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人生(仙丹)-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了想,楚琛就说道:“陈老,我今天就住在保州了,只是我还有些事情要在网上处理,就不住您那边了。”
陈映文对此当然不会强求,他笑着表示没问题,并问楚琛要了手机号码,说有什么情况就联系他。……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楚琛和胡勇在酒店吃过早饭后,就接到了陈映文的电话,他在电话里非常抱歉的跟楚琛说,由于老人一直没有脱离生命危险,今天他的侄子可能又不能准时赴约了。说如果楚琛愿意的话,他可以为楚琛导游,接着参观本地的名胜古迹。
听到这个消息,楚琛不禁皱了皱眉头,这样下去肯定不是个事情,总不能说,陈映文的侄子一天不来,他就一天不回去吧,到最后,他除了要多花钱买下那几件古玩之外,关键还没有搞明白对方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这不是玩人吗?
可能是觉得对不起楚琛,陈映文在电话里跟楚琛说,如果明天他侄子还不到,楚琛可以分开来买,而且还可以给楚琛打个九扣。
听到这个提议,楚琛表面答应了下来,心里则冷笑不已,他到要看看,对方许了这么多好处,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也是调兵遣将,力求保证自身的安全。
另外,楚琛并没有答应陈映文带他们去参观本地的名胜古迹,而是想要自己安排行程,至于目的地正是本地的古玩市场。
由于今天是周日,再加上来的有些晚,楚琛和胡勇到达古玩市场的时候,这里早已人头攒动,一片繁华景象。
楚琛他们去的是一处保州比较著名的古玩市场,此时这里显得“宝气”十足,地摊上也是琳琅满目,摆满了古色古香的罕见物件,既有造型各异的陶瓷器皿,也有看上去年代久远的金属铸造的炉鼎;既有落款或依稀,或分明的雕刻、篆章;也有风格迥异的名家画帖;既有形体庞大的古式农具,也有玲珑小巧的配物坠饰……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章文浩洋
走进古玩市场,胡勇就假装不经意的说道:“有人跟踪。”
楚琛轻“嗯”了一声,其实不用胡勇开口,他就察觉到了有人跟踪,而且是从他们酒店出门之后,就开始跟踪了。至于这些人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不用猜就知道是哪位。
楚琛心里冷笑了一声,下令跟踪自己的那位,脑子估计也有些不太好,他以为自己是这么好跟的?
“那就看看你们到底准备干什么吧!”
楚琛心里想道,跟就跟吧,反正暂时跟踪的人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威胁。更何况,跟踪的人可能不知道,他不但被自己等人察觉,而且还处在严密的监控下,等自己知道了这些人准备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到时一个人都别想跑得掉。
楚琛让胡勇别担心,接下来,他们就逛起了古玩市场。
古玩市场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一件件买家眼中的古玩成功交易。只是让楚琛有些腹诽的是,那些摊位直接摆到了古玩市场外面的人行道上,一个摊位紧挨一个摊位,过往行人要想打此穿过,几乎没有下脚的地儿。
而且连快车道与慢车道之间的隔离带上也摆满了五花八门的商品。一些前来“淘宝”的民众索性将自行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停放在快车道上,这无疑增加了安全隐患。而反观市场内,到是有些冷清,也不知道这种情况是怎么形成的。
楚琛摇了摇头,这种事情他管不了,那就入乡随俗吧。
逛了一两个小时。胡勇手里的就拎了几个袋子,这些都是楚琛刚才的收获。虽说不是什么几十上百万的珍品古玩,但也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精品了。
“楚哥。那家伙还跟着,要不要给他一点教训。”胡勇淡淡的说道
楚琛笑道:“暂时不需要,让他就这么跟着吧,这年月找一份这样的工作也不容易,让他再过把瘾,估计今后就没机会再做这一行了。”
胡勇闻言嘿嘿一笑:“楚哥,您的心肠实在太好了。”
楚琛听了这话,无语道:“你这家伙,是夸我还是损我啊!”
“嘿嘿。那当然是夸您了……”
说笑间,两人突然发现,前面一家古玩店的门口,围着一群人,再加上店里不时转来的争吵声,楚琛估计又是什么人吃了亏过来算帐了。
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楚琛还是和胡勇一起凑了上去。
走到围观的人群那边,由于身高的关系。楚琛就看到一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正脸红脖子粗的和一位掌柜模样的人在争着什么,仔细一听,就听从青年嘴里说出什么“杀熟”、“退货”这样的言语。
虽然知道情况和先前自己想的差不多。不过楚琛好奇之外,还是问旁边一位和同样聊的津津有味的中年男子道:“大哥,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啊?”
中年男子和同伴把楚琛打量了一番。可能是见楚琛长得挺顺眼,再加上中年男子也是个话痨。就把把事情的原委跟楚琛说了一遍。
原来,正在吵架的青年名叫文浩洋。而那个掌柜模样的男子姓巩正是这家店的老板。
去年10月份的时候,文浩洋遭遇了自己人生的噩梦,他的双亲因为一次车祸双双离世了。由于文浩洋住在这附近,那段时间,他就常到巩老板的茶馆里借茶消愁。
在这里说一下,巩老板的茶馆分两部分,一个部分茶馆,另一部分就是古玩店。
巩老板见文浩洋日日愁眉苦脸,便主动上前搭讪。每当文浩洋提起对父母的怀念,巩老板都会递上宽慰的话,还以好茶相赠。后来,等两人熟悉了,巩老板还经常约文浩洋出去喝酒啊,踏青啊什么的。这些对于文浩洋来说,无疑是脆弱时刻的缓痛剂。
等巩老板确定文浩洋已将自己当成患难之交,便开始向文浩洋讲述古玩市场上的收藏趣事。巩老板只讲故事,从不推销,但单凭那一路疯涨的价格和让人眼花缭乱的宝贝,以及一夜暴富的捡漏,就吊足了文浩洋的胃口。
正好暂时在家没找到工作,文浩洋思前想后就决定踏入文玩圈一起投资。
想到家里还有几万块钱的积蓄,文浩洋问巩老板买什么是生财之道。
巩老板想了很久才一本正经地说:“明清瓷器吧,这一板块瓷器不仅存世量和流通量相对较多,而且在制造工艺上更为繁复考究,一直是买家们追逐的焦点,而且因为买的人多,相关的资料也比较容易寻找,你学习起来也方便,到时咱们还可以交流交流,你觉得怎么样?”
文浩洋见巩老板说的诚恳,而且想到报道上确实说过明清瓷器的热度,马上就答应了下来,并问巩老板这里有什么好的东西介绍一下。
巩老板呵呵一笑道:“小文,你也知道我这人一般不给别人推荐东西的,不过咱们是朋友,我就破个例吧,我有一件收藏许久的康熙官窑青花盘,成色很好。我两万八进的货,你给我三万元,这件东西就是你的了。过两天我帮你以四万元卖出去,你现在困难,卖的钱全都给你,怎么样?”
文浩洋一听这话,心里一阵感动,当时就掏出银行卡,付了三万块钱。又让巩老板照了几张照片后,他都没把这件瓷器往家里拿,就放在巩老板店里继续售卖,还心想:“有个做古玩生意的哥们儿真不错!”
之后一段时间,文浩洋在巩老板这里购买了好几件古玩,除了瓷器之外,也有其他类别的器物,比如玉器,铜器之类。无不是巩老板说今后会赚钱的玩意儿。东西价钱都不怎么贵,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块钱不到而已。而且他也都很放心的把东西都放在了巩老板这寄售。
然而,上个月的一天。文浩洋接到了巩老板一通急匆匆的电话:“小文啊,有个人愿意花两万块钱买你的青花盘,我劝你还是卖了吧。最近明清瓷器降价了,再不卖你更卖不出去了!”
文浩洋一听傻眼了,没听说过明清瓷器还会降价的啊,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再说了,前几天他想到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先前买的那件瓷器却还没卖出去,就给巩老板打了电话。巩老板告诉他,已经有客人有了意向,难道意向这是这个?
不过,这些事情文浩洋暂时不想管,他马上说道:“就算卖不了你当时承诺的四万元,也不能让我赔本啊!”
让文浩洋没想到的是,巩老板却马上翻脸,态度大不如前:“谁跟你承诺过?我的意思是尽量帮你卖到四万元。现在全国明清瓷器大降价,我能左右吗?这件青花盘你已经买了。卖不卖出去你随便吧!”
这个电话终于让文浩洋清醒了,他到店里把所有东西都取出来,带着那件瓷器几经周折找到一名收藏专家,一心求教。
这名专家看了那件青花盘。摇头一笑,告诉文浩洋:“既然那位巩老板说可以帮您卖到一万元,您听他的算了。因为您这件青花盘啊。连一千块钱都不值,胎质粗。釉料差,工艺更是别说了。说实在的,只要有些美术功底的,都能看出它的问题。”
“而且,明清瓷器这段时间可是升值了,说降价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这位巩老板说的有人买也许就是他自己。他不费任何体力就赚了您两万块钱,您确实是被忽悠了!”
文浩洋听了专家的话,非常感慨:“为了挣我两万块钱,这家伙居然陪我玩了大半年,可真是煞费苦心!”
得到了结果,文浩洋回家后怎么想都觉得憋屈,于是今天就过来找巩老板算帐了。
听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楚琛就笑道:“这位大哥,这事您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
中年男子的同伴笑着说道:“老杨可是市场上的包打听,市场上哪件事情他不知道啊!”
“哪里,哪里!”中年男子连连摆手,笑道:“这可是年轻人刚才自己说的,不然我怎么可能知道的这么清楚。”
正在这个时候,文浩洋和巩老板也结束了争论,结果不用多说,以失败告终。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想从老巩手里的要回钱来,那怎么可能!也只有不懂行的年轻人才会相信他的话,市场上哪个人不知道这家伙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啊!如果是我的话,他说一万卖掉,肯定就答应了,现在过来闹反而一分钱都搞不到。”
楚琛笑着说道:“如果真像您说的那样,就算答应了,他也可能用别的理由推脱的。”
“对,这到也是,和这种人打交待,可真得千万个小心才行。”中年男子感慨了一句,见没热闹可看了,就和楚琛打了声招呼,带着同伴一起离开了。
既然没热闹可看,楚琛和胡勇也向着刚才前行的方向走去。
胡勇边走边说道:“为了两万块钱,居然花了那么大的功夫,这家伙难道不觉得有些得不偿失吗?”
楚琛呵呵一笑:“你首先要看成本,他只是请对方喝点茶,最多就是吃顿饭,对方又不可能一直让他付钱,他最多只是花点精力而已。而且你说错了,不是两万,除了一些并不高的成本之外,算下来,他至少赚了两万五千块钱。”
“对咱们来说,三万块钱可能不多,但一个普通工人辛苦做一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他现在只要动动脑子就能赚到,对心术不正的人来说,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到也是。”胡勇点了点头,正在这时,他轻咦了一声,指着前面巷子那里说道:“那不是那个文浩洋吗?怎么在那摆摊了。”
“哦?”楚琛闻言看了过去,果然发现那个文浩洋巷子边摆摊,而摆位也相当简陋就是用报纸铺一下而已,上面摆的东西也没几件,而且看起来品相还都不怎么样,基本上无人问津。
“这些不会是从刚才那位巩老板那买来的吧?卖得出去才怪!”
楚琛暗自嘀咕了一句,不过正在这个时候,他突然看到了报纸上的一件东西,于是连忙带着胡勇走了过去。
文浩洋看到楚琛和胡勇走到自己的摊位前,蹲下来身来查看自己摊位上的东西,却一点接待的意思都没有,一幅无精打采的模样。
这时,就听楚琛问道:“老板,你这的东西怎么卖啊?”
文浩洋闻言一愣,好像不相信楚琛会这么问一样,他打量了一下楚琛后,问道:“你真得想要买这些东西?”
楚琛微笑着说道:“我只想问一下这把锁,可不是全部。”
文浩洋看了看楚琛手中表面有些发黑的锁,说道:“抱歉啊,这的这些东西必须打包一起出售,不会单独卖的。而且,我提醒你一句,可别听了什么捡漏的故事,就来踏入这一行,不然的话,一不小心就会像我一样头破血流。”
说到最后,他自嘲一笑。
看到文浩洋还想着提醒别人,楚琛心里对他也产生了一些好感,他说道:“你放心,我是经过深思远虑的,这些东西真的只能一起买?”
文浩洋可能觉得楚琛有些执迷不悟,就皱了皱眉头,说道:“必须一起买。”
楚琛说道:“那你就说这些东西一共多少钱吧?”
“什么?你真的都要?!”文浩洋目瞪口呆,那模样就好像楚琛是傻子一样。
楚琛肯定的点了点头:“比珍珠还真,你开个价吧。”
“呃……”
文浩洋听了楚琛这话,一阵愕然,再仔细看了看楚琛手中的古锁,那样子好像以为自己走了眼一样,过了片刻,他收回了目光,又犹豫了片刻方才说道:“你如果真想要的话,算你一万吧!”
楚琛皱了皱眉头:“不能再便宜了?”
文浩洋用不能商量的语气,说道:“肯定不可以,如果你觉得的贵,还是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吧。”
“行,那就这个价吧。”说着,楚琛就从包里拿出一叠钞票,递到了文浩洋的面前。
文浩洋被楚琛的举动的吓了一跳,有些傻眼的问道:“你真的要?不后悔?”
楚琛笑道:“这是肯定的,我总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吧。”
文浩洋一脸不可思议的看了看楚琛,又看了看自己的东西,最后还是接过了楚琛的钱,说道:“你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楚琛笑着摇了摇头:“放心,我肯定不会反悔,而且就算买错了,也不会找你退货的。”
“我到不是这个意思,只要你不后悔就行。”
文浩洋有些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随即就帮忙把东西收拾了一下。可能是没想到会有人买他的东西,除了那几件瓷器之外,就只用一只塑料袋装着,这让他更觉得不好意思,连忙表示去帮楚琛买几个盒子。
反正都是只要小心一点,并不容易破碎的东西,楚琛就笑着表示不用了。
“这位小哥,不知道能不能说一下,你为什么要买下我的这些东西啊?”正当楚琛准备离开的时候,文浩洋连忙问了一句。
这个请求,让楚琛多少有些为难,跟原主人说我买你的东西捡漏了,这实在不太合适,更何况,文浩洋还刚刚被人骗了,把原因告诉他实在有些不忍。
正在这个时候,楚琛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打开一看,原来是陈映平的来电,陈映平在电话里告诉他,他的侄子已经到了保州,问楚琛的在什么地方,大家见了面再详谈……
第一千零一百二十章叔侄俩
收起了手机,楚琛心里有些犯嘀咕,这两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是说今天不能准时赴约了吗?怎么现在又到了保州了,难道是布好了局,还是发生了什么事?看来自己要更加小心一点了。
只是,现在敌人在暗,己方在明,想太多也没什么用,于是楚琛就准备和胡勇一起前往陈映平电话里说的那个饭店。
这时,文浩洋就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请问,您是那家增华博物馆的楚馆长?”
见楚琛点头确认,他脸上闪过懊恼、不可置信、无比后悔的神色,看得楚琛多少有些于心不忍。
当然,楚琛可没有把东西还给文浩洋的想法,不说别的,他也是这么过来的,先前他还没有异能的时候,他走眼的宝贝也不在少数,自己可怜了文浩洋,当初又有谁来可怜自己呢?再说了,文浩洋还这么年轻,又不是生活不下去了。
过了好一会,文浩洋才回过神来,他叹了口气道:“哎!我原本以为这是老巩‘选’给我的,不会有什么宝贝,没想到还是走眼了,不过,楚馆长,麻烦您就告诉我一下到底这把古锁有独特的地方吧,不然我晚上肯定睡不着觉了。”
楚琛看了看时间,发现还早,再加上陈映平说的那家饭店步行只要五分钟就行了,于是就从塑料口袋里,把古锁拿了出来。
“文先生,你知不知道广锁?”
“广锁是什么?”文浩洋不好意思的问道。
楚琛笑着回道:“广锁嘛,就是这种横式锁。民间称之为‘横开锁’、‘枕头锁’等。广锁自唐代以来,广泛用于门、箱、厨、柜等。有一百多种,咱们现在看到的古锁。相当一部分都是广锁……”
说到古锁,大家并不陌生,以前几乎都是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我国锁具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木锁,西周出现了青铜锁,而到了东汉才发明了金属锁,并缕有龙、豹、麒麟、龟、蝴蝶等动物及昆虫造型图案,唐代则普遍使用金银铜铁等材料制锁。
明清时代是古锁的鼎盛时期,各种质材的锁具同步发展。以铜锁、铁锁居多,工艺更加精巧,在开锁难度和外形制造上有很大创新。
如明代的三色铜锁、清代的白鹤锁、密码锁、暗门锁、四开锁、倒拉锁以及各种人物、动物和文字造型的锁具,美不胜收。古锁拙中藏巧、朴中显美,富于象征的造工,内在意境的妙趣,奇诡的构思,把我们带入神秘幽奇、色彩缤纷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享受。
正因为如此。虽然现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古锁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越来越凸显出较高的升值空间。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像楚琛手里的这把古锁,价值在五万左右,随着越来越受市场的认可。他估计,要不了多久。价值就能番一倍。
文浩洋得知了这把古锁的价值,显得非常失望。不过五万的价格还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几十万或者上百万,他估计有可能会崩溃。
文浩洋平复了一下心情,随即问道:“楚馆长,那这把古锁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呢?”
楚琛解释道:“这其实是一把宋代的银刻花锁。”
这把银刻花锁由锁和钥两部分组成。钥为扁平体,回形首,素面体,环首,素地刻花柄。柄的四周以阴刻单线纹为边,中间以阳刻单线的四组变体缠枝宝相花朵纹为饰。
锁的上半部分为一横杆,两端翘首部分各塑一朵含苞欲放的宝相花。下半部分为横式锁体,两头为镂空梳子般的装饰;中间为盒状锁体,一面开有横凸形锁孔,表面装饰联珠纹衬托下的双阴刻线如意纹,以中间突出部分饰阴刻线回纹为界,左右对称,两端突出部分饰阴刻线多花纹。
楚琛接着说道:“这把古锁样式美观,制作精致,算是宋代流传下来的银锁之中的精品,只是,这把银锁的品相有些差,不然,价值还能再高一些。”
文浩洋听到最后,连连点头道:“对,其实我之所以走了眼,也是因为品相的关系,我也知道银会变黑,但也不至于黑成这样吧,差不多整把锁都黑了。”
楚琛微微一笑,这也是文浩洋看得不仔细,如果他对银器有过了解,也就不会走眼了,当然,这种话他肯定不方面在文浩洋面前说出来。
由于时间的关系,楚琛又跟文浩洋聊了几句,接着就和对方告了辞。
匆忙赶到陈映平说的那家饭店,却正好在门口遇到了陈映平叔侄,陈映平的侄子看上去大概三十七八的样子,不过可能因为他比较胖,再加上保养的好,真实年龄还要大一些。他的相貌到是长的和陈映平有些像,这让楚琛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这两个真是叔侄?
陈映平把侄子介绍给楚琛后,双方就寒暄着走进了饭店,又随着服务员,来到一间包间。
让服务员先上了茶,陈映平的侄子陈来明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楚馆长,医院那边钱不多了,咱们现在就把买卖先谈好了,你看怎么样?”
“没问题。”楚琛笑着回道。
陈来明点头道:“楚馆长,那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首先,我已经不再想再碰古玩这一行了,这几件东西我是一件都不打算要了。”
楚琛说道:“陈先生,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东西我看不准,买下来我不就亏了吗?”
陈来明皱了皱眉头:“楚馆长,不知道您能不能告诉我,到底是哪件东西您看不准呢?”
“这没问题……”楚琛就把那两件有问题的瓷器指了出来,并说了一些自己的见解。随即就盯着陈映平叔侄,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反应。
叔侄俩表现的很意外,看上去好像以前真不知道这两件东西有问题一般,这让楚琛和胡勇都有些佩服,要不是已经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们还不太相信,这两个人现在正在演戏。
过了片刻,陈来明一脸惭愧的说道:“楚馆长,既然如此,那两件东西,我就自己留下来吧,至于剩下的三件东西,我算您八百八十万,我知道这个价钱贵了一些,但在商言商,我也要考虑一下成本的,大不了,我拿出拍卖公司拍卖,除了麻烦一点,八百八十万肯定卖的到的。”
楚琛想了想,说道:“那好吧,就按您说的价格。”
见楚琛同意,陈来明连忙表示了感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