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巨星从综艺主持人开始-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
  “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又将如何还原再现一个告别的场景,让我们拭目以待。”
  之前的朗读者会有前篇,会有铺垫,但是每一期的朗读者并非是这样的呈现方式,文学性照这一期,差了许多。
  可,今天这一期的朗读者,现场观众觉得董青不一样了,她真的把自己在节目的定位找到了,把自己的魅力在这个舞台绽放开来了。
  前两期的董青,说她的光彩被洛一明盖住,但这一期,无可争议,董青是优秀的,是完美的。
  并且,观众们都喜欢上了这个气质怡然的董青,她不再是央视春晚那个呆板的,行为上学的董青,她是文学的,她是艺术的,她是行走的文学艺术和灵魂。
  PS:上一章被屏蔽,明天才可以看


第两百九十章、维和部队录制(超感动)

  “嘉宾,战士都准备好了吗?”洛一明作为总导演,再确认人员是否到位。
  现场导演李得志在监听耳机里确认,已经就绪。
  “好,董青,可以开始了。”
  听到总导演洛一明的声音,镜头再次切换到董青身上,她温婉大气地说:“从1990年开始,我们国家派出军事力量,参与到世界维和任务当中。”
  “到目前为止,派驻的军事人员超过一万人次。”
  “也为推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做出了贡献。”
  “2006年,中国赴黎巴嫩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
  董青激动道:“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几位参与黎巴嫩维和行动的战友们。”
  “掌声欢迎他们。”
  这一期的主题是告别。
  当董青说请来的嘉宾是参与黎巴嫩维和行动的战士,观众们立即升起了崇高的敬意。
  战士们穿着维和部队的军装,本来,他们是会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挺直了腰身上台的,但此刻,三个战士却是搀扶着一个腿受伤了的战士,慢慢的朝台上走来。
  “欢迎你们。”
  董青面对战士,尊敬道。
  四个战士这会已经训练有素的站坐了一排,其中一个战士道:“敬礼。”
  四位下一秒都朝着观众行军礼。
  “礼毕。”
  董青朝着四位战士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说道:“我们看到刚才徐卫国是被战友们扶着上台的。就是因为他在第四期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时,受了伤,现在还在康复的过程中。”
  “所以,他没有办法长久的站立。”
  “来,徐卫国,可以稍微坐一会。”
  工作人员为徐卫国搬上来了一把椅子。
  徐卫国拖着自己受伤的腿往椅子前挪动,他应当很痛苦,但却始终咬着牙,他屁股轻轻挨在椅子上,整个身体却还保持着挺拔的身姿。
  军人,就是如此硬朗的。
  哪怕是有一颗子弹打在了他的腿里,他在国家的人民跟前,依旧要保持微笑。
  董青被这个战士的坚强感动着,她需要把这些战士的故事告诉大家。
  “去执行维和任务是有生命危险的。你们在去之前,都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吗?”
  第一个战士万星道:“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递交了自己的志愿书。为了维护国家和军队的荣誉,甘愿流血,甚至牺牲。”
  “无论多么危险,我们都觉得,使命重于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万星高声喊着,可谁听在耳朵里,都不认为那是大而空的口号,至少,他们在敌人的尖刀利炮下,是没有退缩的。
  董青重复道:“走的时候,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那在走的时候会怎么样跟家人告别呢?”
  万星道:“家里边吃了个团圆饭,也没说什么东西。母亲就说,你是妈妈的儿子,别人也是他妈妈的儿子,你要安全的回来,也要把别人的儿子安全带回来。”
  第二个战士道:“我妈就是跟我说,出了国之后,一定要记得和家里常联系,一定要家里人知道,你的安全。”
  第三个战士是一位东北小伙,他用浓浓的口音道:“我的家庭只有我和我的父亲两个人,所以说两个男人之间可能没有那么煽情。”
  “我出发前,他来到驻地来看我,在这之前呢,我的手机里没有一张我父亲的照片,我是想,我这回会走很久。”
  “当时在手机拍了很多照片,想父亲了……可以看看照片。”
  三个年纪都在20…30岁的战士,其中两个还没有结婚,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国家。
  连最基本的与亲人团聚的机会都被剥夺,家里人最希望得到的,也只是他们还安全的活着。
  董青被战士朴实的话语打动了,她沉重道:“你们能够平安回到祖国,最宽慰的是家人,有去了回来的,也有去了没回来的。”
  眼神黯然,董青道:“徐卫国在2006年7月执行任务的时候受伤了。”
  “但是他的战友杜兆宇却牺牲了。”
  遗憾地看去徐卫国。
  后者道:“我每次想到这个东西,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我失去了一位战友。”
  “我兄弟。”
  “我记得那是黎巴嫩时间,2006年7月25日19时30分,因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空袭,我们在当地的哨所执行维和站岗任务。”
  “当晚,一辆皮卡车围着我们营区绕行两圈,开到离我营区还有200米的一个小土包后,突然加速。”
  “因为我们哨所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我和杜兆宇判断,对方这是破坏式袭击。我们立即向对方喊停。”
  “但车子根本不理会我们,杜兆宇指挥我开枪射击。”
  “我们与对方展开了击战,我将对方的车胎打爆。我的腿被打伤。皮卡车加速继续开到我营区外围的一个皮箱,撞击侧翻后,着火。”
  “皮卡车上,装载了很多武器,弹药。”
  “兆宇判断会爆炸后,一把把我推出去了。”
  “他说,徐卫国,你赶紧撤。”
  “我说咱俩一起撤。”
  “兆宇说,我是主哨,然后又把我推出去。”
  “就在推我的那一下,当时就爆炸了,我被炸飞,昏迷过去。”
  徐卫国回忆当时的画面,他总觉得那是电影,但这的的确确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他最好的战友,最好的兄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出手救了自己。
  第二个战士道:“爆炸发生后,我带着快返班,第一时间进行搜救,最先发现的是副哨徐卫国,他倚在一个小土坡上,胸前全是鲜血。”
  洛一明这会让摄像老李拍摄到在徐卫国肩上的那颗五星红旗。
  “我们在废墟里,找到了兆宇。兆宇牺牲了。”
  “当清理现场的时候,在兆宇的身下,我们看到了他执勤的枪支。”
  “就是这样一个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手握着自己的武器,还坚持着自己的站位。”
  “还有一个事我觉得特别遗憾,就是在爆炸的前一天。杜兆宇找到我,他说中队长,你给我理个发吧。”
  “我说明天有勘察的任务,明天我给你理。”
  说到这,战士张立虎哽住了,他克制自己的情绪后,道:“可是,他…牺牲了。”
  “这……成了我一生的遗憾。”
  董青无法知道,杜兆宇前一天晚上为何想理个发,难道是冥冥之中,他知道,他会遇到一场灾难?
  他要把自己的生命贡献给国家和人民。
  不!
  董青宁愿希望,那只是巧合。
  “这是一次…猝不及防…的告别,带给战友们的是一种悲痛。”
  “可带给家人的是诀别。是无法去弥补的伤痕。”
  “今天,杜兆宇的母亲,父亲,姐姐,也来到了现场。”
  “我们还是用掌声,向他们表示我们的敬意。”
  全场的观众无一不伸出双手,朝着这些最可敬的人鼓掌,镜头切换到台下坐着的杜兆宇的父母和姐姐。
  他们三人早已经泪流满面。
  英雄有泪不轻弹,英雄流血不流泪,可英雄家庭的家里人,却藏不住他们的悲痛。
  他们直到现在,仍无法正视这种告别。
  董青来到了三人面前,在与战士们站在一起时,董青不想要让自己表现的那么不坚强,她可以强忍泪水,像个战士。
  但…面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面对曾经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如今,少了一个,孱弱的老人,忧伤的姐姐,董青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她们。
  也许,眼神里的泪水,是对她们最好的安慰。
  “听说直到现在,你们手机上,兆宇的电话号码你们都舍不得删。”
  杜兆芳道:“我弟弟的号码我到现在还留着,每月会给他交话费,每次想我弟弟的时候,我都会给他发消息。说弟弟,姐姐想你了。”
  “这样,我就会感觉他还在我身边一样。”
  杜兆芳说着,泪水顺着右脸颊已经流了下来,她拿出手机,递给董青,让她看弟弟给自己发的彩信。
  那些照片,杜兆宇都是笑着的。
  可看见旧人笑,更让今人哭!
  董青的泪落下来了,那是情到浓时,泪腺触动后,真实的泪水。
  她用手轻轻擦掉,对着兆宇的妈妈说道:“在去年五月母亲节的时候,他还发了一条短信给您,祝您母亲节快乐。兆宇是个挺孝顺的孩子吧。”
  母亲道:“孝顺。他年纪这么大了,还没结婚,农村吧,都是经济比较紧张的,我就把他的钱给攒起来。”
  “06年春节回来的时候,他直接把我领到城里头,给我买了双旅游鞋,我现在还包着,舍不得穿呢。”
  “兆宇就跟我说,妈,你穿哩,你穿!你儿子有钱,有钱能给你买鞋,咱穿得起鞋嘞,别舍不得嘞!”
  刚拟制的泪水,再次不受控制的流下来。
  董青情绪有些崩溃。
  她从经历过这种生死离别。
  尤其是,他还是那么年轻的生命。
  现场的观众们,开始拿出纸巾擦眼泪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逝去的生命,这是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与邪恶抗争死去的战士。
  这样的人,值得所有人用眼泪去祭奠。
  洛一明在台下边,他同样和所有人一样被感动着,可被感动的同时,主持人一定记得,要懂得克制情感。
  “董青,控制情绪…节目继续。”
  监听耳机里的声音把董青唤醒,她道:“当初没有意识到那是一次诀别,所以,如果今天在现场,就作为一个告别的话,你们还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吗?”
  姐姐杜兆芳抬头看了看屋顶,说道:“好弟弟,忠孝不能两全。”
  “你为国家尽忠了,那么对父母的这些孝,就由姐姐我来替你完成。”
  “你在天堂那边,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杜兆芳看着屋顶,好像看到了弟弟一样:“你也要好好地,知道吗?一家人永远都会想你的。一家人都不会把你忘了的。好弟弟!”
  呜。
  姐姐不行了。
  抱住董青,哭的身体已经有些颤抖。
  原本还没有怎么落泪的老父亲,这会那浑浊的泪也从眼眶里爬出。
  他用他长满了老茧的手去抹眼泪。
  他也许在后悔,也许在思考,当初,为何就让自己的儿去当兵,去执行维和任务?
  当然,他也许从来都没后悔过,只不过,他希望走的那个人是自己。
  不是自己的儿。
  “我记得在阿拉曼英联邦,士兵墓地当中有这样一条墓志铭,它说,对于世界,你是一名战士,但是对于我,你是整个世界。”
  董青拍着杜兆芳的肩膀,柔柔地拍了两下后,杜兆芳的情绪才稳定下来。
  “我想兆宇的离开,这样一种告别,可能是需要一个家庭,用一辈子去面对的创伤,但我相信,兆宇希望您二老,还有姐姐能够快乐的生活下去,他这样才能真的无牵无挂的离开。”
  “坚强起来,这是你们给兆宇最好的礼物,好吗?”
  “我们接下来的朗读是献给兆宇的母亲,献给所有维和部队的战士们的母亲,向她们表达我们的敬意和慰问。”
  “我们请参与过维和任务的战士,以及另外两位兆宇生前的战友,还有一位特殊的朗读嘉宾,演员张国墙,来为大家共同朗读,欢迎他们。”
  董青和杜兆宇一家人一起下台,相伴他们走过这一段路,董青悄悄和她们说着什么,而无论说什么,这段走下台的路其实,都很难行。
  张国墙和其他两位战友这个时候登台,张国墙方才也掉下了眼泪。
  今年,他拍摄了很火的一部电视剧士兵突击。他理解军人,保家卫国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军人的生命永远不是属于自己,而是国家的。
  可在电视剧里演这些,你可以演,但是真正的面对生与死的问题,真正的国家需要你献出生命的时候,张国墙问了问自己,然而,他不敢,或者说,至少此刻,他没有准备好。
  “大家好,我是演员张国墙。今天,我将和维和部队的战士们一起给大家送上这段朗读,献给杜兆宇战士的妈妈,和所有维和部队战士的妈妈们。”
  “这段文章是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
  PS:还是支持正版吧,盗版可能有些联不上,看起来也不爽,支持正版,投推荐票和月票,谢谢大家了


第两百九十一章、老何向我表白

  “…。。。”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
  “是你把我从死神手中拯救出来。”
  “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
  “只有你和我两人明白。”
  “等着我吧,只因为同别人不一样。”
  “你善于苦苦等待。”
  “你善于苦苦的等待。。。。。”
  当张国墙和维和部队的战士们把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朗读完,这一期的节目并没有就此陷入低潮。
  下一秒,现场的大屏幕上,播放出来了战士们在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画面。
  先是轰炸的炮弹在哨所前炸响,维和部队的战士们朝着敌人的炮火方向支援兵力。
  接着,一组组维和战士们坚守岗位的照片。
  他们不管是在酷暑灼热的非洲,还是在冰天雪地的欧洲,在哨所站岗的身姿都是挺拔高耸的。
  他们的眼神坚定,守卫着世界人民的安全,岁月静好的背后,是他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洛一明总导演,早已经换装完毕,在一组组照片震撼人心的上演时,他朝着这些战士走来。
  一边朝着他们走来,洛一明一边说道:“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他是用鲜血染红,铁骨柔情,英雄有泪。我们难得看到他们的眼泪,却是在战友离开时,这些战士们拟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
  “战争是残酷的,反对一切战争,不管这战争争议与否,因为任何战争都存在伤害。”
  “维和部队的战士们不求回报,只求无愧于心,希望国家善待退伍军人。”
  洛一明伸出手,和台上的战士们紧紧地握手。
  而战士们再次面向观众们敬礼,感动着所有人。
  第六期的朗读者录制结束,这一期的录制样片呈给央视领导审查的时候,得到了央视特别的重视。
  可以说,任何的一档综艺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节目,都不具备这样震撼人心的能力。
  可是洛一明第六期的朗读者做到了。
  尤其,洛一明在最后切入的维和部队战士在外国进行和平维和任务的画面,配合他暖人心脾,又充满着人生意味和情感的话语后,让领导们都有些动容。
  赵力永身为研发办公室的主任,最初这个节目就是他下达审批的,他曾想过朗读者会是文化类节目中一个标签的存在。
  而今,播出的前两期朗读者已经名声大噪,为央视注入了新的综艺活力。
  看到第六期中洛一明的表现,赵力永对洛一明的喜欢更加不言而喻。
  现在是十一月末,再有三个多月就是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观众们见面的时刻,此时,台里已经开始广泛的节目征集活动。
  再有半个多月,节目会开始第一次审核。
  春晚的导演已经确定为郎坤主任,郎坤和自己的关系相当好,这次能再次拿到央视春晚导演的殊荣,赵力永帮了很大的忙。
  导演确定了,如今主持的阵容却还没有定论。
  按照以往的主持惯例,朱俊,李勇两位男主持人一定会上,女主持当中则是周韬和黑马董青。
  今年的春晚,台里是准备启动六人主持“豪华”阵容。
  那么,便需要再从央视的主持人队伍中,找出一男一女。
  本来,赵力永和台领导是想从央视的挑战主持人中选择一男一女,作为新人培养的。女主持,倒真有一位。
  可是男主持?
  要不,就让洛一明上。
  赵力永猛地冒出来这样一个想法,但他同时也知道,这个想法不一定能够得到台里的认可。
  历届的春晚,当然除了早期还不成熟时候,后来主持人都是央视的主持。
  洛一明只是在央视合作主持节目,想要主持春晚,这并非那么容易。
  出于对洛一明的欣赏,赵力永觉得在这件事情上跑一跑,稍微有些眉目的情况下,他在打算跟洛一明说。
  11月的29号,朗读者的第三期如期播出。
  陆钏导演的朗读《藏铃羊的跪拜》,再次赢得了观众们的泪水。
  同时,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也去搜索陆钏导演的可可西里,欣赏这部艺术的大片。
  可可西里影片,说的是可可西里不相信眼泪。
  巡山队长日泰被被一群盗猎者残忍的杀害。
  巡山队员刘栋在搬东西的时候不幸踩到一处流沙,短短几分钟就被流沙吞噬。
  尕玉以警察身份扮演记者来到可可西里,目睹了一幕幕人性的贪婪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狂暴冲突。
  他们与猎杀者对决,尕玉最后死里逃生,也不过只是带回了已经冰冷了的日泰队长的遗体。
  藏铃羊还在面对灾难…
  影片开头就是对藏羚羊进行拍摄,它不仅是真实的,还是剧组花了4个月派专人守候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胶片记录藏羚羊。
  可可西里,是陆钏的作品。
  这个时候,网上的吃瓜群众们,才去开始思考前两天陆钏和他的老板张东明的分道扬镳。
  陆钏能够拍摄这样的作品,他对艺术无比负责的态度,让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出走娱艺影视公司,他是想要自己去拍摄更好的作品,那是他选择纯碎的电影艺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
  陆钏一时间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
  张东明坐在娱艺公司办公室,当他禁不住好奇看到央视的朗读者第三期,他的拳头重重地打在了桌子上。
  外界都开始支持陆钏了,认为他是一个好导演。
  所以出现这种一面倒的情况,还不是朗读者把陆钏的形象塑造的伟大光正。
  在可可西里,他对艺术的热忱,对藏羚羊目前遭受的惨状的记录,对大自然生物的热爱,包括和董青访谈,最后朗读时候的那份真情。
  都完整地展现了他自己。
  他是对的,他是好人。
  那么,非黑即白对立两端的自己,无疑就是坏蛋!
  “可恶!”
  张东明认为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洛一明,作为朗读者的总导演,洛一明呈现出陆钏所有的善良和艺术性,都是对他的抨击。
  你可以从我的公司挖走陆钏,我也可以从你的公司挖人。
  张东明不会善罢甘休,他认为办这件事有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张大东。
  上一次,张大东被媒体围剿,最后还是张东明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救活了他。
  用张大东去对付洛一明,搞点小手段,张东明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第三期的朗读者播出之后,洛一明把第七期和第八期的朗读者都交给了胡天负责。
  在胡天和李得志几期录制的现场情况看,李得志的沟通,领导,协调能力较胡天都逊色一点。
  而这两期,李得志作为助手辅助胡天,这让前者心里也饶不痛快。
  洛一明正在办公室整理极限挑战的方案,在朗读者之后,洛一明便打算展开极限挑战的准备工作,极限挑战的出世需要的周期会很长,所以有时间的功夫,洛一明就会先着手去策划方案。
  李得志没有敲门,下一秒横冲直撞地跑了进来。
  “洛哥…”
  李得志面上很火,扯着嗓子大吼道:“胡天太过分了,他把我全当做场工来安排了,搬桌子,挪板凳这些活都给我干。”
  李得志一边说,一边还愤愤的用手指点来点去。
  好像站在他面前的是他爹,会任由着他发疯。
  洛一明平静道:“小李,前边两期朗读者我给你负责的对吧?可是你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自己说,怎么样?”
  李得志道:“胡俊退出朗读者,我也是很被动的。这是客观因素。不能全怪我的。洛哥。”
  洛一明淡淡笑了:“那董青那一期,你是总负责,可你为什么什么问题都要问我。我感觉那一期,仍然是我在主导。而胡天,至少录制的时候,都是他一个人拿主意。”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