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选座位的时候也是很有讲究的,林巨创就坐到了第一排居中的位置,他的左右是其余四位同样来自香港的房地产商。
  然后在是本地的房地产商。
  在他们身后的第二排第三排则是沙立那样的包工头。
  而万峰他们一进来就坐在最后一排。
  严格说来,此时深圳的房地产商大多还是国字号,即便不是国字号也是和国营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正宗的民营房地产商大多现在还是像沙立王楚隆这样半是包工队半是地产商的人。
  他们在这些年给别人干工程的时候,从包砂石料到包钢筋,从二包到大包正处在向真正的房地产商转型阶段。
  而后世一些鼎鼎大名的地产商有的还在做别的买卖,有的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吃喝呢。
  像后期有名的太华房地产老板现在还在香港继承遗产,他要到九一年回深圳投资的才进入房地产业的。
  而那一批有名的潮汕房地产商现在也没出现在深圳。
  他们进入深圳房地产业呼风唤雨要到香港李首富和湾科老板退出市中心地段的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
  万峰想在会议室里看看湾科老总年轻时的风采,但是看来看去也没看到那个后来爱爬山的人在哪里。
  七点十分,看样子都是干部模样的人走上了主席台,在主席台上落座。
  王楚隆给万峰等人小声介绍台上的人,基本上都是国土局的人。
  为首的是国土局刘姓局长。
  刘姓局长开篇先是介绍了深圳土地拍卖的历史,并着重讲了去年第一次土地拍卖中的一些事情。
  为了缓解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的压力,深圳去年举行了华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商业土地拍卖,公开拍卖了一幅8588平方米地块50年的使用权。
  当时的拍卖会可以说是规模宏大,时任国家体改委主任国务院外资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等出席了拍卖会,内地十七个城市的市长赶来观摩,香港地产界也派出了二十一人的参观团,还有各地赶来的专家、学者、记者,场面异常热闹。
  最终那块8588平方米的土地被深圳特区房地产公司拍得。
  在回顾了去年第一次拍卖会的盛况之后,刘姓局长对今年的第二次拍卖会充满期待。
  随后有工作人员介绍了今年要进行拍卖的六块的土地,并说出了最低的低价。
  这六块土地其中面积最小地块的起拍价是三百万元华国币。
  这也就是间接地划出了一个资格,要想进入拍卖场地最少也要有三百万的资本才敢举牌。
  再接下来就是一些信息咨询什么的。
  去年没有香港房地产参加拍卖,今年一下就有四五家香港房地产商加入,因此他们问了很多问题。
  虽然这些来自香港的房地产商在香港都是二线三线地产商,但与深圳本地的地产商相比那也是属于财大气粗之辈,人家问题多一点很正常。
  当然他们的问题主要都是政策方面的。
  国土局领导解答的时候万峰也认真地倾听,记住了其中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
  待这些程序走完,最后就是报名了。
  报名参加拍卖是在另一个屋子里,这边散会了另一个屋子就开始报名。
  报名需要一个竞拍申请书,再就是资产证明。
  在别人进屋去报名的时候,万峰一行人安静地在走廊里站着,并没有急着进去凑热闹。
  报个名而已,用不着急眼去抢前几名,又没有人给发金牌。
  早点晚点不都一样吗,现在离吃午饭的时间还很长。
  巨创集团是第一个报名的,进去报名的是夏影莹。
  沙立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夏影莹从屋里出来,一脸的傲娇,看到站在门口的万峰一干人还得意地抬起头。
  一副我高人一等的样子。
  “傻队长,你报上名了?”在沙立脸四十五度上仰的准备傲视天下的时候,万峰突然问了一句。
  “我……我当然不用报名,林总报名了就有我的饭吃。”
  “呵呵,看你得意的样子我还以为你报上名亲自下场了,原来是吃人家剩下的。”
  跟人家屁股后面混有什么可得意的。
  “吃人家剩下的怎么了?那也是一种能耐,你想吃还捞不着呢!咦?听你这话的意思这么说你准备进去报名了?你们有那么多钱吗?”
  “我们就是看看,没资格进去拍进去看看学学经营总行吧,也不用拉大旗做虎皮。”
  沙立还想再说点什么,但是看到巨创集团的人走远了,也就没兴趣搭理万峰了,急忙忙地追了上去。
  到上午十点多钟,报名的人没有了,工作人员以为再没有报名的了,正准备收拾收拾关门的时候,万峰一干人进屋了。
  “你们是报名竞拍的吗?”
  杨建国点头,然后地上准备好的申请书。
  “资金证明。”
  “要什么样的资金证明?”
  “什么样的证明都行,存款折、有效的支票、信用卡和由银行出具的证明都可以,金额必须在三百万以上。”
  韩广家适时地地上包,万峰来的时候带了一个可以在咯吱窝下夹着的皮包。
  大哥大和现金存折什么的都在里面放着,由韩广家保管。
  杨建国接过包拉开从里面拿出一叠活期定期的各种存折。
  工商的农行的人民的,各个银行的都有。
  杨建国也没想到万峰竟然带了这么多的存折。
  他从中检起几张百万面额的存折看看够三百万的数字了就放到了工作人员面前。
  凑够三百万就行了,再多了也没用。
  三名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了存折,确认无误后,给万峰他们发了好牌。
  “你们的牌子是三十三号,到时候入场的时候可以进去三个人,其余的人只能到旁听席观看。”
  杨建国收起号牌,说了声谢谢转身带着人走出了这间屋子。


第1417章 第一块土地
  从报名到拍卖会召开有四五天的时间,这四五天万峰觉得无事可干会闲的十分蛋疼,想想就和滕康四处瞎转悠找库房。
  转悠了一天什么收获也没有。
  滕康已经跑了好几天了都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就算加了一个万峰也照样没有合适的地方。
  想在罗湖和福田找这样一个地方真的仿佛登天。
  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地方,就是有这样的地方,房租也贵的吓人,都是月以万为单位起步的,这样摩托车的成本就会大幅的增加,得不偿失。
  就在走投无路、焦头烂额之际,叶千汶在布吉镇送来一个消息。
  他们再布吉收购了一块土地,土地上有一个废弃多年的生产队的四合院,收拾收拾可以给滕康做库房。
  得到消息的时候,万峰正和滕康父子在街上瞎转悠,BB机滴滴滴地响了起来。
  万峰从裤腰带上抽出BB机看看一眼,让韩广家按着BB机上显示的号码回电话。
  韩广家从包里拿出大哥大,开机拨号然后就听到叶千汶的声音。
  “叶千汶在和罗湖和布吉交界的地方买下了一块地,这块土地的中有一个生产队的四合院,离公路很近。”
  “过去看看。”
  叶千汶听从万峰的吩咐,这两天闲着也是闲着就开始收购布吉那些边边角角没有什么用处的荒废之地。
  于家栋干建筑出身,以他的眼光看,这些看着没什么卵用的土地种庄稼肯定不行,但是将来盖楼房却是没啥问题的。
  反正离罗湖土地拍卖还有四五天的时间,他们抱着闲着溜达的心态跑到布吉这里来实验,不想第一次出手就以每亩三千元的价钱买下了七十多亩山坡荒地。
  这片荒地靠近地边出正好有一个承包后就被废弃的生产队四合院。
  叶千汶无意就想起了滕康正在找库房,就找了个电话给万峰打了一个传呼。
  在二线关成立后,布吉只有大约六分之一的土地被划到关内。
  这块地皮正好就在关内。
  万峰他们到达的时候,滕康父子在叶千汶的带领下去那四合院里视察去了,而万峰则没去看那四合院而是和韩广家、杨建国以及于家栋在看这片土地。
  “那座山能买下来吗?”
  这块地既然叫山坡地,没有山怎么行,这块地就坐落在小山的东南方。
  只是这山比较小了点,也就五六十米的高度,叫山不如叫丘确切点。
  “这山买下来干什么?”这回连于家栋也不淡定了。
  这座山他也看了,但是没觉得有什么价值。
  “将来盖盖楼呀,到时候把这山推了不就是一片好地码?或者把这座小山留着,围着小山建一些住宅可以打造成一个景区。”
  就这一句于家栋是打心里佩服。
  “小万!你的想法真的很特别,我就没想过把山推了这个问题。只是这地方这么偏僻,盖成住宅区能卖出去吗?”
  “现在大概不行,但是将来是一定会卖出去的,现在就是这样偏僻的地方才便宜呀,罗湖福田的低价可是这里的十倍不止,能买就都买下来,哪怕扔几年也合算,会增值的。”
  “太能买下来,我们买这块地的时候,人家还央求咱们把这座山四周也买下来,而且价钱还能便宜,这座上周围总共大概有三百亩土地,他们说了要是全要可以给咱们算两千五一亩。”
  “多少?两千五?”
  罗湖那里一亩地将近四十万,这里才要两千五一亩?
  与别的地方农村的土地相比,两千五已经是天价了,但在深圳这里,这和白菜价区别不大。
  与罗湖福田的土地相比,这差价哪里是十倍呀,这特么百倍都不止。
  “把叶千汶叫过来。”
  韩广家一嗓子,叶千汶就丢丢地从四合院里跑了出来。
  “滕康说这里可以,离道还不远,收拾收拾就可以用,缺点就是偏僻了点,到时候得好几个人守着。”
  这里能不能当库房万峰还没考虑,他现在想的是这座小山周围的土地。
  “库房的事情等以后再说,你马上把这片小山和它周围所有能买的土地都买下来。”
  叶千汶懵比,显然没弄明白什么情况。
  “不用问为什么,能买就全买下来,多砍砍价,能砍多少算多少。合约要签的明明白白的,还有在合同上要加一条,如果将来对方反悔,要以原价的三十倍价格索取赔偿,记住了没有,合同签订完了要经过公证,必须要经过公证。”
  这个是必须要写明的,这些地买下来一时半会也不会开发,将来土地贵了以后,难免有人会跳出来捣乱。
  捣乱不要紧,到时候只要他们肯按照三十倍赔偿,万峰不介意把地退给他们。
  “我记住了!”
  “等土地拍卖事情完结后,你们就在布吉和盐田收地,价钱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全部收下,都得加入反悔高价赔偿的条例,偏僻一点地势不好也不要紧,重要一点是要都在关内,关外的土地暂时不考虑。”
  其实布吉关外的土地用不了几年也会紧张的。
  但现在关内有土地不收购谁会去收关外的。
  待关内没地可收了,再向关外发展也不迟。
  土地的收购的问题布置完了,万峰才开始认真地看了看滕康将要选做库房的那个老旧的四合院。
  部分墙壁房屋倒塌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主要考虑的是这里的安全和便利。
  离这个四合院望西北一百米远就是一个小村子,很小的村子,看样子也就五六十户人家的样子。
  往南也就是罗湖方向也在一百米左右就是一条沙土公路。
  交通还凑合,下面就是安全方面了。
  “这个四合院我可以借给你用,但你要自己收拾,可是摩托车进来这里最少也得有四五个人守在这里,手里还得有家伙,你觉得行吗?”
  滕康很认真地考虑后点头道:“没问题。”
  现在这块地就是万峰的,不用房租就能省下一大笔钱,这些钱他可以拿出来雇人看守。
  叶千汶手下不是有很多整天无所事事的混子吗,雇个三个五个来,有他们在一般人还真不一定敢到这里来捣乱。


第1418章 朝下的拇指
  滕康在确定以这里为库房之后就开始找人收拾四合院。
  守着王楚隆的施工队,收拾几间房子还不是小菜一碟。
  王楚隆当即就派了一支几十人的队伍过来。
  到底是人多势众,仅仅两天的时间,坍塌的围墙重新垒过,并且还加高墙头安上了铁丝网。
  塌陷的房子也收拾了一遍,安装了铁栏式的防盗门窗。
  两天后,这里就已经像模像样了,就连那条通到公路的荒废路段都被修理了一番。
  叶千汶派了手下来了几个小第过来轮班看守这个库房。
  当然这几个人滕康是支付工资的,一个月二百元呢。
  库房收拾好以后,就等着来货了。
  张石阡这几天也在收拾深圳摩托车业务方面的尾巴,待这些事情全部处理完毕,摩托车马上就会转移到滕康的库房里。
  而这时,深圳市第二次土地拍卖也正式地揭幕了。
  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号。
  时间:下午两点。
  地点:和去年的拍卖场所一样,依然是深圳会堂。
  今年的土地拍卖与去年几乎有诸多异曲同工的地方,大概不同的就是拍卖时间和土地数量了。
  去年的拍卖是下午四点开始的,前后经历了十七分钟。
  今年是下午两点开始,时间比去年整整提前了两个小时。
  这是因为今年的地比去年的多了几块的原因。
  万峰对拍卖会选在下午颇有微词,放着上午的大好时光不用偏偏选在下午。
  幸亏这是冬天,这若是夏天在会堂里说不定会热成什么孙子样。
  下午一点半左右,万峰一行人六人坐两辆出租车来到深圳会堂所在地。
  在进场前先确定了进场的人选。
  因为只允许有两个人陪着到竞拍席就坐,所以其余的人只能进入观众席。
  进场的三人是杨建国、万峰和叶千汶,韩广家和于家栋王楚隆将在观众席上。
  杨建国是名义上的老板,当然得有他一个,万峰是临场做决定的。
  叶千汶是本地人,如果不带上他说不过去。
  杨建国外穿西服内里套着羊毛衫再往里是衬衣系着领带,一副当时深圳老板的标准打扮。
  现在深圳的老板有身份的人都是这种打扮,没身份的人才穿那些乱七八糟的衣服。
  比如万峰就穿着一身棉运动服,走进竞拍场和周围的人一比,他就是羊群里的一只骆驼,特么就是蹦种。
  一看就是个跟班的。
  深圳会堂这间会议室面积很大,装个四百五百人毫无压力。
  这里被分成了三个区域。
  去年就是因为没有分区,弄得竞拍的和观众鱼龙混杂很是混乱。
  今年竞拍就汲取了去年的教训,把整个会堂分成了三个区域。
  中间的是竞拍区,左右是观众记者媒体采访区。
  万峰三人拿着报名时的号牌在进入竞拍场之前得到了一个写着33数字的四方牌子。
  牌子和乒乓球拍大小模样都差不多,区别是它是方的而乒乓球拍是圆的。
  杨建国进入拍卖场的时候一派正人君子风范,眼睛明亮目不斜视,确实像个大老板。
  于家栋跟在他后面中规中矩,一看就是助手秘书之类的。
  只有最后的万峰东张西望的,仿佛刚刚踏进大观园的小刘他姥姥,既不像保镖也不像助手,说不上是干什么的。
  正是因为他的东张西望,这让他第一时间就看到右侧观众席上的沙立钟祥那一群当地的包工头。
  正在和左右吹牛的沙立也看到万峰三人进来了,但以为是当观众的也没在意。
  这小猴子已经数次扬言要进来看热闹的,他现在进来好像没什么不对的。
  但是当万峰他们坐到第六排中间竞拍区位置的时候,沙立不淡定了。
  有不对劲的地方出现了,这货竟然坐在竞拍区里去了。
  他一个看热闹的竟然敢坐到竞拍区里去了,这不能忍。
  沙立噌地站了起来,向场子里负责维护治安的武警举报:“武警同志,我看到有不具备竞拍资格的人坐到了竞拍区。”
  竞拍区一排安排六个竞拍选手,在加上左右两个护法,一排可以坐十八个人。
  万峰他们的号码是三十三号,按顺序在第六排。
  找到了位置,杨建国坐三十三号,叶千汶和万峰一左一右,可刚坐下就听到沙立的投诉声。
  “这沙比不会是说咱们吧?”叶千汶嘀咕了一句。
  “他不说咱们说谁?”万峰接口到,一扭头就看到沙立亲自带着两个武警战士来到他们这一排,指着万峰三人道:“就是他们三个。”
  一个武警战士走到万峰身边先咔地来了个军礼:“请出示你们的入场证件。”
  万峰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的沙立,然后从咯吱窝下掏出一个写着三十三号的号牌,先是对着沙立晃悠了一下,然后对战士说:“武警同志,号牌是我老板的,我和这位同志是助手,这个可以当证明不?”
  号牌是持有入场竞拍资格证件后,在进入竞拍大厅前一刻领导手的,当然有资格当证明。
  “当然可以!”
  万峰又把号牌对着沙立晃悠了一下,转头不再理会。
  武警战士咔又是一个军礼,然后转身出去,面无表情地看了沙立一眼。
  沙立还在呆若鸡鸡。
  这小子怎么会有号牌?
  他老板身家不才几十万吗,用什么来证明的?难道是有人赞助了?
  一定是这么回事儿,否则就凭几十万身家根本不可能取得号牌。
  谁会赞助他们呢?
  沙立想当然地认为万峰他们是拉到了赞助。
  心理还在鄙视,就是拉到了赞助有什么用,也还不是和老子一样干看,只不过位置不同而已。
  刚才发生的小插曲也惊动了坐在第一排的人,林巨创没有回头看,但是夏影莹和阿义却回头看,正好看到万峰举起号牌给武警战士看的那一幕。
  万峰收回号牌回头的时候自然也看到夏影莹疑惑的眼神。
  万峰面带微笑地举起右手竖起大拇指,在夏影莹的目光里大拇指缓缓翻转最后拇指向下。
  夏影莹的眉头刷地皱了起来,阿义的目光里寒光一闪。


第1419章 联手的港商
  凡事只要是第一次都是重要的引人注目的,但是到了第二次待遇就降低了不少。
  深圳市去年拍卖会的时候有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外资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以及来自全国17个城市的市长到场。
  而今年就没有这些人来了,几乎都是深圳本地人或者是香港人,媒体也是深圳和香港的媒体为主。
  到两点时候,拍卖会开始。
  国土局的刘姓局长先介绍了拍卖地的有关情况,限定开口底价为三百万元,每口价十万元。
  六块地分别以H609…1、2、3、4、5、6进行了编号。
  第一块地是H606——2的一块地,这块地是靠着宝安南路中间靠里的一块地,可以说六块地里是最不好的一块地也是面积最小的一块地。
  地块与四个方向的大街没有一点毗邻,根本开发不出商业门市只能做纯住宅区用。
  这块地的面积是七千五百六十平方米,起拍价格也是三百万起拍。
  最开始拍卖最不好的地这很正常,先把好地拿出来卖了,那破地谁卖?
  “H609——2号起拍卖开始。”刘姓局长亲自宣布开始。
  去年的拍卖也是他亲自选自亲自落槌,今年他就不用落槌了只宣布开始就可以了。
  因为有了比较专业的拍卖员了,他这个干部就不用客串了。
  去年他刚宣布拍卖开始,下面就齐刷刷地举起了四十四块牌子。
  去年有四十四个单位竞拍,而今年参加竞拍的单位达到了六十个。
  刘姓局长原以为下面会和去年一年竖起一片牌子的海洋。
  但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刘姓局长的话音都绕梁三日了,下面才慢吞吞地举起五个牌子。
  “五号!”
  举五号牌的人站起来:“三百万!”
  这就是个拍卖底价。
  五号说完三百万,另外四个举牌的刷地就落下了一个,仅剩下三个举牌的了。
  “十七号!”
  “三百一十万。”
  “二十九号。”
  “三百二十万。”
  二十九号报完价以后,五号和十七号不再报价了。
  “2号地三百二十万一次,三百二十万两次,三百二十万三次!成交!”
  拍卖员落槌了,第一块地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拍出去了。
  这个价格让刘姓局长非常的失望,这块地他也知道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也没想到仅仅卖出了三百二十万。他心里预计的价格是三百五十万,这还差了三十多万呢。
  这让他的脸色有点难看。
  第一块地拍卖完毕后,就是编号为H609——3号的地块,这快地和2号地挨着,面积比2号地大了有三百多平。
  这块地除了面积比2号地大一点,几乎和2号地差不多的地势差不多,也是没有什么临街面积。
  根据第一块地的经验,这块地也多不到哪里去,能拍到三百五十万就不错了。
  这是万峰心里的估计,其实三百五十万在万峰心里并不贵,做成商业住宅赚个千八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