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金钱帝国-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人开的公司。
  他们俩没有半点怀疑,原因非常简单,程琳刚才展露出来的气场不像普通人,只是他们殊不知,信息确实是真的,程琳的表现却是经过张伟培训出来的,目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在谈判的时候占据主动,很显然,现在也稍稍占了一点上风。
  “哎哟,失敬失敬,有眼不识泰山。”孔主任笑得脸都皱了,知道张伟和程琳的来头后,他也不套话了,直截了当道:“程女士,听说你想投资一千万?准备投资什么项目?”
  “哦,是一千万。”程琳似乎拿下了墨镜后气场全无了,这一下还忘了事先和张伟对好的词,说完了便停顿了下来。
  张伟暗暗着急啊,看到这个情况,只好装作童言无忌道:“我妈妈说要投资好几千万,她还和我说了,要我觉得盐市好玩,就在那边买下一大块地,然后在那边开个大大的厂呢。”边说边双手张开做了个“大”的动作。
  孔主任兴奋啊,怎么看张伟都觉得可爱,两次啊,两次都把信息透露了出来,特别这一次,投资几千万?这消息太震撼了,现在有几个客商投资这么大?
  站着的小金也觉得张伟特可爱,还没谈投资就把底兜了出来,太可爱了。
  他们哪里知道,这些都是张伟故意展现出来的!
  可是一会后,他俩就觉得张伟不可爱了,相反还有点讨厌。
  双方聊了一会后才,开始商量起了投资项目。
  在得知张伟家想买地建米厂以后,孔主任连忙介绍起了优惠政策,从补助一直说到了风险补偿。
  张伟在一旁听的很仔细,刚才孔主任介绍的政策确实可以,这些政策在后世可就享受不到了,比如在海内外成功上市,给予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的政府补助,又比如高达百分之十二的风险补偿,后世一般在百分之六左右。
  孔主任砸了咂嘴,道:“现在去我们盐市投资,还能享受两年免税,三年半税的优惠政策,程女士,怎么样?”
  “挺好的。”程琳点了点头。
  张伟一听不对劲啊,前世里在网上看过一个帖子,说大概现在招商引资能免税三年还是什么的?他拉了拉母亲的衣袖,假装天真道:“妈妈,上次盐市那叔叔不是说免税三年吗?”
  孔主任笑容一僵。
  小金站在那边微微睁大了眼睛。
  程琳一怔,哪个叔叔啊?随即一想,张伟这是在讨价还价呢,她连忙笑着道:“对,我都差点忘了这茬了。”
  孔主任纳闷的看了眼张伟,这个政策有是有,只不过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开放,他解释道:“按照财税字'1994'001号、京税二'1994'268号规定,一般开米厂免税一年,我们申报了招商引资的政策,这才宽松到两年,至于免税三年,纯属无稽之谈啊!”
  张伟可不听解释什么,后世在网上看见的信息未必正确,但也不会空穴来风,等到孔主任说完以后,他假装蛮不讲理道:“妈妈,别人有三年免税,为什么我家没有?是不是这位伯伯看不起咱们啊?我们别去盐市投资了,去隔壁青浦江办事处那边吧。”
  孔主任脸都黑了,刚还心里夸张伟可爱呢,这才过了多少一会,居然捣乱起来了!几千万的投资啊!
  小金嘴角微微抽搐,要这投资黄了,他奖励可就没了,几千万投资他得奖励到好几万块钱呢!
  两人恨得牙痒痒,诶……爷,叫你爷了,别捣乱了好不好?
  “妈妈,我们走吧。”张伟演的十分逼真,假装站起来拉着程琳要走。
  程琳非常配合的站了起来,拿起了桌子上的墨镜。
  孔主任一见慌了,一把拉住程琳,“政策可以商量,可以商量,三年免税没问题,真没问题。”
  张伟嘴角微微翘起,气势已经完全压倒对方了,现在接下来就是让对方配合着圈地,摆平土地租房肯定也要他们来,随后拿出最低投资金便可以。
  随后双方又交流了一些基本意见,接下来就是要去盐市“考察”,然后就可以完全实行贷款计划!


第186章 贷款到账了
  第二天,下午三四点。
  盐市,金明米厂附近。
  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张伟撑着小雨伞站在母亲的身旁,一旁盐市招商局的严局长以及几名领导相陪。
  看着不远处的金明米厂,张伟有点想笑,招商局的人听到自家要投资几千万,大清早就催着他和母亲来盐市考察了,随后在俩人刻意的引导下来到了这里。
  “程女士,你看这里怎么样?”严局长笑呵呵的指着金明米厂附近一大片空旷地道。
  张伟给母亲一个鼓励的眼神,在来的路上他还在和母亲对台词。
  程琳吸了一口气,推了推墨镜,看似很不在意道:“地方倒是挺好,只是这里有家厂,我投资以后不利于兴建米厂。”
  严局长皱了皱眉,整一个下午他陪着母子俩看了三四个适合置办米厂的地方,但总是被对方否决,难得听到对方说挺好,还因为这里有厂可能影响对方的投资欲望,他现在都恨不得程琳立马拍马决定投资,为什么?意向书都没签,害怕大投资跑了啊!
  “小华。”严局长转头看向一个青年办事员,“去问问这家厂的情况。”他决定了,不就是一家厂嘛,帮你搞定,让这家厂老板把厂卖给你不就得了?
  “好的,局长。”小华转身匆匆朝着金明米厂跑去。
  张伟撑着小雨伞笑得格外的开心,就怕你不找人去米厂问,问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严局长对着其他两三个领导使了个眼色,然后自己开口道:“程女士,这里地理位置适中,是置办米厂的绝佳之地啊!”
  其他几个领导马上会意,马上一个个劝了起来。
  “对啊,离国道也不远,运输方便啊!”
  “还有还有,大运河距离这也不远,走水路也很方便啊!”
  “不是我自夸,在我们盐市比这还适合建大型米厂的地方真没有几个了,而且这里土地价格便宜,可以省了您不少钱啊!”
  看着他们急不可耐的游说,张伟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了,自家比你们着急多了。
  程琳按照张伟教的淡淡的点了点头,没有表露太多的表情。
  严局长和几个领导着急啊,恨不得拉着程琳说,姑奶奶你就决定投资吧,意向书一签,后面的事我们帮你搞定,但他们也明白这么一大笔投资非同小可,只好按捺住性子等小华回来说明情况。
  十分钟左右。
  小华带着宋金明小跑了过来,刚一走进他便主动介绍了起来,“宋厂长,这是我们严局长、这是陆副局长……”
  “好了好了,不用介绍了。”严局长挥挥手,“宋厂长对吧?不知道贵厂经营如何?”
  张伟发现宋金明在看自己,眨了眨眼睛。
  宋金明会意,马上唉声叹气道:“唉,经营不善厂要倒闭了啊,你们找我来有什么事吗?”
  招商局的人听了他的话眼前一亮,要倒闭好啊,要倒闭想说服把厂卖了就简单了!
  严局长颇具威严的点了点头,“宋厂长的遭遇让人同情。”
  “是啊,我联系了几个买家,准备把厂卖掉呢!”宋金明按照张伟教地说道。
  招商局的一听急了,严局长连威严都不顾了,着急道:“没和人谈妥吧?”
  宋金明摇着头道:“暂时还没有,不过和一位老板大致确定了细节,大概再过一个礼拜便要签转让合同了。”
  张伟气定神闲的站在一旁,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谈的差不多了?
  招商局几人面面相觑。
  严局长再也按耐不住了,拉着宋金明道:“宋厂长啊,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程女士是上海来的大富商,她呢,想要买下这里一大片土地建设大型米厂,你米厂卖给谁不是卖?不如卖给她好了,怎么样?”
  宋金明装作犹豫了一会,道:“话是这么说不错,只是我这米厂想尽快脱手,米厂里还有一万五千吨的大米和一万吨的稻谷,那位老板倒是愿意接受,这位程女士愿意吗?事先说好,就算愿意,我也要一个礼拜之内拿到钱,等着急用呢。”
  “要多少钱?”严局长问道。
  “米厂不值几个钱,主要这么多米和稻谷值钱。”宋金明解释道:“一千六百万。”
  严局长一听傻眼了,中午宴请张伟和程琳的时候,他可是打听过了,对方先期投资在一千万上下浮动,这买个米厂就要一千六百万,还怎么继续谈?忽然他想到了张伟家干什么的,张楚粮油啊,月销大米近两万吨啊。
  想到这他有了主意,拉着程琳到一旁商议了起来。
  张伟站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严局长主动要帮自家贷款呢!
  计划成功了!
  ……
  一个礼拜后。
  这几天张伟一天到晚和母亲跟着招商局的人跑,土地转让、签约、最后招商局帮忙着去贷款。
  不得不说,招商局的效率非常的高,为了拿下张伟家这笔投资简直下了血本,这些繁琐要一两个月的手续,硬是在他们连夜奔波中一个礼拜完成了!
  匪夷所思啊,这样的工作效率简直逆天!
  没有任何意外,贷款在下午已经到了张伟家新注册的“银龙鱼”企业账户里。
  晚上。
  张伟和程琳赶回了上海,贷款已经到账,剩下就是后天正式把这笔钱交给宋金明,以后金明米厂和附近五万平的土地就姓张了!
  家楼下。
  张伟刚一下车便吓了一跳,楚钟林、龚振东、大伯等人一个不差站在楼下呢。
  十来个人一见张伟下车便一股脑儿的涌了过来。
  “小伟,怎么样了?”
  “你们去盐市一个礼拜搞定贷款了没?”
  “对啊对啊,我们都快没米了,再搞不定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大家着急的七嘴八舌说着。
  张伟一听便明白了什么事,应该是公司和湾区那边米快卖没了,怪不得昨天开始楚钟林不停打电话问自己什么时候回来。
  “停停停!”张伟喊住了大家,看到大家静下来以后,嘿嘿笑了一声,“贷款搞定了,一千六百万!”
  在场的人都静了下来,一直到程琳停好车下来。
  呼啦,十来个人沸腾了起来!
  “贷到款了!”
  “小伟想的办法真的有用!”
  “废话,也不看看谁想的办法,小伟啊,楚叔叔彻底服了你这脑袋啊!”
  “我侄子这脑袋瓜还用说?依我看来就是孔明再生也想不出这个办法啊!”
  张伟哭笑不得听着大家夸他,这简直都要夸上了天啊,不过他理解大家兴奋的心情,眼看着快没货了,现在贷款到手便能买金明米厂,不用担心断了生意啊!
  等到程琳停好车后,一行人朝着楼上走去,纷纷兴奋的摩拳擦掌,准备在生意上再度大展拳脚呢。
  张伟和他们考虑的不同,这一次贷款了一千六百万可不单单为了买米厂,有了这笔贷款,终于可以一展拳脚好好经营一个米厂了!


第187章 贷款带来的收获和影响
  两三天后。
  金明米厂,不对,现在应该叫银龙鱼有限公司,在工商局的帮忙下,上午已经完成了过户,从此这个米厂姓张了。
  张伟和程琳刚在宋金明的陪同下转了一圈米厂,来到了大门口,等着楚钟林带人过来拿货。
  “宋伯伯,这两天要麻烦你奔波了,以前厂里的工人都要召集回来啊。”张伟笑着说道。
  宋金明拿到了钱整个人都显得精神了很多,一脸感激道:“不麻烦不麻烦,还要谢谢总……小老板你买下我这米厂,总算可以把赌债还上了,晚上我就去那些人家里走动走动,争取明天把他们叫过来。”
  张伟点了点头没说话,厂买下来了,还有许多方面要准备,工人只是其中一方面,机械设备也要去买,还要订制流水生产线,最主要的是,得去土地承包合同,开米厂必须得有自己的种植田,否则永远做不出品牌来,至于现在,暂时先靠收购稻谷渡过难关吧。
  程琳看了看手表,“小伟,都三点半了老楚他们怎么还不来?待会我和你还要和严局长他们去吃饭呢。”
  张伟有些心不在焉,“可能路上耽搁了吧。”
  三个人站在门口又等了一会。
  “厂长,小老板,要不去办公室休息会?人来了我上来叫你们。”宋金明提议道。
  “不用不用。”程琳摇了摇头,转头看向张伟,略带得意道:“儿子,以后你妈我就是厂长了。”
  张伟哈哈笑了声,道:“那家乡味只能交给别人管理了。”
  程琳想了一下,“我还是回上海管家乡味吧。”家乡味从零到现在都是她亲自参与的,感情自然比米厂深厚的多。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张伟回过头一看,公司里的重卡开了过来。
  两辆车先后在门口停了下来,随后车里二三十人一个个跳了下来,因为米厂现在没有工人,上海那边又急着要货,只能让公司里的工人们过来了。这群人和公司办公室里的人不一样,都是大老粗,一见张伟便喜笑颜开的嚷嚷了起来。
  “小老板都买厂了!”
  “以后可不能叫小老板,得叫小厂长了!”
  “小厂长啥呀,直接叫张厂长,想不到啊,去年小老板还在做批发生意,现在都已经买厂了!”
  “那是,你们也不看看小老板是谁,我想好了啊,等米厂一开起来,就跟着小老板来混了,嘿嘿。”
  张伟被这群活宝围着一顿狂轰乱炸,可是心情却十分好,这群人都是从湾区跟着去了魔东新区,算是第一批员工,又不像别人那么工于心计,和他们相处十分自然惬意。
  “好了。”张伟拍拍手,“先把米搬上车送码头去,晚上我请你们去吃饭。”
  小丁问道:“让喝酒吗?”
  “让,放开了喝。”张伟被他逗乐了。
  大家一阵欢呼,还有人喊“小老板万岁”呢。
  楚钟林在一旁开玩笑道:“现在你说的话可比我管用,亏得他们还是我从湾区带出来的呢。”
  “哪有哪有?”张伟摇着头笑呵呵道,虽然明知道楚钟林在开玩笑,但现在现实确实如此,还记得当初刚去魔东新区的时候,楚钟林手下还有些人不服,可是时过境迁,现在这些人哪个不听他的话?张伟相信,如果他和楚钟林同时下达不同的命令,这些人绝对听他的可能性更大,原因很简单,他让这群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又闲扯了几句,张伟让人又去包了十辆重卡过来,随后组织人手去仓库搬货,这些货会从水路运到上海,因为水路运输速度比较慢,楚钟林他们完全可以明天早上赶回去。
  张伟站在那边看大家热火朝天的搬米上车,心里却在想别的事情,这一次贷款一千六百万已经给了宋金明,倒是之前准备的一千两百万纹丝未动,几乎就是空手套白狼一般的获得了这个米厂以及附近方圆五万平的土地。
  虽说一千六百万以后要还,但这纯粹是在用银行的钱在赚钱啊,暂时什么也没付出就得到了米厂和那么大一块地,简直是赚大发了。
  程琳又看了看手表,“儿子,不早了,该去和严局长他们吃饭了。”
  张伟想了一下,道:“你先过去,待会等他们搬好米,我带他们去到饭店吃饭,到时再来找你。”
  “那你快点来,不然严局长他们问什么,我可不知道怎么说。”程琳说完便开着车走了。
  等到母亲离开后,张伟又在米厂里逛了起来,他满脑子都是该怎么建设这个米厂,现在的规模就算机器设备齐全,生产肯定也跟不上上海那边的销售,还好有一万五千吨现成的米先撑着,这两天把工人招齐了,然后把一万吨稻谷加工成米,趁着这段时间再添加设备。
  围墙边上的张伟止住了脚步,自言自语道:“围墙要拆掉,到时这里再建一个碾米车间。”
  一阵脚步声从背后传来,张伟回过头看了下,是楚钟林。
  “小伟你在这啊,找了你一会了。”楚钟林笑嘻嘻道。
  这不着调的样子哪里像一个公司的老总?
  张伟拍了拍衣服,“有什么事吗?”
  “是有点事。”楚钟林走到了围墙边的大石块旁边,直接坐了下来,拍了拍石块,“坐过来说,有点事想和你仔细谈谈。”
  张伟看着他一脸郑重的样子忍不住想笑,走到了石块边上坐了下去,“楚叔叔,什么事?”
  楚钟林轻声的叹了一口气,“我和你们家也认识一年多了,从一开始帮你家忙,到后来合伙搞批发开公司,这些日子里我想了很多,公司能这么赚钱,完全是因为小伟你一个人想办法出策略。”
  “楚叔叔,别这样说。”张伟摇着头,“我只是动脑子,干事实的还是你们,公司赚钱大家都出了力。”虽然不懂楚钟林为何找自己谈心,但他还是实话实说,确实,楚钟林为了公司日日夜夜奔波付出了不少。
  “小伟,你听我说下去。”楚钟林从表袋里掏出香烟在石块上敲了两下,“我楚钟林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这样佩服过一个人,你想的那些办法每一次都让我大开眼界。”从盒子里抽出了一根烟,点燃。
  张伟没说话,静静地听着,今天的楚钟林似乎特别的奇怪。
  楚钟林抽了一口烟后,苦笑道:“大开眼界的同时,我也在问自己,还能跟着你的脚步走多远?在你想出惊艳的贷款主意后,我才发现已经跟不上你的脚步,所以,这一次我想和你说,米厂这边公司里就不拿股份了,等一万五千吨米卖完再把三百万还公司账户就行。”
  本来按照张伟事先承诺的,公司应该占米厂百分之十八的股份,没想到楚钟林推辞了,张伟皱了皱眉,“楚叔叔,你怎么了?”
  “没怎么啊。”楚钟林狠狠地吸了一口烟,“我楚钟林不是不识好歹的人,你提携着开了公司已经很满足了,人贵在知足,这也是我和小龚商量的结果。”
  张伟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楚钟林制止道:“你不用劝我,我想的非常明白,以后你把米厂搞成大企业发达了再提携我不迟。”说着站起身来也不给张伟说话的机会就跑掉了。
  看着楚钟林的背影,张伟无奈的笑了笑,大致也明白了怎么回事,楚钟林这人本来就够义气,这次最终买下来米厂又没用到公司的钱,恐怕他是不好意思了。
  这样也好,张伟松了一口气,米厂的股份还是抓在自己手里好,至于老乡们,给点零碎的股份无伤大雅,换句话说,日后如果米厂真的变成了大型企业有机会上市的话,在上市前依旧要招募小股东,与其股份抓在别人手里,还不如给老乡们掌握,至少不会出乱子。
  站起了身,张伟微微笑了一下,这也算是变相的得到了百分之十八的米厂股份,全是这次贷款带来的影响啊!


第188章 变成企业家了
  晚上,八点。
  在张伟许诺的大餐诱惑下,大家干活都特别卖力,暂时送了三千吨货去了码头。
  众人得知去的饭店是四星级的,小丁他们一个个嗷嗷叫着,纷纷表示小老板太慷慨太够意思了。
  张伟笑了笑,这些人是第一批跟着他打天下的人,待遇好点也很正常,他是个念旧情的人,日后若是真的飞黄腾达肯定不会忘记大家。
  饭店。
  张伟安排好众人后,带着楚钟林朝着严局长宴请的包厢摸去,刚一到门外他便听见里面欢笑声连连,不用说,聊的正开心呢。
  没有敲门,张伟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众人回过了头看向两人,程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脸喜色的挥了挥手,“儿子,这边。”
  在座除了严局长和陆副局长其他都是客商,听见程琳的话,马上一个个开口说话了。
  “哟,程总家的公子呀!”
  “那傻大个应该是保镖吧?”
  “估计是的,程总家有钱啊,小公子还给配保镖。”
  傻大个?
  张伟差点笑了出来,回头看了看楚钟林,发现他果然一脸的黑线,不过从刚才众人的说话间,张伟也发现了一件事,母亲好像和众人聊的还不错嘛。
  服务员给加了两张椅子,张伟在程琳旁边坐了下来,楚钟林则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张伟坐下后埋头吃东西,中午到现在没吃过东西,可饿坏他了,顺便竖起耳朵听听这群人聊点什么。
  不听还好,一听天雷滚滚,老妈也太能吹嘘了吧?
  这不,又来了。
  “程总,你刚说你投资了餐饮行业,据我所知这一行不太好做啊。”脸圆圆的客商嚼着虾道:“我一个朋友开了家饭店,去年赔了十来万,今年立马关门了。”
  众人看向了程琳,她也不怯场,很有气质的放下了筷子,轻轻的“嗯”了一声,“其实吧,做餐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至少我不觉得困难。”
  这里还好,张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毕竟自家来家乡味确实没碰到太大的困难。
  严局长好奇地问道:“程总做餐饮一年能赚多少钱?”
  “是啊,说我们听听。”
  “看程总的架势应该赚钱不少。”
  几个客商非常好奇的询问。
  张伟拿着杯子倒了一杯饮料喝了起来。
  “也没多少了。”程琳一脸低调,淡淡道:“去年也就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