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金法眼(肥兔)-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是吗?邵老板,我要的东西就在这里面吧?”林晨辉目光闪闪,饶有兴致地询问道。

邵老板坐下来后郑重其辞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林先生,你要的东西都在这里面了,一共是三只汝窑瓷器。”

“三只汝窑瓷器啊?!”一听到邵老板那话语,莫立明他的心神便不自禁地一阵震动了,这绝对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可是三件汝窑瓷器,国之重宝。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

它名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具有“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汝窑是北宋官窑,是供宫廷使用之器,在市场和民间中流传甚少。

南宋时有文献记载:“汝窑……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及。”

这说明当时其身价已非同一般。

其产品,首先最好者当然上供皇室,不合格者方许在市场出售,因此汝窑大部分产品是用来供奉朝廷使用的。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说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得尽善美也。”

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汝州一带民间也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口碑广为流传。

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

尽管传世所知的汝窑瓷器精品大多藏于官方博物馆,是不得随意交易买卖的,民间流传甚少,所以在古玩市面上流传下来的那些汝窑瓷器,只是打着华丽幌子的赝品和假货而已。

但是对于邵老板突然端出来的这三件汝窑瓷器,莫立明他心里面还是隐隐地有些相信了,因为这之前根据林晨辉所说的那样,对方是他的好朋友,不应该欺骗他的。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可是汝窑遗址的发现地,在这地方出现的汝窑瓷器的可信度应该高很多了啊。

当下,完全是下意识地,莫立明不由分说地就暗暗地驱动了左眼上的“七眼佛灵”,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驱使着它朝着那箱子里面看进去了,他要先睹为快,迫不及待了。

这之前莫立明他已经通过吸取刚才他所发现的那个巨大的佛灵,所以左眼透视异能应该得到一定程度地增强了,只是刚刚他还没来得及试验一下其效果,就被林晨辉打断了他的思路,这下子他开始驱动“七眼佛灵”去对物体进行透视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莫立明他隐隐地有所察觉了,自己在驱动“七眼佛灵”的时候,好像顺利轻松许多了啊,很快地就驱动出去了,而且他也发现到了,那团光芒也顺畅了很多,好像有了一定程度的扩散。

“不知道深处有没有扩深呢?!”随即,莫立明暗想道,不过他现在也不需要着急地去研究这个问题,等下再说吧,眼下关键的是关注那三件汝窑瓷器了。

没过多久,莫立明就驱动着那团目光朝那个箱子里面看进去了,很快他的视线就捉摸到了啊,只见那里头共有三样东西,都比较地细小,不是那种大罐大瓶之类的东西。

只见那赫然是两只碗,一只小瓶子,那两只碗之中,其中有一件瞬即便抓住了莫立明他的眼球,因为那是一只灰白色的小碗,看上去真不差啊。

而很快抓住莫立明他眼球的是这只碗的造型,没错,这一只碗,它造型奇特,异常地有特色,应该是一只精品瓷器。

而实际上,莫立明在透过那层木箱看进去的时候,他的第一感觉便是,这几样东西,显得古色古香的,应该是真品,至少是有着一定年代的高仿品了,如果是新仿品,那应该做不到这么地旧存和逼真了啊。

“这竟然是一只莲花碗?!”

猛然,莫立明他眼睛瞪大了,因为他很快就留意到了啊,此刻赫然呈现在他眼前的那一只富有特色的瓷碗,竟然是莲花造型的,没错,是莲花造型的,碗口出有莲花花瓣。

“这只碗应该佛教有关系吧?因为莲花可是佛教的一种象征物,但为什么这上面没有感应到佛灵气息呢?”

猛然之间,莫立明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而他心中一紧,开始怀疑起来了。

因为他左眼上“七眼佛灵”异能的特点是,它能感应到一切跟佛教有关的古董上面所存在的佛灵气息,比如金佛,这莲花碗应该也差不多吧,说如果它是一只存了很多年头的古玩的话,可是这真的没有发现啊,所以不得不让他莫立明感到疑惑了,于是他怀疑起来了,这东西是不是真的,很有可能不是的啊。

“看样子这三样东西有出入了!”

暗中,莫立明已经提高了警惕之心,因为他发现那只莲花碗不对劲。

不过他回头一想,这东西或许上面压根儿就没有存在什么佛灵气息了啊,所以他就没有那个感应了啊。

“哎,真是搞不懂啊,看看再说了。”如此,莫立明也只有这样在心中对自己说道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是利用左眼上的“七眼佛灵”对那三只汝窑瓷器细致入微地进行一番探测,看东西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这之前他莫立明虽然在鉴定汝窑瓷器上面没什么经验,但是他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对汝窑瓷器的知识恶补了一下,基本上的情况他还是比较清楚的了。

事已至此,也只有赶鸭子上架了啊。

“林先生,莫先生,就这三件汝窑瓷器。你们好好地看一下吧。”

说着,邵先生已经打开箱盖,然后将东西取出来给林晨辉和莫立明观看了。

第一卷第四百六十五章 长明灯与不死神药(三十六)

莫立明已经察看到了那三件汝窑瓷器,两只碗一个瓶子,其中一只碗的造型尤为奇特啊,那可是一只所谓的“莲花碗”,按照他莫立明的想法看来,这一只莲花碗应该是跟佛教有关系的,因为莲花是佛教中的一种圣物,他也想得到了,在制造那件汝窑瓷碗的时候,应该就是这么一种象征物吧,跟佛教有关的,因为古代皇帝都比较地信仰佛道之法,从而打造出相关的器物来,以寄托他们美好的祝愿。

既然那只莲花碗跟佛教有关联,并且是传自宋代的,那么呢,它上面寄存有“佛灵”才对啊,可是结果,莫立明他在那上面就连一丁点的“佛灵气息”都没有感应到,由此他有点儿怀疑了,心想只怕那东西是不对头的,要么是有了一定年代的旧仿品,要么就是当代的新仿品。

尽管莫立明有所疑虑,但是他还是不确定,那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毕竟这之前他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来,是否凡是跟佛教有牵连的东西上面都是带有“佛灵”的,眼下这只碗它仅仅是造型带有点莲花的形状而已,感觉硬是要把它与“佛灵”什么的,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的嫌疑呢。

所在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只有保留意见了,继续看下去吧,到时候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了。

而实际上,莫立明一开始便存在极大的疑心的,他觉得邵先生一共拿出三件汝窑精品瓷器来卖给林晨辉,这不大现实,因为众所周知,在古玩场上,汝窑瓷器可是能与国宝重器相媲美了,这么好的三件汝窑瓷器,那非天价所能拿到手的啊。

虽说疑惑心挺重的,但是莫立明还挺看好那三件汝窑瓷器,因为那三件东西看上去感觉很不错,古色古香的,韵味很重,如果是一般的假货,那基本上一眼看上去就能察觉出不妙的情况来了。

如此一来,唯有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下去了,那三件东西到底有什么名堂,如果是假货那可要拿出证据来,总不能凭借着自己的猜测来吧,这样可没人会信服的。

“邵老板,太好了啊!这三件汝窑瓷器精美!”当邵老板将那三件汝窑瓷器一一从木箱之中搬出来之后,让人眼前豁然一亮,林晨辉他都看得是眼睛都瞪直了,大发赞叹。

邵老板笑意盈盈一脸自豪之色地说道:“呵呵,林先生,我手上就收藏着这三件汝窑瓷器。说句实话,我是放在家里珍藏好久了。要不是你来找我商谈,那我是绝不会拿出来的了。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大老板,和你做生意我很放心。”

“邵老板,你放心好了,只要东西好,价钱一定不是问题了啊!”林晨辉用力地点了点头,郑重其辞地回答道,莫立明看得出来,此时此刻,林晨辉是无比激动的了。

随着林晨辉专注的目光,莫立明也凝聚视线,眼睛一瞬不瞬地定格在一件瓷器上面。

“莫老弟,你感觉怎样?”随后,林晨辉很兴奋地指着那三件汝窑瓷器突然转过头来询问了莫立明一声道。

莫立明眯了眯眼,微微一笑道:“感觉很不错的。林先生,我们先好好看一看。”

“嗯,林先生,莫先生,你们请看吧,看好之后给我一个答复就是了。”邵老板很是客气地说道。

林晨辉连忙点了点头,回答道:“邵老板,谢谢了。我们先看看再说吧。”

“好的。你们请便。”邵老板甚是客气地说道。

然后莫立明就和林晨辉集中精神去关注那三件汝窑瓷器了,莫立明先选中的是那一件莲花碗,他对这只瓷碗最为感兴趣。

这时,林晨辉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一个袖珍型的精密放大镜在那瓷器上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察看了。

对此,莫立明他的优势大很多,他根本不需要借助高倍放大镜等科学仪器来对石头实施探查,利用左眼上的“七眼佛灵”便行了,那一团明亮的“佛灵光芒”一经驱逐出去便能够从那上面进行至为细密地察看。

“这次器好看!精品啊!”只听林晨辉一边察看石头一边忍不住地在那里不时地赞叹出声。

而站在一旁的邵老板脸上笑意荡漾,是那么地高兴的样子。

“这只‘莲花式温碗’我看来更是精品啊!”林晨辉赞不绝口地说道,“莲花温碗,以其典雅造型,温柔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珍贵。”

汝窑莲花式温碗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佛教之传入而盛行,尔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寓意廉洁,广为各类器所采用。本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原器应与一执壶配套,为一温酒用器,晚唐至宋所常见。

“林先生,莫先生,可能你们也留意到了,这只碗口似乎带有缺痕,实际上这不是流传下来有什么缺损,而是它在烧造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了,所以是自然的,能让人接受。”

恰在这时,只听见邵老板的声音特意补充着说道:“汝窑曾为宫中用器,因采覆烧的方式,故口有缺陷,因而就有‘宫中命汝州烧造青瓷’之举,汝窑之入选,支烧满釉应是原因之一。支烧另一用处为防止器底塌陷,汝窑所用支钉细小,所留钉痕状似芝麻,器底五支钉痕即是,也就是俗称的‘芝麻钉’。釉面细碎纹路,更有‘蟹爪痕’之美名。”

“嗯,是的。”闻言,林晨辉连忙点头应答着说道,“邵老板,你分析得很精辟啊,句句在理。”

“呵呵,林先生,你过奖了啊,我只是随便说说的。”邵老板忙摆手说道。

莫立明也点头说道:“领教了。”

对于邵老板刚才所附加着解说的那一番话语,莫立明他自然也是有所知晓的了,因为这之前他已经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了这么些信息。

他心知肚明,汝窑中的粉青釉以及天青釉,促使宋微宗时代的汝窑瓷器,成为现下世界上最珍贵的人间国宝之一,也是瓷器史的里程碑,代表了北宋整个精致文化的水平。

汝窑是单色青釉系统,根据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记载,汝窑的青釉中掺了玛瑙粉末,玛瑙的成份为二氧化硅,正是配釉的原料之一。

“林先生这么看好这批瓷器,那想必这三件东西来路大为不简单了啊!”莫立明暗自思索道,他越看就越觉得眼前这三件汝窑瓷器精美好看。

这般看过来,他越发倾向于东西是对的了,但是他还是不大相信,这三件国宝级别的古董怎么就流露到了邵老板的手中呢,不过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没有的了,到底这是在汝窑遗址的发现地,如果说在这周围发现了真品汝窑瓷器,那外人会相信。

这之前林晨辉不是和那个刘先生说好了吗,他们已经发现了另一个汝窑遗址,正等着晚上过去探宝呢。

莫立明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林晨辉和那个刘先生所说的话是对的话,那么眼下和三件堪称国宝的东西应该是真品了。

“他们真没必要来骗我的。”很快,莫立明在心中这么做出肯定道。

于是他当即又去细致地察看那三件汝窑瓷器了,看通过鉴定,与真品的特征相不相符合了。

据他莫立明所知的,汝瓷的基本鉴别方法,从传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征。

分别是看这五大特征,一是胎色,二是釉色,三是支钉,四是器型,五是开片纹。

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汝瓷在釉色上面,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宋代宫廷用汝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

而且汝窑瓷器器型很规整,不是那么地繁多。

汝窑器主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

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

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

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总之,汝窑瓷器是异常地精致的,很难仿造出来的。

这种技艺基本上是失传了啊。

遥想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

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

民国27年到30年(1938至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说:“汝窑釉色最难仿,比定、钧、耀等窑难度大的多,不易仿制,因此传世制品根本无乱真之作。”

正如清道光年间,督学孙灏诗云:“青瓷上选无雕饰,不是元家始博殖。名王作贡绍兴年,瓶盏炉球动颜色。官哥配汝非汝俦,声价当时压定州。皿虫为盅物之蠹,人巧久绝天难留。金盘玉碗世称宝,翻从泥土求精好。窑空烟冷其奈何,野煤春生古原草。”

诗人对汝瓷作了高度评价,但也表达了他对汝瓷失传的感慨之情。

依照在脑子里形成的对汝窑瓷器鉴定的相关知识,莫立明他异常认真地看了很久很久,结果表明,那三件瓷器都非常地符合其特征,也就是说眼下的这三件瓷器很有可能便都是真品了啊。

“莫老弟,你感觉这三件汝窑瓷器怎么样呢?”稍后,林晨辉神秘兮兮地将莫立明拉到了一边,然后他们两个人低声交流起来了。

莫立明笑吟吟地回答道:“以我感觉,东西都是对的。无论是器形,还是其他细致的方面,看上去都没什么问题的样子。”

他也只能够这么说了啊,总不至于说东西是赝品吧,如果是假货那得拿出证据,可是根本察觉不出来啊。

听到莫立明那一番回答的话语之后,林晨辉很是高兴似的,忙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嗯,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了。那三件东西毫无瑕疵啊!是真品无疑的了吧?!呵呵,现在有了你的意见了,那还需要考虑什么呢?直接去和邵先生谈交易的事情算了吧!”

他眉飞色舞的,迫不及待的样子。

莫立明却很是谦逊地摇了摇头说道:“林先生,这还只是我个人的意见罢了,我觉得东西那么地珍贵,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定吧。”

“我不相信自己,也该相信你啊,你眼力那么地好,怎么可能看走眼呢?!”林晨辉郑重其事地点下头来说道。

莫立明他微笑不语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晨辉说道,“莫老弟,你出去等一下我吧,我和邵老板将价钱给谈好了。”

“哦,好的。”莫立明忙点下头来说道。

然后他就道别离去了,留下林晨辉在房间里与邵老板谈生意。

“他那三件国宝级别的东西怕是价值不菲吧?!”

在走出那房间的时候,莫立明暗暗地寻思道。

第一卷第四百六十六章 长明灯与不死神药(三十七)

莫立明他刚刚已经细致入微地察看过了那三件汝窑瓷器,他只觉得那三只瓷器非常地不错,应该是真品了啊,汝窑瓷器可是国宝级别的古董,非常地稀奇珍贵了啊,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见到三件比较真实的瓷器,那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了,而这一次他莫立明总算是见识到了啊,那三件东西果真是很不错了,有可能是真品,如此一来,他今天就算是大开眼界了。

看好东西之后,林晨辉就要和邵老板来做交易了,他们做交易的时候,就把莫立明给支出来了啊,而很快莫立明他就走到了那古玩店的大堂里面。

“立明,你出来了?!”当一眼扫见莫立明从那门口走出来的时候,那一刻,正在古玩店里观赏东西的唐嫣注意到了他,于是赶忙跑了过来,笑意盈盈地打着招呼道。

莫立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嗯,是的。小嫣,你们等很久了吧?”

唐嫣连忙摇了摇头说道:“哦,没有呢!立明,你们看好东西了吗?”

莫立明点点头回答道:“嗯。看得差不多了的。”

“那结果怎么样呢?”唐嫣随即饶有兴致地反问了一声道。

莫立明回答道:“还行了。那邵老板一共拿出来了三件汝窑瓷器。”

“三件汝窑瓷器?!”听到莫立明那话语时,唐嫣顿时秀目圆睁,很是惊诧似的。

莫立明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看上去都挺不错的。一共两只瓷碗和一个瓶子。”

“哦,是吗?!”唐嫣甚是惊疑地说道,“那太厉害了啊!立明,你这一次可算是见识到了吧?!”

莫立明点点头,郑重其辞地回答道:“嗯,算是见识到了!真的挺不简单的了。”

他们两个人有说有笑地聊着话语的时候,恰在这时,郑新芳走了过来,他巧笑嫣然地朝莫立明打着招呼道:“哥哥,你出来了啊?”

“嗯,是的。”莫立明眯了眯眼,微微一笑道。

郑新芳问道:“你刚才看到很好的东西了吧?”

莫立明也毫不隐瞒地点了下头说道:“嗯,看到了。”

稍后他们三个人就分散去看古玩店里面的东西了。

刚才在这里面,莫立明很是幸运地发现了一样东西,那便是那只木鱼,那木鱼上面竟然隐藏着一只“五眼佛灵”,那东西上面含着“佛灵气息”真的挺浓烈的了,让他那一下子吸取到了很多的佛灵气息,从而壮大了融合在他左眼上的“七眼佛灵”,这也意味着他的透视能力也大大地增强了,只是他还没有去进行相关的透视实践而已。

刚刚在这店里面发现了一只“五眼佛灵”,这下他又来看了,看这里头还有没有其他跟佛教有关的器物的存在,如果能够找出来,那么就很好了啊,又可以进行吞噬作用了,从而越发地增加左眼上的“七眼佛灵”了。

但可惜的是,他接下来几乎将整个店铺里面的东西逐一地察看了,但是竟然没有一样东西是符合要求的,他也没再感应到佛灵气息。

“哎,看样子这周围应该没有佛灵的存在了啊!”莫立明暗暗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此,他也就只能够放弃了啊,这一次就到此为止了,后面看有没有那个好运再装上佛灵气息,那样就能够再一次来吸取佛灵了,从而增强自身的异能。

“哦,对了!”莫立明他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然后一拍脑门子,想道,“我刚才在利用左眼异能的时候感觉异能程度加深了,但是具体的还是不大清楚啊。看一下情况了,看我现在能够透视多远了。”

一想到这一点,莫立明他就开始动手来做了啊,当下他暗暗地驱动着左眼上的“七眼佛灵”,开始驱使着那团光芒去对斜对门的那堵墙看过去了,那堵墙大概有十几公分厚吧,如果能穿透过,那就说明透视能力增强了,反之,就没有啊。

莫立明他唯有尝试着去做了,实际上,很快他的视线就开始穿透那墙壁。

“哦,成功了!太棒了!”

那一瞬间,莫立明他的心都快沸腾了啊,因为他发现,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