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棋人物语(不语)-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仲明中盘获胜,明天将和本田速人争夺d组的出线权。”李德铭以最简洁的语句将事情的要点讲述清楚。
“什么?!这个李元豪,昨天不是都答应我今天一定要赢吗?”赵林昌闻言脸色大变——李元豪出局,也就意味着明天无论谁赢谁输,自已都将是赌局的失败者,唯一的希望破灭,自已实在是所托非人。
“呃。。。。。。”电话那边李德铭无言以对,如果赛前棋手的保证可以成为决胜的依据,那么在世界大赛,双边对抗赛又或者重大头衔战的开幕仪式上,有几位棋手在发表赛前感言时不表示自已的目标是战胜对手,夺取最后的冠军?要是那样的话都能成真,职业棋手们何必每天费心费力于训练研究,找几位教成功学的讲师学学怎么在人们面前吹牛许愿不打草稿不就完了?
“。。。。。。,好了,事情我已经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吧。”话已出口,赵林昌也意识到这种话不该对下属说,顿了一顿,他吩咐道。
“是。”那端李德铭挂断电话,心中却是颇有些为李元豪不平——拼尽全力与对手苦战四五个小时,阐思竭虑,费尽心思,结果只是因为没能赢棋就被训斥,这也太不公平了,想起前段时间电视里播放的日本连续剧《半泽直树》,里边的情节真是和现在的情况类似呀——银行职员按照高层的指示将钱货给公司。因种种原因货款无法收回,结果责任落低层职员身上,而下达指示的高层却一点儿事没有,而这就是所谓的‘功劳都是上级的,错误都是下级的’业界传统。。。。。。,现在看来,不只是银行业,哪个行业没有这样的潜规则呢?以李元豪棋院院生的肩膀本就不该去担负与本田速人,王仲明这样的强手对抗的使命,现在棋输了就怪罪人家办事不力。这也太过分了。
放下电话,赵林昌愣了一会儿,手指在桌面了敲了又敲,脑子里盘算半天,终于拿定了主意——打赌失败还是小事,王仲明打入三星杯本赛才是大事儿,现在d组中的韩国棋手已经全军覆没,没有办法,只能寄希望于日本棋手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日、韩围棋三强鼎立,三方之间的关系微妙,即是敌人对手。同样也是朋友和伙伴,至于什么时候是对手,什么时候是伙伴?那就要看当时的情况了。就现今世界棋坛的状况是中、日联手抗韩,但具体到三星杯d组的比赛中。刚应该是日、韩联手抗中。。。。。。想必日本方面也不想看到中国的业余棋手打进三星杯的本赛吧?
想到这里,赵林昌拿定了主意,所谓事实比人强。又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事情的进展和自已希望的不一样,那自已也只能正视现实了,放下架子了。
掏出手机,调出电话簿,赵林昌找到一个号码拨出,不大一会儿电话接通,“喂,赵总长,是有好消息给我吗?”大枝雄介在电话的那一边爽朗地笑着问道。
“呵,我能有什么好消息?认赌服输,我是输家,不过你能肯定我的高丽参一定会落在你的手里吗?”赵林昌笑着反问道——自已可以有眼线在比赛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将消息汇报,大枝雄介自然也有他的信息管道,自已知道王仲明刚刚赢了李元豪,大枝雄介得到这个消息未必就比自已能晚多少。
“呵,当然,有本田速人在,我要是连这样的底气都没有那还当什么代表团的团长?”大枝雄介笑着反问道——他的确是有这样的底气,以本田束人的实力和这两年的状态,不要说进入三星杯的本赛,就算是打入三星杯的八强也谈不上意外。
“呵呵,好,你能有这样的信心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儿,那个王仲明也绝非善与之辈,他两胜吴灿宇,前天又赢了朴泰衡,本田速人对上他,真的有十成十的把握吗?”赵林昌话峰一转,笑着提醒道。
“呵,说十成十是有点儿夸张,不过也差不到哪儿去,不错,王仲明的实力的确很强,做为一名业余棋手,他在这次比赛中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出色’两字来形容,但西方有一句格言,‘雄鹰有时飞的可能比鸡都低,但鸡永远不可能飞得象鹰那样高’,王仲明再怎么强,也只是一位业余棋手,走到现在这一步,基本已经达到了他的极限,不错,在此之前他曾经有过战胜吴灿宇,赢了朴泰衡的战绩,当然,还有刚刚结束的与李元豪的比赛,不过,那都是你们的韩国棋手。倒不是我觉得这两位棋手的实力有问题,而是说王仲明对于韩国棋手的风格比熟悉,擅长应付韩国棋手那种比较激烈棋风,但本田速人是日本棋手,虽然他的个人风格也比较倾向于战斗,某些方面甚至比韩国棋手还象是韩国棋手,但他骨子里还是日本棋手,下的还是日本围棋。而从现有收集到关于王仲明的资料,他并没有与日本棋手交手的记录,换言之,他未必适应日本棋手的风格,更何况是本田速人这种经过改进,融合了韩国棋手比较激进思想,侧重于实战的风格,故此,即使王仲明单以实力而言有可能对本田速人构成威胁,但在明天的遭遇战中也会因为不适应对手的风格而败北——论实战比赛的经验,他有可能比本田速人更多吗?论关键比赛时的心理素质,他会比本田速人更强吗?对一位业余棋手,三星杯的出线权可能是其一生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王仲明的心理压力会有多大?他是否还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象前几轮比赛那样超水平发挥?反之,本田速人是经历过碁圣战五番棋决战磨炼的人,碁圣战五番棋最终局的比赛,难道不比三星杯出线权名额的压力更大吗?本田速人既然能够经受得住碁圣杯的考验,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的压力他会抗不住吗?综上所述,如果让我对明天的比赛做一个预测的话,那么我相信本田速人的赢面至少在八成以上。”大枝雄介自信满满地回应道。
分析的头头是道,显然不是在接到自已电话听临时想出来的,看来大枝雄介对王仲明的重视并不比自已少多少呀——听完大枝雄介的一番言论,赵林昌心中想到。
“呵呵,八成,那和必赢的确是差不了多少了。希望你能心想事成,本田速人吉星高罩了,总之,等会儿我就会派人去准备礼物,至于明天那枝高丽参落在你,还是黄德志手中就是你们两位的事儿了。”赵林昌笑着说道。
“呵呵,那是当然。我已经特意把行李箱腾出足够的空间来装你的礼物,高丽参越大越好,我的行李箱可是很大的哟。”大枝雄介笑着打趣道。
“哈哈,当然,你要是有本事拿到,我肯定不会记你失望的。好了,先这样,咱们就骑驴看唱本儿——走着瞧了。”赵林昌笑着答道,随后挂断了电话。
和大枝雄介通过电话,是不是也该打听打听黄德志的反应?他放弃实力与名气更强的陈启楷不用,却押注在王仲明身上,显而易见,这位老谋深算,城府极深的中国围棋的掌门人比自已或者大枝雄介对王仲明了解的更多,什么运气好?纯属是胡编所造,第一轮碰台湾棋手,第二轮轮空可以说是运气,难道第三轮赢朴泰衡,第四轮胜李元豪也是靠运气吗?就象赌场里玩骰子,一次掷出三个六的豹子是运气,连着两次还是豹子,还让看场的人以为你是运气就未免太把人当傻子了!
想到这里,赵林昌又拨通黄德志的电话。
“喂,赵总长,是不是告诉我你已经在准备礼物呀?”电话刚一接通,里边就传来黄德志调侃的声音。
“呵呵,你和大枝理事怎么都一样,接通电话第一句都是问这个?我说,咱们有点儿追求成不成?”赵林昌笑道。
“呵呵,没办法,你我皆凡人,生在天地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好不容易贪到你点儿好处,能不总惦记着吗?”黄德志笑着反问道。
“呵,说起来还一套一套的。哎,说实话,你对王仲明为什么那么有信心?你就觉得他明天一定会赢呢?刚才我给大枝理事打电话,他可是对本田速人非常有信心,说至少有八成的胜面能赢,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赵林昌笑着问道。
“是吗?他真的是这么讲吗?。。。。。。呵呵,可以理解,不过等过了明天下行,他就会知道他错的有多严重了。”黄德志听后只是淡淡一笑,并没如赵林昌想的那样急着去驳斥。(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一章 说者无心
“就这么一句?”赵林昌惊讶问道。
“还要几句?”黄德志奇怪的反问道。
“呃。。。。。。,大枝雄介讲,本田速人的比赛经验一定比王仲明多,而刚刚结束不久的碁圣战又让他有了重大头衔赛的挑战成功经历,心理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王仲明却没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就算王仲明在技术上有威胁到本田速人的实力,但在实战比赛中,其它方面的因素则会扯到他的后腿,因此大枝雄介才做出判断,认为本田速人的赢面在八成以上。他说了那么一大堆道理才做出结论,你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这是不是有点儿违反比例原则呀?”赵林昌不满的说道。
“噢。。。。。,这样呀?呵呵,所以我才说等过了明天下午,他就会知道错的有多严重嘛。调查的基础信息都错了,得出来的结论会可靠吗?总之,最多还有二十四个小时的时间,你耐心等着看戏就好了,反正你现在已经成了观众,正好可以静下心来慢慢欣赏呀。”黄德志笑着答道。
“什么?。。。。。。调查的基础信息都错了?这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讲得再清楚一些?!”听到这个回答,赵林昌心头一震——韩国棋院搜集资料信息的能力比日本棋院效率虽然高一些,但也没高到质的程度,黄德志说日本棋院调查得到的信息是错的,那韩国棋院搜集到的就是正确的吗?莫非王仲明身上还有日韩两国棋坛所不知道的秘密,而这些秘密又足以颠覆先前所做出的判断和结论?
“呵呵,还怎么讲得再清楚呀?再清楚就没有秘密。再说,什么事情我都说出来的话,你手底下的那么多职员不就没事儿可做了?呵呵,说的已经不少了,有什么事儿。明天下午再说吧。”黄德志却是没有为赵林昌除忧解难的意思,笑着打了个哈哈,随即挂断了电话。
“。。。。。。。;”这个老狐狸,葫芦里倒底卖的是什么药?!——右手握着手机,赵林昌保持着这个姿式足足有三四分钟没有动一下,脑子里如车轮一般飞快的转动着。
发呆良久,他放下手机,又抄起办公桌上的电话,“喂,宣根。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他对着话筒吩咐道。
两分钟后,林宣根到了,“总长,有事儿吗?”他问道。
“关于王仲明的调查有没有什么进展?”赵林昌开门见山的问道。
“关于王仲明的调查?。。。。。。总长,您之前不是说三星杯即将开赛,要做的工作很多,调查的事情暂停吗?”林宣根一愣,不解地反问道。
“呃?是吗?。。。。。我有下过这样的指示吗?。。。。。噢。。。。。。,我的确说过。。。。。。那也就是说,对王仲明的调查还停留在两个星期以前的程度,没有新的信息出现?”赵林昌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一拍额头。这才想起自已的确下过这样的指示——三星杯预选赛参赛棋手有三百多位,其中来自他国或者首尔以外地区的棋手占到一半以上,组织和接待工作非常重,考虑到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即使找到一些新的资料对d组中的韩国棋手对王仲明的备战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所以他才做出这样的指示,以集中更多的人力去完成三星杯预选赛的组织工作。
“嗯。如果说有进展,就是多了三星杯赛上的三张棋谱。”林宣根是个说话作事很严谨的人,略一沉吟,他谨慎地答道。
“。。。。。。”听了这样的回答,赵林昌不知道自已该哭还是该笑——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公开比赛,如果韩国棋院连参赛棋手在比赛中的对局棋谱都搞不到,棋院的职员还不得羞愧到全体辞职?
“好吧,不管以前了,现在重启调查。”虽然哭笑不得,但命令是自已下达,怪不到林宣根头上,他下达新的指示。
“呃。。。。。,三星杯预选赛马上就要结束了,调查王仲明还有必要吗?”林宣根闻言不解问道——之前对王仲明的调查他已经发动了几乎所有能发动的资源,但动静虽大,收获却是寥寥,一个月前和两个星期前并无大的分别,他很怀疑即使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如果和之前的情况差不太多,那么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不是有没有必要的问题,而是多重要的问题,有新的情况发生,我认为王仲明的情况很可疑。。。。。。”赵林昌于是把刚才与大枝雄介和黄德志通话的内容大致向林宣根叙述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的确是很可疑。”听完赵林昌的讲述,林宣根也陷于沉思之中。
“说说,怎么可疑?”赵林昌问道。
“嗯。。。。。,是这样,您和黄院长通话时曾经转述大枝理事对明天本田速人与王仲明的比赛预测和分析,其中讲到本田速人的两个优势,一个是比赛经验多,二是有重大头衔的番棋决战经历,心理素质强,而黄院长的回答是‘调查的基础信息都错了,得出来的结论会可靠吗?’,从这句话中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黄院长不认为王仲明的比赛经验少,二是王仲明的心理素质不会比本田速人差,而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或许黄院长是在暗示王仲明可以有过与’碁圣战‘份量相当的重大比赛经历。”林宣根一边思索着一边答道。
“嗯,有道理,和我想的一样。所以,你接下来再对王仲明展开调查时要换一种思路,不要总想着在业余棋手的圈子里找线索。”点了点头,赵林昌做出具体的指示。
“。。。。。,您的意思,王仲明有可能是职业棋手?”林宣根试探着问道。
“对,他不仅有可能是职业棋手,而且‘王仲明’这个名字也可能是化名,总之,要把调查的范围扩大,清楚了吗?”赵林昌叮嘱道。
“是,清楚了。对了,调查是否保密?要不要向日本方向透露?”林宣根马上问道。
“嗯。。。。。,保密,日本方面。。。。。知道这些信息也对明天的比赛起不了作用,就不用管他们了。”赵林昌想了想后挥了挥手,示意林宣根可以离开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章 无颜
第四轮比赛结束了,总体而言,比赛的进程和赛前的预测相差不大,比赛越到后期,留下来的棋手实力也越加坚强,因此爆出冷门儿的情况反而更难出现。
至于王仲明赢了李元豪,如果是在比赛的第一轮或第二轮,或许会有人将之视为爆冷,不过在其第三轮战胜朴泰衡之后,还有谁会为第四轮的比赛结果感到意外?
四轮比赛过后,人数较少的组已经决出出线者,人数较多的则还要下最后一轮,普通组中已经决出的棋手韩国有三人,中国有两人,日本有一人,倒也和现中日韩三国在世界棋坛上的位置相符合。
没有必要抽签了,还需要下最后一轮比赛的对手已经决定,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又或者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前进一步踏进三星赛本赛的大门,还是临门一脚把球踢飞?不管怎样,明天一战答案就将知晓。
“走啦,已经出线了的,还有明天要参加第五轮比赛的今天晚上集体会餐!老话说的好,皇帝不养饿兵,今天晚上吃饱喝足,明天全力冲刺,能拿几个出线名额就拿几个!”第五轮比赛中普通组还有四位中国棋手,如果这四位棋手都能出线,那么中国代表团出现前所要达到的目标便已经实现,黄德志知道什么时候该给棋手们鼓励,和刚到韩国时不同,请个位数的棋手吃一顿晚餐,棋院的活动经费还是绰绰有余的。
“好耶!”知道今天晚上吃饭不用花钱,一些年纪较轻的棋手开心的叫了起来,已经拿到出现名额的人固然是心花怒放,明天还需要再努力一把的人又何尝不是斗志倍增。
“黄院长,我也参加会餐行不行,自费!”武亦东凑热闹的叫道,他是为数不多的第一轮淘汰后还留在首尔的参赛者。钱反正已经花了不少,还在乎这一点儿干嘛?
“呵呵,行,怎么不行,也不用你自费了,三瓜两枣,也不差你那一点儿。走吧。”黄德志心情正好,公款报销,十多个人一起吃饭,帐面上又看不出来。这时候讲什么原则,守什么本份,岂不是太扫兴了吗?他笑着说道,招呼着大家离开棋院,先回酒店,然后去找地方吃饭去。
“王老师,恭喜你呀。”下楼梯时,崔实源也从楼上下来,见到王仲明。他紧走几步跟上,两个人一起下楼。
“呵,谢谢。刚才在赛场里没看到你,去哪儿了?”王仲明笑笑后问道。
“噢。我去楼上发了个传真。对了,刚才在楼上碰到一位熟人,听那个人讲,比赛开始前的晚上。赵总长和大枝雄介,黄德志两位代表团的团长就你所在的d组出线者为谁打了个赌,赵总长押的是朴泰衡。大枝雄介押的是本田速人,黄德志押的则是你,这事儿是真的吗?”看了看周围,见大家都在往楼下走,没有人注意后边,崔实源压低声音向王仲明问道。
“呃。。。。。,是吗?黄院长没和我说过呀。”王仲明摇了摇头答道。
“应该错不了,那个人说他等会儿还得去商店买高丽参,明天赵总长就要把这枝做为赌注的高丽参交给大枝雄介或者黄德志呢。”崔实源答道。
“呃。。。。。。,呵呵,怪不得他这么大方今天要请客吃饭。”听了崔实源的小道消息,王仲明笑道——以赵林昌的身份地位,送出的礼物肯定值不少钱,白白赚了一笔,也难怪他会乐得合不拢嘴。
“呃,你对这个消息好象并不怎么意外的样子?”见王仲明只是淡然一笑,并没有惊讶或者奇怪的反应,崔实源好奇的问道。
“有什么好意外的?黄院长平时也喜欢和别人打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赌,他和赵总长,大枝雄介理事都是老朋友,这种事儿很正常。”王仲明答道——虽然有被人当做工具的嫌疑,不过这种程度的被利用实在也算不了什么,如果这都要计较的话,那什么事儿也都不用做了。
“呃。。。。。,我不是说那个。”崔实源一愣,他明白对方想法的重点和自已有偏差——哪个国家都有喜欢赌的人,韩国人就连好朋友之间下棋也常常喜欢押上小金额的现金以增加趣味性,所以那三个人打赌本身并不是重点!
“那你说的是哪个?”王仲明问道。
“我说的是,你似乎并不觉得黄院长押你能够获得出线权是意外——要知道那个时候比赛还没有开始,无论是棋界专家,还是普通棋迷,d组中一致认为出线的大热门是本田速人,朴泰衡,陈启楷三位,当然,现在朴泰衡量和陈启楷都已经淘汰出局,你明天要和本田速人争夺出线权已经成为事实,但四天前,黄院长就认为你比陈启楷机会更大,你不觉得这很神奇吗?”崔实源解释道。
“。。。。。。,很神奇吗?。。。。。。呵呵,你是想说黄院长会算命吧?呵呵,我和你的想法一样。”王仲明笑笑。
“。。。。。。。”崔实源翻了翻白眼儿——他从那位韩国棋院的职员口中听到那三位位高权重者打赌的事儿便准备将之做为三星杯比赛中的花絮写出来发表,碰到王仲明本打算再想挖出些有意思的内容补充,却没想到得到这样的回答,难道自已写稿件时真的要把黄德志写成位‘黄半仙’?
“咦,那不是李元豪吗?”说话之间两个人不知不觉走出了棋院大楼,王仲明忽然看到马路对面的的水泥台阶上坐着一个身形单薄的少年人,身边还放着两听啤酒,其中一个已经空空如野,另外还有一个握在那个少年手中,看样子已经喝了一半。
“呃。。。。。,真的是他,怎么回事?他从来不喝酒的呀。”崔实源闻听顺着王仲明的视线望过去,发现果然是李元豪,他奇怪的自言自语道。
“。。。。。。该不会是受到的打击太大了吧?”王仲明怀疑道。
“。。。。。。,说不定。。。。。。,他对今天的比赛很看重,棋输了,心情难过也在情理之中。”崔实源叹道——虽说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实力再怎么强大的棋手也都有走麦城的时候,但李元豪终究只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少年棋手,三星杯预选赛坚持到第四轮并不是见容易的事情,眼看再有两轮就能闯入本赛,成为三星杯历史上第三位以非职业身份进入三十二强的棋手,结果却是功亏一篑,中途倒下,心理受到的打击恐怕比成年棋手重上几倍吧?
“。。。。。;还是看看他去吧。从来不喝酒的人喝起酒来很容易醉的。”想了一想,王仲明说道——之前对这位韩国的年轻棋人谈不上什么好感,不过,曾已何时,自已也有过李元豪此刻的经历,看到对方如此痛不欲生的样子,不由得心生感慨。
“好。”崔实源本来就想过去看看情况,现在王仲明主动提出,他自然不会反对,两个人过了马路,来到李元豪的近前。
“李元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