医院这种公共场合被带走,迅速传开并引起轰动效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小道消息的传播是一件很恐怖的事,事情一旦传开来,就会各种版本都出现,因此谈仲海刚被带走,各种小道消息先在湘水县城里传了开来,迅速引发了一连串的后果。
最为搞笑的是,谈仲海被双规的消息一传开,受影响最大的反而是他儿子谈啸天。
梁正坚这边很快就感觉到了这一点。
原本在谈啸天这个案子上,梁正坚是很有把握的,可实际进展却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顺利。
原因就在于证人的不配合。
在谈仲海被双规之前,证人们要么是对谈啸天还有期待,要么是怕打击报复,大部分证人都不愿意开口作证,这让谈啸天案的取证出现了困难,这对梁正坚迅速实现预定的行动目标很不利。
现在好了,谈仲海一被双规,证人们的期待没了,怕打击报复的担心也没了,开始纷纷开口作证。
第一个跳出来作证的不是别人,正是县文工团的邱意雯。
这位把张颖出卖给了谈啸天的女子,正在期待谈啸天兑现承诺帮她调动工作,没想到希望竟然这么快就破灭了。
心态失衡之下,她愤怒地跳了出来,开始揭发谈啸天如何欺骗她的感情、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