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米广南在尚海华光电子科研上是扛把子,以前在理想他没有实现的抱负都在这里实现了。
在华光电子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米广南组织了软件中心、小型机部、R&D部三个部门联合开发LXBS金融平台软件。
在市场上反映良好。
虽然米广南早已离开了理想,但理想的轨迹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徽州炒地和囤积芯片依然赔得鼻青脸肿。
就算万峰在去年爆出了奔腾的问题,导致英特耳在芯片发售不久就全面召回。
如果这个时候AMD不弄出个速龙,理想说不定还真能躲过这一劫。
偏偏春节期间,AMD把速龙弄出来了。
英特耳当时就急眼了,它哪里能看着AMD的速龙成了气候。因此在奔腾召回不久,就急忙忙地以奔腾2为噱头把一代的奔腾稍微改了一下就又推了出来。
就从这一点,老外推崇的什么契约精神其实就是个屁!
刘志对米国产品那是相当的迷信,他认为英特耳解决了芯片的问题,第一时间就入手了大批的奔腾芯片。
谁知这款奔腾芯片一出来不几天就和速龙鏖战开始大幅度降价,又让他赔得连北都找不到了。
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万峰出现,他都是赔定了。
这两次赔钱,让刘志元气大伤,香港理想也破产了,华国理想也好死不活地。
再加上电脑市场华光电脑的异军突起,理想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当然这些事情要到八九月才会发生,现在才是四月份,理想还在徽州炒地呢。
既然今年夏天芯片和内存条会大规模地降价,万峰适当地削减了华光一号芯片和内存的产量,够自己公司用就可以了,少损失点是点。
他在考虑要不要等内存降到2米元的时候,自己入手一些。
64M的内存如果降价到2米元,别说现金成本,就是材料成本都得赔进去一大截。
那时三牲做一根条子最低也得赔进去四到五米元。
一根市场上最新最先进的条子成本在六十元左右,而两米元按照现在的汇率也才十七元。
那个时候三牲卖一根条子就的赔四十三元左右。
如果到时候自己咔嚓一下子下几千万根内存的单子,会不会把三牲拖死?
就算拖不死也会扒它一层皮,三牲不是就喜欢玩反周期定律吗。
存储器这玩意每到一定的周期就会出现规律性的下跌,其原因是科技的进步,市场的需求而形成的周期。
每到存储器市场开始出现价格下跌的时候,厂商正常的做法都是减低产量,规避风险。
就像刚才万峰决定削减自己公司的产量一样。
但是三牲却充分利用了存储器行业的强周期特点,依靠政府的输血,在价格下跌生产过剩、其他企业削减投资的时候,逆势疯狂扩产,通过大规模生产进一步下杀产品价格,从而逼竞争对手退出市场甚至直接破产。
从八十年代开始,三牲一共进行了三次这样反周期操作,把大部分的内存厂商都逼死了,最后自己成了这个领域的老大。
万峰暂时没准备和三牲玩反周期定律的意思。
前两次三牲玩这套是八十年代末和前年,它第三次玩是二零零八年,这还早着呢。
虽然和三牲暂时玩不了反周期定律,但是如果今年的内存条真要是降到两米元,他是准备让三牲扒一层皮的。
就算你有韩国给你托底,让你赔几亿米元你也得冒汗。
反正两米元内存条他就是买到手里也赔不了,装机的时候装出去就是那些数量消化不了,也能保本。
这回能让三牲赔一下子,等九八亚洲危机的时候三牲估计就得倒闭。
自己到时候去抄底……
应该抄不到,花儿姐那些资本家哪里会把这块肥肉留给自己?
就是抄不到他也得去搅合搅合,到时候也得让花儿姐那些资本家多拉些血出来。
不过如果今年能让三牲狠狠地赔一下,说不定它就没有资金进行研发被淘汰了呢,这也是没准的事情。
就怕三牲那些王八蛋到时候不敢接大的订单。
不管它敢不敢接,到时候万峰都是要去占些便宜的。
它赔不了几亿米元,让它赔几千万米元也是好的。
就在万峰算计三牲的时候,让他哭笑不得的是王文成的64M存储器研发成功了。
万峰这个挠头呀,这玩意现在研发成功还真有点不合时宜。
“暂时不生产?为啥不生产呀?”王文成弄不懂万峰的决定。
“今年七八月份内存条会有一次大出血般的降价,跌破了材料价,你说咱们能生产吗?”
“万总!你确定?”
“我的预感一向比较准,结合内存条这么多年的周期性降价规律,我觉得今年就会发生,本次跌价后它会有一个长久的上扬期,咱们先把这波降价躲过去再说。还有,据可靠消息,三牲的256M存储器会在下半年成功。”
王文成苦笑:“咱们好像老不赶趟呀。”
“这应该是咱们最后一次追三牲了,下一次一GM的存储器咱们就能追上了,加油!”
王文成一挥拳头:“我一定加油。”
“过两个月,今年的大学生再来的时候,多给你部门补充一些人员,如果硕士博士多的话也先紧着你们。”
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凭着华国人的聪明,凭着万峰的财力,追上三牲万峰充满信心。
第1987章 女人罢工了
传呼台的出现带动了传呼机的热销,反过来传呼机的热销又催生出了众多传呼台的诞生。
红崖县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已经成立了四家传呼台:陆源、讯通、广博和利发,加上原来的好利一台和二台。
小小的红崖县竟然出现了五家六个寻呼台。
论规模自然还是好利一台的规模最大,现在好利一台已经有了四万多客户,客户不但涵盖红崖,还扩展到了周边的县市。
周边县市用好利台的几乎都是和南湾集团多多少少有些关系的。
正因为有这么多寻呼台的出现,传呼服务费现在已经下跌到二十元一个月,开通整年的还可以便宜四十元。
虽然好利一台的客户不少,但是整体利润却有下降的趋势。
张璇在黑礁发展的好利二台也有了七八千客户,这些客户大部分都是开发区和港口里的企业。
黑礁港口经过去年一年的建设,已经建成了五个码头,可以同时停泊十多艘万吨下的轮船。
预计明年五一前后,港口就会正式开通。
当然这和张璇不干传呼台没多大关系。
张璇两个传呼台加在一起有近五万的客户,就算利润降低一年也还是有千万的收入的。
但是这败家娘们不干了!
把好利一二台的所有设备和人员以二百万的价格给了她妹子。
把万峰气得够呛。
“说说为什么传呼台不干了?”
“你不是说传呼台要不行了吗?”
“那也还有好几年的活头呢,怎么也能赚个二三千万的。”
张璇顽皮地一笑:“有你这么个大能人养活,我还挣什么钱呀,我准备在家享福。”
“对对!我也准备把服装厂卖了,在家专心带孩子。”栾凤赶紧跑过来凑热闹。
“都给我闭嘴,反了你们了。”万峰怒了。
但没啥威慑作用。
“张璇都能在家待着我凭啥不能在家待着?又能了,小心晚上包你饺子!”
某人当场就像被针扎的皮球一样泄了气。
两个女人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坐在床上正和一堆积木过不去的万重洋疑惑地看着大妈二妈,弄不明白她们笑什么。
万峰这个郁闷呀,他是完蛋了,被人家抓住弱点了。
“我妹子这也好出门子了,就算我给她的嫁妆吧,当然那二百万是两个台当初我投出的本钱,本钱我还是要收回的。”
“算了,不干就不干吧,在家待着也挺好。”
这赶上后世那句三观不正的话了:你负责挣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
张璇就是打算貌美如花了。
栾凤也在算计:“你说我把服装厂一千万卖给我哥可以不?我也不愿意干了,我想通了就是弄成世界第一又有啥用?钱太多了也没啥用呀,买啥呀?”
其实这个世界的事情还真就是这样,除非你没钱,当你有了这一辈子花不完的钱后,一个亿和一百个亿真的没啥区别。
除非你闲的蛋疼去买航空母舰回来玩。
“你们可想好了,一天到晚没点事儿干可是会闲出事儿的。”
“我有事儿干,我准备包一块山地,盖大棚种水果。”这是张璇的计划。
这不是闲的吗!
“你呢?”
“我啥也不干,就在家睡觉。”张璇起码还有个想法,栾凤就准备奔着猪发展了,没有一点理想和抱负。
万峰想想也是,两个女人既然都不愿意干了,趁着现在见好就收也未尝不可。
女人天生就是在家干相夫教子的事儿,在外面干事业那是男人才干的事情。
在家里带带孩子,伺候一下父母也行。
“厂子给你哥?他能管好那个厂子吗?”
“那我就不管了,反正底子都在那里,他干好干怀就不干我事儿。”
“一个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十三四年了,你就舍得说扔就扔了。”
栾凤沉默了一下。
要说对那个企业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她的青春爱情可是都在那个厂子里了。
“唉~说一点不舍得骗人,怎么也是十二三年了。但早晚都有那么一天的,早决断就早解脱,再说又不是给外人了,就算我嫂子不行,哥哥毕竟是亲哥,我要是想了可以经常回去看看。”
栾建设这些年在洼后集市里倒腾买卖。
当初卖那简陋的扒苞米小机器他咪了万峰不少钱,也尝到了甜头就在洼后集市里开摊子卖洼后鞋厂的鞋。
栾长远管鞋厂的时候估计他也是没少占鞋厂的便宜,也算是赚了几个钱。
但是万峰把鞋厂买走以后他就占不到便宜了,但是依然在大集上批发鞋厂的鞋。
当初他若不是卖苞米机的时候贪了万峰的钱,万峰随便弄个小厂给他现在都有千八万的家底了。
虽然那不过是三百二百元钱,但是由此就看出一个人的底限和人品。
但栾建设也没来找过他,如果他来找万峰弄条出路,就是看在栾凤和栾长远的面子上,万峰也不会拒绝。
但是他从来没来找过万峰,万峰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去找他。
“你哥我觉得还凑合,虽然爱占点小便宜,也不算是什么太大的缺点。但是你嫂子那个人不行,她太吝啬了还不通情理,厂子落到她手里不出三年,你那些老人都得离开。”
不说别的,栾凤她嫂子会像栾凤那样一年给那些高管们发那么多奖金吗?
栾凤是没想到这一层:“真的会这样吗?那江敏二曼她们怎么办?”
作为服装厂的高管,栾凤一年给江敏二曼她们的工钱可是不少的,算上奖金,一年也是十万八万的。
这一点栾凤倒是看得开,不给到钱谁会真心真意地帮着你打理企业。
“回家呗,还能干啥。”
栾凤开始愁眉苦脸,想了半天说道:“那算了,我还是接着摆弄吧,总不能让她们没饭吃吧。”
“要不姐!咱俩干的了,我帮着你干,一年就给我五百万年薪就行。”
“去死!”
经过协商,张璇的传呼台是注定给出去了,张璇重新回服装厂帮着栾凤打理服装厂。
当然五百万的年薪就别指望了,栾凤开给她和江敏她们同样的年薪。
张璇这是一个人在黑礁待着没意思,找个悠悠回来了。
第1988章 论香港娱乐圈
张璇雷厉风行地就把两个传呼台转给了妹子。
张娟在传呼台也是工作了两三年了,自然知道传呼台有多大的利润,就算现在服务费大幅度降低,这两个台一年依然有千多万的收入。
除去各种费用,一年剩五六百万不是难事儿。
那二百万的转让费一个季度她就能赚回来,所以她乐哈哈地就接了下来。
张璇同时还告诉她,传呼台还能干个四五年,到时候转型去做手机销售。
这本来是当初万峰给她设计的路子,现在一并都转给张娟了。
张璇把传呼台兑出去后就回到了将威,在服装厂帮着栾凤打理服装厂。
这期间,南湾集团的第二条微面生产线终于开工了。
这是一条柔性自动生产线,有六万台的产量,整条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非常的高,只需要十几个人就可以完成几十个人的工作。
这也是这条生产线打造了一年之久的原因。
这条线的投产让幸福之光市场窘迫的需求出现了一些缓解。
幸福之光从一投放那天开始就成了天地宠儿,它靓酷的造型,优良的动力和低廉的价格,成为了当时有条件购车者的首选。
但也占了当时市面上没有多少选择的便宜。
幸福之光也让林来嵘惦记上了,她是到深圳办事儿的时候在电视广告里看到这款车。
起先她并没特别注意,只是那句广告词走遍万水千山,路就在我脚下听着很上口。
但是最好广告里一句南湾集团荣誉出品才引起了她的注意。
当她打听到这款车的售价才四万五千元华币的时候,敏捷地认为这车在香港一定有一个不菲的市场。
多了她不敢确定,卖出几千辆应该有可能。
这也是上亿港币的利润,她岂有不干的道理。
林来嵘打电话告诉万峰她要把幸福之光弄到香港去发卖,但是遭到了万峰的拒绝。
幸福之光在国内都不够卖,完全没必要往外走。
林来嵘一生气就跑来了,死皮赖脸地赖走了三千辆。
“你们香港人为了钱都这么不要脸吗?”
“谁说我们为了钱不要脸了?”
“呵呵,要想看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看它们的文艺作品就能得到答案。你们香港的电影我可是看了上百部了,我发现里面除了钱以外真的看不出还有什么,可以确定你们那里就是一个为了钱可以什么都不要的社会。”
“原来你对我们香港人是这么理解的?”
“那怎么理解?对了!说起电影有个事儿托你给办办,你们香港有个叫月慧的女演员,现在大概过的挺凄惨的,通过你的关系一年给她投资两部片子,让她演女主。”
林来嵘疑惑地看着万峰:“你也像香港那些老板那样准备包小明星了?”
“包你妹呀!她是从大陆过去的,可惜自己眼瞎遇到个不是东西的老男人,当年她没离开大陆的时候可是我的偶像,她的电影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就算我一个影迷帮她渡过难关吧。”
这个叫月慧的明星在大陆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跟着一个大她三十多岁的老流氓跑去了香港,然后混得人不如鬼,最后活不下去了在九六年跳楼而亡,当时才二十八岁。
如果她当时不离开大陆,八七版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角非他莫属,根本就没邓洁什么事儿。
那一年她也不过才十八岁,前途真的不可限量,可惜呀!
如果没有后面的跳楼而亡,万峰才懒的理会一个都穷得过不下去了却死都不回大陆的人。
但既然知道她的下场,万峰觉得让她活着总比死了强,怎么也算是自己上一世的心中偶像,梦中情人。
退一步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总归是一件好事儿。
“要不要我介绍你们认识?”林来嵘鬼仙仙地说。
万峰摇头:“她不是那样的人,而我也不是那样的人。”
月慧在香港被那老男人抛弃后之所以混的最后跳楼就是因为她不是一个开放的人,如果她想得开,也不会混成一死了之。
林来嵘一撇嘴:“你觉得我会相信?有钱的男人没一个好货。”
“这不包括我,咦!我干嘛要向你解释?你现在可以滚了,别忘了我交代你的事情。”
“这么说我回去还得成立一个电影公司了。”
“呵呵,这么说吧,你就是成立一个电影公司有我在你也赔不了,只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这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还是离它远点吧。”
虽然香港的娱乐圈还有几年的辉煌,但进入零零年代就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了。
香港娱乐业进入零零年后开始日落西山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万峰认为粤语占了很大的原因。
香港娱乐圈辉煌起于粤语歌曲,然后发展到电影方面。
这让香港娱乐圈对粤语异常的迷信,不论歌曲还是电影都是以粤语为主。
在香港那些歌星基本没几个唱国语歌的甚至有些人国语根本就说不溜。
大概除了东广省靠近香港那一个圈子外,全国人都没多少知道他们唱得什么玩意儿,人家都不知道你唱得什么玩意儿,凭啥要认识你记住你?
这就是他们越混越没人知道的原因。
当九七以后,它们并没有及时地融进大陆的华语圈,这是它们失败的主要原因。
它们当初之所以不愿意融入大陆文化圈,除了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外,当时两地巨大的经济差距也是其中的原因。
但是大陆的发展速度是火箭般的,以连华国自己人都不敢相信无法相信的速度蹭蹭地就上去了。
即便这样香港的娱乐圈也没明白过味儿来,它们好像并没瞧得起大陆那让世界上所有人都羡慕的市场,依然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地瞎鼓捣。
在万峰重生前的那几年,除了香港那些老牌明星,新生代明星在大陆几乎都没有人认识的。
万峰当初还看过一七年TVB一个举办了几十年的金曲颁奖典礼,整个晚会除了李克勤之外竟然没有一个万峰听说过的。
由此看到它们已经封闭自恋到什么程度了。
就这样香港娱乐业不衰落真是没有天理。
万峰不支持林来嵘进入娱乐业正因为此。
第1989章 汽车政策
九四年,国家发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共列出了六十一条措施。
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国家引导汽车工业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努力扩展和开拓国内国际市场,采取大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发展。
2000年汽车总产量要满足国内市场90%以上的需要,轿车产量要达到总产量一半以上,摩托车产量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并有一定数量出口。
也就是说国内的汽车企业可以利用外资了,并且鼓励出口。
再就是出台一些扶持性政策,比如第十条规定:国家将对具有独立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和一定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重点予以支持。
是怎么支持的呢?
年产汽车30万辆以上的生产规模,年销售量达到20万辆以上,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不低于年销售额3%的,国家支持其向年产规模60万辆以上的目标发展。
同理年产15万辆的向30万辆发展,10万辆的向20万辆的发展……
再就是要用国际上统一的汽车排放标准了。
国家正在和WTO谈判,一些标准自然是要向国际看齐的。
万峰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这些条例看明白了。
他琢磨了半天,发现对南湾集团有用的地方真的不多。
就像具备了第十条以后国家给的优惠政策。
1。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零税率。
2。优先安排其股票和债券的发行与上市。
3。银行在贷款上给予积极支持。
4。在利用外资计划中优先安排利用境外资金。
5。经济型轿车、轿车关键零部件和模具、铸锻项目,适当安排政策性贷款。
6。企业集团内的财务公司,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扩大其业务经营范围。
这六条政策里,除了第一条有些作用外,其它的有什么用?
南湾集团根本就没有上市的打算,第二条形同虚设。至于贷款,南湾集团将来需不需要贷款不好说,现在是没那种必要。
集团所有的项目都处于盈利状态,资金充裕,要贷款干啥?
至于外资,国内的资金他都不用会去用外资?
至于最后一条,集团的财务部门可以扩大其业务经营范围,这是不是鼓励你去搞金融呀?
金融这东西虽然来钱快利润高,但同样风险也大,这不是万峰要玩的区域。
当初刚创业的时候他就没准备往这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金融依托的是制造业,没制造业托着它什么都不是。
另一个原因是他对这个领域实在是陌生,上一世他对金融领域几乎像白痴一样透明。
所以,这一条对南湾集团也没什么卵用。
这份产业政策里关于贷款上市和合资的条例万峰是看了一遍就不再去看第二遍了。
他也没和外国企业合资的念头。
如果老外哪怕能把过期的技术开放,万峰是不反对找一个厂家合资的,但老外弄个过期的车型技术都对着你包着掖的,要你干啥?
老子宁肯自己一步一步地啃也不需要那种除了赚钱没有任何好处的合资。
这个政策里还有一条鼓励个人买车的政策。
从九五年开始,私家车将开始大规模地出现。
虽然政策放开了不少,但同样也缩紧了不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