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厂长,怎么样?你婆婆有没有看中你?”
  “厂长,你走得时候你婆婆给了你多少压腰钱?”
  “厂长,到了他家,二厂长有没有欺负你?”
  “厂长……”
  “厂长……”
  仅仅一眨眼的功夫,十万个为什么的新一集就诞生了。
  栾凤没功夫回答这些问题,把买得小礼物拿出来挨个送给她们。
  而万峰则从包里掏出烤饼挨个发烤饼:“你两个,你两个,你两个……”
  “我两个人,要给我四个。”
  “对,还有我。”
  李二曼和兰芝理直气壮地要求增加份额。
  万峰没好眼色地看李二曼和兰芝:“还能要点脸不?人家都分两个你俩要四个,你们带着身子就可以搞特权了?谁让你们结婚不老实来着。”
  李二曼不乐意地翻白眼:“好像到时候你结婚的时候和凤儿能老实似得的,我怀疑你们这次回家就没老实,我摸摸厂长的肚子。”
  栾凤嗷一声叫喊:“死二嫚你要是敢摸我肚子,我就咯吱死你!”
  “看看,这么大反应,你们要是老实了我就是三腿蛤蟆!”
  万峰没好气地摔了四个烤饼给李二曼:“就你话多!”
  李二曼一看四个烤饼里面眉开眼笑了:“你们不老实的事情我不再追究了。”
  这些工人分完后烤饼还有二十几个,万峰给栾凤父母留了十个,剩下的都送给姥姥。
  江敏开始汇报工作了,在汇报完了这半个月服装厂的产量和销售后还提了个建议。
  “凤,咱们的产量还是不行呀,都供不应求了,我们该想个什么办法加快工作进度。”
  栾凤就把目光转向了万峰。


第0609章 集市规划
  服装这个行业万峰只知道是改开时做的最多的行业,但是他一个男人上一世对这玩意还真没多大的了解,他现在对服装的全部理解只是穿,能记住了上一世一些服装的样式已经很了不起的事儿了。
  别看他能画出服装的样式,但你让他裁剪出来他还真弄不出来。
  怎么样能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加快生产进度呢?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万峰挠挠头:“让我考虑考虑。”
  这一阵子连轴转般的在外面溜达,让他的身心有点疲惫,躺在炕上想了一会儿就两眼皮沉重地睡去了。
  这一觉睡到什么时候他也是浑浑噩噩的,连小舅喊他吃晚饭他都不知道。
  第二天一大早,万峰吃过早饭就出了家门向队部走去,身上的疲乏解除就该了解一下洼后这半个多月的情况了。
  集市上的人没有年前那些天多。
  这很正常,毕竟三月中旬了,农民都开始种地了,闲着溜大街的人少了不少。
  溜大街的人少了,但万峰敏捷地发现这里似乎多了一些卖东西的摊贩。
  不过万峰没去注意他们卖什么,而是穿过集市来到了宿舍大楼的工地。
  在工地上和于家栋聊了聊天,详细地了解了一下于家栋的工作计划。
  同样是三层的楼房,总建筑面积两千多平,工程预期在十月份完工。
  在当时两千多平的工程也算是大工程了,否则一建根本不会抽调人来趟浑水。
  了解了宿舍大楼的情况后,万峰来到了队部就看到机械厂门前停了好几辆带拖斗的卡车。
  不用问这都是苏屯来来拖拉机的。
  万峰向往队部拐了一头,里面只有老会计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戴着老花镜不知在忙什么。
  见万峰进来老会计笑眯眯地看着万峰。
  “小子回来了?”
  “回来了,队长呢?”
  “大概在机械厂吧,这些日子他都在机械厂了。”
  “队里有什么事情没有?好事儿就说说,坏事儿就别说了。”
  老会计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很厚的牛笔纸档案袋:“你的。”
  “什么玩意儿?”
  “看看不就知道了。”
  万峰接过档案袋,两个手指撑开袋口,一看里面是好几张证件模样的东西,夹出一个一看是燕舞收录机的合格检验证书以及生产许可还有注册证书。
  想不到张海顺手连商标都给他注册了。
  只是不知道他把燕舞注册了,将来那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还会不会在华夏的大地上响起来?
  这算是一件好事儿了。
  “那两台送去检测的录音机呢?”
  老会计摇头:“不知道,没拿回来。”
  万峰也没再问,把那牛皮纸袋往兜里一揣就来到了机械厂。
  机械厂门前停着六辆带拖斗的卡车,院子里还有两辆正在装车的卡车。
  那些没鸟事儿干的司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些或站或蹲地喷云吐雾,同时扯着一些下流的笑话。
  八辆卡车一次也只能拉走十六台拖拉机,一个月三百辆拖拉机照这个拉车的规模也得拉十几天。
  张海背着手站在机械厂的院子里,正在看机械厂的工人往车上装拖拉机。
  “你说我们要不要再上一条流水线?现在这产量只能供应苏屯一家,这两天东丹农机公司和安山农机公司也来了,它们也要进我们的拖拉机。”
  张海虽然用询问的口气问万峰,但脸上忍不住有得意之色。
  “你和肖德祥看着办呗,这事儿你问我干嘛,我又凭空弄不来人。”
  现在的发动机产量一个月能达到六百多台的产能,再有一条流水线也不是什么问题,无非就是招人手而已。
  看来需要找专家来设计一条最起码半机械化的生产线了,只是国内现在有这样的人才吗?
  希望不大,找老外?
  拉到吧,请老外估计现在还请不起,既然请不起就只能用土办法凑合着过了。
  既然造拖拉机用流水线的形式能把产量翻了近三倍,那做服装能不能也采取这种形式?
  比如把人分成几个小组,第一道工序专门缝片,第二道工序上袖,以此类推,有四五道工序一件服装就出来了,不知道能不能加快服装的生产速度。
  等让栾凤试验一下,那怕不能翻三倍就是翻两倍也行呀。
  “门前这片地今年还种吗?”
  张海指着集市里面一直绵延到砖瓦厂的土地问。
  “空着吧,说不定夏天这片地就会用来建一些小房子什么的,给商户当仓库或者店铺用。”
  现在要造后世那种钢筋结构的大棚好像条件不成熟,盖一片楼房似乎也不现实,那得多少投资呀?
  万峰就想起了要再过几年再会出现的那种用水泥制板形式制作成的第一代活动板房。
  那玩意造价较低又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以先制作一些那玩意过渡一下,等过几年条件成熟再盖大棚和楼房。
  若是直接用第二代轻钢彩板活动房,造价高不说似乎要解决聚乙烯泡沫夹心复合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还是先用水泥板吧,这个容易点。
  上一世勇士公社房身大队就有个做这种活动房的,好像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他因为是第一批做这种活动房的了,仅仅两年就赚了一百多万,因为去要小钱的特别多,这货还雇佣了七八个混子当保镖,大道上一走前呼后拥的倒是非常的气派。
  这个任务交给砖瓦厂去做吧,回头他把这些水泥板活动房的式样从记忆里描出来,让他们试验出制作材料制作出模具就能做出来。
  待这些活动房做出来,就在这片地里按照南北走势,可以建三条街。
  有了这些小房子当仓库或者门市用,就会有厂家入住了,那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收费了?
  名目当然是管理费了,只是这收费标准该怎么定呢?
  一栋小房一年是收一百还是收二百还是收五百好呢?
  好像也是一件比较烦恼的事情。
  至于集市合不合法的事情,只要按照比例交到公社一部分,它们也就没什么动静了。
  假设这边一栋小房一年收一百,交给公社十块不少了吧?


第0610章 张海的前世是雷公
  按照万峰的设想,队部门前这块土地在今年就应该一步到位地盖起几排楼房,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库房和门市的问题,起码十几年内不用再改变。
  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资金周转、政策变化,以及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
  步子迈得太大扯着蛋就不好了,还是坚持小步快跑的策略比较好,遵循万物生长的规律,一点一点进步发展才是明智的选择。
  先用这些不怎么值钱的活动房过渡,待三五年后洼后的各项积累也到了一定程度,政策也开放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大兴土木也不迟。
  “我的设想是在这片地里搭建几百间活动房,给商户当库房和门市用。”
  “活动房?什么活动房?”
  “就是用水泥和锯末子做成一块块固定的板材,然后用螺丝铁筋甚至长钉临时组合在一起的房子,造价低搭建速度快非常适合临时建筑。”
  “还有这种东西?”张海迷糊了。
  “你不知道的东西多了去了,等有了库房我们就可以有借口收费了。”
  一听能收费张海来了精神:“能收回成本不?”
  “你的目光太短浅了,若是光收成本我们费这么大事儿玩呀?”
  “就你小子道道多,哎,我说外甥,既然你肚子里道道多,你说咱们还要不要再建几个项目?我觉得我们再建几个厂子也没问题。”
  张海这货膨胀了,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万峰摇头:“你没听说过贪多嚼不烂这句话吗?现在我们把鞋厂和机械厂这两个项目再加上集市搞好就行了,顶多再给这两个厂子做做配套,其它的暂时就别想了,洼后的体量在这儿,我们就这么大的地方这么点人,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饭,小心吃多了撑着,等你当了将威大队的书记再说吧。”
  “嘿嘿,去年你小子说我能当大队书记我一点都没信……”
  这说话说半截等同于禽兽,张海不小心就禽兽了一把。
  万峰一听有玩意呀!
  “嘿嘿,张海舅,这意思你准备高升到大队去了?”
  张海抬头眺望远方,目光深远,比范十足。
  虽然没说话但态度说明一切。
  “你要是到大队去主事儿了,我马上就规划项目,项目有的是。”
  “嘿嘿,这个怕是要等到秋天才知道。”
  “草,我还以为你就要走马上任了,这还得等秋天,那咱们还是歇歇吧。”
  “别歇歇,你冬天就滚蛋了,你滚蛋我拿卵子当项目上呀,现在就规划规划。”
  好像也有道理。
  “那你先说说你的理想,我听听,都说三个臭皮匠也顶不上诸葛亮,你算皮匠吗?”
  “我当什么皮匠呀,我琢磨着咱们现在能造拖拉机了,你说咱们琢磨琢磨造汽车怎么样?”
  原本蹲在地上的万峰眼前一黑身体重心下意识地后移,一个腚墩就坐地上了,然后就是一阵剧烈咳嗽。
  造汽车!
  这还能再扯点蛋不?
  拖拉机和汽车之间可是没多大联系的,别看都是四个轱辘跑,如果说汽车是天上的凤凰,那么拖拉机只能算地上的鸭子。
  “张海舅,早晨喝了多少酒?”
  “没喝酒呀!”张海一本正经地回答。
  “没喝酒?那咋就胡说八道了呢?”
  “这算什么胡说八道。”
  “呵呵,你以为能造小四轮就能造汽车了?”
  “不一样吗?不就是四个轱辘一排座位加一个铁壳子吗?”
  好有道理呀!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好像上一世听谁说过来着?
  万峰皱着眉头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是谁说过,好像是个造汽车的人说过,那个人说完这话好像真造出了汽车。
  “造大的要是费劲儿咱们就造小的,你看咱们把拖拉机都弄小了,造个小汽车应该没问题吧?”
  万峰又是一阵咳嗽,连肺子都咳嗽疼了。
  万峰抬头看天,天气晴朗。
  这么晴的天怎么会天雷滚滚?莫非张海这货转世前是天上的雷公?这货是打算雷死人不偿命吗?
  他竟然还要造小汽车?!
  别说造小汽车,现在就是造大卡车万峰就是把概念图拿出来,就凭洼后机械厂的现有条件能生产出来吗?
  到哪里去弄发动机?用6100?
  那得多少油耗?
  大卡车都造不出来,张海竟然还要造小的,他以为越小的越简单是不?
  “张海舅,造四个轱辘的以后再说,咱们造三个轱辘的倒是没问题,年前我还真有这么个想法,等我设计设计。”
  “造和你骑得那玩意一样的东西?”
  “比我骑得那玩意大不少。”
  “草!那多没意思,三个轱辘怎么也不如四个轱辘。”
  这货这是认准四个轱辘了?要不要我给你身上安四个轱辘看你能带动不。
  “造汽车可不是我们该想的问题,咱们是农民就该干农民的事情,别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起码现在不是我们该想的事情,我们还是干咱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好高骛远要不得。”
  农民就该干农民能干的事情,你让一个农民去开发计算机芯片,制造火箭发动机、设计高铁,这不是纯扯蛋吗!
  张海要扯蛋万峰可不能陪着他扯蛋,并且还要坚决地把他脑袋里这不切实际的想法抹除。
  别等他回家后这家伙一拍屁股就上汽车,洼后这点家底一个月估计就光了。
  要消灭他脑袋里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一是强力驱除,再就是加以引导。
  万峰这个时候抛出三轮子就是把张海脑袋里造汽车的想法引导到沟里去。
  “三轮子会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在短期内可以当运输工具用,看到肖军用四轮子来回给那些货主拉货不?如果有三轮子你觉得他还用四轮子吗?三轮子的制造难度和四轮子差不多,高级点也高级不到哪里去,我们可以通过制造各种三轮子来积累自己的经验技术,等过个十年八年技术和资金积累成熟了还可以延伸到农用汽车领域,到那时再造汽车也不迟。”
  农用汽车的门槛比正八经的汽车门槛低了不少,但起码也叫汽车不是,它的市场前景也是很广阔滴。
  到那时能造农用汽车再考虑进军汽车领域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事情。


第0611章 南方来的大贩子
  原本万峰是没准备现在就做三轮车的,洼后机械厂的规模现在还小,技术力量也不是很健全,完全靠自己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要是这附近能有一些配套厂就好了,那样机械厂只负责整合速度就快多了。
  如果条件成熟在洼后扶持一些个人开办一些小加工厂为机械厂配套出现在万峰的脑子里。
  这个似乎应该是三年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
  但张海既然有了做汽车的想法,那么三轮子提上日程也不是不行。
  不过那也的过两天再考虑。
  三轮子暂时被万峰扔到了脑后,活动房才是眼下应该解决的首要问题。
  活动房这东西不论是水泥板还是后期的轻钢彩板房万峰都不陌生,都是一些固定的形状。
  根据记忆把各个部位画出来标出尺寸后,万峰就把模具概念图交给了肖德祥。
  这玩意生产就简单多了,根据尺寸裁截出铁板一焊就完事儿。
  模具制作好已经,用铁筋或者八号铁丝做网加上水泥和锯末子甚至稻糠就可以做成一扇一扇的水泥板,用时只要把这些形状制作出来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拼接就可以了。
  模具制作完毕交给砖瓦厂后,诸平就按照万峰教授的方法开始抽调人手制作这些板块。
  栾凤根本万峰的建议抽出了五个人试验流水式的作业方式,原本她以为这是一种扯蛋的方式,这不是一回事儿吗?难道五个人每人专门干一样活速度就加快了?
  经过一天的试验,奇迹还真就诞生了,这个小组一天竟然做出了平常五个人两倍的活儿。
  栾凤把脑瓜都想疼了也没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栾凤最大的优点就是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想,既然这个想不明白的方法能提高产能那就按照这个方法做就行了。
  于是她把车间里的人分成了六个小组,全部开始了流水线作业。
  这一改生产效率果然大大加快,原先一天能出二百件成品直接就涨了三百多件。
  因为有了产品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万峰也开始正了八经地开始生产录音机了。
  其实他这不算生产只能算是组装,真正生产的也就是一个壳子。
  让袁海印刷了产品说明书和装饰品,把录音机外面贴得花花绿绿的,然后就拿到集市上出售。
  他现在的规模根本无须到外面去推销什么的,只要拿到集市上堆在那里自然就有人买。
  第一天拿到集市上光明正大的出售,万峰拿过去二十台录音机,有单放机和收录机,从队部接出一根电线接上电源。
  机器一响这个小摊子就围满了人,张闲一看赶紧派两个人来维持秩序。
  其实围着看的大多是周围溜达的农民,他们就是跟着干听的,花二百块钱还真没买得起的。
  他们买不起,可是有买起的。
  一个人就被这声音吸引过来了用南方口音问道:“这玩意卖多少……握草,是你!”
  万峰抬头看来人,想了白天:“张石……张石头!”
  “谁张石头?张石阡!”
  “对了对了,张石阡,你这是从哪儿钻出来了?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如果上天给万峰一千个选择让他选择,他都不会相信今天能在洼后看到张石阡,这货远在南方若不是脑袋有病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
  “我今儿早晨来的。”
  万峰把摊子扔给张闲,拉着张石阡到一边的台阶上坐了下来。
  掏出烟给张石阡上了一支烟:“你跑这儿来干什么?不会是后悔要把机器再买回去吧,那我可告诉趁早死了这份心思。”
  “卖出去的东西泼出去的水,我才不会干那种事情呢。”
  “那你来干什么?”
  “来看看你行不?”
  “你还是说人话吧,鬼话这东西我听着伤脑细胞。”
  “那我就说了,我要买你们的那四个轱辘的小翻斗。”
  “买呗,买完了你往哪儿运?”
  “南方,南粤省。”
  “南粤!千里迢迢你运这个?”万峰被雷了。
  “怎么不行?谁规定不行的?”
  “不是,这么远你往回运这个,你用什么运?”
  “我用什么运关你什么事儿?难道你还能帮我解决运输问题?”
  万峰把脑袋摇得比拨浪鼓都快:“我可没那两下子。”
  “那你操那闲心干什么?”
  也是,我这咸吃萝卜淡操心吗,人家用火车运还是用飞机运还是雇人开回去和我有个屁的关系。
  “那你核算过从这里运回去的成本吗?”
  “当然核算过,我一次性地发一千台回去运输成本不会太大,我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一千台!这不是忽悠吗!
  “你赶紧出门往南走,你现在赶到客运站说不定还能赶上往别的地方去的客车。”
  “干什么!撵我走?我还没提货呢。”
  “咱不说你怎么运输,也不说我们现在有没有一千台一吨翻,这一千台一吨翻要三百万,我从你身上看不出哪里能放三百万,我可告诉你我们可是概不赊账的,也没有货到付款一说,你不拿现金来你连个轮胎毛都别想拿走。”
  张石阡哈哈笑了起来:“我吹个牛笔你还当真的,一千台我发不走,那一次发二十台和三十台呢?”
  “这我倒是信,不过我不怎么看好你这个买卖,路途太远成本太高,你赚不到多少钱。”
  “你们这一吨翻出厂价多少钱?”
  “两千八!”
  张石阡似乎算计了半天,然后又问:“有什么优惠没有?”
  “没有,就这价,爱买不买。”
  张石阡自言自语:“我一台车运回去运费加二百那就是三千元,还可以。”
  转向万峰:“先给我弄五十台怎么样?不过你们得负责给我把货送到渤海,这就算是给我的优惠了,到了渤海就不用你们管了。”
  把货给他运到渤海倒是用不了多少钱,一辆解放拉拉一吨翻带拖车大概能拉六七台,运费也就几十块钱。
  可是到了渤海这货再怎么弄回南方?用船运?
  用船大概就能运到尚海一带,要是直接运到南粤弯弯海峡怎么过去?
  万峰记得八十年代要过弯弯海峡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0612章 肖军的中庸之道
  自己这不又开始操闲心了吗!
  “你要是能拿出钱订一百台都没问题,不过别指望一次性发走,一百台可是要做一个月的时间。”
  “这不是问题,我分两次发,你只要先给我做二十台,我先发第一批回去,然后再发第二批。”
  二十台这问题不大,现在院子里就有六七台,一凑就够了。
  “你那录音机挺好玩的,多少钱一台?”
  “不会你们南方连录音机都没有吧,你们那一带走私可是非常厉害的。”
  “我就是问问,我也倒腾过那玩意儿,你若是要我给你倒腾点过来。”
  “哈哈,不要,你那都是水货玩意儿,不安全,你要是能给我弄台彩电我留着看倒是没意见。”
  “早说呀,不是哥吹,如果有需要就没有哥倒腾不来的东西,天上跑的海里游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