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方没有接万峰的烟。
“干啥!知道我的名字好打击报复?”
“同志!看你说哪里去了,抽烟!”
“不会!”
没奈何万峰只好把烟收了回来。
“同志,商量一下,给我个面子好不?”
“给你面子?你哪儿的?”
“我是乌炉乡的。”
“乌炉乡?这里可是黑礁乡的地盘,我凭什么给你面子?你算什么东西?”
刘胜光呼一声就冲过来了,被万峰一把拉住。
第1748章 情商有限
若说九十年代和零零年代最混乱的机关,估计除了公安就是税务了。
尤其在农村,农民和国家机关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这两个系统了。
不管你做什么买卖,你都离不开和税务打交道。
就拿农村赶集市来说,你在集市上卖东西,在那两个年代通常情况下会遇到三次收税的,摊位费地税国税各一元。
有些行业收税能稍微贵一点。
万峰从在洼后做生意至今,和各种税务打交道的次数不算太多,最开始挂靠洼后小队,后来又依靠将威集体。
这时期的税务问题都是集体负责,他也不管,他只是一年交给洼后或者将威多少钱就完事儿。
后期等自己开始干的时候,一上来他就成了纳税大户,一下子就成了乌炉乡各时期各级领导的重点保护对象。
他们在任上想要政绩还真得仰仗南湾集团,因此万峰在将威还真没怎么受过工商税务的刁难。
当然税务到南湾集团来收税的时候,吃点饭送点礼物这种情况倒也无伤大雅。
双方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也正因为此,虽然万峰本身并不亲自和地税国税的人打交道,但乌炉工商税务的人都是认识万峰的,他走到乌炉任何地方这些人对他的态度非常的好。
但那只是在乌炉地界,而黄辉是属于黑礁乡的,人家不认识你不尿你很正常。
刘胜光一听对方说万峰是什么东西就火了,一时冲动就要冲上去揍丫的。
幸亏被万峰一把拉住了,这要是一动手事儿就大发了。
“哎呀!你还想打人呀!刘所!你看到没有?这小子想打我,抓他!”
既然被人叫刘所,这个姓刘的不是所长也是个副所长。
叫刘所的人看看万峰又看看万峰停在院子外面的车,他没出声也没动弹。
虽然万峰穿的衣服很随便,但他感觉这个青年不简单。
乌炉将威大大小小的老板有几百个,这个青年一定是这些老板之一。
但这些老板可没听说谁有轿车的,除非……
能混到所长级别的人都不是白痴,还是能分清轻重的。
“来小子!你来打呀!我让你打。”那税官见派出所的人没动弹,大概以为对方没动手不好抓人,竟然还主动顶上来了。
万峰挠头:遇到了没有一点情商的滚刀肉。
深吸一口气:“同志!看这意思这钱是非交不可了?”
“少一个子也不行!”
万峰点点头:“好!这钱我替刘胜光交了,杨哥!拿两万块钱过来。”
刘胜光急了:“兄弟!这不能交呀!这要是交了以后年年都的交这么多钱。”
“没事儿,先交给他,到时候还得退回来。”
中年地税一声冷笑:“你还想退回来,想什么呢?”
“呵呵!我是为你好,我怕你到时候退完钱接着就退休了。”
对方显然没听出这话的意思。
杨建国拿来两万块钱,万峰示意交给对方。
对方接过钱给万峰开了一张收据。
万峰接过扫了一眼又递了回去:“给我开张正式的收据,别拿这种像白条一样的东西来糊弄我,我明着告诉你我拿你刚才那张收据就能让你回家种地,但我不屑于这么干。”
那收据一看就不是正宗的收据。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电脑联网,票据就是印刷社印刷的,这就给一些不法之人留下了钻空子的机会。
假发票假收据都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
这些东西普通老百姓几乎分不出真假来。
你像万峰现在遇到的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他,刘胜光根本就分不清真假。
对方开了一张假收据把钱拿走了,回去给你开一张两千元的真收据,其余的一万八说不定就被分了。
你没发现,下年还是如此,你若是发现去打官司人家不承认你一个农民有啥招。
这些道道不是不存在的。
对方这回倒是没说什么,又给万峰开了一张收据。
然后万峰就看着对方转身离去,那个刘所还对着万峰点点头。
两个警察骑着摩托走了,两个地税也骑着自行车走了。
“万峰!那家伙前几天到我这里管我要豆油,我以为给他十斤二十斤就行了,没想到他要三百斤,我就没给他,他这是来打击报复的。”
要三百斤豆油?这货要这么多豆油留着洗澡呀?
他家干啥一年能吃三百斤豆油呀?就是天天炸食品也用不了这么多呀。
这人就是情商问题了。
像他这样的人,一次要个十斤八斤的,一年要个三次四次的,基本上一年就不用买油了。
今年过了明年再要呗,不显山不露水的。
但这一次性要三百斤?这是多二笔的人才能干出的事情?
他是怎么混进地税队伍的?
只有一个可能,上面有人。
地方税务虽然是地方自己弄的税收,但也不是谁都能进去的。
那家伙一定是朝里有人。
“胜光!没事儿,该怎么干就怎么干你的,有我呢。人家说你收好几百万斤豆子,真的假的?”
“听他狗带嚼子胡勒,今年我就是准备多收也不过是一百五六十万斤,没那么多钱再说也没地方放呀而且加工能力也不行,我这油坊一年撑死就能加工一千吨豆子了。”
“二百万斤豆子能出三十多万斤豆油,这连将威企业食堂都不够分呀!你是怎么对付的?”
“到别的油坊收油呗,反正方圆百里的油坊我都去收过油,收回来自己再过滤一遍然后送下去。”
“质量能保证吗?”
“我只收纯油,不收掺假油,到现在还没发现出什么问题。”
万峰点头。
也是一个道道,自己加工量达不到,能收来也行。
“你和柳永养的猪怎么样?”
“猪还不错,生长势头挺好,现在都二百多斤了,到年底估计二百六七左右吧。”说起猪,刘胜光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掉多少头?”
养这么多猪不可能有不掉头的,如果掉头大了就赔了。
“就算掉了两头吧。”
死了两头,这个损失还是承受的起得。
“去看看。”
万峰转身走出油坊,向二百米外的猪舍走去。
第1749章 动迁户
柳久戴着个围裙正在和几个雇佣的养猪工人在制作饲料。
通俗点解释就是在粉碎玉米秸秆。
这些秸秆粉碎成粉末状好按照一定比例掺和进豆饼鱼粉再加入食盐和预混料,饲料也就制成了。
秸秆也不全是玉米秸秆,也有大豆秸秆。
这些秸秆都是花钱收来的,在猪场北方的空地上垛起了一个很高很大的草垛。
这让万峰想起上一世他在蓝山乡奶牛场干活时,奶牛场也有这样一个巨大的草垛。
正在干活的柳久扭头看到万峰后和交代了那几个工人几句,然后从工作的粉碎秸秆的棚子里走出来。
脱下带披肩的帽子,拍拍身上的灰尘,边掏烟边向万峰走来。
“柳叔!你们没制作那种袋装饲料呀?”
柳久走到万峰面前的时候,那支烟已经点燃,在早晨八点半的阳光下冒着袅袅青烟。
“暂时还没做,我和胜光决定今天先做一年试验,我们做了各种原料搭配的饲料,一种饲料喂养一个猪群,详细记录了饲料的成本,猪的生长抗病等情况,经过一年的饲养我们不就掌握了第一手的情报,这样明年我们做饲料除了自己用以外可以对外出售了。”
这个想法比较贴合实际。
自己心里有底了再干不失为一种稳妥的方式,这比较符合农民投资的特点。
柳久解释完拉着万峰来到一个猪圈外。
这个猪圈里有五头猪,个头比较小,大概在一百斤左右,这有点出乎万峰的意料。
这养了六七个月的猪就这么小?这么小只的猪到过年出栏这还来的及吗?
猪圈里的猪刚吃完早饭,此时一个个在猪圈里躺的横七竖八的,见到来人有的抬头哼哼几声,有点瞪着死鱼眼看两眼,有的干脆连看都不看地躺在水泥地上装死。
“这里七个猪圈里全是两个多月前抓进来的猪崽子,是我们一开始养的二百头猪以外的试验猪,从一开始都是喂饲料的。这个猪圈是用一号饲料喂养的,一号饲料我们是这样搭配的:玉米面六十斤,豆饼二十斤,细糠十八斤,食盐五两,骨粉一斤,贝粉一斤,预混料五两,一天喂三遍。”
接着又到下一个猪圈:“这个圈里的五头猪是二号饲料喂养的,这是另一个配方的饲料,配方是这样搭配的:玉米面五十斤,秸秆粉三十斤,豆饼十斤,炒黄豆粉八斤,骨粉一斤,贝粉一斤,食盐五两,预混料五两。”
万峰点点头。
用不同配方的饲料喂不同的猪群,这样可以检验出哪个配方的饲料饲养的猪生长期短,出栏率高。
接下来柳久又介绍了剩下的五个猪圈,每个猪圈里的猪都单独喂一样饲料,猪的大小并不一致,最大的一百五十斤上下,最小的也就一百来斤。
“这六个圈里的三十五头猪,我们就是纯做实验的,看看四个月的时间能不能达到出栏的斤数,现在看来,三号和五号饲料的猪到过年时达到二百五十多斤不成问题,其余的也就二百多斤吧。”
二百斤的猪肉比较嫩,吃着不香,大多数人并不喜欢。
但也有人喜欢吃这样的猪肉,这也算是达到出栏的斤数了。
万峰对他们这种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前些的做法持赞赏态度。
“通过实验,我们明年准备重点推出三号和五号饲料,四五个月猪就可以达到出栏的水平,应该会有市场。”
“是肯定有市场,你们干吧,说不定干两年你们就专门做饲料连猪都不用养了。”
这两年猪肉价格蹭蹭的上涨,养猪业马上就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捷径。
但靠以前那种土法养猪,猪是不可能在四五个月就出栏的,要想猪快速出栏快速周转,喂饲料是最好的选择。
在北方刘胜光和柳久算是先走一步的人了,只要能好好经营是会做起来的,至于能发展到什么规模这个就的看各人的命运了。
看完了这些小猪万峰又去看看那些已经养了超过半年的大猪。
这些大猪普遍都在二百三四十斤左右,到年底估计能达到二百七八十斤,大的可能会过三百斤。
“你们这些猪现在有来预定的吗?”
“有哇!都不够订!东山的链条厂订了五头,南大湾车圈厂订了五头,车轴厂订了六头,你叔叔的厂子还订了四头,说是元旦他们企业要会餐,现在几乎都订出去了,没了。”
这些吃货,竟然没给他留点。
厂子小就是好,万水明的小厂,百多号人,会一次餐四头猪就差不多了。
而他的南湾集团现在要是会餐,四十头猪也不够呀。
参观完了猪场,万峰还要启程去黑礁,就和柳久和刘胜光告别。
车到黑礁乡时已经是九点多钟了,万峰先到乡政府去找张文才。
张文才是乡长同时兼任开发区一把手,万峰要了解开发区的事情当然找他了。
不巧的是张文才不在乡政府,有人告诉万峰张文才去吴圈开发区了。
吴圈开发区离黑礁乡政府所在地沙那头也不算远,十几里地的路程,十多分钟车就到了吴圈。
张文才年前的任务就是让处于动迁区域的人知道动迁的政策,做好动迁的准备。
政府在相邻的玉山村,鱼屯村给这些动迁户安排统一的住处,同时补偿土地和房屋的损失。
房屋是按照估价,通常都能高出当时的房屋造价很多,土地一亩给多少钱作为补偿。
他们中有人将来如果想在开发区的企业里工作还会优先照顾。
九零年的人思想还是比较单纯的,国家给地皮给补偿跳出来阻碍动迁的人倒是没有。
张文才的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挺顺利的,他现在的工作就是给这些动迁户在政府划定的动迁区域落实宅基地。
宅基地落实完毕后,这些动迁户在上冻前会把地基打好,明年春天开始建房。
万峰找到他的时候,张文才正背着手在玉山村的一块土地上指手画脚。
这里就是这些动迁户的一个落脚点。
第1750章 有仇当天就报
万峰的轿车来到这里的时候,张文才一眼就看到了,大步流星地走过来和万峰热情握手。
面带笑容。
“万总!你来了!”
“张乡长您好!闲着没事儿过来看看。”
寒暄完毕,张文才指着面前这一片已经收割过的土地说:“这里会建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子,吴圈王圈柳庄顾家那些动迁户都会动迁到这里。”
这事儿和万峰没啥关系,因此他的表情也就是不冷不热。
在张文才的手指指点江山的时候,在他的手指从一个人的头顶点过的时候,万峰意外地看到了那个刘所。
这也太敬业了吧,刚从黄辉村回来就跑到这里来了?
刘所也正在看他。
万峰面无表情地扫了刘所一眼,把视线转到别的地方。
黑礁乡一个派出所所长又不是管乌炉的,他没必要重视对方。
他在红崖也是生活了很多年了,对公安系统的轮换也是了解的不少。
如果这个刘所不能在黑礁扎下去,下一步轮换他会去安子山乡,再三年后有可能去青山镇。
反正七八年之内他是轮不到乌炉乡的。
就是他轮到乌炉乡,说句实话万峰也不会去在意一个派出所所长。
他又不干违法的事情,就是公安局长他都没必要去打溜须。
“万总!你要不要去看看你的那块地?你那块地大部分都是田地,没有多少住户基本不用等动迁后,明年开春你就可以动工了,其实你现在规划都可以,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
“张乡长!我不一定会用,说不定我就不用了,所以现在看也没啥意义。”
张文才一听这话不对劲儿呀,什么叫不用了?这是啥意思呀?
“万总!莫非你不想到我们黑礁来投资了?”
“以前是想的,但是我现在觉得黑礁的投资环境让我有忧虑,也许我要慎重地考虑考虑。”
张文才有点懵比,黑礁的投资环境不好?这是谁说的?
黑礁这些年可是社会稳定,虽然不敢说夜不闭户,但也是路不拾遗,像于庆涛那些混子现在都老老实实地赚钱了,黑礁的环境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何来环境不好一说?
“万总!你是听谁说的我们黑礁投资环境不好?我不是吹我们黑礁现在的社会环境是真的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程度,是谁到你面前抹黑我们黑礁?”
“张乡长!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可不能划等号,它们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什么区别吗?我怎么感觉没啥区别。”
没区别?区别大了。
“那么我给你讲个故事吧,首先声明这个故事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身上,就在一小时前,就发生在我眼皮底下,不信你们黑礁那个刘所当时也在场,他可以作证。”
张文才就把正在维持那些吵吵嚷嚷动迁户秩序的刘所叫了过来。
“刘所!过来过来。”
刘所走了过来:“张乡长!啥事儿呀?”
“这是乌炉南湾集团的万总,他说有个事儿让你证明。”
刘建武的心忽悠一下子,这个青年果然是将威最大的老板。
他说啥事儿?这还用问吗一定是辜振汝的今天早晨的事儿呗。
幸好自己在当时没啥过激的行为。
“万总!现在请说你的故事吧。”
“张乡长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想问一个问题,你说现在开一个食杂店一年要交多少钱的税?不算工商管理。”
“不算工商的话是三百来元,算上工商管理费验证费啥的一个小食杂店一年要近五百元吧。”
万峰点头:“那么你说一个年加工四五百吨大豆的油坊一年该叫多少钱的税?”
这个张文才有点发蒙,他也不太清楚一个油坊一年该交多少税。
看到张文才发蒙的样子,万峰又补充道:“好像你也不是太清楚,这么的你就说像这等规模的企业,它也算企业的话,就这样规模的企业你估计一下,一年按最上限算大约该交多少钱?”
“油坊这方面我还真不清楚,就按黑礁机械厂的规模算怎么样?”
黑礁机械厂的规模自然是比一个油坊大了,税率就不一样。
“可以。”
“我在黑礁机械厂待过,就是现在我也经常过去看看,黑礁机械厂现在一年交税五千多块钱吧,油坊能少点,就算四千怎么样?”
“还行,那么接下来我就要讲故事了。”
万峰就把今天早晨发生在刘胜光油坊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张乡长!你说就这样的投资环境我敢来吗?我的企业交税可不是三千两千,那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税收,遇到这么个人直接在税单后面给我填个零,我受的了吗?所以!我需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到吴圈开发区投资的决议,这是那个收税的给我开的收据,您看看!”
万峰把那张收据拿了出来,递给张文才。
如果仇能当天就报,万峰是不会让它等到明天的。
张文才额头见汗,不知是天热还是什么缘故。
心里早已把辜振汝骂了个狗血淋头,黑礁开发区怎么来的?
不就是这货在县领导面前说了句话吗,而且他会是吴圈开发区最大的一个投资者,估计也是上亿元的投资。
就被辜振汝这王八蛋一件事儿给搅合了?
你特么去惹谁不好,你惹他同学!
“万总!这是极个别现象!我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万峰摇摇头:“张乡长!就凭你一句话我就会信吗?税务和你们好像不是一个系统,你们似乎也管不到人家,你怎么保证?反正有这样的人在黑礁,我是不会来的。”
这话一说完,万峰就感觉不对劲儿。
自己这不等于胁迫政府了吗!
这是大忌呀!
商人你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做你的买卖,响应政府的号召,胁迫政府这等于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呀!
不过话以说出去了,万峰也没打算改口。
胁迫就胁迫这一次了,以后注意就是了。
“万总!没事儿!这事儿我保证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不出三天!”张文才拍着胸脯保证。
第1751章 别来为好
既然张文才说出这样的话了,那么就应该借坡下驴了。
呸呸!是借坡下人,借坡下驴那不是骂自己了吗。
“张乡长!我这不是逼迫谁,有这样的人在黑礁我是真的不放心,我在乌炉干了十多年买卖了,还真没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也希望能让我安心地到黑礁来投资建厂。”
“放心!有我在什么事儿都好办。”
到这里事情就算办完了。
万峰准备打道回府,那个叫什么辜振汝的家伙不滚出黑礁他是不打算到黑礁来了。
“那么张乡长!我家里事儿非常的多需要我回去处理,我就回去了。”
“也好!万总,你回去静候佳音,三四天内保证给你个答复。”
万峰再次和张文才握手,又对着刘建武点点头,就打算上车离开。
拉开车门还没等上车,远处一骑如飞而来,到了万峰嘎一个急刹。
万峰差一点就问了一句:来将何人?
之所以没喊出来是认出来人是于庆涛这王八。
两人来了个拥抱。
于庆涛和万峰拥抱一下后和杨建国握手:“杨哥!您来了。”
和杨建国握手后才和张文才刘建武打招呼:“张乡长!刘所长,你们也在呀?”
张文才对于庆涛和万峰认识有点惊讶:“你们认识?”
“多少年的老朋友了,当初我们可是不打不相识的,我的那冷冻加工厂就是万兄弟当初建议并借钱给我建起来的。”
于庆涛的庆涛冷冻加工有限公司现在在黑礁属于一流企业了,对虾加工季节也是有上千加工工人在的。
“噢!还有这样的故事?”
“想不到吧。”
“你跑这儿来干什么?”
“这不听说你来了吗,过来看看。这也十点半了,去吃点饭吧?张乡长刘所长一起,我请客,我到沙那头饭店等你们。”
于庆涛不由分说,说我骑着摩托先走一步去订菜去了。
万峰略显无奈,我答应了吗?
张文才和刘建武就坐上了万峰的轿车。
十分钟后,轿车已经停在沙那头的一家叫如意饭店门口。
现在的黑礁也是有很大变化的,这主要体现在饭店上。
原来整个沙那头只有供销社一个饭店,现在连大带小已经有好几家饭店了。
这家如意饭店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