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金钱帝国-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2章 得到杨志峰号码
  “你们这是要去哪呀?”一到道声音在他们背后响起。
  韩大怒了,草,真的没完没了了?
  “老子跟你们拼了!”韩大怒吼一声回过头来,然后……彻底傻眼了!
  “大哥。”韩二声音巍颤颤。
  兄弟俩看到三五个身穿警服的人,立刻吓得不好说话了,他们在庐州的时候是地痞流氓,身上本来就不干净,看见警察就双腿发软。
  “哟呵,还挺横的,怪不得局长让我亲自带人来抓呢。”为首的青年警察冷笑一声:“还要跟我拼了?胆子够大的!”
  韩大抬头45°仰望天空流泪忧伤起来,以为又是张伟的人来揍他,没想到是警察,他心道:都怪那小鬼,现在惹了警察了,好了,彻底完蛋了!我上辈子造的什么孽啊?
  “抓起来!”青年警察手一挥,后面的民警如狼似虎的扑上去按住韩大韩二。
  韩大韩二身上本来就有事比较心虚,当时根本没敢反抗,直接被拷的严严实实的。
  青年警察一看这两人没反抗,甚至没质疑,立刻感觉到了不对劲。
  本来按照局长的意思,这两人最多算的上扰乱社会治安关个几天就能放出去了,现在看来没那么简单,青年警察果断道:“走,带回去好好审审。”
  韩大和韩二欲哭无泪,他们以为庐州强、奸的案子东窗事发了。
  连夜被彻查交代了犯罪事实的兄弟俩,最后才知道警察抓他们,并不是因为庐州的案子,而是因为打了张伟父母和客人。
  韩大韩二悔啊,悔的肠子都青了,如果可以重来,他们绝对不敢再去找张伟家麻烦,只是世上没有后悔药,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铁窗生涯。
  ……
  第二天。
  早上六点多。
  张爱国带着老婆儿子来到摆摊地点,昨晚和老大他们教训了韩大韩二,今天他觉得格外的神清气爽,只是,让他有些疑惑的是,儿子怎么也显得特别神清气爽?难道是因为周小民带他出去玩了?
  张伟坐在小凳子上心情不错,瞒着父母教训了韩大韩二,周小民对他也特别恭敬,事后还说以后有什么事都鼎力相助,绝对不会再提什么要求。
  “今天礼拜一,估计生意不怎么好。”程琳惋惜,道:“昨天礼拜天也才卖出去一千四百斤米。”
  张伟安慰道:“生意会好的,你别担心。”
  话音刚落,一个陌生顾客道:“你这米要比前面兄弟俩贵点啊!”
  张爱国欲言又止。
  张伟知道他说的是韩大韩二,见父亲那副表情,连忙道:“叔叔,不是我们家米卖的贵,你去问问,我们家从不缺斤少两,你说的那兄弟俩之所以便宜,肯定会少你分量,不信你再去买了试试看。”说那两兄弟坏话毫无压力。
  其实他心里也不清楚韩家兄弟少不少份量,只是现在默认的行规会少一点,这两兄弟应该也差不多。
  陌生顾客摇头,道:“试不了了,听说他们被抓进去了,算了,贵点就贵点,帮我称二十斤吧!”
  程琳连忙应声称米。
  张伟有些奇怪,这兄弟俩得罪了谁被抓进去了?还来不及细想,生意再次上门了。
  “哎,前面卖米的兄弟俩怎么不见了?算了,在你们这里买一样的,称三十斤。”
  “咦,这边还有卖米的?那我不用去菜市场了,帮我送五十斤。”
  “你们家米还有优惠?来个三十斤。”
  张伟惊讶的发现,今天米摊前出现了很多陌生的顾客,再加上一些老客户,一上午居然就卖出去了一千斤米,这还没算谢胖子的五百斤,这都抵得上往日一天的量了。
  张爱国夫妇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这比一上午卖的比昨天星期天一天还多呢!
  快午餐时间。
  张伟一个人坐在米摊前,父亲去送米了,母亲回家做午饭,这情景让他不由回想到了还在日光城摆摊的时候,不同的是身边没了小王这样的恶邻。
  “小朋友,你爸妈呢?”一个声音响起。
  张伟抬头一看,是昨天仗义出手的小老头,连忙笑容可掬道:“老爷爷你好,我爸去送米了,妈回去做饭了。”
  “哦!”杨志峰点点头,关心道:“昨天那两人没来找你们麻烦了吧?”
  虽然心中有些奇怪小老头为什么这么问,但张伟还是老实回答:“没有,听说他们被抓进去了。”说着拿了一张凳子给杨志峰坐。
  杨志峰接过凳子坐下,满意道:“这种目无法纪之徒就该抓进去!”
  张伟道:“确实是这样,还要多谢老爷爷你昨天帮忙。”
  “唉!”杨志峰叹了口气,道:“原本我也不想出手的,只不过你和你妈长得像我老太婆。”说着还摇了摇头。
  他说的出手和张伟说的帮忙,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世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张伟也没有多想,道:“不管怎样还是要多谢你。”
  等了一会还不见张爱国夫妇前来,杨志峰忍不住看了看左腕上的上海牌手表,站起身来道:“我还有点事不等他们了,我写个号码给你们,以后有什么事让他们打我电话。”
  张伟昨天就在猜测杨志峰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否则怎么用得上大哥大?现在听到杨志峰这么说,笑容满面道:“那多谢老爷爷了。”
  接过杨志峰递来的号码,张伟瞟了一眼,上面写着:700xxxxxx,杨志峰。
  临走前,杨志峰又道:“如果作奸犯科的事别找我,找了我也不会帮忙的!”
  张伟保证道:“杨爷爷,你放心,我们家都是老实人。”——嗯,就他最不老实。
  等到杨志峰走后,张伟心中有些感慨,想不到因祸得福结实了杨志峰,虽然不知道杨志峰到底是有财还是有权。
  如果他知道杨志峰是市人大主席,恐怕就不是感慨,而是欣喜若狂了。
  过了一会,张爱国夫妇前后回到了米摊,张伟也趁机把杨志峰的事情说了一遍,一家人议论了一会也就兴趣乏乏了。
  下午的生意还不错,即便傍晚的时候遭遇了城管冲摊,提前结束了营业,张伟家今天还卖出去了两千斤米,虽然有谢胖子的五百斤在里面,但这也是他们家有史以来生意最好的一次,一天足足赚了240块呢,这比之前平均每天赚180块多了60块!
  张伟以为一开始以为算错了,结果仔细一算还真是这么多,随即一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韩大韩二被抓以后,他们的生意分流了一部分到张伟家来了,按照之前张伟家的生意来看,韩家兄弟被抓后,大概分流过来五百斤左右的生意,甚至随着日子的推移,之前他们的顾客会在短时间之内分流到张伟家来。
  简而言之,张伟家生意会越来越好,赚的钱也会越来越多!


第23章 赚了七千块
  第二天,外面下着蒙蒙细雨,张伟还是跟着父母前去摆摊。昨天受城管冲摊影响,他们家早早的结束了营业,随后张爱国请大伯、卫水林等了去金玉堂吃了顿饭。
  张伟也趁机叫上了周小民和他老婆,经历过打架后,几家人的感情增加了不少,特别是周小民,对张伟的态度好到令人发指,就差没摆在桌上供着了。
  张伟家米摊。
  刚摆好摊,张伟打着哈欠,昨晚他没有睡好,父母嘿咻吵着他了。
  “唉,下雨天,生意估计好不了。”程琳叹气。
  “好在有金玉堂五百斤撑着。”张爱国庆幸道。
  张伟笑着道:“说不定等会天气好了,生意也跟着好了呢?”
  尽管父母担忧天气不好影响生意,可是现实推翻了他们的忧虑。
  “漂亮阿姨又来买米了?”张伟笑着道,眼前撑着伞的女人是转移摆摊地点后第一个生意,来过两三次了。
  中年妇女脸上再次笑开了花,道:“你们家诚信,每次我回去都称,一两都不少,再帮我送个一百斤。”
  “好好。”张爱国开心道。
  做生意的基本原则诚信果然不能丢,这点已经验证。
  这个是老生意,张伟并没有在意,可是接下来又来陌生顾客了。
  “你们这边米还有优惠?比韩家兄弟会做生意啊,来五十斤。”
  “老秦,你也来这买米?”
  “嗯,韩家兄弟不知道怎么突然不见了,家里没米了,称个十斤尝尝,好的话再来。”
  “我家也没米了,我也来个十斤先尝尝。”
  尽管今天下着小雨,可是张伟家的生意非常的火爆,类似的情况还在不停的上演,不说父母,就是张伟都笑得特别灿烂。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张伟仔细盘算了一下,竟然卖出去了一千一百斤,这还没算上谢胖子的,虽然看上去只比昨天上午多了一百斤,但是客人却比昨天多了不少。
  张伟明白这是因为少了一个竞争对手,这两天他已经观察过,除了自己家这附近一公里内还有一家卖米的,韩大韩二已经被抓进去,现在只剩另外家和张伟家竞争,而韩家兄弟的生意大多数分流到了张伟家,因为他家比另外家距离韩家兄弟的米摊近。
  下午天空放晴,张伟家的生意更加火爆了,除了不少老生意,还来了许多新的面孔。
  “送三十斤米。”
  “我也来个三十斤。”
  “五十斤!”
  “小张啊,我家米吃完了,晚饭前送五十斤过来。”
  一下午的时间张伟家又卖出去一千两百斤米,整一天足足卖出去了两千三百斤米,这比刚转移米摊到这增加了差不多八百斤的量!
  “我去给金玉堂送米。”张爱国说完就骑着三轮车匆匆而去。
  张伟心情特别愉快,不过他也明白,今天可能是碰到了生意高峰期,明天开始生意可能没这么好。
  接下的日子果然如他所想,但比之前好了不少,基本上每天销量维持在两千斤上下,其中有谢胖子的五百斤。
  而之前张伟家每天只有一千五百斤的销量,在韩大韩二被抓进去后,他们家增加了五百斤的销量呢!
  张伟对做生意越来越有信心!
  ……
  租的农房。
  一个月后。
  “吃晚饭咯!”张伟拿着筷子心情特别愉悦。
  程琳端着水煮虾来到了桌子旁,笑得眼睛有些眯,说道:“你瞧你贪吃的模样,这一个月都快吃成小胖猪啦!”
  乍眼一看,张伟还真胖了不少,他“嘿嘿”一笑,道:“妈,还不是你天天做的菜丰盛好吃,你看我家爷,他也胖了。”海通话里对别人说的“爷”是指父亲。
  胖了半圈的张爱国也笑了起来,道:“这得多亏生意好,自从那兄弟俩被抓,我们家生意好了不少,这一个月都赚了7000多块了!否则怎么又是鱼肉又是虾的吃?”
  现在这年代七千块都抵得上后世四五万了!这也多亏了张伟的营销策略,还有提出来的诚信经营模式,一般摆地摊的都会克扣斤两,生意远远比不上他们家。
  在这个遍地黄金的年代里,张伟对未来更加向往了,鱼肉虾就满足了?上辈子加这辈子还没吃过燕窝鱼翅呢!
  桌子上有五个菜,花菜、黄瓜炒蛋、红烧肉、红烧鳊鱼以及水煮虾,程琳忍不住忆苦思甜:“还记得我们家刚来上海,只舍得吃青菜和土豆,现在伙食好太多了。”
  还记得前段时间添了猪头肉都算吃的好了,现在天天鱼肉吃个不停,有钱就是好,张伟开玩笑道:“以后我们家赚钱会越来越多的,你们看,前面一个月赚了5500块,这个月赚了7200块,下个月不得赚上万啊!”
  “你呀,小脑袋瓜尽痴心妄想。”程琳笑嗔道。
  张爱国“哈哈”一笑,道:“小伟说的并不是没可能,只要城管少冲摊就行。”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着晚餐,张伟看着父母感情越来越好,心里感觉特别舒畅,只是,现在他有一个困恼,自从家里生意变好后,父母嘿咻的频率增加了不少,有时候都睡不好觉。
  入夜后。
  张伟刚刚进入迷迷糊糊要睡着的状态,耳边传来了父母们的窃窃私语。
  “爱国,小伟睡着了。”
  “好像是的,我也想了。”
  “声音轻点,别把小伟吵醒了。”
  “呼,我知道的,你也小声点。”
  耳边传来了父母嘿咻的声音,张伟忍不住用被子捂住了耳朵,这种日子太难熬了,毕竟他不是懵懂无知的儿童,体内装着的是从二十几年后而来的成熟灵魂。
  现在他们家住的是农房只有独一间,而且张伟还和父母睡一张床上,尽管父母声音很小,可他还是听的清清楚楚。
  张伟有一个习惯,一旦入睡被打断就很难再入睡,重生后也没能改变这个习惯。
  今晚也没有例外,父母嘿咻完了就沉沉睡着了,张伟睁着大眼睛怎么也睡不着。
  月光从小小的窗户里倾泻了进来,照的张伟稚嫩的脸都涂上了银白色,前世里他在城市里生活了太久,已经习惯了住小区楼,重生后这段日子里,他一直在忍耐,原因是家里没钱,现在经济大大改善,再也忍受不住这样的生活了。
  赚钱,不就是为了享受吗?
  张伟躺床上望着窗外的月亮,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家里好歹也赚钱了,得和爸妈说一下,让他们重新租个房子,最好是小区里的!”
  当然,如果经济足够好,住别墅张伟也不会介意的。


第24章 租房子
  清晨,阳光明媚。
  张伟精神萎靡的跟着父母前去摆摊,昨晚他挣扎了很久才最终睡下去,结果没一会天就亮了。
  看着儿子满眼血丝,程琳吓了一跳,关切道:“儿子,你没事吧?”
  张伟精神有些恍惚,说漏了嘴:“昨晚一直睡不着,到两三点才迷迷糊糊睡过去。”
  张爱国夫妇对视一眼脸都红了,他们已经意识到昨晚的嘿咻被儿子听了去。
  看见父母的表情,张伟脑子瞬间清醒,虽然有些懊恼说错话,但觉得这是个机会,便道:“爸妈,我们重新租个房子吧。”
  张爱国夫妇商量了一阵,最终同意了张伟的建议,答应今天收摊后就四处去看看哪里有大点的房子,他们也觉得不能当着儿子的面嘿咻。
  今天的生意很不错,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米摊已经卖出去一千六百斤米,加上谢胖子的就是二千一百斤了,在过一会就是晚高峰,到时又会有一大波生意。
  张伟睡了午觉后精神好了很多,正抖擞着准备迎接生意高峰,按照当前的销售量,今天很有可能破纪录。
  突然,前面摆摊的小贩们一阵鸡飞狗跳!
  “城管来了,快跑!”
  “快走快走,被抓了去要罚款的。”
  “卧槽,还让不让人活了,这一个礼拜都第几次了?”
  卖鱼的、卖蔬菜的、杀鸡的、卖水果的等等小贩各自卖命狂奔,城管对于摆地摊的小贩来说,那可是洪水猛兽一样的存在,被抓住了不死也的脱层皮!
  张伟眼睛瞪大了,本来还想着今天生意再创高峰,怎么城管又来冲摊了?运气不佳啊!
  “爸妈,快收摊!”张伟急切的叫了起来,连忙把凳子等他拿得动的东西往三轮车上丢。
  张爱国和程琳也急得满头大汗,好在今天卖出去了很多米,所幸米摊上米不多,只用了一会就装上了车。
  后方跑来两个城管,其中一个面目狰狞大喊:“站住,别跑!”
  不跑有鬼了!
  张伟也不等母亲抱,自己用力一蹬跳上了三轮车,催着父亲道:“爸,快跑!”
  张爱国两只脚蹬的和风火轮似得,在城管距离还有五六米样子,三轮车一溜烟的飞驰而去。
  摆地摊太不安全了,趴在米袋上有些狼狈的张伟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得让父母去菜市场租个门面!
  ……
  下午五点。
  湾区,富民小区。
  因为城管冲摊的原因,张伟家提前结束了营业,三人一商量决定先把房子租起来。
  张伟跟着父亲出来租房子,母亲留在家里做晚饭。
  父子俩在菜市场附近几个小区转了一圈,那些出租的房子不是装修太烂,就是地方太小,他们家毕竟要做生意,房子太小不利于放米。
  一边走一边思考了一下家里生意的发展路线,张伟道:“爸,最近城管冲摊次数有点多,反正家里赚钱了,去菜市场租个门面?”
  最近城管好像磕了药,基本上隔两天就会来冲摊一次,这两天更是频繁到一天一次,使得张伟家生意有些回落。
  “我和你妈倒是想啊,问题是菜市场里没关系进不去。”张爱国无奈道。
  在菜市场租门面还要关系?张伟觉得有点匪夷所思,这在后世看来简直有点不可思议,随即他想到了现在是94年,现在菜市场数量远没有后世多。
  再则,很多人进了菜市场后就发了财,在这个改革开放不久的年代里,人们对于钱看的越来越重,于是菜市场的摊位和店面成了抢手货,没有一点关系还真不太容易进。
  张伟有些郁闷,道:“最近城管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在冲摊。”
  “这事我知道一点。”张爱国叹气,道:“我送米的时候听别人说,好像最近市里的领导要来视察,希望等领导们视察过,不要这样冲摊了。”
  原来如此,张伟这才明白怎么回事,领导一张嘴下属跑断腿,更别提最底层的城管了。
  “前面好像贴着租房子。”张爱国道,手指着前面栋楼门上贴的纸。
  张伟的思绪被拉了回来,跟着父亲上前观看。
  “就一楼的房子,太好了!”张伟有些兴奋,这样的房子正好能让家里不影响放米。
  敲开了门,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在听明来意后,不停的夸着房子有多好,还让张伟他们四处参观一下。
  张伟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房子,这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面积大约在八十平,里面除了床和柜子等基本家具,别的什么也没有,但是装修很精致,很显然老太太这一家人已经不住这了。
  这是栋新房子,里面的装修对于后世来说可能有些过时,但在现在这个年代里还是非常时髦的,张伟很满意这个房子,特别是次卧,十几个平特别的精致温馨。
  张伟看满意后,问道:“老奶奶,这房多少钱一个月?”
  老太太笑道:“不贵,400一个月。”
  “这还不贵啊!”张爱国叫了起来。
  老太太赶忙道:“我们这个小区是新建的小区,你看看这装潢什么都是新的,而且是精装修,不仅靠菜市场近购物方便,而且交通也特别便利,这可是我儿子的婚房,如果不是他和媳妇出国三年,我还舍不得租出去呢!”
  张伟很中意这房子,道:“爸,我觉得这房子挺不错的,四百就四百吧,也不算贵,租下来吧!”
  这年头上海平均工资也不过才四五百一个月,就更别说别的地方了,四百租金确实贵了点,只不过谁让张伟家赚钱了呢?要住就住好一点,总不能去住脏兮兮的筒子楼吧?
  老太太乐呵道:“你看这孩子说的多对,你也别犹豫了,租下来保证不吃亏,只要租金交了今儿个就能入住!”
  看见父亲还在犹豫,张伟忽悠了起来:“爸,要回乡下的时候,别人问起来我们在上海住的什么房,你难道和别人说还是住的农房?如果租了这房子,你就可以回去吹嘘了,咱们家住的可是高档小区,而且还是精装修的,保管家里那群人羡慕你!”
  张爱国被忽悠的两眼放光,他这人二十七八岁正处于好忽悠的年纪,再加上特别要面子,立刻动了心。
  张伟前世里就能忽悠人,否则怎么当了投资顾问两年多呢?
  这一下把老张撩拨的面色潮红,大手一挥:“租!”
  这是个在当前年代属于比较高档的小区。
  在湾区这,房价比这里贵的还真没几个小区,附近基本上都是老房子,富民小区正如其名,不是有钱人一般住不起,这小区不止装潢和绿化好,还少有的有人工湖和假山喷泉,对于现在这个年代来说可是十分前卫的!
  当然,对应的租金贵点也正常,一年得要四千八,都抵得上上海人均一年的工资了,真的不便宜啊!
  张伟真的挺喜欢这,家里上个月赚了七千二百块,每个月四百块的租金完全负担的起,在这个年代张伟家也算会赚钱了,总不能住的太寒酸吧?也多亏了韩家兄弟被抓,张伟家才能赚这么多钱,否则按照张伟对自己父亲抠门的性格来看,哪怕忽悠的天花乱坠也未必肯租。
  赚钱了就得享受啊!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赚了不花不是傻瓜嘛!
  “爸,和老奶奶签个租房合同把钱付了,今晚我们家就搬进来。”张伟很痛快的敲定了,看着父亲付了三个月租金,然后回农房里收拾东西。


第25章 我就是王法
  住上新房子的张伟只开心了一个晚上,心情不美妙了起来,原因很简单,市里领导要来视察,城管好像发了疯一样,原本风平浪静的湾区,现在一天两三次看见小贩们鸡飞狗跳躲避城管。
  张伟坐在米摊旁边皱着眉,这两天连续的冲击下,生意差了很多,原本每天能卖出去二千斤米,这两天却只能卖出去一千四五百斤,这其中还包括了谢胖子的五百斤。
  “这样下去不行!”张伟心中思考着,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