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严格的说,洼后机械厂也是在我的建议下创立的,那些产品都是我设计的。”
  万峰这句话一说出来,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万峰同志,那个时候你多大?”终于有人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建洼后机械厂的时候我十五岁,创立南湾汽车的时候我十八岁。”
  “十五岁你就用手扶拖拉机改出了四轮子?这是真的吗?”
  “千真万确!如果有人不信还好事儿的话可以到我们那个小村子去打听,随便叫起一个二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证明。”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吸气的声音。
  “人才呀!”
  “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我从来不相信这世界上有天才这种说法,但是现在我觉得我这个观点得改一改了。”
  对这些惊讶的话万峰表情淡然。
  心里对这些人有些鄙视,连天才都没见过。
  天才他可是见得多了,南湾集团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天才,比如顾红忠,文光华和依梦,甚至许美琳都是。
  不过这些人里真正耀眼的是顾红忠,一个仅仅中学还不知道毕没毕业的人,现在干着大学生都干不出来的东西,而且还干成功了好几样。
  这才是真正的天才。
  同样文光华和依梦都是这样的人,他们的文化并不高,虽然将来达到的高度也不会太高,但以他们的学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够惊世骇俗了。
  与他们相比,万峰不觉得自己是天才,自己怎么回事儿自己还不知道吗。


第2000章 关于造车的故事
  万峰的故事吸引住了这些机械工业部门的上位者们,他们对万峰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好奇。
  “那个摩托车也是你研究出来的?”卢长宁耐心地问。
  “这个不是,这个是我们集团研究出来的,当时我们用一台嘉陵50做参照物,先是生产出了将威50摩托,然后才发展出将威70摩托的。”
  这个万峰就尽量少说自己了,不能让自己显得太妖孽,否则有些事情最后圆不回去。
  将威70摩托现在虽然还在生产但已经不是洼后机械厂的支柱产品了,摩托车市场的变化它们已经跟不上潮流了,不过有铲车接过了摩托车的大旗成为了洼后机械厂的支柱产业。
  洼后机械厂的铲车销路还不错,一年都能买个千八台的。
  因为自己的企业不生产产生,因此对于洼后的铲车生产南湾集团还是鼎力支持的。
  它们一些从苏系卡车上关于发动机和液压系统的技术很多都应用在了铲车上,这让洼后机械厂生产的系列铲车在技术上一点不逊色于行业老大柳工。
  虽然将威70摩托车还在生产,但一年的产量也就两三万辆,凭着比较低廉的售价支撑着。
  万峰曾经问过栾长远,如果洼后还有生产摩托的心思,他可以把AX100转一条线过去。
  AX100还能卖个五年左右。
  栾长远没敢做主,正在和洼后小队的人研究。
  卢长宁点头:“是这么回事呀,你继续说。”
  “八四年左右我回龙江念书,等毕业后全家搬迁到北辽的时候就创立了南湾厂,一开始我们是生产一种四不像车,也是一种农用车。在八五年我到常春的时候意外地得知常春有一个企业进口了一套AX100摩托车的流水线和产品图纸要转让,我就改变了主意,借钱把这条流水线买下了,等南湾厂建立后我们就开始鼓捣生产AX100摩托车,好像是八七年上市的。”
  与会者有人点头,他们当中有人对八七年出现在市场上的AX100,摩托记忆犹新。
  “在八六到八八年间,我在黑禾和苏联人搞以货易货交易,苏联当时社会很混乱物资供应很匮乏,我就用以货易货的手段从苏联手里换回了很多卡车方面的资料实车和图纸什么的,这些换回来的东西对我们后期制造卡车助力不少。我们造摩托车的时候就计划将来要进入卡车市场,因此那几年我们把这些苏联卡车进行了系统的拆解分析改良优化,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可以这么说,南湾汽车生产的小翻斗和两款卡车都是脱胎于苏联的卡玛斯和玛斯等车型。”
  “你们生产的两款卡车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人又提问了。
  虽然九四年的时候知识产权只是一个词语而已,但是拥有这玩意对一个企业的逼格还是有提升的。
  “南湾汽车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卡车有自己的自主产权,我们拥有各种卡车专利两千一百多项,涵盖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和其它辅助设备。”
  在座的很多人互相交换眼神。
  这个南湾汽车给让他们感到特别的新奇和惊讶。
  “说下去。”
  “好像是九二年的时候,不好意思,年限上我记得可能有些混乱,真是记得不是太确切。”
  “没问题,你只要说事儿就行。”
  “我们厂有个工人就对我说,能不能用480的柴油发动机造一款能拉货的像轿车一样的车,于是,我们就自己设计造出了那款破卡。”
  “然后以这款皮卡为契机你们就准备进入轿车领域?”
  万峰摇头:“那时还没有,产生生产轿车想法是九一年还是九二年的事情,我记得不太清楚,就是日本股市坍塌那一年。我在香港有个贸易伙伴巨创集团。巨创集团是搞房地产的,我有几个朋友在深镇搞这玩意儿,巨创集团的前身在七八十年代是搞贸易的,后期转行主要做房地产。巨创集团总裁有一个女儿在英国留学毕业后就接下来巨创集团原来的贸易公司,和我有些业务上的往来,她有一个日本好友叫浅田和子。有一次我到香港去谈贸易,碰巧这个浅田和子就在香港,我们属于无意中碰面,在闲谈中得知这个浅田和子的父亲是日本一个微型车企业叫恒必达株式会社的设计总工程师。”
  恒必达这个名字对与会者非常的陌生,竟然没有一个人听说过。
  “浅田和子说这家恒必达已经破产,他的父亲已经失业正失业在家,我一听感觉这是个机会,就通过巨创贸易把这个破产的恒必达全部的设备流水线图纸包括它拥有的专利买来了。”
  这句话就有点石破天惊的味道了,想不到这家民企竟然拥有了日本技术,不是一方面而是全套甚至还包括对方的专利。
  怪不得它们敢造轿车。
  卢长宁两眼放光:“你把它们企业的一切都买来了?”
  “就是厂房拿不走,否则连厂房我都打算买回来。”
  “万峰同志,介绍一下这个恒必达,这个名字我们还真没听说过。”
  万峰现在就像一个教授在课堂上给学生解惑,或者是一个说书着,在给一帮人讲故事。
  “日本除了有诸如丰田、本田、尼桑、三菱这些有名的车企外,还有上百家不怎么出名或者根本不出名的中小车企,恒必达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它们在日本专做排量1。0以下的微型车。”
  “它们都做过什么车?”
  这些人对日本热衷于做小车都有一些了解。
  “一共有三样车,一款1。0排量的微面,就是我们南湾汽车现在生产的幸福之光的原型车。还有一款0。6和0。8排量的两款微轿,我们现在申请的微轿就是基于其中一款0。8微轿改良的。”
  “这么说你们现在申请的微轿是日本技术?”
  “也不全是日本技术,里面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企业做什么东西从来不会原样照搬,都会在分析拆解后推出更优良的方案。”
  卢长宁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陷入了深思之中。


第2001章 等消息
  卢长宁出身于一汽,后期在筹备二汽的时候到二汽当党高官,他到机械工业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可以说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套路他都非常的了解。
  可是他在万峰叙述的故事儿里却听到了不一样的路数。
  这个青年似乎对汽车工业有一种超常的敏捷,他能在别人还在愚钝的时候就发现机遇,然后大刀阔斧地把握机会。
  非常富有冒险精神。
  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竟然给万峰平淡语气叙述的故事吸引了,他非常的想到南湾汽车去看看,这个青年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
  “你们既然能改良和优化说明你们已经充分吸收了日本车的技术了?”
  “哪有那么简单,恒必达只是日本一个不太入流的小型车企,从建到现在二十年间一共也才做出过十几款车型,它们的技术代表不了日本最高的技术,仅仅比我们强一些有限。”
  这也行呀!起码是正宗的日本技术。
  九十年代,日本轿车在华国有着很高的地位。
  “说说将来你们企业有什么打算。”
  万峰想了一下:“这款微轿在试验的时候,我们企业里的日本技师已经在设计一款1。3L的三厢小轿车。”
  卢长宁惊讶了:“你们还有日本技师?没听说你们是合资企业呀?”
  “是我从日本雇来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浅田和子她父亲和他的团队,他们在日本股市崩塌的时候亏进了所有的积蓄,就被我全部雇来了,算是我的雇员。”
  “那这个日本团队有多少人?”
  “正经的技术人员有四十人,包括家属上百人。”
  卢长宁倒抽一口凉气,这个青年的魄力还不是一般的大,竟然从日本雇佣了四十多人的团队。
  “这些日本人不但在这里造车,还负责给咱们培养自己的造车人才,这两年他们培养出的人才划拉到一起,有四五百人,其中的高端人才有一百多。”
  这个消息不但卢长宁高兴,在座的大多数人都有种振奋的感觉。
  华国在轿车方面的人才太稀缺了,比大熊猫都珍贵。
  在轿车方面,全华国的车企划拉到一起,敢称为高端的人才也没多少人,想不到一个民企竟然有上百的高端人才。
  “了不起!真的了不起,我对你们的企业充满了兴趣,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
  “如果各位领导有时间的话,我真诚地欢迎您们到南湾汽车去看看。我的话也讲的差不多了,这就是南湾汽车的造车经历,不是我夸口,我觉得我们能为华国汽车行业追上欧美出一把力,我希望部里能给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有报效国家的机会,我的话说完了。”
  会议室里响起了掌声,这比刚才万峰开讲时稀稀拉拉的掌声热烈了不少。
  “大家有什么意见再发表一下?”卢长宁环顾左右,最后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个头发已经有很多花白的老人身上。
  “常老,你在汽车领域是真正的前辈了,您老发表一下意见呗。”
  卢长宁的话音未落,掌声就响了起来。
  “既然大家情绪这么高,那我也说两句。”
  被叫常老的人开腔了。
  “从刚才这位小同志平淡的语气里,我听出了南湾汽车的一腔雄心和壮志,而且他们还有技术有魄力,说不定还真能在轿车领域干出点什么,我支持他们进入轿车领域。而且他们本身还有国家的轿车目录,我们更没有理由阻拦了。”
  “还有谁要发言吗?”
  “请问这位万厂长,我想问一下,你们现在申请的这款要生产的微轿取得测试合格证了没有?”提这个问题的是第一个发言的那个是司长还是处长的。
  这个问题让万峰愣了一下,我们报告都打上来这个干部竟然没看到这款轿车的各种测试合格证书吗?
  “我们的这款微轿样车下线后经过了近两年的测试,不论的热带雨林气候还是沙漠戈壁环境还有冰天雪地里都是按照国际标准做了最严格的试验,还有十万公里的耐力跋涉,各种合格证书都在申请报告里。”
  万峰的回答让对方有点尴尬,他确实没细看那份申请报告。
  卢长宁看看别人没有发言的意思就开始做总结。
  “常老的话有道理,我们也觉得应该给南湾汽车一个机会,不过这个我们还要研究研究,请示请示。”
  总得来说,这次会议的效果对万峰来说还算可以,事情的经过没有弄得剑拔弩张。
  这就是个好的开始,他找来的两个人也都说上了话,效果不错。
  散会后就是中午了,万峰雇了一台中巴车把这些人拉到一个远离机械工业部的地方很低调地吃了一顿饭。
  之所以跑这么远当然是为了避嫌了。
  午饭是丰盛的,气氛是热烈的。
  这种场合万峰就如鱼得水了,虽然他的酒量不好,但这个时候也豁出去了,妙语如珠的同时频频敬酒。
  这次来京城最失算的就是没把陈道带来。
  好在韩广家在这里,替万峰喝了不少,否则他说不定东西南北都分不清了。
  酒宴持续到一点多钟结束,后万峰还以朋友的名义每人送了一件礼物。
  价值三千多元的汉字传呼机。
  礼物不大,价值不低,在当时这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至于算不算行贿受贿万峰没去考虑过。
  临别时,叫常老的人拍拍万峰的肩膀,什么话也没说。
  卢长宁脸色红润地让万峰回家听消息。
  和这些领导们分别后,万峰就做回家的打算,可惜当年下午没有到渤海的班机,一行四人只好在北晶住了一晚,第二天坐飞机到大连,晚上就回到了将威。
  这次到首都,一共用去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万峰回到家里的时候,就看到四只热烈烈的眼睛。
  当然没有他儿子的,是栾凤和张璇的。
  万峰到渤海下飞机的时候给栾凤报了个平安,她一定告诉张璇了,否则张璇怎么会在这里?
  万峰开始头疼,不会自己就走了一个星期这两个女人就受不了了吧?


第2002章 依然还在等
  万重洋就快过生日了,这货不但跑的溜溜的,说话也溜溜的。
  要不怎么说妖孽呢。
  可是妖孽也有犯懵的时候,一个星期不见,这货好像不怎么认识万峰了,看着万峰举棋不定。
  “过来儿子,我是你老子,咋不认识了?”
  经这么一提醒,万重洋认出是自己老子了,嘎嘎地跑了过来,冲进万峰的怀里,右手习惯性地捏万峰的鼻子和耳朵。
  这小兔崽子现在倒是不拍脸了,但是捏鼻子和耳朵。
  “我要买买。”捏够了老子的鼻子和耳朵,小家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现在的小孩打从会走以后大概除了父亲第二个认识的就应该是小店了,这是指农村的城里的小孩除外。
  “买屁,老爸给你带好东西回来了。”
  “买屁!”
  “不许说脏话,麻痹的再说老子敲你。”
  “麻痹!”万重洋马上重复了一句。
  坏了,小孩这种生物非常的奇怪,好词他记不住,骂人话他一听就会。
  “看你!在孩子面前讲粗话,以后回家不许说话注意点。”张璇娇嗔地白了万峰一眼。
  看来以后在孩子面前真的要十分注意。
  栾凤从楼下上来背着万峰的包吊儿郎当地上来了,上了楼把包往床上一扔人就往床上砸。
  幸亏这是席梦思,若是木板床就她那架势非把自己脑袋撞个包出来。
  “哎呀,累死我了。”
  万峰鄙视:“背个包上楼就累死了?还行不行了?是不是要我揍一顿。”
  “揍!”万重洋跟着烧火。
  万峰的包里面装的都是他从北晶带回来的特色点心小吃,就是买回来给家人尝尝的。
  刚才进楼的时候栾凤分出一半给万峰母亲,剩下的都在这里。
  万峰先检查了儿子的两只平日仿佛非洲土著一样的小手,然后拉到卫生间洗手。
  等洗完手才允许他去抓。
  万重洋两只手一手抓了一个酥饼,倒是有礼貌先给自己妈一个然后给二妈一个。
  然后自己拿起一个开啃。
  这种教育除了母亲外大概张璇能教育出来,至于他亲妈……还是算了。
  “谈得怎么样?”还是张璇知冷知热,知道问点正经的,栾凤和她儿子已经开始研究北晶小吃的口味去了。
  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太酸一类的专业评语不时流出。
  栾凤说好吃,万重洋就跟着好吃,栾凤说不好吃他就拿出一副痛苦的表情,逗得栾凤哈哈大笑。
  “回来听信,估计得几天,应该问题不大,凤儿叫你来的?”
  张璇红着脸点头。
  看到张璇红脸了,万峰就郁闷,怎么感觉今晚又有成为饺子馅的危险。
  第二天早晨,饺子馅同志脚步飘飘地来到南湾集团。
  浅田信和依梦等人第一时间就赶到万峰办公室询问结果。
  自然没有得到他们希望得到的结果。
  万峰现在都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怎么告诉他们,只能告诉他们等。
  当然不是坐着干等,是该干嘛干嘛去。
  这次去北晶因为回来的匆忙万峰有两件事没有去办,一个是去信息产业部看看手机的事儿,再一个就是应该到北晶理想去看看。
  北晶理想虽然被他买下了,但他还一次没去过。
  下车如果到北晶一定去看看。
  微轿什么时候能够正式生产还不知道,但是准备工作却不能停下来。
  生产线的安装还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眼看这就安装完毕了。
  “万总,这生产线如果安装完毕,那什么机械部还不下来通知怎么办?”关海穿着工作服拎着个扳手脸上油渍麻花地问。
  万峰非常怀疑这家伙是到自己面前故意装勤奋的,他一个设备开发部门的领导至于亲自来安装生产线吗?
  “生产线安装完就开工,先生产着,别到时候批准下来就手忙脚乱的。”
  生产线安装完了,测试调整合格后当然要开工了,难道让它闲着吗?
  对于这款车的上市万峰没有什么担心的,无非就是耽误一些时间而已。
  “啊?先生产呀?那要是上面不批准不白生产了吗?”
  “白生产不了,上面若是不批准生产出来的微轿就发给那些勤奋工作的员工当摩托车骑。”
  没有车牌上不了公路,但在将威到黑礁这一带家门口转悠还是没什么事儿的。
  这里虽然现在非常的繁华,但在红崖县依然属于偏僻的一角,交警一般不到这一带来。
  关海一听自己也有希望,干活就更来劲了。
  万峰在家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等了五天,微轿生产的消息没来,手机测试的消息倒是先一步来了。
  HG1001经过信息产业部和联通联合测试,一切性能都达到了联通的要求。
  信息产业部和联通非常的满意。
  合格通知书和牌照一起发了下来,华光科技现在就可以开工生产了。
  但是生产不了,生产线还没制造出来呢,还有顾红忠他们的LCD还在完善和测试阶段。
  好在这款手机正式发售要到九五年底,怎么也得等联通放号以后才能发售。
  因此它的生产根本不急,这么长时间做什么准备都够了。
  既然有这么长的时间,于正东就开始对这款手机进行一些小地方的改变,比如延续HG101的风格出彩色机。
  彩色机是女性向的,既然女性向他就准备给这些女性用户创造些小福利,比如铃声的自我编辑功能。
  于正东没想到的是,等手机发售那天,他这个闲着没事儿搞出的小功能竟然火的一塌糊涂。
  不少男青年都买了这款花花绿绿的手机。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万重洋就过生日了。
  辽南农村小孩的第一个生日是要大伺候的,但是万峰可没这个想法。
  他家如果要办个事情,没个二三百桌根本放不开。
  酒店的话没个五个六个酒店也是放不下,还不够麻烦的。
  万峰准备悄悄地在家里就伺候一下两边的家里人和几个实在要好的朋友,没准备声张。
  栾凤家的人,张璇家人,再就是韩广家赵刚陈道顾红忠程功等人。
  一共预备了四五桌,也不用请什么厨师,栾凤张璇就做了。


第2003章 百亿米元
  万重洋的生日是九月十二,阳历是十月十六。
  这时候在辽南天气已经不暖和了,机动车量这个时候晚上就的放水了,否则不定哪天晚上突然上冻,发动机机体就有被冻碎的可能。
  再有一个月就该供暖了。
  南湾集团的一些部门负责人和双方亲戚以及一些亲朋好友,万峰一共邀请了三十多人,名言不收任何礼物。
  三四十人也就五桌的容量,栾凤张璇加上万峰母亲,完全可以应付过来。
  在栾凤的帮助之下,张璇的厨艺大有进步,起码做出的饭菜达到了人类食用的标准。
  栾凤雇了个摄影师全程进行了录像。
  这边张璇用万峰自己家的摄像机也录了像。
  张璇现在的身份是万重洋的干妈,正经的干妈,是由证人见证过的。
  干妈出现在干儿子的生日上太正常了。
  万重洋喜笑颜开,他还是头一次经历家里有这么多人的场景,乐得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到处都留下他嘎嘎嘎的笑声。
  今天他是主角,自然成了录像带里影像最多的人物。
  录像带这个东西是不太好保存的,刻录机这个东西还没出世。
  万峰把儿子的生日录像拿到了渤海音像出版社,让他们给好好地刻成了VCD。
  影碟就比录像带好保存多了。
  儿子的生日过完,微轿的生产线也安装完毕,又经过两天的调式之后,已经万事俱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