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人生(仙丹)-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果然,楚琛拿起的第一把紫砂壶,就是民国年间的紫砂名艺人俞国良制作的一把紫砂觚棱提梁壶,虽然觚棱壶为紫砂传统经典造型,不过俞国良凭借其不凡的技艺,把这把提梁壶的格调塑造的相当雅致。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这把提梁壶的提梁上带伤,并且壶盖被修补过,大大的影响了这把壶的价值,使得原本十多万的壶,现在只值几万块钱了。

楚琛有些遗憾的把提梁壶放回原位,不过传过头去却正好在这一排货架的最远处,看到了另外一只提梁壶,那纯正紫润的色泽,明润无比的包浆,还有那古朴优美的造型,顿时就把他给吸引住了。

情不自禁的走到那只提梁壶跟前,小心的把壶拿起,楚琛就仔细的打量起来。

此壶壶身光滑圆润,上有两颗对应的圆形小饼装饰,壶身线条柔和,长颈饰云肩线,挺而精细,口盖母子线吻合,稳如天压地。壶嘴为五边型造型,壶盖为罐钵盖式,中间有一小气孔,侧钤“大亨”小印。

看到“大亨”两字,楚琛就激动起来,因为这可是代表着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宜。兴的制壶名手,邵大亨。

邵大亨在少年时就享有盛名,后被称之为是继陈鸣远以后的一代宗匠。他的制壶以浑朴见长,尤其在制简练形上朴实庄重,气势不凡,如掇球、仿古等壶更能突出紫砂艺术质朴典雅的大度气息。

制壶名家顾景舟曾盛赞邵大亨的作品:“经我数十年的揣摹,觉得他(邵大亨)的各式传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从他选泥的精练,造型上审美之奥邃,创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艺的高超,博得一时传颂,盛誉之高,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慨。”

由此就可以看出邵大亨作品的精彩程度,而这也在市场上就可以体现的出来,邵大亨的作品在清代时就已经被嗜茶者及收藏家视为珍宝,有“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之说。到现在更是令紫砂藏家垂涎欲滴,能欣赏到他的作品已经难得。

作为现在已经开始爱好紫砂人士的楚琛,能够看到一件邵大亨的作品,而且还有机会收入囊中,也难怪他会如此兴奋了,于是他又连忙接着看了起来。

提梁壶的前后两边都有半圆形的钮,看上去丰腴流畅,中间置双孔,并穿以铜把作软提梁,便于提携。壶内部光润无泥迹,技艺难度较高。另外壶底有一篆刻的闲章四字款识,也是邵大亨制壶常用的手法。

此壶圆腴光润,手感颇为舒适,泥色为紫红色,因为已经使用多年,而且经过精心的保养,看起来光润如古玉,亚光闪亮,可谓简洁庄重,气势不凡。

就凭此壶的品相,楚琛就可以肯定它一定是件真品,不过古玩的鉴定可容不得半点马虎,他还是慢慢的、仔细的查找着可能的破绽,当然,如果他贪图方便,也可以使用异能,但那样的话,就少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有违他的想法。

一番对比、查找下来,最后他才使用了异能,而结果和他鉴定的一致,这只提梁壶确定就是邵大亨精心制作的珍品。

第四百六十五章做客(杜厚的慷慨)

楚琛到是没想到,杜厚这里会有这么难得一见的紫砂壶精品,这让他是相当的兴奋,只是让他有些不确定的是,杜厚会不会同意把这只紫砂壶换给他,要是不同意,那就实在太令他失望了。

想到这里,楚琛也顾不得其它了,小心的把提梁壶放回原位,就走到了杜厚的跟前。

“小楚,你这是?”杜厚看到楚琛才看了两成东西都不到,就走了过来,心里就觉得有些奇怪。

楚琛笑着回道:“杜老,是这样,我刚才看到了一把邵大亨的提梁壶,不知您可不可以割家啊?”

“小楚,你对茶道有没有兴趣?”杜厚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楚琛一句。

楚琛点头道:“有兴趣,我现在一有空就研究,现在至少泡功夫茶还是没问题的。”

听到楚琛这么说,杜厚就直接同意道:“行!我换!”

“那我的那只公道杯和那对梵文杯加一起,就换这把提梁壶吧!”楚琛连忙高兴的说道。

杜厚闻言微微一愣道:“小楚,你这么换就有些吃亏啦!”

楚琛也知道有些吃亏,不过这只提梁壶的价值肯定是高过那只公道杯的,加上那对梵文杯虽然有些吃亏,不过也亏不了多少,再加上公道杯和梵文杯都是捡漏得来的,如果真要算起来,他还赚了不少。

不过他之所以这么换,一来是因为喜欢,二来像这种邵大亨的提梁壶在市场上可是相当稀少的。物以稀为贵,如果在同一个拍卖会上。他的公道杯加上梵文杯的价值,还真的不一定会高过这把提梁壶。

楚琛呵呵一笑道:“谁叫我喜欢呢!”

“哈哈。好个喜欢!”杜厚哈哈笑道:“那我就再让你高兴高兴,这把提梁壶我就只要换那对梵文杯就行了。”

楚琛闻言不禁有些愣住了,过了半响,他才回过神来,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杜老,您这是?”

“是不是觉得我脑子有问题?”杜厚开玩笑道。

“哪能啊!”楚琛连连摆手道:“不过我确实有些摸不着头脑,杜老您能否给我解下惑?”

杜厚呵呵一笑解释道:“其实吧,这把提梁壶原先是我一位老友的心爱之物,不过吧。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唯一的独子不学无数,经常把他的藏品拿出去卖了换成钱,和一些狐朋狗友寻欢作乐。”

“三年前,我那朋友不行了,他实在不想他的这件心爱之物被儿子给败了,于是就送给了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将来转手的时候,一定要把它转让给一位爱好茶道的人手中。”

听了其中的原由。楚琛到是明白杜厚为什么要这么换了,不过他还是摇头道:“杜老,我知道您的意思,可是东西是您朋友送给您的。和我也没关系,你这么换,我实在是不好意思啊!”

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凭自己的眼力以小搏大到是没什么。但现在东西的价值双方都知道,占这样的便宜。楚琛实在做不出来。

“小楚,你先听我说,这么换是我心甘情愿的。”

杜厚摆了摆手说道:“我呢,已经都七老八十,也一年不如一年了,说不定哪天就去了。不过我也是后继无人啊,后辈里没一个真心诚意喜欢搞收藏的,等我哪天走了,我这些藏品肯定不是到了别人家,就是被摆在拍卖台上。”

“所以我早就决定了,等到我快不行了,我就把我这些藏品全捐献给国家,也算是我对国家的贡献吧。不过嘛,如果能够之前给这些藏品找到一个真心喜欢它们的主人,我也愿意以低价转让。”

说到这里,杜厚郑重的说道:“小楚,咱们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不过我也可以看出你这人为人很真诚,而且平常也不打马虎眼,再加上你又喜爱茶道,在我心里,这把提梁壶非你莫属!”

“这……”楚琛有些迟疑起来。

杜厚接着说道:“小楚,我也不爱喝茶,这把提梁壶放在我这里,也只是宝珠蒙尘,你总不想让我这个老头子,低声下气的求你吧?”

“行!”

听到杜厚都这么说了,楚琛再不答应就有些不识抬举了,于是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见楚琛答应,杜厚非常高兴,他笑容满面的说道:“不过这把提梁壶换给你之间,我有两点要提一下。”

“您说!”楚琛连忙说道。

杜厚说道:“如果将来你想要把这把提梁壶给转让出去,那个接手之人一定也要是喜爱茶道之人,而且千万不能把这把壶转给老外,你看行不行?”

楚琛表情严肃认真的说道:“行!如果将来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我会把这把壶捐给博物馆!”

杜厚呵呵一笑道:“这样我也对得起我老友的在天之灵了!……”

说完了这事,楚琛就把他刚才找出来的赝品,都给杜厚指了出来,这个决定到不是因为刚才的事情,就像杜厚说的那样,虽然和他接触了没多久,不过楚琛也觉得和杜厚挺投缘的,再加上他对毛瓷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把赝品指出来,也是应该的。

杜厚到是没想到在这点时间里,楚琛就把看过的藏品中的赝品都找了出来,而且还详细的说明了赝品假在什么地方。不过他意外之余,也实在有些难以相信,其中的某些藏品会是赝品。

就像刚才说的那尊紫檀木雕铁拐李雕像,可谓是木雕刀法舒畅朗健,雕刻技巧老到,将李铁拐仙风道骨的神情,尤其是悲天悯人的眼神,超然物外的态度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件很难得的精品,他实在想不到这居然也会是赝品。

看着杜厚难以置信的表情,楚琛就解释道:“这人的雕刻刀法确实不错,不过也算不得有多精湛,具体的您可以看看雕像的头发,如果按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刀法,那头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凌乱的。”

“之所以有如此表现,我猜想,这是因为那名作伪者手上肯定有一尊原版的雕像,所以这尊雕像看上去才这么惟妙惟肖,但如果您仔细看的话,雕像的有些细节的处理实在很不到位,如果是技艺精湛的工匠肯定是不应该的。”

听了楚琛的讲解,杜厚仔细在楚琛说的那几处地方打量了一番,发现确实看起来有些粗糙,就像楚琛所说的,如果是一名好的工匠,根本不会有如此表现。

杜厚苦笑道:“这些赝品实在防不胜防啊!这么说,它使用的材质也不是紫檀喽?”

“确实不是紫檀,应该用得是老酸枝木染色之后冒充的。”楚琛点头道。

“老酸枝木染色?”杜厚有些疑惑的问道。

“对,就是老酸枝木。”楚琛点头道:“品质好、色泽深的老酸枝木经过氧化、包浆后非常像紫檀,不过辨认的方法也挺简单的。”

“就说您这尊雕像吧,如果用水浸泡后,纹路中如果有那种边界整齐的黑色硬线,那基本上就是酸枝的。用质地较好的餐巾纸擦拭,看纸巾上的颜色,如果类似高锰酸钾的正紫色,基本上可以断定为酸枝的。”

楚琛接着讲解道:“另外还可以闻一下味道,实际上紫檀有种淡淡的香味,并不浓,刻意的闻都有可能闻不到,如果你很轻易的闻到,那就不对了,可能浸过香料,而酸枝木的味道刨开时是酸涩的,无香味,成品后也比较难闻到。”

“还有诸如牛毛纹,酸枝木是没有的,另外紫檀的棕眼……”

楚琛洋洋洒洒的把两种木材的特点都说了出来,听得杜厚是连连点头。

“听君一席话,盛读十年书啊!”杜厚哈哈大笑道。

楚琛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我也是鹦鹉学舌,最主要还是靠我的师傅!”

“小楚,你就别谦虚了,咱们这行可是要靠悟性的,刘老确实比较厉害,不过你如果没有天赋的话,眼力也不会这么好。”

杜厚笑着说了一句,随后就指着另外一只玉马摆件道:“小楚,这个玉马怎么可能是件赝品呢?你看这上面的橘皮纹这么自然,根本不像是伪造的啊,而且据我了解的情况,说完全不应该是赝品啊!”

说到最后,他的脸上就露出了万分疑惑的表情。

楚琛摇头道:“这确实是件赝品,之所以上面用的橘皮纹显得很自然,是因为它使用的是一位叫做“阿叩”的人发明的方法。”

古人早就开始研究仿古玉的方法,而在清朝乾隆年间,一位玉器造假高手“阿叩”,就发明了仿造“橘皮纹”古玉之方。

他把“毛坯玉”和细碎铁屑搅拌,放在大水缸里,然后将煮开锅的老醋猛浇下去,实行“淬醋”。封好口,埋在潮湿之地,十来天后取出。再于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埋在大街土路下,让千人踩万人踏。

约莫两三个月后“出土”,出土的“古玉”,上边布满“橘皮纹”,纹路中满是铁锈斑且呈暗红色,最后再用开水煮。

楚琛说道:“如果单单是想要破解这种局,得长时间用手不断抚摩,因为,真古玉的橘皮纹是盘不掉的,而这种玩意儿则会慢慢“褪色”。”

第四百六十六章做客(杜厚的经历。上)

听了楚琛的解释,杜厚皱着眉头说道:“小楚,照你这么说,那你怎么一眼就看出这只玉马会是赝品?”

楚琛解释道:“如果单单只看橘皮纹的话,肯定不是那么容易判断出来的,不过它的工艺就露出了它是赝品的马脚,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应该是仿的元代的玉马摆件。”

“对,我也认为是元代的,玉马属于元代的风格。”杜厚点头道。

“那这就有问题了。”楚琛解释道:“这玉马虽然表现的粗犷有力,表面还留有钻痕和铊痕,但它却没有元代玉器的险刀现象出现,而且抛光实在太讲究了,这两点都不符合元代玉器的风格。”

杜厚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虽然他心里已经相信了楚琛所言,不过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那这只玉马摆件,会不会是明代的玉器。”

楚琛摇了摇头道:“不会是明代的,首先这玉器的风格就不是明代的风格,而且明代玉器的表面会有玻璃光泽,但这件玉器却没有,而且明代的玉器虽然也有钻痕和铊痕,但并不会像这上面这么明显。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几处黑斑其实也是伪造的!……”

“怎么会呢,这不应该啊!”虽然楚琛已经讲的很详细了,但杜厚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这让楚琛很是奇怪,这件玉马摆件就算是元代的,也不过二三十万而已,就算打了眼,凭杜厚的经济实力应该也不至于难以接受啊。难道里面有什么隐情?

想到这里,楚琛就开口问道:“杜老。难怪这件玉摆件对您特别重要?”

楚琛的话,让杜厚瞬间就回过了神来。说了句“等等”就往房间的最里面急冲冲的跑去。

过了片刻,杜厚抱着一只不小的箱子,小心翼翼的走了过来,随后把箱子放到桌上,就有些焦急的对楚琛说道:“小楚,老吴,你们快来帮我看看这几件元青花对不对!”

楚琛和吴叔听说是元青花,急忙走了过去,与此同时。杜厚也连忙把箱子里的东西拿了出来,分别是青花龙纹四系扁瓶一只,青花缠枝牡丹孔雀纹梅瓶一只,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一只,一共三件青花瓷器。

不过吴叔看到这三件青花瓷品时,却轻咦了一声,说道:“这只梅瓶我怎么好像在哪看到过啊?”

杜厚苦笑道:“这我知道,这只梅瓶和纽约j。j。lally公司,1988年展出的那只梅瓶一模一样。原先我也怀疑过它的真假,不过我仔细研究过,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地方有不符合元青花的特征,所以当时我觉得这两只梅瓶应该是一对。现在看来这只梅瓶很可能就是一只复制品啊!”

楚琛闻言马上问道:“杜老,难道这几件青花瓷,和那件摆件都是从同一个人手中得来的?”

“是啊!”杜厚苦笑道:“这几样东西。确实都是我一年前从一个人手中得来的……”

原来,一年多前。杜厚到他的一位开古玩店的朋友那做客,正当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一位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一副农民工打扮,树皮一样的左手紧紧的拎着一只布袋。

“老……老板,这里收旧东西吗?”中年男子进来之后,就畏畏缩缩的问道。

杜厚的那位朋友到是没有因为这人的穿着而怠慢他,从位子上站起身来就说道:“您先请坐,旧东西我这是收的,不过也要看看你带的是什么东西!”

那人闻言眼神一亮,随后从布袋里拿出了一把瓷片。

“好了,好了!您放回去吧!”杜厚的朋友一看是瓷片,看都没仔细看,就直接挥了挥手道:“这位老哥,真是抱歉啊,我这只收整器!”

中年男子微微一愣,而后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叹了一口气,把手中的瓷片放回了布袋,随后神情有些失落的走出了店门。

等那中年男子离开之后,两人聊天的时候,杜厚总是有些心不在焉,没一会儿就和他的那位朋友告辞离去了。

走出了店门,杜厚就开始寻找刚才那位中年男子,让他有些欣喜的事,还没走几步,他就找到了那位中年男子,当时那人正从不远处的一家古玩店走了出来,而且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来,他的那些瓷片应该并没有卖出去。

见此,杜厚连忙追了上去:“大兄弟,等等!”

“老大爷,您有什么事?”中年男子回头一看,发现是刚才和古玩店老板坐在一起的老人,就停下脚步,问了一句。

杜厚有些气喘吁吁的站在中年男子跟前,心里有些忐忑的问道:“你那些东西都卖了没有?”

中年男子脸上有些黯然的回道:“没有啊!他们都说不收破的东西!”

说到这里,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激动的问道:“老大爷,难道您想买?”

“我先看看再说!”杜厚呵呵一笑,也没把话说死。

不过这话在中年男子耳朵里就已经是天籁之音了,他一脸兴奋的把东西从袋子里拿出来,托着让杜厚观看。

杜厚并没有直接接手,而是呵呵一笑道:“大兄弟,我们古玩行呢,有个规矩,东西必须放在桌子上或者地上,我们才能接手看,请您见谅啊!”

中年男子憨厚一笑,道:“没事,没事,行有行规嘛!”

说着,他朝地上吹了吹土,随后把布袋小心的放到地上,再把那些瓷片都放到了布袋上。

杜厚看到中年男子拿出的那几块瓷片时,眼中立刻就闪过一丝惊喜之情,不过这丝情绪马上就被他压了下去,随后有些漫不经心的拿起瓷片看了起来,他越看越是惊喜,不过为免中年男子心生怀疑,他也只能把情绪压在心里忍住。

“可惜啊,可惜!”看完了男子手上的瓷片,杜厚有些遗憾的直呼可惜。

“老大爷,怎么了?”中年男子连忙问道。

杜厚回道:“你这东西看上去到是不错,可都是碎的,不值钱啊,你就没有完整东西吗?”

中年男子先是迟疑了一下,随后从包里拿出个不大的铜镜,说道:“就只有这个是好的,其它的这些东西到我手里就这样子!”

杜厚看到中年男子那迟疑的神色,马上就觉得这人应该不止这么些东西,不过他并没有马上就追根究底,而是先把铜镜拿到手中打量了起来。

这是一面龟钮松鹤镜,元代的特征非常明显,表面斑斑驳驳的锈迹很严重,不过上面的纹饰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铜镜为伏龟钮,钮上方饰苍松翠柏,左侧两只仙鹤曲颈争鸣,姿态优雅,下方山石草地,溪流汩汩,纹饰布局清晰规整,镜体小巧,表面光润,算是一面比较不错的元代铜镜。

“老大爷,这些东西您要吗?”中年男子有些忐忑的问道。

杜厚点头道:“要啊,不过这些东西你也知道是什么样,太贵的话,我可买不起?”

中年男子闻言很高兴,直接说道:“这堆东西就算五百块!您看行不?”

杜厚皱了皱眉头,看起来好像对这个价格不满意,不过他没先回应,而是从口袋里拿出一把烟,抽出一根递了过去,道:“大兄弟,你抽烟不?”

中年男子一看居然是软包的中华烟,双手上前毕恭毕敬的把烟接到手中,嘴里一个劲的说“谢谢”。

此时,杜厚又点了火,中年男子简直感动至极,极其客气的弯下腰把烟凑上去吸了一口。

“大兄弟,听你口音好像是余汗的啊!”杜厚帮他点了火后就问了一句。

“老大爷,您耳力真好,我老家确实是余汗的,去年才搬到瓷都。”

“哈,那就别说了,这些钱你拿去吧!”杜厚操着中年男子的口音,数了五百块钱就递了过去。

中年男子一开始有些不明所以,不过瞬间他就反应了过来,一脸欣喜的问道:“老大爷,您也是余汗的?”

杜厚哈哈一笑道:“我以前在余汗工作过好几年,余汗算是我半个家乡啊,其实说实话,像你的这些东西要论价值的话,还真没多少,我也是想着咱们算是乡里乡亲的,而且我也是买下来,给我外孙当标本用,不然一般人也只会给你个一二百!”

听到这里,中年男子是感动坏了,一个劲的连声道谢。

“对了,你的东西应该不止这点吧,还有什么啊?”杜厚不经意的问了一句。

“嗯,是还有一些……”说到这里,中年男子突然停下了嘴,连忙改口道:“没了,就只有这些东西了!”

杜厚呵呵一笑道:“大兄弟,你别有什么顾虑,你有什么东西,我就付什么价,就算是国宝,我也买得起!”

“这……”中年男子一下子就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起来。

“大兄弟,我跟你唠叨一句。”杜厚一脸诚恳的说道:“我呢,也不是什么做古玩生意的,就是一爱好者,所以我买东西不像那些生意人,喜欢压价,另外吧,我这人人品可没问题,不像有些人,买卖不成就举报你,我可不会做这种缺德事!……”

第四百六十七章做客(杜厚的经历。下)

听到“举报”两字,中年男子的眼中立马就露出一丝慌乱之色,吧嗒吧嗒的没几口就把嘴里的烟给吸没了。

接着,他把烟头往地上一扔,说道:“我那还有一匹这么大的玉马!”边说,他边比划了一下东西的大小。

杜厚听到是玉马,心里顿时有些失望,不过他知道这事也只能慢慢来,如果逼的急了,搞不好会闹个鱼死网破,这对他肯定是没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