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才重生(微语)-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我说呢。”冷秋霜有些了然地说道。
而此刻,舞台上的董卿和张哲群,已经开始逐位介绍起了众位评委,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人,随着两个人的介绍,一一出现在了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
“担任本届比赛民族唱法的评委有:华夏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男高音歌唱家吴言泽!”
“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霜江!”
“华夏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意!””华夏国铁路文工团、作曲家孟卫东!”
“天津歌舞剧院、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关木村!”
“总政歌剧团、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红基!”
一个个观众熟悉的面前,随着两人的介绍,纷纷从评委席上起身,向台下的观众们挥手示意。
听着这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看着这一个个鲜活熟悉的面孔,台下的掌声如同阵阵潮水般,一阵比一阵激烈!而在接下来的通俗和美声组的歌手介绍中,也有不少的著名歌唱家和歌手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如美声组中的殷秀玖、闫维文,通俗组的刘焕、郭锋、那英等,每一个人起身,都会激起台下阵阵歌迷们的掌声和欢呼。
除了这三组评委外,还有一个独特的评委组,他们并不负责每位歌手的演唱评分,但每一位选手都要过他们这一“关”,这便是选手综合素质评委组,比起其他三组动辄十数人的阵容相比,这组评委的人数却少得有些可怜,只有区区两个人,但说到这两个人,却都是重量组的人物。
担任音乐专业素质评分的是著名的作曲家徐沛冬,担任选手文化素质评分的评委,则是著名的作家余秋玉先生。对选手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在青歌赛中还是头一次,对于这个“创举”,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介绍的,是大赛的监审组,这一组的人更少,只有一个人,那满头花白的头和一张严肃的面孔,倒真是和他的名字十分切合,这位身着军装的老,赫然是来自空政文工团的,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颜肃!
同选手综合素质评委一样,这个监审组也是这次青歌赛上的一个亮点,所谓监审组,自然含有对比赛进行监督的意味。现场设立的数十部热线电话,随时准备接听来自热心观众的询问和建议,而作为新生事务的网络,也在比赛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做为华夏国大陆目前拥有注册用户最多的网络互动平台腾迅,此次也参与到了大赛之中,设立了网上论坛,网友随时可以将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写到上面,而专门负责这块儿的人员,也将会随时将这些意见归纳汇总,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将会递交监审组,由颜肃来指定特定的评委来回答。
有了这么多新的元素加入进来,相信这届青歌赛一定会带给人们更加全方位的视听体验。
介绍完一众评委之后,在两位主持人的示意下,参加当晚比赛的十六名选手依次走上了舞台。
虽然我自己没有比赛任务,不过做为全面开花的爱秋娱乐,今天晚上却一共有三位选手参加比赛,孙楠和凤凰传奇,将会分别参加通俗组和歌曲组合的角逐!
随着美丽大方的董卿报出了第一位参赛选手的名字,这届万众瞩目的青歌赛终于拉开了帷幕!
第三百七十六章 “强悍”的答案
五彩缤纷的舞台灯光之下,一袭洁白连衣裙的周晓款步走上了舞台。
这是一位由海南电视台选送的歌手,一头小波浪式的长分散地披在肩上,一张姣好的鹅蛋脸上,一双大眼睛亮而有神,在修长的假睫毛的修饰下,显得格外迷人。
轻柔的小提琴的前奏响起,随即,周晓那甜美的嗓音,透过话筒架上那支高保真的电容麦,回荡在比赛现场的上空。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一首《芦花》,拉开了今晚比赛的帷幕!
《芦花》这首歌,是一十分优美的民族歌曲,确切的说,这是一融合了民族与通俗两种元素的新民歌,习惯上音乐界将这类民歌与传统的民歌区分开来,有的人还给演唱这样歌曲的方法称之为“民通唱法”,虽然这种叫法没有得到音乐界的一致承认,不过却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叫法。
能够杀进首都决赛的选手,自然每个人的实力都非同一般,周晓的演唱音色圆润,脸上的表情自然,再加上自身那良好的舞台形象,一上场就博得了观众们的好感。
然而,一众评委的脸上,却并没有露出太多的神色变化。很显然,以这帮人的欣赏水平,这样水准的演唱自然是见得太多了,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够以一种更为平和及客观的心态。来对选手的演唱进行评价。
“霜霜,你觉得她唱得怎么样?”趁着第一段结束的时候,我低声地问了问旁边的冷秋霜。
“很好啊,太专业了,我觉得比那些电视里的明星们唱得也不差。”冷秋霜笑着低声说道。
“呵呵,估计这周晓听到你这么夸她,肯定会乐得眉开眼笑的。”我笑着说道。
“本来就是唱得好嘛。”冷秋霜反驳道,听着我的口气,竟似对周晓的表现不太以为然。
“祖姐,你也是唱民族的,你觉得呢?”我将头仰在后座上,随即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祖海。
“恩,挺不错的,方法没什么可挑剔的,感情也很自如,算是很好的水平了。”祖海想了想说道。
“恩,祖姐你说得也不错,不过你注意到了没有,她的共鸣有点儿厚了。而且在副歌部分的高音下来之后,再回到中音区的时候,位置明显地往下跑了,她有点儿紧张。”我很快地说道。
“真的?我怎么没听出来?”听了我的话,祖海有些惊奇地说道。
“恩,第二段开始了。你再仔细听。”我没正面回答祖海的话,而是让她自己去体会。果然,在经过我的提醒之后,祖海对周晓的第二遍演唱又仔细地听了听,真的现了我所说的问题。周晓的嗓子条件很好,而且对于音的控制也相当不错,不过她的声音虽然通畅统一,但对于这样一偏重于柔美风格的曲子来说,周晓的共鸣位置确实是整体上有些靠后靠下了。特别是在那段“千里万里梦相随”的全曲最高音过后,紧随其后的“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回”一句,出现了轻微的音区不统一现象。整体的位置有些靠后,特别是最后一个“回”字,祖海觉得已经有些脱离了民族的范畴,而是接近于美声的音了。
“李利,真的是像你说的那样,你真厉害啊。”看到周晓的演唱已经结束了,祖海轻轻地俯在我耳边说道。
“呵呵,厉害谈不上,只要细心点看,这个毛病不难看出来的。祖姐,我相信如果是你来唱这歌,肯定要比她好得多的。”我肯定地说道。
“呵呵,你就那么肯定啊,你师姐我也不过才学了几年的声乐,还差得远呢。”祖海嘴上谦虚着,心里却因为我这样说而感到十分高兴。不知为什么,祖海曾经听过无数次别人的赞美,都没有往心里去过,但此刻听到这个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男孩儿的赞美,她却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
“祖姐,你不用谦虚,你放心,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选择爱秋娱乐,绝对没错,你的才华,加上我的作曲,不出一年,你就能成为民歌乐坛中最耀眼的新星。”我语气肯定地说道,丝毫没有一丝玩笑。
“呵呵,那师姐我就等着你的新作啦。”祖海开心地说道。
“恩,放心吧。”我说着,转而冲着旁边的冷秋霜说道:“怎么,师姐,这下相信我没乱说了吧。”
“呵呵,反正我不懂,你怎么说就怎么是喽。”冷秋霜有些调皮地说道,看到刚刚还一脸得意的我,忽然间脸色便垮了下来,冷秋霜出了一阵轻笑。
几个人在台下聊着,看看已经到了评委点评亮分的环节,也便停下了话题,将目光重又投到了舞台之上。
对周晓进行点评的,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李霜江老师。这位曾经演唱过无数经典的男高音歌唱家,虽然嗓子做过手术,但仍然活跃在声乐舞台上,近年更是潜心声乐教学,教出了不少著名的青年歌唱家。
能够得到这样一位优秀的评委的点评,对于选手来讲,既是一件幸事,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因为通常李霜江的点评不会只拣好听的说,对于演唱中的那些问题和毛病,他同时也会不客气地指出来。虽然这对于歌手来讲,是一件好事,不过当着数千观众和数以千万计的电视观众面前。被人直指自己的缺点,如果心理能力承受差些,还真有些顶不住。
果然,和我说的一样,在肯定了周晓的演唱之后,李霜江指出了她音区前后不统一的问题,并简要地分析了形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包括呼吸、共鸣点的位置、状态等等,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李霜江便将这位歌手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本质。虽然是对这位歌手本人说的,但对于其他的歌手来说,也无异于上了一堂免费的声乐理论指导课。
李霜江的点评刚一完毕,观众席上便响起了一阵自的热烈掌声,坐在下面的,不乏有对音乐懂行的业内人士。李霜江展示出来的深厚专业知识,让他们再次见识到了这位老艺术家的理论水平。
“谢谢,谢谢李老师。”周晓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仍然是十分有礼貌地冲李霜江点头致谢。
“好的,感谢李霜江评委的精彩点评,接下来是综合素质测试环节,先是综合文化知识部分,请选手选择。”董卿说着。将手伸向侧后方的大屏幕,上面立刻出现了排成四排的从一到十六的数字。
“我选一号题吧。”周晓稍微想了一会儿,随即做出了选择。
“好的周晓,你选择的是一号题,请看题目,这是一道选择题:
华夏国古典文学史上地“三曹”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A、曹丕、曹植B、曹丕、曹冲、曹植、曹冲,请选择。三十秒计时开始。
董卿念完了题目,随即向周晓示意可以开始回答,同时,舞台一侧的一盏灯也亮了起来。
望着这道题,周晓微微蹙起了眉头,很显然这个问题她并不熟悉。
二十秒过去了,周晓仍然是站在那里苦苦地思索着,目光紧紧地盯着那三个选项,似乎在想着哪个看着更顺眼一些。
看着这样的情况,下面的观众也跟着暗暗着急。一些知道答案的已经在下面开始小声地说了起来。
电视机前。我的家人也正在收看着比赛,看到居然出了这么一道题目。本身是教师的老妈一下来了精神:“啊,这都不知道?A呗,真是地,还用得着想那么半天?”
看到老妈这么说,老爸笑着奚落道:“就你能耐啊,人家不比你强?”
“你知道什么啊,你看着的,肯定是A。”老妈肯定地说道。而此刻,舞台上的那盏计时灯已经变成了红色,同时,十秒倒计时的“滴”声也开始响了起来。
周晓的神色有些着急,脸上露出了一阵为难的神色,最后,当只剩下不到五秒钟的时间时,终于轻轻地对着话筒说出了两个字:“A吧”
“确定吗?”董卿迅速地追问了一句。
“确定!”周晓一咬牙说道。
“恭喜,你的答案是正确的!”董卿笑着说道。
听到董卿这句话,周晓如同听到了一声天籁般,那张刚刚还满是犹豫神色的脸上,绽放出了美丽的笑容。
“好的,我们请余秋玉评委为一号选手周晓进行点评。”董卿说着,用手示意了一下评委席上的余秋玉。
“先祝贺你,回答是正确的。”余秋玉扶了扶眼镜,语气和善地说道。
“曹丕和曹植是曹操的两个儿子,同时,他们在文学史上也并称为三曹,是十分著名的。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同时,曹操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诗人,他的两个儿子,也有着很高的文学才华,我们都听过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文学天赋很高的人。顺便问一句,你读过三曹的作品没有?”
还沉浸在选对了答案的喜悦中的周晓,听到余秋语的这个问题,脸上还挂着开心的笑容,笑着回答道:“恩,读过,《满江红》!”
全场寂然
电视机前,老爸一口茶水“噗!”地喷了出来!
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生态唱法
“读过啊,《满江红》!”
周晓此句一出,数千人的场地寂然无声,随即一片哗然。
“《满江红》是曹操写的?哈哈,笑死我了!”,一位三十多岁,穿着一件格子T恤的男子笑道。
“爸爸,爸爸,我知道,《满江红》是岳飞写的,前两天我们老师还给我们讲来着,那位姐姐说得不对!”旁边,一位梳着两个小辫子,一脸可爱神色的小姑娘说道。
“呵呵,不错,妞妞真聪明。”中年男子笑着抚了抚小女孩儿的头,夸奖道,只是脸上仍然掩饰不住那股好笑的神色。
现场大多数观众和这位中年男子的反应差不多,听到周晓这个张冠李戴的答案之后,不少观众笑得直捂肚子。
我和冷秋霜也不例外,我先是一愣,随即便忍不住笑了起来,但似乎觉得不太礼貌,便用力忍着,只是这样看上去,脸上的肌肉一抽一抽地,比笑还难受。
而冷秋霜却是直接扒在了我的身上,笑得一抽一抽的。
看看旁边公司的几个歌手们,有笑的,但也有几个人一脸茫然,不知道大家笑得是什么。
“哎。”看着那几个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笑的歌手,我暗自叹了口气说道:“凡是有参赛任务的选手,回去好好翻翻百科全书吧,好嘛,居然把《满江红》归到三曹的头上了,这要叫岳飞听到了,还不得气得从坟里爬出来啊!”随即想到自己前世在看青歌赛的时候,看到那些歌手们参加文化素质考试时,回答的那些千奇百怪、笑料百出的答案,不知为什么,我却没有了刚刚想笑的感觉。反而感到有些讽刺。
是啊,看似一件很可笑的事,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现在歌手的普遍状况,除了本专业外,其他方面的知识面简直少得可怜!也许有的人要问了,唱歌的把自己的歌唱好就行了呗。又不是老师、教授什么的,需要懂那么多吗?殊不知一个脑子里空洞无物的歌手,又何谈了解歌曲内在的精神境界!就拿现在的我来说,虽然是传承了部分高音C之王地能力,但如果没有我前世那广泛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特殊偏爱,我充其量也不过成为一个徒有一副好嗓子的歌手,却一辈子也不用想窥见歌唱家的意境。俗话说“功夫在戏外”,就是这个道理了。
周晓的这个答案。也让正在点评的余秋语大跌眼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蒙”对了答案而正在高兴着的周晓,居然会顺口说出这样一个“强悍”的答案来。
不过好在余秋玉的心态还是够稳定,脸上地惊愕神情很快过去了。随即拿起面前地话筒,用有些无奈地口气说道:“《满江红》是我国著名地民族英雄岳飞地一词,而三曹是属于三国时期,两根本就不是一个朝代的,这一点可不能随便说,回去好好翻翻历史书。”虽然余秋玉地语气仍然是那么和蔼,丝毫没有听到有什么火气,可是这番点评。却让站在舞台上地周晓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暗恨自己为什么多嘴,随口说了一个这么愚蠢的答案出来。
而余秋玉的点评,也再度引起了场下观众地一阵笑声。
“好了,虽然你这个回答是错误的,但是这并不在本题地范畴。所以,刚刚地那个文化素质地0。5分仍然是有效的,这个你不用担心。”余秋玉继续对着话筒说道。
“好的,请选手继续音乐素质的部分,请选择。”董卿也是极力地掩饰着脸上地笑意,连忙借着这个话由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以避免一会儿自己控制不住而笑出来。
刚刚出了丑的周晓,此刻再也不敢乱说话,连忙随便选择了一道题。还好这道题是关于一个和声的,对于系统学习过和声学的周晓来说。倒是很顺利地答了出来。
虽然出了点小丑,不过顺利地拿到了满分的综合素质分。周晓的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步伐轻快地走下了舞台。不过周晓可能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失误,几乎是在瞬间,就通过腾迅的网络传播了上去,从而引起了网友的一阵大讨论,到了最后,吵个不休的网友们居然还分成了两大阵营,一方认为歌手对本专业外的问题不了解情有可原,另一方则认为连这种常识性的东西都不知道,根本就是一个不合格的歌手,这场大讨论一直持续到了青歌赛结束,仍然方兴未艾,成为了网络上红极一时的热门话题。
比赛继续进行,第二位歌手也走上了舞台。这是一位来自总政的藏族歌手,叫做阿鲁达卓,一身藏袍的装束,散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同样是民族唱法,阿鲁达卓和刚刚的那位周晓,却明显不是一种风格。周晓的演唱中规中矩,音接近于美声,而这位阿鲁达卓的歌声,却带着一种近乎于原始的风情,如同宽广的青藏高原般,纯净而清亮。听她的歌声,仿佛能够感受得到那如同蓝宝石般纤尘不染的高原天空,和那混和着青草味儿的阵阵空气清香。
虽然阿鲁达卓的这种唱法听上去不像是方法十分严谨的民族唱法,但这种近似于天然的歌声,却给了众位评委们一种从未感受到的新鲜感。从他们脸上的表情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样的歌唱方式很感兴趣。“看着吧,这个歌手的分准低不了。”我小声地和旁边的冷秋霜以及身后的祖海说道。
“你怎么这么肯定啊,我觉得她唱得不柔和,嗓子太尖了。”冷秋霜轻声说道。
“这叫原汁原味儿,你没看到评委们脸上的神色吗?一个个都透着那么一股子感兴趣,我敢肯定,这个选手的分数不会低于98分。”我肯定地说道。事实上,对于这种歌唱方式,看过之后几届青歌赛的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如果这位阿鲁达卓的声音再直白一点,再选那么几评委们都没怎么听过的真正的民歌,那就是纯正的“原生态”唱法了。我不太记得“原生态”唱法这个新的比赛项目是在第十届还是第十一届青歌赛提出来的,反正是刚一出来那会儿是火得是一塌糊涂。从那以后,还涌现出了像“阿宝”之流的靠着原生态走红的歌手,一时间,如同雨后春笋般,“原生态”之流几乎占据了国内大大小小的各类声乐比赛的一席之地。
而现在,“原生态”这种叫法虽然还没有正式提出来,不过阿鲁达卓的这种极富民族特色的演唱方式,肯定会得到不少评委的青睐。
果然,阿鲁达卓的演唱结束后,评委席上有不少评委都鼓起了掌,而他们最后给出的分数,也证实了我刚刚的猜想,98。5分的高分让阿鲁达卓这个第二位出场的选手,掀起了场上的一个不大不小的gao潮。
而在随后的点评中,评委李霜江更是声情并茂地赞美道,“听着你的歌声,让我想起了青藏高原上的美丽风光。”
李霜江这样高的评价,也让舞台下的各路媒体记者一阵激动,看着他们在本子上飞快地记着什么的样子,估计明天的各大音乐娱乐报刊上,肯定会有不少的篇幅介绍这位阿鲁达卓了。
两位民族类的歌手结束后,排在第三位上场上,是一对组合,而这对组合刚一上场,便立刻激起了场下观众们的一阵热情的欢呼,特别是年轻一些的观众们,更是兴奋得纷纷站了起来,手中也摇动着印着巨大头像的标语牌,热情地呼喊着组合的名字。
未开始演唱便已经先声夺人,除了当下最火的组合“凤凰传奇”外,恐怕再不做第二人想了,这对组合,凭着一首《月亮之上》,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的音像店里,尽是杨魏铃花那优美又不失豪放的声音,和阿KEY那另类的RAP说唱。虽然正版未出,盗版已然泛滥成灾,但我却并不在乎,这歌的最大的目的,还是将两个人推到前面,迅速积累起一定的人气,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人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我完全相信,以这对组合目前的影响力,等到比赛结束,正版的单曲一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死忠的歌迷力捧,至于销售量更是无须担心。更何况,我还有一经典程度丝毫不在这歌之下的《自由飞翔》还没有来得及拿出来呢。
“三号组合凤凰传奇的参赛曲目是月亮之上!”随着董卿的介绍,在一阵更为疯狂的欢呼声中,《月亮之上》那熟悉的旋律响了起来。
杨魏铃花今天穿了一件大红的斜肩旗袍,一头微微卷曲的长随意地披散在肩上,脸上的神情妩媚中透露着一丝野性,看着一众男性歌迷暗暗地直咽口水。目光看着在她身旁穿着黑色背心、戴着一幅墨镜的阿KEY,恨不得将那人换成自己才好。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杨魏铃花那富有草原特色的高亢激昂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回荡在宽广的演播大厅中。
第三百七十八章 月亮之上
杨魏铃花的嗓音高亢而又不失甜美,这首《月亮之上》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二段体歌曲,但那独特的宽广旋律,加上中间那段巧妙地借用了《敖包相会》旋律,配合RAP的副歌,都使得这歌曲充满着一股原始与现代相结合的奇特美感,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
大屏幕上,杨魏铃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