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4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货一身的脂粉气,弄不好就会惹一身骚身上,别被人沉到黄浦江里去。
万峰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公关部组织起来了。
平时他也留意厂子里那些说话办事比较利索的人,这一次全部都招了进来。
这些有些人从南湾厂建立的时候就在这里,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远远大于谭胜这种没在南湾厂里待过的人。
再加上从安保队来的五个人,公关部成立之初就有十六七人的规模。
“你们的任务就是给企业出谋划策,企业产品出了什么问题你们要负责给出妥善的解决计划,还有就是没事儿挑企业和我的毛病,我赋予你们有对我拍桌子的权利。”
人如果权利到了一定的高度,难免就会被利欲蒙蔽了眼睛,这个时候需要人让他认清现实。
殷振飞后来在华威里组织了一个蓝军,专门挑华威公司的毛病,万峰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他也要有这么一支队伍来监督自己,免得将来自己飘飘然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这个任务暂时就落在公关部的身上,将来企业规模达到万人以上的时候再分离出来单独存在。
第1650章 坚决不能让他完蛋
谭胜是公关部的部长,暂时主要负责集团在尚海方面的事物,万峰给他配了五个人让他带着去尚海历练去了。
从韩广家的安保队来的一个叫周黎明的人被万峰任命为公关部的副部长。
周黎明在军队里负责过军队后勤,韩广家介绍他的时候说他是个出门办事很有算计且灵活的人,办事非常靠谱。
安保队这几年的后勤就是他打理的,这就是万峰要人,换一个人他都不会给。
技校开业这天,万峰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的学员,简直是满坑满谷。
这些学员百分之九十都是年轻人,大多数都是才从学校毕业或者是不念书的十七八岁的奶黄子,男女的比例各半。
少数剩下的则是什么年龄段的都有了。
人数竟然有五六百人之多。
报名学习的科目也是五花八门,女生偏向于服装裁剪和美容美发。
小伙偏向于机械加工和家电修理。
仅仅有二十几个人报了计算机学习等高技术含量的科目。
技校开业算不上什么隆重的事情,因此万峰连村里的领导都没邀请。
放完鞭炮敲完锣鼓,蒙在学校主楼牌匾上的红布被揭开了,露出烫金的腾飞技校四个大字。
学校广场上临时搭起了主席台,技校校长周炳德首先做了讲话。
周炳德讲话的时间不长,他也知道现在的年轻人并不爱听老人们唠叨。
周炳德讲话完毕就开始介绍技校的各位教师。
这些教师有来自南大湾一些工厂的,来自服装厂的以及从社会上聘请的讲师。
周炳德每念叨一个主席台下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师介绍完毕,周炳德把万峰介绍到了台上。
万峰一上台很多学员都非常的差异,他们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南湾集团总经理竟然是一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毛头小子。
万峰的讲话更是简洁,只是叮嘱这些学员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一门手艺,不管学成之后是留在这里还是回到家乡都要好好学。
如果抱着胡混的心思万峰劝他们趁早回去,免得浪费了大好的青春。
万峰讲话完毕,开学典礼也就结束了。
下一部就是分配班级和宿舍。
这些青年几乎没有附近的人,大多数来自红崖一些偏远的山区,还有一些来自附近的县市。
因此几乎全部是要住宿的。
学校的副楼其中的一栋就是宿舍,但完工还要一个月的时间,因此临时把技校的三楼和四楼变成了宿舍。
三楼是女生宿舍,四楼是男生宿舍。
待宿舍楼完工才挪回去。
年轻人火力壮,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
周炳德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校规。
偷盗拐骗、打架斗殴、欺男霸女的一经发现立刻开除,决定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相反对于找对象倒是要求不严,但仅限于正经的交友,要是有耍流氓行为的严惩不贷。
当天下午,技校班级和宿舍分配完毕后,技校还发了统一的校服和教材。
学校食堂也当天开伙,吃饭当然是不免费的,不过伙食的价钱非常的便宜。
就是个成本价。
早晨就是通常以糖粥和主食为主。
中午晚上有炒菜。一个人平均一天有个块八毛就够了,饭量小的女生五毛钱就能对付一天。
当然这些事情不是万峰该管的,他被陈道叫到了摩托车研发部门。
关于踏板车CVT离合器的问题。
CVT离合器也就是无级变速离合器,当时在大陆还没有这么个概念。
万峰让陈道研究卧式摩托车的时候也仅仅是说了一句,然后就忘了。
陈道不懂也没再问过,在卧式发动机研究的差不多的时候才想起这个数目无级变速离合器的问题。
只好把万峰找来了,最起码他得知道工作原理呀。
上一世万峰虽然干过职业修家电,但可不是职业修摩托车的,他虽然也会修摩托,但却不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就是瞎摆弄出来的。
接触的摩托车虽然不少,但这种无级变速车接触的不多。
因为当无级变速的车开始流行的时候,他去给人家开车去了。
不过大概的原理和构造他还是有一些印象的。
无级变速离合器的构造主要是普利盘和皮带,根据引擎转速的增减,自动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减速。
装置于曲轴端上的普利盘,负责接收来自引擎的动力,与普利珠组成传动前组。
当引擎转速开始增加时,普利珠会因为离心力而向外甩出,同时推动普利盘,将两盘的间距缩短,促使两盘中的V型皮带向外挤出,模拟档车前齿加大的状态;反之,当引擎转速开始下降时,失去离心力的普利珠会逐渐向曲轴靠拢,此时V型皮带的位置也会靠近曲轴,以模拟档车后齿加大的状态。
通过这种变化实现车辆的变速。
听着非常的简单,但是这玩意要做出来符合设计要求却非常的难。
陈道以立式发动机为篮板研究个卧式发动机如果顺利的话一年半年说不定就研究成功了,但是一年半年能能不能研究成这种离合器就两说两讲了。
万峰把无级变速的工作原理画出个草图。
陈道一下子就明白了,不过却没有一点开心的样子。
他知道这东西若是大约摸做出来不难,但是要达到设计要求难度级别却是地狱级的。
“这种踏板式摩托车我觉得再有两年也不一定能研究出来,因为还有电启动装置,这些东西怕是要要了老夫的命了。”
“别呀!红姐刚给你生了个女儿,你就要完蛋,这可不成!”
齐红十月怀胎产下一个千金,把陈道差点乐疯了,他心底里就想要一个女儿,这回心想事成了。
他高兴齐红也高兴了,虽然她心底里稍微有些遗憾。
陈天赐在周冰花的感染之下对齐红非常的尊敬,虽然嘴里没叫妈,但也拿她当妈看待了。
这让她心里的遗憾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他们家庭现在这么和睦,万峰岂会让陈道完蛋了。
他要是完蛋了,他家的事儿就不好说了。
所以,陈道坚决不能完蛋。
第1651章 决心北上
陈道的工作时间万峰是管理的非常严的,到点上班到点下班,绝对不让他连轴转。
不止是他,还有其它的高级技术人员也是如此。
他可不希望这些人英年早逝。
这都是有人监督的,万峰赋予监督组下班就往厂子外撵人的权利。
他认为休息好了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脑袋如果连续工作时间太长就会发热发胀,就是还耗在那里也产生不了多少效率,而且还影响身体健康。
只要充分利用上班时的正常工作时间,万峰认为完全可以达到工作的目的。
因为他不提倡加班什么的也不希望手下的员工累死累活的。
“陈叔!你不用着急,慢慢干!没有人逼你,咱们集团的时间还够用,你千万不要着急!身体健康才是细水长流的根本,工作时咱们拼命工作,休息时咱们敞开了玩,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生产力。”
“我知道了,我倒是想拼命工作,但是监督组那帮王八蛋不让呀!”
当然不让了,万峰用他们就是不让这些技术人员闲着没事儿折磨自己的脑细胞,监督组如果监督不力万峰就打发他们回家种地去。
关系到个人的饭碗,监督组的那几个人可真是六亲不认,爱谁谁!
与万峰提倡劳逸结合相反,殷振飞需要的则是企业的狼性文化。
哪怕为来了企业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从万峰手里接手了技术和资金后,殷振飞的狼性爆发出来了。
他和车间工人一样连续四五天泡在车间里,眼睛都变成红色的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奋斗,这款被殷振飞命名为HW18的交换机终于成功了。
HW就是华威的缩写,18就是要发的意思,还顺应潮流取了个吉利的数字。
交换机制造成功的那一刻,殷振飞喜极而泣。
厂子里的人也都热泪盈眶。
不容易呀,他们都好几个月没有活儿干了。
虽然殷振飞天天东跑西颠的也没弄到什么活儿干,他们都准备去卖减肥药了。
现在,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产品,而且这产品相对来说还有点先进。
发财不敢说,但是把这个厂子维持下去应该问题不大。
第二天,华威厂几乎倾巢出动,四处去推销这款机器。
当时的华国交换机市场被称为七国八制,有七个国家八种制式的交换机存在。
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米国的朗讯、加拿大的北电、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
这些交换机各人玩各人的制式,瓜分了华国的交换机市场。
要想在这个犬牙交错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凭借着HW18较少的体型和超强的效率已经低于市场同类产品近三分之一的价格,加上殷振飞这几年代理也积累了一些人脉。
最主要的是华威人那种不磨到你下单我就坚决不放弃的不要脸精神。
经过一个星期的强烈推销,华威交换机生生在市场里抢下了一百台的订单。
一百台的订单就是一百多万的销售额,也就是几十万的利润。
殷振飞知道,他的华威暂时可以活下去了。
不管怎么说,先活着再说。
HW18还能为华威占领一些市场,起码到年底他不用再为怎么活下去而操心了。
“开动一切马力先把这批订单完成!”
下达完命令的殷振飞找了个地方狠狠地睡了一觉。
这一觉睡了一天一夜,等他醒过来的时候自己都睡糊涂了,想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是谁。
不但想起了自己,也想起了那个小骗子。
也许真的应该去看看这小骗子到底是做什么的,这货就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出现在自己面前帮助自己解决了困局。
但是自己对他还没什么了解。
这不行,必须要知道这小子是干什么的。
殷振飞这时对万峰产生了好奇之心。
这小子说了他还可以把这个机型再缩小几倍,就像个行李箱那么大,而且还能做成数字的。
数字的?
殷振飞想起他厂子里有一个叫草安逸的人就曾经劝过他做数字交换机。
殷振飞就把草安逸叫到来了办公室。
“厂长!你知道我文化不高,我对数字和模拟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但我认为数字是将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大势所趋,不出几年模拟必将被数字取代。”
“你这么肯定?”
“我分析和对比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不同,模拟信号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及时对衰减的传输信号进行放大,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叠加上的噪声也被同时放大。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噪声累积越来越多,以致使传输质量严重恶化。”
“说下去!”
“而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个离散值,在传输过程中虽然也受到噪声的干扰,但当信噪比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判决再生的方法,再生成没有噪声干扰的和原发送端一样的数字信号,所以可实现长距离高质量的传输。因此我确定将来,数字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殷振飞虽然对这些东西不是太懂,但是也是干了好几年了,怎么也学会了不少。
草安逸的话他还是听明白了,如果草安逸分析的正确,将来通讯领域的天下非数字莫属呀。
“我们现在起码活下来了,但是靠HW18活两年没有问题,但是以后呢?我们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提前为将来布局。因此,我要去见一个人,这个人说过他们能做出数字的交换机。”
殷振飞原计划是要在五一前后到北方去见万峰,但是现在他有了一种如坐针毡等不及的迫切。
他要马上见到小骗子,起码了解一下数字和模拟将来到底谁能胜出。
虽然草安逸的话很有道理,但他还是觉得心里没底。
今天是三月二十三号了。
殷振飞决定明天就北上去看看小骗子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就在殷振飞决定二十四号北上去看万峰的时候,万峰在将威迎接了一个不速之客。
第1652章 来了一群老外
林来嵘出门喜欢前呼后拥。
她觉得这样有气派。
一群人在大街上行走,她走在中间自然是哪个焦点中心,她喜欢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哪怕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她也喜欢这么张扬。
可是哪个大陆土鳖为什么会黑着脸看她?
当万峰看着林来嵘一群人从湾口走向南湾厂的时候,心里重重地说了声我靠!
这个娘们这是真的打算来吃穷老子呀!
你带五六个人来会死呀!
再退一步,那怕你带个十个八个万峰也不会说什么,但特么这娘们这是带了多少人呀?
怎么感觉有四五十号人!
而且其中很多人还带着行李箱。
这一个个拉家带口的是打算在将威常住吗?
而且还有老外!而且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
这什么情况呀?
万峰站在南湾集团门口的大路中央,没有一点要让林来嵘过去的意思。
“我说林小姐,你这是准备到我这里抢劫吗?现在你要是不说明白你带这么多人来的目的,这里就是你前进的终点,然后你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林来嵘摘下脸上的大蛤蟆镜:“万总!你这是什么待客之道呀?我大老远的来参观,你竟然把道堵住了,这是什么意思?”
“我这人就这样,我不爽的时候,什么规矩都给我靠边站,你这一群人里光老外就好几十个,我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里面有没有间谍呀?
林来嵘笑了:“我说万总,你这人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呀。这些老外你可看好了,我可是给你带来的,你这家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啊?给我带来的?老子什么时候要你带外国人来了?
这时,林来嵘身后走出两个老外,先说了一句万加了一串的鸟语。
万峰有点傻眼,这不是居里特和卡尔德吗。
这些人来了!
说句实话,虽然去年居里特来找他和他签署了过来工作的意向。
但是万峰心里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当时的华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不认为这些欧洲人会放弃优良的生活到华国来。
没想到他们还真的来了,而且还是整个一团队。
居里特说了他们的核心团队有三十人左右,现在来的老外正好就是这么多人数。
万峰脸露喜色,冲过去和居里特来了个拥抱。
“欢迎欢迎!欢迎来到南大湾。”
这个时候万峰才发现身边没有会英语的,居里特和卡尔德说什么他一句没听懂。
当然他说什么对方也是一脸懵比。
“马上叫程功和王文成他们出来,还有把诸经理也叫出来。”
很快诸勇带着程功和王文成他们来了。
程功和王文成甚至秦光辉都是懂英语的。
“这就是我曾经我给你们介绍过的荷兰的那些外国友人,从今天起他们就是你们的工友了。大舅!你给这些老外安排安排吃住的地方。”
诸勇和程功带着居里特他们进厂去了。
这些个老外一走,林来嵘身边就剩下了六七个人了。
“林总!不好意思!”
“他们还有些东西!在张石阡车队车上,等东西到了打一百万港币到我的账户上。”
“啥?用张石阡的车我也得付钱?我说林小姐!这生意可不是这么玩的。”
“这些人从欧洲到香港不花钱呀?从广州到渤海坐飞机不花钱呀?我要你一百万这还是友情价呢!”
友情你妹,别以为老子不知道从欧洲到香港多少钱,老子也赞助过一个观光团到不卢塞尔去过的。
万峰在没有说什么,人家也是为了赚钱,不赚钱凭啥帮你把这些人弄过来。
这些人来了这是大事儿,与这些专家相比,一百万港币还真不算什么。
林来嵘脑袋转了一圈把南大湾扫视了一圈。
“那些小院子都是工厂?”
站在这里看东湾的山脚下那些小厂确实都像小院子。
万峰点头:“是的,这个山湾里有一百多家小工厂,规模都不算太大。”
一百多家工厂?她在香港都没看到有这么多工厂。
“想不到你们这里工业竟然这么发达!”
像你们香港都是玩金融和房地产的,少数几个算工业的企业也不过是外国的代理厂而已。
“林小姐远道而来,舟车劳顿,要不要先休息一下,等倒倒时差才参观?”
“香港和这里是一个时区,倒什么时差?”
我就那么一说,好像我不知道是一个时区似的。
“南湾集团!这就是你的企业?我要先参观一下你的企业。”
“林小姐!既然你要先参观,这回你可以请进了。”
“小气鬼!”林来嵘嘟囔了带头走进了南湾集团的大门。
摩托车生产林来嵘在东莞已经看到过了,因此万峰就没有带她去摩托车部,而是带着她进了机床部门。
老厂的院子里现在就摩托车部和机床部,其它部门都搬到新厂去了。
而机床部门也快搬出去了,摩托车产量的增加,空间体积已经不够用了。
万峰准备把方便面厂到技校之间那块百亩的空地利用起来。
到现在他发现自己有些短视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厂房扩建速度太快了,知道这样当初西湾这一带他就都自己留着了。
弄得现在厂区有些凌乱了。
“你这里竟然还生产这个?”
林来嵘对机床一窍不通,因此对机床部门仅仅是走马观花,但不等于她心里不重视这些东西。
想了想这些机床好像对巨创贸易而言没啥利用价值,往哪儿推销?
把这些东西推销到欧洲?这不开玩笑吗?
德国的机床现在可是非常有名的,林来嵘不认为万峰的机床能打过德国人。
推销到米国?没那路子。
巨创贸易早年就是做香港和英国之间的生意的,对美洲大陆虽然也有涉及但仅限于南美,北美洲还真没涉足过。
推销到非洲?非洲人会玩这个吗?
想了半天,林来嵘放弃了进行机床贸易的想法。
新厂和旧厂之间是有个小门想通的。
以前万峰就经常从这小门出出进进的。
但是今天万峰考虑到带着客人走小门不礼貌,就又从老厂的大门走出来,绕到新厂。
第1653章 给某人打预防针
老厂的东西没有什么林来嵘感兴趣的,但是新厂里的产品就让林来嵘惊讶了。
“这华光传呼机是你们生产的?”在传呼机生产车间,林来嵘看到了一台台从流水线上下来的传呼机。
深圳从去年冬天开始上市了一种新颖的传呼机,造型新颖,功能一点不输于摩托罗拉和松下,在深圳非常的受年轻人的欢迎。
林来嵘还买了一个戴在身上,但是从来没去注意这传呼机是哪里制造的。
她还给在香港的一些闺蜜们捎了好几台回去,想不到这传呼机竟然是这里生产的。
那时候她对她老子让她到贸易部门去还是一肚子意见,也没有把这种传呼机推销到香港的心思。
但是现在她有这个心思了。
“这个传呼机我要海外的代理权。”
这好呀!林来嵘要是能把传呼机卖到外国去这可不错。
万峰没一点犹豫就答应了林来嵘的要求,并且还告诉她明年他们还会推出新一代的传呼机。
林来嵘在传呼机上惊讶了一番后,在看到学习机后又对着学习机惊讶了一番。
不过这玩意她到是没准备弄到国外去,中文界面的学习机弄到外国怕也没多大销路。
“你不是说你要造汽车吗?你造的汽车在哪里?”参观完半导体车间林来嵘问。
万峰对着对面的那一排大楼一指:“那栋楼里就是造车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