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栾凤娇媚地白了万峰一眼:“我要回去干活了。”
“我也走,我也还有很多事儿。”
万峰手里还有一双皮鞋没送出去呢。
第0443章 三个女人要担心的事情
张海正窝在炕上,弄一张炕桌不知在画什么。
万峰进了他家把皮鞋往炕上一扔:“试试。”
张海疑惑地看着那个纸袋子:“啥玩意儿呀?”
万峰拎着纸袋的底来了一个底朝上,一双锃亮的皮鞋哗啦一声就掉了出来。
张海的眼睛立刻像萤火虫一样闪光:“给我的?这算是拉拢腐蚀干部呀?”
“你要不要?你不要我送给别人,净扯没用滴。”
“傻瓜才不要。”
张海拿起鞋往脚上一套:“哎呀大了点。”
卧槽,这货个子不矮,想不到脚可不大,四十三码的鞋竟然还大!
“多垫层棉垫穿一双厚袜子就合适了。”
“有道理。”
张海把皮鞋放在一边,然后把桌子上他画的图纸推到万峰面前。
“看看,提提意见。”
图画是用小学生画画的蜡笔画的,姹紫嫣红的很是醒目。
万峰看着张海的图画心里掠起一阵惊涛骇浪。
难道这是江湖上失传已久的毕加索抽风派画像?这货什么时候得到那老外真传的?
老毕如果地下有知看到张海的画作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告诉我你这都是画得什么?”
“这是我们洼后生产队将来发展的俯视图呀,这个圆圈是洼后小队的总面积,这条带波浪纹的是因呐河,这两条竖杠是东岭和西岭,这里是鱼塘,这里是将来的工业所在地,这是要建设的大棚和果园,这里是砖瓦厂……”
卧槽,这原来是洼后生产队发展规划的俯视图,万峰还以为这是一盘被虫子咬过的向日葵呢!
万峰这才看懂张海的宏伟蓝图。
“西岭将来是大棚和果园,南岭也可以这么考虑,可这东岭干点什么呢?它处在背阴头位置似乎干什么都不行呀。”
东岭就是万峰所说的小南山,因为在东头的位置来看东岭在东头的南面,而在沟里来看它就在东面了。
张海在为东岭犯愁。
东岭的西坡也就是栾凤家所在的这一面处于背阴头位置,不管夏天还是冬天,太阳照射到西坡通常都在八点以后,这种地方就是盖房子都没有人愿意来,这半坡就是种庄稼收成都不如其它地块。
栾凤家这才能为东岭唯一一户人家,栾长远当初出于什么原因以隔路种的心态把房子盖到这里,万峰也没整明白。
“既然没什么用处,不如种点普通树,将来再栽些花草,把东岭开发成一个小公园,当洼后人娱乐休闲的场所,你看怎么样?”
张海懵比:“当娱乐场所,这是不是有点扯了?”
农村需要娱乐场所吗?
“一点不扯,东岭这边将来开发成人们登上锻炼身体的场所,东岭和南岭汇合处和南岭将来全部盖上房子。”
张海又不懂了:“咱们是农民,天天干活哪里需要锻炼身体了,再说南岭那片荒坡我也准备种果树呢你盖那么多房子给谁住呀?”
“给谁住?张海舅,你要做好咱们将威将来会涌进上万人的准备,这么多人来了你都让他们住窝棚呀?”
洼后一旦闯出名堂有了各种工业,就会带来大批的流动人口,如果按照万峰的预料,不出十年将威的人口将扩大十倍百倍。
别说上万人口,说不定几万人都有可能涌进来,就是每天的流动人口都能有几千的可能。
那时候小队队部到栾凤家这一片靠近那条土路的区域将成为洼后的黄金之地。
那栋未竣工的大楼的南面部分将来就是洼后最豪华的大酒店。
不过这一切万峰不能详细地给张海解释,就是解释他也理解不了。
至于锻炼身体,以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一个个大腹便便的不锻炼身体怎么能成。
到时候就东岭那点地盘如何够用,说不定将来南大山这边那个大山弯都要被开发成公园。
但那怕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张海认为万峰的话就是胡扯,就洼后这穷地方涌进上万人,别人信不信他不知道反正他是不信,就是从他一向言听计从的万峰嘴里说出来他也不信。
栾凤在腊月二十五这天的下午突然宣布放假了。
她给所有的人结清了这最后一个月的工钱,并且每人还发了过年的礼物包。
礼物包里的礼物包括一盒珍珠霜,护手霜、粉底霜,小镜子、外带一串精美的钥匙链,还有那种硬塑料的手链等。
都是一些女人喜欢的玩意。
然后万峰开拖拉机把她们送回家。
二嫚、兰芝、兴华和郝青坐在车头里,车斗里就剩下张闲一个人。
车到沙那头张闲和郝青下了车,万峰拐弯向东前往下孙家。
“三位姐姐,这几个月一共挣了多少钱呀?”
这三个女人在栾凤这里也干了三四个月了,现在每个月也都是三四十元的水平了。
“我们都差不多,一百五十元左右吧。”
“四个多月也不少了,这要是全年估计六七百没问题吧?”
“应该没问题,兰芝姐估计再过些日子一个月就能进五十了,我们两个可能慢点。”
“你们放假了,你们那些木头对象送没送点礼物给你们呀?”
那三个家伙万峰可是关照过的,过年千万送点什么,如果没有就给点钱,别让她们认为咱们洼后小伙都是木头。
三个女人不吱声了,都是你看我我看你的。
“你看看你们,都这份儿上还藏着掖着什么,我大姨姐说不定都到你们各自的家里去提过亲了。”
“二嫚先说,她是第一个和洼后人勾搭上的。”
二嫚立刻不干了:“干嘛我先说,你们俩先说。”
从她们的反应来看,姜文、江喜水和袁柱子都是送礼物了,只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已。
“好了,你们不用说了,我知道了,现在说个重要的问题,你们各自的家里弄不好不一定同意的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同意了什么都好说,若是不同意你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三个女人还真没考虑过。
“是呀,要是家里不同意怎么办?总不能夹包到人家去吧,那这辈子还能抬起头吗?”
夹包到男人家去就是指娘家不同意自己私自去男方家那种婚姻,有点类似于私奔。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期,这种婚姻是不受民间承认的,那怕你有了结婚证不管在男方还是自己娘家一方都算是伤风败俗,被人戳脊梁骨的。
万峰也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出现。
第0444章 买鞭炮
把二嫚等人送到家后,万峰到沈红军家串了个门。
“你们得初四回家呗?”
辽南风俗,女婿不能见宗谱。
供养人家的宗谱一般都是三十那天挂上,晚上请年的时候祖宗就算是被请回家了,一直要供养到初三下午送年为止,因此女儿过年回娘家通常都是初四。
“我们初四回去,到时候你也过去呗,咱哥俩好好喝喝。”
“喝屁呀,我那点酒量就算了吧,到时候你和你老丈人去干杯吧。”
“他不也是你老丈人吗。”
“呵呵,我现在不算,起码五年内和老丈人干杯没我什么事儿,你们爷俩喝吧。”
平时万峰在栾凤家吃个饭那怕喝点酒也不算什么,但是过年那算是正式场合了,他这种没名没分的就不能上桌了。
“妹夫,你说我们回去拿点什么给爹妈好呢?”栾英在一边插嘴问。
“随便吧,拿什么都行,你们家里现在什么都不缺,你拿什么都不是稀罕。”
“往常年我们回家,爹妈可是很稀罕的。”
那是以前了,今年栾凤家过年的东西万峰一手都置办齐了,往年有的有了,往年没有的也有了,就连山羊他都送一半过去,栾英她们送几条鱼已经不是稀罕物了。
“都怪你,什么都弄回去了,我们再回去就不是稀罕物了。”栾英开玩笑地说。
“你们人回去就是你父母最稀罕的东西了。”
过年不就是图个人气热闹吗,什么也没热热闹闹的氛围好。
过年除了人气再能提振热闹气氛的就是鞭炮了,鞭炮不响就没有过年的气氛。
腊月二十六的早晨,万峰发动了拖拉机。
今天他违背了自己头年再不到街里的诺言,还要到县城置办最后一次年货,他今天要置办的年货就是鞭炮。
拖拉机的车头和车斗里坐了十多个人。
在车头里坐的是栾凤和江敏还有顾巧玲和陈文心,车斗里坐着小舅小舅母小姨蒋理以及张海梁万杨七郎陈苍等六七个人。
栾凤原计划是二十六上午放假的,在闻听万峰二十六上县城就在二十五把假放了,今天就跟着跑县城去凑热闹。
江敏今天就回家了,要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再到洼后来,万峰给她的任务是在这二十天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顾巧玲长这么大还没去过县城,这回趁着过年回家前也跟着到县城去开开洋荤,然后万峰再把她送回家。
车头里坐了太多女人是件让人痛苦的事情,这一路万峰就像坐在早晨空气清新的树林里一样,满耳朵都是早晨起来觅食鸟儿的叽喳声。
好不容易到了县城,待这些鸟儿下车这世界总算清净了。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鞭炮,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他可是非常愿意放鞭炮的,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可是后来的青年人没有人爱放鞭炮这让他非常的郁闷,儿子对放鞭炮连看都不看,几乎不是窝在电脑前就是拿着手机瞎划拉,害得每年买的鞭炮都得他一人放。
幸亏他愿意放,不然过年连放鞭炮的人都没有。
买鞭炮就不能去百货商店了,就只能去土杂公司了。
女人们对买鞭炮的兴趣就不大了,所以她们去二百货,男人们去土杂。
反正都在这一带方圆二百米的范围内。
拖拉机就停在土杂公司的大门口,那时候也没有乱停车罚款什么的,爱停那儿停那儿,就是停在大道中央也没人管,反正小县城也没有几辆车走,况且今天都腊月二十六了,大街上除了万峰这台突突突突的拖拉机,一辆四个轱辘的车都没有。
买鞭炮最大的好处是不需要票据,这回万峰可以大张旗鼓地过一把瘾了。
可是到了柜台前一看大失所望,他就是想买可也的有东西买呀。
柜台里陈列的商品:小鞭,中鞭,二踢脚,钻天猴、魔术弹……
一眼就看全了。
“一百响的小鞭多少钱?”
“五分。”
“二百响的呢?”
“一毛。”
挺合理呀!三百响就一定是一毛五了。
“五百响的呢?”
“你到底买不买呀?”售货员还不耐烦了。
“我不打听好了怎么买?你这什么态度?”
“我态度怎么了?”售货员准备和万峰顶牛。
柜台里过来一个老售货员替换了那个欠扇的青年。
“一百响的……”万峰转着眼睛算计了半天。
“一百响的一百盘,二百响的五十盘,五百响二十盘,一千响的五十盘。”
老售货员刷刷地开票。
这些小鞭价值四十块钱。
小鞭买完自然就是中鞭了,中鞭就是这个时期最大的鞭了,二百多头一块钱一挂。
“再开四十挂中鞭,五分钱的二踢脚一捆,八分钱的二踢脚两捆,那魔术弹给我开四十捆。”
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一百多块钱,再就没有东西买了。
唯一能算的上礼花的玩意就是那种放在地上一点丝丝拉拉的喷花了,而且品种还非常的单一才两个品种。
这要是有那大礼花该多好,那放着多爽。
也只能想想了。
没奈何这两个品种的小喷花一样又买了四十个,即便这样也没花上二百元。
剩下的也就是钻天猴,滴滴筋、转转,小火箭,都是唬小孩的玩意儿,连个麻雷子都没看见,这太没意思了。
后世有数不尽的烟花品种,为什么现在就没有呢?那怕有那种没有花光有响的开天雷也行呀。
自己弄火药做?
实在不行回家弄点火药装罐头瓶里放炮怎么样?那个应该十分的响。
对!就这么干!
可是转念一想,这算不算是闲得蛋疼呀?
万峰在这里没精打采的时候,诸平正忙的满头大汗痛并快乐着。
万峰就蹲在大门口看诸平和杨七郎一趟一趟往车里搬。
他们自己带着布兜子,小鞭都划拉到一个兜子里了,但是二踢脚和中鞭以及那些喷花就不能往兜子里划拉了,幸亏来时还带了两个纸壳箱子。
现在纸壳箱子都是金贵的东西。
“卧槽,你们家这是准备把鞭炮厂搬家去呀!”杨七郎和诸平抬着装了四十挂中鞭的箱子感慨。
这才哪儿到哪儿,这根本就没达到万峰的预算。
第0445章 你应该戴绿帽子
张海也买了一些中鞭,这是为砖瓦厂和队部以及未盖完的厂房预备的,钱当然是公家出了。
鞭炮买完,众人也进了二百货看看还有啥买的没有。
进了二百货,万峰转了一圈看到栾凤正围在文化组前叽叽喳喳的不知在干什么。
他来到了衣帽组准备买个新棉帽子。
新年新气象要从头开始吗。
选来选去他选了一顶平顶的蓝色帽子,其实他并不喜欢蓝色,但更讨厌绿色,两选一最后还是选择了蓝色。
新帽子还没等待热乎就见二十米远外的卖文化用品的地方呼啦围上了一圈人,似乎有人还在吵吵闹闹的。
然后就看到陈文心从人群里挤出来一路小跑地跑过来。
“不好了,凤姐被小偷掏包了。”
万峰正拿着帽子比划,闻言还愣了一下:“被掏包了?”
这个马大哈娘们连被掏包这样的事情都能发生在她身上。
“我看你们在文具用品那里待着,你们在那里买什么呀?”
“买小人书呀。”
“买小人书!”
哎呀我去,这个时候买小人书?这是什么脑袋呀!
不用问这一定是栾凤和陈文心的主意,也只有这两个货能出这样的主意。
万峰把帽子往脑袋上一扣:“过去看看。”
万峰来到人群外挤了进去,栾凤江敏顾巧玲围在一起正在大眼瞪小眼。
让万峰哭笑不得的是某女人手里还拿着一本翻开的小人书,另一只手还在翻兜。
“刚才还在这兜里,怎么一转眼就没有了。”
看到栾凤懵比的表情滑稽的样子万峰憋不住哈哈笑起来。
“你还笑,我钱都丢了你还笑。”栾凤看到万峰在笑火了。
四周看热闹的人也感觉奇怪,钱都丢了这少年为什么还笑?
“丢了多少钱?”
“一百多块呢!”
周围的人就更不理解了,丢了一百多块钱为什么还能笑出来?一百多块钱可不是小数。
“说说丢钱之前都有什么不正常的。”
过年时期,卖小人书这摊是人比较少的地方,除了一些小孩子外几乎没有大人光顾这里。
过年有几个人来买这玩意儿,就是卖年画的地方人都比这儿多。
“我想起来了,有两个青年从我们在那边买围巾时就跟着我们了。”
可以确定买围巾时就被盯住了。
万峰扫视了一圈周围,围了有几十号吃瓜群众,说不定小偷此时就变身吃瓜群众在看热闹呢。
万峰招手把杨七郎叫了过来,俯首在他耳边说了几句,然后杨七郎就匆匆地出去了。
顾巧玲紧张地看着离去的杨七郎又看着万峰。
“别紧张,我让他去找两个人,就在对面的电影院,几分钟就回来了。”
几分钟后杨七郎带着四五个人进来了,为首的是刘赫。
“兄弟你上街来怎么不说一声,这位兄弟说你这里发生了点事儿,什么事儿?”
“我未婚妻的钱被掏了,你看这要死要活的,谁在这一片做开片的你给找找。”
刘赫的第一次见到栾凤,心里纳闷这哪里有一点要死要活的样子。
“弟妹好!”
栾凤造个大红脸。
“就在这里丢的?”
“连地方都没挪。”
刘赫想了一下说道:“兄弟,你们该买什么买什么,一会儿我们就回来。”
万峰点点头,刘赫转身离去。
这些掏包的作案也是有地域划分,比如你在电影院我就在商店他在客运站。
严格来说在走歪门邪道的鄙视链里掏包的属于是底层的了,在惊门里也是垫底的存在,那些在道上混的小混子都看不起他们。
刘赫他们当然知道二百货商店这里是哪个小偷的地盘,因此万峰相信刘赫一定会把栾凤的钱要回来。
“你们该买什么还买什么,小人书就别买了,以前我不是有那么多小人书吗。”
“不是都看过吗,这可是新的,我要买《小灵通漫游未来》”
边说边指着柜台里一本黑色封皮一个小孩举着帽子的书。
“我看你像小灵通,好好,你买你的。”
栾凤没有去买小灵通反而注意到了万峰脑袋上帽子:“才买的帽子?哎呀你怎么买个蓝色的?怎么不买绿色的?”
这个二货娘们,想让老子戴绿帽子!
“我不喜欢戴绿帽子!”
“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
别看那个年代很多人脑袋上的帽子都是绿色的,但绿帽子的含义人们还是都明白的。
栾凤吐了一下舌头转身去买小灵通去了。
“你们笑什么笑?看看你们的脑袋上不都是绿色的,这都快成绿色的田野了。”
看热闹的人并没因为自己脑袋上戴的帽子是绿色的就不笑,反而笑得更厉害了,他们觉得这两个年轻人非常的有逗。
十多分钟后,刘赫几个人押着一个小年轻的来了。
江敏的记性还是值得夸奖的她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青年:“就是他跟着我们来着。”
万峰以为刘赫把钱要回来就完事儿了,没想到他竟然把人还带来了。
这就有点扯蛋了。
刘赫把那青年一把扔到万峰的面前,劈面就是一巴掌:“张开你的狗眼好好看看,我兄弟媳妇的包你也敢掏,是不是特么不想混了?”
那青年鼻子还有血迹,显然是已经被修理过了。
另一个青年抬腿就要再来一脚被万峰抬手制止了。
周围的人则吵吵着要送派出所。
“刘哥,算了算了,钱要回来就算了,马上就过年了,让他在家过年吧。”
刘赫从兜里掏出一把钱,万峰接过钱从里面数出三张票子揣到刘赫的兜里。
“兄弟,你这是干什么?你这不是臊我脸吗!”
刘赫就要从兜里往外掏被万峰按住了:“几个兄弟买包烟抽抽,这么多人别和我拉拉扯扯的,我会生气的。”
刘赫闻听也就不再拉扯。
万峰转身望着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偷。
“我说这位哥,看你这眉清目秀咋就走这条道呢,告诉你我最恨的就是三只手了,要不是看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就把你送进去吃窝头,干点什么也比干这个强呀,滚蛋吧!以后最好别再让我看见你干这个。”
那小偷对着万峰还行了一个礼:“谢谢大哥!”
说完灰溜溜地跑走了。
良好的心情被这个小偷搅合了一下,栾凤也失去了逛街的兴趣,和江敏告别就要往回走。
第0446章 粘红包
张海他们因为东西没买完,万峰陪着栾凤又在商店里逛了一会儿,万峰买了一些调味品外还买了几张红纸胶水和专门糊墙糊棚的画纸。
万峰在这里竟然看到了那种圆玻璃瓶装的味精,这让他喜出望外。
他第一次见到味精的时候还是前几年在龙江的时候,大概是七七年,一个尚海青年回家探亲就给母亲带来一瓶这样的味精。
母亲是当时连队里唯一一个会做衣服的人,那些知青有个什么什么缝缝补补的可都是找他母亲,因此带点什么给他家就是正常的事情。
他和弟弟就米老鼠和大白兔奶糖就比连队里其它的孩子多吃了很多,但后果也是非常明显的,牙齿不好。
农村做菜都是不放味精的,因为一小瓶味精好几毛钱,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放。
这回让万峰遇到了,他一下子就买了五瓶,这还是人家不买给他那么多,说什么一次限购五瓶,否则他想一下买个三十二十瓶的。
其实这些售货员还真没见到一个人一下子这么多这玩意儿的。
万峰回头又让小舅和小姨分别去买了一次,十五瓶味精就把商店买断货了,这还敢叫商店吗?
终于所有人的东西都办济全了,杨七郎也不知道给顾巧玲买了什么。
顾巧玲今年的新衣服都是在栾凤车间里自己做出来的,她还给父母和两个弟弟都做了一套衣服,用的是自己的工钱。
栾凤给算的本钱价。
她现在回家也算是有点光宗耀祖的意思了。
车回到洼后万峰先把这些人和他们的货送到家然后才把拖拉机开到姥爷家门口。
在岔道口提前下车的小舅已经推着小推车早早等在门口了,从喜成和铁匠等一群东头小孩也在等着看万峰家到底都买了什么年货回来。
小推车放在车尾,万峰从车上分货,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