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江大亨(苍苍)-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看到改造这方面要花的钱便宜了那么多,就让六叔的心思多了一些。与其把钱花到购买设备上面,还不如把多的这笔钱继续投入在电影院改造上面,一次性把所有的电影院都改造完毕,虽然钱上面会多花很多,但一次性到位的装修,对于联合院线却有极大的好处。

至少不会过不了两年,有些电影院彻底的不能用了,再请人过来弄一遍。单个的电影院改造,在成本上,绝对没有多少优势。反正早晚都要改,还不如乘着现在这个机会,一次性到位,省得以后还会麻烦。

“郑先生,三百万美元的劳务费,也不是那么容易拿的,我们要的是院线全线改造,很多老戏院改造的电影院,其实都是要推倒重建的。他们建立的时候,大多都是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的电影院,并不像现在的电影院那么规范,空间利用率上面,完全不可能和现代化的电影院想比美。

而这些电影院,都是需要推倒重建的。还要在原先的地基上面,再弄出一个新的电影院来。而这样的新电影院,至少也要三层楼,太小的电影院或者太偏离的电影院或许不会这样搞,但是某些地段的电影院,就必须这样搞,把他们做成新的龙头电影院,这样的工程,不是小数目。至少在香港本土找不到可以仅仅用三百万美元就能弄好的工程公司。所以这次我们才会对你们抱有那么大的期待。”说到占便宜,六叔绝对是行家里手,刚才失去了一个先机,立马就在郑文云的面前,下了一道坑。

而这个时候因为陡然听到美元的消息失去了方寸的郑文云,也渐渐的恢复了本色。他虽然是大陆人,但是对于香港这边饿情况也不陌生,香港这边的建筑公司到底是个什么德性。郑文云也清楚。

所以六叔这补充的话一说出口以后,郑文云就知道六叔是在把他和大陆那边的建筑公司,当成凯子来宰了。即便是郑文云再怎么重视美元收入,他也不能把自己当成凯子,有理有节,但也不能让香港人太过分。这就是新华社这边最为常识性的东西。

美元或许对他们大陆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东西,甚至为了美元,稍微吃一点亏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办。尤其是李明豹六叔他们土豪的甩出三百万美元之后,郑文云就更加不可能放弃这样的凯子。

于是郑文云装作一副记错了的模样说到:“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刚才计算错误了,真要像邵大亨这样搞,那我们可就亏大了。联合院线那边的情况,我们多少知道一些。三百万美元虽然不少,但是换成港币也就才不到两千五百万港币左右。

这么多钱虽然都可以给任何人买一栋豪华别墅了,但是对于六叔说的大工程,却有点欠缺啊。我可记得,香港这边的建筑公司,收费可不便宜。

虽然我能代大陆那边的建筑公司给你们联合院线面子,少要一些钱,但是太少了也是不行的啊,让香港本土的公司来做,最少都得多个六百万港币的成本,而且人工和材料上,和我们的人都完全没办法比。这质量越好,却为什么价钱却最少呢?这是有欺负我们大陆人的嫌疑啊。”

虽然实际上这样做对于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大陆那边拿到了实惠的外汇,而李明豹他们也因为大陆建筑公司插手,不但会让自己的电影院上一个档次,花费上也没有那么大。

但在商言商,虽然这事儿对于双方都有好处,但双方也都不愿意吃亏。甚至六叔都直接把话开出来了,要不是知道大陆那边的建筑公司实力强大,并且工作进度很快。他们为什么要舍近求远的去大陆找建筑公司呢?在香港找这个行业的人,不也一样可以么?这么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不就是大陆那边的收费要便宜很多么?没有这个优势,李明豹他们又何必千里迢迢的就让大陆的建筑公司来香港帮忙呢?

郑文云虽然知道这个条件已经很好了,但他却想要再谈谈,毕竟能占一点便宜就是一点便宜,比起李明豹能够在好莱坞轻松的赚取美金,大陆可没有这么好的优待,现在华夏的外汇储备,绝大多数来源要么就是别人投资带过来的,要么就是卖出初级资源获得的利益。

这样的情况很纠结,而现在有那么好的一个机会可以弄到美元,郑文云就打算能多拿一美元就一美元,能多拿一万就一万,反正双方都把对方当成水鱼,宰几刀都没问题,只要得到实际利益,怎么手黑怎么来。

但在坐的这些哪个人不是人精,在看到最开始的时候郑文云对美元的热切,就明白李明豹的话绝对没有错,这个时候,大家都吝啬,尤其是六叔,哪里还能再让郑文云捡便宜?于是六叔对郑文云的讨价还价,压根不理会。一副你爱叫人来就叫,不想叫人就算了的态度,端是一块滚刀肉。

第一百九十二章一分钱一分货

(昨天的第三章,现在搞定,上个星期三更七天的承诺,现在完成。在此感谢恩格斯呀书友390470君尘殇等童鞋的打赏,多谢大家的支持和厚爱。)

既然双方都变得精明了,那这个条件反而不是那么好讲。六叔从来都是一个吝啬的人,之前只是不了解行情,所以让人感觉很大方,但现在既然明白就算是两百万美元对大陆来说都有的赚,那么六叔的吝啬毛病也就又犯了。

一个劲的坚持三百万美元绝对不能多,再多就只有叫香港本地的建筑公司来搞工程。而郑文云也不肯放弃这么好的机会,既然提价不容易,那我们就加量。

“邵大亨,李先生,要不这样,既然你们想要重新装修一下电影院,并且其中一些电影院还要拆除了重建,那还不如乘着人工便宜,把现在手里所有的电影院都拆掉重建。

香港的这些电影院,年龄可都不小了,绝大多数都是老房子,还不如就这个机会,全都推倒从来。我们那边的建筑质量,完全可以保证,并且可以一步到位的做最为专业的设计,保证让空间充分利用起来,而不是仅仅修修补补。全都重来,我们的要价也不高,五百万美元,包括建房子还有装修所有的事情都弄好。最后只要弄上放映设备,就立马可以开门营业。”郑文云一本正经的说到。

“五百万美元?岂不是四千多万港币。我们可没有打算出那么多钱。”听到郑文云最后居然要五百万美元,六叔的毛都炸起来了。刚开始要大陆的建筑公司进来,不就是为了省钱么?现在钱还没有省呢,多的钱都出去了,这叫一毛不拔的六叔又怎么接受得了这样的价格?

但除了六叔之外,李明豹和向氏兄弟他们都有点意动。这可是一百多家电影院全都推倒重建啊,而且完全按照电影院的设计来建设的,而不是其他什么房子再改建。真要这样做,五百万美元好像也不多啊。

一百多家电影院啊,这么大的工程,要让香港这些公司来做,不让你出一个亿港币都算是他们大发善心。现在仅仅要了不到一半的价码,就能弄到那么好的条件,虽然钱多了一些,但效果却是更好。

真要全都弄好了,那么联合院线的电影院档次,可就一下提升了好多啊。涨价一倍他们都不算心黑。就看邹文淮这个时候也在考虑,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样搞,虽然现在钱出得多一些,但对于联合院线的未来,就真的是有大好处啊。

李明豹也被郑文云提出的价格打动了,虽然这样的价格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真要这样搞,那么最后院线投入上,肯定会大大增加。或许二三十年以后,建立一个电影院,最大的投入是地皮和建筑这两项。而现在,一个好的电影院,最大的投入却是电子设备,也就是音响放映设备这些东西。建筑反倒不用花那么多的钱。而地皮虽然值钱,但联合院线那些电影院的地皮,都是掌控在他们这些股东的手里面,基本上没有租借的地盘。

或许在联合院线没有成立之前,很多的电影院基本上都是加盟三大院线的,真正的控制权,其实不在六叔他们的手里。但是联合院线的成立,就代表着那些以前各大院线里面的小股东,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最先被李明豹吃掉的,就是邵氏里面的那些小股东。

而之后加入的金公主和嘉禾,也努力的把自己内部的人员给全部消化。毕竟真要成立联合院线,如果还有小股东参与,那些小股东们也会进入联合院线,那样他们也能获得联合院线的股权,到时候金公主和嘉禾的旗帜,都会被削弱。所以为了自己的股份安全,在决定加入联合院线之前,邹老板和雷老板就自己花钱把那些小股东手里的电影院给收到了自己的手中,这样才保证了他们在联合院线里面有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要不然,就凭那些电影院的小股东,邹文淮和雷爵坤都不可能拿得到那么高的股份。当然这样做对于邹文淮和雷爵坤来说,也是一个痛苦的抉择,因为在收购这些电影院的时候,他们无一例外,都被敲掉了一批流动资金。

要不然,刚才郑文云的那番话,就能立马打动他们的心。谁不喜欢自家的电影院变得现代先进?那样不但代表着自己的电影院档次会提高,还代表电影院里面的屏幕也会增加很多,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票价。

有这么多的好处,现在的一些小问题,完全可以压制,等到以后新的电影院成立了,想要回本就变得简单起来。但邹文淮他们虽然心动,但就是苦于手上的钱不多,真要在装修上花费那么多的钱,他们手里面的流动资金,就真不够了。

他们手里面不但有电影院,还有电影公司,虽然电影公司拍摄电影回本很快,但至少也要有钱来拍电影院,不能让联合院线把自己手里面仅有的资金都压榨过去,那样拍电影怎么办?

所以在郑文云竭力推销之后,会议室里面的几个人,出现了两个大的派别,一个派别就是觉得大修是一个好办法,能够为未来省很多钱。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明豹和向氏兄弟,李明豹赞成现在就修,那是因为他知道用不了两年,香港的房价就会升得比什么都快,越加的奠定了李超人的地位。而向氏兄弟赞成,那是因为之前听了李明豹的话,有港币在手里面就赶快花,要不就换成其他货币,不然就得亏本。

而另外一派就是不赞成大建设。这其中最反对的,就是六叔,一个把成本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要自己花大价钱,明知道那样做对自己有好处,却偏偏舍不得。而邹文淮和雷爵坤虽然也是不赞成,那不是因为他们本心上不赞成,而是手上的钱真的不够,要不然他们也是赞成派,电影院修好了最后谁受益?还不就是他们这些人么,花现在的钱,赚以后更多的钱,谁不会算这样的题目。至于代表海外片商利益的崔晓明,这个时候又变成了隐形人,这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他插嘴,到时候汇报就行了。

看到六叔一下子就出来反对,郑文云也不生气,他也不能对六叔这样的人物生气,好不容易看到这么一条财路,这个时候的郑文云,已经忍不住使劲的折腾。

“六叔,您看这笔买卖你们绝对有的赚。除了我们的建筑公司,你在全世界都找不到这么便宜的。区区四千万港币,就能把全香港的院线给翻新一遍,这样好的生意,就算是打着灯笼你都找不到,也就只有我们那里,才能按时按工按质量的给你完成咯。现在一起做,总比以后再慢慢做省钱吧?

这世道,钱都是不经花的。现在能用四千万就把什么事情搞得妥妥当当的,说不定过两年就算是我们,四千万港币也就最多做一半。到那个时候,才真的是亏了。所以这事儿,宜早不宜迟,早点做好,大家也能早点安稳。别看一下子花钱大,但以后细水长流才叫恐怖,慢慢的添置,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不愧是在香港待了好些年的老江湖,对于资本社会的情况,完全不是大陆一般官员能比的,这做生意的手段,就算是比起香港这些商家也不差。

当然,这也是郑文云对人,要是对上一般人,别说降价出售,就算是平价,郑文云也未必会搭这样的线,即便是对方出的是美元,这都还不一定会让郑文云那么卖力。

毕竟是没有先例的事情,谁知道最后会是个什么情况。华夏的官场,自古以来都有一条定律,那就是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政绩是谁的喜欢的,但是有麻烦的政绩,即便是会出大成绩,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喜欢掺和的,因为那样不但代表有政绩,也代表着有问题。混到这个层面上大家都不容易,万一被别人找麻烦,多的事情都出来了。

之所以这次郑文云那么积极,不外乎就是在于眼前这一帮人。无论是六叔,还是邹文淮雷爵坤,甚至就算是李明豹,向氏兄弟,他们在香港的地位都非同一般,即便不能和最为顶尖的那些香港富豪比,但是他们所处的行业本就特殊。这样的人,在现在这样的时刻,谁都希望拉拢一下。

李明豹他们想要和大陆那边牵线,大陆那边也同样有这样的想法,毕竟香港回归这样的事情,还需要一些香港本地人摇旗呐喊,至不济也要保持中立,不能完全反对。李明豹他们现在有了这么一次合作,以后打交道上,就要好看很多。

再加上还有美元这个大杀器,这就弄得郑文云这个在大陆都是副部级的大员,忍不住做起了小贩。能够被大陆派到香港来的,比起一般的大陆官员更加精锐,他们更加懂的该如何发挥自已的作用,而不是当个泥菩萨。所以郑文云做出这样商贾动作,一点也不让人奇怪。

但郑文云的努力在六叔这里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六叔那控制成本的决心,就算再大的好处他都能忍住。所以六叔依旧摇头说到:“不行,不行,就算这样有大好处。但是成本上,我们很难接受,你们做这个,工期又不长,最多几个月的时间,一下子就要我们抽出五百万美元的巨款来,很麻烦的。”

第一百九十三章哭穷的邹文淮和雷爵坤

可六叔的话,现在已经不能说是在场所有人的意见了,尤其是在李明豹是联合院线大股东的情况下,六叔虽然是在坐所有人当中最有实力的一个,但是关于联合院线发展的问题上,李明豹却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

所以在听到六叔这番话以后,李明豹也忍不住插嘴的说到:“六叔,我看郑先生这样的条件,还是很有诚意的。毕竟五百万美元,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要是能够把联合院线里面所有的电影院都给翻新一遍,对于我们联合院线的实力,是有着本质化的提升。

完全现代化的电影院线,会给我们未来带来无数的收益。要知道别的建筑改变成电影院,多多少少都是会浪费空间的,尤其是五大戏院,最是浪费空间的,本就是戏院改造的。虽然性质上差不多,但实际的运用上,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这些老旧的戏院里面,我们就只能安排大屏幕,一个屏幕或许就有几百个座位。但是这样的安排却完全不合理,除了上映大电影的时候会有满座,在一般电影上映的时候,这样的座位肯定坐不满,空下好多位置,完全就是在浪费。

就算是一般的电影院,就拿我们手上最小的电影院来说,如果做成三层的小楼,那这样的电影院也是可以同时放映三部电影的,而现在像那样的电影院,却只能放映最为基本的一部电影,利用率上,差得太远。

要是像这样的电影院都能够得到本质上的改变,那么以后香港无论是大片还是小片,排片上都会容易很多。就算是大片上映最为密集的时候,我们也有够用的屏幕可以安排。如果之前我们还仅仅为一部分电影院换装,那么现在价格上都那么便宜了,我们还不如一劳永逸,那样才能够快速回本。

香港电影要想提升自己的地位,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关键,如果按照最开始的装修方法,或许质量上我们能够保证,但数量上,就算想要保证都保证不了,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屏幕可以放映电影。而现在完全改建,从基础上,就会比我们之前的计划多出三分之一的屏幕,所以真要做出来,对我们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最后这段话,李明豹是专程对着六叔说的。要说有质量的电影,无论是嘉禾还是金公主都可以拿得出手,但是没落了的邵氏,却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去插手邵氏,那么邵氏就只能是一直拍烂片。

而烂片这种东西,在联合院线上本就不会有什么放映的优势,但如果多出了三分之一的屏幕,拍烂片有经验的邵氏,或许就能够占到更多的便宜,好歹是院线的股东,要选烂片充实院线,第一个选择也就是在坐各位手上的烂片,之后才会轮到其他公司,而有了数量优势的六叔,占便宜的优势都会多很多。

质量这是对着嘉禾和金公主的,但数量,绝对是对着六叔的。以六叔精明的脑子,又怎么能不知道李明豹说出这番话的实际含义呢?可六叔虽然明白,但他宁愿不明白,五百万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想想都觉得头疼,虽然不用自己立即就出钱,但更换电子设备的时候,怎么的也还是要出钱。

虽然是几家人都平摊,但多的钱依旧是多的钱。对于六叔来说一亿港币能搞定的事情,他就绝对不喜欢花一亿一千万,就算多的一千万是好几家分摊,他最多也就出个几百万,他也依旧不喜欢。

本来六叔还想再说两句,但看了一眼其他的人,六叔却觉得自己好像说了,也不起什么大作用。联合院线不是他的无线,这里他不可能一手遮天,不说上面还有个大股东李明豹,就算邹文淮这些人,在联合院线里面的股份也比他邵老六的股份高。

眼看那些人都是一副神往的模样,六叔就知道自己再说也没有多大意义。

而这个时候,邹文淮却开口说到:“一次性到位握倒是觉得挺好,但我们嘉禾手里面的资金,也不多啊。要是把钱都投入到院线的建设上面,我们嘉禾的流动资金就难免有些困难了,恐怕不只是我们嘉禾,或许金公主也有这样的困难。

李生你也知道前段时间院线合并的时候,我们嘉禾和金公主收购了不少电影院,那里就用出去了一大笔钱,现在又要交上一大笔钱,不是小数目啊。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算我们有心,也无力啊。

院线装修要花五百万美元,也就是四千万港币,还有院线的放映设备,其他的设备我们将就用一下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音响这一块,可要付出不小的数目。本来这东西价钱就高,就算是日本货也不便宜,屏幕增加,要用到的音响就更多,什么都要用最好的,最后单单是这一块,要用的恐怕也会有一亿港币左右,这样说来,我们的缺口就是四千万港币的样子。按照我们的股份比例分摊,我们嘉禾和金公主就要出一千六百万港币,不少啊,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我邹文淮没有那个能耐。”

“我们金公主底子比嘉禾还要薄,八百万港币,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李生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二话不说就投钱,要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事儿还是从长计议吧。不能因为院线就把我们手上的钱都榨干吧?”雷爵坤也适时的响应了邹文淮的话。

他们倒不是和邵六叔一个心思,单纯的舍不得花钱,而是真心没有那么多钱可以花。所以在语气上,多少是带着一些无奈的,和六叔那样底气十足的拒绝,完全相反。

听到邹文淮和雷爵坤居然为了区区八百万港币哭穷,李明豹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两位大佬,要说生活真就那么窘迫,压根就不可能,做电影这个行业的,手里面的流动资金或许是绝大多数行业当中名列前茅的一个行当。

以嘉禾和金公主的底蕴,真想要拿出这笔钱来,咬咬牙也就过去了,之所以哭穷,或许有之前收购电影院的原因,但更多的,肯定就是为了保证自家手上有足够的现金流,那样才能够有剧本就立即上马拍摄电影。八百万港币,以现在香港电影界的行情来说,拍中等投资的电影可以拍出至少四部电影,而四部电影的回款效率,绝对要比院线的回款效率要高无数倍。

这也就是为什么院线是电影行业当中的命脉,在香港却并没有太多人打主意的原因。真正敢对院线下手的人,都是不差钱的主,一般的电影公司就算是知道院线的好处,也舍不得投资院线。因为院线的赚钱率上,远远赶不上电影。

与其控制这种命脉,还不如装孙子拍电影,获得更多的实际性的好处。也就只有大佬不在乎短时间的利益,而更重视长久的规划,才会对电影院线下手,为的就是让别人不卡自己的脖子。至于靠这个赚钱,绝大多数香港人都没有想过。所以院线这种东西,在一般情况下,进入的门槛比电影要高上很多。

两位大佬同时哭穷,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这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真要是惹毛了,李明豹自己都可以出这笔资金,直接促成双方的合作。

但李明豹也知道,有时候砸钱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电影这个行当,并不是钱多就能决定一切的。要不然六叔的身家比在坐的所有人都高,但为什么他的邵氏却被嘉禾还有金公主打得节节败退?这个行业,本就不是拿钱就能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