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人生(仙丹)-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趁着那位小宋倒茶的时间,秦教授和楚琛又交流了一会战国时期的文物的特点。对这种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楚琛当然是张口就来。而这让秦教授对楚琛更加欣赏。看向楚琛的眼神之中;也满是敬佩之意。

没一会,大家聊到了古墓。楚琛就问道:“秦教授,不知道现在那座古墓找到了没有?”

秦教授叹了口气,说道:“难啊!要慢慢排查才能确认。”

“怎么会?不是已经知道了大致的范围了吗?只要查到盗洞就可以了吧?”楚琛奇怪的问道。

秦教授无奈的说道:“小楚,你是不了解我们这里的情况,到时你过去看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此时,有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对秦教授说道:“秦教授,征集部那边有一位客人,拿了一座德化观音像过来要转让给咱们。他还拿了一张赵老师出具的鉴定文书。”

听到这里,秦教授说道:“既然有赵老师出具的鉴定文书,那应该没问题吧?你们收下来不就行了。”

那位工作人员说道:“关键是孙老师觉得那座观音像有些吃不准,而且馆长前一段时间规定,收购文物一定至少要两个专家签字才行,今天金老师和小孙老师,一起出去征集文物了,孙老师就算想把那件东西收下来,也没有那个权力啊!”

“那金老师呢?你也知道。我可不擅长鉴定瓷器的。”

“他估计还要一会才能赶到的,不过那人急着要走,秦教授,麻烦您去顶一顶吧。”

“这个金老师。都出差回来两天了,也不知道早点回来工作!那行,我去看看吧!”

秦教授说到这里。看到身边的楚琛,眼神一亮。说道:“小楚,不知道你对鉴定瓷器擅不擅长啊?”

听到这里。楚琛顿时明白了他的意思,呵呵笑道:“我本来主攻的就是瓷器和玉器,不过我是外人,去鉴定有些不方便吧?”

秦教授听到楚琛所说,心里一阵无语,你主攻瓷器和玉器,居然鉴定青铜器也这么厉害,有个好师傅就是好啊!

“这没事,我们博物馆有些时候也会外聘专家的,凭小楚你的身份和实力,就算我们馆长知道了,也肯定不会怪罪的,走吧走吧,咱们一起过去。”

说着秦教授就拉着楚琛,向外走去,楚琛盛情难却之下,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孙老师,我说你们怎么回事,不要耽误我的时间好不好,我不是有你们赵义平赵老师的鉴定文件吗?怎么你们还不认可啊!这可是张寿山的作品,有的是有人要,要不是赵老师劝我把东西卖给博物馆,我才不会过来呢!”

楚琛他们刚到征集部的门口,就听到屋里传出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语气显的不那么友好。

“这位先生;抱歉让您久等了,我们博物馆现在有规定,一定要两位专家共同确认之后,才能把东西收购下来。您再稍等片刻,我们的专家应该马上就会过来了,经过他的确认,就可以交易了。”

楚琛他们走进去的时候,正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劝说,这人应该就是那位孙老师,他看到秦教授进来,眼神顿时一亮,说道:“我们秦教授过来了,只要他确认过就可以了。”

中年男子面无表情的说道:“哦,那快点确认吧,一会我还有事呢!”

一行人来到孙老师的身边,那孙老师先把秦教授介绍给那位中年男子,就把他拉到一边,小声的说了几句。

秦教授点了点头,而后就走到桌子边,仔细观察起那座观音来。

趁此期间,楚琛也把那座德化观音像,观察了一遍。

德化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位于东南省德化而得名。那里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历史资料记载;德化窑经过宋、元时期所生产的白瓷,很大一部分通过海陆大量销往海外。

到了明代德化窑白釉瓷,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以何朝宗为代表的工艺大师制出温润乳白如凝脂、晶莹如玉的乳白瓷又有少女白、象牙白、猪油白之称。

流入欧洲后,西方人称之为鹅绒白、象牙白、中国白,成为我国历代外销瓷重要品种,享有东方艺术之誉,称其为“何氏作品天下共宝之”。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眼前的这座观音像就是一件瓷塑作品。

这座塑像,是在德化窑里面比较少见的瓷雕塑绿袍观音像,塑像粗一看还不错,但细细看来,此观音的形象呆板、身姿僵硬,五官和手足处的细部刻画颇为粗糙,与明代德化窑造像工艺之细腻,神韵之生动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面部特征与德化窑观音造像相去甚远,而且衣褶衣纹刻画的也一点都不流畅,如果说这座观音像是张寿山的作品,打死楚琛也不会相信。

要知道张寿山可是明代中期德化著名瓷塑大师,擅长人物瓷塑。其作品在十七世纪销往欧洲,以其精湛的制作艺术而备受青眯。

张寿山作品与何朝宗作品风格相近,制作工艺也有不少共同点,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应该是互相借鉴的,故作品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可以说,张寿山参与了“何派艺术”的建构,也是“何派艺术”的开创者之一。

就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制作出如此拙劣的作品?

此时,秦教授此时已经把这座观音像仔细看过了,不过从他的脸上的表情来看,他对此座观音像应该也有一些疑惑之处。

把位置让给楚琛之后,秦教授就开口问那位中年男子道:“曹先生是吧,不知道这座观音像您是怎么得来的啊?”

曹先生皱着眉头说道:“这座观音像是我家祖传的,不过这应该和你们没关系吧?难道你们还想把我这座观音像没收了吗?”

秦教授闻言笑道:“曹先生,您误会了,只要不是违法得来的,我们博物馆怎么可能会没收呢?不然的话,博物馆以后还征集什么啊?您说是不是。”

“既然如此,你们也别耽误我的时间了,这件东西你们收不收,给个痛快话!”曹先生挥了挥手,说道。

秦教授微笑着说道:“曹先生,请您稍等片刻,我们商量一下。”

“那你们快点,最多五分钟啊!不然我就走了。”说着,曹先生还看了看时间。

“好的。”

秦教授向他点头示意过后,就来到孙老师身边,小声问道:“孙老师,这件东西您觉得怎么样?”

孙老师皱着眉头说道:“秦教授,您也知道,我对瓷器类的东西,也不是太精通,这件东西,我细看之下,总觉得有些呆板,而且细节方面做的也不足,实在是不太像是张寿山的作品啊。”

“是啊!”

对孙老师的话,秦教授也很赞同,说道:“张寿山的传世作品很少,目前仅发现九件,咱们国家有三件,欧洲六件,而且都是白瓷的,重来都没发现过有绿釉的,别说张寿山的作品没发现有绿釉的,其他的德化瓷塑好像也没发现过绿釉的吧?”

“绿釉的瓷塑作品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少见。”楚琛在旁边插了一句。

“咦,小楚,你已经鉴定好了吗?”秦教授看到楚琛过来,高兴的问了一句。

“呵呵,是的!”

此时,孙老师开口问道:“秦教授,不知道这位先生是?”

第两百四十九章诈骗

“看我!都忘记给你们做介绍了!”

秦教授拍了拍头,接着为两人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征集部的专家,孙敬孙老师,这位是京城来的专家,刘志和刘老的弟子,楚琛。”

古玩界说大还真的不大,刘老那么大的名声,以前又做过高官,孙敬当然不可能没听说过,因此,当他听说楚琛是刘老的弟子,心中也非常惊讶。

而且孙敬也知道秦教授的脾气,只有楚琛是有真才实学,他才会像现在这么热情,所以,楚琛虽然看起来很年轻,孙敬却并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

孙敬热情的和楚琛握了握手,笑道:“哈哈!有了您这位专家,这下我就可以放心了。”

楚琛呵呵笑道:“我可事先说明啊,我只是提出我的见解,具体的决定,我可不负责的哦!”

“小楚,你放心大胆的提,有问题,我负责。”秦教授拍着胸脯保证道。

“秦教授,你这么说,我压力很大啊!”

楚琛笑着说道:“那好,我先说一下我的结论,我认为这尊德化观音像,应该并不是张寿山的作品。”

“怎么说?”

“咱们……”

楚琛刚说了个开头,就看到一个长的肥头猪脑的中年男子,从门外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朗朗道:“孙老师,怎么回事啊,那件观音像怎么还没有收下来啊,难道现在我出具的鉴定文件,在你眼里已经不顶事了吗?”

孙敬见赵义平说的这么不客气。心里也有一丝火气,生硬的说道:“赵老师。你听哪个说,我不承认你的鉴定结果了?”

“那你干嘛不收?”赵义平反问道。

孙敬冷笑一声。说道:“馆长前几天规定,收购文物,必须要有两个人当面确认,除非经验他同意,不然就算出具了鉴定文书也不行。”

“这事怎么没人打电话通知我?”赵义平闻言神色愕然的问了一句。

不过,赵义平说这句话的时候,眼光特别敏锐的楚琛,却从他的眼神之中看出了一丝紧张和可惜的神色,这不禁让楚琛觉得有些奇怪。

工作人员回答道:“馆长说要签责任书。所以才没打电话通知您。”

“你……”

赵义平本来想骂工作人员几句,不过想想犯不着跟这种小人物一般见识,于是说道:“既然我来了,那这尊德化观音应该能收购了吧?”

秦教授摇了摇头:“不行!我们觉得这尊观音像有问题!”

“什么?有问题?”

赵义平满脸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而后愤怒的说道:“你们搞什么名堂,这可是我赵义平仔细鉴定过的,怎么可能有问题?再说了,秦教授你好像并不擅长鉴定瓷器吧?你有什么资格,来质疑我的鉴定结果?”

“你……”秦教授见赵义平说的这么不客气。脸上顿时现出了怒容,不过他确实不擅长鉴定瓷器,这让他一时间无从反驳赵义平的言语。

楚琛见赵义平这么咄咄逼人,心中也有些不满。于是开口说道:“我也觉得这尊观音像有问题。”

赵义平闻言转头看向楚琛,说道:“你?你是谁啊?孙老师,你是怎么回事。难道咱们这里闲杂人员都可以进了吗?”

秦教授说道:“小楚还真不是闲杂人员,他是我请过来的专家。”

“哈哈!”

赵义平咬夸张了笑了两声。说道:“专家?秦教授,你也太搞笑了吧?就这么一个毛头小伙子。你居然说是专家,你以为是什么人都能当专家的吗?秦德书,你也太拿豆包不当干粮了吧?”

“小楚可是刘志和刘老的弟子,怎么就不能是专家了?”秦教授脸带怒气的说道。

赵义平听到楚琛居然是刘老的弟子,心里也是大吃一惊,不过眼下他是骑虎难下,只能嘴硬道:“刘老的弟子又怎么样,难道刘老的弟子就一定厉害吗?我可是有国家颁发的文物鉴定估价师证书的,他有吗?”

楚琛从口袋里掏出当初刘老给他的那本证书,微笑着说道:“国家颁发的文物鉴定师证书我是没有,不过我到有故宫颁发的,不知道是不是到你嘴里也没用了?”

赵义平看到楚琛还真有证书,顿时有些傻眼,除非是他不想在这行混了,不然他可不敢说故宫颁发的证书没用,不过他还是死鸭子嘴硬,说道:“谁知道你的证书,是不是真的啊!”

大家听到赵义平这么说,全都觉得这人真是不可理喻,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一般人怎么可能拿一本假的证书出来?再说了,楚琛是刘老的弟子,如果他拿一本假的证件出来,传扬出去,刘老的脸都会被丢光的。

楚琛把证件递给他,冷笑道:“我的证件真不真,你打个电话过去,问一问我的证件号就知道了。”

没想到,赵义平还真的把证件拿了过去,经过仔细辨认,他知道这本证书八成不是假的,不过他还是不死心的打了个电话,而电话的结果,当然不言而喻了。

见他打完了电话,楚琛嗤笑道:“怎么样,真的还是假的?”

此时,赵义平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而后把楚琛的证件往桌子上一拍,高声道:“真的那又怎么样,谁知道你的水平到底行不行?你怎么又能肯定这尊观音像一定是假的?”

楚琛闻言冷笑道:“那行,咱们眼见为实,我就指一处地方你看看,看看你所谓的真品,到底真在什么地方?”

说着,楚琛把那尊观音像转过来,背对着大家,问赵义平道:“既然你认为是真品,那我问你,你知不知道张寿山印章的特点?”

赵义平嗤笑道:“这个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吗?张寿山作品用章有两个,分别为“张寿山”篆书葫芦形章和“张寿山印”篆书方形章,这款上面的就是张寿山方形章。”

说到这里,赵义平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哈哈笑道:“你不会以为这印章上的“寿”字是简体字就不对吧?如果是这样,那你也太孤陋寡闻了,伦敦所藏的白瓷达摩立像背后的印章“寿”字,可是和这件作品一样,也是现代简体字。”

“而且这种在印章中使用古代简体字的情况,同样也见于何朝宗的作品,如英国不列颠博物馆藏渡海观音像共有两枚印章,分别为“来观”款葫芦形章和“何朝宗印”款方章,其中“观”字为简体字。”

楚琛看着赵义平得意洋洋的模样,真觉得他好像是一个小丑一般,他呵呵一笑道:“我可没说寿字不对,我就问你一个问题,篆书的山是怎么写的,你知道不知道?”

赵义平闻言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这我怎么会不知道?有话快说,别磨磨蹭蹭的,耽误我的时间!”

“那我问你,这上面印章的山字是什么字体?”

“切,这还能是什么字……”

赵义平边说,边朝着印章上看过去,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就愣住了。

“这是篆书吗?啊!”

说到这里,楚琛高声怒斥道:“这是明明是隶书!你哪只眼睛看出来,就是篆书的!这么明显的一眼假,你居然会说这东西是件真品!我真不知道你的眼睛是怎么长的!”

大家听到这里,纷纷凑上去一看,那“张寿山印”中“张寿印”三个字,确实是篆书,但偏偏那个山字,也不知道是作者搞错了,还是故意如此,居然搞了个隶书,这让大家是一阵无语。

不过秦教授和孙敬两人,无语的同时,暗自也有些脸红,虽然篆书和隶书很像,但对他们这些经常接触文物古玩的人来说,分辨起来却并不难,关键还是之前他们认为自己并不擅长鉴定瓷器,有些麻痹大意造成的,想想还真的是不应该。

“让让!让让!你们给我让让!”

此时,那位曹先生从人群外挤了进来,抱起那尊观音像,就准备往门外走去:“这可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你们说假的就是假的啊!你们不要,我还不稀罕卖给你们呢!”

“等等!”突然,胡元上前一把那位曹先生拦了下来。

曹先生怒斥道:“你想干什么!哦!我知道了,你们肯定是骗我这尊观音像是假的,然后想便宜点买下来!我跟你说,休想!你再不让开,我要报警啦!”

胡元从口袋里拿出他的证件,出示之后说道:“你不用去报警,我就是警察,我问你一个问题,昨天晚上,你是不是和赵义平在锦园一起吃饭的?你别不承认,那里可是有摄像头的。”

曹先生看到胡元的证件,不禁慌乱起来,张口结舌的说道:“我……我和赵义平吃饭有什么问题,当时我就是在让赵义平帮我鉴定这尊观音像,这难道不行吗?”

胡元听曹先生这么说,心中顿时就笑了,还真是猪一样的队友,他高声呵斥道:“你胡说,我当时看到你们出门的时候,都是两手空空,哪来的观音像!说!你是不是和赵义平联合起来,想诈骗博物馆的钱财!”

第两百五十章检查

胡元的话,让大家大为惊讶,不禁纷纷看向了赵义平,难道赵义平真的伙同眼前这位曹先生,一起来骗取博物馆的钱财?

刚才,赵义平还在想怎么给馆长解释这尊观音像的事情,根本没料到胡元会突然发难,等他反应过来,曹先生却已经说出了刚才那番话。这让他暗中怒骂一声蠢货的同时,心里更是一阵慌乱,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等到胡元呵斥,其他人都惊讶的望向自己时,赵义平惊慌失措之下,手脚顿时一阵无力,差点瘫坐在地上,好不容易等他定下了心神,也没多想,就冲着胡元高喊道:

“没有没有!我昨天根本就没有为他鉴定!这位警官,昨天他醉得一塌糊涂,他现在说的这些;都是他自己想像出来的!你可不能当真啊!”

曹先生闻言也反应过来,急忙说道:“对对对!我昨天是喝醉了,有些事情没记清楚,刚才我是胡说八道的。啊!我想起来了,我是前天晚上的时候,找赵义平鉴定的,是我喝醉了给搞错了!”

看着赵义平和曹先生“一唱一和”,胡元差点笑出来,这不光是猪一样的队友,这赵义平本身就是猪啊,刚才自己明明说了,饭店里有摄像头,醉没醉难道从中看不出来?

于是他笑容满面的说道:“这不对吧?那我昨天看到你们出门的时候,你们可是说的正欢啊?你们别忘了,我刚刚还都说过,饭店里有摄像头的。”

听到胡元这么说。赵义平和曹先生不禁都傻了眼,一时间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而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大家哪还不知道,这两人肯定是有问题的。

此时。陪同楚琛他们一起过来的王处长,速度控制住了赵义平,并在胡元等人的帮助下,把他和那位曹先生一起,暂时押解到了博物馆的保安室里,等支援到了,再把他们移送到警局去。……

看着赵义平一边被王处长押走,一边高呼冤枉,征集部里面是一片沉默。

特别是秦教授他们这样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脸上全都露出了震惊之色。他们完全没料到,在他们身边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特别还是发生在赵义平这个已经在博物馆工作了七年的老员工身上,实在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

楚琛轻咳一声,对秦教授问道:“秦教授,不知道这赵义平在这里工作了多长时间了?”

秦教授黯然的说道:“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七年了,也是我们博物馆的老人了,没想到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情来!”说到最后,他不禁是吁叹不已。

“既然他在这里这么久了。那他以前经手过的东西,是不是应该要检查一遍啊?”

听到楚琛这么说,秦教授等人顿时反应了过来,于是连忙吩咐工作人员把事情通知馆长。并对赵义平经手的文物清单,进行整理。

发生这样的大事,馆长怎么还坐的住。没过多久,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就急冲冲的来到征集部。

老者一进来。就直接问孙敬道:“孙老师,那个赵义平到底是怎么回事?”

孙老师把具体的情况。和老者说了一遍,苦笑道:“谁会知道赵义平是这种人,幸好馆长您前两天出了个规定,还有楚先生和他的同伴帮忙,不然这次肯定又被他得逞了。”

老者听了前因后果,愤怒的说道:“这个赵义平,真不是个东西,亏得他还是博物馆的老人,平时我也没亏待他,他明明知道咱们博物馆的资金就不够富裕,居然还做出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真是猪狗不如!”

老者愤怒的同时,心里也不停的责怪自己管理不到位,以至于让赵义平钻了这种空子,这事论责任,自己肯定也要负的。他现在只希望这次是赵义平第一次作案,不然损失惨重,他也只能引咎辞职了。

等老者回过神来,注意到楚琛等人,有些抱歉的说道:“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们看笑话了,不知道哪位是楚先生啊?”

“馆长,这位就是京城来的专家楚琛。”秦教授连忙上前为双方做了介绍。

老者看到楚琛居然这么年轻,而且还是刘老的弟子,心中惊讶的同时,连忙热情的和楚琛握了握手,说道:“楚先生,这次真是多亏您了,不然我们博物馆损失就惨重了。”

老者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是张寿山的作品,名声在外,而且还是一尊少见的绿釉作品,就算博物馆给出的价格要比拍卖会少一些,那至少也得几十万。

如果真的被赵义平得逞,这对于资金并不宽裕的博物馆来说,损失不可谓不大。

楚琛摆了摆手,微笑着说道:“高馆长,您不用客气,我只是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而且您之前也新出了规定,就算我不来,赵义平肯定也不会得逞的。”

“楚先生您太谦虚了,没有你们,我们就算知道这件东西是赝品,也不会怀疑到赵义平会做这种事情的。”

说到这里,高馆长长叹一声:“哎,关键还是我们的管理不到位啊,不然哪会让他钻到这样的空子。”

楚琛微微一笑,对此也没多说什么,毕竟这是人家的事情,他也不好在主人面前发表什么见解。

没一会,工作人员整理好了赵义平经手的文物清单,并交到高馆长的手上。

高馆长仔细看过之后,又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