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佳影星-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看新世纪以来,除了马修·霍纳外,好莱坞还出现过新的超级巨星吗?
答案很明显,根本没有!
威尔·史密斯知道,《绿灯侠》乃至整个正义联盟计划,不太可能让他成为真正的巨星,但像约翰尼·德普那样的巨星也是好的。
《绿灯侠》会让那个大名鼎鼎的威尔·史密斯重新回来!
在华纳兄弟和DC漫画无比重视系列计划开端的《绿灯侠》,并且大幅度提高宣传推广预算的情况下,威尔·史密斯相信这一点。
不过……还是比不上马修·霍纳啊!
想到这里,威尔·史密斯不禁叹了口气,那人不过十年,就成为了好莱坞最红最有影响力的演员。
“威尔!威尔……”
贾达·史密斯的声音突然响起,“你看那边,刚从电梯门口出来的那两个人,那个女人不是马修·霍纳那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吗?”
听到这话,威尔·史密斯赶紧看向侧前方,那是一个年轻女人和一个中年男人,似乎年轻女人正在送中年男人离开。
中年男人他不认识,非常陌生,但年轻女人他知道是谁,马修·霍纳之前的私人助理,如今十三号工作室的行政总裁贝拉·安德森!
她……怎么会在这里?
威尔·史密斯有点奇怪,圈内人都知道,马修·霍纳对欧洲电影节什么的,一点兴趣都没有。
就在他奇怪时,贝拉·安德森已经将人送出了酒店。
“朗曼先生。”她笑着对中年男人说道,“我是带着霍纳先生的诚意而来,2000万美元的报价希望你能再考虑一下。”
她又强调道,“我们真的非常看好《艺术家》这部影片。”
托马斯·朗曼笑着回应,“我一定会慎重考虑。”
作为《艺术家》的制片人,这次来参加戛纳电影节,除了想拿个奖项镀金之外,就是找个合适的国际发行商,将影片欧洲之外的版权卖出一个大价钱。
这样的发行商只可能来自好莱坞。
除了好莱坞,其他地方的电影公司根本不具备全球级别的发行能力。
看着托马斯·朗曼上车,等汽车发动离开,贝拉·安德森这才返回酒店,朝着电梯那边走去。
她来到戛纳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实现了初步的目标,数次插手哈维·韦恩斯坦与国际片商们的谈判,搅黄了韦恩斯坦影业好几笔买卖。
可惜的是,这次暂时没有达到目的。
从各方面的反应来看,这部叫做《艺术家》的影片,是哈维·韦恩斯坦的第一目标。
贝拉·安德森之前拿到了足够多的相关资料,参与商业交易会的《艺术家》的成本大概是1000万欧元,2000万美元的报价不高不低,却正好压过了哈维·韦恩斯坦一头。
与此同时,坐车离去的托马斯·朗曼刚刚挂断电话,吩咐司机道,“去杜瓦科酒店。”
十分钟之后,他准时出现在了杜瓦科酒店的一间会客室中,与之前打过交道的哈维·韦恩斯坦握手寒暄。
“托马斯,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哈维·韦恩斯坦问道。
“韦恩斯坦先生。”托马斯·朗曼用带着法式口音的英语说道,“1500万美元的报价太低了,我们无法接受,这个价钱连《艺术家》的制作成本都不够。”
哈维·韦恩斯坦眯起眼睛,说道,“我要购买的是欧洲之外的版权!”他略带不屑的看了托马斯·朗曼一眼,“你们还有欧洲这片市场,顺利的话,你们在欧洲就能回本,这1500万美元会成为你们的纯收益。”
托马斯·朗曼笑了笑,说道,“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我不能做亏本的生意。”
这部名叫《艺术家》的影片听起来相当高大上,但在制片人眼里,它最终只与金钱有关。
哈维·韦恩斯坦面对海外这些制片商,强势惯了,直接说道,“托马斯,赢得韦恩斯坦的友谊,意味着你以后的电影将彻底打进北美市场。”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电影市场,谁不想进去分一杯羹?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托马斯·朗曼也想接下所谓的韦恩斯坦的友谊之手,但两者相差500万美元啊!
那可是500万美元!
你哈维·韦恩斯坦的那张肥脸和那只胖手,值500万美元?开什么世纪玩笑!
把你按克卖,都堵不上这么大窟窿。
作为一名制片人,一名电影商人,托马斯·朗曼怎么会不懂借势施压这么简单的谈判方式。
“韦恩斯坦先生,我个人非常希望与韦恩斯坦影业合作。”托马斯·朗曼不紧不慢地说道,“但影片有多家股东,很多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有人开了2000万美元的报价……”
这话一出,哈维·韦恩斯坦立即想到自己被搅黄的好几个生意,冷声问道,“是十三号工作室?”
“是啊。”托马斯·朗曼不介意对方知道竞争对手是谁,这样对他更有利。
“你可知道他们没有发行能力?”哈维·韦恩斯坦着重提醒。
托马斯·朗曼刚跟贝拉·安德森谈过,回应道,“他们会交给迪士尼或者华纳兄弟发行。”他也着重强调,“那可是好莱坞六大公司的成员!”
哈维·韦恩斯坦皱了皱眉,又说道,“我之前说过,我买下《艺术家》为的是冲击奥斯卡,在运作奥斯卡方面,好莱坞没有一家公司比得上韦恩斯坦影业!别忘了奥斯卡的影响力!”
“那我们可以改动合约。”托马斯·朗曼根本不吃这一套,奥斯卡确实很吸引人,都实际收益才是真的,“1500万美元是基础买断费用,《艺术家》在北美获得收益,我们对半分!”
“这不可能!”哈维·韦恩斯坦直接拒绝。
第847章 一帮蠢货
一方不想付出更多的代价,另一方面却有更高的价钱吊着,这次谈判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看着托马斯·朗曼离开,哈维·韦恩斯坦脸色有点不好看。
原本,他都快搞定与着托马斯·朗曼的谈判,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艺术家》欧洲以外的版权,没想到中间跳出一个贝拉·安德森,硬是让他不得不把价码提高到1500万美元。
但1500万美元仍然没有拿下版权。
这让他有些气愤!
马修·霍纳那个破烂皮包工作室有发行能力?打着迪士尼和华纳兄弟的旗号在这里招摇撞骗,接连坏他的事。
不用说,这肯定是故意的。
这不是给他添堵吗?《艺术家》可是他今年最大的发现!
刚刚来到戛纳,哈维·韦恩斯坦就发现这部片子对平均年龄高达近六十岁的美国电影学院投票者来说,简直就是量身订做的礼物:黑白、无声、模拟好莱坞经典时代明星的举手投足,逻辑简单且恰到好处的片长(100分钟),都非常适合他进行奥斯卡运作。
奥斯卡是保守的,高龄评委们总在怀念过去。
他在奥斯卡公关上屡试不爽,甚至让全球影迷都意识到了“奥斯卡评委都是一帮蠢货”的事实。
拿下《艺术家》,加上他的公关运作,一部奥斯卡种子选手就会诞生。
哈维·韦恩斯坦对自己从来都充满信心,从最早的《英国病人》横扫奥斯卡,到世纪末《莎翁情史》力克《拯救大兵瑞恩》,再到《芝加哥》艳惊四座,他始终在摆弄公关伎俩,而方式也在与时俱进。
《英国病人》时,他喜欢标榜自己的电影是“多少年来最伟大的动人之作”,但在运作《国王的演讲》时,他却公开表示自己对这类标签式宣传的厌恶,以暗指《社交网络》自卖自夸的浮躁;《芝加哥》时,他热衷于侧面打击竞争对手,且拉票时送礼物的吃相比较难看,但后来在看到《拆弹部队》遭遇制片人邮件拉票事件后,他立刻将《无耻混蛋》的夺奖野心缩小,盯紧最佳男配角就算了事。
这部在戛纳上只能参与商业交易会的黑白默片,他志在必得。
甚至,他都有了初步规划,由于今年有另一部重点冲奥作品,等拿下《艺术家》之后可以在手里压上一年,然后从明年的戛纳电影节开始运作,一路各大艺术类电影节走下来,积累下足够的口碑,然后再去冲击奥斯卡。
可能有观众看到这部影片会认为受到愚弄而退票。
这一点他也想到了,这完全可以炒作成新闻,也是冲奥的一个卖点,进一步让投票者感到:奥斯卡还是要注重点品位档次的,普通观众没文化。
但这些都要拿到《艺术家》的版权才能实施。
哈维·韦恩斯坦考虑一番,决定谈判还是进行下去,毕竟有利可图。
洛杉矶,马修参加完《钢铁侠》首映式一周之后,又回到了迪士尼制片厂,继续《速度与激情5》的拍摄。
这部影片的拍摄到了收尾阶段,除了马修、保罗·沃克和盖尔·加朵三个人之外,其余主要演员已经在戏份完成之后离开了剧组。
马修三个人剩余的戏份,大部分都是在摄影棚中的绿幕前飙车。
当然,他们不是专业级的车手,大部分都是在速度很慢的肌肉跑车中,摆出各种狂炫酷拽吊炸天的造型。
那些花式飙车,全都是特技演员们上场完成。
时至如今,特技演员可以说是好莱坞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与摄影师、道具师和编剧一样,几乎每个剧组里面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些人却不是很受重视,特别是学院,一直拒绝在奥斯卡上设立特技类的奖项。
同样不受学院重视的还有特效行业。
好莱坞大制作商业片的特效很出色,往往是拍摄制作中烧钱最狠的环节之一。
当然,并不是说好莱坞特效真的就无敌了。
在马修看来,好莱坞电影特效出色,也离不开世界同行的衬托。
绿幕前拍摄,对于马修来说,几乎是每部电影中都会频繁出现的戏份,也不存在多少难度。
拍摄之余,贝拉·安德森给他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位皮包工作室的行政总裁,在戛纳电影节的商业交易会频繁出手,尽管没有买任何一部影片,却打乱了哈维·韦恩斯坦多个交易计划。
另外,在一部影片上面,还让哈维·韦恩斯坦大吐血。
一部叫做《艺术家》的黑白默片,哈维·韦恩斯坦本来1000万美元左右就能搞定欧洲以外的版权,结果在贝拉·安德森的竞争下,韦恩斯坦影业花费了2500万美元才拿到手。
唯一能让哈维·韦恩斯坦感觉安慰的是,这2500万美元拿到的是影片的全球版权。
马修还是有点吃惊,花费2500万美元的高价,买下一部黑白默片的版权,哈维·韦恩斯坦这是在豪赌啊。
他当然知道哈维·韦恩斯坦豪赌的是奥斯卡。
问题是,这样一部黑白默片即便拿到奥斯卡重量级奖项,又能有多少人看?
反正贴钱给他,他也不会去看。
就像他对黄金年代的电影始终没有兴趣一样,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
或许哈维·韦恩斯坦的电影世界他不懂,就像他始终不曾真的读懂奥斯卡一样。
因为他不曾踏足过奥斯卡这场权利与金钱的游戏。
这场游戏不比白宫的竞选干净。
比如就他所知,当年《撞车》在奥斯卡上撞翻《断背山》,放出的无疑是金钱大招,《撞车》雇佣的公关公司,给电影学院上至评委下至看门的保安,制作并且发出了总计高达十六万份的精装光盘和纪念品,仅仅光盘制作费与邮寄费用就高达数百万美元。
效果也是明显的,奥斯卡给了李安最佳导演,却把最佳影片发给了《撞车》。
今年拿到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的《拆弹部队》干得更绝,梅根·埃里森这个超级有钱的富二代,不计成本的冲奖,不但派发光盘和纪念品,还亲自上场操作,让一位制片人给诸多的评委发邮件,直接呼吁他们给《拆弹部队》投票。
这事几乎公开化,电影学院也不能视而不见,如果不是学院警告了《拆弹部队》剧组,让梅根·埃里森有所收敛,估计今年的奥斯卡就要臭了。
说实在的,如果大卫·埃里森放弃走商业化路线,也像梅根·埃里森那样赤膊上阵以金钱发动攻击,奥斯卡或许会面对更为糟糕的情况。
学院是规定了评委只能接受与影片相关的纪念品,但这里面可做文章的地方大了。
最早影碟机出现的时候,某些人就送上电影碟片的同时,还赠送一台价值不菲的影碟机,美其名曰借给人看片子。
这东西那时普及率不高,完全说得过去,但借出去之后,什么时候收回来,鬼才知道。
至于印着电影标记的精美瓷器,学院允许的普通香槟变成名贵香槟……这些都不要太多。
规定的下面总是隐藏着交易,就像是欧洲三大电影节,如果搞定当届的评委团主席,拿个奖不是问题。
马修虽然不太了解政治,却知道政治选举充满了台面下的妥协与交易。
政治如此,电影行业也不是例外。
哈维·韦恩斯坦拿到了《艺术家》,花费的代价在马修眼里极其昂贵。
可惜马修很清醒,他对奥斯卡没什么影响力,否则肯定会给哈维·韦恩斯坦出点难题。
不管怎么说,他都让韦恩斯坦影业多花费了1500万美元。
时间渐渐接近六月底,经过三个多月的拍摄之后,《速度与激情5》终于宣告拍摄阶段结束,贾斯汀·林立即带人进入后期制作阶段,编剧克里斯·摩根直接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速度与激情6》的剧本创作。
对于《速度与激情6》的剧本,马修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更为广阔的世界观和更为强大的反派!
没有强大反派的承诺,飙车家族也显得弱鸡。
最好是整一个相应的反派团队出来。
马修也想过跟凯文·费奇提点意见,让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反派实力强一点,别一个个都是嘴炮类的BOSS,然后被尬舞和嘴炮搞死。
不过,深思熟虑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是最简单的娱乐,最纯粹的爆米花,完全不用带着脑子去看,如果更改了简单到不用脑子的设定,说不定会起到负面效果。
漫威超级英雄电影有属于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风格。
好在漫威电影很多笑料是尬聊,却不像迈克尔·贝的大力神钢球那样低俗。
进入六月份,马修开始配合《盗梦空间》剧组宣传,先是北美,接着又是海外,半个多月绕着地球跑了一圈。
重回洛杉矶之后,他休息了几天,同时开始关注一部超级大制作。
由安德鲁·斯坦顿执导、布拉德·皮特和娜塔莉·波特曼主演,制作成本高达2亿5000万美元的《异星战场》,记过两年多的筹备、拍摄和制作之后,终于迎来了上映的时刻。
第848章 祝你好运
一场盛大的首映式再次降临迪士尼乐园。
或许是认为《异星战场》可能会在游乐园项目方面有所作为,作为发行方的迪士尼影业,特意将影片的全球首映式放在了加州迪士尼乐园,并且广发英雄帖拉人前来助阵。
作为华特迪士尼的合作方,马修自然也收到了邀请。
走过长长的红地毯,来到新近落成的迪士尼大剧院门口,马修遇到了华特迪士尼的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
“怎么了?”马修跟罗伯特·艾格握了握手,好奇的问道,“你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罗伯特·艾格看了眼剧院前安置的《异星战场》的巨幅海报,叹了口气,“最近几部电影不是很顺利。”
听到这话,马修有点不忿,说道,“迪士尼今年的电影还不顺?拜托,鲍勃,你能不能顾及下别人的感受?”
罗伯特·艾格摊开手,“这是真的。”
马修直接说道,“年初上映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全球总票房过十亿了吧?《钢铁侠2》放映到现在北美票房3亿美元,全球票房七亿美元有没有?半个多月前上映的《玩具总动员3》票房和口碑双爆,明显是一部北美3亿+,全球8亿+的片子!”
他不禁摇头,“迪士尼的电影不顺?像我们这些小公司都别过了。”
罗伯特·艾格又露出米老鼠般的笑,接着指了指《异星战场》的海报,“我说的是这部电影。”
马修摆出一副好奇的模样,“试映口碑不好?”
时至现在,《异星战场》的烂番茄、IMDB之类的评分都没有解禁,但这部片子是举行过多场试映的。
一般正式的试映会之后,商业大片都会解禁口碑,因为口碑不错的话,也是极好的宣传。
反观那些不解禁口碑的,要么是没有对外举行试映的片子,要么是像《阿凡达》那样自信心超级爆棚的大片,要么就是试映口碑很不理想。
他一直在关注《异星战场》,这片子口碑没解禁,不过说影片非常好看的影评倒是不少。
当然,圈内人不会把这些当真,谁都知道大部分影评人都是些拿钱干活的货。
“很不理想。”罗伯特·艾格缓缓摇头,“我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
“噢?”马修微微皱眉。
罗伯特·艾格叹了口气,“安德鲁在真人电影上的能力,连动画长片的十分之一都没有。”他还有一丝侥幸,“幸好这部片子迪士尼只投入了五千万美元。”
马修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毕竟这片子当初差点选他当男主角。
罗伯特·艾格忽然看向红地毯,一声米白色礼服、帅气无比的布拉德·皮特已经走上了红地毯。
“幸好这部片子那2亿美元的资金,都来自布拉德·皮特的投资和融资。”他缓缓说道,“否则迪士尼可能会面对一场极其残酷的失败与亏损。”
马修想了想,问道,“有这么严重?”
毕竟这边看过去,布拉德·皮特在红毯上笑容满面,志得意满,仿佛影片已然获得了巨大成功。
“比你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情况还要严重。”
影片即将上映,罗伯特·艾格也没有掩饰的必要,“你知道这片子的预售是多少吗?”
马修摇头,“没有公开的数据。”
罗伯特·艾格再次叹气,“因为布拉德·皮特的B计划花费不菲的代价,封锁了预售数据。”
“很糟糕?”马修又问道。
罗伯特·艾格轻轻点头,“嗯,首周末北美票房预售不足500万美元。”
马修瞬间沉默,对于一部制片成本就高达2亿5000万美元的超级大制作来说,500万美元的预售已经不是糟糕能够形容的了。
下一刻,他化身成为一个非常为合作伙伴考虑的好朋友,建议道,“鲍勃,迪士尼最好先看看第一天公映的票房反应,然后再决定后续的宣发投入。”
从止损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最为明智的。
罗伯特·艾格无奈的笑着说道,“我已经暂时停止让迪士尼再往这部影片上投入宣传资金了。”
明知一部电影非常可能赔钱,还往里面加大投资,那不是脑袋有问题吗?
再说了,迪士尼又不是B计划和布拉德·皮特,除了《异星战场》外无路可走。
马修看到有人过来跟罗伯特·艾格打招呼,主动告辞离开,不过他没有进迪士尼大剧院,而是看着布拉德·皮特和娜塔莉·波特曼先后走上《异星战场》的首映红地毯。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首先脸皮要足够厚,从娜塔莉·波特曼和布拉德·皮特脸上,丝毫都看不到对于《异星战场》的担忧,似乎这部片子大卖不是难事。
当然,试映口碑不佳而公映后票房大爆的影片也不是没有。
所以,迪士尼影业和B计划联合投资的这个庞大的首映式才按计划进行,恐怕罗伯特·艾格也不是没有万一成功的侥幸。
但预售极差,试映口碑糟糕,这些足以让马修得出清晰的判断,《异星战场》会走曾经的老路。
况且,刚刚罗伯特·艾格也说了,安德鲁·斯坦顿这个导演出了问题。
演员有问题还好说,导演的执导出了问题,对于任何一部影片都是致命的。
马修又看了挤在背景板前合影的《异星战场》剧组主创人员一眼,转身朝着剧院大门走去。
影片出现致命问题,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吗?
想想吧,如果这部影片票房一般,迪士尼影业扣掉发行抽成和先期垫付的宣发费用,后面能有多少分成落到B计划那边?
说不定B计划和布拉德·皮特投入的大笔资金,连十分之一都收不回来。
以后哪部投资稍大点的剧组,还敢用布拉德·皮特和娜塔莉·波特曼?
失败一次可能是运气不好,连续搞砸两部大制作,别说是他们,就连马修这种程度的明星,都会承受巨大的负面影响。
马修进入迪士尼大剧院不久,《异星战场》剧组的合影结束,布拉德·皮特独自一人率先朝着剧院门口走去,转过身体不用再面对媒体,那张帅气脸庞上的笑容立即消失的无影无踪,忧虑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表情。
试映差就算了,预售也差,真的很让他担忧。
预售,往往代表着一部电影,一个导演,和影片主演们的真实号召力。
不到500万美元的预售票房,也让他彻底看明白了,离开皮克斯动画长片的安德鲁·斯坦顿对影迷基本没什么吸引力,而他和娜塔莉·波特曼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