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金钱帝国-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要来自家?
  张伟更加关心了,他看见爷爷奶奶都蹙眉了起来。
  “行,我家在海通民强乡张家村,你来之前打我电话,到时我直接到海通车站来接你们。”张爱国道。
  挂了电话。
  张伟看着父亲,关心道:“爸,刚给你打电话的是谁啊?”
  程琳、爷爷奶奶都看了过去。
  “哦,老苗和小许啊。”张爱国把大哥大往包里一塞,摇着手道:“我知道你们担心啥,他俩都不是什么坏人,以前一个是公司部分经理,一个以前是做餐饮的大堂经理,老苗是被他们公司里的人栽赃陷害进去的,小许比他还倒霉,两个客人打了起来,他上去拉架不小心弄伤了其中一个,结果那个有钱有势,硬是弄着小许进去吃了官司。”
  这小许是够倒霉的,张伟差点被逗乐了,客人打架结果小许自己搭进去了,这运势真差的没边了,不过张伟还有一个疑问,道:“这些话都是他们自己说的吧?”
  程琳愁着脸道:“爱国啊,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少搭点。”
  爷爷奶奶也劝着张爱国。
  张爱国一看大家都这样说了,连忙解释道:“这两个人我接触了一年多,确实是比较诚实的人,不然我怎么会让他们来我家?”
  既然父亲都这样说了,张伟也不好在说什么,心里暗暗决定到时好好观察观察这两个人,如果好的话留下来安排点活也没什么,如果不好的话,那就不好意思了,从哪里来还回哪里去。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张建国的声音,“哟,老二程琳小伟你们回来了?”
  张伟看了过去,就大伯一个人,好奇道:“大伯母和哥呢?”
  “卫红和小飞呢?”张爱国也问道。
  张建国跑了进去,在张爱国旁边坐了下来,“他们去我老丈人家了。”说着笑呵呵道:“刚我来的时候,在路上听见乡亲们都在说你家发达了不忘本,还说要提携他们呢。”
  张伟眨眨眼,道:“不是大伯你和他们说我们家发达了吗?”
  张建国从怀里掏出中华递了一支给张伟爷爷,“爸,抽根?”在爷爷接过香烟后,他又看向了张伟,笑着道:“是我说的啊,这样一来你家不就是衣锦还乡了吗?”
  张伟哭笑不得,得,还衣锦还乡呢,搞的自家像古代秀才中了状元一样,他随即一想也是,自家算得上衣锦还乡了,否则乡亲们怎么会求上门来?正是因为自家有实力啊!


第203章 李乡长愿意帮忙承包土地
  新年前几天张伟家都处于热闹之中,不停的有人来拜访,大家都像看看大富豪张老二一家有什么不同,可是让他们失望了,张伟家三个人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
  大年初二。
  下午。
  家里。
  今天拜访的人总算稍微少点了,但客厅里依旧坐了大半的人。
  张伟实在受不了闹哄哄,站起身朝着门外走去。
  刚走出去,张伟便看见一辆黑色的普桑缓缓开了进来,等到车停了以后李乡长从里面钻了出来。
  “大侄子,你爸在呢?”李乡长顺手“啪”的关上了车门。
  张伟被这句大侄子弄的有点受宠若惊,土霸王一样的李乡长何曾这样称呼过一个人?虽然他在上海见识过无数的高官,可是前世里李乡长那霸道的作风一直在记忆中。
  “李伯伯,我爸在里面陪邻居们聊天呢。”张伟站在原地道。
  李乡长走到他旁边,一脸慈爱的蹲了下来,假装责怪道:“叫什么李伯伯,直接叫伯伯。”
  张伟汗了一下,没想到李乡长现在亲热到了这个地步,想了一下,他大致明白怎么回事了,应该是自家彻底飞黄腾达的事情传了出去,李乡长现在态度才会这么好,不然即使欠自家人情也不会这样。
  “伯伯。”张伟叫了一声,转头对着屋里喊道:“爸,李乡长来了。”
  李乡长连忙站了起来,摇着手道:“不用喊不用喊,我自己进去。”说完就朝着屋里走去。
  他刚走了两步张爱国便迎了出来,大笑道:“李乡长,欢迎大驾光临寒舍。”
  父亲又开始卖弄文采了,张伟有些无语,监狱里那老教授到底教了父亲多少东西?怎么父亲变了这么多?
  李乡长连忙上前握住张爱国的手,摇晃了两下,“爱国兄弟,叫老哥。”
  程琳也跑了出来,笑着说道:“我们哪敢啊?你身份尊贵。”
  乡亲们一个个跑了出来。
  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李乡长松开了手,板着脸道:“有什么不敢?不叫老哥就是看不起我啊。”
  乡亲们听到这句话立刻惊叹了起来。
  “啊?乡长说什么?”
  “说让张老……二哥叫他老哥,我耳朵没坏吧?”
  “没,没,我也听到了,爱国家真的不一样了啊,你们什么时候见过乡长态度这么好?”
  “他家彻底飞黄腾达了,羡慕死我了!”
  张伟听着众人议论纷纷笑了起来,自家确实不一样了,金钱真的能改变很多东西,比如过年前乡亲们前来巴结,又比如李乡长态度大转变。
  张爱国倒也爽气,朗声道:“老哥。”
  李乡长脸马上融化了开来,哈哈大笑,拍着张爱国的肩膀道:“好兄弟,好兄弟。”说着转头看向了张伟,略有深意的感慨了一句,“生了个好儿子啊!”
  张伟被他说的有点不好意思,走到父亲旁边,“爸,请伯伯进去坐坐,站在门口多不像样。”
  程琳连忙道:“我去泡茶。”转身先跑了进去。
  张爱国招呼道:“乡……老哥,进去坐会?”转头看向乡亲们,“一起进去坐。”
  “不了不了。”
  “还有事呢,爱国你和乡长好好聊。”
  “我忘了锅里还炖着汤呢,先走了啊。”
  乡亲们一个个朝着门外走去。
  现在才三点多,怎么可能炖汤?张伟知道乡亲们刻意找借口离开。
  等到乡亲们都走了以后,张伟跟在父亲和李乡长的背后走了进去。
  屋里就四个人。
  等到父亲和李乡长坐下后,张伟也在方桌旁坐了下来,母亲端着泡的茶上来了,用的是碗,乡下人家没那么讲究。
  程琳在张伟旁边坐了下来。
  李乡长端着碗喝了一口,赞叹道:“好茶,这是雨前龙井吧?”他没有给众人说话的机会,把碗放在了桌子上,“原本呢,欠着你家人情我一直心里不安,可是听到你家又开公司又办厂的,说实话,我已经想不出再拿什么还人情。”
  张伟仔细的倾听着,当初自家拒绝了李乡长弟媳一万块钱,确实是存着想让李乡长欠人情的念头,只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对于这个人情看的也没那么重了,在想着呢,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米厂种植田还没有着落,是不是可以找李乡长帮帮忙,在家乡这边承包土地?好歹海通也是鱼米之乡啊。
  张爱国豪爽道:“还什么人情……”
  “还真有一件事想伯伯帮忙。”张伟打断父亲的话,笑吟吟的看着李乡长。
  程琳奇怪道:“我们家没……”
  “听小伟说呢!”张爱国看了看她,转头对着李乡长道:“老哥,听我儿子说说?”
  李乡长痛快道:“行,小伟你说,只要帮得上忙我绝对不袖手旁观。”
  张伟组织了一下语言,稍稍伸了伸手,道:“我家呢,在盐市那边开了一家米厂,规模还可以。”看到李乡长点了点头,他继续说了下去,“一般说来,像我家开的米厂那么大都有自己的种植田,可是我家刚刚开厂,再说盐市那边人际关系不太熟,暂时还没有种植田,所以我想,能不能托伯伯帮忙一下,我家想在家乡这边承包点土地。”
  张爱国和程琳眼前一亮,连忙看向了李乡长。
  李乡长蹙眉,低着头也不说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张伟盯着看了一会,道:“要是伯伯觉得为难就算了吧。”他并不是那么紧张种植田,盐市招商局现在当银龙鱼米厂大爷,如果要种植田只要打声招呼,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之所以想在家乡承包种植田,一方面这边属于土地比盐市那边要丰沃一点,另一方面也是想造福乡亲们,到时除了承包的费用,还会大量招手人手种植,解决了不少劳动力啊。
  “不是为难。”李乡长摇了摇头,眉头舒展了开来,“这件事我帮了,需要承包多少土地?”他脸上渐渐出现一些笑容,“如果能办成了,说不定大功一件,我啊,就是不想要这功劳,不然上面可能把我提上去。”
  张伟一听便明白怎么回事了,李乡长在这当土霸王惯了,如果升了官去别的地方哪里还有这么威风?
  “谢谢老哥。”张爱国感谢了一声,拍了拍张伟的肩膀,“小伟,要承包多少土地?”
  程琳嗯了一声,“小伟,快和乡长说说。”
  这个问题张伟早就算过了,按照上海的销量,一年下来差不多要二十四万吨大米,以后肯定还要发展别的客户,他就按照三十万吨算了一下,一亩田大约能产七百斤水稻,而稻谷出米率在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一年两季的话,需要承包差不多六十万亩土地,这个代价太大了,自家肯定承受不起,所以他退而求其次只求有一块备用的种植田,有一个月备用的粮食就行,以防收购不到稻谷。
  “六万亩吧。”张伟道。
  李乡长吓了一跳,眼睛瞪大道:“你知道我们民强乡才多少耕地?”
  “多少?”程琳感兴趣的问道。
  李乡长伸出了两个手指,“两万多耕地面积。”
  张伟呃了一声,他一直在按照后世的思维考虑,后世北大荒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两千四百万亩,他还以为六万亩土地不算多,现在听李乡长这么一说,立刻意识到似乎犯了一个错误,除非在海通各地大量承包土地,否则想承包六万亩土地真不容易。
  皱了皱眉,张伟叹了一口气,“这样就算了吧,还是去盐市承包吧。”
  张爱国和程琳也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谁知,李乡长突然笑了一声,“想承包六万亩土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张伟先是一怔,随即大喜,问道:“伯伯有办法?”
  李乡长点了点头,摸了摸口袋似乎要拿香烟。
  张爱国先一步从袋里掏出中华抽出一根递了过去,“老哥,说说什么办法。”
  “哟?中华呢?”李乡长接过烟,点燃,吸了一口,缓缓道:“这么庞大的土地承包光在海通肯定行不通,依我看去找静海政府商量才行。”海通属于静海,静海是地级市。
  张伟有些晕,“可我家不认识静海政府啊?”要认识静海政府的人还找你干嘛啊?
  “是啊,我可只认识老哥你。”张爱国还有心情开玩笑。
  “你们不认识,我认识啊!”李乡长笑眯眯地说道,又吸了一口烟,“真想承包?”
  张伟听到他认识心又活了过来,道:“确实想承包。”
  “那好,待会我给你们联系一下。”李乡长自信满满道。
  张伟看着他有些激动了起来,只要真的能成,以后自家又能多赚钱了!


第204章 会见书记
  屋里。
  李乡长朝着门外看了一眼,主动站起身来关了门。
  张伟被他的举动弄的莫名其妙,这是要干什么?
  “老哥?这是?”张爱国已经忍不住问了起来。
  李乡长返身坐了回来,一脸凝重道:“我必须先和你们说明一件事,不过在这之前你们必须答应我会守口如瓶。”
  张伟和父母对视了一眼,什么事弄的这么神神秘秘的?难道多大的秘密?他郑重的点了点头,“伯伯,我能做到。”
  张爱国忽然对着程琳道:“你先到楼上去。”
  程琳不乐意了,“干嘛?你们听得我听不得?”
  “你能管住自己的嘴?”张爱国直接道。
  张伟一听笑出了声,确实,母亲根本藏不住什么事,除了自家的事,其他再秘密的事情到她嘴里都能变成吹嘘的资本,嗯,然后就广大皆知了。
  程琳白了一眼张爱国,没说话,站起身朝着楼上走去。
  等到她上楼后。
  李乡长丢了烟头,道:“看来你们父子俩能守住秘密了。”他头往前伸了一点,声音变得很低,“其实,静海书记是我远房表哥。”
  张爱国啊了一声。
  张伟愣了一下,就这事?还秘密?可李乡长都表现成这样了,张伟也不能装作无动于衷,后知后觉的瞪大了眼睛,惊叹道:“啊?没想到伯伯背景这么深厚。”他都觉得自己的语气好假。
  可李乡长一脸的受用,微微笑着摆手,“不用惊讶,你们可要保守住秘密。”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他怎么可能这么多年稳坐乡长位置?
  张伟不知道李乡长到底有什么目的,只是知道他在静海书记面前说的上话,说道:“一定一定,麻烦伯伯联系一下?”
  “老哥,有劳你了。”张爱国也客气道,说着又拿起烟递了过去。
  “不抽了。”李乡长摇着头,站起身来道:“我去车上拿大哥大打电话给他。”
  张爱国拦住他,“用我的。”起身跑到房里拿大哥大去了。
  李乡长说了声好坐了下来。
  一会儿,张爱国回来了,把大哥大递了过去。
  张伟注视着李乡长拨完号码把大哥大贴在了耳朵里。
  “喂,表哥,是我。”李乡长对着大哥大道,停顿了一会,“有点事找你,好事。”
  张伟看了看父亲,发现他也在看自己。
  “我乡里有个企业家,开大米加工厂的。”李乡长把张伟家想承包土地的事情说了一遍,又停了十几秒没说话,“今晚?我问问。”他看向了张伟和张爱国,“今晚有空吗?我表哥说约你们去他家吃顿饭。”
  “小伟?”张爱国问道。
  张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没事,就今晚吧。”
  李乡长点了点头,又对着大哥大道:“那就今晚?我现在带他们过来?”
  张伟以为他还要说什么,谁知挂了电话。
  “现在就走吧。”李乡长站起了身,似乎想到了什么,叮嘱道:“我表哥位高权重,你们说话的时候可要留个心。”
  “好好。”张爱国忙不迭地道,说着对着楼上喊了一声,“程琳,我和小伟出去了,你一个人在家啊。”
  楼上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程琳喊了一句,“去哪啊?”刚说完人就出现在楼梯口了。
  看着架势,母亲刚才应该没到楼上,张伟扶额无语,这八卦的劲道。
  张爱国随意解释了一句。
  随后,张伟跟着父亲和李乡长去静海书记家了。
  ……
  静海。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驰行,总算到了目的地。
  张伟和父亲下了李乡长的车,这次他们坐着李乡长的车过来,没有自己开车出来。
  小区里。
  李乡长带着张伟和张爱国上了三楼。
  敲响了门。
  一会后,里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在门口停了下来,没有立即开门,张伟似乎看见有人透着猫眼在看。
  咔嚓。
  门开了,映入眼眶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她看了一眼李乡长,不冷不热道:“来了?”
  李乡长脸上全是笑容,“嫂子。”
  “进来吧。”妇女转身走了进去。
  从刚才发生的事来看,张伟意识到李乡长在静海书记家心目中地位并不高。
  李乡长当先走了进去,张爱国跟在后面。
  张伟最后一个走了进去,随手关上门,这才观察起了屋里的环境,和普通人家差不多,一个干瘦的小老头正坐在沙发上翘着腿看报纸,他感到有些奇怪,书记这么位高权重的人,怎么不住在市委大院里?
  “哥。”李乡长走近后喊道。
  书记没有抬头,只是斜着眼睛看了一眼,伸手指着他旁边的沙发道:“坐。”
  李乡长靠近书记坐了下来,张伟和张爱国也坐了下来。
  书记放下了报纸,没看李乡长,而是目光有神的看向了张爱国,“你就是张先生?”
  张爱国很沉稳的点了点头,“书记你好。”
  “刚在电话里我听说了,你开了一个米厂想要承包土地?”书记身子稍微前倾了一点。
  张伟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应该是久居高位的气势带来的压力。
  “是啊,想承包六万亩适合种水稻的耕地。”张爱国老实回答。
  书记又目光炯炯道:“我刚听小李说你的米厂开在盐市,为什么想要在静海范围内承包土地?”
  张伟一听便明白了,书记是怀疑自家是不是别有用心呢,毕竟银龙鱼米厂开在盐市,现在却想在静海范围内承包土地,一般人都会起疑心,不怪书记。
  张爱国支支吾吾道:“这个……那个……”他不太了解银龙鱼的情况,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书记冷笑一声,“说吧,到底抱着什么目的来的?”轻轻的叩了一下茶几,声音凌厉道:“行骗到我头上来了?好大的胆子!”
  李乡长急忙解释,“哥,不是这样……”
  “你闭嘴!”书记直接打断,转头脸色阴沉的看着张爱国,“我的耐心有限,你最好解释清楚,否则别怪我不客气,让你新年里就尝尝蹲号子的滋味!”
  张爱国急得满头大汗,挥着手道:“不是不是,书记你听我解释……”
  “我家米厂确实在盐市。”张伟直接抢过话头,父亲不了解银龙鱼的情况,而且这个计划是他提出来的,看到书记咄咄逼人,他只好开口了。
  “嗯?”书记看向了张伟,蹙眉了起来。
  张伟根本没看他的表情,站起身来,“刚才书记伯伯问我爸为什么想要在静海承包土地,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
  “大侄子!”李乡长急了起来,“别乱说话啊!”转头看向书记,“哥,哥,他小孩子,今年才九岁,不懂事,你别一般见识。”他说的张伟的虚岁。
  书记抬手止住他的话,往沙发上一靠,略有兴致道:“哦?你倒是说说看。”他是个敬职的书记,之所以想听听张伟的话,并不是真的认为张伟能说出什么来,而是关心祖国的花朵。
  张爱国眼巴巴道:“儿子,你快和书记说清楚,我真不是骗子啊!”
  书记有些奇怪张爱国的反应,没有多想,看向了张伟。
  “嗯。”张伟对着父亲点了一下头,转头正视着书记,说出了一句惊天动地的话,“因为我家想造福家乡!”


第205章 书记鼓掌了!
  在场瞬间静了下来。
  张爱国松了一口气。
  李乡长微微一阵惊愕。
  书记咦了一声,随即失笑道:“造福家乡?你这孩子倒是有趣啊!”他对张伟的有些欣赏了,并不是说“造福家乡”说到他心坎里了,而是对张伟镇定自若的表现感到欣赏,要知道他常年久居高位,凭着刚才打压张爱国的气势,一般人早就噤若寒蝉说不出话来,可蓦然间,谁也没有想到的一幕发生了,张伟居然开了腔,替张爱国承担了打压的气势,不仅如此,还镇定自若的说出了“造福家乡”这句话。
  “是的,我爸想造福家乡。”张伟点着头,“这么说吧,如果我没有记错,去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大约是四千两百元,农村人均收入在两千三左右。”
  李乡长愣住了,这些就连他都不知道啊!
  书记微微露出错愕的神情,现在国家还没有统计人均收入,他也是经过多方得出了一些模糊的数据,城镇人均收入大约四千,农村人均大约两千,而张伟开口就是精准到了百位数,这……这数据……
  张伟看见父亲咧嘴在笑,又看向了书记,轻声道:“实际上,如果只算上农田的收入,我们静海这边的农村人均收入会更低,应该只有我刚才说的一半。”
  李乡长笑了一下,他觉得张伟有点瞎扯了,只不过今天他陪着父子俩过来,肯定站在张伟家这边,倒也没有拆穿。
  书记摇了摇头,之前对张伟的张伟感到惊艳了一下,可是现在的话嘛,他忽然觉得张伟刚才瞎猫碰到死耗子了,为什么?他是一个称职的书记,每年都会下乡走几次,农民们不是这么说的呀!
  “为何这么说?”书记给了一个鼓励的眼神,虽然认定了张伟在胡说,可是凭张伟刚才的表现,他还是觉得可以栽培一下,准备让张伟先说完,然后再徐徐教育,不能打击少年嘛。
  “很简单。”张伟伸出了手指掰着给大家算了起来,“我们静海这边人均七分地,其中两季种植水稻,而水稻生长周期在一百三十天左右,也就是说两季就是七个月,从清明左右,也就是四月份到十一月份田里除了水稻没有别的作物。”
  张爱国点点头。
  李乡长忍不住道:“我们民强乡是这样,可是……”
  “别打断他!”书记直接开口,他似乎有些明白了,凝重的看着张伟,“你继续说。”
  张伟放下了手,微微一笑,“一亩田能产七百斤水稻,而水稻的出米率在百分之七十三,两季就算一亩四分地,也就是说能产九百八十斤稻谷,最终一点不浪费能碾出七百一十五斤米。”喘了一下气,“按照大米零售八毛五的价格,这么多米能卖六百一十块不到,剩下的五个月就算种别的农作物,最多也就能卖五百块左右,合起来一年也不过一千一样子!”
  李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