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摩托车转悠到汽车到机床,然后到了华光科技最后才把他们带到了科研楼。
观看的后果暂时万峰还不知道,在把这些人交给顾红忠两人后,他就跑去当试车员去了。
上午,那辆翻斗车的样车就空车启动了,并且在厂子里转了几圈。
现在,他觉得应该开出去溜达溜达了,试试手感。
可惜他们还没有卡车的整车试验台,若是有就不用跑外面来实验了。
他开过翻斗车有丰富的经验,认为第一次开出厂的人选非他莫属。
万峰用一档把车开出了厂子大门,副驾的位置上坐着文光华,还背着一个工具包。
这让万峰非常无语。
这车要是在外面坏了,你背个工具包有锤子用呀!
外面这么冷你在外面修车?怕不是把卵子都冻揪揪了。
用一档把车开到湾口大道上,万峰加到二挡。
这是一个五档不带半挡的变速箱,用万峰的话说是开玩笑捅咕出来的变速箱的切挡倒是非常润滑的,一点不像他曾经开过的时代金刚的变速箱那么坑爹。
这一点文光华倒是解决的非常好。
出了湾口,万峰就把车开上了去洼后的路。
往别的地方开他有点不敢,谁知道它会不会出毛病,他如果往黑礁那面开万一坏道上他怎么回来?
这冻天冻地的。
往洼后这条路开他就没啥担心的了,坏了就是走回家也没多远。
应该找个人把轿车开着,万一这玩意坏道上就扔了,回头叫车来拖回去就完了。
万峰把车开到洼后,调头又开了回来,然后就往刘屯方向跑,同样没敢跑太远,跑到刘屯就回来了。
来回三四里的路程,档位最高跑到三挡。
总体来说,这辆车给万峰的感觉还不错。
万峰把车开回汽车部,文光华部门的人就开始围着这车上看下看左看右看。
主要是看看有没有漏油,变速箱后桥过热等症状。
第1613章 先占地方
谭胜带来的观光团用了一小天的时间把南湾集团看了个遍。
看完一个个面露惊容。
他们做梦都没想到一个山沟里的小厂,不但造出了世面上非常流行的摩托车,还造出了先进的机床,而且还在研究汽车。
当然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是隔行隔山的玩意儿,他们不是很懂。
但是华光电子里的东西他们就懂了。
他们看到外面很多人佩戴的传呼机竟然就是这里生产的。
还有在央视上做过广告的学习机也是他们鼓捣出来的。
并且,元件五厂刚接到的芯片大单也是它们设计出来的。
这还不是让他们最震惊的,最让他们震惊的是科研楼里那些半导体研究方面的仪器。
这些仪器不但不比它们企业里的设备差,有些比它们企业的设备还先进。
想不到这里竟然有这样好的科研条件。
在这里他们还看到了一个来自北晶的研究存储器的团队,并且和他们做了交流。
北晶团队把在这里做科研的真实感受如实地告诉了这些尚海人。
这个时候,南北两个地区人的差异就看出来了。
同属北方的北晶团队对这里的气温几乎是无缝对接。
而尚海人就不行了。
虽然他们对这里的科研条件非常的满意,但是要留下的人连三分之一都没到。
他们对这里的气温实在是接受不了,这些人里超过四十的人占了一半以上,身体上确实也吃不消。
而要留下的反而都是些三十上下的年轻人。
对这个结果万峰是心里有数的,虽然他内心十分的失望,但是面上春风依旧。
人家不留下来他也不能拿着枪逼着人家留下吧。
“万总!你这实验室要是在尚海就好了。”那个叫詹国华的人略带遗憾地说了一句。
这倒是给万峰提了个醒。
既然你们岁数大了不方便来,老子过去不就完了吗!
两个月前他还要在尚海承包工厂,不就是为了这些科研人员吗!
“詹工!我如果在尚海办一个科研中心,你们会到那里去吗?”
“当然了,我们的企业按照这样的形势,用不了两三年就是关门倒闭或者被收购兼并,我们也总要给自己找个吃饭的饭碗吧,你们给出的条件真的不错。”
詹国华是这意思,其它的尚海人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你要是在尚海搞个科研中心,怕是有很多技术方面的人员去应聘的,尚海可是有几十个半导体方面的企业。”另一个叫卢胜勇的人还给万峰烧火,极力怂恿万峰到尚海办科研中心。
“这个问题我会考虑,说不定明年就会在尚海办个科研中心,到时候欢迎大家合作。”
万峰和这些要回去的人握手,每人赠送了飞机票钱后送他们回去。
谭胜在家待了两天也跟着回去了,那几个愿意来将威工作的人也先回去做到这里来的准备。
送走了这些人,万峰马上就开始讨论这件事情。
卢胜勇说得对,自己现在要是在尚海办个科研中心,到时候真的能把尚海半导体界的人划拉来不少,不敢说一网打尽却也剩不下几个漏网之鱼。
“让我回尚海?”程功惊讶了。
“当然了,你是尚海人,那里你熟悉,你回去领导他们最适合不过了。”
程功挠头:“我虽然是尚海人,但是离开尚海因为是四五年了,很多东西我也陌生了。”
“这个理由可不行,再给你一次陈诉理由的机会。”
“我不想离开这里,我觉得这里是适合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你看着事儿弄的,人家不愿意来,这位还不愿意走!
都是吃大米饭长大的,做人的差距还真不小。
“又不是让你现在就回去,就是让你回去领导他们那也得是明年底或者是后年的事情了,中间说不定还会发生什么变数。”
“我在那边领导研究不是不行,但有时候需要顾工他们帮忙就不方便了。”
“这不是问题,需要帮忙顾工可以随时过去,又不是多远,坐飞机几个小时就到了。”
程功思考了几分钟,最后点头。
“也好!反正在哪里都是搞科研,尚海的环境和人才储备还是比南湾这里要好一些。”
有人就需要地方了。
万峰闭着眼睛想了半天,才想起明年浦东不是要开发吗!
1990年4月18日,总理在尚海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宣布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对!就到浦东去弄块地皮,盖一个科研中心,然后就在那里进行科研。
正好科研中心盖好,尚海的半导体企业也就到撑不住的时候了,到时候人才会像水一样流进他的科研中心里。
在那里设计出产品,直接就进入元件五厂加工。
“程工!我有一个想法,你说咱能不能自己研发出一个指令集的处理器?”
程功和顾红忠都疑惑地看着万峰:“怎么研发?研发什么样的指令集处理器?像英特尔X86那样的指令集?”
万峰摇头:“人家英特尔已经做出的东西,我们怎么能渗透进去,我是说我们做一个和它不一样的指令集处理器。”
英特尔因为有微软的捆绑,想进入它控制的区域这个难度太大,但是从它不覆盖的区域进入就没问题了不是。
在诸国雄说要让他们将来帮着造芯片的时候,万峰就想起了一个事儿。
“你是说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概念的处理器?”
“好像是吧,我对计算机知道的不多。”
程功挠头:“万总!你做这个干什么?自己设计芯片?”
“对!我们开发出一个处理器,然后需要芯片的企业授权,收取专利费,如果有企业把我们的技术用到他们产品里,我们再按比例收取一定的费用。”
万峰想起的就是ARM的IP授权模式。
就是现在ARM还没想到这一点,它们想起来也是明年的事情。
自己这边先下手为强,万一成功了呢。
就算不成功那就拉倒,还是那句话,干不好还干不坏吗!
顾红忠和程功都是明白人一下就想明白了。
“主意是不错,但是我们有什么专利呀?没专利怎么授权?”
“先把那个什么RISC精简指令集概念的处理器做出来,这个能做到吧?”
程功和顾红忠对视一眼:“这个应该行!”
“这就好办了,你们先把这个做出来,到完了再说,先占个地方。”
万一芯片弄不过英特尔,我还可以授权IP核,这不也是生财之道吗。
ARM后期活得多么滋润万峰还是知道的。
第1614章 也要脸
万峰属于那种什么东西我都能比划两下,就是民间所谓的样样都通,样样稀松的典型。
这源于他上一世从年轻时的爱看书,到游戏热血江湖流行的时候他家就有电脑后在电脑上瞎看积累下的知识。
在就是上一世他从事过的不下十几个行业的工作经历。
他从事过的这些工作都是农村底层的工作,种过庄稼、打过短工,给人家开车,在最倒霉的时候在工地搬过砖。
这些丰富的阅历在这一世都成了财富。
不论哪一行,在理论上他都能比比两句,遇到老赶和外行,蒙他们没有一点问题,但遇到真的该方面的专家就露馅了。
重生后,这些乱七八糟的知识就或多或少地发挥了作用,很多东西他提出个富有前瞻性的大方向,具体细节手下人在一完善,事情差不多也就成了。
不错,他现在主要的作用就是负责出主意,不管是自己的集团还是个人,他只要根据别人的特点,稍加回忆就能给他们指出一条发财的路。
用他的话说,他就是领路人,把人领到路上,至于他们能跑多远他心里也确定不了。
其实从一九八九年到一九九一年,国内的形势并不乐观,国家在进行三年的治理整顿,主要是解决改革初期涌现出的一些社会矛盾和经济过热问题。
这其中因为物价闯关造成的通货膨胀问题尤其突出。
再加上银根紧缩,造成很多行业因为融资的问题而面临困局或下马。
这一年不但国内的形势严峻,就是国际上也是风雨飘摇。
12月25日,洛马泥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被枪杀,政府被推翻,正式拉开了苏东巨变的大幕。
那些被西方忽悠的东欧国家纷纷掉头,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苏联也正式开始了解体,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自己变成了十五个国家。
虽然国内形势严峻,国际局势飘摇。
但这些对于将威村的百姓来说都是比较遥远的东西,一不耽误他们赚钱二不耽误他们娱乐。
并且在一场大雪后用堆雪人展示着他们的欢乐。
12月7号是大雪,还真就下了一场大雪。
这是一场辽南地区很少见的大雪,一天一夜的大雪让地面上堆积了有不低于十公分的雪。
大雪过后,所有的企业都组织人扫雪。
于是,那条环湾水泥路边就堆积起了厚厚的雪墙。
服装厂的妇女们最先在路边和服装厂门口堆了一片的雪人。
这些女人真有闲工夫,竟然用服装厂里那些剩余的布头给这些雪人做了帽子围巾什么的,把这些雪人弄的五颜六色的。
下大雪万峰到厂子就晚了一些,他是九点多钟才晃荡进南大湾的。
在走到服装厂门口看到这些姹紫嫣红的雪人微微有些诧异。
“你们这些妇女这不是闲的蛋疼吗?你们今天上午不干活呀?”
“万总说谁是妇女呢?”几个姑娘不乐意了,人家还没结婚好不好。
再说你说人家闲的蛋疼,她们也没蛋呀。
“栾总说了,今天上午专门扫雪,不上班。”
服装厂这么干了,南湾集团也是这么干的。
这些青年男女精力充沛,原本一上午能清理完的工作,到这个时候已经清理完了。
于是,这些青年男女们凑到一起嘻嘻哈哈,借以增加彼此的友谊。
两个厂的人都凑在一起了打情骂俏了,那么两个企业的老总凑到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啥?没看过呀!”栾凤在万峰的注视下竟然脸红了。
这可是了不起的大事儿。
“我媳妇今天打扮的真好看,像雪里的梅花一样芬芳。”
办公室里的温度在二十三四度左右,这个温度下是不需要棉袄之类的东西的。
因此栾凤身上的大衣就跑到门后的衣服架上去了,身上只穿了一件白色的绒线衣。
线衣有点紧身,勾勒出她美好的腰身,让某人心里有点蠢蠢欲动。
万峰这一夸栾凤的脸更红了:“白淑清!把他给我撵出去。”
白尾巴并没有应声而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白尾巴现在怎么样了?还和以前那样疯疯癫癫吗?”
既然说到了白尾巴,万峰就随口问了一句。
“奇怪了,她坐完小月子后人竟然变了,好像变聪明了,不像以前那样办事儿没头没尾了。”
女人流产在本地叫坐小月子。
白淑清没结婚,有了不流产怎么办。
八九年流产可不是小事儿,万峰是找人隐秘地给她把孩子流去了。
“那还不好!这说明她开窍了。”
这件事可能给白淑清造成的心理伤害比较大,剧痛之下浑浑噩噩的人开窍了也不是不可能。
真要如此,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可是人也没有以前好玩了。”栾凤还有点遗憾。
“最近有没有学会做什么新鲜的菜?”万峰没头脑地问了一句。
栾凤没反应过来,本能地摇头:“没有哇!”
这个笨女人。
“对了!说起白尾巴我想起来一件事儿,红姐好像怀孕好几个月了,我得回去看看她还上班没有,得把她撵回去静养。陈叔这把年纪有个孩子不容易,别让她嘚瑟掉了。”
如果不说起白尾巴流产,万峰还忘了这茬了。
齐红好像是显身子是九月份左右的事儿,到现在大概也是六个多月了吧。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红姐也怀孕了!那我什么能光明正大地怀孕呀?”
你看这女人弄不弄就把自己联系上了,这代入感有点太强了吧。
“你什么时候学会做新菜了,什么时候再怀。”说完万峰就跑了出去。
这混蛋啥意思呀?
怀孕和做菜有啥联系呀?栾凤一脑袋问号。
万峰丢丢地跑回厂子,直接就跑到了加工车间。
果然,齐红这傻妞还在机床前挥汗如雨,干的一包劲。
万峰这个心累。
这些人就不能让他这个老总省省心吗?
生孩子的事儿他也得操心!这要是传出去让他再怎么行走江湖?
就算他脸皮厚点但那也是脸呀!
他也要脸好不!
第1615章 麻将开始风行
栾凤还傻乎乎地坐在办公室里思考做菜和怀孕的辩证法。
混蛋问她学没学会做新菜是什么意思?是嫌弃她以前做的菜吃够了吗?
以前坏蛋到她家吃饭很少问她做什么菜的,每次吃完饭后两个人都手挽手出去散步,散布回来会看看录像打打游戏,然后睡觉……
一想到睡觉,栾凤的脑袋突然开窍了。
坏蛋这是晚上要到她家去住呀,我真笨呀!
栾凤这边是笨,而齐红就是傻了。
万峰让她回家去休养,她竟然不回去。
“让你带薪休养你也不回去?喂喂!红姐,你是不是傻呀?”
“这还三个多月呢,我在家也待不住呀!”
“这人!在家待着享福还待不住,天生的贱命。待不住也得待着,没事儿在小区里溜达溜达,看看花……”
这是个错误,现在是冬天,除了雪花外哪里有花可看!
“能不能把你妹妹叫来?到时候总得有个人伺候吧。”
“她那么小,怎么来呀?”
“那算了,等我安排个妇女吧。”
陈道眼瞅着是不可能回来伺候她的,他正在公关卧式发动机,自然是抽不开身的。
“我现在还行!还能干活。”
“回家去!保持轻松心情,多微笑多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趁着现在还能动弹,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给你的宝宝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等孩子生下来,你就只能天上小米粥红糖鸡蛋了,想吃也不行了。”
齐红纳闷:“小万!你生过孩子?”
“嗯!生过!”万峰一本正经地回答。
齐红笑得捂肚子。
齐红被万峰给生生撵回去了。
开什么玩笑,挺着大肚子还干活,万一出点什么意外孩子掉了,赔钱他能赔得起,但要是赔孩子他哪儿弄去?
以陈道的岁数和现在的政策,齐红这辈子怕是只有这一次当妈的机会了。
千万马虎不得。
把一款立式的发动机变成卧式发动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陈道拿出了好几个方案,也制作出了几台样机。
在发动机试验台上试验,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小毛病,就差临门一脚。
不过陈道还是很乐观的,乐观估计明年三月份就会成功。
“那时候,红姐大概也就生了,这是要双喜临门呀!”
万峰一句话把陈道乐得够呛。
陈道这边的摩托车面临公关,文光华的翻斗则已经在路上了。
趁着这大雪天,翻斗车就开始了在雪路上撒欢的历程。
万峰还跑去亲自体验一把,很不幸地把车滑到沟里去了。
好在这些路边都没有深沟,最深的沟也才一米左右。
翻斗车侧歪在沟里有惊无险。
文光华脸都吓白了,而万峰还在哈哈的笑。
这算什么,上一世他开翻斗的时候,可是把车开躺下过。
翻斗车半个多月的试车,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变速箱上。
这款速成的变速箱还是有诸多不如意的地方。
倒不是变速箱老坏,而是速度和扭矩分配的不合理,这样就会对车的速度和马力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改动的过程中,万峰建议文光华给变速箱设置低速半档。
低速半档万峰是知道太重要了,平时跑道它没什么卵用,但是在一些特殊路段,它可是能发挥大作用的。
比如一些泥泞路段,没有低速半档的车不是误车就是憋死了,只要一停下不靠牵引你就别想出去。
而有低速半档的车却可以一气通过,这就是低速半档的好处。
文光华听取了万峰的建议,和部门的人继续研究去了。
万峰在栾凤家吃完晚饭,和栾凤出去到洼后村子里的一个小店去溜达。
在农村,晚上的小商店是最热闹的地方,这里几乎聚集了全村晚上吃完饭跑出来溜达的人。
打扑克,吹牛喝酒是主流。
但是这个冬天,有一样东西悄然开始在农村的小店里流行。
在将威,小树屯、大树屯、洼后和山后这四个地方尤其盛行。
不是什么好东西,是麻将。
当福利厂生产出第一副麻将并进入洼后大集后,麻将这东西就开始慢慢流行。
其实当时是没有多少人会打麻将的,在市面上没有麻将销售的时候,也没人去研究这玩意儿,更多的人甚至都不知麻将为何物。
可是市面上一旦有麻将出现,这些人也不知道是谁教的还是无师自通,竟然有那么多的人会玩了。
当初这些人上学期间脑袋能这么开窍,不早都上大学了吗!
万峰上一世也是会打麻将的,他是九零年四月学会打麻将的。
九零年春天也不知老天是腰疼还是肾疼,竟然在四月份下了二十天的雨。
这种现象在北方是及其罕见的。
万峰那时在给人开拖拉机,天下雨也就没法出工,就在家里天天蹲小店。
人家打麻将他闲着没事儿在一边看,三看两看学会了。
这一世他倒是不用学了,本身就会,但是没瘾。
在小树屯的小店里看别人打,也没看出啥意思。
最古老的穷和,五毛一元的。
这些人对麻将还处于摸索阶段,弄不弄就诈和了,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的。
只有这个时候万峰才会发出拖拉机一样的笑声。
麻将刚面世的时候可是非常贵的,在洼后大集就是批发一副也是一百一二一副,商店里的零售几乎都在一百五到一百七之间。
福利厂一天可以生产出五百副麻将,一副麻将的净利润在六十多块钱。
还是很暴利的。
但这也只能维持三年左右,当东广省的容里成为专业的麻将村之后,麻将的售价就会来一次大跳水,基本上到九五年左右麻将就会降低到百元以下的价格。
基本上福利厂能赚三四年的好钱,然后就到了一副麻将赚几块钱的境地。
不过那时候,福利厂已经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说不定就转移到其它行业上去了。
冬天福利厂制造的污染还能轻一些,万峰就没动它。
准备明年把它转移到东山小区去,这地方留给没有污染没有噪音的企业来做。
第1616章 年会
十二月七八号大雪之后的第七天。
大爷万水泉携全家老小终于来到了将威。
大爷家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万峰叫大姐的万红静已经嫁人。
还有一个比万峰小一岁尚待字闺中的叫万红云的妹子。
下来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