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佳影星-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预期目标是《新月》的利润能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增长。
  想要实现这点并不容易。
  幸好马修最初运作这个项目时,就有继续拍摄下去的打算,在他要求之下,索菲亚·科波拉也在《暮色》中埋下了很多伏笔,故事才刚刚开始,因此剧组可以给续集很多个可能性,这其中就包括了如何设定故事的核心走向。
  此外,前期筹备中,剧组也适当的听取了许多书迷和观众的意见,加上还有原作者斯蒂芬妮·梅尔的亲力亲为,这些都是《暮光之城2:新月》的重要支撑力量。
  《新月》整个故事还是基本依照原著小说进行,为了更贴合电影,索菲亚·科波拉大幅更改了角色之间的人物对白,使之更加简练、有力。
  而且在故事和场景设置方面,第二部远比第一部大气。
  在第一部里,伊莎贝拉和爱德华只能算是刚刚认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没有展开,吸血鬼内部的恩怨、与狼人的斗争,还有正常人类对于吸血鬼和狼人的各种心态,都会在《暮色2:新月》里得到展现,剧组在电影里设计了很多桥段,并且将之有机的拼接到一起,观众能对整个《暮色》系列的世界观有更清晰的认识。
  由于第一部大获成功,迪士尼影业对这个系列也分外重视,尽管后期制作还没有完成,却已经在宣发方面开始了运作,妮娜·杜波夫、利亚姆·海姆斯沃斯和莉莉·柯林斯等主演演员,如今都分散到全美各处,参与电影DVD和《暮光之城》新书签售会,为十一月份的电影公映造势。
  迪士尼影业方面,在北美一地已经确定的放映《新月》的影院就超过4000家,按照现在的势头来看,这部影片以4200家的规模在北美开画完全不是问题。
  另外,海外与北美同步上映的国家和地区也超过了50个,最终有望超越70个海外市场同步上映。
  《暮光之城:新月》这边基本没多大问题,马修在剧组待了两天,特地通知贝拉·安德森,如果这部影片依然票房大卖,跟迪士尼之间的发行合约就要好好谈谈了。
  不说别的,发行抽成肯定要压倒圈内最低的比例。
  发行公司处于产业链的绝对上游,不过像《暮光之城》这样大卖系列的续集,特别是连续两部影片大卖之后,发行下家根本不是问题。
  其实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背地里都联系过他,希望能拿到这个系列后面几部的发行权。
  这些都能成为谈判时的本钱。
  当然,马修的首选依然是迪士尼,迪士尼影业在运作青少年类型的作品上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暮光之城》可以说为北美电影市场打开了青少年电影热卖的大门,马修拿到手的《饥饿游戏》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
  目前,这个项目的早期筹划接近尾声,剧本已经拿出了初稿,但剧本真正定稿,还要经过多次的修改和调整。
  再就是演员了,派蒂·杰金斯对于演员的要求有些高,特别是女主角凯特尼斯。
  关于这个问题,她专门和马修进行了讨论,对于凯特尼斯这个角色来说,既要能表现出小说中对这个人物的描绘,又要是十几岁的年龄,这样的演员,几乎是无法寻找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人能十几岁就在表演水平、外貌特点和票房号召力上达到要求。
  经过数次讨论之后,马修和派蒂·杰金斯达成了一个共识,适当调高凯特尼斯在电影中的年龄段,这个角色不再是一个年轻的女孩,而是一个年轻的女人。
  这样一来,选择面也就大了。
  但派蒂·杰金斯对于女主演的要求依然很高,未来能饰演凯特尼斯的演员必须沉静自然,还要具有爆发力。
  听过这些,马修想到了两个可能合适的人选,一个是原版的牛奶女,另一个则是盖尔·加朵。
  原版的牛奶女卖人设非常成功,走得也是亲民的路线,可以说是青少年的自己人。
  盖尔·加朵身高腿长,军人的履历也是难得的优势,外形条件比牛奶女出色太多了,特别是两条长腿,估计能让很多人为之着迷。
  但她的年龄有些大,这是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相比之下,牛奶女的年龄是一大优势,而且她未来几年发展顺利的话,对整个系列的号召力都有好处。
  马修考虑一番之后,打算等将来试镜的时候,给牛奶女和盖尔·加朵各发一份试镜邀请。
  对了,还有莉莉·柯林斯,她条件也还可以,就是长相偏甜了一些。
  到时看看各自的试镜效果再做决定也不晚。
  处理完《潜伏》、《暮光之城:新月》和《饥饿游戏》这三个剧组的事务,马修的精力转到了《速度与激情4》这部影片的宣传推广上面。
  相比于他,剧组其他主要演员已经在北美和海外地区跑了很多通告。
  影片如今距离上映只剩不到二十天,马修也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奋力摇旗呐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第747章 与非洲难民同在
  五月初一个普通的周六上午,洛杉矶柏雅丽恩会展中心前聚集了大批人,两条不同的通道前面,大批普通洛杉矶市民和媒体记者正在等待入场,周围还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或拉起条幅,或者举起海报,似乎在响应举办的这场活动。
  柏雅丽恩会展中心不远处,一帮X战警的粉丝也在搞活动,但声势比起这边差太远了,哪怕《金刚狼》这周末刚刚上映。
  ABC电视台的记者罗伯特·巴恩斯站在媒体记者的队伍中,四处张望,由于排队的记者人数较多,导致入场速度太慢,他时不时就举起相机拍摄一番。
  附近普通市民的队伍,会展中心上方巨大的海报,甚至是同行的队伍,都是他镜头捕捉的对象。
  不远处,一辆ABC电视台娱乐频道的直播车还在将实时画面传送到千家万户当中。
  罗伯特·巴恩斯很清楚,ABC电视台在总公司迪士尼的要求下,最近有一辆转播车二十四小时跟拍马修·霍纳。
  他手中相机镜头从聚集的人群中扫过,那些支持妇女和儿童的标语分外显眼,也让人一看就知道正在举行的是一场公益类型的活动。
  拍了一会,罗伯特·巴恩斯终于随着队伍接近了柏雅丽恩会展心中的入口,抬头看了眼上方的巨大海报。
  “我们与非洲难民同在一个地球上。”
  他拿起相机,再次拍下了这张海报。
  随后,罗伯特·巴恩斯随着媒体记者队伍进入了会展中心,然后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大展区,这里展放了很多照片,照片上无一例外都是黑皮肤的老人、儿童和妇女,他们一个个骨瘦如柴,全都是营养不良的模样。
  看起来真的好可怜。
  展厅的大屏幕这时候亮了,一个人影出现在屏幕上面,罗伯特·巴恩斯只看了一眼,就认出这是大名鼎鼎的马修·霍纳,也就是这场慈善公益展出的主办人。
  他当然知道这场活动是由马修·霍纳慈善基金会和马修·霍纳妇女与儿童基金会,以及联合国难民署联合举办的。
  有联合国难民署参与,这场活动天然就具备了高逼格。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地方富了起来,民众过上了好日子。然而在有一些地区,受到战争和自然灾难的侵袭,很多人依然过得非常艰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非洲难民营里的人物。”
  听着马修·霍纳在大屏幕上的介绍,罗伯特·巴恩斯停下脚步,聚精会神的看向大屏幕上播放的画面。
  连续有黑人的身影从画面上闪过,其中还伴随着马修·霍纳的画外音。
  “由于食物缺乏,每天都没有足够的食物来源,很多孩子常年生活在饥饿之中,这是一群孩子分吃一点食物。”
  罗伯特·巴恩斯不自觉的瞪大眼睛,那些黑人小孩中间脏兮兮、灰蒙蒙又一坨一坨的东西是食物?还有比这更恶心的食物吗?真的是太悲惨了。
  食物上满是灰尘和污垢,可是那群黑人小孩吃得非常从容,仿佛在分享难得的美味一般。
  看到这里,罗伯特·巴恩斯心中有地方受到了触动,他是一个父亲,也有两个孩子,如果自家孩子过的是这种生活,该怎么办才好?
  大屏幕上画面闪过,一个黑人母亲坐在满是泥垢的地上喂奶,旁边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饿的哇哇直哭。
  马修·霍纳的画外音再次响起,“一位母亲在喂奶,没有食物的填充让她的奶水匮乏,然而孩子饿的不依不饶,旁边稍大点的孩子也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食物了……”
  罗伯特·巴恩斯直觉得心酸,目光从周围人脸上飘过,绝大多数人都一脸凝重,很多十来岁的孩子还吃惊的张大嘴巴,似乎不敢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恐怖的事情正在发生。
  但大屏幕上的画面没有就此停止,一群瘦的肋骨清晰可见、只能用皮包骨头来形容的男孩,排着长长的队伍出现了。
  “这是一群排着队等着拿取食物的难民儿童,尽管最后得到的只是杯水车薪,可是他们也要靠这一点救济养活。对这些难民多一些关心,每一个人都有生活的更好的权利。”
  播放到这里,大屏幕上的视频开始循环,罗伯特·巴恩斯不再看大屏幕,而是绕着展厅去看那些照片,一张张照片触目惊心,生活在洛杉矶这种城市,真的无法想象那里的人该如生活。
  确切点来说,是如何活下去。
  罗伯特·巴恩斯举起相机,不停拍照,这些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啊。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尽管不缺少非议的声音,然而绝大多数人都站在同情的立场。
  在这个展厅转了两圈,罗伯特·巴恩斯接着去了下一个展厅,这个展厅的布设与前一个类似,不过多了很多明显是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照片的照片墙,其中全都是非洲的儿童。
  另外,展厅当中同样有一个大屏幕,不过大屏幕上出现的人不再是马修·霍纳,而是保罗·沃克,他介绍了一些非洲儿童的生存状况之后,同样以画外音的形势,解说了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出现的第一个人物,一个瘦骨嶙峋的黑人儿童,就让现场所有人下意识捂住嘴巴,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再也不敢去看。
  罗伯特·巴恩斯听着保罗·沃克的旁白,只觉得悲痛。
  “一个小男孩怎么这么瘦?瘦得可以直接清晰的数出肋骨。小男孩身上怎么爬满了蚊虫及苍蝇?他自己怎么就不驱赶一下这些昆虫?是因为饥饿已经让他没有力气来挥手驱赶这些昆虫,还是因为他已经习惯身上爬满昆虫?还是因为他丧失了驱赶这些昆虫的愿望?也许,这些就是日日陪伴他度过没有天真与撒娇的童年的伙伴。他已经习惯了它们的存在。”
  视频中的画面让人浑身发抖,让人禁不住怀疑,那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会不会被昆虫吞噬掉。
  罗伯特·巴恩斯几乎是颤抖的离开这个展厅,进入下一个展厅的。
  他没有去过非洲,从新闻报道和跑非洲的同事的嘴里,听说过非洲的一些情况,但那些比起今天看到的,简直就像是天堂。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地狱,这些人就生活在地狱里面。
  他们理应受到更多的帮助!理应比现在活得更好!
  抱着这个念头,罗伯特·巴恩斯站在了新的一个展厅里面,然后一个个展厅看了过去。
  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件事,每个展厅大屏幕上的人都不同,有马修·霍纳、保罗·沃克和乔丹娜·布鲁斯特等好莱坞明星,还有盖尔·加朵、丹尼尔·吴以及贾斯汀·林等相对陌生的人。
  这不就是《速度与激情4》的主创阵容吗?
  不止是他有这种想法,周围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大部分人都认出了这些是《速度与激情4》的演员。
  作为一个记者,罗伯特·巴恩斯迅速意识到,《速度与激情4》这部影片,也在利用这个机会做宣传营销。
  但他难以生出反感来,因为这个活动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提及《速度与激情4》,却偏偏能让人联想到这部影片。
  再说了,提到《速度与激情4》也是应该,这个世界上无条件的做好事,往往坚持不了几天,有条件的做好事才能更加长远和持久。
  马修·霍纳都要将《速度与激情4》的所有利润捐赠出来,还不允许人提到电影名字?
  这世界哪里有那么多圣人。
  走到展厅出口附近,罗伯特·巴恩斯看到了巨大的募款箱,不过没人强制捐赠,愿意捐赠的人随便捐,不愿意捐赠的人随时离开就是。
  而且工作人员还留下捐赠人的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表示会将捐款去向及时通报给他们。
  受到展厅里面照片和视频的触动,捐款的人很多,八个捐赠处都排起了长队,罗伯特·巴恩斯也排到了队伍里面,留下五百美元,这才离开了展厅。
  “阿曼达……”
  柏雅丽恩会展中心二楼,马修透过玻璃窗,看着出口处的人流,说道,“这笔钱完全按照法律规定进行捐赠,所有操作都要符合规范。”
  阿曼达一只手轻轻抚摸着金色短发,说道,“我知道,你放心好了。”
  马修轻轻点了下头,这种大规模造势,还带有宣传营销性质的公益活动,账目肯定要清晰。
  这是他和阿曼达精心策划的一场《速度与激情4》与他本人形象的宣传推广活动,这场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公众,你去看《速度与激情4》了,你在帮助受苦受难的非洲人民,你在帮助妇女和儿童,你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你不是种族主义分子,你是个支持种族平权的大好人,请为你自己鼓掌……
  很多时候,一些微妙的心理,能直接影响人的观影选择。
  就在马修和阿曼达继续运作这场“我们与非洲难民同在一个地球上”的慈善活动的时候,洛杉矶一栋很普通的公寓楼中,一个在洛杉矶到处可见的拉丁裔男人,敲门进了一个房间之中。
  “怎么样?”房间里面的一个光头问道,“确定了吗?”
  那个相貌普通的拉丁裔男人说道,“我们猜的没错,那个保镖休假了。”
  光头摸了摸脑袋,“我们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机会了。”


第748章 出手的机会
  由于《速度与激情4》进入最后的映前宣传冲刺阶段,作为影片的投资人和男主角之一,马修也变得高调起来,每天都会在多个媒体上露面,一个接一个的采访更是应接不暇,虽然没有离开洛杉矶去外地,但有伯班克这个媒体之都在,关于他的新闻轻易就能传遍全美乃至全球各地。
  一时间,马修变得非常忙碌,频繁在例如电视台、杂志社或者著名酒店新闻厅之类的地方露面。
  不可避免的,他身后总是跟着数十名记者和狗仔。
  平时,就有十几二十名记者总是跟在马修身后,因为总能拍到读者和观众喜闻乐见的花边绯闻。
  现在进入电影宣传期,跟在他后面的记者更多了。
  为了宣传需要,迪士尼旗下的ABC电视台娱乐频道,甚至派了一辆小型电视转播车,直接跟在马修后面,只要有需要,最新的娱乐新闻就会有马修的身影。
  谁都知道,只要今年这两部影片票房成功,马修就是稳妥妥的超级巨星。
  而且不是像约翰尼·德普那样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巨星,而是如同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和哈里森·福特一样的超级巨星。
  放眼整个好莱坞,如今能够到超级巨星门槛的,也只有马修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已。
  后者的商业号召力却稍显不足,《泰坦尼克号》之后,也缺乏票房大爆的抗鼎力作。
  也只有马修才知道,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想成为超级巨星,恐怕要多熬上几年了,毕竟《盗梦空间》的男主角换成了他。
  “马修,据说你在伦敦亲眼目睹艾玛·罗伯茨和安妮·海瑟薇打架,能说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参加完NBC电视台的一个节目录制,刚刚走出摄影棚,很多记者涌到他附近,不断提问。
  “据说你在跟艾玛·沃特森交往,这是真的吗?”
  “你与艾玛·沃特森是不是一夜情?”
  尽管问题很多,马修却没有回答的兴趣,在一名保镖的陪同下,上了黑色的奔驰商务汽车。
  布朗·威廉姆斯暂时休假,代替他的保镖约翰上了副驾驶,另一名保镖负责驾车。
  在洛杉矶不同于非洲和伦敦,马修从联邦调查局解除警报后不久,在北美基本上就恢复了两名保镖的正常状态。
  “去伯班克。”马修直接对司机说道,“去天使经纪公司。”
  前天海伦·赫尔曼就找他商议太平洋对岸之行的日程,不过一直在跑《速度与激情4》的通告,直到今天才找出时间。
  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不说那些中小媒体了,单单四大电视网的节目和三大报业的专访,都挨着跑了一遍。
  奔驰商务车拐上主干道,马修回头看了一眼,后面跟来大批汽车和摩托车,最近这都是常态了,他走到哪里,记者们就跟到哪里,即便是返回霍纳庄园,这些人也要守在门口。
  更为夸张的是,ABC电视台娱乐频道的那辆转播车,换人不换车,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跟着他,已经持续快一周了。
  迪士尼方面在《速度与激情4》的宣传营销推广上面,投入真的很大。
  他们上一部与马修合作的影片是《暮光之城》,净利润超过3000万美元,有收益自然就有动力。
  马修很清楚,在可能的高额利润面前,迪士尼方面相当积极。
  别说是北美的宣传推广,哪怕是海外地区的宣传,华特迪士尼都投入了大量资源,面对他这样的票房红星提出的一些看起来很不合理的要求,华特迪士尼都在尽力去做。
  比如《速度与激情4》在太平洋对岸就遇到了一些麻烦。
  虽然大剪刀那边基本没有动用手中的剪刀,《速度与激情4》很轻松就过审,但在引进方中影集团那边,却出现了一些意外状况。
  限于政策原因,太平洋对岸上映的引进影片,尤其好莱坞分账片,上映前一个月才可以进行宣传推广,而中影集团在推广初期,以一贯的风格,给《速度与激情4》起了个全新的中文名字——《赛车风云》。
  消息传到这边,马修倒是没觉得奇怪,毕竟一部影片翻译时要符合当地市场的实际推广需要,比如皮克斯工作室的动画,不管英文名是什么意思,到了中影手里全都是一水的总动员。
  还有,隐约记的尼森大叔后来的动作片,中文名都是一票“营救”之类的。
  其实《赛车风云》这名字还不错,最起码有利于在太平洋对岸的宣传推广。
  但马修得到消息,专门给迪士尼影业和博伟国际的负责人打了电话,要求对方立即与中影集团进行沟通,就用影片英文直译的《速度与激情》作为片名。
  用曾经太平洋对岸流行的话来说,他这是在建立一个超级“IP”,更多的要着眼于未来。
  如今太平洋对岸市场容量有限,票房分账仅仅只有百分之十三,周边收入可以忽略不计,这其中还有博伟国际的发行费用,最后能到十三号工作室手中的非常有限。
  马修之所以坚持将这部片子推进太平洋对岸,当然是为了未来的收益。
  这部《速度与激情4》更多的是打开市场,一步步吸引并且打造系列的受众群体。
  曾经作为太平洋对岸普通电影观众的一员,马修自认为还是比较了解那边的大部分观众最喜欢什么样的好莱坞电影。
  不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也不是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更不是高概念的科幻电影,恰恰是这种通俗易懂、场面超级火爆的动作影片。
  所以,《赛车风云》这个看起来不错的名字直接否决,从现在开始,《速度与激情4》就要扛起在太平洋对岸打造“超级IP”的重任。
  好在《速度与激情4》是一部分账片,好莱坞发行方要求改名,另一边简单的询问之后,也没有坚持《赛车风云》的名字。
  影片将会以《速度与激情4》的名字在太平洋对岸上映,为了能真正打开市场,为打造“超级IP”创建良好的基础,马修下周将会跟几位主要演员奔赴太平洋对岸,举行影片的全球首映式。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马修觉得从《速度与激情6》或者《速度与激情7》开始,这个系列会在太平洋对岸有丰厚的回报。
  未来不会再有《速度与激情7》时那么好的宣传造势的条件,比之曾经更需要用电影说话,现在打下的基础越牢固,能吸引到的人越多,未来才可以预期。
  不管怎么说,马修认为这个年代的好莱坞,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对岸普通电影观众的喜好。
  这就是优势所在。
  奔驰商务轿车驶入南博伟大街,从华特迪士尼总部前经过,穿过高楼林立的区域,到了一片由低矮小楼组成的商务区。
  这里是很多诸如天使经纪公司之类的娱乐公司的办公地点。
  后面那堆记者狗仔跟到这里,基本都知道马修这是要去经纪公司,不过没有放弃跟拍的打算,读者和观众的需要,就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